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世界電影產業指數2018

世界電影產業指數2018

發布時間:2023-02-13 03:29:32

1. --亞洲哪個國家的電影工業最發達

1.韓國
目前韓國的電影工業水平確實在亞洲首屈一指,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在華人地區的很多電影特技製作也要仰仗韓國。目前在亞洲最受到好萊塢重視的電影國家也是韓國。

2.日本、泰國,
日本的電影產業日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電影產量不高,但相比其他亞洲國際和地區還是保持著較高的水準,泰國作為新起之秀,目前擁有僅次於北京的亞洲第二大的攝影基地,恐怖片的製作水準也比較高。動作片也出現了幾部令人驚艷的電影,例如拳霸系列。

3.香港,
目前很難把香港單獨看做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因為他正在和中國大陸整合,作為一個狹小的地區,電影題材也受到嚴重的限制,幾乎以警匪片,古裝武打片,搞笑片為主,但他目前在動作片和爆破技術,飛車技術,以及其他工業環節依然擁有亞洲一流的人才,中國大陸在很多電影上面還是要仰仗香港。

4.中國,
作為電影的後起新秀,倚仗市場的迅猛發展,電影工業也隨之較快發展,但硬體尚可,譬如北京的懷柔片廠,擁有世界一流的設備,但軟體方面,也就是技術人才方面,幾乎相當落後,嚴重倚仗香港地區。創作制度方面全世界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應該是北朝鮮),能拍攝的題材以古裝為主,現代題材限於嚴厲的審查制度和意識形態,幾乎很難有多大作為。

5.印度,
bollywood 在中亞,南亞 有著巨大的影響,但主要以歌舞片為主,其他片種就沒什麼影響力。電影工業當然不可能只靠歌舞片撐起來。

6、台灣,
沒有電影工業,一年電影產量說的誇張點,也就十部八部的,絕大多數票房在幾萬塊錢,幾十萬塊錢人民幣左右,偶爾冒出來一兩部上千萬的票房的電影,但純屬個案

7 其他東南亞國家幾乎和台灣地區差不多,談不上電影工業,不值一提。

2.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3.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2-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呈逐年遞增趨勢;2016年以來,電影票房增速回歸到理性階段,連續三年保持在10%上下波動。此外,隨著2018年《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政策的出台,電影市場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但整體來看,我國年平均觀影人次較發達國家水平仍然較低,我國電影產業依然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綜上,前瞻預測201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將超過670億元。

隨著我國電影製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電影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目前,總投資近20億元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已經在北京市懷柔區正式投入使用,該基地具有年生產製作80部電影故事片、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的能力,結束了我國大片需要到海外加工的歷史,打造了中國電影製作業的新品牌。2016-2018年,我國電影產量由944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6%,在此發展速度及我國電影產業規范化發展的影響下,前瞻產業研究院保守預計,2019年中國電影產量將達到1140部。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也多樣化,從製作、放映、觀眾體驗等多層面,都將面臨新變革。

電影產業向規范化發展,影院發展面臨諸多變化

2018 年12 月11
日,國家電影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影主管部門,各電影院線公司下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電影院線市場的規范和扶持方向。截止2018年底,我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為60079快,要實現2020年銀幕數量超過8萬塊,2018-2020年銀幕數量復合增長率至少為15.39%。

總而言之,此次扶持政策或在中長期提振電影行業景氣度,監管新規將促進行業得到更加明確的規范和整治,長期看利好行業良性健康發展。新規將推動我國電影行業整體規模的發展,內容公司單片產出能力有望不斷提升,院線產業整合有望提速。電影院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可能性,電影院發展趨勢總結為以下幾點:

強體驗感影院技術成為主導趨勢

電影及影院技術的長足進步是中國實現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跨越的重要推動力。近幾年,電影新技術正在不斷實踐,從而更廣泛地應用到電影院中,如:激光放映技術、巨幕放映高動態范圍放映技術、沉浸式聲音技術、4D技術和智慧影院等,未來電影院技術將逐步向高端化、舒適化和強體驗感發展。

雲計算、互聯網促進電影製作全球化

近年來,電影由多個工作室協同剪輯製作已成常態。而如何用較低的成本讓位於世界各地的工作室協同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電影後期製作是一個計算密集型工作,而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技術,可實現更好的系統資源復用,讓多個工作室同時同步使用資源,並利用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處理能力,在提升效率、壓縮時間的同時降低製作成本。

而分布面廣且速度快的全球光纖網路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夠互動交流與合作,通過雲計算技術製作電影能夠大幅度減少拍攝時間和後期製作時間。目前,數據採集、更高的解析度、高動態范圍、雲計算、IP技術和大格式文件等都是好萊塢正在使用的新興發展的技術。

