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孔子2018年電影

孔子2018年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25 15:40:40

『壹』 孔子電影詳細介紹

導演:胡玫

領銜主演:周潤發 周迅 陳建斌

上映時間:2010年1月22日

劇情簡介:

《孔子》導演胡玫在接受采訪時詳細解讀了《孔子》的部分劇情。胡玫透露,電影《孔子》並沒有展現孔子完整的一生,而是描寫他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並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陳蔡被圍、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重要經歷進行改編。

墮三都:發生在孔子54歲左右的故事。當時孔子為削弱季孫、叔孫、孟孫三家世卿的勢力,提出了墮三都(即拆毀三家所建城堡)的舉措。由此也與陳建斌等人扮演的三家產生了矛盾,墮三都的行動因為種種陰謀阻撓半途而廢,隨後魯定公和季桓氏開始迷戀齊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並且在郊祭時沒有送給孔子祭肉,這也直接導致了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

代表場景:孔子離家,悲憤莫名,在滂沱大雨中跌倒,映入眼簾的是一匹馬,孔子突然開始孤獨地仰天大笑。

孔子見南子:周遊列國第一站衛國時發生的故事。當時衛靈公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而衛靈公的姬妾南子對孔子愛慕有加,並且邀請孔子到宮中談話。

代表場景:孔子在與南子見面後,出宮時遇到徒弟們的詢問,孔子為免引起弟子們對他產生誤會,便表示,如果自己和南子有私情,那就是「天厭之!天厭之!」

陳蔡被圍: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3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於是派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孔子師徒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

代表場景:孔子在被圍時依然講誦《詩》《禮》,弟子子路很迷惑,於是見孔子說:「君子也有處境艱難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回國:在孔子周遊列國時,他的一些弟子被召回魯國做官,其弟子冉求在齊魯大戰中率軍取得大勝後,季康子(季桓子之子)問他軍旅的本領是學來的還是天生就會的,冉求回答:「學之於孔子。」隨後季康子就決心把孔子請回來,當時孔子已經68歲了。

代表場景:齊魯大戰。這也是電影《孔子》中為數不多的大場面戰爭大戲,其中孔子弟子冉求更是表現出了非凡的射箭和駕車的功力,算是整場電影中動作戲最精彩的一場。

『貳』 《孔子》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孔子》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觀後感1

今日,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資料是主講孔子的一生由魯國興盛的國相(相當於此刻的總理),衰弱到一個四處傳教的乞丐,最終又回到魯國的人生經歷,令人不禁感嘆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慘。

孔子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學習孔子高尚,讓人深有所思,是的,在當時那個戰亂的時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個國家重用,可是他沒有被別的國家用重聘金所動,依然效首魯國,可是最終被叛人挑撥而被趕出魯國四處傳教乞討,假如;是此刻這個社會,必須是一個被視為尊重的人,但那個戰亂的時代,竟然像一個乞丐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嘆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讓如此一位聖人墮落……

看到孔子在那種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動,在我們這個沒有戰亂,和平的年代裡,擁有孔子這種品行的人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要想學會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簡單,簡單是因為只是捍衛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孔子也只是做到了這一點,但難是因為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就要拋棄功名,財物,地位等等,雖然我們不必須能做到孔子這樣偉大,但我們起碼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惡事,在別人看來,我們遠沒有孔子偉大,但我們能夠自豪的說,我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後,我沉思了許久……

《孔子》觀後感2

孔子,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我們也只知道他大體的一些作品和事跡,孔子>這部影片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這位偉人的一生。

孔子從政,希望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卻被現實無情地拋棄。孔子一心只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對可能的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孔子到了晚年,認清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最能影響社會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從政。他的弟子有各種各樣的才幹,可以將他的思想傳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講學上,能夠影響更多的人,意義要遠大於參政。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抱怨身邊的事不如自己所願、不合理等等,還喜歡去描繪一個理想的情境。可是,這些都於事無補。

現實擺在這里,我們也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親自去行動,不要總依賴於別人。把握好方向、有步驟、有計劃、從實際出發,理想才會越來越近。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也能讓人深受教育,人們能在這種場景中得到知識。孔子面對貴族與惡勢力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孤苦不冷漠的精神會激勵我永遠向上。

《孔子》觀後感3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孔子》,這是一部與文學有關的電影,至於它的主要內容,也是十分簡單,孔子當時生活在魯國,原本生活是安康的,可有一天,孔子的妻子收留了一個家奴,名叫漆思弓,他是季氏的家奴,原本應去陪葬,但被孔子的妻子所救,孔子向魯君提出廢除這個陋習,卻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但是孔子憑借自己的力量去使魯君廢除了這個陋習。我從這裡面明白了對於那些不應該有的陋習,應立刻去廢除它,而不是把它持續下去。後來由於魯君不採取孔子的建議,孔子便周遊列國,途經蔡,陳,鄭等國家都不歡迎他們,反而去驅趕,孔子與弟子們路上風餐露宿,艱苦的生活著。

從這部影片中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學習孔子那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去反對那些不成文明的陋習與壞勢力去做斗爭,要尊重師長,重視賢人,自己說到的事就要做到,不能出爾反爾。「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記得最深刻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自己不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我們有很多事都不願去做,總是推給別人,讓別人的替我們完成,這是一種十分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及時改正。

《孔子》這部電影令我受益非淺,我也推薦大家去看一看哦!

