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影視類的學術期刊有哪些可以投稿的不一定是核心期刊…
1、當代電影:
《當代電影》雜志是電影藝術專業刊物。注重電影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對中國電影精品和國外電影經典作品的分析,並注重對當代電影作品的研究。
當代電影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90年代世界電影、影片個案分析、電視研究。
2、電影藝術:
《電影藝術》雜志紿終走在中國電影藝術發展的最前沿,內容涉及影視編導、文學、攝影、美術、表演以及紀錄片、動畫片、國內外電影美學、文化研究等領域,是進入影視界必讀的專業雜志。曾用刊名:中國電影。
電影藝術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電影批評、學術爭鳴、史典探問、電影人物、電影語錄、長短集、視與聽、紀錄影像。
3、世界電影:
《世界電影》遵循「洋為中用」的方針,向廣大讀者翻譯介紹外國電影理論,提供國外電影創作的成功經驗,為我國電影工作者提供借鑒。曾用刊名:電影藝術譯叢。
世界電影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版塊欄目:專題文論、電影劇本、創作問題討論、經驗談、各國電影概況、新片介紹。
4、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為我國唯一的電影專業高等學院的學報,也是唯一的集電影高等教育與電影理論研究為一體的電影專業理論刊物,其辦刊宗旨,注意反映學院教師的教學及學術研究成果,注意追蹤反映國內外影視最新創作動態及研究動態,把學報辦成國內在知名度和學術水準方面最有影響、對業內人士最具參考價值的電影創作研究與理論刊物之一。力爭產生重要的國際影響,始終保持濃厚的時代氣息。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期刊榮譽: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獲獎情況:2002-2003年度北京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獎、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學報。
5、電影文學
6、電影新作
7、中國電影市場
『貳』 05年的票房前20名的電影是什麼
2005美國本土票房前20
1.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 $380,270,557
2.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291,710,957
3.哈里波特4:哈里波特與火焰杯 $290,013,036
4.世界大戰 $234,280,354
5.金剛 $218,080,025
6.婚禮傲客 $209,255,921
7.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206,459,076
8.蝙蝠俠歸來$205,343,774
9.馬達加斯加 $193,595,521
10.史密斯夫婦$ 186,336,279
11.全民情敵 $179,495,555
12.最長的一碼$158,119,460
13.神奇四俠 $154,696,080
14.四眼天雞 $135,386,665
15. 機器人歷險記 $128,200,012
16.一往無前 $119,519,402
17.神勇奶爸 $113,086,868
18.新搶錢夫妻 $110,332,737
19.四十歲的老處男$109,449,237
20.空中危機 $89,707,299
來源:美國官方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
網頁http://www.boxofficemojo.com/yearly/chart/?yr=2005&p=.htm
2005全球票房前20
1.哈里波特4:哈里波特與火焰杯 $892,213,036
2.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 $849,997,605
3.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744,106,957
4.世界大戰 $591,416,316
5.金剛 $549,216,896
6.馬達加斯加 $528,366,986
7.史密斯夫婦 $478,207,520
8.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474,968,763
9.蝙蝠俠歸來 $371,853,783
10.全民情敵 $368,100,420
11.神奇四俠 $330,120,875
12.四眼天雞 $330,120,875
13.婚禮傲客 $285,176,741
14.機器人歷險記 $260,696,994
15.哈爾的移動城堡 $230,458,788
16.康斯坦丁 $230,427,240
17.空中危機 $230,427,240
18.天堂王國 $211,643,158
19.新搶錢夫妻 $201,580,853
20.神勇奶爸 $198,636,868
來源:美國官方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
網頁http://www.boxofficemojo.com/yearly/chart/?view2=worldwide&yr=2005&p=.htm
說明:與三樓有出入是因為截止日期不同,《電影世界》的截止日期可能是2005年12月31日,boxofficemojo的截止日期是電影的下院線日期
『叄』 影向標|此片飽受爭議,萬眾矚目
《長城》
3.5分
影評人、在《科幻世界》開有科幻電影專欄。
恭喜張藝謀導演!挾金獅金熊功力,成功躋身好萊塢二流怪獸大片導演之列!電影緊張有序,按五個方隊,六個階段展示了我文明古國的長城、響箭、孔明燈、鼓樂隊、火葯等神器,場面壯觀,氣氛熱烈,四夷賓服!特效和場景真熱鬧很花錢,堪稱人山獸海的一場視覺獸宴!真的就是一部故事中規中矩(節奏倒是還不錯,至少不拖沓),角色平平淡淡,特效熱鬧華麗的二流怪獸大片啊。
2. 劉宇清:5分
電影學者、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The Great Wall用「長城」作為片名,既不妥當,也不地道。不管怎麼評價歷史上的長城,它都在當今中國人的心中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內容與片名完全是文不對題,說俗了叫「掛羊頭賣狗肉」,說重了叫「欺世盜名」。實在想不出好的名字,不妨把英語The Great Wall翻譯成「高牆」,或者叫「饕餮」,甚至用那個幼稚得令人發笑的「Xinren」(信任),也不該盜用「長城」的名字!因為做人要誠實!
