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河故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山川、河泊、故鄉、舊人。青山綠水、這片土地的老朋友。
《山河故人》是中國內地女歌手李宇春演唱的歌曲,由陳曦填詞、董冬冬作曲,是賈樟柯執導電影《山河故人》的同名主題曲。
作為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影片備受期待。賈樟柯導演親自邀約到李宇春為電影獻唱同名主題曲《山河故人》。對於這次合作,賈樟柯表示:「她的歌聲那樣沉靜、輕靈,這歌聲好像故人相逢的一笑。」
(1)2015年賈樟柯的什麼電影獲得台灣金馬獎擴展閱讀
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只能鬱郁離開。
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
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張艾嘉飾演的老師,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發生了一場忘年戀,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㈡ 跪求山河故人百度雲
鏈接:https://pan..com/s/1VAwuIhN_MTrh-NtHCTX8KA
《山河故人》(Mountainsmay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
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2015年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並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眾大獎。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㈢ 第5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是誰
畢贛《路邊野餐》
㈣ 求山河故人百度雲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Tb8OmI3vSW5iZsLcWEfuWw
《山河故人》是中國內地女歌手李宇春演唱的歌曲,由陳曦填詞、董冬冬作曲,是賈樟柯執導電影《山河故人》的同名主題曲。作為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影片備受期待。賈樟柯導演親自邀約到李宇春為電影獻唱同名主題曲《山河故人》。對於這次合作,賈樟柯表示:「她的歌聲那樣沉靜、輕靈,這歌聲好像故人相逢的一笑。」
㈤ 天註定電影在國外都獲得到哪些獎項呢
《天註定》這部電影在戛納節上獲得了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大獎,當時法國的一個非常權威的媒體還評論說:“這是當今中國前所未有的一部重要影片”,並且還獲得了美國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
㈥ 山河故人賈樟柯扮演誰
賈樟柯是這部劇的編劇和導演,沒有參演任何角色;
個人簡歷:
賈樟柯;
外文名:JiaZhangke
別名:賈科長
國籍:中國
出生地:山西汾陽
出生日期:1970年5月24日
職業:導演,編劇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代表作品:《小山回家》 《三峽好人》 《天註定》
演藝經歷:
賈樟柯1993年拍攝《小山回家》;2000年拍攝《站台》;2002年拍攝《任逍遙》;2004年拍攝《世界》;2006年拍攝紀錄片《東》該片在2006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2007年獲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稱號;2013年5月18日作品《天註定》在戛納亮相;2016年,執導自己首部武俠片《在清朝》;
劇情簡介:
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只能鬱郁離開,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張艾嘉飾演的老師,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發生了一場忘年戀,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㈦ 求歷屆金馬獎完全獲獎名單!
截止至2019年8月,歷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如下:
1962第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引《手槍》,影後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1963第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唐菁《黑夜到黎明》,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4:未舉辦
1965第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葛香亭《養鴨人家》,影後李麗華《故都春夢》
1966第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趙雷《西施》,影後歸亞蕾《煙雨蒙蒙》
1967第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歐威《故鄉劫》,影後江青《幾度夕陽紅》
1968第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崔福生《路》,影後凌波《烽火萬里情》
1969第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楊群《揚子江風雲》,影後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1970第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葛香亭《高山青》,影後歸亞蕾《家在台北》
1971第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引《緹縈》,影後盧燕《董夫人》
1972第1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歐威《秋決》,影後翁倩玉《真假千金》
1973第1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楊群《忍》,影後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1974:未舉辦
1975第1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祥林《長情萬縷》,影後盧燕《傾國傾城》
1976第1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常楓《香花與毒草》,影後徐楓《刺客》
1977第1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祥林《人在天涯》,影後陳秋霞《秋霞》
1978第1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影後恬妞《蒂蒂日記》
1979第1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柯俊雄《黃埔軍魂》,影後林鳳嬌《小城故事》
1980第1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冠雄《茉莉花》,影後徐楓《源》
1981第1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影後張艾嘉《我的爺爺》
1982第1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艾迪《邊緣人》,影後汪萍《武松》
1983第2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孫越《搭錯車》,影後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1984第2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李修賢《公僕》,影後楊惠姍《小逃犯》
