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海外電影票房
1.海外票房冠軍,周潤發主演《卧虎藏龍》,海外票房達2.1億美元,刷新華語電影紀錄。
2.李連磨氏傑主演《英雄》海外票房,收入1.2億美元
3.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十面埋伏》海外票房8000萬美元。
4.吳宇森執導電影《赤壁》,海外最高片酬7800萬美元。
5.周星馳執導的電影《功夫》海外票房為6610美元。
6.成龍主演的電影《紅番區》在海外獲得了6600萬美元的票房。這部電影使成龍成為國際巨星。
7.李連傑電影《霍元甲》海外票房4900萬美元,運廳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海外票房收入非常高的電影。
8.成龍電影瞎悄散《警察故事3》取得巨大成功,海外票房4100萬美元。
9.張藝謀執導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海外票房3700萬美元。這部電影製作規模宏大,有周潤發、周傑倫等明星主演。而且在海外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收入。
10.周星馳執導的電影《少林足球》海外票房3510萬美元。
Ⅱ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2-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呈逐年遞增趨勢;2016年以來,電影票房增速回歸到理性階段,連續三年保持在10%上下波動。此外,隨著2018年《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政策的出台,電影市場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但整體來看,我國年平均觀影人次較發達國家水平仍然較低,我國電影產業依然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綜上,前瞻預測201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將超過670億元。
隨著我國電影製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電影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目前,總投資近20億元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已經在北京市懷柔區正式投入使用,該基地具有年生產製作80部電影故事片、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的能力,結束了我國大片需要到海外加工的歷史,打造了中國電影製作業的新品牌。2016-2018年,我國電影產量由944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6%,在此發展速度及我國電影產業規范化發展的影響下,前瞻產業研究院保守預計,2019年中國電影產量將達到1140部。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也多樣化,從製作、放映、觀眾體驗等多層面,都將面臨新變革。
電影產業向規范化發展,影院發展面臨諸多變化
2018 年12 月11
日,國家電影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影主管部門,各電影院線公司下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電影院線市場的規范和扶持方向。截止2018年底,我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為60079快,要實現2020年銀幕數量超過8萬塊,2018-2020年銀幕數量復合增長率至少為15.39%。
總而言之,此次扶持政策或在中長期提振電影行業景氣度,監管新規將促進行業得到更加明確的規范和整治,長期看利好行業良性健康發展。新規將推動我國電影行業整體規模的發展,內容公司單片產出能力有望不斷提升,院線產業整合有望提速。電影院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可能性,電影院發展趨勢總結為以下幾點:
強體驗感影院技術成為主導趨勢
電影及影院技術的長足進步是中國實現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跨越的重要推動力。近幾年,電影新技術正在不斷實踐,從而更廣泛地應用到電影院中,如:激光放映技術、巨幕放映高動態范圍放映技術、沉浸式聲音技術、4D技術和智慧影院等,未來電影院技術將逐步向高端化、舒適化和強體驗感發展。
雲計算、互聯網促進電影製作全球化
近年來,電影由多個工作室協同剪輯製作已成常態。而如何用較低的成本讓位於世界各地的工作室協同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電影後期製作是一個計算密集型工作,而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技術,可實現更好的系統資源復用,讓多個工作室同時同步使用資源,並利用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處理能力,在提升效率、壓縮時間的同時降低製作成本。
而分布面廣且速度快的全球光纖網路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夠互動交流與合作,通過雲計算技術製作電影能夠大幅度減少拍攝時間和後期製作時間。目前,數據採集、更高的解析度、高動態范圍、雲計算、IP技術和大格式文件等都是好萊塢正在使用的新興發展的技術。
事實上,雲計算除了能夠節約時間和資金外,還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了技術支持。未來,隨著觀眾對特效的要求越來越嚴苛,電影特效製作所需的計算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而雲計算可為影視作品提供製作、存儲和處理平台,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Ⅲ 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如何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這都是由於今年疫情原因的影響,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電影院都沒有開門。現在雖然開門了,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一、今年年初整個地球都遭受著新冠病毒的影響,大家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知道今年年初的時候,本該是新一年美好的開始,誰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卻肆虐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國家很多人民都遭受這個病毒的影響,在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現在疫情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但是還是遠遠沒有消失。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的情況依然是非常的慘淡,非常的糟糕。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Ⅳ 台灣電影海外票房收入
1 台灣電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整體上來說較少。
2 原因可能是台灣電影相較於好萊塢等大型製片廠商的電影品質物旦和宣傳力度有所不足,缺乏足夠吸引力的商業元素,也缺乏深入挖掘出優秀電影的努力和配套措施。攔弊
3 但是近年來,台灣電影開始注重與其他國家、地區的電影合作,同時在電影宣傳方面也加強了國際化的力罩衡擾度,這些努力有望帶來更好的收益表現。
Ⅳ 2018年中國電影海外票房收入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4月3日報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首次超過北美,躍居世界第一。美國《綜藝》雜志從中國官方和業內機構獲得舉和的數據顯示,今年前碧答埋三個月中國悔螞票房總收入高達202億元人民幣(約31.7億美元)。相比之下,咨詢服務機構ComScore的數據顯示,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同期的票房總收入為28.9億美元
Ⅵ 電影業真的要火嗎
謝邀(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2018年國內院線總票房突破600億,國內市場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隨之而來的電影投資也開始被廣為關注。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讓當下的電影投資如此火爆呢?