《孔子》觀後感4

影片《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只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著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贊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影片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觀後感5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好學的故事流傳至今。

孔子30歲時,他已經有了三千多名的學生了。但是,他還是認為自我的學識不夠淵博。孔子曰:「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如果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明白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真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且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安貧樂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孔子的著作《春秋》、《論語》。其中《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孔子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而儒學則是當今社會的濟世良葯,個性是儒學在抗拒西方個人主義,強調社會意識,勤勞,容忍,節儉等方面能夠作為現代一種新途經受到肯定。

孔子的好學值得我們學習,他說過:「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我們能和孔子一樣刻苦學習,也能成為一位值得他人尊重的學者。孔子的好學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品行更值得我們學習。他待人有禮,從不在別人面前炫耀自我的學識,讓別人來崇拜自我。

《孔子》觀後感6

抽空在周末去看了孔子,在網上倒是首先看到一大幫憤怒的青年給的低分。

讓我震撼的是在孔子在眾多糾葛中仍然保持著一種執著的信仰,這種信仰到底的底線在哪裡,不是說出來,孔子一生都追隨了他的信仰,不管是為官受挫、家人分離、顛沛流離、施教受辱,環境在變,他的做法在變,但是信仰不變。

故事從孔夫子五十多歲,得以實現夢想,踏上仕途開始,感覺開場有點突然,接下來就是孔子運用計謀,抗衡齊國、三桓,然後平步清雲,連升幾級,做到代相國之職,劇情很緊湊。精彩的辯論,讓人精神一振,不過不失的特效,也帶來了一點視覺刺激。 再到後面,讓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顏回落水,來回多次在冰水裡搶救竹簡一幕,雖然他的行為很偉大,我也有那麼一點感動,但轉念再一想,這樣是不是有點迂腐呢?不管怎樣,他是為這些孔子最愛的書簡獻身了,導演讓他死得很唯美。

最後,孔子與弟-子們得以回魯國,一眾人喜極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門前跪拜,老淚縱橫,那時候我也哭了,不過不是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員的入戲所帶動。

《孔子》觀後感7

第一次看露天電影,而且是在自己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共享,我異常興奮。晚風微涼,我坐在爸爸腿上卻覺得很溫暖。電影《孔子》長達兩個多小時,我看得津津有味,只嫌時間太短。爸爸不時給我講解電影的歷史文化背景,使我能順利欣賞電影故事情節,更深地了解這位大名鼎鼎的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孔子和弟子們頂風行進在結冰的湖面時,冰層突然斷裂,一輛滿載書籍的馬車瞬間沉入湖底。這時,孔子的弟子顏回不顧一切迅速跳入了刺骨的冰水中,原來他是想打撈已散落水中的書簡,因為那些書簡記錄的是孔子的所想所說,都是孔子思想的精華。顏回死了,也許有人不解,詫異,也許有人覺得不值。但我卻看到了一種為理想為信念不惜生命的精神。

電影中描繪的孔子和弟子的流浪生活是那麼地艱難困苦,有時甚至十多人餓了幾天只能喝一碗馬肉湯。可我覺得他們卻很團結、很堅強,從未有逃跑退縮,為什麼呢?爸爸說因為他們都堅信孔子的治國治世的思想能使國家強盛、百姓幸福。我雖然對孔子的思想還沒有更清晰詳細的了解。但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內心很強大,甚至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爸爸說:「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應該更多了解孔子。我想,這也許是學校第一次電影活動就選擇了《孔子》的緣由吧。

《孔子》觀後感8

《孔子》這一部電影主要講了孔子帶兵打仗勝利後卻又被人趕出了魯國,從此孔子和弟子們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電影中多次提到了論語,如苟政猛於虎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政治的見解,對教育的主張。我還從孔子反對古人死後陪葬這一習俗,從中表明孔子反對惡習陋習的主見。孔子在教育弟子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的處事方法。

不過,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顏回。顏回不小心連同他的書本一起掉入冰水中,他卻沒有救自己,而是把書都從水中拿了出來,最後顏回卻凍死在水中。當年顏回才只是一名充滿熱血的青年,但從他的舉動,我們可以發現顏回真是一位好學者,把書看成了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東西!

孔子是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位真真實實的君子,在美色面前能抵住誘惑,時時刻刻都能做到尊重他人。

通過《孔子》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在學習上就如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在解決問題上要像孔子為政一樣做到臨危不亂、足智多謀,想一個萬全之策,在思想上要像孔子一樣,成為一名君子,要讓著別人,要為別人考慮。

總之,我們各方面都要向孔子學習!

《孔子》觀後感9

我趁暑假的時間讀了《葉聖陶作品精遜,我覺得這本書特別好,也很有創意,我很喜歡看。而且這本書的封面也設計得不錯,上面畫了一個稻草人,還有幾只蝴蝶在飛舞,很美,很漂亮。

葉聖陶,大家一定聽說過吧?他就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在我的眼裡,他寫的作文都是很棒的。據我所知,葉聖陶爺爺寫的散文、小說、歌謠、童話等作品一共差不多有七八十篇呢!打開書本,第一、二、三頁上畫的栩栩如生的圖片頓時吸引我的眼球,加之書本中的幾十篇文章寫得楚楚動人,我看得津津有味,還從中學到了許多好詞好句呢!

其中,我最喜歡葉聖陶爺爺寫的那篇《三棵銀杏樹》。書中的銀杏樹生命力非常強,經歷了30年的風吹雨打後還能保持原來的樣子。而且這個銀杏樹結出的果子可以拿來聽,雖然不甜,但是有一種清香的味道。葉聖陶對銀杏樹的喜愛可見一斑。銀杏樹開出的花並不起眼,容易被人忽略,可這些美得不起眼的花兒卻成了葉聖陶眼裡耀眼的明星。葉爺爺細致的觀察加之細膩的描寫,使得黃里透白的小花一下子折煞群芳,似乎成了花中之王。

作為小學生,平時寫作文和日記是大家最頭疼的事了,但看到葉聖陶爺爺通過自己的悉心觀察,把平凡的銀杏樹寫得那麼可愛,美麗。我想,大家也應該多留心生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切身感受寫到文章中去。

《孔子》觀後感10

電影《孔子》已經放映好久了,可我一直沒機會看。昨天下午,學校說全體師生一起觀看《孔子》電影,我一聽,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在堅硬的、冰冷的冰上艱難地行走著。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駕著馬車,馬車上裝滿了書。突然,冰裂開了。剛剛好,顏回、馬與書一起,「撲通、撲通」地掉進了刺骨的湖水中。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將沉入湖底的書一點一點地撈上來。連愛書如命的師父孔子都對他大叫:「回來,回來!」但顏回毫不理會,繼續撈書。最終,顏回永遠地沉睡於湖底。

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時候,我家裡的書也會「生病」:比如,書皮爛了呀,書皮折角了啊等等,數不勝數。我見了,很少給它們「治病」,置之不理。它們一個勁兒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這里,我的臉微微有些發熱。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還要將書撈上來;而我呢,書生了病,我也不理,真的是相差太遠啊!

