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評 | 愚蠢的傳奇——評電影《負重前行》
警報!本文是關於影片《負重前行》的觀後感,劇透很嚴重,閱讀需謹慎!
《負重前行》原本是2013年的微電影,當年覺得非常驚艷,所以印象很深。前兩天才發現Netflix在2017年把它改編成了一部電影,帶著無比的期待看完,結果卻大失所望。其實,豆瓣給了7.1的高分還是公正的,畢竟完全繼承了微電影的絕佳立意和感人情節。但是,把只有7分鍾的短篇,勉強擴充到100多分鍾,其中的槽點著實不少。
本片以末世喪屍爆發為背景,講述了一位父親在被病毒感染後的48小時里,如何拼盡全力為不滿1歲的女兒爭取生存機會的故事。很明顯,編劇的套路是,隨著主角死亡的逼近,讓觀眾漸漸為安迪(父親)捏緊拳頭,為小蘿西(女兒)的命運擔憂,用一個接一個的障礙,把角色和觀眾逼入絕境,然後一個峰迴路轉,達成觀眾期望的同時,再給一顆強力催淚彈,於是,觀眾會在欣慰和飆淚中完全釋放憋了1個多小時的情感。
可惜的是,編劇和導演對細節和邏輯的把握明顯功力不夠,硬生生把微電影中堅強、機智的父親形象,變成了8分愚蠢+2分急智的不靠譜父親,其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看完給我的感覺,不是一位硬漢父親拚死保護孩子,而是腦子不夠用的父親一次又一次把孩子陷入危險境地。本片就像明明是一道好菜,偏偏用了很多劣質食材,怎能不讓人惋惜,悵然。
愚蠢一:不知道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影片開頭,主角安迪一家在船上沿河漂流,他們是喪屍爆發後的倖存者。為了緩解食物即將耗盡的窘境,安迪冒險登上了一艘擱淺的遊艇搜索,在找到大量食品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船艙里的危險(有隱藏的喪屍),他帶著戰利品落荒而逃,有驚無險的回到船上。
按照正常的邏輯,安迪應該跟妻子說一下船上的情況和危險。可他卻隻字未提,這直接導致了妻子凱伊認為遊艇上沒有危險,為了給安迪找一把剃須刀,她趁安迪睡覺時獨自去了遊艇,結果必然是被喪屍咬傷,感染也無法避免。
安迪的愚蠢之處在於,他沒意識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信息是否有被共享的價值,不是信息擁有者單方面能判斷的,應該是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的判斷。在越復雜,不確定性越大的處境中,更應該確保信息的完全共享。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某些信息無關緊要,信息是認知的基礎材料,一旦缺失關鍵信息,就會造成認知盲點,甚至「盲維」(關於盲維的概念請參看我之前的文章 《盲點不可怕,盲維才可怕》 )。這代價往往是不能承受的,安迪因為「信息共享」的盲維,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在這段情節中,也出現了第一個槽點,安迪去遊艇上「尋寶」時,竟然既不帶武器,也不知道先「清場」。安迪在登船時非常的小心,甚至用鏡子探查船艙內是否有危險,這說明他並不是笨蛋,不帶任何武器進入危險區域太不合理了。而且,在狹小的船艙里,能出現隱藏危險的地方並不多,所以按常理應該是先完成危險排除工作,然後再從容的收集可用之物。如果安迪攜帶了武器,並且先「清場」就會發現隱藏的喪屍然後幹掉(該片中的喪屍都是戰鬥力低下的渣渣),那之後一切糟糕的情況就都不會出現了。
愚蠢二:只關注目標而忽略路徑
凱伊被病毒感染,根據經驗推斷,48小時後就會變成喪屍。安迪決定帶著全家上岸去找醫院,希望能挽回凱伊的生命。開車途中發生車禍,凱伊的身體被樹枝刺穿要害死去,導致她提前喪屍化。安迪關心則亂,想從前排伸手去抱女兒,可此時小蘿西一個人在後排的安全座椅上毫無危險,凱伊被安全帶牢牢固定在副駕駛席,安迪的舉動等於是把手臂放在了喪屍凱伊的嘴邊上,結果當然是被咬沒商量。
安迪此時的愚蠢之處在於,喪屍就在身邊,面對直接的威脅,他竟然不先控制住局面,卻莫名其妙的去抱毫無危險的孩子。處理突發狀況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該先控制事態的蔓延,增加確定性,而不是任由事態發展增加不確定性。保護孩子是目標,但達成目標有很多種方式,直奔目標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危險,其結果往往是離目標越來越遠。安迪的反應,以及之後的結果充分證明了選擇達成目標路徑多麼重要。
這也是影片第二個槽點,彷彿是為了讓主角被咬而設計的情節,完全不符合場景邏輯。符合邏輯的情況應該是,安迪在凱伊變為喪屍的第一時間嘗試制住她(它),避免它傷害孩子,在搏鬥中不小心被咬才是合理的情節。
愚蠢三:選擇性無視
安迪一個人帶著孩子上路了,為了在自己變成喪屍之前能找到合適的人託付小蘿西的未來。途中,救了被困的維克,並跟維克回到了他的「避難所」。安迪見到了神經兮兮的維克夫人,以及被維克鎖在籠子里當喪屍誘餌的女孩圖米。如此沒人性的行為,安迪竟然選擇性無視了,雖然他表現出了內心的掙扎,卻終究沒有提出任何異議,更讓人不解的是,安迪竟然打算把小蘿西委託給維克夫婦。
選擇性無視維克的行為,從邏輯上也許是合理的,畢竟安迪自己即將面對死亡,好不容易找到了可能託付小蘿西的「活人」,在別人的命和自己女兒的命之間進行選擇,腦子正常的都會選擇自己女兒的命。但愚蠢之處在於,安迪急於把孩子委託給「活人」,不僅選擇性無視了維克的行為,還無視了最基本的人性。試想,把一個嬰兒託付給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的男人與整天神經兮兮的女人能有什麼好結果。
此時最好的選擇是盡快離開,去尋找其他希望,畢竟時間還有20多個小時,而且安迪並不是毫無目的,他們曾經見到過河邊有一家四口扎營,那才是更合適的選擇。
害怕錯過的心理,總能讓人們屏蔽理性,匆匆忙忙的決定了學什麼,做什麼工作,投什麼項目,甚至生死,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撿到籃子里就是菜」的草率決定大概率上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愚蠢四:沒有統籌規劃能力
維克夫人阻止了安迪的自殺行為,她告知安迪自己不是維克的妻子,她叫蘿倫,是被維克「霸佔」的。維克在喪屍爆發時為了自己活命害死了蘿倫的丈夫和很多人。蘿倫希望安迪能帶她一起走,只有擺脫了維克,她才可能照顧好小蘿西,否則她自身都難保。此時,維克出現打暈了安迪,並將其與圖米一起關進了籠子。
安迪突然被智慧女神附體,智商狂飆一萬點,巧妙的利用喪屍逃出囚籠。緊接著,智慧女神離體,智商又狂跌一萬點……安迪企圖帶著小蘿西、圖米和蘿倫一起逃跑,這本來是正確的,然而面對呼呼大睡的維克,竟然沒有先控制住他,而是直接跑,這種愚蠢爆棚的行為結果就是,追出來的維克誤殺了蘿倫。
安迪完全有能力制服毫無防範的維克,然後從容的帶齊物資開車離去,可以說蘿倫雖然是被維克誤殺,但真正害死她的是安迪的愚蠢。這充分表明了安迪沒有統籌規劃能力,只能看到眼前的狀況,看不到之後可能帶來的危險。安迪根本沒想過,就算他們能成功逃出,也會面對暴怒的維克追殺,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目光短淺者,不管做什麼都會處處掉坑,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還會害死夥伴,所謂豬一樣的隊友都是這種人。
愚蠢五:不會運用資源
歷盡千辛萬苦,圖米准備把安迪父女帶回到她的家族(圖米是當地土著),在隧道中被維克堵住去路,維克並未發現隧道中的安迪等人,安迪准備把維克引進來偷襲,用手槍幹掉他。隧道里非常昏暗,到處都是可以隱藏的地點,只需要藏在一個視野好的陰暗角落放冷槍就能輕松完成任務,但此時最讓人噴血的槽點出現了,我們可愛的安迪先生竟然跑去裝喪屍!
此處的情節設計簡直匪夷所思。維克用棍子,安迪用槍,安迪卻裝起了喪屍,等著維克幹掉其他喪屍的同時,一步步縮短兩人的距離,直到他自己完全失去了遠程攻擊的優勢才發動進攻,沒見過比這更愚蠢的做法了。
遠程熱兵器偷襲近戰冷兵器,結果卻是安迪完敗,他自己腹部中槍,圖米後腦遭重創幾乎暈死過去,小蘿西還落到了維克手裡。要不是最後時刻,維克良心發現放過了小蘿西(維克也是重傷瀕死),安迪一定會因為他的愚蠢死不瞑目的。
安迪的行為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之前,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擁有的資源和可以調動的資源,它們的特點、適用范圍、利弊等等。換成安迪偷襲維克的場景,槍的特點明顯是遠程攻擊,這是他擁有的資源優勢;陰暗的隧道,是可調動的資源,在對方未發現自己時擁有絕對的先發優勢;安迪卻一個都沒把握住,活生生把生路玩成了死局。
至此,安迪終於靠著愚蠢把自己和孩子陷入了絕境。即將死去的自己,一個毫無自保能力的嬰兒,以及一個同樣帶傷的半大女孩,在荒郊野嶺,時刻面臨著喪屍的威脅,還有誰能拯救他們?
結局我想大家能猜到,一般情況下,編劇和導演都不會忍心讓一個嬰兒去「領盒飯」的,那樣的結局太殘酷了,觀眾也無法接受。但本片所有的亮點都在最後幾分鍾,看智慧女神再次附體的安迪如何力挽狂瀾。前面吐槽了這么多,還是把最後的精彩留給大家自己去揭曉吧。
PS1:別打我,自己去看結尾,你會感謝我沒有劇透最精彩的部分。
PS2:有時間的建議先看電影版,然後再看微電影版,能體驗一下在無數次想揍編劇的沖動中,被最後的精彩感動的那種巨大心理反差。沒時間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微電影版,你不會錯過故事的精華部分。
2018.05.27
㈡ 如何評價 2017 年電影《攻殼機動隊》
《攻殼機動隊》(英語:Ghost in the Shell)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犯罪片,改編自士郎正宗所創作的日本同名漫畫。為魯伯特·山德斯執導,由史嘉蕾·喬韓森、皮魯·艾斯貝克、麥可·彼特、北野武和茱麗葉·畢諾許主演。該片於2017年3月31日在美國上映(含3D版)。導演針對愛好者重現原作跟動畫經典橋段,再打造全新的故事。
《攻殼機動隊》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爛番茄基於159條評論,新鮮度43%,平均得分5.5/10。在Metacritic上,獲得了53分。據CinemaScore調查,觀眾的反應在A+至F間落於「B」[48]。多數影評人認為電影有著炫目的特效和視覺效果,而喬韓森的演出也令人信服,但仍缺少原作經典的迷人要素。
㈢ 求兩篇電影的影評。急用。隨便什麼電影都行
影評:《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傷痕
嚴格地說,《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銳,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衛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著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後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為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為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沖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台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眾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里,《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眾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回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嘗點滴甜蜜。
《致青春》對於沉重部分的把握,不會影響到只圖來影院找樂的觀眾的心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內心充滿歡愉者,會通過這部電影得到歡愉;內心曾有荊棘者,也會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過渡方面,有操之過急之處。在角色戲份分配方面,後半部分也有些吝於刪減,但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簡單的四個字可以評價:超過期待.
