Ⅰ 中國電影產業有哪些成就
第一個階段是中國電影的大產業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中國電影經歷的是井噴現象,中國電影的行業當時都是被三大巨頭所把握的,他們一個開創了長篇正劇的歷史,一個成為了文藝片的源頭,最後一個是中國志怪電影鼻祖,這些東西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的電影製作,當外國資本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就幾乎全部的涌了進來。中國電影當時都與外國的電影各都占據了半壁江山。
第二個電影階段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涌現出大批的電影製作人,也都製作出一大批優秀電影,在1950年的時期,新中國從蘇聯引入了一部電影《列寧在十月》可是中國人不懂俄語啊,於是,電影配音員就這樣出現了,於是一部帶著一股子東北味的普通話的電影出現了,從此,配音員在中國電影成為中國電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中國電影就進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電影事業獲得全面的發展,建立了10多個國有電影製片廠,建起了大型電影機械廠、電影洗印廠、電影膠片廠,成立了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為龍頭的電影發行網。到90年代,全國放映單位(影院、放映隊等)已超過10萬個。故事片年產量最高達140部,每年觀眾在200億左右人次,60年代以來,為了繁榮電影事業,先後舉辦百花獎和金雞獎的評選活動,還在長春、上海等地舉報了國際電影節,有不少優秀影片在權威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而中國電影的潛力也以及展示出來,2017年,全國的總票房已經高達557億,平均每天新增加5家電影院。從2012年至2017年全年上映場次從1311萬場增加到7510萬場;2012年至2017年全國銀幕數量從9286個增加到41179個;2012年至2017年全國觀影人次從3.5億增加到13.7億。而至今到2018年10月08日,全國總票房已經達到509.09億,才半年多過去,已經快抵得上2017年全年的總票房。幾乎每年都在100億的穩定增長。從數據上來看,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無限的,比如《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葯神》《唐人街探案2》這些電影都具有很好的口碑,而且也讓世界看到了現在中國電影的高速發展。隨著國家的提倡和大眾的參與讓中國電影有了更高層次的發展,同時也讓出品公司和大眾參與者賺的盆滿缽盈。
Ⅱ 國際化交流過程中必備的同時又是靜態存在的知識是什麼
意識創新主要是指在國際化交流過程中必備的同時又是靜態存在的知識。
Ⅲ 2017年國產片票房比進口片更高嗎
據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2017年共有15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其中有3部超過20億元。票房過億元的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戰狼2》以56.8億元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冠軍,《速度與激情8》(26.7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分獲年度票房亞軍與季軍。在2017年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國產片和引進片各佔5部。
希望更多國產電影可以產出!
Ⅳ 我國成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了嗎
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電影票房達202.18億元,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這也是多年來,全球電影市場冠軍第一次由北美以外的地區摘得。
近年來加速推進的電影院建設也為我國電影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提供了基本支持。2017年中期,我國銀幕總數就已經超越北美,成為世界上擁有銀幕數最大的電影市場。這些快速增長的電影院,為培養觀眾的觀影興趣、便利觀眾的觀影條件、促進電影的創作生產,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來源:人民日報
Ⅳ 為了說2017年電影市場呈現了回暖的態勢
據報道,2017年國內電影市場明顯回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電影市場開始回暖。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
希望中國影視行業可以持續發展下去!
Ⅵ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多少億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電影局負責人稱,2017年,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我國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Ⅶ 中國電影數量
2800個。電影備案數據2022年達到2800個,2022年我國電影產能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電影票房已經連續多年實現快速增長,未來,用戶線上觀影行為更加主流化,觀影體驗升級,觀影場景泛在化。