於是,我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愛護書,見到書「生病」了,馬上就給它「治病」,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孔子》觀後感11

電影《孔子》已經放映好久了,可我一直沒機會看。昨天下午,學校說全體師生一起觀看《孔子》電影,我一聽,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非常感人,十分好看。

在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在堅硬的、冰冷的冰上艱難地行走著。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駕著馬車,馬車上裝滿了書。忽然,冰裂開了。剛剛好,顏回、馬和書一起,「撲通、撲通」地掉進了刺骨的湖水中。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將沉入湖底的書一點一點地撈上來。連愛書如命的師父孔子都對他大叫:「回來,回來!」但顏回毫不理會,繼續撈書。最終,顏回永遠地沉睡於湖底。

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時候,我家裡的書也會「生病」:比如,書皮爛了呀,書皮折角了啊等等,數不勝數。我見了,很少給它們「治病」,置之不理。它們一個勁兒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這里,我的臉微微有些發熱。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還要將書撈上來;而我呢,書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遠啊!

《孔子》觀後感12

星期二的上午,天空中大雪紛飛。我們筍芽兒中隊來到了孔廟,進行開學典禮儀式。

我們進了欞星門,有一個泮池,呈半圓形,泮,半水的意思,所以水池是半圓形。看見泮池裡幾條金魚,望見不遠處大成殿的正上方有懸掛著一塊牌匾,牌匾上刻著四個引人注目的大字——「萬世師表」。在大成殿里有5尊坐像,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孔子,左右邊還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勤奮好學的曾參;孔子之孫孔伋;古代大思想家孟軻。孔子像前擺放著太牢和五供,是祭祀用的。

大殿城內。天花和梁房上遺存了大量的清代的彩花。彩繪色彩鮮艷,色澤古樸,圖案上龍、鳳麒麟、牡丹、人物等栩栩如生。走出殿堂,左邊是碑林區。最早的一塊碑石,就是「無字碑」。碑石是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後面來到了石徑閣,那些字都是刻在石頭上的,這樣不容易竄改,所以才留到今天。最後,我們繞過江南庭院參觀了星像館、文昌閣和贔屓,孔廟之旅就結束了。

我們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要傳承孔老先生的思想和文化。這次的參觀活動,讓我們了解了中國濃厚的文化底蘊,增長知識,感受了國學文化的魅力。

《孔子》觀後感13

今天下班後,和坤兒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電影《孔子》拍得規規矩矩的,說不上超好,但是可以看。

裡面故事都有影兒,既沒被捧成孔聖人,也沒貶成孔老二。不像於丹,她說話太咋呼,擱她理解的論語里走出來的孔子,像個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連著,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說周潤發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個有對有錯,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疼老婆愛孩子的山東大漢。孔子穿得棉袍後現代,特軟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麼一灰面棉袍。到哪能買到棉花哈?

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英雄》誠懇萬分,比陳凱歌的《無極》和《刺秦》智商高,比馮小剛的《夜宴》講故事講得明白,那幫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們貓一頓狗一頓的,沒常性,人家她拍的歷史劇一貫高水平,電影《孔子》比她的電視劇《雍正》還要好得多。

其實,咱有五千年歷史,題材不缺,有故事著呢。可是俺沒撈著看過啥像模像樣的正劇電影,就算你帶上近代史在內,也都沒啥好看的。《甲午風雲》和《武訓傳》是俺看過的電影里,應該還算講明白點兒事兒的,其他真想不出來啥,誰還拍過好歷史片?你們幫忙想想?興許有,俺忘了?

周潤發不負眾望,孔子演得好,有時候他能化腐朽為神奇,你比如,磕頭,多讓人反感的動作,可是周潤發演得實在,瀟灑。

《孔子》觀後感14

電影里的孔子溫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里的一句話:「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里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的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里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只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孔子》觀後感15

《孔子》這部電影已經放映好久了,可我一向沒機會看。昨日午時,學校說全體師生一齊觀看《孔子》電影,我一聽,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在堅硬的、冰冷的冰上艱難地行走著。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駕著馬車,馬車上裝滿了書。突然,冰裂開了。剛剛好,顏回、馬與書一齊,「撲通、撲通」地掉進了刺骨的湖水中。顏回不顧自我的性命,將沉入湖底的書一點一點地撈上來。連愛書如命的師父孔子都對他大叫:「回來,回來!」可是顏回毫不理會,繼續撈書。最終,顏回永遠地沉睡於湖底。

看到那裡,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的時候,我家裡的書也會「生病」:比如,書皮爛了呀,書皮折角了啊等等,數不勝數。我見了,很少給它們「治病」,置之不理。它們一個勁兒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那裡,我的臉微微有些發熱。顏回不顧自我的性命,還要將書撈上來;而我呢,書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遠啊!

於是,我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必須要愛護書,見到書「生病」了,立刻就給它「治病」,我相信自我能做得到。

『叄』 電影《孔子》主要內容

《孔子》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劇情簡介:

公元前六世紀,屹立數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氣勢磅礴的時代,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有戰爭、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中國史稱為"春秋"時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

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

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


(3)孔子2018年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全片的核心。也是正反雙方爭斗交戰的焦點。

更有一位被傳為「聖人緋聞」的衛國艷後「南子」。影片時間跨度20餘年,涉及到春秋諸國的故事,於亂世的沖折與混亂中,唯見曠世一人——孔子。

2、季孫斯

春秋魯國大夫,「三桓」之一。謚號桓子。季孫氏一支為魯桓公子季友後裔。魯定公五年(前505),父季平子死後,繼任為卿。實權一度被家臣陽虎掌控。

3、南子

春秋時期衛靈公夫人。宋國貴族女。又稱釐夫人,姓子。原與宋國公子朝相好,受衛靈公寵幸。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告發太子蒯聵謀圖行刺,蒯聵出逃。

『肆』 電影《孔子》觀後感

《孔子》電影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下面給大家分享電影《孔子》觀後感,歡迎借鑒!