國內電影市場高速增長
據國家電影局數據表明,2018年全年電影總票房達60976億元,比前一年增長9.06%。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378.97億元,占票房總額的62.15%。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國產電影佔44部,2018年全年新增銀幕達9303塊,國內影院銀幕總數已達60079塊。
⑥ 周邊產品收益
電影上映後,一般來說,如果很受觀眾歡迎,那麼片中的一些道具物品,甚至角色真人手辦等等,很快會出現在電商平台上,這些都屬於周邊產品。這部分產品的收益,同樣也是電影的收入來源,但這筆收入佔比極小,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一些參與電影投資的投資者,還有可能會得到電影製片方提供的一些額外福利,諸如你喜歡的明星簽名照,現場探班,片尾署名權等等。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通常情況下,一個院線電影的多重收益不會在一個項目中全部體現,這要看具體項目的認購合同規定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Ⅶ 2018年電影票房收入
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影院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
Ⅷ 影視行業在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中國影視逐漸獲得了國際認可
國產高品質古裝劇登陸全球知名網劇平台,不僅意味著中國影視逐漸獲得了國際認可,更彰顯了我國影視行業逐漸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國產影視劇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未來,國產影視劇要堅持精品化策略、「出海」闖市場,在做大做強行業的同時,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影視行業快速發展,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期,越來越多反映時代新風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產電視劇走出國門並取得了全球平台的認可。
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到《失戀33天》《老有所依》等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繼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入選戛納電視節「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TOP50,再到此次《天盛長歌》被Netflix迅速預購,中國影視憑借實力得到全球觀眾的認可,也逐步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角色。
電視劇生產總量超過一半出口海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我國電視劇生產總量為每年400部至500部,出口總量維持在每年250部至350部,超過一半的電視劇出口海外。2016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比2015年增長了三分之一;2017年中國生產電視劇數量13470集,國產電視劇出口額超過了8500萬美元。「出海」的國產劇體量在不斷增長。更多類型多元、製作精良、反映新時代精神的高質量影視作品成功「出海」,「走出去」步伐明顯提速。
全球影視市場近年來緣何颳起「中國風」?
答案離不開精品化策略,有品質才有市場。同時,經過海內外觀眾和市場的洗禮,中國影視行業不斷積累和沉澱,並將眼光放在了精品化策略上,這推動了中國優秀影視劇質量不斷提升,精品不斷涌現。不同類型的精品電視劇,向世界講述了不同年代的中國故事、傳遞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
在國際化潮流中,中國影視要更好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形象大使,從一開始就必須具備「影視出海」的意識。她表示,影視劇商業化「走出去」的路子值得推廣。也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影視企業開始重視海外市場,抱團出海,這也讓中國風颳得越來越勁道。
不可否認的是,歐美影視工業有著成熟的經驗、科學的模型、全新的技術、大數據分析系統以及全球化發行網路等。中國影視行業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候,應虛心學習,同時還要學為己用,作出最好的影視作品,在此基礎上使用頂尖的全球發行網路,把中國影視作品推廣發行出去。
作為傳遞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國影視行業首先應當對中華文化充分自信,講好自己的故事。如此,中國的影視作品才能夠真正地「走出去」「走得遠」,並最終實現讓優秀的文化和商業模式在中國生根發芽,最終將我國培養成為世界影視產業的發動機。
Ⅸ 如何認識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我們可以通過一份最新的報告來了解一下。
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18-2019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中,我們通過幾組數據可以看到:2018年中國手機游戲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人、音樂客戶端用戶規模達到5.43億人、動漫用戶規模達到2.76億人。艾媒分析師認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基於大數據的文化創作正在普及、區塊鏈文化版權保護發展等八大趨勢,但同時也要注意文創人才短缺、高質量內容和核心創意缺乏等五大問題。
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創產業發展態勢向好