《小時代》
從客觀角度說,《小時代1.0》的成片質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差,我的意思是,還有一點可看之處,影片比較大的亮點似乎也就集中在視聽影像上的現代化和唯美化,唯視覺系論,《小時代》確實做得還是可圈可點。再一個亮點就在於「HOLD住姐」謝依霖幾乎包攬了全篇90%的笑點。這一點,功勞不全在郭敬明,而在與謝依霖本身。
商業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滿想像力和力度的宣發能力,鋪天蓋地的水軍式傳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給足排片面子的強大噱頭,讓這個提前到8點的超前預售場,呈現了非常好的飽滿狀態。但是這有一點僥幸,那就是晚上8點場確實是黃金時段。不管怎麼說,這個電影會向郭敬明的小說那樣,不管質量如何,票房會爆。大眾唯一關注的是「爆多久」的問題。這個問題關乎影片的質量、敘事和口碑。無論是《北西》、《泰囧》、《致青春》還是《合夥人》,票房之所以輕松飄紅過5億大關,全部是觀眾口耳相傳的口碑效應堅挺下來的。也許《小時代》 的首輪觀眾會比上述幾部電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檔,首周票房,《小時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創一個記錄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說的那樣輕松過10億,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眾群太集中,影片對於70、85前的另一主流電影觀眾來說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氣,無法達成社會性集體追憶話題;3、影片敘事成為最大硬傷。
《小時代》影片本身有著非常大的硬傷,那就是在於故事本身,並延續到了影片的視聽影像表現手法上。郭敬明並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是一個善於將文字用無邏輯的擰巴手法而讓大眾認為這是一種藝術,這個大眾專指90後一代中鍾愛他文章的人群。用一個比較不討人喜歡的名詞就是「腦殘粉」。事實上我們不能控訴《小時代》這樣一部不太電影的電影賣錢,我們應該控訴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的某些因素讓我們的審美變得扭曲和異樣,讓我們的認知不那麼高尚,所以《小時代》才能賣的了錢。郭敬明於歷史人物一樣,只是在一個對的時刻出現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變法的性質沒什麼區別。
一、這到底是誰的時代?
郭敬明在《小時代》里打出的口號中有一句是「這就是我們的小時代」。這句話表明,郭敬明想通過他的故事來給年輕人呈現一個年輕人的時代,實際上,這個時代,虛假得很,文藝的很,陽春白雪的很。
電影本身所傳遞的「時代」概念,僅僅是依託「時代姐妹花」、「上海時代中學」以及林蕭、宮茗等人嘴裡的獨白吐出的「時代」來完成的,整部電影對於「時代」概念的解釋是依託於粉絲對於郭敬明本身的信仰來達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極度奢華而浮誇,如果假設心理學有這種理論,他是用這種奢華來彌補他生理的劣勢。郭敬明的生活與當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訴別人這時年輕人的「時代」,本身就是悖論,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女孩子篤信這種情節。
郭敬明在小說亦或是電影中,所呈現的那個時代,離年輕人的時代相去甚遠。生活無憂,性格憂傷,仰望四十五度。那隻是郭敬明一個人的時代,他把自己的時代,自己的生活誇張而浮華的寫出來拍出來,讓那群還不懂的生活和現實的年輕女孩子們意淫成自己的時代,這種做法,不論是於文學、於商業甚至是於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一點,沒人知道為什麼。
《小時代》小說和電影里到底講述了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一點,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說法都不能夠完全的讓人服眾,而宣傳過程中小四粉們說郭敬明寫出了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這種說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過度個人崇拜基礎之上的。從小說中描寫的浮誇世界來說,不管是草根的林蕭、高傲的顧里、與世無爭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對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輕女孩子們可以一一的比對,把自己想像成此間的人物,但是小說中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為、習慣、身世、思想、言語似乎都太「陽春白雪」的厲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麼說話和辦事,只有宛如這樣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實的寫照。也許現在的學生們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們的生活波瀾不驚,時代的進步讓這一代的年輕學生缺少對信仰、文化以及審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們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亂碼的一代人。於是郭敬明抓住了點,寫出他們想要的人物,於是,女孩子們開始瘋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實際上,他只是抓住了時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園民謠,借著時代的契機,文藝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時代》確切要講述一個時代的話,那就只是郭敬明個人特殊人生經歷的寫照,來虛構這樣一個時代的假象,藉助於年輕學生對於認知上的處女地,活生生的賺著錢,還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神。
《小時代》里的時代,並不是真的,它與當下的時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社會真的是上帝創造的。郭敬明是《小時代》的上帝,但是那個世界裡,沒有人,只有幾個既定了人物命運而沒有生命的俊男靚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麼講故事的
《小時代》電影115分鍾,全片圍繞著顧里、林蕭、南湘和宛如四個人之間的友情故事,外加與簡溪、顧源、席誠、宮洺、崇光和衛海一群型男之間的愛情故事展開的。片子沒有涉及親情故事,因為這種類型故事不賣錢。友情故事成為核心,愛情故事成為調味料。故事的主線則是林蕭的菜鳥上位記。
電影中的重點是愛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現愛情和友情上面,因為缺少了戲劇的推動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構成,使得整部電影中的愛情和友情感動人的地方幾乎沒有。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郭敬明「全神」視角的想法,在他的筆下,他說「你們要有愛情,於是就有了愛情;林蕭你的愛情是這樣的,於是林蕭的愛情就是這樣的」,他筆下的人物是缺少靈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這些人物不管什麼性格,都是太文藝,高高在上,說話做作,這些人物本來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殼光鮮,實際上空如草莽。
從故事講述的角度說,郭敬明犯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電影敘事的均衡性。為了讓影片展現出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硬生生的將那麼多人物塞進了電影里。他使用寫小說的手法在拍電影,這本身就是一種悖論。電影的講述方式是戲劇性的,是視聽性,而小說的審美藝術在於讀者的二次想像。直觀藝術遇到幻想藝術,本質的區別導致電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說那樣零散不堪。
實際上《小時代》的小說三部曲就是一種介乎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下意識文學作品,可讀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間。這一點對於正在埋頭苦讀,生活中沒有色彩的中學生來說,就是一味良葯。郭敬明在電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種近乎橋段拼湊的手法在講故事。《小時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敘事方法不可能在兩個小時之內講完一件能夠吸引人,且帶來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寫劇本的時候,還算是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電影的敘事是按照情節點組合而成的。
影片敘事的情節點,按照戲劇性的要求,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情節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要解決,另一個重要的技術要點是,不能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兩點,郭敬明都沒有做到。影片中雖然是以林蕭的工作過程作為主線,但是每一個關乎工作的情節點似乎都沒有融入到主線中去,從劇作的角度說,這些情節點都還是僅僅在表現一種情緒狀態,而非一種事件的推動力。在整個故事的講述中,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都過於「假定性」,幾乎沒有給足動機和理由。在小說的閱讀中,觀眾尚還可以花時間去仔細考量,而時間短暫的觀影過程中,這種假定的,沒有邏輯推動性的人物情感變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會覺得,本來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脫光了對著鏡頭詭異的表情做結尾,對於這個電影來書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宮洺所說的從林蕭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雙鞋子,與前文有沒有直接性的聯系。
郭敬明還犯了一個比較大的致命錯誤,那就是給出了線索而沒有去結尾亦或是說明。林蕭面試幻想與宮洺的親密接觸,到了終了也沒有交代林蕭是真的愛上了宮洺還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宮洺送給林蕭的戒指,中間出現了兩次,一次簡溪發現,一次聖誕節矛盾爆發,本是一個好的戲劇線,結尾處也被陽春白雪的雪地溫馨場面給弄沒了,到了也沒給出理由來。
另外一個於電影本身的問題就是人物的命運變化是幾乎沒有的。人物既定命運,沒有前史,性格形成沒有誘因,一切以假定性為主,是郭敬明小說創作的手法,從他的《幻城》到《小時代》,裡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幾乎都是沒有行動性說明的。郭敬明就是一個上帝一樣的說:「顧里應該是這樣的,於是顧里就這樣了,南湘是這樣的,於是南湘就這樣了」,《聖經》的開頭都這么寫。整個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蕭的畫外音來交代的。在不是大師的導演手中,如此多的運用畫外音,確實是一個不會講故事的導演和編劇的最好證明。從側面說,郭敬明不會講故事,讓他真的成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著郭敬明小說或是電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難書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當上帝,那麼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一點問題。
郭敬明還是不會用電影的方式講故事,電影成片中所出現的邏輯性錯誤,以及指導演員表演情緒表現上出現的誤差,都讓人看的出,這位從不那麼地道的作家轉戰大熒幕的稚嫩和蹩腳。
你選擇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麼美的畫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時代》的畫面絕對拍的是近幾年國產中小成本電影中最講究的。