電影《孔子》觀後感1

沒有一個時代不在討論研究著孔子,就彷彿是一個人印證了那句話「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或許我們會一直對孔子的事跡有著兩種目光,或褒或貶。無所謂外界的評論,實實在在的是孔子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也許就是近日我觀看電影《孔子》後的體會和感悟吧。

影片《孔子》一開頭,就出現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背靠著牆,盤坐在地上,若有所思。此時他的心裡只有一句感慨:禮樂仁和的夢想只能託付給未來了。這是《孔子》這部影片對於孔子老年時內心的揣測:一個滿懷理想抱負的聖人,即使經歷了從黑發到白發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但當初堅定的理想是不會被動搖的。我卻心生疑惑:孔子何以如此地堅定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又為何在諸國都無法得以實現?

與我們處於當今社會的普通相比,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奴隸制末期,七國爭霸,戰爭頻發,社會動盪不安,而魯國則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各國如果不去消滅他國,就只能面對被他國消滅的命運。因此各國漸漸從安逸中覺醒,企圖擴充各自的領地。既然要征戰,那麼軍隊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而一隻好的軍隊,需要的是分明的紀律和賞罰制度。同時,征戰期間,為了避免內憂外患的局面,需要維持國內相對的安定。而刑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最具震懾力的。因此法家的依法治國的主張最受推崇。而孔子卻主張以仁愛治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他的崇高品質。百姓能夠知仁的內涵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自然是比被迫守法律來得高級、穩定。他的智慧與才能相融,總能使自己化險為夷,但他的認識與主張卻因觸動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與他國。但是使百姓在思想里知仁,在行為上守禮,必然要教之。而教育對人思想的轉變是漫長的,游姿隱在各國劍拔弩張、虎視眈眈的局面下,變得不可取。他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態度,上演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除去當時的歷史因素,孔子本身的理想觀點也是太過於理想、不具有說服力。恢復周禮,以仁愛治國是孔子的理想。恢復周禮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禮樂崩壞的局面,以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對他的弟子嚴厲卻不失親切,總能在他們散落時重建他們的心靈之柱,總能在他們努力時及其泛起千層浪花,凝聚起他們前進的動力。他的弟子們也忠於他這位心靈上的導師,當他被魯哀公趕出楚國後,他們誓死跟隨。他們一同斬破了路途中的荊棘,最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魯國。

每當我的眼前回顧著那些感人至深的鏡頭的時候,腦海中將他們生活的畫卷翻到了充滿溫情的一頁。那一天,他們已精疲力盡,他的弟子送來了最後一碗馬肉湯,這時的孔子已在弦聲中挺過了幾天,但他並沒有一個人喝完湯,而是同弟子們一起分享那溫情四溢的湯,他的情誼如此之深,到最後一刻,仍不忘為他人著想。翻開另一頁,雪白的冬景覆蓋了我的視野。一個寬闊的冰面上,有一輛馬車在行駛,突然冰面裂開了一條縫隙,致使他們紛紛摔倒在地,竹簡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顏回不顧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撈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簡,最終不幸溺水而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顏回,聲聲悲痛與希望在冰面上回盪著,最終卻都化為灰燼,尤留悲痛於心中。他們,走過了一個個暴風雨的夜晚,他們,將真情灑冊攜遍世間。他們的感人事跡讓我無時無刻不銘記於心。孔子的智慧,顏回的無私,個個人物將一種思想,一種精神化為人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學會感知,學會選擇,學會進取。

同時在看了電影《孔子》之後,心中也存在著充滿矛盾的心情。因為他的種種行為,既讓我贊同又讓我反對。然而,神廳孔子這么一個人物形象在這般矛盾中更顯突出。孔子一生坎坷,出身貧賤有四處碰壁。但他心懷理想,渴望回復周禮。禮樂等級制度確實有利於鞏固國家,但同時存在弊處。這種制度只考慮了統治階級額的利益,完全沒有照顧到農民百姓,所以才像《孔老二的罪惡一生》中畫的一樣,在周遊列國時被農民起義圍困。這便是一種制度的矛盾。

孔子也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當宰我與孔子辯論受三需不需要三年的問題上,孔子大發雷霆,嚴厲批評宰我,在宰我出門後還在背後罵他。我在想這孔子是不是真的罵得對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守喪並不需要一定滿三年,在這三年中吃素守喪,我認為宰我說的很有道理,在我看來,孔子是一時氣憤,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因為宰我的話是違背周禮的。可許多書上評論孔子性格時說他是「溫良恭儉讓」,即溫順、善良、恭敬、儉朴、謙讓。很少書中會正確的指出孔子脾氣的暴躁。這便是他性格的矛盾。孔子形象在矛盾中更顯生動,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孔子,不能因為一篇文章而否認了一個人。我們更要有探究精神,去證實書中所寫的真偽。

對於我們今天的人而言,我們雖然不知道孔子決絕棄家,背井離鄉周遊諸國那一刻是抱著什麼樣的理想或無奈,我只知道這個聖人在跨出家門那一刻,就有一對母女守望城門,這一守,就是無數個春夏秋冬。日落日升,君卻不見,望眼欲穿苦等華發年輪。電影里沒有描寫這些,可能聖人的兒女私情永遠都要以「聖」字為圓心,既然要以大仁為主,則對家人的小仁就只有以決絕為半徑,從而得到一個流芳百世傳頌千年的殘忍花環,人們銘記孔子,因為儒家,嫉恨距離,因為別離。那個寫滿功名利祿的紅塵,飄盪掙扎的怨恨,好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好一段,落葉歸根…………君不見,蒼茫大地千年流逝,世俗空空,那天下大同的夢想,那以仁治國的忠告,如今都已是過往浮雲的標本,僅供參考。

