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電影《孔子》改編了史書中記載的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故事,除了闡述中國儒家「仁義禮樂」思想外,兩帆判銷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禮數、木簡文書、建築風格等都態游映射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接下來我搜集了電影《孔子》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沖搏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裡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
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今天,搶先在首影前觀看了《孔子》,不能說悶,也沒有十分激動,總體上還有點失望,所以要寫觀後感,真的讓我久久不能下筆。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電影《孔子》選擇了最為嚴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劇,它幾乎沒有娛樂片的特質,可以稱得上是「嚴肅的商業片」,大段的半文對白,繁瑣禮法的悉數呈現,春秋五霸的權勢關系,都需要觀眾做好「備課」的准備。我雖然在此前已惡補了一下,但還是有不少話語聽不明白;而且很多劇情很快地一下帶過,對歷史沒有相當了解的人,是會完全看慒的。感覺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是比較文藝化了,考驗觀眾的智慧啊!
故事從孔夫子五十多歲,得以實現夢想,踏上仕途開始,感覺開場有點突然,接下來就是孔子運用計謀,抗衡齊國、三桓,然後平步清雲,連升幾級,做到代相國之職,劇情很緊湊。精彩的辯論,讓人精神一振,不過不失的特效,這也帶來了一點視覺刺激。不過,總覺得有那麼點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頭上冒出的問號越來越多:作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氏,為何讓孔丘當代相國?孔丘推行墮三都的時候,季孫氏又讓旁邊的人推動此舉,任由孔丘拆他的城牆?而這此似乎都是他的計謀,但看不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了對他有什麼好處,電影對此沒有交待清楚。接下來與公山狃一戰,這也挺振奮人心的,不過其中的萬剪齊發,而孔子「無懈可擊」,然後又出現「諸葛連弩」,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中段的「子見南子」也讓人印象深刻,美色與權勢擺於前,孔夫子還是選擇了仁義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聖人也!而不過那一幕想要表現南子的美艷,我卻感覺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畫皮里的小唯真是差遠了。
再到後面,讓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顏回落水,來回多次在冰水裡搶救竹簡一幕,雖然他的行為很偉大,我也有那麼一點感動,但轉念再一想,這樣是不是有點迂腐呢?不管怎樣,他是為這些孔子最愛的書簡獻身了,導演讓他死得很唯美。
最後,孔子與弟子們得以回魯國,一眾人喜極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門前跪拜,老淚縱橫,那時候我也哭了,不過不是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員的入戲所帶動。
總的來說,「就這樣吧」!
昨天下午,在教育局號召、學校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孔子》這部電影,介紹了孔子一生的經歷,從年少時胸懷大志渴望強盛國家,中年終獲賞識身居要職卻在勝利前被迫止步,到後來辭官周遊列國,故事裡包括了孔子對弟子的教育、自己的思想以及學習方法,讓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這位被後世傳頌也確實值得被尊重的偉人。
孔子青年當官時,在深山從虎口中救下一位老婦人,震驚於「苛政猛於虎」的他,從此決定尊禮樂、行仁政、鑄杏壇傳道授業。在講學過程中,接納了一位貧窮卻好學的奴隸,主張「有教無類」,凡好學者不分貴賤。話劇中還演了「兩小兒辯日」、「虛則傾,中則正,滿則覆」……等蘊含了很多道理的故事,映射孔子的思想。
後來不得志的孔子終於被委以重任,被派去與齊國開戰。而後方,昏庸的君王卻在宮中日日享樂,甚至叫停了即將到來的勝利。失望痛心的孔子辭官了。但是沒有放棄他的理想,孔子開始周遊列國,整整十四年,開展講學,推行仁政思想,渡濟蒼生。
故事接近尾聲,孔子回到故土,他已經老了。
回顧孔子的一生若是用一句話概括,那便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為社會的混亂情形憂心忡忡,為國君的昏庸無度失望痛心,所幸他懷有大愛、懷有志向,一生都在推行禮樂仁政,努力擔負著濟世的責任。他深深地記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想,我們也一樣擔負著責任。即使如今是一片太平盛世,沒有那許多濟世救人的需求,但我們同樣需要時刻警醒自己,居安思危,以學習為途徑、報國為目標,勇往直前,定能迸發出千軍萬馬之力。
或許這便是教育局與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孔子》目的和用意吧,我們確是該好好了解孔子,傳承並發揚孔子的精神,讓中華文化真正地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現,用我們的能力,為歷史的長河也添上如孔子這般濃墨重彩的一筆。
《孔子》這部電影是由周潤發等大陸一線影星出演的,並且表演的都比較到位。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聖人的一面表現了出來,任泉飾演的顏回,鏡頭不多,但是把顏回的那種謙卑、禮讓的樣子表演的也還算到位,當孔子在衛國要見南子的時候,子路的一句「那個女人,您一定不能見!」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現出來。
電影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受到魯定公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權傾朝野,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其後,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和大夫黎鉏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
從此,孔子率顏回、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范。結尾孔子死後鮑德熹的鏡頭探到窗外,一片淡定從容的畫卷,電影就在優美而有意境的畫卷中結束。
電影中的孔子雖然一直尋覓「知音」,但結局卻知音寥寥。在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聖人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自我認同的故事。「孔子眾門徒與孔子的關系」和「子見南子」是《孔子》的兩大部分,無論是眾門生還是南子,都是在彼時為數不多的孔子「知音」。
而慘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們的結局死的死,傷的傷,無一不以悵然落幕。所以本片著重於講述「孔子見南子」與「顏回救書簡」,孔子明知南子賞識他,亦無法留在衛國;明知顏回落水性命堪輿,亦無法營救——通篇其實是在製造一種關於人物的「無力感」:既無法改變時局,亦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命運。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鑽研學問的嚴謹態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一個有學問、正直、光明磊落、對國家有用的人。
時光流轉,兩千年只是彈指一揮。論語,讓我的心穿過時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過《孔子》這部電影,我更加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愛默生對孔子有這樣的評價: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司馬遷也有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嘆。雖不能至,卻十分嚮往。我們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孔子的言行舉止間透漏著智慧。在救漆思弓時,他憑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駁的公山大人無話可說。在於齊國會盟之日,又憑借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齊國的陰謀。可見他過人的本領,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謀遠略。
孔子的一生簡單而復雜。簡單,是因為他只有一個簡單的目標。他終其一生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他不貪圖能夠榮華富貴,不追求功名利祿,淡泊明志。復雜,雖志向宏大卻因魯公的膽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開,像我一樣裝瘋賣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擊。玉珏送到他手中後,他明白訣別之際的到來。他不得不拋棄妻兒,獨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遊列國數十載,過程顛沛流離,喪失愛徒,可見其艱辛。
離別後,下起的傾盆大雨似乎也在為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馬車陷到了一個泥坑裡,但他用盡力氣想把馬拉出來的時候,自己卻不小心摔倒了,但這並沒有是他崩潰,反而他大笑了起來,也許,在這時,他已經釋然了。他的笑,是那麼爽朗,震撼了我的內心。孔子是幸運的,他有一群願隨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後一碗的馬肉湯,他沒有獨自一人喝掉,而是與周圍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後,自己倒在地上。這么樣一位老師,又怎會不受學生愛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衛國的戰場上離開,顏回的溺水身亡都給孔子帶來沉重的打擊。我想,這比不受魯國重用更為難過吧。
玉環到來之際,意味著孔子即將返還魯國。但他早已對戰亂的時代絕望,他不在熱衷於政務,只想投身於教育,教授更多的學子,讓教育發揚光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些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終其一生,孔子雖沒實現他的政治訴求,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教學財富。他注重的禮,穿越千年,穿到了我們的眼中,穿進了我們的心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之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論語》,了解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這本書是在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纂而成。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最近我們看來《孔子》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從公元六世紀孔子受到魯定公賞識,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夠用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來實踐。但在他人的嫉妒下被罷黜,於是開始了周遊列國、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歷經磨難之後,孔子最終歸魯,專心致志,開設學堂講學。他為後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的政治和文化產生了了深遠的影響,被舉世公認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典範。