初看《小時代》,每一個人都會被這種美輪美奐的畫面所吸引,甚至驚嘆。郭敬明對於畫面的構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賦,《最漫畫》的畫風和風格相對於電影來說更具有優勢。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將鏡頭語言運用的相當復雜多變,這似乎是郭敬明急於想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個專業的,懂行的導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現的太明顯了,這些華麗的鏡像背後所反映的並不是郭敬明多麼專業,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電影《小時代》中幾乎可以成為一個攝影專業的教材了,推拉搖移跟,遠全中近特,長鏡頭,蒙太奇,逆光,剪影,對焦,散射,慢鏡頭,快切,似乎電影拍攝和剪輯上應該有的技術都在電影裡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時代》中用了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影像方式來表現這個更加現代化的故事。這種現代化也僅僅是表現在了四格畫面,還有快切的MTV剪輯手法上。並沒有形成一種風格性的手法在電影中貫徹下來。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奢華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與敘事之間的裂痕,而且裂的離譜。慢鏡頭和搖臂的使用在電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點,相對的來說,郭敬明在電影中將視覺影像放大化的意義,主要還是為了表現出整部影片在視覺上的奪人效果,因為對於他的粉絲來說,小說的故事本身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種奢華而浮誇的感覺,他就是要用這些與故事本身脫離很大的視覺沖擊力來再現一個小四迷們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虛假「小時代」的盛景。這一點,他做對了。
也許於小四迷來說,敘事本身帶來的愉悅感早已被更有敘事性的小說所消化掉。
商業上《小時代》成功了,這一點完全歸結於郭敬明發達的商業頭腦,《小時代》不管是從小說包裝,卡司挑選與配備,影像風格,還是從口號上,都做到了完全商業的無以復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絲積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這種商業吸金稱之為「青春的覺醒」。然而,《小時代》本質上的虛偽性和假定性,讓這部電影必然與小說一樣,不可能青史留名。電影本身所傳遞的價值觀和社會性折射,都與當下隔著王屋太行,借著滿山的風景,告訴你一個美麗的謊言。《小時代》是尊重讀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說確實也是為讀者服務的,寫進了讀者的心坎,電影《小時代》也是尊重觀眾的,消費《小時代》確實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圖》值得那個票價的。但是《小時代》的本質是虛偽的,它遠不能拿著「青春」來叫嚷,它所謂的「青春」和「時代」,都是水中月霧中花,你以為就在眼前。
國產電影剛走上一個重視故事,重視電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這群自詡為神的人攪合了。
㈣ 金像獎電影《一念無明》觀後感
一念無明
生命本身所具備的根本迷惑。
一念是意味生命,無明是意味根本的迷惑,由此而生起一切的煩惱。
——《佛教哲學大詞典》第四○五頁
如同名字,電影講的就是在香港壓力滿溢的城市裡,人對生命的迷惑。
電影開頭阿東走進那間小小的房間,和父親那段對話,兩人演技足夠,足足幾分鍾的長鏡頭的對白和表現力還讓我邊笑邊想,這么長的鏡頭這么悶的對白,只拍16天就完成一部電影,這兩個人還是厲害。
後來故事步步揭開,不留情面的打罵羞辱,和心有預期也讓人難掩震驚的滿地緩緩流過的血水。
很難相信金馬獎最佳女配金燕玲,只拍攝1天就可以有足夠的情緒讓人跟著歇斯底里,讓人親見失手弒母的痛感,讓人感受親人之間的愛極與恨極。然後這部電影讓我感受的,是生而為人的深深孤獨。
阿東的父親常年為生計奔波勞碌,說到從前做長途司機的時候語氣里藏不住驕傲,可是還是以最悲痛和無奈的方式失去了愛的人,以最無力的方式失去了兩個兒子的依賴,開車的時候尿進塑料瓶,獨自在昏暗的光線下看不符合年齡看起來可笑的書,卻認真看對抗抑鬱的方法,小心的買飯買巧克力,被兒子背起來慌張的說鞋子掉了,卑微到塵埃里,哪裡再有一絲一毫的驕傲。可是哪裡可以埋怨他人,面對兒子的指責,只能痛苦萬分的痛恨自己。
阿東的媽媽整日沉浸在過去那個讀過書、受盡家人寵愛又有很多人追的回憶幻象之中,晃神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無法自理,全身疼痛到難以忍耐,沒人關愛的老人罷了。她會不斷的回憶曾經的選擇,如果當年沒有嫁給這個丈夫就好了,如果當初跟兒子去美國就好了,於是更加痛恨面前的一切。阿東在的時候還能有一個宣洩的出口,可是夜深人靜,獨自痛到喊出聲來,聲音大到鄰居投訴,卻沒辦法緩解也無人來。那種難以忍受和刻骨的痛,一定非常非常孤獨。
Jenny可以微笑著高唱贊歌,可是崩潰大哭的時候,那張扭曲的臉上何曾有一點點寬恕與原諒的影子。終於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擁有安身之處的瞬間,離自己29歲結婚,30歲要小孩,擁有家庭的夢想近在咫尺的瞬間,滿懷期待,細細計算著、規劃著衛生間門後的空間可不可以放洗衣機的安穩瞬間,轉眼就灰飛煙滅。念一句“阿門”,也難抵這命運光臨。
皈依宗教來尋找安寧,坐席上微笑的說著“阿門”的人,又有幾個真的能放下過去,原諒曾讓自己夢想破滅的人?在這里的宗教讓人可笑,雖然人們想找一個出口,想尋求一種精神力量,不過是種勉強的掩護。
電視機里冷靜的新聞播報著朋友的決絕告別,阿東的眼神一點點變化,這種感覺連身邊最關懷他的父親都絲毫沒有察覺。Jenny自然也無從察覺。
社會家托夫勒談過“即當人們所處的整個社會突然轉化為人們始料不及的新社會時,人們將會發生什麼變化。”托夫勒在對“未來的沖擊”指出:“我們可以把未來解釋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這種痛苦是由於人類機體的生理適應系統和決策過程負擔過重而引起的。總而言之,未來沖擊就是對人類過度刺激的反應。”
盡管托夫勒的觀點是一種典型的悲觀論,但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益發展的社會對生命個體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強烈刺激與沖擊,過度的負擔使社會化中的人逐步喪失社會賦予個人的身份與功能。這種沖擊難以通過與人交流而分擔,只能獨自承受。
到這里,阿東的所有情感關系都一一斷裂。
巧克力具有抑制憂郁、使人產生欣快感的作用,豐富的苯乙胺,一種能對人的情緒調節發揮重要作用的物質。很多醫生甚至把巧克力作為抗輕微憂鬱症的天然葯物。
可是拚命的吃掉巧克力,拚命吞掉一大口一大口的巧克力,深深的苦痛也難以消除。
最後 巧克力 宗教 高薪工作 醫生 鄰居 公司的同事 親人 理想
到頭來都不能給我們一點點溫暖。這世上消除痛苦有很多很多種減輕方法,每件事都有很多解決途徑。心情不好就可以吃巧克力,可以與朋友傾訴,可以去看醫生,可以尋求一個信仰皈依,可以在愛的人那裡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可以躲進家人的圍繞之中。
可是這些情感關系,這些解決途徑,在這部電影里都一擊即碎,到頭來還是孤獨,還是孤身一人奔跑在夜裡的小巷,還是一個人在天台看著錯綜復雜的城市輪廓,還是躺在狹窄的床上看著空空的天花板流淚。醫生死板的宣讀疾病的判定,同事在婚宴上也只是八卦,鄰居只是關心自己,是人冷漠嗎,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救贖無法從旁人那裡得到,也許旁人也有著想從身一躍放棄人生的苦痛,沒力氣向你伸出手。也許親人有著更多的壓力責任,再站起來已經痛苦萬分,再難借你一雙肩膀依靠。
就連天台的植物都已經盡數枯萎,還好導演最後還是留下了一線希望,率真的孩子總是在電影里有著特別的意象符號。 在主人公面臨崩潰的邊緣,這個戴厚眼鏡的孩子隔著牆壁講小王子的故事,留下一絲安慰。然而這個故事也是暗藏玄機,這個故事不也是說盡了人類的孤獨寂寞與一生流浪的命運。
最後的親人最後的無言擁抱,像是與昨天和解。可這個天台的擁抱,鏡頭拉遠,畫面中只有這對面目難說情緒的父子,溫暖卻還是孤獨。
最近看了幾部“恐怖片”,肯尼斯羅納根的《海邊的曼徹斯特》,邁克爾哈內克的《愛》和香港導演黃進的《一念無明》。它們讓我想起新世相一篇文章,《明天很可能不會更好。承認這一點是我活下去的方法|一個女孩從23歲起怎樣面對痛苦》。從23歲開始面對60%燒傷,兩年來,她最希望的是能像正常人一樣蹲下如廁。
《海邊的曼徹斯特》里,錢德勒家的弟弟李在家鄉是一個“名人”,這個垂頭喪氣的男人是家鄉人眼裡的喪門星,男人還好,女人完全不待見他,不願與他共事,那位對女兒的性趣嚴防死守的單身媽媽倒是對他有興趣,他卻完全喪失了基本的撩妹技能,變成了榆木疙瘩。這一切只因他的一次酒後疏忽,讓自己家的房子著火了,三個孩子沒了,妻子也與他離了婚。原本避走他鄉,隱忍沉默的他因為哥哥的去世必須回去照顧大侄子,在回到傷心地後,前妻向他傾訴對他的歉意,他卻哭得稀里嘩啦地逃走了。最後安頓好侄子,他依舊回到了原來的城市,選擇像以前一樣,做一名打黑工的物管打雜人員。
哈代的《無名的裘德》里,在極度貧困和絕望中,長子和兩個弱妹幼弟一同上吊而死,裘德和自己摯愛的女友淑不得不分手。哈代描述了淑的精神崩潰,她回到了自己背叛的舊生活,因為痛苦已經將原來那個精神獨立的她殺死了。很少有人會從這樣絕望到底的痛苦深淵里回來,有時候,承認和極度痛苦的宿命無法和解或許是最有效的和解。
《愛》是更深的恐懼,兩個相愛的人一起面對步步逼近的死亡,如何有尊嚴的死去?作家瓊瑤最近公布了自己尊嚴死的遺囑《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不插管,不搶救,希望自然快速地死去。安妮的狀況更糟糕,如同漸凍人症一樣,處於漫長惡化的過程中,苟延殘喘的安妮已經完全喪失了自我照顧的能力。喬治眼看著愛人飽受病痛折磨而無能為力,盡管安樂死已經很早就成為人類討論的話題,但涉及到每個個人,永遠存在天人交戰的痛苦和爭議,喬治最後選擇用枕頭捂死安妮,他替安妮在尊嚴死和苟延殘喘之間做出了殘酷的選擇,安妮或許還沒有下決心離世,但對喬治來說,這就是對安妮的愛,愛她就是要讓她有尊嚴地活著。邁克爾哈內克只是將他所感受到的真實和恐懼用鏡頭呈現出來,不做任何美化和升華。
《一念無明》里,證券公司職員阿東失手將卧病在床多年的媽媽殺死,這起悖逆人倫的殺人事件卻因為阿東的躁鬱症只是獲得了一年的救治而無任何法律的懲罰,阿東被往返省港的貨櫃車老司機父親接回自己租住的僅容一人轉身的上下鋪劏房,阿東努力融入新生活,卻接連遭遇好友自殺,前未婚妻在他的舊傷口上再補一刀,躁鬱症再次爆發,這次輪到父親像阿東當年以一己之力照顧母親一樣,他選擇陪伴在兒子身邊,不離不棄。
看《一念無明》的時候剛好關注到一個新聞,無線真人秀節目《有樓萬事足》,港女Seasun說出震撼全城的金句:“有樓先有高潮,沒樓咪白撞……”如今國內一線城市房價飆升,廣州推出單身狗限購一套的奇葩政策,在《一念無明》里,房子是隱藏在故事中的主角。
一開始,男主阿東與女友供著一套小小的房子,已到談婚論嫁的階段。阿東為了盡快還房貸,激進地借了大筆錢炒股,炒股失敗又面臨母親的抑鬱和躁狂,直接導致了人倫悲劇的發生。女友在阿東出院後終於主動現身,原因是因為銀行要求她買下阿東的房貸,她快供不下去了。痛苦的她自稱最近獲得了很多的助力,她帶阿東來到教會,並在宣講台上痛陳自己的經歷,她哭成淚人地控訴阿東給她帶來的痛苦,她說即使是這樣,她還是要寬恕他,但這種寬恕比直接唾棄還令人難受,看清自己和自己所造成的罪孽是痛苦的,一年的治療並沒有將過去的經歷抹去,那些葯丸和黑巧克力提升的幸福感並不能救贖阿東,那些舊傷疤就像23歲女孩在彩色派對上遭遇粉塵爆炸一樣不可逆轉,女友的一番話直接關閉了阿東回到中產夢想舊時光的通道,他意識到之前對母親的照顧和容忍里飽含的怨恨,那時候的他和現在的女友並無不同。他不再有動力上進,他無法面對自己……
這因果的輪回源自何處?那位因為丈夫兒子遠離自己而痛苦不堪,完全喪失生活勇氣的母親或許是一切悲劇的源頭,對自己婚姻過高的期許,不滿足的厭世以及完全失去改變生活的能力,這是一切悲劇的源頭。阿東的孝順和擔當里有一種自我道德滿足的驕傲,父親和弟弟都不管母親,他卻要管到底,不將母親託付給養老院近乎偏執,屎尿完全不能自理的母親對阿東貼身照顧未嘗不視為一種羞恥,毫無顧忌地肆意發泄人性之惡只因彼此之間喪失了最起碼的人與人之間的分寸和距離。這在中國式的親情關系裡並非少見,“太過粘稠的關系,容易導致失去發展的自由,生命力也會吞噬在其中。”
值得參考的是安藤桃子的《0.5毫米》,一部探討臨終關懷的題材,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和關懷歸結於提升0.5毫米的高度,如果每個人都在心靈的維度上高出平均水平0.5毫米,或許很多人倫的悲劇就不會再發生,而這0.5毫米是普通人與超越凡俗的聖母的差別。
最早的人類是生活在大自然里,後來進入了洞穴,一個只適合一個人居住的狹小洞穴如果擠進了兩個人,就會有令人難測的人倫悲劇發生,對於最後接納兒子共同生活的父親而言,如果兩人空間繼續如此逼仄,會不會再次發生阿東式的人倫慘劇其實很難預料。
《一念無明》或許還可以解讀出更深的寓意,那位認為自己嫁人不淑的母親之於香港的象徵意義頗為類似,而阿東墜落的中產夢更像是現實香港的寫照。作為一部投資200萬的處女作,這部電影融合了是枝裕和的`生活流和《香港製造》《天水圍的夜與霧》開啟的香港寫實流的傳統,教會宣講的那段戲尤其精彩,貌似救贖實則雪上加霜,成為了壓死阿東的最後一根稻草。余文樂的無薪酬出演令人刮目相看,就像當年郭富城出演《父子》一樣,令人眼前一亮。《一念無明》並非完美之作,對於中國式人情社會、親情關系的反思值得更深入探討,母子部分的相愛相殺表現不夠充分,母親的塑造過於表面化,但是這部作品就像黑暗裡的光,照出了香港電影新的可能和未來,作為一匹黑馬橫掃2017年度香港金像獎八項提名絕非偶然。
導演確實有點壞,他把余文樂飾演的男主角,放在了一個非常極端的人生位置上。
母親腿腳不好,又情緒躁鬱,父親又從香港跑去大陸,很少回來,弟弟逃跑去了美國,根本不想理家裡的爛攤子。
照顧母親端屎端尿、還要被母親罵是撲街仔(混蛋),全都都要他一個人來承受。這還不算,他做金融的,借了朋友幾百萬去炒股,還虧掉了,人家追著他還債。
內憂外患之下的他,失手殺了母親,雖然法院判定他是精神躁鬱症,無罪釋放進了精神病院,他沒有受到法律制裁,卻受到了了“弒母”的自我內心譴責,和周遭人群白眼和偷笑他是“他是青山出來的(青山是香港精神病院所在地,香港口語里說青山出來的,就等於說某人是精神病,類似於廣州人說芳村出來的,類似於東北人說四平出來的)”,還有隻懂得給你喂葯的機械而蒼白的精神病治療系統。
雖然電影中出現了許多和精神病相關的元素,精神病院,精神病葯物,精神病家屬互助,影片最後也打出了對躁鬱症等精神病人應該關切的話,但觀影之後的我始終覺得,這部電影講述的內核其實並不是精神病,而是原生家庭的原罪問題。
導演自己也是矛盾的,他通過余文樂飾演的精神病患者,反觀其他人的冷漠和無情,甚至父親都要枕頭底下藏著錘子來防備精神病的兒子,導演似乎想通過這些說明,他或許並不是真的精神病,他是被原生家庭逼得,換了誰遇上那樣的家庭,也會被逼瘋,這是吃多少葯,都治不了的病。