讀書多年,唯有那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殘留於心,現在看來,所謂君子,也不過是在人們酒足飯飽後參加的面具舞會,什麼都為的最終平步青雲繁華於世。有所不為的最後卻落得碌碌無為苦嘆經年。聖人,敢問為與不為?遙想千年,你的不為落到流離所失,縱覽現今,人群蝸居,不露鋒芒則恍惚一生,生存讓人們時而口吐蓮花,時而暗刺匕首,隱匿人潮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利益遠勝於仁義。君不知,銅筋鐵骨亦會遍體鱗傷蹣跚而行。仁與被仁,適者生存,當我們在水泥森林裡,是龍則盤,為虎則蹲的時候,聖人您又豈能明白蝸居的無奈?芙蓉花開,山林鳥避,電視丑態百出,報紙假象若干,風氣在此,誰又敢說他不為幾斗米折腰?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跳樓,尊嚴無命重,命卻比紙薄,敢問金庸筆下的.楊過為何跳崖?答曰:父是康。冷漠鑄造邪惡,溫暖醞釀光芒。人情冷暖世間城府豈能全盤用一個仁字去對待,若,人人似孔子般執著,則太平盛世,但既為人則如何全無私心?今日的原則遲早都會淪為多年後的眼淚和感慨,不信請看孔子城門前那一跪一嘆,跪的還是那座城,嘆的卻是多年的顛沛流離,多少的不甘心與委屈化成眼淚頃刻而瀉。君不見,兩鬢斑白,歲月無法抹掉的執著,悲歡刻在人心,遲遲無法散去。而人們,也只有在電影里看到他的夢想,無奈的憧憬……

當然,我們是新時代的棟梁,歷史的磨練中仍然熠熠生輝的孔子思想不該在我們這個高科技化的時代里被落寞。我們作為當代的學者應該辯證的吸收孔子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或許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的任務了。

電影《孔子》觀後感2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並不是因為它不好懂,而是因為它讓我感動了。《孔子》,從視聽出發,達到了心靈的感動與震撼,渲染了當時那種氣派氛圍。當然,我也必須承認,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雖然盡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別人的,但是不免給人牽強之感;故事是講到了,但是不精彩,情節片段之間缺乏很好的銜接;節奏緩慢,人物講話平淡呆板,沒有靈氣。也許是自己太不習慣文言文的緣故,加之中間有篡改歷史的情節,覺得有些別扭。

因為這是電影,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要將孔子的一生表現出來,實屬不易。所以總體上而言,它還是成功的。

首先,感觸最深的便是影片將尊師重道之風表現得淋漓精緻,真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好好學習啊!古今對照,令人汗顏。古人需拜師求藝,學生自當十分尊敬老師,也會刻苦學藝。師生情誼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學生依然緊緊追隨,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師之教誨,扶正官帽;顏回不畏艱險地保護書籍,為之獻身。我哭了,且不說修改了歷史,不說兩人的行為有些迂腐,卻將他們變得崇高而又偉大,使其境界得以升華。

其次是孔子回鄉後的那深情一拜,魯國啊,父母之邦,養我之土,我終於回來了。我又哭了,為何影片要將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劇色彩?我不明白為什麼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禮樂來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樣追慕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淳樸民風。男守本分,女有歸宿,老有所依,子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得多好啊!

顏回說,孔子錯在將全部理想都寄託在魯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覺得自己也錯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義了,沒有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而是將希望建立在一個美好的偉大的理想之中。可是無論怎樣依舊不能放棄對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依然希望能夠通過完善個人道德,而不是通過嚴格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孔子認為拿法來治國,是人們出於無奈才做的,人們不犯法是因為害怕法律,並不是出於真正的自我約束。

然而有一天,我無意在書上看到這是一種鮮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傾向。調節倫理關系,要訴諸人們的道德自覺,但並非人人都能達到高度的道德自覺,即使一個有高度道德自覺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動的表現出道德自覺。在子見南子一節中,面對巨大的誘惑,孔子的眼神和身體也有顫動,他是聖人,作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樣堅守自己的信念。何況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樣,會遭小人的算計與嫉妒,也會被世人誤解。無怪南子一句“世人只知道夫子的痛苦,有誰又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的境界呢?便稱其為知己了。顯然,僅僅依靠道德來協調社會關系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過於抬高道德,將發現無力控制社會秩序的尷尬局面。這樣的行政觀念和倫理價值意識等都與當時和現代社會不相適應。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有多少人是像魯君那樣裝點瘋,賣點傻充當一個見風使舵者呢,又有多少人依然能像孔子那樣一生堅守自己的理想呢?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自己的內心吧有空看看《孔子》,讀讀《論語》吧,充實自己,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

電影《孔子》觀後感3

《中國文化概論》課上,我們觀看了影片《孔子》。東周末年,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常常為了爭霸而互相爭戰,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孔子(前551~前479)就生活在這個時代,為了理想,他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才智,他不費吹灰之力幫魯王收回汶上三城;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人品,他為救陪葬的漆雕弓而向這個慘絕人寰的社會發起犀利的攻擊。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卻屢屢失措。他懷才不遇,代理國相僅僅百餘天;他被人誤解,引起很多人的冷嘲熱諷;他窮困潦倒,甚至一度差點餓死,只能以琴樂代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或許孔子的時代真的還沒有到來!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情節。在白雪茫茫中,當孔子與弟子行經冰河時,冰裂開了,顏回與滿車的竹簡陷入冰窟。顏回為了打撈竹簡,不顧冰寒,一次次的潛入水底,孔子痛哭流涕,那個一簞食、一瓢飲而能自得其樂的文弱書生的形象頓時顯得無比鮮明,我的眼睛濕潤了。顏回死後,孔子抱著他的屍體久久不肯放手,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痛。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在衛國內亂時,為護幼君,血戰眾敵,慘死亂軍刀下,他死前說:「夫子說過,君子就是死,也要正衣冠。」孔子最鍾愛的兩個弟子,一文一武,心甘情願的以生命捍衛了「禮」的尊嚴!

孔子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卻讓他的學生們緊緊追隨。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撐著孔子?或許正如電影中南子所說:「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沒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達到的境界。」

或許孔子已經預料到後世對他的評價,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因為《春秋》;後人誤解我,也因為《春秋》。我想這與大家對國學熱的態度一樣吧。近年來,國學熱開始興起,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國學的節目也陸續開播,世界各國開辦孔子學院,甚至奧運會上也高呼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國學熱的興起,正說明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國學是一種智慧的發酵和歲月的沉澱,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哲理,只有細細品味,或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溫故而知新」或許就是對國學的最好詮釋吧!