事實上,雲計算除了能夠節約時間和資金外,還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了技術支持。未來,隨著觀眾對特效的要求越來越嚴苛,電影特效製作所需的計算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而雲計算可為影視作品提供製作、存儲和處理平台,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4. 恆生指數收漲1.9%,影視娛樂股集體大漲,誰是今年電影贏家

恆生指數一天最大漲幅發生在2008年10月29日,恆生指數收高14.35% ,以12596點收盤大漲1580點。現在影視娛樂股集體大漲,誰是今年電影贏家引發了激烈討論,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三、相關分析師表示,整體看來影視公司在經歷了去年的“至暗時刻”後,大部分上市公司股價處於低位,春節檔被資本市場寄託了拉升影視行業股價的希望。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牛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超過75億元已經不難。這對於去年普遍虧損的影視公司來說,無疑也是增長的重要利好消息。

5. 大數據時代,票房不再是唯一

大數據時代,票房不再是唯一

經歷了數代學院派導演在藝術上的探索和產業化白手起家的拓荒,電影不再只是「聲光電」的藝術形式,更開啟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市場化運作的時代。眾多資本的湧入,一方面創造出巨大的利益空間,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行業內部的「魚龍混雜」——創作者的良莠不齊,伴之以評論界的莫衷一是,網路世界的眾說紛紜,可謂「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亂象頻生。

群龍無首:電影評估權威性缺失

一般而言,常態文藝評價體系中文藝作品的傳播效應,也許和老百姓的喜好息息相關,而其藝術質量的高下,往往取決於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士的評價意見。然而,信息時代的來臨,發聲渠道的多樣化,卻讓「專家」地位岌岌可危。

「一些所謂的『專家』常常只說『溢美之詞』」「太缺乏同行之間相互辯論的氛圍」「被權力和資本綁架」是當下的專家群體常常受到的指責。具體到電影行業,則更多體現為學術界在電影藝術價值判斷方面的混亂。不同學者、不同場合、不同媒介在話語上的參差,加之背靠專家的各類評獎不斷被權力關系裹挾,一些「專家」在公眾心目中淪為「磚家」,公信力一落千丈。

專家群體權威性的下降,並不代表公眾話語能取而代之,因其內部本就呈現出魚龍混雜的「非理性」。相比於公正的評估,網民更傾向於狂歡式「站隊」,比如近年來圍繞《小時代》《後會無期》等電影出現的粉絲戰爭,正是其典型症狀——如此任性的口舌之爭,權威性從何談起?此外,一些民間電影評分網站如豆瓣、時光網等,在電影評估和影迷互動等方面的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於演算法規則的粗糙、參與人員的隨意性以及資本滲透的加速,其公正性與客觀性也面臨嚴峻挑戰。

環顧四周,中國電影似乎身陷評價體系混亂的困局。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市場的規范化和標准化畢竟是大勢所趨。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電影市場興衰高下究竟應由誰來裁斷,作為完善產業的權威評價體系又該如何構建?

革故鼎新:中國電影產業指數誕生

2015年9月18日,在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吉林省吉林市舉辦了「『互聯網+』時代的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暨電影教育和產業發展委員會2015年年會」。這次會議上,一份名為《中國電影產業指數研究》的研究報告,吸引了眾多與會人員的關注,而項目的主持者則是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

「中國電影現在面臨的問題,要宏觀而長遠地看。」從2013年起,身為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產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的侯光明,就和副所長劉正山一起,開始了整個項目的數據搜集和調研。作為國內發布的首個綜合性的電影產業指數,其成果也為電影評估權威性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其實,大數據概念的提出早已不是新鮮事,近年來用大數據思維將產業形勢指數化的嘗試屢見不鮮,但對於文化領域而言,步伐卻似乎顯得緩慢,且更多局限在微觀研究領域。「許多電影人總覺得電影的本質在於藝術性,在於主觀評價而非量化評估,因此很少用標准化、數據化的方式去綜合考量電影行業。」在中國傳媒大學講師龍思薇看來,中國電影產業指數作為產業背景下的宏觀指標被提出,具有「革故鼎新」的意義。

「我們的電影發展環境是比較好的,像硬體環境方面,投資環境、政策環境都不錯,總的銀幕數和影院數也是很可觀的。然而從『效益』來講,每塊銀幕的平均觀影人次和票房數卻不盡如人意,這會拉低產業的整體數值。」綜合報告數據,侯光明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票房數據漂亮,不等於電影產業綜合發展好。「我們可以算是電影大國,但離電影強國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這對於空前膨脹的中國電影市場而言,不啻為一味苦口良葯。