心理學上總會說到一個詞:沉沒成本。就是那些你在過去和未來都無法改變的成本。比如你遇到一個渣男,你想和他分手,可是想想在一起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你又捨不得,這就是典型的沉沒成本。但是如果你不離開這個渣男,他就會繼續禍害你,你的沉沒成本會變得更高,所以對於沉沒成本,只有一個選擇,不惜一切代價,切割。
但是有個問題出現了,假如沉沒成本對應的人,是個渣男,還好辦,分手就是了。可假如是你的家庭呢,你的父親母親,你的兒子呢?
就像片中余文樂的弟弟一樣,避走美國,與原生家庭的一切亂七八糟進行了冷酷無情地徹底切割,當父親走投無路打電話給他時,他只說,多少錢都可以給你,但我絕不會回去。曾志偉飾演的父親很生氣,難道把一切推給別人,就可以了嗎?
片中無論是精神病醫生,家屬,還是片尾的話,都在說,家人的支持對精神病患者最重要,可是對於片中余文樂這個家庭來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家人並沒有在支持中讓一切變得更好,余文樂因為留下來照顧母親,而最終躁鬱症,父親因為回來照顧余文樂,也走投無路。似乎唯一沒有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就是那個白眼狼遠走美國的弟弟,但他至少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這個家庭,還有一個人,可以正常地生活。
拒絕把母親送到老人院,精神病院,卻讓家人一個接一個地在這種根本無法改善的沉沒成本中越陷越深,人生盡毀,真的就是人性的光輝和親情的偉大了嗎?
或許未必。
把精神病院、老人院的絕對妖魔化,在明知“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情況下,把照顧老人、病人的重擔獨自承擔,而無法顧全自己的人生,從而讓整個家庭失去未來和陷入困頓,並不是一種值得贊許的英雄行為。我不得不說,公眾號上教你的“遠離原生家庭”的話,是對的。
每個人都有過上正常生活的權力,要更多地放開別人,無論他是病人,還是,你是病人。
㈤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篇範文影評
《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暖心的電影,電影中的幾個小故事總會有一個可以讓你的眼淚掉下來。我為大家帶來幾篇《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供大家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一
最近我看了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名叫《一條狗的使命》。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條狗的靈魂做了四輩子的狗。第一輩子講了一個叫伊森的男孩和媽媽在逛街時撿到了一條奄奄一息的狗,把它帶了回家幷給它取名叫貝利。伊森和貝利十分要好。伊森長大後,在一次偶然中被別人燒掉了房子,失去了女友,而伊森也離開它去做生意了,貝利十分孤單,過了第一輩子。,第二輩子,貝利做了一條警犬,在一次行動中犧牲。第三輩子,貝利在偶然的機會中,促成了一次結合。第四輩子,貝利回到伊森的世界,促成了伊森和前女友的重新生活。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貝利的第二輩子。它撲倒了想殺害他主人的槍手,而自己卻犧牲的場面。那時,搶手悄悄摸到了警察背後,正在瞄準。而准備槍響的那一刻,貝利就如離弦的箭從旁邊竄出,撲倒了搶手,而自己英勇犧牲。貝利在撲之前會想自己會犧牲嗎?一定沒有。他一定在不假思索地想:我的主人就要犧牲了,我必須得救他!是多麼堅定!
這部電影在片尾說: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為別人服務,助人為樂,以別人為核心,這是多麼高尚的品德啊!就像北宋初年的政治家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記得最近新聞聯播上說的嗎?某地又有一人不慎落入水中,附近一位會水的小夥子,想也不想就跳入了水中,知道吧落水者就起來為止。然後,他為了逃避別人的贊賞離開了此地。這些可愛的人,正像蠟燭一樣,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能讓這個世界溫暖、幸福。
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但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人類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二
前幾天去看了《一條狗的使命》,想寫個觀後感,今天終於要寫寫了。以下簡稱《一條狗》咯~
早年看的《忠犬八公》,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乍看這個《一條狗》的時候,以為是一樣的敘事手法,狗狗和主人之間感人肺腑的感情故事。可是……這居然是一部《狗狗的「三生三世」》……而且從狗狗的角度和人類的角度,兩個角度去展現故事的……那句「這個小男孩我養定了」狗狗說,讓人印象深刻……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從狗狗短暫的第一世開始(第一世太快了,我沒注意看到)。第二世時,認認真真的看,感情成功被帶入了……狗狗的生離死別讓人簡直不能再難受啊……更是不說愛狗之人,我想大多數現場觀眾都哽咽的不行,狗狗陪伴小男孩長大的美好生活,搞笑場景,到最後的生離死別,(雖然感覺中間一些突發性的故事轉折……額……有些過於突然和不合邏輯外),以為就這樣結束了,講述了狗狗的忠誠陪伴,人類的愛心呵護……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結果……這神剪輯把我嚇到了……哦……原來是穿越劇和情感劇和搞笑劇揉合在一起的啊……內容現在可以用的說,就是一隻狗,去世了,又轉成別的狗,記憶還在,發生了好多故事,短命的流浪狗,被人疼愛的金毛,衷心伶俐的警犬,陪伴主人到結婚生子的柯基犬,再到後面的不被人愛的流浪狗(確實道出了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不負責任的主人,出於一時興起,又不對他負責任……)一直到回到第二世的那個曾經的小男孩現在的孤獨老男人主人身邊……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不得不說……轉折的很明顯,沒有用什麼很好的過度。我不是專業的,這中專業方面的知識,也只能用課上學過的那點皮毛來想想了,說不上來好與壞,要是說這種剪輯方式不好,可是確實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的記住了呀,也戲稱了它為「狗狗的三生三世」,若說好,可能從剪輯方面就不那麼多的過渡自然?我看過一些影評,有一些人覺得不是特別好,劇情什麼的,感覺是拼湊式的,各種手法用的也不好。
站在一個非專業的觀影者角度來談,這樣的技法讓人們記住了(可能由於見識短淺,沒看過太多電影什麼的吧,第一次見這樣的狗的轉世,一個片段一個片段……)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雖說是一個短片一個片段的,但故事用「轉世」這樣的同一隻狗的口吻去串聯故事的……至少感覺也算是一個整體吧……可能有點生硬哈……當然某些地方的不足,作為外行人,也能看到一點。同樣,作為外行人,被感動了,就行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它可能用了「迷信」「相信轉世」這樣的故事情節。對於人們來說,作用到了就好。狗狗是有感情的,狗狗是會記住我們的,狗狗會報答恩情的。愛護別的生命,這就夠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讓我想起了從學齡前兒童時期就一直鍾愛至今的《101忠狗》,陪伴我,給我回憶,讓我知道應該去愛護其他的生命。
我想,這就是電影的意義吧……至少對我而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三
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就被牆上的熒幕吸引,經常聽大家說:書籍會給人留下更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但對於我來講,真切的呈現,演員的眼神和動作更讓我融入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帶進一步好的作品裡,讓我的靈魂與大熒幕碰撞出火花,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部關於寵物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相信大家對這個電影都不會陌生,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是萊塞·霍爾斯道姆,瑞典電影導演。曾因電影《狗臉的歲月》和《蘋果酒屋的法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本片該片根據小說《忠犬八公》改編的,講述了一條叫貝利狗狗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自己的使命,最後回到了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其實與其說他是在講述一條狗狗的四次輪回,不如說是講我們人生的四段經歷,劇情新穎獨特,溫情無限,感人肺腑,值得一看。與眾不同的是,電影是第一人稱的形式表現的主人公狗狗內心世界的。看完後甚至有一種養只狗狗的沖動。
第一世一條金毛狗狗在逃脫管制時被一個叫伊森的小孩收養,伊森因崇拜球王貝利而給它起名為「貝利」,成長過程中,「貝利」對伊森無限忠誠,幫了伊森很多忙,甚至從火場中救出了伊森母子,還抓住了縱火犯。後來伊森離開家去讀大學,而孤獨的「貝利」卻患上了抑鬱症,再加上年老體弱,最終以悲劇的方式告別了世界,令人難過不已。
轉世後的「貝利」成了一條黑貝警犬,名字叫「艾莉」,這一世的主人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刑警,「艾莉」盡忠職守,對主人也是不離不棄。後來在一次抓捕犯人的過程中,「艾莉」替刑警擋下了犯人的子彈,命歸黃泉,而這時刑警才終於流露出自己對「艾莉」的真情實感來,場面十分感人。
「貝利」第三次轉世成一條柯基犬,名字叫「提諾」,主人是一個有些自卑、有些宅的黑人女學生,「提諾」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通過「提諾」的幫忙,她成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與幸福。可好景不長,「提諾」最終離開了她,盡管有不舍,但這次似乎沒有太多的惆悵。
最後一次,狗狗被一個女孩收養,取名「巴迪」,女孩的男友不喜歡它,悄悄地將它遺棄到路邊,後來「巴迪」穿過森林,鬼使神差地來到一處農場,農場的主人正是暮年的伊森,它成功引起了伊森的注意,並讓伊森收獲了年少時的愛情。最後,它以自己和伊森獨特的相處方式讓伊森認出了自己的狗狗「貝利」,不得不說這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情節,感人至深,而「貝利」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為何,結局皆大歡喜。令人欣慰。
網路上對這個題材的電影褒貶不一,有人說《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催淚的影片,讓人難以抗拒,在悲傷之中都飽含溫情。尤其是當貝利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透視鏡下那絕望無助的眼神,動人而又真實的細微情感變化,在銀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生離死別的痛苦,影片選擇了不迴避,而是用特寫鏡頭捕捉從生到死,狗與人之間情感的真情流露,可謂用心良苦。也有人說這個電影沒有激烈的感情沖突,很平淡,但我覺得人和寵物之間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最平淡中的真實情感才最打動人心。身為一個愛狗人士,基本從頭哭到尾。
5.17號一條狗的使命2也上映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一起走進電影院。
最後,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開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要活在當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四
說起《一條狗的使命》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資深點的影迷相信都不會陌生,他曾執導過大名鼎鼎的《忠犬八公》,賺取了無數人的熱淚。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霍爾斯道姆告別寵物電影,開始自己愛情文藝之旅,《分手信》、《到葉門釣鮭魚》對愛情電影迷來說也是耳熟能詳。這次回歸寵物題材,從本質上來說,當然是因為好賺錢,無數次的市場實踐告訴我們,寵物題材基本是只賺不賠。
坦白說《一條狗的使命》拍的並不多走心,只是霍爾斯道姆在商業流水線上的一個命題作文。單從製作上來講,不但談不上精良,甚至有些過時。
電影在北美上映時爛番茄新鮮度只有34%,25人投出新鮮番,48人投出爛番茄,北美主流媒體大多給出的是中差評:「煽情太過刻意,很多地方讓人尷尬不已,背景設定更是難以接受」,「尷尬、粗俗和不必要的殘忍,這是一部毫無意義的影片」,「本片引出了一個話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可惜的是,我並不想知道,也絕不會從這部影片中得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代表觀眾評分的CinemaScore評分卻達到了A,與媒體評分形成了鮮明對比,票房也輕松突破了5000萬美刀(成本2200萬美刀)。
為什麼一部製作上缺少亮點、故事橋段老套、煽情又顯得刻意的電影能讓觀眾淚目,拿到觀眾心中的高分呢?