真熱愛,源於真了解。了解孔子,了解國學,傳承文化血脈,中國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現代化。

『伍』 電影 《孔子》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劇情簡介 · · · · · ·
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周潤發 飾)受到魯定公(姚魯 飾)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獨霸朝綱,也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陳建斌 飾)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馬精武 飾)和大夫黎鉏(王繪春 飾)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謹瞎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從此哪晌塌,孔子率顏回(任泉 飾)、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獲俸粟6萬石.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周迅 飾),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李圓范……
本片主題曲《幽蘭操》為歌後王菲息聲多年後復出之作.

『陸』 《孔子》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看完《孔子》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感想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電影觀後感3篇,歡迎閱讀。

《孔子》電影觀後虛散感一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在磨滑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據觀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待的觀眾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差游氏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為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周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復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眾們便在電影院里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通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眾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為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為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為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眾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為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電影觀後感二

"我來到樹下,一邊幫忙收橘子一邊問奶奶:"奶奶,奶奶為什麼幾粒橘子的籽,能變出這么多的'橘子;350字作文過了一會,輪到我表演了,我悄悄一看紙條,天呀。同桌的你,可愛的像墜入凡間的天使。嘴裡不停地說:"好、好;過年的時候我們家進行了一次大掃除,在拖地的時候發現在我的床下有一支鋼筆,正是不見了的那一支筆,看到這支鋼筆,我真想對那個朋友說生對不起,是我誤會你了,但是再也沒有機會向他道歉了。

電影里的孔子溫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里的一句話:「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里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里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孔子》電影觀後感三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裡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有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更應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不畏艱難,腳踏實地地向著理想進發。

『柒』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孔子》是一部的傳記歷史片,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電影《孔子》的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有關電影《孔子》的觀後感一

電影《孔子》主要講述了公元前六世紀,屹立數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漸衰落,各諸侯國割據一方,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戰。此時社會混亂,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先生出身於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而深感憂慮,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先生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先生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他於晚年返回魯國,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最終,孔子先生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是,禮崩樂壞終促成萬世師表。孔子先生逝世之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謚「大成至聖先師」。

電影《孔子》中的情節主要從孔子先生五十多歲起展開。五十多歲的孔子先生受到魯定公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踏上仕途。一次,在魯國季相國的葬禮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先生的弟子救回孔子先生家中。孔子先生同情這個小男孩並且反對這種沒有人性的陪葬制度,於是他在一次朝會上請求君主赦免這個小男孩。孔子先生的這一舉動在朝會上引發了激烈爭論。雖然最終孔子先生在爭論中取勝,但他卻因此與季桓子結怨。從這個情節中,我看到了孔子先生身為儒家創始人的善良。「仁」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仁者愛人,以禮殺人,則非禮也。」孔子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仁者。

後來,孔子先生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和大夫黎鉏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從這一情節中我感受到孔子先生不愧為一代大思想家,他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有謀略的人。

孔子先生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體現出了孔子先生過人的指揮才能。但這引發了佞臣謀反,直接導致了季桓子罷黜孔子先生。孔子先生從此便開始帶著弟子周遊列國。

「子見南子」的情節也讓我印象頗深。南子妖艷而又清純,她能夠讀懂孔子先生作為聖人的痛苦與寂寞。但面對這樣一個女人,孔子先生表現出了可貴的理智。美色與權貴擺於眼前,孔子先生仍然堅守了內心的仁義道德。這種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孔子先生師徒的周遊之路也是異常艱辛。孔子先生離開衛國經御戚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3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先生便帶弟子離開,楚國派人去迎接孔子先生。陳國、蔡國的'大夫怕孔子先生到了楚國被重用,於是派人將孔子先生師禪敏徒圍困在半道,孔子先生師徒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派兵迎孔子先生,孔子先生師徒才免於一死。但即使在這種連生命都難保的危難關頭之時,孔子先生依然講誦《詩》《禮》。孔子先生弟子子路很迷惑,於是問孔子先生說:「君子也有處境艱難得時候嗎?」孔子先生便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表現出了孔子先生對於理想的堅持和身處逆境時的平和心態。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被眾人接受,甚至處處被人誤解、迫害,孔子先生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燒,鼓舞著他不斷講學。就算身處逆境,君子也可安於艱難困苦。

影片的最後孔子先生歸魯。眾人喜極而泣的場景讓人感動。

電影《孔子》讓我了解了孔子先生晚年的一段經歷,了解了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更讓我了解了聖賢孔子先生的勇氣和謀略,以及他對理想的堅持和他思想的偉大。

有關電影《孔子》的觀後感二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鎮襲陵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先生連同他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先生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先生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先生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先生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先生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先生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裡,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先生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先生。

『捌』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電影《孔子》改編了史書中記載的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故事,除了闡述中國儒家「仁義禮樂」思想外,兩帆判銷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禮數、木簡文書、建築風格等都態游映射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接下來我搜集了電影《孔子》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1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沖搏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裡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

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2

今天,搶先在首影前觀看了《孔子》,不能說悶,也沒有十分激動,總體上還有點失望,所以要寫觀後感,真的讓我久久不能下筆。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電影《孔子》選擇了最為嚴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劇,它幾乎沒有娛樂片的特質,可以稱得上是「嚴肅的商業片」,大段的半文對白,繁瑣禮法的悉數呈現,春秋五霸的權勢關系,都需要觀眾做好「備課」的准備。我雖然在此前已惡補了一下,但還是有不少話語聽不明白;而且很多劇情很快地一下帶過,對歷史沒有相當了解的人,是會完全看慒的。感覺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是比較文藝化了,考驗觀眾的智慧啊!