再談一下孔子的扮演者周潤發,他的表演十分出色,把老年的孔子的形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表演彷彿真的把我們帶回到了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光,回到了東周時期那段戰亂頻繁之時,他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不妨從《孔子》中去細細品味周潤發的表演,去了解他表演的分寸得體、真誠朴實,從而啟發我們在生活中做事時的一種真誠朴實,踏踏實實的態度。
在遊行中,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回離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絕,顏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繹著儒家「仁」和「愛」,詮釋著「忠」和「孝」。這也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知識,崇尚文化。
在最後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因此在之後看待事物時要從多方面去觀察、了解事物,切忌從一方面片面的了解,否則得到的結果總是以偏概全,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
《孔子》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幾天,今天才抽出時間去看,在去看這電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關於《孔子》的歷史。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高大、偉岸、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體會著各種苦痛,充滿悲情。讓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經對孔子的一些事跡沒有很大印象了。看完這部電影後,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導演胡玫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對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在軍事上亦有建樹,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是「內聖」,孟子是「外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弟子:子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曾參、子夏、子張……
顏回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顧自己的安危墜入冰湖,最後離開人世。當孔子抱著顏回冰冷的身體,想用所有的辦法想救顏回時,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點哭了。裡面顏回說的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如果人不能改變世界,那應該改變自己的內心。」
是的,有些世間的事物,環境的導致,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無法改變的,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劇情裡面有好多台詞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等。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想去學習研究歷史的想法。覺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當中了,卻很失誤怎麼會對這些歷史都不夠了解呢。要好好的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勤求學問而不用心思考,還是不能明白究竟,僅是空想而不肯勤學,變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正式上映。
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此時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潛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
據觀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盼的觀眾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為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此時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周遊列國的路途。
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復雜的資料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此時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眾們便在電影院里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透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眾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為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為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為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
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眾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為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周六下午去觀看了電影《孔子》,故事情節基本符合史實且連貫流暢,畫面富有美感,拖沓鏡頭和廢話頗少,無論從史學美學角度還是教育意義來說,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將點滴感想記述如下。
之一,體會並非領悟之境界。當孔子主張隳三都失敗遭魯國君臣冷落而顛沛流離周遊列國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其與弟子們的艱難處境,但要領悟孔子渴望實現理想、傳授仁義道法之境界就難了。人與人之間難的就是領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張正義、扶弱濟貧、維護國威乃至痛失弟子時,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穩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無遺。無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絕非好德之人。當孔子受到衛國王後美色引誘時,可以看出其介於痛苦與逃避之間的表情,而且他預感到衛國將天下大亂。這是莫大的考驗。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動腳了,眼睛發綠,更有甚者動手動腳或口出穢言佔小便宜,卻滿嘴仁義道德而不臉紅,好色者怎會好德呢?實乃道貌岸然,惡俗之極。
之四,真愛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處表白。當孔子被驅逐出魯國時,與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愛的子女離別時的內心掙扎,當他失去最鍾愛的弟子顏回時的痛苦憐惜,當他與相依為命的弟子們分享一碗羊肉湯時的愧疚……孔子的言語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矯揉。
之五,堅持為善者必識大體。孔子盡管遭誤解冷落而被迫周遊列國,歷經磨難,但最後魯國迎請他回國時,他還是非常樂意地帶弟子們回國傳授正道,僅提出不要以政擾他,他只想教書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識大體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是由他堅持為善的積淀造就的。現在有些人受點小委屈、吃點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惡言相向,更有「扔紗帽」的荒唐之舉。實乃狹隘。
之六,樂觀可以戰勝暫時的困難。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國,生活堪為艱辛。特別是當他們到達陳蔡交界處時,已無丁點糧食,弟子飢餓難忍,孔子撫琴鼓氣,展現了一個樂觀堅毅的孔子,渴望用內心戰勝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沒有一處交待孔子有什麼不足,此與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頗為相似。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
這部電影將孔子先生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先生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先生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先生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先生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先生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裡,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先生。
❷ 電影 《孔子》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劇情簡介 · · · · · ·
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周潤發 飾)受到魯定公(姚魯 飾)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獨霸朝綱,也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陳建斌 飾)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馬精武 飾)和大夫黎鉏(王繪春 飾)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從此,孔子率顏回(任泉 飾)、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獲俸粟6萬石.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周迅 飾),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范……
本片主題曲《幽蘭操》為歌後王菲息聲多年後復出之作.