路在何方:行業呼籲綜合性評估

1895年,電影誕生於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距今已整整120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對電影藝術作出最大貢獻的是歐洲,而電影產業的引領者則是美國。相比於好萊塢電影成熟的產業體系和完善的評估制度,中國電影無論是在數據基礎、評獎機制還是第三方評估等領域,都剛剛起步。而無論是出品方還是影評人,似乎都囿於文藝作品「生產—接受」的主觀視角——這顯然無法滿足當下電影市場客觀評估的需求。

侯光明指出,中國電影產業指數的誕生,旨在「給政府提供決策支持,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也給企業提供決策依據」。然而「海外競爭力」這一指標,由於數據搜集等原因在綜合指數中卻無法體現出來。由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所領銜的「中國電影國際傳播」數據調研,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五年,也在相當程度上填補了產業評估的空白。

「以今年的調研為例,我們採取多階段抽樣和隨機抽樣結合的方式,向全球五大洲66個國家共投遞並收回有效問卷1592份,在SPSS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了一些相當有益的結論。」黃會林介紹說,其年度報告《銀皮書》顯示,中國電影在國外仍屬「非主流」電影,其中現代題材的電影發展明顯滯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國產電影對於展現國家的飛速發展,並沒有促進作用,這應該是未來需要著力的方向。」

無論是國內產業指數報告,還是海外電影傳播的調研,都是從個別案例的水窪中走出來,面向整片「海洋」的壯闊之舉。龍思薇認為,綜合性評估的逐漸涌現,標志著國內電影產業正逐步走向成熟。「正如資本運作需要根據客觀的證券指數來進行規劃籌謀一樣,電影產業的走向也有賴於行業的『晴雨表』。產業評估為資本流動和政策導向提供了標尺,也可由此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蛋糕」的不斷做大,越來越多的民間或官方機構可能會參與到產業評估的盛宴中來。對於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電影而言,我們也的確需要「說一不二」的量化標准,以更加客觀的方式、經常性地為產業把脈問診,指點迷津。正如黃會林所言,中國電影作為國家文化傳播的有機組成部分,既要靠微觀上電影人的不懈努力,也要在宏觀上提升到戰略高度,把握好准確的航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影產業評估的天地大有可為。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票房不再是唯一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6. 電影技術發展對電影的影響

觀影人次擴張,電影票房規模逐年增加

2012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為4.6億人次,放映場次為2020.6萬次,2015年,電影觀影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放映場次超過5400萬次,2018年,電影觀影人次為17.2人次,2019年觀影人次為17.3億次,基本保持穩定發展。



5G技術帶來全行業的顛覆

在技術維度,電影的發展和繼續存在實際上都依賴技術發展和進步。從照相到攝像,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2D到3D,這些電影劃時代的進步都依賴技術革新和進步。5G技術的核心是「高速度」和「廣互聯」,這必將深刻影響電影的製作、發行和傳播。

在藝術維度,在5G技術的影響下,電影畫面的清晰度、電影影像的奇觀感、電影欣賞的互動感將加強,電影將變得更加「好看」和「好玩」。導演予安元表示,未來,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欣賞者,而可以通過VR等設備去體驗電影。

在傳播維度,在5G技術的影響下,網路速度再次提升,更快的速度必然帶來更優質的用戶體驗,卡頓和延遲減少,電影宣傳中大量的影音資料也將得到更快更廣泛的傳播。「電影的全球化傳播將增加更多路徑和可能性,電影產業的跨國、跨城市、跨公司合作將變得更加常態化。

在發行維度,電影宣發及廣告渠道將變得更加多元且高效,且可以根據片子受眾特點及不同地域等因素採用分眾發行或分線發行的方式。既可以豐富片源供給,也利於充分釋放每一部影片的潛力。日漸成熟的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讓所有的行業都向用戶需求傾斜,也即看到每個用戶的差異性,更有效率地推薦信息。目前,各大購票APP推送的內容是一樣的,這對於挖掘潛在觀影群體顯然是不利的,5G時代,有了更強大的數據支持,電影的私人訂制也將提上日程,過去叫好不叫座的低成本文藝電影,將有可能會被推送給更多精準定位的消費人群。

在製作維度,製作成本降低。以動畫電影為例,傳統的動畫製作模式更多是採用集中的方式去製作和渲染,而5G之後,可以做到高度計算、高度存儲,不僅製作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使得分布式跨領域協同製作成為可能。

比如5G+4k/8k拍攝,將實現實時拍攝、實時傳輸、雲上渲染、雲上製作,達到遠程處理、多點共制,有效提高電影拍攝效率及效果;5G+VR/AR將充分滿足影視娛樂行業的服務新要求;如5G+無人機航拍這樣一項業務,都可能開創影視製作/娛樂體驗空域經濟。