對於影片本身,我想借用石川先生和戴錦華老師的概念來描述。第一,這是一場用「團體操」美學組織起來打怪獸的游戲;第二,這是一場服食了「技術春葯」之後的視覺狂歡。影片剛開始,我以為自己把中國的「塞外」與美國的「西部」搞混了,錯把「印第安人」聽成了「契丹人」,這分明是一部好萊塢套路的西部片呀!自從看見了城樓,看見了成群的軍隊,進入團體操表演式的戰斗場面,才敢確信這是一部張藝謀「調度」(而不是導演)的影片。
看完電影,又不由得質疑導演在影片創作過程中的作用。編劇、製片和主演都是「外邦」,用簡單的情節和宏大的場面,千方百計證明那兩個試圖盜取黑火葯的白皮膚的「賊」、「混混」或「騙子」也懂得「信任」,同「我們」是一樣的人,可以為人民、集體、國家或信仰而戰,而另一個像西域人的騙子必須被炸死,順便還要惡心一下宋朝的皇帝。好萊塢的目的完全實現了。而作為出品人的喇培康收獲了什麼呢?政績?業績?票房?也許,只有滿臉的口水和一地的雞毛。
女主選了個花瓶,已經讓人無語。男配的表演僵化做作,則徹底令人憤怒。這是一部糟踐中國演員的作品,真心為張涵予、劉德華、彭於晏感到不值。如此無情地吐槽一部影片,在我這個最善良的影評人還是第一次。絕不是針對張藝謀導演,我很尊敬他,而且評價標准都源於他在《英雄》之前的成功經驗。同時,我也深深地擔憂,張導演如果離開了電腦數字技術和光電效果,還會不會拍電影?!
3. 賽人:5分
影評人、CCTV6《電影報道》(前身為《中國電影報道》)策劃。
4. tyger tyger:5分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文系碩士導師、電影學者。
費了許多人工,許多錢,許多臉,節省的是演技。有些可惜。但隨它去吧,錢,他肯定會賺回來的。
5. 胤祥:4分
電影學者。
做了這么大一個局,死了這么多人,潑了這么多獸血,摳了這么多圖,就為了捧一個景甜……還是蠻拼的嘛,反正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有時間重新排一遍奧運開幕式,那麼故事講得上氣不接下氣肯定不是時長的問題(起承轉合少一番兒呢),套《安德的游戲》蟲族設定的梗,要說的無非也就是所謂異族異種的問題(求同存異哈哈哈)。對比《十三釵》這次好歹中國這邊有了行動者的主體位置(然而依然沒有視點權),終於是「幫助」「合作」和「信任」而非「拯救」的結構,誰說不是秀肌肉啊——這么看來,電影的事實遠比影片本身要有趣。4分全給實效美服化道,跟這種片談故事合理性和演技純屬自找沒趣。
6. 風間隼:4分
影評人。
商業電影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拉民的配樂、威塔公司設計的怪獸,工業光魔的特效都是不應該抹煞的亮點。英語台詞也達到了好萊塢中等水平。屬於張藝謀的則是大紅大綠、戲曲式的戰陣場面、玻璃彩畫和團體操……所有讓人反胃的一切。《進擊的巨人》里有個「拜城牆教」,我覺得張國師可以當他們的教主,率領他不知所謂的「五禽戲軍團」拱衛牆內「家畜的幸福」。當然,說到底這還是個景甜電影,張藝謀居然不拍他最愛的偷漢子了,就是明證。
7. U兔:4分
電影類書籍譯者。
確實花了好多錢,但這又怎麼樣呢?無聊的故事,架空的情感,空喊的熱情,完全談不上節奏,總體很幼稚,好像小男孩在擺弄自己五顏六色的玩具兵。看完感覺特別空虛,無力吐槽。很討厭把動物體當敵人濫殺的設定。片尾曲做作得很,跟影片氣質很搭。
8. 妖靈妖:4分
製作金額是A級但內容與形式段位在B級的中美合拍片,走馬觀花高歌猛進地展示視覺奇觀,劇作上並沒有做到東西通吃,反而帶著一種審慎的干澀。
9. 徐元:4分
電影媒體人、曾在《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陳凱歌和他的《道士下山》並不孤獨,大家也錯怪了李仁港和《天將雄師》,而《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真是受委屈了。
10. 大旗虎皮:4分
北京大學教授。
充分證明中國電影只是做好特效而不選好演員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11. 大奇特:3分