❸ 電影《孔子》的演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孔子 周潤發 ----
南子 周迅 ----
老子 許還山 ----
魯定公 姚櫓 ----
齊景公 馬精武 ----
衛靈公 畢彥君 ----
齊大夫黎鉏 王繪春 ----
季孫斯 陳建斌 ----
季孫肥 陸毅 ----
叔孫武 王斑 ----
孟孫何忌 吳連生 ----
亓官氏 張凱麗 ----
孔鯉 喬振宇 ----
孔姣 陳燃 ----
顏回 任泉 ----
子 路 李文波 ----
冉 求 馬 強 ----
子 貢 闞金明 ----
漆思弓(少年) 高 天 ----
漆思弓(青年) 劉峰超 ----
公西赤 劉泳辰 ----
曾 參 陳偉棟 ----
曾 點 王慶元 ----
公伯寮 馬 勇 ----
子 游 李春鵬 ----
子 羔 陳列軍 ----
子 夏 湯木春 ----
冉 雍 駱明翰 ----
衛國太子蒯潰 李桓 ----
霓裳 李欣汝 ----
小孩 譚浩林 ----
宮 謁 龔 潔 ----
公山狃 張興哲 ----
顏涿聚 董子午 ----
侯 凡 谷 洋 ----
季氏家臣 黃文光 ----
孔子的弟子 黃易明 ----
申居須 紀永清 ----
樂 碩 周建濤
❹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
《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傳記歷史片,由胡玫執導,周潤發、周迅、陳建斌領銜主演,任泉、陸毅、姚櫓等主演,於2010年1月22日全國上映。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孔子》電影優秀 觀後皮笑感 ,歡迎閱讀!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1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 文化 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沖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裡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著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說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裡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復念叨著:「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盡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里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2
電影《孔子》想要展示給我們的,並不是一個所謂的「聖人形象」,更多的,依然還是從傳記電影的受眾角度出發,向我們描繪了一個情感里的孔子。
對於中國人來說,可以將孔子稱之為精神之父,只是,孔子的形象實在是太過遙遠和飄渺,我們對他最直觀的感受估計還是燃穗含「仁義禮智」這些信念所塑造的慈祥老頭,估計很大一部是因為我們深受兒時課本上插畫的影響。所以對孔子的印象,都是被建構起來的,而且經過了每個人自己的不同想像。
可以說,這樣的情況對導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為,無論她塑造一個什麼樣的孔子,觀眾都有可能接受,因為觀眾並不清楚孔子到底是怎樣的儀態和舉止。但另一方面,這種很大自由度的塑造,也會讓很多觀眾反感,畢竟,通過現實的熒幕表現出來孔子這個形象,未免會打破很多人心中的幻境。
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導演依舊執著於孔子聖人形象的打造,但同樣也沒有放棄對孔子個人情感細節的表達。導演希望借於此,向觀眾們重現一個既為凡人也為聖人的孔子,所以才會放入那麼多孔子的感情世界族猛,比如他的妻女,當然更重要的是作為賣點的周迅版南子。
導演大膽的給孔子配了一個小三,而且是一個跟孔子一樣非常聰明的小三。「子見南子」這樣一個 傳說 中的 故事 ,被導演處理的曖昧不已。史記里記載:(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面對弟子子路的不高興,孔子是發了毒誓的。但到底子見南子的時候發生了何事,歷史上並沒有定論。因此導演做此番演繹,雖說不上巧妙,但也很好的維護了孔子的形象,將其對南子的態度處理的不卑不亢不過不失。同時,又讓其間充滿了想像的意味,照顧了商業上炒作點,讓兩大主演有了交集,相信這一段,是讓導演煞費苦心的。
撇去這些爭議點不談,導演將孔子的一生濃縮在了這部電影里。從孔子在魯國開始推行改革,到迫不得已遊走列國,直到最後孔子駕鶴西去。很明顯,電影有限的長度必然容納不了偉人真實的一生,導演胡玫是抓住了幾個關鍵的片段,時間的變化就交給了字幕推進。這些片段有文有武,有成有敗,有得有失。多角度的描繪了孔子人生歷程中所遭遇的幸運和坎坷。而將這些片段整合起來之後,導演是想用孔子這一生的進程,塑造一個心懷家國卻又鬱郁不得志的偉人,將他此生的貢獻和遺憾,用影像的方式展現給觀眾。
孔子秉持著「仁愛」的理念仕官與魯國,但這些在當時那個諸侯割據、群雄並起的緊張年代,這樣的思想未免太過於超前。因此,他遊走他鄉,傳授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十四年的時間,他都在各列國游盪。晚年回到魯國之後,再也不過我政事,而是致力於傳播自己的思想。可以說,孔子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他空有一番大智慧卻無從施展,還不時的捲入政治斗爭當中。這裡面,孔子該是有多少落寞以及失望。