1985第2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周潤發《等待黎明》,影後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6第2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狄龍《英雄本色》,影後張艾嘉《最愛》
1987第2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周潤發《流氓大亨》,影後梅艷芳《胭脂扣》
1988第2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萬梓良《大頭仔》,影後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
1989第2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陳松勇《悲情城市,影後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1990第2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影後林青霞《滾滾紅塵》
1991第2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郎雄《推手》,影後郎雄《推手》
1992第2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成龍《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影後陳令智《浮世戀曲》
1993第3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成龍《重案組》,影後吳家麗《赤裸的誘惑》
1994第3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影後陳沖《紅玫瑰白玫瑰》
1995第3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林揚《超級大國民》,影後蕭芳芳《女人四十》
1996第3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影後蕭芳芳《虎度門》
1997第3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謝君豪《南海十三郎》,影後張曼玉《甜蜜蜜》
1998第3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洛桑群培《天浴》,影後李小璐《天浴》
1999第3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柯俊雄《一代梟雄:曹操》,影後李麗珍《千言萬語》
2000第3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吳鎮宇《槍火》,影後張曼玉《花樣年華》
2001第3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燁《藍宇》,影後秦海璐《榴槤飄飄》
2002第3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黎明《三更之回家》,影後李心潔《見鬼》
2003第4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無間道》,影後吳君如《金雞》
2004第4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德華《無間道Ⅲ:終極無間》,影後楊貴媚《月光下我記得》
2005第4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郭富城《三岔口》,影後舒淇《最好的時光》
2006第4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郭富城《父子》,影後周迅《如果?愛》
2007第4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色,戒》,影後陳沖《意》
2008第4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張涵予《集結號》,影後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2009第4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黃渤《鬥牛》及張家輝《證人》並列,影後李冰冰《風聲》
2010第4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阮經天《艋舺》,影後呂麗萍《玩酷青春》
2011第4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德華《桃姐》,影後葉德嫻《桃姐》
2012第4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青雲《奪命金》,影後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
2013第5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李康生《郊遊》,影後章子怡《一代宗師》
2014第5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陳建斌《一個勺子》,影後陳湘琪《回光奏鳴曲》
2015第5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馮小剛《老炮兒》,影後李嘉欣《百日告別》
2016第53屆中國台灣金馬獎:影帝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影後周冬雨及馬思純並列《七月與安生》
2017年第54屆影帝塗們《老獸》;影後惠英紅《血觀音》
2018年第55屆影帝徐崢《我不是葯神》;影後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
金馬獎標志: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 。
金馬獎歷屆獎座:
金馬獎創立初期獎座依獎項有大中小之分。第一屆獎座出處已不可考,第二屆邀請青年雕塑家楊英風設計,以殷商圖紋構化「馬首是瞻」,表現得獎者的典範風華,之後配合時代進步,漸進設計為戰馬奔騰之姿,象徵電影藝術工作者向專業化、藝術化、國際化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包含著華語片放眼世界、精益求精的宏觀胸襟,金馬意興風發、向前奔躍的姿態象徵了金馬獎引領華語電影奔騰不息之意 。
㈧ 《山河故人》這部電影賈樟柯拍得是理想嗎
全片橫跨三個時間段,從1999~2014~2025,歷時26年的滄桑巨變,以趙濤扮演的的濤為主軸,從99年在小縣城裡周旋在幾何問題中開始說起,濤夾在土豪兼霸道總裁的張晉生和身處底層階級的梁子之間,經過一番小打小鬧爭風吃醋,濤最終選擇了和土豪私定終身並產下一子,備受打擊的梁子則去了外地謀生;15年後,濤離了婚孩子歸了土豪,梁子因為長期從事礦場工作不幸患上肺癌,帶著妻(子)回了老家聽天由命,梁子老婆找到濤幫忙,兩人的寒暄看著格外感傷。不料隨後濤的父親去世,悲痛萬分的同時也迎來了和兒子最後短暫的相處時光;11年後,鏡頭來到了墨爾本,土豪沒能逃過國家的火眼金睛,成了個落魄的糟老頭,兒子長大說著一口洋文,母愛的缺失讓他陷入了一段忘年戀中,開始從模糊的記憶中意識到濤的存在,鏡頭一轉,白發蒼蒼的濤一邊包著餃子一邊掛念著兒子,不過最終還是在寒冷的雪地里孤獨起舞。
科長的鏡頭乍一看還是相對比較朴實無華的,但尋常的表象下也暗藏著一些獨具匠心,鏡頭重點要凸顯的還是片中人物的生活狀態,大多時候對準的都是主演們的一言一行,但在鏡頭語言的處理上也不同於中國傳統電視劇那樣索然無味挺業余的來回搖擺,呆板無聊的記錄完事,有特寫有長鏡也有延伸空間感的畫外音,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插入了幾段具有轉折象徵性意味的虛晃表現和模糊定格處理,除了有意在鏡頭上給予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外,科長情有獨鍾的符號細節也是貫穿始終,皮特(張晉生的洋名)和「刀了」(時代快速發展下自我膨脹的庸俗典型代表)、蘋果產品(提前預告了10後的蘋果機型,成了社會發展的象徵)、槍支子彈、擔刀男孩、可口的餃子、回家鑰匙、飛機失事、受困之虎、爆破場景、絢爛煙火,依次表現出在時光這把殺豬刀面前母子間的聯系、無常世事、自我困境、人生節點,各種客觀的暗示和提醒,婉轉或直接、別有用心的告知,這已經形成了一種賈式特色,雖然看著難免有點刻意之嫌,但還是不乏正面的作用,看得出科長盡量在以客觀的姿態訴說著時代洪流中的人情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