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7戛納電影節入圍片單發布 戛納主席答為什麼有中國電影
戛納無華語片 主席:可能補一部 華語片不適合戛納。
本屆戛納電影節公布片單,適逢戛納70周年,片單陣容也非常豪華,亞洲電影有名導三池崇史、黑澤清、河瀨直美、奉俊昊、洪尚秀等的作品入圍,無華語片。
有媒體問到這次公布的片單「為什麼沒有華語片」,戛納主席福茂回答,可能會補一部中國電影:「在未來我要宣布的增補片單里,可能會有一部中國電影。換句話說我們今年並沒有看比往年數量更多的中國片,不過我們還有些爭論有待最後做決定,所以我們也想看看隨後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福茂還說:「中國電影越來越發展成撕裂的狀態,一邊是作者電影、經典電影,和我們在歐洲和在戛納經常看到的電影類似,另一邊是更商業的電影,是拍給你們國家的大眾群體看的。這種片子就算我們不是一點都不看,我們也看得很少,也沒有人拍這樣的電影給我們看,也不是我們會期待能在戛納放映的東西。」
(1)嘎納電影節2017圖片擴展閱讀:
今年是戛納70周年,入圍片單自是相當豪華。在歐洲名導方面,邁克爾·哈內克、索菲亞·科波拉等都有新片入圍主競賽單元。亞洲導演中,來自日本的河瀨直美、黑澤清、三池崇史,來自韓國的洪尚秀、奉俊昊等也都進入了主競賽、非競賽、一種關注等多個單元。明星方面,今年戛納則將成為妮可·基德曼的舞台,她一人就有4部作品入圍,包括《牡丹花下》《聖鹿之死》等兩部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進入非競賽單元展映。
盛宴之中,暫時沒有出現中國電影的身影。僅在前日公布的短片競賽單元中,有來自邱陽的作品《小城二月》入圍;在午夜展映單元中,有一部中美合拍、美國導演執導的英文動作片《煉獄信使》入圍。
❷ 70戛納電影節放的什麼電影
第70屆戛納電影節放的電影: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魯本·奧斯特倫德《自由廣場》 瑞典
評委會大獎 羅賓·卡皮洛《每分鍾120擊》 法國
70周年特別獎 妮可·基德曼 美國
最佳導演獎 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美國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70th Cannes Film Festival)於法國時間2017年5月17日至28日在法國戛納舉辦。
電影節期間,競賽和展映活動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法國時間2017年4月13日,戛納電影節組委會宣布了第70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及主競賽單元的首批片單。電影節組委會在報名參賽的1930部電影中,選出了49部影片,其中18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法國時間2017年5月28日(5月29日),魯本·奧斯特倫德《自由廣場》(瑞典)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羅賓·卡皮洛《每分鍾120擊》(法國)獲得評委會大獎;妮可·基德曼(美國)獲得70周年特別獎。
❸ 2017年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影片
1.《快樂結局》(主競賽單元) 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這是一個標準的受歐洲三大電影節熱愛的題材,講述了位於一個生活在法國北部中產階級家庭,對於生活環境外的廣闊世界皆是迷茫,他們也因此受到穆斯林難民帶來的種種物理或精神攻擊上的困擾。作為兩次摘取金棕櫚獎的導演,邁克爾·哈內克是否能三摘金棕櫚也是備受關注。
4.《路過未來》(一種關注單元) 李睿珺,中國
最值得一提的一部片子——《路過未來》,它是李睿珺自編自導的,由楊子姍、尹昉主演,是楊子姍的第一部文藝片,也是唯一入圍2017年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長片。《路過未來》從異鄉人的角度出發,講述的是楊子姍飾演的楊耀婷在深圳出生長大。作為甘肅人的她,當她陪父母離開打工二十多年的深圳回老家後,看到回到家鄉生活艱辛的他們,她決定用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再次回到深圳的故事。影片聚焦了當下農民工及子女背井離鄉下的壓力與困境,通過他們的生活狀態傳遞出一種社會共鳴。
❹ 戛納電影節中有哪些明星是蹭紅地毯的
雖然桂皮君老師已經在前幾天,就本屆戛納電影節紅毯所發生的傳奇故事給大家做了一回課代表(課程回顧:「這位女明星,請你盡快離開紅毯!」),但是,一向「戲多」的戛納電影節紅毯,只要不到電影節結束的最後一刻,這條紅毯上所發生的「故事」則永遠不會停止。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上篇文章最後那幾張被「和諧」的圖片。
不過這種電影展映除官方邀請以外,片方也可以通過申請獲得戛納官方邀請函,像是前一陣想要帶著自己作品「逐夢戛納」的畢志飛導演便是通過第三種方式申請參與戛納電影節的。
國內這些年對於戛納電影節的關注點,逐漸從入圍作品轉移到了紅毯上的花邊新聞,比起某某某紅毯穿了什麼衣服、誰誰誰紅毯走了多長時間這類有關戛納紅毯的消息登上熱搜,又有多少人知道今年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的中國電影《江湖兒女 》,又有多少人知道帶著入圍作品前來的趙濤、廖凡才是這場電影節的頭等貴客。
❺ 戛納紅毯為什麼鞏俐能slay全場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因為鞏俐的服裝比較好看,比較有氣場。這也是一方面,但是我卻覺得還是鞏俐本人的氣場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個沒有什麼氣場的人,也不能達到這種效果。這種氣場要歸功於自身的人生經歷,歸功於自己的內心是不是足夠強大。
我們總以為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飽滿艷麗的顏色是最好的選擇,紅唇熱烈性感,讓人一眼便能看到。可是鞏俐卻相反,全身除了包包沒有其他亮眼的顏色,更是用一抹裸唇妝彰顯出低調的華麗,看起來不扎眼但就是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❻ 戛納電影節什麼時間開始,有誰去參加
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已於2019年5月14日至25日在法國戛納舉行,其中中國女星鞏俐、章子怡、李宇春、關曉彤、古力娜扎、奚夢瑤、馬思純、景甜等知名明星參與。
從國際影響力來看,戛納電影節無疑是全球電影人最為關注的活動之一。
今年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幕,阿莫多瓦未能如願摘得金棕櫚大獎,而昆汀·塔倫蒂諾的年度大熱門《好萊塢往事》顆粒無收,而最大贏家是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這也是韓國電影第一次榮獲戛納金棕櫚的殊榮。
❼ 第7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都有哪些電影入圍
引言: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各種大咖演員演技都能在大銀幕上得到體現,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在戛納電影節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明星大咖,同時也能欣賞到各種美輪美奐的作品以及精彩的表演。在今年第74屆戛納電影節已經正式開幕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了戛納電影節。
三、永恆風暴之年
陳哲藝導演的影片在66屆法國電影節首映後多家院線上映,用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是在探索奧妙復雜的人際關系,講述的是新加坡中學女老師在面臨家庭和事業波折下與自己一位學生發生一段特殊愛情故事。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一部由疫情題材短片合集永恆風暴之年已經成功入選。
❽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獲獎名單中都有哪些作品
近日,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的最終獲獎名單出爐了,本次電影節沒有最大贏家,因為每一個獎項基本上都是被不同電影拿到了,其中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是法國女導演Julia Ducournau執導的《鈦》,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則分別被美國男演員Caleb Landry Jones和女演員Andrine Sæther斬獲。
最後,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中,還有一個重磅獎項是評審團大獎,獲得此獎項的影片為《六號車廂》和《一個英雄》,其中《一個英雄》也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有力角逐者,可惜最後惜敗給了《鈦》。
❾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