歐美老電影愛好者、DVD收藏發燒友。
拍給西方人看的好萊塢流水線作業,別跟我提完成度,完成度不是應該的嗎?合拍片還有很多路要走。國師在奧運美學上引入了《僵屍世界大戰》《星河戰隊》和《超人》隕石梗。如果《黃金甲》是奧運前的試水,那《長城》就是奧運後的習作。無用功太多,民族化的恩怨情仇難引共鳴。美國怪獸片怪獸是賣點,國師的怪獸片明星是賣點,還不懂得隱藏怪獸的訊息,急於露出真容。那些擰巴在一起的中國元素和鄉土配色也可以稱之為輸出中國文化的話,中國電影和合拍片可真不爭氣。景妹子倒是有進步的,她已然撐起傳奇怪獸片半邊天,接下來她還將出現在《金剛2》和《環太平洋2》里,表老黑她了,要黑片不黑人。
12. 胡續冬:3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這部片子活生生地告訴我們,一個意識不到自己的創造力已經僵化到何等糟糕地步的老導演如果不及時退休的話後果是多麼可怕,再強勢的後期製作都會被無情地毀掉。如果老老實實地按照標準的好萊塢商業片路數拍,可能還不至於如此惡劣,但某導演在裡面添加的阻斷正常敘事進程的形式感私貨多到令人發指,多年來一直為人所詬病的色彩癌加倍爆發,再加上不知是與編劇團隊溝通有問題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造成的慘不忍睹的劇情,最後這部原本可以成為一部標准視覺奇觀片的電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某體育盛會開幕式團體操大回顧、孔子學院總部年度宣傳片、本土娛場男色巨型PPT和某女演員後台之謎的混合版。
13. 桃桃林林:3分
影視自媒體人,運營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微博「桃桃淘電影」、優酷視頻「桃淘好萊塢」和「本周院線新片」。
失望透頂。西式的特效怪獸與張藝謀大型精神文明建設一樣的方隊團體操格格不入,好像一邊准備打仗,一邊要上台表演,更像一個中西結合失敗的怪胎。五軍設定完全是擺設,搞不懂有何意義。所謂好萊塢經典劇本模式,實際就是爛梗與套路。故事講得無趣,節奏也不好,別甩鍋演員了,誰演也是爛片。
14. 汽車大師:3分
電影撰稿人。
大場面都是些魔幻片、怪獸片的陳芝麻爛穀子,剩下那些東方獵奇元素怎麼看怎麼別扭,五彩戰隊敞亮干凈的戲服違背了優秀好萊塢製作的基本法則。
15. 獨孤島主:2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人物極其扁平,用了一大堆明星充實畫面,卻大部分都成為炮灰。諸如霧中激戰及人山獸海的場面都相當可觀,但整體敘事完全草率、直莽、bug叢生,因此視覺上的刺激成為唯一的看點。一部僅靠場面與明星臉、幾乎取消了有效的敘事內核的故事片,本身已經價值有限。如要進一步討論所謂東西方文化議題,就更加沒完沒了,這種情形又不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對《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菊豆》的討論,那時候的「偽民俗」,指向明確,文化抱負強烈,今天的各類奇觀,已經百分百是資本的游戲,與「觀賞」本身無關了。
16. 西帕克:2分
影評人、電影媒體從業者、藍光收藏愛好者。
一堆好萊塢編劇弄個東方「獨立日」,20年前的爛梗用到現在,也算是另一種和好萊塢爆米花接軌。完全從西方視角出發,但真正買票被坑的估計還是中國觀眾。中文字幕翻譯一股濃濃的現代感,經常自我發揮,太讓人出戲。
17. 悉尼卡通:1分
影視劇編劇、影評人。
別跟我提工業標准,准確說是別侮辱工業標准,彷彿爛劇本就不是偽劣產品似的!對!爛!不是有瑕疵,不是差強人意,是爛!跟我念!了岸!爛!只是這部每一個毛孔里都冒出槽點的片子實在全方位滿足了我的惡趣味,別人怎麼看不知道,我是從頭笑到尾,各種經典片段亂入:那個從長城內部機關一路攀升的長鏡好像《狂暴之路》,人有車頭噴火吉他真金屬,我有周傑倫附體的雙截棍鼓手;而長城軍區領導班子帶頭鼓起的經久不息之掌,又在提醒我前陣子《我不是潘金蓮》里大會堂的畫面;而軍區司令直沖一線,在無關緊要的偵察任務中主動獻身露出的舒緩表情,終於讓全片馬特呆萌的苦大仇深得到合理理解——「你們丫的領個便當就殺青了,我呢?!」就連塔上琉璃的七色光,都失卻《金陵十三釵》教堂中的神聖含義,而在鹿晗的深情回眸里染上了幾分彩虹平權色彩!總之你只要別拿這片真當回事,可著勁地自己找樂子,就會玩得很開心。