不是故事(單就故事而言,第一段父親因為狗狗喪失了上升的機會而從此沉迷於酒精,但是母親和男孩卻選擇了狗狗放棄了父親也是非常的狗血和不那麼討喜),不是拍攝手法,甚至也不是狗狗們,是我們自己的寂寞和多情。
工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人的寂寞可能是與工業發達的程度成正比的。但在人前,我們從不輕易顯露,寧可選擇夜生活也不敢去付出一段感情。因為寂寞,我們也不看太多王家衛,畢竟心裡的寂寞挖一次修補起來太累。更多時候,我們願意選擇《一條狗的使命》這種隔靴搔癢式的觸摸,緩解了內心的寂寞,又正好借著這個緩解來濫下情,證明自己依然真實的活著。
所以全片最淚目的片段是狗狗轉生為警犬,默默的走近寂寞的警察後,又為警察犧牲的片段。筆者觀影時眼淚也是流得一塌糊塗,這就是寂寞的我們不敢讓人走近的寫照啊。
觀影結束後回想起來又覺得挺老套的套路,但是想自己如果二刷這個點還是會流淚。沒辦法,人都是寂寞而多情的動物。我們的寂寞和多情,其實不需要《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陰冷的絕望,我們只是要發泄一下就好。
所以電影為長大後的男人安排了未娶,契合了寂寞和陪伴的主題,也契合了我們寂寞需要陪伴的心。管他深不深刻、刻不刻意呢,有一點點溫暖度過這個夜晚也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五
我不知是否有輪回,但我相信因果,相信以愛遇見愛。
——題記
「影評人夢見烏鴉說道:‘每一隻寵物,都是命中註定的精靈。導演太會拍狗狗了,穿越生死只為遇見你,每一次經歷都是那麼感動。’有網友表示:‘影片逗趣得讓人捧腹,感動得讓人落淚,結束時影院里響起了掌聲,這還是頭一次遇到。’更有觀眾用‘治癒系神作’來形容該片。時光網記者感慨本片‘能一下子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更有媒體犀利點評‘影片看似在說狗生,不如說是講人生。孤獨始終是常態,很慶幸此生遇見你’------」
先生忙完事情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但他沒有忘記今天是周末,一邊翻看網頁,一邊向我讀著影評。從他那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可聽出對這部片子的鍾情。見我不置可否,最後,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調:「《一條狗的使命》暖心而不虐心,溫情而不煽情,可說是同檔期惟一一部真正直擊人心並且治癒靈魂的電影——」
雖然十點半場已經太晚,雖然天雨夜寒,但我還是忍不住說:「好吧,影片推薦成功,我們去和狗狗約會吧!」
果然,好影評不是吹出來的。溫暖而詩意的畫面,感人而曲折的情節,溫情四溢的人文關懷,令人時而歡笑時而黯然——但,心一直很溫暖。
早聽奶奶說「人的十年,狗的一生」,狗的生命何其短暫!何況還會有意外。技藝嫻熟的導演採用穿越的意識流手法,深情演繹了狗的多次輪回,展示了狗生命的酸甜苦辣。雖然時空在變,但貝利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沒有改變,對伊森的愛沒有改變。他一路行善一路尋找,最終回到了伊森身邊,並幫他找回初戀女友,找回遺失了幾十年的幸福。影片最終以歡喜結束,回應溫暖的主題,令每個走出影院的人心懷感動:「生命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快樂。只有自己快樂,愛的人才會快樂,才能給別人快樂;狗的使命應該是盡力幫助別人,讓身邊的人幸福。生命無常,活在當下------」
一路行善一路溫暖。這是一部播種愛的影片,凡是認真的觀影人,都能收獲到「陪伴、忠誠、關愛、互助」的珍寶。影片以汪星人的視角展現狗狗和人類的微妙情感,狗狗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長大成人:童年的夥伴,青年時的陪練、情竇初開時的紅娘——貝利早已經成為伊森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他的親人------後來它年邁死去又轉世投胎變成其他性別和類型的汪:第二次輪回狗狗變成了威風凜凜警犬,她恪盡職守,勇往直前,幫助主破獲了無數的大案,最後在冒險救助落水人質後趕回主人身邊,在千鈞一發的時刻與罪犯殊死搏鬥,搶救回警官一命,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後再次轉輪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單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因遛狗與命中男神相遇,終結幸福連理,孤獨不再;第四次的輪回中,雖受女主人疼愛,但最終被遺棄。但「禍兮,福之所倚」,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循著記憶中「伊森歲月」的氣息,重回伊森身邊,並幫助伊森找回初戀女友,贏得幸福美滿的團圓------
父親的使命。伊森的父親原本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外派高級銷售。但後來嗜酒成性,淪為破壞家庭幸福的禍首。伊森看不起酒鬼父親,看待父親的眼光也就有了冷漠與輕蔑。最終,在一次父親酒後發瘋毆打母親時,伊森和父親扭打在一起,並警告「不許再打我的母親!」他說服母親放手,任由父親離家出走。可是,酒滅心智的父親走進了伊森球隊的慶功宴,受到不懷好意的隊友的羞辱與威脅,伊森與隊友反目,並引來一場熊熊大火。在這場大火中,是機警的貝利叫醒了熟睡的伊森(後來,還勇猛地抓住了肇事者),使他們免遭不幸。但尹森卻被燒毀的樑柱砸斷了強壯的腿,失去了因「優秀橄欖球員」保送名牌大學的機會------這是不爭氣的父親給予兒子的「不幸饋贈」,他改寫了兒子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 。影片開頭的畫外音是貝利對狗的使命的不住叩問,那麼,每一個父親,每一個人,也應該時時記得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品行給予孩子生命的引領,建設家庭的幸福。
當然,沖動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要大打出手。友愛別人就是保護自己。這應該是尹森命運陡轉給年輕人的啟示吧!
總之,《一條狗的使命》既是一首具有詩情畫意的抒情詩,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理文。她讓我們在唏噓中感恩,在反省中成長。友愛動物,關愛家人,溫暖世界,這或許就是電影導演的初衷吧!
還有,如果真愛,那麼,一路行善,就一定會在時間的輪回里再見。
㈥ 無問西東影評,近幾年有哪些一部有風骨有情懷有思考的優秀國產電影
《湄公河行動》
《湄公河行動》,毫無疑問是取材於2011年的「105」大案,但對於片尾那樣說的,本片基於真實事件改編(based on),我還是要多說一句。我個人覺得,片尾這個說法,還是比較有誤導性。「based on」,應該像《孤獨的倖存者》、《美國狙擊手》、《危機13小時》這些電影一樣,嚴格遵循事實、適度藝術加工。
在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中,以色列為了報復殺害其奧運會運動員教練員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九月」,派出特工滿世界暗殺其成員;而在《湄公河行動》中呢?我們的警察也是遠赴國外、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不但找到了殺害中國人的兇手,還把他抓回中國,讓他在中國的土地上受審、讓他在中國的土地上伏法。這頗像是古代中國人抓了敵酋,要先押解回京,羞辱一番再砍頭一樣。中國人自古以來追求的就不是單純的以牙還牙,而是還要求個名、立個威。如果糯康在深山老林里死了,沒人知道;但糯康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審,其他蠢蠢欲動圖謀不軌者就要琢磨了。
這樣的真實事件給人帶來的振奮,絕非電影本身的一些缺點所能抵消。
㈦ 推薦電影和影評
1.推薦電影之一:《步履不停》。
面對著不可遏制的時間的水流,人生在"步履不停"中無奈前行,那些捨得的捨不得的人和事總會一一遠去,以至再也無法望見。你可能偶爾懷念,也可能丟了命似的道不了別。
整部電影細膩、真摯,很溫情很感人,音樂也絕美。人物性格不斷豐滿,讓我們一點點觸及這些家庭里的秘密。於是,我們看到了固執老父親的溫情,看到了慈祥老太太的殘酷,也看到了這個看似溫馨家庭里的裂痕。
電影用細節構建了一個家庭即是一個世界,透過它我們除了看到這個家庭幾十年的風雨,也看到了社會的變遷,生命的沉浮,像一個冰山,展示了一小部分,更多的隱藏起來,需要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補充。
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會結束,任何感情都會有消逝的一天,可是家不會,我們對家人的情感也不會。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走不完的路,而在這條路上陪你一起的人是最被我們忽視的家人。
2. 推薦電影之二:《刺蝟的優雅》。
勒妮是一個門房,就是看公寓大門的人,還是一個寡婦,麻木的活了二十多年。小女孩帕洛瑪身在富裕家庭,但無法忍受世俗虛偽的社會,一直想著自殺,便用攝像機記錄生活中的一切。她發現勒妮表面冷漠、因循守舊,實則內心豐盈,勒妮有一個書房,書架上放滿了書,閑暇之餘便喝茶看書,與一隻肥貓為伴。後來入住了一個新房客一一小津格朗,一個去逝了妻子十多年的老人,為人謙虛禮貌,他拋開身份的距離主動約勒妮到家吃飯、看電影,勒妮重新審視自己,她的心重新被點燃。可惜一天早上,勒妮出去在馬路上為了提醒別人注意車而自己被撞身亡。整個影片細膩而真實,多有寓意。如把人比喻為一隻金魚在魚缸中不停的游動,說勒妮作為門房是找到了自己的藏身之處等等。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勒妮,你死亡的時候在做什麼?你在准備去愛一個人。"最後影片這樣發問,讓人的心猛然一顫。
試想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是向上的、樂觀的、開放的、有意義的嗎?你是否在體驗自己的生命?你是否在追尋生命的價值?每一個普通人都有這樣的權利!