然而,影片雖然致力於構建有血有肉的聖人,卻還是以十分單調的方式進行。對於孔子心理細節的刻畫,實在太少,以至於我們甚至無法感受到那種悲切。導演雖然想拉近孔子與我們的距離,但看電影的過程,我們到底能否如導演所願,亦或如周潤發所講看了這部電影不哭的就不是人,非常值得懷疑。
正如大家所說,這個影片太平,就像一個沒有發育良好的女性胸前一樣。讓我又想起那個關於父親是建築師的笑話,從電影看來,《孔子》這部電影的爸爸胡玫未必稱得上是一個好導演,但絕對是一個好的建築師。在她的手下,電影以四平八穩的姿勢向前推進,配角個個要麼有勇,要麼有謀,而且表露的都異常直白,十分打擊我們對孔子弟子的想像。當然,他們對老師的忠與誠在電影里是一覽無余的,就像孔子出走魯國時眾弟子用行動支持,這里雖然是一個刻意製造的煽情點,但實在是直白的像舞女,遠不如輕解羅裳來的有韻味。
而對於偉人偉大的描寫,電影也是為偉大而偉大。電影里的孔子字字珠璣,即使生活中,這樣的講話方式也不在少數,這樣刻意的將人們熟知的 名言 表現出來,也許具有歷史的可信度,但卻造成了觀眾觀看時的別扭。畢竟,雖然電影是描述歷史人物的電影,但在表述方式上,仍然應該貼合現今觀眾的心態與欣賞方式。
對於孔子這個人物,我們心懷敬意,對《孔子》這部電影,我們卻心態復雜。首先,對於導演將孔子這樣一個非常厚重與偉岸的人物搬上熒幕,我們欽佩她的勇氣和魄力。而對於電影中對孔子不遺餘力的全方位描寫,我們也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作為一部國產片來說,《孔子》仍然還是繼承了國產片的傳統,就是大氣有餘、回味不足,總會缺少一些打動人心的東西。對於國產片的失望,其實也是大家對國產電影的期待,少一些噱頭,多在電影本身下功夫,是更加本分與真誠的工作態度。而不要在上映之前就給觀眾戴上高帽子,或者是動用行政力量進行干涉,反倒會激起觀眾的反感。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3
孔子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一想到國學就會想起論語;一想到論語就會想起孔子。
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聖人。
有德是:他會去救助窮人。比如說在《孔子》這部電影里講了。孔子解救了一個要給季氏陪葬的小奴,那個小奴為了感謝孔子,最後還當了孔子的學生。這個事情還說明了,只要願意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感謝你的。
而有才是:他會通過觀察一個國家,來知道這個國家的未來。比如說,在《孔子》這部電影里說了。孔子受到衛國的邀請去了衛國,他通過觀察衛國就知道衛國馬上會有內亂,所以馬上離開了衛國。這個事情還說明了,只要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許多事情。
孔子雖然很有才華,很有品德,但是一生之中沒有受到任何一位君王重用。所以他一生都在和他的學生流浪,直到晚年,才回到故鄉魯國,繼續 教育 他的學生學習,直到七十二歲死去。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4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並不是因為它不好懂,而是因為它讓我感動了。《孔子》從視聽出發,達到了心靈的感動與震撼,渲染了當時那種氣派氛圍。當然,我也必須承認,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雖然盡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別人的,但是不免給人牽強之感;故事是講到了,但是不精彩,情節片段之間缺乏很好的銜接;節奏緩慢,人物講話平淡呆板,沒有靈氣。也許是自己太不習慣文言文的緣故,加之中間有篡改歷史的情節,覺得有些別扭。
因為這是電影,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要將孔子的一生表現出來,實屬不易。所以總體上而言,它還是成功的。
首先,感觸最深的便是影片將尊師重道之風表現得淋漓精緻,真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好好學習啊!古今對照,令人汗顏。古人需拜師求藝,學生自當十分尊敬老師,也會刻苦學藝。師生情誼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學生依然緊緊追隨,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師之教誨,扶正官帽;顏回不畏艱險地保護書籍,為之獻身。我哭了,且不說修改了歷史,不說兩人的行為有些迂腐,卻將他們變得崇高而又偉大,使其境界得以升華。
其次是孔子回鄉後的那深情一拜,魯國啊,父母之邦,養我之土,我終於回來了。我又哭了,為何影片要將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劇色彩?我不明白為什麼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禮樂來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樣追慕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淳樸民風。男守本分,女有歸宿,老有所依,子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得多好啊!