至於部分左翼影評人會揚旗怒罵資本製造文化垃圾,部分國師影評人由本片暢談一帶一路、文化輸出,部分別有用心影評人逮著汴梁城的盛況尋覓一星半點張藝謀的政治隱喻,那是他們的玩法,大家開心就好。最後插一條硬廣:饒是杜比影院那麼好的暗部表現和3D照明亮度,那麼多本片一號的大特寫,我都找不到一點瑕疵,可見人家膚質真的好。請問上面一句是給誰做的硬廣:A.杜比影院;B.本片一號;C.某滴眼液;D.某英語培訓機構。
18. 吳李冰:1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毫無意義的土鱉產品。
『肆』 關於電影的報刊雜志
看電影 上 下 月末版 共三個版本
環球銀幕畫刊
大眾電影 (這個稍差)
DVD導刊 非常不錯。很多電影都同時發行DVD的,對吧
我所知道的最出名的就是這些。
『伍』 關於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什麼
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提出了「總體現實主義」說,他認為電影的產生來源於我們的木乃伊情結,贊同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巴贊的電影理論是與電影評論相結合的。它產生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崛起的時代。電影實踐的紀實創新給了巴贊理論上的啟示,提出了「總體現實主義」說。其電影理論體系及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評論文集《電影是什麼?》一書中。
在「電影是什麼」的設問下,巴贊從影像的角度對電影做出本體論的考察。作為現實主義取向電影研究的中心人物,他通過孜孜不倦的影評來建立自己的理論觀點。認為電影的產生來源於我們的木乃伊情結,贊同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安德烈·巴贊是法國戰後現代電影理論的一代宗師。
1945年,他發表了電影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性文章《攝影影象的本體論(Qu'est-ce que le cinemas)》。50年代,他創辦《電影手冊(cahier cinemas)》雜志、並擔任主編。
巴贊英年早逝,未能親自經歷戰後西方電影的一次創新時期——法國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電影手冊》的同事們(即著名的《電影手冊》派)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論實踐於銀幕,為電影帶來真實美學的新氣息。
因此,安德烈·巴贊被稱為「電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區別於「電影的黑格爾」——(法國)讓·米特里)。
用文字信仰電影
「即使一個讀者不會像巴贊那樣對電影有著哲學式的思考,也完全會被巴贊對一部電影的個案解讀而迷倒。」
新浪潮之父
無數熱情中間,總有一些人深邃而堅持。安德烈·巴贊就是當時那群法國超級電影狂熱者中的代表人物。巴贊出生於1918年4月18日,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他27歲。
他不僅熱情而且精力超群。他到處去看電影,看完了,不過癮就到處和人侃電影,在各種電影院,電影俱樂部,甚至是工廠。侃電影不過癮,他就給各種雜志寫稿,直到他自己牽頭辦了一份電影雜志——《電影手冊》。