2017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4722億元,佔GDP比重4.2%,繼續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文化產業總體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關於艾媒咨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2007年誕生於廣州,在廣州、香港、北京、上海、矽谷設有運營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致力於輸出有觀點、有態度、有結論的研究報告,以權威第三方實力,通過艾媒大數據決策和智能分析系統,結合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艾媒分析師觀點,在產業數據監測、調查分析和趨勢發展等方向的大數據咨詢具有豐富經驗。艾媒每年公開或定製發布新經濟前沿報告超過500份,覆蓋了人工智慧、新零售、電商、教育、視頻、生物、醫療、音樂、出行、房產、營銷、文娛、傳媒、金融、環保與公共治理等領域,通過深入數據挖掘,通過數學建模,分析推理與科學演算法結合,打造有數據、有理論支撐的大數據分析成果。艾媒咨詢的數據報告、分析師觀點平均每天被全球超過100家主流媒體,1500家(個)自媒體、行業KOL廣泛引用,覆蓋語言類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約二十種主流官方版本。
基於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CMDAS)」,艾媒咨詢建立了互聯網運營數據、企業輿情和商情、用戶屬性和行為偏好、零售數據挖掘、廣告投放效果、商業模式等多維度的數據監測體系,可視化還原「數據真相」,實現市場趨勢的捕捉和用戶信息的洞察,提升品牌的行業競爭和影響力。
Ⅹ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及發展歷史
中國電影現狀,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方面都越來越好,重新贏得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中式大片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受到外國觀眾的歡迎,國際市場有了新的開拓,商業價值也趨於提高。但我們應當看到,中國電影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逆差狀態,影片的海外競爭力仍然偏弱,與中國貿易大國和文化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為此我們簡要歸納了近年來中式大片的成功經驗:從創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經摸索出一條主旋律片、藝術片和商業片三型互滲的電影美學道路,特別是在主旋律應當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取得了共識。從在觀眾中的社會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蘊藉民族主流或核心價值理念的美學傳統。
發展史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從而使電影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中流砥柱。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國電影的誕生。
第一個階段是中國電影的大產業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中國電影經歷的是井噴現象,中國電影的行業當時都是被三大巨頭所把握的,他們一個開創了長篇正劇的歷史,一個成為了文藝片的源頭,最後一個是中國志怪電影鼻祖,這些東西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的電影製作,當外國資本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就幾乎全部的涌了進來。中國電影當時都與外國的電影各都占據了半壁江山。
第二個電影階段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涌現出大批的電影製作人,也都製作出一大批優秀電影,在1950年的時期,新中國從蘇聯引入了一部電影《列寧在十月》可是中國人不懂俄語啊,於是,電影配音員就這樣出現了,於是一部帶著一股子東北味的普通話的電影出現了,從此,配音員在中國電影成為中國電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中國電影就進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電影事業獲得全面的發展,建立了10多個國有電影製片廠,建起了大型電影機械廠、電影洗印廠、電影膠片廠,成立了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為龍頭的電影發行網。到90年代,全國放映單位(影院、放映隊等)已超過10萬個。故事片年產量最高達140部,每年觀眾在200億左右人次,60年代以來,為了繁榮電影事業,先後舉辦百花獎和金雞獎的評選活動,還在長春、上海等地舉報了國際電影節,有不少優秀影片在權威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而中國電影的潛力也以及展示出來,2017年,全國的總票房已經高達557億,平均每天新增加5家電影院。從2012年至2017年全年上映場次從1311萬場增加到7510萬場;2012年至2017年全國銀幕數量從9286個增加到41179個;2012年至2017年全國觀影人次從3.5億增加到13.7億。而至今到2018年10月08日,全國總票房已經達到509.09億,才半年多過去,已經快抵得上2017年全年的總票房。幾乎每年都在100億的穩定增長。從數據上來看,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無限的,比如《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葯神》《唐人街探案2》這些電影都具有很好的口碑,而且也讓世界看到了現在中國電影的高速發展。隨著國家的提倡和大眾的參與讓中國電影有了更高層次的發展,同時也讓出品公司和大眾參與者賺的盆滿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