顏回說,孔子錯在將全部理想都寄託在魯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覺得自己也錯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義了,沒有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而是將希望建立在一個美好的偉大的理想之中。可是無論怎樣依舊不能放棄對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依然希望能夠通過完善個人道德,而不是通過嚴格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孔子認為拿法來治國,是人們出於無奈才做的,人們不犯法是因為害怕法律,並不是出於真正的自我約束。
然而有一天,我無意在書上看到這是一種鮮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傾向。調節倫理關系,要訴諸人們的道德自覺,但並非人人都能達到高度的道德自覺,即使一個有高度道德自覺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動的表現出道德自覺。
在子見南子一節中,面對巨大的誘惑,孔子的眼神和身體也有顫動,他是聖人,作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樣堅守自己的信念。何況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樣,會遭小人的算計與嫉妒,也會被世人誤解。無怪南子一句「世人只知道夫子的痛苦,有誰又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的境界呢?便稱其為知己了。顯然,僅僅依靠道德來協調社會關系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過於抬高道德,將發現無力控制社會秩序的尷尬局面。這樣的行政觀念和倫理價值意識等都與當時和現代社會不相適應。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有多少人是像魯君那樣裝點瘋,賣點傻充當一個見風使舵者呢,又有多少人依然能像孔子那樣一生堅守自己的理想呢?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自己的內心吧有空看看《孔子》,讀讀《論語》吧,充實自己,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5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裡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
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
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有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更應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不畏艱難,腳踏實地地向著理想進發。
《孔子》電影優秀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觀看電影孔子優秀觀後感範文大全
★ 電影孔子優秀觀後感500字作文
★ 電影《孔子》觀後感範文
★ 最新優秀紀錄片孔子的觀後感大全
★ 影片《孔子》的觀後感心得
★ 孔子觀後感精選6篇500字
★ 電影孔子觀後感
★ 孔子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孔子電影觀後感
★ 孔子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
❺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孔子》是一部的傳記歷史片,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電影《孔子》的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電影《孔子》主要講述了公元前六世紀,屹立數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漸衰落,各諸侯國割據一方,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戰。此時社會混亂,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先生出身於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而深感憂慮,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先生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先生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他於晚年返回魯國,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最終,孔子先生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是,禮崩樂壞終促成萬世師表。孔子先生逝世之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謚「大成至聖先師」。
電影《孔子》中的情節主要從孔子先生五十多歲起展開。五十多歲的孔子先生受到魯定公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踏上仕途。一次,在魯國季相國的葬禮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先生的弟子救回孔子先生家中。孔子先生同情這個小男孩並且反對這種沒有人性的陪葬制度,於是他在一次朝會上請求君主赦免這個小男孩。孔子先生的這一舉動在朝會上引發了激烈爭論。雖然最終孔子先生在爭論中取勝,但他卻因此與季桓子結怨。從這個情節中,我看到了孔子先生身為儒家創始人的善良。「仁」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仁者愛人,以禮殺人,則非禮也。」孔子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仁者。
後來,孔子先生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和大夫黎鉏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從這一情節中我感受到孔子先生不愧為一代大思想家,他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有謀略的人。
孔子先生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體現出了孔子先生過人的指揮才能。但這引發了佞臣謀反,直接導致了季桓子罷黜孔子先生。孔子先生從此便開始帶著弟子周遊列國。
「子見南子」的情節也讓我印象頗深。南子妖艷而又清純,她能夠讀懂孔子先生作為聖人的痛苦與寂寞。但面對這樣一個女人,孔子先生表現出了可貴的理智。美色與權貴擺於眼前,孔子先生仍然堅守了內心的仁義道德。這種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孔子先生師徒的周遊之路也是異常艱辛。孔子先生離開衛國經御戚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3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先生便帶弟子離開,楚國派人去迎接孔子先生。陳國、蔡國的'大夫怕孔子先生到了楚國被重用,於是派人將孔子先生師禪敏徒圍困在半道,孔子先生師徒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派兵迎孔子先生,孔子先生師徒才免於一死。但即使在這種連生命都難保的危難關頭之時,孔子先生依然講誦《詩》《禮》。孔子先生弟子子路很迷惑,於是問孔子先生說:「君子也有處境艱難得時候嗎?」孔子先生便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表現出了孔子先生對於理想的堅持和身處逆境時的平和心態。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被眾人接受,甚至處處被人誤解、迫害,孔子先生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燒,鼓舞著他不斷講學。就算身處逆境,君子也可安於艱難困苦。
影片的最後孔子先生歸魯。眾人喜極而泣的場景讓人感動。
電影《孔子》讓我了解了孔子先生晚年的一段經歷,了解了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更讓我了解了聖賢孔子先生的勇氣和謀略,以及他對理想的堅持和他思想的偉大。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鎮襲陵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先生連同他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先生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先生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先生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先生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先生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先生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裡,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先生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先生。