這份雜志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影響了法國電影的進程,而且對世界電影的發展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巴贊的「堅持在銀幕前面討論電影」的理念,以及雜志社以挖掘和扶持「電影作者」為己任,使得這份雜志聲名顯赫。
巴贊時代的《電影手冊》聚集了特呂弗、戈達爾、侯麥、里維特等成為世界級電影導演的人,他本人毫無疑問的被冠以「新浪潮之父」。特呂弗將自己的處女作,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之一的《四百下》獻給了自己的精神之父巴贊。
安德烈·巴贊是一位遲鈍的敏感者。1950年代對於整個西歐是一個劇變的時代,戰後的經濟迅速繁榮,社會結構的變動使得都市空間中後現代性大大增加,而整個人文領域中結構主義風潮作為後現代性的思想風暴開始襲擊著歐洲思想界和藝術界。
安德烈·巴贊對這場人的精神王國的地震卻相當遲鈍,他不像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一樣從這種內心的焦躁生發出對電影的極端判斷,而是一股腦將戰後歐洲電影的諸多變遷放置到電影語言演進的美學史中進行了透徹分析。
巴贊在電影形式史領域是一位天才,他對電影語言發展輪廓的概括和梳理,幾乎奠定了他之後所有的相關思考的基礎,可以說他奠定了他之後的電影語言史和風格史的地圖繪圖方式,雖然他自己不曾做過任何大部頭的史論著作,他只留給我們四卷本的文集。
對影像最佳形式的旁白
看見某個家庭懸掛著的遺像或者我自己的居民身份證上表情過度陌生的照片,總是感嘆我們對制像的復雜的文化態度——紀念和確認建立在一種契約性的認定基礎上,照片在這個意義上是和現實被拍物完全「同一」了,但是這個「同一」是精神性的,是一種心理「情結」和法律基礎。
巴贊的所有電影議論就是建築在這個根本立論基礎上的,「電影觀」是先於電影機器發明之前存在的,這個「電影觀」就是保存「像」,而後認定「像」和「現實」的復制關系和同一關系。
巴贊所謂的電影的「木乃伊情結」的心理學動機,以及建築在「照相本體論」上對電影美學風格的褒貶態度構成了他所有電影思考和批評的靈魂,所以他在這種「精神性同一」的基礎上認定了電影復制技術的不斷發明構成了影像和現實間的漸變。
1979年張暖忻和李陀在《電影藝術》上發表了「談電影語言的現代化」一文,這篇文章以及後來中國第四代電影人的創作實踐,藉助對巴贊的理論的片面理解完成的,也就是將巴贊的理論理解為簡單的、狹隘的一種紀實美學的理論,理解為專注於技術的電影修辭手法。
其實,巴贊感興趣的也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再現,而是對「現實-影像」這組關系的精神性的認定,影像是為了保留對現實的精神性的迷戀而製作的,電影製造機器是這組精神關系的物質基礎而已,在這個意義上巴贊如同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電影進行反思。
其實,即使一個讀者不會像巴贊那樣對電影有著哲學式的思考,也完全會被巴贊對一部電影的個案解讀而迷倒。巴贊的影評不是堆砌理論術語的影評。他作為一位深諳影史又對影像有著天才審美敏銳度的人,對眼前的影像世界抒發出讓你拍案叫絕的評價。
如果說文字和影像在某種意義上冤家對頭,而巴贊的文字對於影像是一種最佳形式的旁白,是深情的戀人絮語。很多評論文字是害怕讀者見到電影影像本身的,這是一種可悲的「見光死」的評論,而巴贊的評論文字卻讓文字和影像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陸』 年度電影海報評選《小偷家族》高居首位
近日,英國電影雜志《Little White Lies》評選出了2018年全球電影海報的Top20,中國設計師黃海為《小偷家族》設計的中國版藝術海報高居首位,他為重映版《龍貓》設計的中國海報也進入了20強,位居第十名。入圍的20張海報中,既包括了歐格斯·蘭斯莫斯多次合作的設計師 Vasilis Marmatakis為《寵兒》設計的海報,也有由Alternative artwork製作的《巨齒鯊》海報。
這些海報評選結果與電影的質量無關,只關乎海報本身的設計感。其中也包括了在北美尚未上映的電影如《她的氣味》。下面是前十名海報的入圍理由。