3.推薦電影之三:《五月的四天》。
每當黑暗的時刻,人性的光芒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單純善良為了保護喜歡的少女而閃出微弱的善意,走投無路與德軍共戰斗的蘇軍小隊噴泄正義的怒火,這些不是為了表達什麼宏大的意義、責任和作用,只是基於人性的情感表達: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千萬不要被集體屬性所
㈧ 個人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電影《我是醫生》選取了以吳孟超為原型的主人公生平的一小段軌跡,講訴了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故事。以下內容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一】
過往的大多數主旋律電影多以又紅又專的方式來宣傳正能量,塑造劇中的幾乎所有正面人物,過多的運用同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導致了觀眾的視覺疲勞,導致國產的主旋律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不盡如人意,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的主旋律電影產出,但是真正有市場和口碑的少之又少。《我是醫生》無疑是典型的主旋律電影,但是除了個別台詞中出現“報國”等話語符號,基本上整個電影都在就人論事,以“醫德”核心和劇情沖突走向的核心,以小處著手,平凡普通的醫生,身上折射出了醫者應有的品德,正面的宣傳了作為職業的醫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具有很好的可信度,結局給人以所主人公所從事行業的無限希冀。雖然故事整體講訴的略微平緩,沖突依然是靠走煽情的主旋律老套路,但不失電影整體的寫實手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電影人物的塑造上,主人公“吳孟超”與其徒弟“趙一濤”刻畫的極為成功,尤其是操著東北口音的“趙一濤”。劇中所有人物的表演無疑都是為了突出傳主“吳孟超”的形象;“趙一濤”身上的不堅定的性格顯現出了為人的真實,在“吳孟超”的影響下,逐漸發生了三觀的變化,師徒之間的關系,很好的展現了醫德與醫業的傳承。在家庭上,對女兒的愛也刻畫的很好;總之,在家庭與事業上,他是一個很真實的人。趙一濤叫他“老頭”也是一個亮點,增添了一絲正戲中的幽默。但是除了這一對師徒之外,在其他人物的刻畫上就略顯單調,無論是女兒、醫院的同事,患者,一閃而過的父母,在表演上都顯得有些生硬和做作,為襯托而襯托,少了人物本身應有的鮮活。
電影本身傳主故事性足夠,但是在電影技術層面,就顯得有些拖電影整體效果的後腿。鏡頭和場景、色彩的選擇都沒有給電影加分,總有一種陳舊套路的感覺,旁白字幕的出現並沒有與電影整體很好的融合,起到應有的作用;電影整體的聲音配備也沒有特點,適當增加一些富有人情味的配樂和伴奏會給電影帶來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個別橋段。電影整體的故事剪輯是線性的,穿插著幾個小故事,但是幾個小故事並沒有講的圓滿,似乎單純為了時間線性而服務,導致整體沖突不強,缺少一些張力,只能靠人物的情感撐戲。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是近年來比較不錯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對於電影本身,可能需要的就是少一些套路,電影語言上加強與故事、人物的配合,辯證的看待人物塑造,有缺點的人物並不代表人物整體形象不高大,其實大多數電影中最終的經典形象反而是配角,丑角,因為他們更有性格特點,就是這部電影中趙一濤的這一類形象。有矛盾才有精彩,電影的人物豐滿,電影也就成功了一半,至於電影本身想表達的正能量和“三觀”,自會從電影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展現出來,反而沒有必要刻意的告訴觀眾,在這一點上,《我是醫生》是成功的。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二】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台;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斗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台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贊美英雄,反映時代,從來都是文藝作品的使命。中國文藝評論家主席仲呈祥說,英雄人物往往集中體現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與廣度,自有一種人生況味和人生意境。影片《我是醫生》將鏡頭對准吳孟超這位當之無愧的時代英模,真正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擔當,體現了中國電影優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華審美風范,有一種美學和藝術的高度,是當下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獲。
文藝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和價值取向,來源於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時代深刻的體驗。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認為,《我是醫生》的成功在於,它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的偉大,同時將一幅發展中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在觀眾面前,讓人觸摸到了時代的脈動。事實上,吳孟超和他所致力的肝膽研究領域是當下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的縮影,當中國的科學家們致力於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時,也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這樣的作品,在當下的中國影壇是缺失的;而《我是醫生》則重拾傳統,為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啟示。
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台,吳孟超90多年的人生歷程里,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許多與會專家表示,影片突破了英模人物傳記片的常規套路,在電影語言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為此類影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鑒的經驗。
比如,影片一方面以寫實手法凝練而剋制地呈現吳孟超和學生、吳孟超和病患、吳孟超和女兒這三組關系,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塑造來引起觀眾共鳴。特別是電影設置的得意門生趙一濤這個人物,使得整部影片的調性一下子活潑起來,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另一方面則以寫意的、詩化的方式表現了吳孟超和他的老師這第四組關系。每當吳孟超感到困惑無力時,他的導師裘法祖就會在一片柔光中出現在他面前,為他解惑,給他力量。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會林等專家評價說,這體現出創作者在遵守傳統現實主義的同時,也在追求更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藝術表達手段,從而為影片增加了直抵觀眾內心的藝術力量;而這一穿越手法背後暗含的代際傳承,也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讓影片有了歷史的縱深感。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尹鴻認為,《我是醫生》兼具主旋律、傳記片和行業劇三種元素,每一種元素對創作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主創通過精心設計,找到了獨特的藝術手段來呈現,將創作中的難關一一突破。比如,影片通過父女、醫患、師生三種關系,將家庭、職業、傳承三方面結合,為英模人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讓科學有了溫暖的情緒和生命感。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在敘事的同時,以字幕的方式,將全球醫學界為攻克癌症所做的努力更新在銀幕上,讓吳孟超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置於全球參照系中。尹鴻認為,這一手法將影片表達的主題置於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展現了國際化的視野。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三】傳統的傳記片,限於資料真實性,所以不可能在劇情和場面上多做文章,也就是說傳記片大部分會犧牲掉電影最需要的故事情節的起伏變化和畫面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主旋律影片竟然敢在這種電影的“傳統法則”上唱了一些反調,情節雖然起伏不大,但是卻凸顯了多方面的人物沖突,層層推進劇情的發展,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導演在影片開頭就加入了主角小時候的回憶,一副唯美的鄉村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懷舊和戰爭的場面隨著主人公的回憶時隱時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應該是中國傳記片的一種少有的嘗試,雖然有些地方的倒敘方式略顯突兀,但是並不影響影片的整體的效果,應該算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打破了觀眾對主旋律人物傳記片的印象。還有中國傳統的醫療片,和國外的影片,比如《醫龍》、《白色巨塔》等相比,在手術還原的細節上,沒有可比性。但是這部電影在手術的真實性上作出了比較成功的還原,雖然鏡頭還是有一些躲閃之嫌,但是已經看出了導演想要展現出真實手術效果的意圖。
本片可以大書特書的是導演對影片的感染力的營造。要知道一部傳記片的成功與否,其實可以忽略情節,甚至可以忽略人物,但是如果感染不到觀眾,讓觀眾隨著影片的推進有了心靈的震動的話,那麼無疑這部影片是失敗的,《我是醫生》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感染力的營造上空前成功。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對於一部講述醫生的電影,對於生死這個話題的展現,大悲大喜的感情營造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要說,那是很低級的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我是醫生》的導演在煽情時含蓄內斂、於平淡中憾動人心,這無疑是一種高級的技法,不動聲色間,便將情感流淌的力量透入人心深處,讓你在不經意間被深深打動。
我們在整部影片里沒有看到一個因病而死的患者,即便是故事展現給我們的已經無法醫治的患者,影片或給了他們一個臨終的關懷,或給了他們最快樂的告別。把這種大悲的情節刪除,而依舊能做到感染觀眾,無疑升華了整個影片的境界。
影片對於整體感情的渲染拋棄了一貫的生與死的俗套話題,而變成了人類能否攻克癌症的宿命論的討論。
影片整體表面上是以吳孟超院士的人物事跡為主線,但是在每個鏡頭前打出的人類對於癌症免疫療法歷次成功與失敗案例的穿插,在於說明,這不是一部僅僅弘揚個人醫術和醫德的電影,而是一部整個人類和我們的宿命抗爭的作品。當然,由於中國電影的某些局限性,這種宿命論的矛盾,並沒有被推到極致,不過平淡間流露出的宿命之情,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
如果說,給這部電影打分,七分是沒有問題的。若說遺憾之處,我想在於一些旁支人物的設計上,廢筆有些過多。比如杜一濤這個人物,我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當然導演為了營造人物矛盾,故意讓這位年輕醫生和吳孟超院士之間在醫術,對於生命的態度,對於攻克癌症的信心等矛盾上做了很多比較,但是我認為這些沖突並不成功,比較老套,這是一大敗筆,而且圍繞著杜一濤周圍的人物關系,如他的前妻和同居女友,對於劇情的推進影響甚微,對於一部只有108分鍾的電影來說,這些情節不免有了些“戲不夠感情湊”的嫌疑。當然,因為胡亞捷個人演技的高超,在一定程度上掩飾了這些問題的存在。
當然,對於一部主旋律影片,還有一顆星我要獻給吳孟超院士這樣的老一代醫學研究者,實踐者,一開始我只認為他就是一個肝膽外科的手術專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深地理解了,他對於醫學的價值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的手術刀其實是一種悲情的元素,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他想要通過生物療法,攻克癌症,這本身就是一名醫生的創舉,是一種博愛的情懷。這無疑也為這部影片的主角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四】6月8號下午,在單位領導的組織下觀看了傳記電影《我是醫生》,影片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了這個年逾九旬的傳奇醫者的仁心仁術。全片充滿了吳老對患者、同事、家庭的關愛,讓我看到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吳孟超可敬、可親、可學的形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讓我深受教育。