❻ 麻煩給我周潤發演的電影《孔子》的詳細劇情
公元前六世紀,屹立數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氣勢磅礴的時代,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有戰爭、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中國史稱為"春秋"時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
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
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是,禮崩樂壞終促成萬世師表!歿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謚"大成至聖先師"。
(6)孔子電影2018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1、預告片中,孔聖人以手杖輕松化解蠻夷刺來的劍,被形容為孔聖人也會功夫了。但在正片中,這一段孔子的「武戲」卻被剪掉了。
2、《孔子》國際終極版30秒預告片由影片的攝影指導鮑德熹親自剪輯。
3、由林潮祥、毛懷清領銜的造型設計團隊,前後共打造了3500種古樸華麗的道具,創造了中國影史道具製作的紀錄。小到兵器上的紋飾、盔甲上的字元,大到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全套編鍾進行完整的復制。
4、導演胡玫透露,周潤發跟她談到孔子時曾落淚,「說他也很孤獨,他是在演自己。」
❼ 《孔子》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看完《孔子》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感想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電影觀後感3篇,歡迎閱讀。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在磨滑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據觀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待的觀眾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差游氏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為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周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復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眾們便在電影院里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通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眾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為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為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為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眾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為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我來到樹下,一邊幫忙收橘子一邊問奶奶:"奶奶,奶奶為什麼幾粒橘子的籽,能變出這么多的'橘子;350字作文過了一會,輪到我表演了,我悄悄一看紙條,天呀。同桌的你,可愛的像墜入凡間的天使。嘴裡不停地說:"好、好;過年的時候我們家進行了一次大掃除,在拖地的時候發現在我的床下有一支鋼筆,正是不見了的那一支筆,看到這支鋼筆,我真想對那個朋友說生對不起,是我誤會你了,但是再也沒有機會向他道歉了。
電影里的孔子溫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里的一句話:「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里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里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裡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有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更應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不畏艱難,腳踏實地地向著理想進發。
❽ 孔子電影詳細介紹
導演:胡玫
領銜主演:周潤發 周迅 陳建斌
上映時間:2010年1月22日
劇情簡介:
《孔子》導演胡玫在接受采訪時詳細解讀了《孔子》的部分劇情。胡玫透露,電影《孔子》並沒有展現孔子完整的一生,而是描寫他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並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陳蔡被圍、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重要經歷進行改編。
墮三都:發生在孔子54歲左右的故事。當時孔子為削弱季孫、叔孫、孟孫三家世卿的勢力,提出了墮三都(即拆毀三家所建城堡)的舉措。由此也與陳建斌等人扮演的三家產生了矛盾,墮三都的行動因為種種陰謀阻撓半途而廢,隨後魯定公和季桓氏開始迷戀齊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並且在郊祭時沒有送給孔子祭肉,這也直接導致了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
代表場景:孔子離家,悲憤莫名,在滂沱大雨中跌倒,映入眼簾的是一匹馬,孔子突然開始孤獨地仰天大笑。
孔子見南子:周遊列國第一站衛國時發生的故事。當時衛靈公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而衛靈公的姬妾南子對孔子愛慕有加,並且邀請孔子到宮中談話。
代表場景:孔子在與南子見面後,出宮時遇到徒弟們的詢問,孔子為免引起弟子們對他產生誤會,便表示,如果自己和南子有私情,那就是「天厭之!天厭之!」
陳蔡被圍: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3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於是派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孔子師徒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
代表場景:孔子在被圍時依然講誦《詩》《禮》,弟子子路很迷惑,於是見孔子說:「君子也有處境艱難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回國:在孔子周遊列國時,他的一些弟子被召回魯國做官,其弟子冉求在齊魯大戰中率軍取得大勝後,季康子(季桓子之子)問他軍旅的本領是學來的還是天生就會的,冉求回答:「學之於孔子。」隨後季康子就決心把孔子請回來,當時孔子已經68歲了。
代表場景:齊魯大戰。這也是電影《孔子》中為數不多的大場面戰爭大戲,其中孔子弟子冉求更是表現出了非凡的射箭和駕車的功力,算是整場電影中動作戲最精彩的一場。
❾ 電影《孔子》觀後感
《孔子》電影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下面給大家分享電影《孔子》觀後感,歡迎借鑒!
沒有一個時代不在討論研究著孔子,就彷彿是一個人印證了那句話「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或許我們會一直對孔子的事跡有著兩種目光,或褒或貶。無所謂外界的評論,實實在在的是孔子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也許就是近日我觀看電影《孔子》後的體會和感悟吧。
影片《孔子》一開頭,就出現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背靠著牆,盤坐在地上,若有所思。此時他的心裡只有一句感慨:禮樂仁和的夢想只能託付給未來了。這是《孔子》這部影片對於孔子老年時內心的揣測:一個滿懷理想抱負的聖人,即使經歷了從黑發到白發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但當初堅定的理想是不會被動搖的。我卻心生疑惑:孔子何以如此地堅定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又為何在諸國都無法得以實現?