故事從孔夫子五十多歲,得以實現夢想,踏上仕途開始,感覺開場有點突然,接下來就是孔子運用計謀,抗衡齊國、三桓,然後平步清雲,連升幾級,做到代相國之職,劇情很緊湊。精彩的辯論,讓人精神一振,不過不失的特效,這也帶來了一點視覺刺激。不過,總覺得有那麼點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頭上冒出的問號越來越多:作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氏,為何讓孔丘當代相國?孔丘推行墮三都的時候,季孫氏又讓旁邊的人推動此舉,任由孔丘拆他的城牆?而這此似乎都是他的計謀,但看不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了對他有什麼好處,電影對此沒有交待清楚。接下來與公山狃一戰,這也挺振奮人心的,不過其中的萬剪齊發,而孔子「無懈可擊」,然後又出現「諸葛連弩」,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中段的「子見南子」也讓人印象深刻,美色與權勢擺於前,孔夫子還是選擇了仁義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聖人也!而不過那一幕想要表現南子的美艷,我卻感覺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畫皮里的小唯真是差遠了。

再到後面,讓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顏回落水,來回多次在冰水裡搶救竹簡一幕,雖然他的行為很偉大,我也有那麼一點感動,但轉念再一想,這樣是不是有點迂腐呢?不管怎樣,他是為這些孔子最愛的書簡獻身了,導演讓他死得很唯美。

最後,孔子與弟子們得以回魯國,一眾人喜極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門前跪拜,老淚縱橫,那時候我也哭了,不過不是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員的入戲所帶動。

總的來說,「就這樣吧」!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3

昨天下午,在教育局號召、學校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孔子》這部電影,介紹了孔子一生的經歷,從年少時胸懷大志渴望強盛國家,中年終獲賞識身居要職卻在勝利前被迫止步,到後來辭官周遊列國,故事裡包括了孔子對弟子的教育、自己的思想以及學習方法,讓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這位被後世傳頌也確實值得被尊重的偉人。

孔子青年當官時,在深山從虎口中救下一位老婦人,震驚於「苛政猛於虎」的他,從此決定尊禮樂、行仁政、鑄杏壇傳道授業。在講學過程中,接納了一位貧窮卻好學的奴隸,主張「有教無類」,凡好學者不分貴賤。話劇中還演了「兩小兒辯日」、「虛則傾,中則正,滿則覆」……等蘊含了很多道理的故事,映射孔子的思想。

後來不得志的孔子終於被委以重任,被派去與齊國開戰。而後方,昏庸的君王卻在宮中日日享樂,甚至叫停了即將到來的勝利。失望痛心的孔子辭官了。但是沒有放棄他的理想,孔子開始周遊列國,整整十四年,開展講學,推行仁政思想,渡濟蒼生。

故事接近尾聲,孔子回到故土,他已經老了。

回顧孔子的一生若是用一句話概括,那便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為社會的混亂情形憂心忡忡,為國君的昏庸無度失望痛心,所幸他懷有大愛、懷有志向,一生都在推行禮樂仁政,努力擔負著濟世的責任。他深深地記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想,我們也一樣擔負著責任。即使如今是一片太平盛世,沒有那許多濟世救人的需求,但我們同樣需要時刻警醒自己,居安思危,以學習為途徑、報國為目標,勇往直前,定能迸發出千軍萬馬之力。

或許這便是教育局與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孔子》目的和用意吧,我們確是該好好了解孔子,傳承並發揚孔子的精神,讓中華文化真正地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現,用我們的能力,為歷史的長河也添上如孔子這般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4

《孔子》這部電影是由周潤發等大陸一線影星出演的,並且表演的都比較到位。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聖人的一面表現了出來,任泉飾演的顏回,鏡頭不多,但是把顏回的那種謙卑、禮讓的樣子表演的也還算到位,當孔子在衛國要見南子的時候,子路的一句「那個女人,您一定不能見!」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現出來。

電影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受到魯定公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權傾朝野,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其後,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和大夫黎鉏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

從此,孔子率顏回、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范。結尾孔子死後鮑德熹的鏡頭探到窗外,一片淡定從容的畫卷,電影就在優美而有意境的畫卷中結束。

電影中的孔子雖然一直尋覓「知音」,但結局卻知音寥寥。在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聖人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自我認同的故事。「孔子眾門徒與孔子的關系」和「子見南子」是《孔子》的兩大部分,無論是眾門生還是南子,都是在彼時為數不多的孔子「知音」。

而慘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們的結局死的死,傷的傷,無一不以悵然落幕。所以本片著重於講述「孔子見南子」與「顏回救書簡」,孔子明知南子賞識他,亦無法留在衛國;明知顏回落水性命堪輿,亦無法營救——通篇其實是在製造一種關於人物的「無力感」:既無法改變時局,亦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命運。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鑽研學問的嚴謹態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一個有學問、正直、光明磊落、對國家有用的人。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5

時光流轉,兩千年只是彈指一揮。論語,讓我的心穿過時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過《孔子》這部電影,我更加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愛默生對孔子有這樣的評價: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司馬遷也有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嘆。雖不能至,卻十分嚮往。我們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孔子的言行舉止間透漏著智慧。在救漆思弓時,他憑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駁的公山大人無話可說。在於齊國會盟之日,又憑借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齊國的陰謀。可見他過人的本領,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謀遠略。

孔子的一生簡單而復雜。簡單,是因為他只有一個簡單的目標。他終其一生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他不貪圖能夠榮華富貴,不追求功名利祿,淡泊明志。復雜,雖志向宏大卻因魯公的膽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開,像我一樣裝瘋賣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擊。玉珏送到他手中後,他明白訣別之際的到來。他不得不拋棄妻兒,獨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遊列國數十載,過程顛沛流離,喪失愛徒,可見其艱辛。

離別後,下起的傾盆大雨似乎也在為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馬車陷到了一個泥坑裡,但他用盡力氣想把馬拉出來的時候,自己卻不小心摔倒了,但這並沒有是他崩潰,反而他大笑了起來,也許,在這時,他已經釋然了。他的笑,是那麼爽朗,震撼了我的內心。孔子是幸運的,他有一群願隨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後一碗的馬肉湯,他沒有獨自一人喝掉,而是與周圍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後,自己倒在地上。這么樣一位老師,又怎會不受學生愛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衛國的戰場上離開,顏回的溺水身亡都給孔子帶來沉重的打擊。我想,這比不受魯國重用更為難過吧。