Ⅷ 電影類綜藝為何極為有限而匱乏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截至2017年11月20日,全國電影票房用324天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業內人士預測,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觀影人次能夠突破16億,票房有望沖擊550億元。而到2020年,中國電影銀幕數量將超過6萬塊,年產影片約800部,年票房達到700億元,中國或將成為繼好萊塢之後新的世界電影製作中心,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吸人眼球的數字之外,中國電影更需要力攀質量新高峰,擁有「思想重量」和「詩性品格」。但唱衰中國電影的聲音也浮出水面,有些影評失去了傳播電影文化、引導觀眾的文化屬性,或被資本「綁架」,或被「鍵盤俠」用以宣洩情緒,部分國產影片甚至被刻意抹黑,有人說中國電影不缺市場、不缺觀眾、不缺題材,欠缺的是電影文化,欠缺的是屬於萬千影迷的思想集散地。
電影文化也許是難以捉摸的抽象大概念,關於電影文化,我們應該談論些什麼?電影評論,究竟以怎樣的態度才能直擊人心?盡管以「編、導、攝、錄、美、演、服、化、道」為特質的電影藝術自成體系,但長期以來,能夠與電視節目融合而出的綜藝類節目卻極為有限而匱乏,電影類綜藝也成為各大衛視難啃的「硬骨頭」。
而隨著綜藝節目類型多元化拓展,近年來,各方把目光投射到電影類節目的創新當中,在影視資訊、電影評論、電影知識競答、電影人真人秀等方面打通電影文化與電視藝術表現的壁壘,《中國電影報道》《光影星播客》《第10放映室》《今日影評》《國片大首映》《環球影迷大會》等電影類節目賦予中國電影全新的想像空間。
傳統電影類節目如何留住影迷和觀眾
首先,我們來看資訊類節目《中國電影報道》,作為老牌日播類電影節目,《中國電影報道》主打電影新聞,從新聞的角度看電影,從電影的角度發現新聞。節目時長20分鍾,每日18點檔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觀眾們不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當紅明星的最新消息,搶先收看最熱大片的精彩片段,傾聽國內電影焦點事件的獨家點評,還可以跟隨鏡頭親臨電影拍攝現場。
目前,《中國電影報道》已經成為廣大觀眾了解國內電影動態的首選欄目,同時也成為了國產影片市場推廣的重要平台,這得益於該欄目新鮮的影視資訊、快速的熱點直擊、豐富的背景展現、深度的現象分析,也是《中國電影報道》多年來一直保持的基本風貌。
《光影星播客》是央視電影頻道推出以電影人為主的品牌欄目,每周邀請當前熱點和受關注的人物,結合藝人近期宣傳重點和電影頻道的特色,來向觀眾介紹和推薦當周重點影片。
《第10放映室》是由央視科教頻道推出的電影文化介紹欄目,主要介紹國內外著名的電影大師、電影史上有代表性的影片,對電影的主要畫面進行展示,並同時結合國內權威電影研究專家的講解和評說,帶領觀眾以專業視角來解讀電影和評價導演。
值得一提的是,《第10放映室》以「敢說真話」的風格被網友們譽為「專業吐槽欄目」。該欄目對電影市場充斥的眾多爛片,既用調侃語態嘲諷,也用專業電影知識挑刺,使得整個節目呈現出一種冷幽默的氣質,深得電影發燒友的鍾愛。
上述三檔具有代表性的電影類節目開播時間較長,形成了固定的影迷和觀眾基礎,成為中國電影類電視節目的常青樹。
此外,還有一些節目以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對知名導演或演員進行深入對話,講述作品製作的幕後故事和訪談者的成長閱歷、演藝經歷,這類形式一般存在於對明星訪談性節目之中,如《魯豫有約》《楊瀾訪談錄》等。
創新型電影節目讓視界更多元
當前,電影文化正在步入新常態,形成了一種新的多樣形態的影像關系的介入,包括電影和市場逐步協調、廣大影迷和觀眾也在左右電影發展走向等因素,電影評判和分析倘若無視這一新常態,將無法對電影真實性深入把握。
對於電影類電視節目而言,在市場化背景下,電影中的多元文化最終還是要投射到觀眾身上,讓觀眾能夠真切感受得到,且能夠從內心真正打動觀眾,既「悅目」,又「賞心」,還能汲取電影文化營養。
近年來電視熒屏也涌現出了一批創新型電影類電視節目,如電影文化評論類節目《今日影評》以權威的聲音為好片點贊,為「爛片」號脈,每天只聊8分鍾,分享新銳電影觀點。
《今日影評》每期節目以一張評論員快刀利嘴做為評論載體,用評論員與嘉賓的快問快答做為話題起點,引出一個熱門的電影話題或新聞事件,拿出一套嚴謹的數據圖表,讀出一篇專家的相關評論,播放一段解析的資料視頻,總結一個獨家的新聞觀點。
還有將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和一張國家名片,與電視節目結合衍生而出的電影類欄目,如《世界電影之旅》介紹和推廣世界電影文化多樣性,以中國視角「跟著電影旅行」,向中國觀眾生動介紹各國由電影而呈現的獨特的歷史傳統、地域風貌、旅遊資源等,形式和內容上更加寬泛。
國產電影無論從品質、數量等方面都在飛速發展。但從目前的電影市場來看,仍有不少強勁分賬的大片霸屏,如何將國產片的宣推做到極致,推動國產電影的發展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基於此,定位為首檔星素互動電影主題綜藝秀的《國片大首映》助力國產電影的宣傳推廣,同時,節目對素人的挖掘也令人驚喜,耀眼的「星素」互動使節目變得出彩且接地氣。
此外,《國片大首映》融入新媒體元素,補缺了電影在電視埠與大眾的互動訴求,將小熒屏優勢運作於大銀幕。從行業內來看,《國片大首映》對於電影與電視的「雙屏互動」具有破冰之意。
當下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與幾代電影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同時影迷也是電影票房的最大貢獻者。《環球影迷大會》作為全球首檔以影迷為主角,電影知識為題目,全民參與的大型文化益智類節目,節目旨在普及電影知識,激活觀影思維,提高觀賞水平,從而使觀眾有多維度的觀影視角。
《環球影迷大會》以電視節目的形式搭建了電影文化內容與觀眾消費需求的橋梁,好的視聽形式能夠帶給觀眾一場「視聽盛宴」,在滿足影迷、觀眾感官需求的同時也達到文化傳輸的效果。
Ⅸ 我國有多少塊電影銀幕
2002年,中國准確統計的銀幕數是1581塊;2003年,中國電影全面推行產業化改革,當年年底銀幕數增加至2296塊,一年間增加了715塊。
自此,中國銀幕數量開始平穩增長,至2010年之前,每年增加100-626塊不等,與平均每年30%以上的票房增長速度並不同步。
轉機發生在2010年,這一年,中國銀幕暴增了1500塊,差不多相當於2007年到2009年三年間增加的銀幕數,銀幕總數也一舉達到6223塊。
從1581塊到6223塊,8年間,中國的銀幕數量增加了3倍。
到2012年,中國銀幕已經突破800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