與我們處於當今社會的普通相比,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奴隸制末期,七國爭霸,戰爭頻發,社會動盪不安,而魯國則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各國如果不去消滅他國,就只能面對被他國消滅的命運。因此各國漸漸從安逸中覺醒,企圖擴充各自的領地。既然要征戰,那麼軍隊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而一隻好的軍隊,需要的是分明的紀律和賞罰制度。同時,征戰期間,為了避免內憂外患的局面,需要維持國內相對的安定。而刑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最具震懾力的。因此法家的依法治國的主張最受推崇。而孔子卻主張以仁愛治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他的崇高品質。百姓能夠知仁的內涵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自然是比被迫守法律來得高級、穩定。他的智慧與才能相融,總能使自己化險為夷,但他的認識與主張卻因觸動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與他國。但是使百姓在思想里知仁,在行為上守禮,必然要教之。而教育對人思想的轉變是漫長的,游姿隱在各國劍拔弩張、虎視眈眈的局面下,變得不可取。他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態度,上演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除去當時的歷史因素,孔子本身的理想觀點也是太過於理想、不具有說服力。恢復周禮,以仁愛治國是孔子的理想。恢復周禮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禮樂崩壞的局面,以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對他的弟子嚴厲卻不失親切,總能在他們散落時重建他們的心靈之柱,總能在他們努力時及其泛起千層浪花,凝聚起他們前進的動力。他的弟子們也忠於他這位心靈上的導師,當他被魯哀公趕出楚國後,他們誓死跟隨。他們一同斬破了路途中的荊棘,最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魯國。
每當我的眼前回顧著那些感人至深的鏡頭的時候,腦海中將他們生活的畫卷翻到了充滿溫情的一頁。那一天,他們已精疲力盡,他的弟子送來了最後一碗馬肉湯,這時的孔子已在弦聲中挺過了幾天,但他並沒有一個人喝完湯,而是同弟子們一起分享那溫情四溢的湯,他的情誼如此之深,到最後一刻,仍不忘為他人著想。翻開另一頁,雪白的冬景覆蓋了我的視野。一個寬闊的冰面上,有一輛馬車在行駛,突然冰面裂開了一條縫隙,致使他們紛紛摔倒在地,竹簡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顏回不顧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撈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簡,最終不幸溺水而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顏回,聲聲悲痛與希望在冰面上回盪著,最終卻都化為灰燼,尤留悲痛於心中。他們,走過了一個個暴風雨的夜晚,他們,將真情灑冊攜遍世間。他們的感人事跡讓我無時無刻不銘記於心。孔子的智慧,顏回的無私,個個人物將一種思想,一種精神化為人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學會感知,學會選擇,學會進取。
同時在看了電影《孔子》之後,心中也存在著充滿矛盾的心情。因為他的種種行為,既讓我贊同又讓我反對。然而,神廳孔子這么一個人物形象在這般矛盾中更顯突出。孔子一生坎坷,出身貧賤有四處碰壁。但他心懷理想,渴望回復周禮。禮樂等級制度確實有利於鞏固國家,但同時存在弊處。這種制度只考慮了統治階級額的利益,完全沒有照顧到農民百姓,所以才像《孔老二的罪惡一生》中畫的一樣,在周遊列國時被農民起義圍困。這便是一種制度的矛盾。
孔子也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當宰我與孔子辯論受三需不需要三年的問題上,孔子大發雷霆,嚴厲批評宰我,在宰我出門後還在背後罵他。我在想這孔子是不是真的罵得對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守喪並不需要一定滿三年,在這三年中吃素守喪,我認為宰我說的很有道理,在我看來,孔子是一時氣憤,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因為宰我的話是違背周禮的。可許多書上評論孔子性格時說他是「溫良恭儉讓」,即溫順、善良、恭敬、儉朴、謙讓。很少書中會正確的指出孔子脾氣的暴躁。這便是他性格的矛盾。孔子形象在矛盾中更顯生動,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孔子,不能因為一篇文章而否認了一個人。我們更要有探究精神,去證實書中所寫的真偽。
對於我們今天的人而言,我們雖然不知道孔子決絕棄家,背井離鄉周遊諸國那一刻是抱著什麼樣的理想或無奈,我只知道這個聖人在跨出家門那一刻,就有一對母女守望城門,這一守,就是無數個春夏秋冬。日落日升,君卻不見,望眼欲穿苦等華發年輪。電影里沒有描寫這些,可能聖人的兒女私情永遠都要以「聖」字為圓心,既然要以大仁為主,則對家人的小仁就只有以決絕為半徑,從而得到一個流芳百世傳頌千年的殘忍花環,人們銘記孔子,因為儒家,嫉恨距離,因為別離。那個寫滿功名利祿的紅塵,飄盪掙扎的怨恨,好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好一段,落葉歸根…………君不見,蒼茫大地千年流逝,世俗空空,那天下大同的夢想,那以仁治國的忠告,如今都已是過往浮雲的標本,僅供參考。
讀書多年,唯有那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殘留於心,現在看來,所謂君子,也不過是在人們酒足飯飽後參加的面具舞會,什麼都為的最終平步青雲繁華於世。有所不為的最後卻落得碌碌無為苦嘆經年。聖人,敢問為與不為?遙想千年,你的不為落到流離所失,縱覽現今,人群蝸居,不露鋒芒則恍惚一生,生存讓人們時而口吐蓮花,時而暗刺匕首,隱匿人潮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利益遠勝於仁義。君不知,銅筋鐵骨亦會遍體鱗傷蹣跚而行。仁與被仁,適者生存,當我們在水泥森林裡,是龍則盤,為虎則蹲的時候,聖人您又豈能明白蝸居的無奈?芙蓉花開,山林鳥避,電視丑態百出,報紙假象若干,風氣在此,誰又敢說他不為幾斗米折腰?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跳樓,尊嚴無命重,命卻比紙薄,敢問金庸筆下的.楊過為何跳崖?答曰:父是康。冷漠鑄造邪惡,溫暖醞釀光芒。人情冷暖世間城府豈能全盤用一個仁字去對待,若,人人似孔子般執著,則太平盛世,但既為人則如何全無私心?今日的原則遲早都會淪為多年後的眼淚和感慨,不信請看孔子城門前那一跪一嘆,跪的還是那座城,嘆的卻是多年的顛沛流離,多少的不甘心與委屈化成眼淚頃刻而瀉。君不見,兩鬢斑白,歲月無法抹掉的執著,悲歡刻在人心,遲遲無法散去。而人們,也只有在電影里看到他的夢想,無奈的憧憬……
當然,我們是新時代的棟梁,歷史的磨練中仍然熠熠生輝的孔子思想不該在我們這個高科技化的時代里被落寞。我們作為當代的學者應該辯證的吸收孔子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或許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的任務了。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並不是因為它不好懂,而是因為它讓我感動了。《孔子》,從視聽出發,達到了心靈的感動與震撼,渲染了當時那種氣派氛圍。當然,我也必須承認,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雖然盡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別人的,但是不免給人牽強之感;故事是講到了,但是不精彩,情節片段之間缺乏很好的銜接;節奏緩慢,人物講話平淡呆板,沒有靈氣。也許是自己太不習慣文言文的緣故,加之中間有篡改歷史的情節,覺得有些別扭。
因為這是電影,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要將孔子的一生表現出來,實屬不易。所以總體上而言,它還是成功的。
首先,感觸最深的便是影片將尊師重道之風表現得淋漓精緻,真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好好學習啊!古今對照,令人汗顏。古人需拜師求藝,學生自當十分尊敬老師,也會刻苦學藝。師生情誼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學生依然緊緊追隨,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師之教誨,扶正官帽;顏回不畏艱險地保護書籍,為之獻身。我哭了,且不說修改了歷史,不說兩人的行為有些迂腐,卻將他們變得崇高而又偉大,使其境界得以升華。
其次是孔子回鄉後的那深情一拜,魯國啊,父母之邦,養我之土,我終於回來了。我又哭了,為何影片要將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劇色彩?我不明白為什麼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禮樂來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樣追慕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淳樸民風。男守本分,女有歸宿,老有所依,子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得多好啊!