第一名 《核爛小偷家族》內地公映版海報,設計師黃海
評語:重構《小偷家族》中的最經典的一個場景——一家人在海邊嬉戲跳躍,樹木希林飾演的奶奶默默地在背後注視著他們,將這個場景變成了一張日本傳統風格的毛氈。
第二名:《黑色黨徒》北美預告海報,設計師Gravillis Inc
評語: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頭戴著一個3K黨面具的畫面,用一張海報就將電影中復雜糾葛的政治狀況變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名:《第一歸正會》全球發行海報,設計師Percival Associates
評語:如果留意導演保羅·施拉德近年作品如《光逝》,《狗咬狗》,會發現他的電影海報風格並不是走簡單優雅路子的。但《第一歸正會》是個例外,純黑色背景上,一道火苗正好將伊桑·霍克憂心忡忡的臉分成了對稱的兩部分,無疑是年度最為震撼的電影海報之一。
第四名:《羅馬》預告海報,設計師還是Percival Associates
評語:這張海報對於負空間(即除字體本身佔用畫面外的空白區域)的巧妙運用,以及黑白色調與片名的金色之間的對比都富有沖擊力。兩個小孩仰躺著,飛機飛過天空本像是童年回憶中普普通通的匆忙一瞥,但這張海報讓它變得異常美麗。
第五名:《你從未在此》全球海報,設計師Empire Design (曾為《殺死比爾1,2》,《兩桿大煙槍》等設計海報的英國公司)
評語:將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槍手以一種鬼魂版的形態放置在畫面中央,與片名十分契合。兩張圖片的疊印讓人想起了曾在19,20世紀風行一時的廉價小說(pulp fiction)封面的現代版。
第六名:《希斯特斯兄弟》北美預告海報 設計師BOND (好萊塢內一家設計公司,參與《海王》《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等大片視覺設計)
評語:簡單但很有型,看上去,無論希特斯特兄弟去哪裡,死亡都如影隨形。
第七名:《寵兒》預告海報,設計師Vasilis Marmatakis
評語:從《狗牙》開始,Vasilis Marmatakis設計了歐格斯·蘭斯莫斯執導的所有電影的海報,包括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龍蝦》和《聖鹿之死》。
第八名:《她的氣味》北美電影節海報
評語:目前這部電影的北美上映時間還未確定,但這部朋克風格,色彩豐富的海報還是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印刷字體,顆粒感的畫面細節都與電影90年代美學契合,「SS」橋氏檔代表著Elisabeth Moss飾演的朋克女歌手的樂隊。
第九名:《此房是我造》全球海報,設計師The Einstein Couple
The Einstein Couple不但為拉斯·馮·提爾製作了這張海報,還全權負責了《此房是我造》的北美海報,以及此前發布的一組姿勢詭異的人物海報,《女性癮者》的海報也全部出自他們之手。
這張海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地獄般的浮雕形象,模仿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1822年的油畫《但丁的渡舟》。在那副油畫上,但丁和詩人維吉爾乘小舟穿越地獄,被罰下地獄的罪人在苦海中掙扎,飽受折磨,其中有老者也有年輕女人,表情痛苦。
第十名:《龍貓》內地重映版海報,設計師黃海
為紀念《龍貓》上映30周年並在內地展映之際,吉卜力工作室特邀設計師黃海為這部電影設計了一張紀念版海報。畫面並非選擇用龍貓這一萌物主角為主元素,而是繪制了小月和小梅兩姐妹在麥浪中奔跑的一幕,別出心裁。而黃色的麥浪敏亂上分布著幾道綠色,整體俯瞰下去,倒也讓人想起了電影中龍貓柔軟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