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MAX電影一次放映成本大概是多少錢呢
因為IMAX影院的造價及其設備非常昂貴,IMAX電影一次放映成本大於在2000萬左右。
一個imax廳300萬左右;杜比立體環繞影音系統,200來萬起步;買imax銀屏大概需要1000萬;imax放映機,6k畫質,而且只能發獨特的imax片源,一台200萬左右;再加上各種後期維護,基本上就是2000萬放映一次IMAX電影。
IMAX電影設備和場地要求:
為了大幅增加視頻的解析度,IMAX電影採用了特製的70mm底片,普通的電影底片為65mm的。為了以普通電影的每秒24格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普通電影的3倍。
聲音系統。由於IMAX要用到的底片更大,因此底片並沒有聲軌,它用了六聲道35mm磁帶播放與畫面同步聲音。在2015年,IMAX推出名為「IMAX 12 track」的13聲道(它包含12獨立聲道,一個超重低音)多聲道聲音系統。目前中國僅有上海的幸福藍海國際影城擁有該設備。
放映機。IMAX放映機重達1.8噸和超過178厘米高195厘米長,並且其造價十分昂貴。
影廳設計。IMAX影廳的構造和普通電影院的構造有很大的區別。由於它的畫面解析度更高,所以座位的設計是第一批至最後一排的長度都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與傳統的銀幕很不一樣。而且,座位傾斜度也更大,能讓觀眾更能夠面向銀幕中心,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⑵ 電影《這么多年》投資多少錢拍攝的
《這么多年》電影是由北京文化、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社、北京天譯恆通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范冰冰工作室等多家公司共同投資製作的。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電者大影的製作預算大概在5000萬-6000萬元人民幣之間,具體數字並沒有被正式公布。之所以該電影需要這么大的預算,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主演都是知名首大演員,成本較高,例如主角毛俊傑由范冰者嫌豎冰飾演,而另外一些演員也都有自己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是因為該電影的製作精良,從取景到攝影、音樂、後期製作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都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綜上所述,雖然沒有官方的數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么多年》電影的製作預算在5000萬-6000萬元人民幣之間。
⑶ 戰狼2的製作成本是多少
戰狼2的製作成本是多少?《戰狼2》製作成本是2億元。《戰狼2》從8000萬預算超支到2億元,身兼《戰狼2》導演與主演於一身的吳京曾感嘆影片超支超得太嚴重了。不過隨著《戰狼2》的熱映,巨大的財富效應開始顯現。
在2億元的成本下,《戰狼2》的製作一直是影片最大的賣點。開場一鏡到底的水下搏鬥戲點燃了觀眾最初的興致,之後的坦克漂移、軍艦導彈發射以及影片中實打實的真刀真槍則在快速剪輯的效果下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視效場面上,影片中全面升級的海陸空戰爭大戲也滿足了觀眾的眼球。
最終戰狼2在2017年暑期檔取得了56.8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創造了中國電影票房史的最新記錄
⑷ 拍一部電影大概要多少錢
看樓主想拍膠片電影還是數字電影,膠片電影製作成本比較高,而且膠片還有不同規格,一部90分鍾的膠片電影,成本至少得幾百萬。至於微電影,幾千元就可以拍一部。
⑸ 2017華語電影十佳,《戰狼2》僅排到了第十你怎麼看
《戰狼2》,優點缺點都非常明顯。
戰狼1,講述了偵察連狙擊手冷鋒(吳京)加入特種部隊,而後在一次演習中,境外勢力為給死去的罪犯報仇,帶著雇傭兵大膽進入我國演習區進行挑釁,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冷鋒和其展開戰斗,最後孤軍奮戰將首腦追捕在國境線上的故事。
這部電影當年還是非常驚艷我的,動作槍戰戲十分專業,連貫,邏輯上也沒什麼特別大的硬傷,(除了主角光環和那些老套的情節)。
也就是說,作為一部爽片,不細究的話,它是合格的。《戰狼1》當初獲得5億+的票房,如今《戰狼2》又一次席捲而來,僅4小時票房就有9741萬。這其中不無道理。
首先《戰狼》得到了某軍區的專門扶持。
據悉,影片拍攝期間發射了5顆價值100萬的導彈,3萬多發子彈,動用了32輛96A坦克和200餘架飛機。更不用說那些單兵槍械裝備了。《戰狼2》更是大手筆,全面升級。吳京帶著達康書記吳剛勇闖非洲坦克飄逸,無人機掃射,直升機墜落。效果直逼好萊塢。
這種大成本,據說吳京連房子都抵押了,
打戲拳拳到肉,精彩連貫,做出了高水準,真的是拿命在拍,
這方面不得不拍手叫好。
豆瓣評價也是好壞各一半
如果說《戰狼1》是比剛剛好多一點點,雖然略尷尬但是還在理解范圍內,
《戰狼2》就是無腦到突兀,實在太尷尬的直男審美+主旋律,讓我這個前軍人都審美疲勞了。
夠硬夠爽,但是有點過了,無論是誇張程度還是打戲。
(倒是愛國怎麼樣都不會過對吧。)
出了電影院,我總結了一下,看這部電影需要一個契機。
如果你覺得《速度與激情8》是一部不錯的電影,那你可以趕緊去看。
如果你看電影只是娛樂,不會細想合不合理,那你可以趕緊去看。
如果你愛國的情懷無處宣洩,對我國的高速發展喜慶之心洋溢於表,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投入到現代化建設的洪流中,那你趕緊去看。
如果你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覺得特種兵都像蘭博一樣也正常,那你趕緊去看。
如果你特別容易熱血沸騰而且特別持久,50分鍾不射的那種,那你趕緊去看。
相反如果你特別不容易陷入尷尬,覺得一些處世正常程序不必在意細節,那你也趕緊買票去看吧~
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不過我覺得看電影應該注重電影想表達什麼,而不是無視常識和細節狂轟濫炸的硬塞給你什麼。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就不停的在表達三件事,吳京很牛逼,中國軍人很牛逼,中國很牛逼。吳京確實很牛逼,中國軍人也確實很牛逼,我也是中國軍人,中國確實很牛逼,我作為一個曾經各種訓練、出任務、拿榮譽的人,想必我更有體會比一般群眾更有資格。
但是你表達一遍、表達兩遍正常,三遍四遍算你熱情飽滿,五六七八遍各種脫離實際脫離正常邏輯線的搞,狂轟濫炸的搞,那就有點尷尬了。
而且細究之下,這電影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了,已經影響一個故事是否通暢。不過我相信導演的熱情是真的,電影其他方面可以說挺好的。
值回票價,優點很突出,砸了大本錢,大成本大製作,動作戲用心拚命了
所以輕輕的推薦一下,
但是如果你不是那麼容易被娛樂,
如果你在乎故事的流暢性,場景的合理性
至於好壞,一個個哈姆雷特,各人判斷吧,排第10,看前面的片子,也是低了些。
⑹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⑺ 為什麼中國拍不好科幻片,誰之過
這似乎是一個老生長談的問題,但作為一名科幻迷,實在忍不住要談談我的感受。
先來看一組數據:
截至2017年,全球票房top100中,科幻電影佔了60%!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阿凡達》,全球票房高達27.8億美元,可以說這是一部講述外星社會系統的非常正統的科幻片。回看中國電影市場,據統計票房top100中科幻電影只佔了23%,並且全部都是出自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