玉環到來之際,意味著孔子即將返還魯國。但他早已對戰亂的時代絕望,他不在熱衷於政務,只想投身於教育,教授更多的學子,讓教育發揚光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些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終其一生,孔子雖沒實現他的政治訴求,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教學財富。他注重的禮,穿越千年,穿到了我們的眼中,穿進了我們的心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6

之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論語》,了解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這本書是在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纂而成。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最近我們看來《孔子》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從公元六世紀孔子受到魯定公賞識,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夠用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來實踐。但在他人的嫉妒下被罷黜,於是開始了周遊列國、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歷經磨難之後,孔子最終歸魯,專心致志,開設學堂講學。他為後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的政治和文化產生了了深遠的影響,被舉世公認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典範。

再談一下孔子的扮演者周潤發,他的表演十分出色,把老年的孔子的形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表演彷彿真的把我們帶回到了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光,回到了東周時期那段戰亂頻繁之時,他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不妨從《孔子》中去細細品味周潤發的表演,去了解他表演的分寸得體、真誠朴實,從而啟發我們在生活中做事時的一種真誠朴實,踏踏實實的態度。

在遊行中,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回離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絕,顏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繹著儒家「仁」和「愛」,詮釋著「忠」和「孝」。這也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知識,崇尚文化。

在最後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因此在之後看待事物時要從多方面去觀察、了解事物,切忌從一方面片面的了解,否則得到的結果總是以偏概全,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7

《孔子》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幾天,今天才抽出時間去看,在去看這電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關於《孔子》的歷史。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高大、偉岸、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體會著各種苦痛,充滿悲情。讓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經對孔子的一些事跡沒有很大印象了。看完這部電影後,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導演胡玫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對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在軍事上亦有建樹,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是「內聖」,孟子是「外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弟子:子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曾參、子夏、子張……

顏回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顧自己的安危墜入冰湖,最後離開人世。當孔子抱著顏回冰冷的身體,想用所有的辦法想救顏回時,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點哭了。裡面顏回說的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如果人不能改變世界,那應該改變自己的內心。」

是的,有些世間的事物,環境的導致,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無法改變的,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劇情裡面有好多台詞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等。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想去學習研究歷史的想法。覺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當中了,卻很失誤怎麼會對這些歷史都不夠了解呢。要好好的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勤求學問而不用心思考,還是不能明白究竟,僅是空想而不肯勤學,變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8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正式上映。

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此時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潛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

據觀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盼的觀眾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為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此時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周遊列國的路途。

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復雜的資料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此時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眾們便在電影院里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透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眾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為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為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為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

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眾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為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9

周六下午去觀看了電影《孔子》,故事情節基本符合史實且連貫流暢,畫面富有美感,拖沓鏡頭和廢話頗少,無論從史學美學角度還是教育意義來說,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將點滴感想記述如下。

之一,體會並非領悟之境界。當孔子主張隳三都失敗遭魯國君臣冷落而顛沛流離周遊列國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其與弟子們的艱難處境,但要領悟孔子渴望實現理想、傳授仁義道法之境界就難了。人與人之間難的就是領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張正義、扶弱濟貧、維護國威乃至痛失弟子時,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穩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無遺。無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絕非好德之人。當孔子受到衛國王後美色引誘時,可以看出其介於痛苦與逃避之間的表情,而且他預感到衛國將天下大亂。這是莫大的考驗。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動腳了,眼睛發綠,更有甚者動手動腳或口出穢言佔小便宜,卻滿嘴仁義道德而不臉紅,好色者怎會好德呢?實乃道貌岸然,惡俗之極。

之四,真愛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處表白。當孔子被驅逐出魯國時,與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愛的子女離別時的內心掙扎,當他失去最鍾愛的弟子顏回時的痛苦憐惜,當他與相依為命的弟子們分享一碗羊肉湯時的愧疚……孔子的言語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矯揉。

之五,堅持為善者必識大體。孔子盡管遭誤解冷落而被迫周遊列國,歷經磨難,但最後魯國迎請他回國時,他還是非常樂意地帶弟子們回國傳授正道,僅提出不要以政擾他,他只想教書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識大體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是由他堅持為善的積淀造就的。現在有些人受點小委屈、吃點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惡言相向,更有「扔紗帽」的荒唐之舉。實乃狹隘。

之六,樂觀可以戰勝暫時的困難。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國,生活堪為艱辛。特別是當他們到達陳蔡交界處時,已無丁點糧食,弟子飢餓難忍,孔子撫琴鼓氣,展現了一個樂觀堅毅的孔子,渴望用內心戰勝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沒有一處交待孔子有什麼不足,此與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頗為相似。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10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

這部電影將孔子先生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先生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先生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先生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先生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先生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裡,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先生。

『玖』 電影《孔子》觀後感

由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看完了,盡管和電視劇的主演不一樣,個人風格也有差異,可孔子所推崇的旦頃仁德禮樂卻沒有分別。看後有以下幾點感受:

1.孔夫子對於「齊魯友好盟約"的充分准備,能感受到他對人性及謀略的精準把握,齊國國君以為他只會舞文弄墨,哪裡曉得他以十剩戰車及100輛牛車便贏得了齊國的500剩兵車。他說:周公有教,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備之。齊乃虎狼之國,多年來想吞並魯國,不可不防。因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備,顯示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

2.他對弟子體恤有加。握納子路和漆思公去衛國輔佐國君,他有太多的不舍。他對子路說:你的性格逞強好勝,模皮陸在亂世中是很危險的。執政者,外正衣冠禮儀,內正品德心靈。凡非禮者,勿視、勿聽、勿言、勿動,然後一直目送他們消失在路的盡頭。弟子顏回為了救落水的書簡失去了生命,他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四個小時,能感受到他對弟子的情之深,愛之切。

3.他一生追求以禮治國,周遊列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夢想,從不屈服於權貴及美色,並且可以通過事情的表象看到本質。他是聖人,是真正的君子,是令那些普通的君王大夫一看到就害怕的人,他們不重用夫子,不是他的能力不足,而是他的高尚品格讓執政者望而生畏。

閱讀全文

與孔子2018年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