電影中,吳老每次查房檢查病人時,都和藹可親、視病人如親人;面對為了給女兒肝移植而那麼努力的母親,哪怕成功的幾率非常小,他也毅然決定親自給手術保駕護航,雖然最後的結果非常無奈,但他的這份仁德之心病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出院後還會給他寄卡片,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哪怕是醫生並沒有治癒他的疾病,他還是真心的感謝醫生。
電影中,吳老想搭建基礎研究平台,擴大實驗室規模,他希望得意門生趙一濤能隨己投身其中。但對外科“一把刀”趙一濤而言,從手術室抽身去實驗室,尤其是要致力於當時還被普遍質疑的細胞治療,他的事業前景不啻於“霧里看花”。但是吳老告訴他:“一把刀、一台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一片基礎研究的華蓋能庇佑更多人”。 這不僅體現出了吳老領先的專業頭腦,更體現出了他救死扶傷的使命感。
電影中,吳老更是要親自為自己的女兒手術,他說“在手術台上,就算是他自己的女兒,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病人,而我是最了解這個病人病情的主刀醫生,僅此而已。”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麼是大愛無疆。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醫者生命攸關,“醫本活人,學之不精,反為夭折;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充分說明了醫學的博大精深,醫者的任重道遠。所以對於我們廣大醫務工作者而言,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增進人類健康,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病人的健康高於一切,醫治病人疾痛是醫務人員的首要責任和神聖義務。我們要把解除病人痛苦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加主動、熱枕地做好工作;也更會在防病治病工作中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在調節與病人、與社會的關系中自覺履行醫德規范。
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嚴於律己,立足自身的崗位的同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實際行動,展現黨員的風范。
對於我們全科醫生而言,要不斷完善自我,抓住上海衛生綜合改革的契機,全身心投入社區醫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門人。
更多相關推薦文章:
1.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2.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5篇
3.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4.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400字5篇
5. 黨員觀看《我是醫生》觀後感
6. 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7. 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6篇
8. 醫生黨員觀看我是醫生觀後感
9. 2017年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
10. 觀看2017年我是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
;㈨ 電影《奇跡男孩》5篇影評觀後感精選
《奇跡男孩》是一部不需要明星,不需要效果,不需要3D就可以給人帶來震撼的電影。我為大家帶來幾篇《奇跡男孩》 觀後感 供大家閱讀。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奇跡男孩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更多「奇跡男孩」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奇跡男孩》觀後感範文精選
★奇跡男孩觀後感作文300字十篇
★ 電影《奇跡男孩》500字觀後感初中作文
★電影《奇跡男孩》600字觀後感小學作文
★電影《奇跡男孩》300字觀後感5篇精選
電影《奇跡男孩》影評觀後感1
「請善良對待每一個人,因為每一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這句話出自電影《奇跡男孩》,《奇跡男孩》講述了小男孩奧吉因為天生的面部缺陷而不能正常上學,但是因為身邊的家人、朋友對他的鼓勵和支持使奧吉成為了一個奇跡,能夠笑對生活的 故事 。
奧吉,因為上帝的那一點點偏心使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愉快的校園生活,他甚至交不到一個能夠談談心的朋友,他渴望學習,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他的樣貌使他的這些「渴望」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伊莎貝爾,奧吉的媽媽,奧吉的科學老師,在他十歲時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奧吉要去上學,像普通的孩子那樣。正是因為這個決定,使奧吉有了一個面對生活、挑戰自己的機會,讓他認識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
樣貌,或許大家可以毫不在意地說樣貌不是一切,但是對於奧吉來說,樣貌真的使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觀。因為他的外表使同學們譏笑他、諷刺他,使他的校園生活沒有那麼的美好,但是請善良對待每一個人吧,或許因為你的那一點點善良、幫助,對於別人來說是巨大無比的。
傑克,一個普通的男孩,他起初是因為媽媽對他獎學金的威脅才幫助奧吉的,但是後來漸漸地他了解了奧吉,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把奧吉當作了真正的朋友,雖然之後有過一些矛盾,但是正如傑克自己說的那樣,如果要交朋友,那麼非奧吉不可,因為奧吉有著那份別人所沒有的真誠、淳樸和善良。傑克因為最初對奧吉的那份善良,使他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最棒的朋友。
《奇跡男孩》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它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會從中體會到很多,也許是親情的可貴,也許是友誼的重要,也許是那一份來源於自生的改變。它是一部充滿了正能量的電影,它告訴了我們許多生活的道理,也讓我們明白了每個人生來就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從這部電影中,或許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就在那一剎那,是我們的內心觸動,產生共鳴,能夠更好的理解這部電影,從電影中反省自己,像電影中的人物好好學習。
善良對待每一個人,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的感悟,因為如果沒有傑克最初對奧吉的那份善良,奧吉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朋友,他也就不會有自信和別的同學們正常相處了,如果周圍的人最後還是沒有接納奧吉,他們沒有奉獻出自己的那一點點善良,那麼奧吉最後的結局或許就沒有那麼的美好了。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善良對待每一個人吧,你的那一點點善良,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是巨大無比的。
《奇跡男孩》,一部充滿了正能量的電影,一部讓人感觸很深的電影,一部好電影。
電影《奇跡男孩》影評觀後感2
聽說最近有部和先天性面部畸形有關的電影在熱播,剛好是我專業研究的領域,我就來了興趣,忙裡偷閑,去看了這部片子。看完之後有一些感慨,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影片里的男孩奧吉一出生就患了「下頜骨顱面發育不全症」(一種嚴重的面部畸形),醫生斷定他活不過三個月。先後經歷了27次大大小小的面部整容手術之後,奧吉的面部五官仍然扭曲。
十歲之前,奧吉一直生活在爸爸、媽媽和姐姐用愛為他建造的「幻想王國」里,戴上「太空帽」他就可以躲開所有人的異樣眼光,隨時化身為「星球大戰」中的勇士,走進任何一個專屬於他的精神樂園。
雖然一直沒有接受正規的學校 教育 ,在媽媽的全力培養之下,天資聰穎的奧吉掌握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也有著遠大的理想:有一天,成為宇航員,到月亮上去。
然而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奧吉十歲的時候,戛然而止。
奧吉要被送去一所普通學校上學,因為父母希望他和其他孩子一樣,走出家門,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擁有正常的生活。
幸運的是,奧吉遇到了一位懂教育又擅長人文關懷的校長,和一位有愛心、關注孩子品質教育的老師。
但是摘下頭盔、走向校園的奧吉,還是因為這張「特殊」的臉遭受了許多同齡人的白眼、嘲笑和排擠。而此時的奧吉,再也沒有家人和幻想樂園的保護,孤零零的他,一個人坐在角落裡,「怪物、野獸」之類的評價語伴隨著同學們的嬉笑聲傳入他的耳中。
當我們回顧成長之痛,總會有類似這樣不被接納、倍感孤單的時刻。而對於那些先天畸形的孩子來說,這種疼痛的感受是加倍放大的。
可是當奧吉表現出對學校環境的厭煩和抗拒,他的父母做出了最明智的決定。爸爸偷偷告訴兒子,不要害怕上學,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勇敢反抗。媽媽則鼓勵兒子不要退縮,媽媽告訴奧吉,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有印記,比如奧吉的第一次手術,比如媽媽臉上的皺紋。要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試著去尋找朋友,雖然這很難。
後來,朋友成為奧吉生命中最溫暖的那束光。當一些小夥伴終於透過外表,發現了奧吉的善良、幽默,欽佩於他在自然科學課上卓然超群的才華,一直孤單、落寞的奧吉,終於慢慢擁有了和他共同對抗霸凌,打完架後一起開懷大笑的朋友。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擁有多少來自家人和成人世界的特殊關懷與照拂,他們都同樣需要和渴望同齡人給予的友誼和認同。而這,才是父母讓奧吉摘下頭盔,站到陽光下的意義所在。
影片的最後,當五年級學年結束的時候,奧吉得了學校的唯一一個重要獎項,獲獎不是因為成績最優,而是他勇敢、樂觀面對一切的精神,激勵了身邊的很多人。
我這大半生,接觸了許許多多先天畸形的孩子。身為一名醫生,我可以去修復他們體表的缺陷,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那些隱藏在內心的傷痕,卻需要家人、親友和社會來共同治癒。這部影片中,奧吉的家人、校長、老師的做法是值得全社會來借鑒的。
讓我們告訴這些孩子,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完美,每個人都生來不同,當面對既定的自身困境,自身的態度才是起決定作用的,要摘下面具,接納自己,接受不可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相信總有一天,會被善良的人們溫柔以待。
我們也要告訴那些幸運的、身體健全的孩子,在正確與善良之間,請選擇善良。因為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那些看上去更不幸的人,他們也同樣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跡。
最後,我想借用影片中的話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擁有兩張地圖,一張在心靈深處,一張在臉上。臉上的這張地圖只是為了記錄我們走過的路,心靈的地圖才能為我們指引方向。
總會有人帶著這樣或那樣的缺憾來到這個世界,但當他們嘗過酸甜苦辣之後,這些經歷往往會使得生命更加厚重。
電影《奇跡男孩》影評觀後感3
「《奇跡男孩》?是一個怎樣的男孩呢?創造了什麼樣的奇跡呢?」這部電影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我,讓我迫不及待地走進電影院想去了解它。
電影的的主人公是名叫奧吉的男孩,因為基因問題,一出生就臉部畸形,經歷了27次手術,但還是奇醜無比。雖然他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永遠支持他的姐姐,總逗他笑的爸爸,還有從不放棄他的媽媽。良好的家庭環境養成了他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好個性。十歲的時候,他走進校園,成了同學們嘲笑的對象——「怪獸」、「醜八怪」,沒有人和他做朋友,他總是孤零零地坐在角落裡。但他在家人的鼓勵下,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了下來。在科學課上,他大放異彩;在同學學習有困難的時候,他挺身而出;在傑克被推倒在地時,他勇敢地擋在了他身前……漸漸地,奧吉的樂觀、聰慧和勇敢打動了同學們,他成了同學們的好朋友。
最終,在 畢業 典禮上,奧吉得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亨利·沃德·比徹獎章。所有人都站起來為他鼓掌,他成為大家心目中不可思議的「奇跡」。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我很膽小,不敢上台表達。在課堂上,我總是因為害怕回答錯了被嘲笑而不敢舉手發言,因此同學們都叫我「膽小鬼」。我很難過,媽媽總是溫柔地告訴我,你要靠自己克服害怕的心理,大膽積極地去嘗試。之後,我開始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大聲地朗讀,每次在課堂上舉手時,我都會在心裡說:「加油,你可以的。」經過一次次的心理斗爭,我終於做到了敢舉手發言,老師和同學們都誇我進步了。但是,在我人生中第一次班幹部競選時,我還是雙腿發軟,發不出聲音。這時,我看到了台下老師鼓勵的眼神,我頓時覺得充滿了力量,順利地講完了我的競選宣言。現在,上舞台已經成了我的家常便飯,我曾經通過學校選拔參加縣朗誦比賽獲得一等獎,並代表縣里參加了市裡的比賽。我還做到了站在主席台上代表全體少先隊員發言。想想以前的自己,誰能說現在的我不是一個奇跡呢?