顏回說,孔子錯在將全部理想都寄託在魯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覺得自己也錯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義了,沒有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而是將希望建立在一個美好的偉大的理想之中。可是無論怎樣依舊不能放棄對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依然希望能夠通過完善個人道德,而不是通過嚴格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孔子認為拿法來治國,是人們出於無奈才做的,人們不犯法是因為害怕法律,並不是出於真正的自我約束。
然而有一天,我無意在書上看到這是一種鮮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傾向。調節倫理關系,要訴諸人們的道德自覺,但並非人人都能達到高度的道德自覺,即使一個有高度道德自覺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動的表現出道德自覺。在子見南子一節中,面對巨大的誘惑,孔子的眼神和身體也有顫動,他是聖人,作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樣堅守自己的信念。何況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樣,會遭小人的算計與嫉妒,也會被世人誤解。無怪南子一句“世人只知道夫子的痛苦,有誰又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的境界呢?便稱其為知己了。顯然,僅僅依靠道德來協調社會關系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過於抬高道德,將發現無力控制社會秩序的尷尬局面。這樣的行政觀念和倫理價值意識等都與當時和現代社會不相適應。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有多少人是像魯君那樣裝點瘋,賣點傻充當一個見風使舵者呢,又有多少人依然能像孔子那樣一生堅守自己的理想呢?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自己的內心吧有空看看《孔子》,讀讀《論語》吧,充實自己,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
《中國文化概論》課上,我們觀看了影片《孔子》。東周末年,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常常為了爭霸而互相爭戰,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孔子(前551~前479)就生活在這個時代,為了理想,他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才智,他不費吹灰之力幫魯王收回汶上三城;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人品,他為救陪葬的漆雕弓而向這個慘絕人寰的社會發起犀利的攻擊。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卻屢屢失措。他懷才不遇,代理國相僅僅百餘天;他被人誤解,引起很多人的冷嘲熱諷;他窮困潦倒,甚至一度差點餓死,只能以琴樂代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或許孔子的時代真的還沒有到來!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情節。在白雪茫茫中,當孔子與弟子行經冰河時,冰裂開了,顏回與滿車的竹簡陷入冰窟。顏回為了打撈竹簡,不顧冰寒,一次次的潛入水底,孔子痛哭流涕,那個一簞食、一瓢飲而能自得其樂的文弱書生的形象頓時顯得無比鮮明,我的眼睛濕潤了。顏回死後,孔子抱著他的屍體久久不肯放手,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痛。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在衛國內亂時,為護幼君,血戰眾敵,慘死亂軍刀下,他死前說:「夫子說過,君子就是死,也要正衣冠。」孔子最鍾愛的兩個弟子,一文一武,心甘情願的以生命捍衛了「禮」的尊嚴!
孔子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卻讓他的學生們緊緊追隨。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撐著孔子?或許正如電影中南子所說:「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沒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達到的境界。」
或許孔子已經預料到後世對他的評價,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因為《春秋》;後人誤解我,也因為《春秋》。我想這與大家對國學熱的態度一樣吧。近年來,國學熱開始興起,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國學的節目也陸續開播,世界各國開辦孔子學院,甚至奧運會上也高呼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國學熱的興起,正說明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國學是一種智慧的發酵和歲月的沉澱,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哲理,只有細細品味,或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溫故而知新」或許就是對國學的最好詮釋吧!
真熱愛,源於真了解。了解孔子,了解國學,傳承文化血脈,中國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現代化。
❿ 求 周潤發版電影《孔子》百度雲資源,謝
鏈接:https://pan..com/s/1ubeDJomMVMUiaFB7XoRF2w
提取碼:heem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傳悉碰絕記歷史片,由胡玫執導,周潤發、周迅、陳建斌領銜主演,任泉、陸毅、姚櫓等主演,於2010年1月22日睜姿全國上映。電影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吵世國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