在產業維度,5G技術對於中國電影產業參與全球競爭是一次重大機遇。如果中國相關部門和電影從業人員能充分利用中國在5G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大力發展電影產業,重視新技術在電影產業各環節的應用,必將促進中國電影全球競爭力的提升。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7.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8. 請問電影行業現狀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2021年中國票房結構

疫情後電影產量大幅度回彈

2016-2019年,受益於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我國電影生產規模總體呈現波動增長。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國產影片數量大幅下降,僅為301部。2021年,受益於全國疫情的有效管控,行業復甦較快,截至12月底,國產影片數量突破新高,達到740部。

472.58億元票房領跑全球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6-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達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2021年,根據M大數據的《2021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中披露的數據,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總票房472.58億元,領跑全球。

票房前三均超45億元

2021年,截至12月中旬,我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前三分別為《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分別實現票房57.6億元,54.1億元和45.2億元,票房收入遠超其他影片。排名第4-10名的影片票房收入較為接近,基本在10-15億元之間。

國產電影票房佔比維持在60%左右

從國內票房收入結構方面看,2016-2019年,我國電影行業國產影片票房營收和進口影片票房營收比重較為穩定,基本維持在60%和40%左右。2020年和2021年,在疫情背景下,海外頭部影視企業推遲或取消了旗下影片的發行,致使我國票房結構發生巨大的傾斜,進口影片票房營收急劇下滑,佔比不到總營收的20%。

我國電影產業票房依賴嚴重

目前,我國電影產業依然嚴重依賴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佔比較低。不過,從國內影院非票房收入佔比來看,各大院線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斷提高。其中,萬達電影的非票房業務發展最好,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萬達電影實現非票房收入12.74億元,其中廣告收入5.98億元,占總營收的9.50%,商品消費收入6.76億元占總營收的10.74%,合計佔比20.24%;其中廣告收入毛利率為10.50%,商品銷售收入毛利率為39.72%。萬達電影致力於「多維度發展非票房業務」,不僅舉辦一些專屬活動,如跨界合作故宮食品、哈根達斯等品牌,還有大力拓展咖啡業務,覆蓋14個城市。

總體來說,2021年我國電影產業在疫情後恢復較好,但在收入結構來看,對於票房收入的依賴程度依舊較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9. 世界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電影市場近年來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雖然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優勢地位依然明顯,但是許多國家本土電影產業的發展顯示出強大活力。其中,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電影市場增長領跑全球。

在這一趨勢下,好萊塢等成熟電影工業更加重視中國等新興電影市場所爆發出的巨大市場潛力,而中國、印度、韓國等新興電影工業也因國內市場的蓬勃而變得更有底氣,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這種雙向流動的趨勢正在影響著全球電影產業格局。

全球電影市場穩定增長。

2010-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雖然總體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速呈波動變化。根據美國電影協會數據。

2017年,在中國電影市場回暖等因素的影響下,較2016年增長了4.4%,增速較2015年有明顯提升。

2018年,盡管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再創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10. 電影行業現狀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觀影人次、2021年中國觀影人年齡分布

2021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基本完成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電影行業也逐漸從2020年的寒冬中恢復過來。全年累計實現票房470.3億元,較2020
年同比上升231.6%,復甦跡象已逐漸浮現。但從觀影人次的區域以及時間分布來看,後疫情時期,電影消費者的需求結構依舊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電影觀影人次大幅度回升

2016-2019年,國內觀影人次不斷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全國電影觀影人次為17.3億人,與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國觀影人次出現斷崖式下跌,僅為5.5億人,較2019年下降近68.21%。而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達到了11.67億人次,同比上漲112.2%。

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三、四線城市在全國電影市場中的份額一直在穩步提升,與之相應的,一、二線城市的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中。在平均票價低於一、二線城市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更顯得難能可貴。可見,我國電影消費區域正在逐漸下沉。

男女比例分布較為平均

從性別方面看,根據往年經驗來看,我國電影觀影人群的性別分布較為平均,男女比例接近五五開。2020年全年國內觀影人群中男女比例較為平衡,分別佔比51%和49%。

註:截至2021年12月31日,燈塔專業版尚未發布2021年數據。

80、90後為我國電影消費主力軍

從年齡方面看,2021年電影消費人群以95後和80後為主,分別占總購票人數的27%和29%。而90後的購片人數佔比則為23%,排名第三。

假期檔成為人們觀影首選

縱觀2021年全年,電影觀眾多傾向於在節假日選擇觀影,且比例大幅度上升。根據貓眼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假日檔期票房的比例大幅度攀升至36%,較2019年上升了14個百分點。

整體來說,受益於我國強有力的疫情管控,電影行業在2021年迎來「觸底反彈」,各項指標均繼續延疫情前趨勢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世界電影產業指數2018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