就像影片的最後,奧吉有一段獨白:「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至少值得大家站起來為他鼓一次掌。如果你要了解他人,請用心去看。」在我們的身邊,有的同學看上去很矮小,但在體育場上健步如飛,得了一個又一個金牌;有的同學長得不好看,但努力學習,成績優異,是我們的好榜樣。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上帝關上了你的一道門,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最重要的是你要堅守本心,做一個善良、勇敢、樂於助人的人。
只要堅持不懈,我們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跡,我可以,你也可以……
電影《奇跡男孩》影評觀後感4
《奇跡男孩》則是不用太傷腦筋,安心被灌暖心雞湯,盡情扭開情緒的水龍頭就是。對在豆瓣看到影迷寫的一句「能讓觀眾在電影開篇不到10分鍾就哭出來,就很已經厲害了」十分同感,而多人角度敘事,讓人覺得雞湯更淡淡回甘、易於入口。
自己也是獨生子女的關系,對維婭一時脫口而出的「我也是獨生子女」,到後來跟男友、好友和弟弟、母親說出了一直隱忍的心聲,有種特別的共鳴感。說有點兒「雙重人格」,也許有些言重,但我覺得,並無選擇地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獨生子女來說,在因為沒有而特別想有個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一念渴望中,在得知同輩朋友跟兄弟姐妹如何愛恨相處的一念慶幸中,在數不清的自言自語時光中,我是我,也是我自己的哥哥姐姐、我自己的弟弟妹妹,這種一人分飾多角的多重身份或多重思維,正應了校長那句「每件事/每個人都有兩面性」。
比起「劇情」「家庭」我更偏向為《奇跡男孩》備注「教育」「心理學」標簽。就像我跟生了娃的(准備生娃的)朋友聊天時,常說的一句「有了孩子之後,你的世界中心就完全不一樣了」。我覺得,多數的孩子都是在世界中心的愛下成長起來的(也許許多人覺得獨生子女更甚)。我也覺得,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先感知身邊最親近之人的善意之愛,再慢慢從生活中見識到身邊人或陌生人的惡意之行,然後有意識或下意識地自己做出了善舉或惡行。聯想起最近看的日劇《anone》中一句讓被父母拋棄的女主角很受傷的話,「你沒有擁有被父母疼愛的記憶,是無法愛人的吧?」。不可否認成人的情商,跟童年家庭父母的愛有著很大的牽系,父母的善意也好惡意也好,都可能耳濡目染地種在孩子的心裡,長成孩子的善意或而惡意。在電影的小鎮里——觀《迷鎮兇案》《奇跡男孩》有感
前面提到的《太空救援》《尼斯:瘋狂的心》恰巧都是真實故事改編,會讓觀者對真實世界還有這樣的人而肅然起敬;後面兩部《迷陣兇案》是原創劇本,《奇跡男孩》是小說改編,則會讓觀者深深慶幸這都是情節純屬虛構,要是發生在真實世界中實在是太艱難了。現代先進社會的霸凌,已不僅僅是我們從前熟知的拳頭揍打,還有網路的漫罵,動不動的人肉搜索,不動手也不動口的冷眼;也不僅僅來自於那些陌生的惡人、壞人,還有可能來自於我們的親人、友朋、長輩、同齡人、低齡人;我們不僅僅可能成為受者也隨時可能是施者……而在這進化中,那句曾被多少代人口口相傳,也曾被我們自己聲聲念叨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念了幾千年仍未成夢成真。
看完的兩部電影後還發現兩個巧合的地方,《迷鎮兇案》的主角小男生尼基的飾演者諾亞·尤佩 Noah Jupe,在《奇跡男孩》里飾演了主角小男生的好朋友傑克·威爾是;《迷鎮兇案》故事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僻靜小鎮,《奇跡男孩》姐姐演出的話劇名叫《我們的小鎮》(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作品,講述著日常生活中周而復始的小事,用平常的點滴展現了生活中存在的威嚴與平凡。希望通過這部戲讓人們體會到,在任何年代、地域瑣碎和平凡貫穿於每個人出生、成長、戀愛、婚姻和死亡的過程中。然而只有在活著的時候真正認識到此時此刻生活的價值,生活才是有意義的。)從某個角度來說,社區、學校都是由巧合相遇的家庭而組成的特殊區域,但從另一面來講,也可以看成如此多的家庭做出的選擇的必然結果。正如《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的對白:「我們不是偶然相遇,也不是順勢,我們都是靠自己的選擇才走到這一步的,也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你做的選擇和我做的的選擇,讓我們遇見了彼此,我們是靠自己的意願相遇的」。遇見一部電影,在電影里遇見似曾相似的自己,想想也是我們做出無數選擇後的一個必然的結果。
好看的電影,好的故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讓屏幕下的人看到屏幕上的人的內心戲,讓我們看到「每個人心裡都有不為人知的掙扎」,由別人的掙扎共振出自己的扎掙,即使大多數情況下,掙扎會隨戲的落幕一切恢復如常,但少數情況下,掙扎也許會像無意栽種的種子,哪一天不覺間長出新芽。
從倒吸一口冷死充滿惡的氣場中跳轉到催淚虐心充滿愛的氣場,其實不存在一扇門能像防火門那樣把火星燃起的大火擋在外頭,無論是沉默的、吆喝的、出格行動的、冷眼旁觀的,每個人都無法把善惡簡單地置身事外。希望被善待是內心的選擇,善待別人則是內心和行為的選擇。正如《奇跡男孩》中老師的每日箴言:「當你必須在正確與善良之間做選擇時,請選擇善良」。
電影《奇跡男孩》影評觀後感5
天生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從小由母親在家裡教導,五年級時,他終於有機會進入普通的學校學習。初進學校的奧吉因為自己的長相受到以朱利安為首的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但是在父親、母親、姐姐、老師以及好友的幫助下,他最終找到了自信,並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其他人的看法。在此期間他和一位叫傑克·威爾的小男孩相愛相殺,最終成為了彼此最要好的朋友。
這部電影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導演擅長多角度敘事。在電影中,根據不同的人物切換鏡頭,以他們各自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不僅有主人公奧吉,還有他的好朋友傑克·威爾,還有姐姐維婭以及她的好朋友米蘭達。這種獨樹一幟(在我看來算)的方式非常好,讓觀眾更加全面深入的看待問題,不過我建議應該加一個朱利安的角度,雖然他是個反派形象,但我覺得他也是個有底線的小孩,他在聽了校長的話之後嘗試和奧吉的關系走向正常化,他是個有故事的小孩,或許他的家庭看似富裕,但是並不像奧吉家庭那樣幸福。這部電影其實是兩條故事線並行,但最後融入在了一起的走勢。所以我還想 說說 有關姐姐維婭的另一條故事線。
維婭小時候生日許願希望有個弟弟,她實現了願望,但卻發現父母不像以前那樣關心她了,全身心投入到她的弟弟奧吉身上(當今的二胎社會都是這樣)她回到學校,發現她曾經最好的朋友米蘭達不再理她,她感受到和奧吉同樣的孤獨。這個時候她開始理解她的弟弟。這個時候她遇見了一個黑人帥哥(在我看來在黑人中算長得好看的了)賈斯汀,最開始是彼此理解的獨生子女line(維婭渴望得到關愛而撒了謊),最後果然不出意外的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我想說,奧吉一家真的太好了,很友善的接納了男友,而且沒有種族歧視,這一點我真的覺得很nice,這就是最完美的美國家庭,然而只出現在電影中,希望現實生活中也有)這個時候米蘭達察覺了,估計是有吃醋哈哈哈,當然她也應該是「浪女回頭」,和維婭又暗戳戳的重歸於好了。沒錯,這就是維婭的故事,和奧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她很幸運,她的基因沒有問題,是個正常人的相貌;她也不幸,因為她和奧吉一樣,也遭遇了情感上的波折(親情、友情)
哎,說了這么多,現在該談談我的感受了。
其實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更多的不是勵志啊,勇敢追夢啊什麼的,首先我還是想談談家庭。我真的很喜歡奧吉的這個家庭,它比米格的墨西哥傳統家庭看來更符合實際一點。光是從沒有種族歧視來說就值得尊重了。對於奧吉的父母,我覺得奧吉真是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了。他的爸爸媽媽都很愛他,特別是他的媽媽,影片中的對他媽媽的描寫更多一些。奧吉的媽媽在我看來是個女強人,她為了奧吉暫時放棄了事業,但最後她完成論文, 考研 成功,我十分佩服她。奧吉的父母教子有方,他們非常了解奧吉,並且用合理的 方法 教導他,從來不會用手段。他的姐姐也是個很友善的知心姐姐,尤其是她和奧吉經歷過相似的事件之後。就連家裡的狗也好的不得了,雖然最終去世了(也是條老狗了)雖然不會說人話,但它在家裡絕不是個隱身的存在,它對於家人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它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家庭。家裡的人很重視這條狗。真的,在這種家庭我當一條狗就知足了!
然後吧,嗯...我想談談美國教育。看了這部電影我對美國的教育也有一點初步的了解。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教育方式更為科學,雖然我知道如今我們中國也在試圖靠近,也做得很不錯。為什麼歪果仁的創新能力更強?首先,他們的科學課很早就開始上了,沒錯就是物理課,五年級就有了。你可能會說我們小學也有,還比他們早,但我們學的太淺了,並且沒有真正的實踐和舉一反三。我們真正的科學課(物理課)起步晚了,初二才開始正式接觸。所以我們就算數學比美國學生強,但物理能力應該是比他們弱的,所以最終我們還是平起平坐。並且美國學校會組織出去野外實踐,比我們遠足要來的好一些。他們學到的其實比我們多。而我們的考試,在他們那叫做隨堂測驗(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看看美國和中國學生如出一轍的神同步表情)他們的作業,動手的作業顯然佔主要成分,而不是我們書面作業闖天下。所以啊,作為中國的一位即將升初三的苦逼中學生,希望教育局的各位大佬們可以看看這部《奇跡男孩》,感受一下,我國的教育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最後,我想談談我在電影里看到的一些萌娃小演員們。我覺得傑克和朱利安長得都挺好看的,雖然兩人打了一架。不過我私心覺得傑克更可愛一些,棕色的卷捲毛讓人忍不住伸手想摸摸頭。突然覺得,外國的小萌娃也好可愛啊!後來查到了他的資料,竟然...只比我小一歲!!!!!我真的看!不!出!來!還演過《寂靜之地》!或許是我長得太顯老,要麼就是他長得太嫩。我覺得兩種猜測都對。上帝啊,你怎麼這么偏心!我們只是一歲之差,為什麼一個是「老阿姨」長相,一個是盛世童顏!It`s unfair!
突然忘了一點,抱歉。我想說,奧吉和維婭的遭遇和我簡直是太類似,以至於我看這部電影時和他倆很有共鳴感。雖然我沒有長相缺陷(其實我有,真的,但不是奧吉那種嚴重的)但是我在這段時間,也經歷了這種友情上的創傷。有那麼一個女孩,我的初中同學,在我看來就是米蘭達的縮影...又或許,她私下對別人說我壞話的樣子又像極了傑克·威爾。而我是一個懦弱的人,不敢去面對,也不敢找人傾訴(至今都還沒)只能把這顆痛苦的果實默默地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嘗試讓它腐爛,但事實證明我不能。它是一個永久的創傷,可能會陪伴我十年以上,又或許是我的陪葬品。但如今的我不能再過多計較,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卸下負擔,卸下不好的猜測,學會獨立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你不是孤身一人,你有朋友,雖然在你看來不是知己;你有家人,雖然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相愛相殺,但,無論怎樣,請不要斷送你的未來。活好每一天,像奧吉一樣,既然不能改變一些事實,那就嘗試改變自己的角度,或者嘗試改變他人的看法。一切會變得更好的,請相信自己。
這就是我誇不夠,談不夠的《奇跡男孩》,電影同樣也是一個奇跡。謝謝這部電影,教會了我許多。希望我也能和奧吉一樣,實現我自己的奇跡。
電影《奇跡男孩》5篇影評觀後感精選相關文章:
★ 電影《奇跡男孩》5篇影評精選範文
★ 電影《奇跡男孩》5篇1000字觀後感範文
★ 《奇跡男孩》觀後感5篇精選
★ 電影《奇跡男孩》5篇1000字觀後感高中範文
★ 電影《奇跡男孩》觀後感5篇300字初二作文
★ 電影《奇跡男孩》觀後感5篇300字三年級作文
★ 《奇跡男孩》觀後感5篇300字精選
★ 《奇跡男孩》觀後感心得體會10篇
★ 《奇跡男孩》影片觀後感範文
★ 電影《奇跡男孩》觀後感5篇300字初中作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