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 每個觀眾都喜歡的香港電影, 部部都是經典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反貪風暴3 L_暴 (2018)[含1、2部] [黃金兄弟][2018][動作/犯罪][中國] 阿飛正傳 [棟篤特工][2018][喜劇][中國] 誤打誤撞 S01~S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反貪風暴3 L
鏈接: https://pan..com/s/175EWbDgLI5-DNKu0mab57w
[黃金兄弟
鏈接: https://pan..com/s/13t-C6xrnPGAg2e5rl4SOMQ
阿飛正傳
鏈接: https://pan..com/s/1amwT-_sbTaeUPRXkTWifVA 提取碼: cgp7 [
棟篤特工][
鏈接: https://pan..com/s/1_ljfWiYHRMN5GY9vFxjpRQ
誤打誤撞 S01~S
鏈接: https://pan..com/s/1xUSCXIEoQuirMsf1WYF7SA
❷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興起於70年代,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達到鼎盛,在當時世界電影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世界電影只要看兩極,一個是代表西方的好萊塢,另一個就是代表東方的香港。
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就開始衰落了,從之前年產量幾百部影片,到後來的不足50部,一下子從天堂回到石器時代,縱觀個中原因復雜。有人說是回歸後才導致港產片衰落的,個人認為港片衰落與香港回歸中國沒有半毛錢關系,回歸後香港文化與教育各方面都沒受到大陸多少影響,看看如今的「港」就知道了。
在當時,97年的亞太金融風暴重創香港,電影行業受此影響也極大,但這也不能是衰落的主因。可以用事例看到,韓國電影娛樂業與印度電影的崛起正在之個時期前後,難道韓國與印度沒受當時金融風暴影響嗎?其實韓國當時所受的創傷比香港更重,這個時期韓國電影娛樂能崛起正是由於有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香港電影衰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當局的政策太寬鬆了,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沒有重視電影行業的轉型與引導,最終沒有跟上時代變化而衰落。
在當時香港電影已經到了題材枯竭綜合期,以前那些金庸古龍等名人名著,黃賭黑等等都被拍了個遍,自然題材與新意就會越來越越少,再加之金融風暴的重創,投資人拍電影沒人看,然後沒人看電影投資就會變少,惡性循環,這個時候政策都沒有去引導創新,還是一味在「炒冷飯",那自然就是由市場與資金去決定香港電影的興衰了,不過可惜的是香港電影輝煌從此不再了。
當一個人在生病初時沒有得到重視與治療,待它到了癌症晚期你再去救就意義不大了,香港電影就是這這樣一個真實寫照。
若問香港電影何時雄風再起?那就要它投胎重頭來過了,在當時成龍周潤發等明星的當打之年都沒有續寫輝煌成功,如今若再論,何其之難?人才斷檔就是最大的短板,連香港TVB這家「明星大學」如今都揭不鍋了,港片復興,路漫漫長。
❸ 跪求香港電影2018,【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香港電影2018,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棟篤特工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❹ 劉德華電影票房撲街,這是不是代表港片已經沒落了
今年的春節電影檔很是神奇,幾乎80%的電影都被《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給占據了,其他電影連一杯羹都分不到。
在這里我覺得最可憐的要屬劉德華,作為一個全能藝人,他在全中國的影響力都很大,但為何票房屢屢撲街呢?
今年上映了劉德華主演的兩部電影《拆彈專家2》和《人潮洶涌》,但是票房都不是太盡如人意。
其中《拆彈專家2》收獲了13億票房,只排在了總票房的第51位;而另外一部《人潮洶涌》更是低得可憐才6億。
許多年後,劉德華身上體現的,也不過是港片巨星該有的樣子:踏平崎嶇,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哪怕一個黃金時代逝去了,那些用心堅持的人,總會得到時間的回報,不管片酬算多算少,劉德華真正的回報其實是八個字:華仔還在,港片不死。
❺ 都說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死,您認為致使電影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您認為這樣的局面還會持續多久
綜觀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80年代順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還有90年代的奇跡周星馳、劉德華、張國榮、梁朝偉以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張曼玉、周潤發、李連傑、成龍等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20世紀80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90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首先是90年代初盛行武俠動作片,《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打風熱潮,一時間李連傑、林青霞成為賣埠保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80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香港電影另一個令90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80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後期,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後來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中央政府開放市場。1997年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戛納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90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20世紀90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有人認為他的「無厘頭」文化和"XX"後港人逃避現實的心態相通,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劇經典。近年,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在80年代中後期憑《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壇至尊無上的地位,之後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觀眾緣。近年進軍好萊塢,除拍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 ,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這類文藝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歸拍港產片之意。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80年代的成績,近年成龍作品已不算大賣),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近年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 《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並令電影製作停頓四個月;該年只共拍攝54部電影。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艷芳(40歲)的死,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劍雨》由小馬奔騰影業和香港寰亞綜藝共同投資,高額的成本,據悉耗資1400萬美元,重量級的製作班底,加上12位國際大牌演員的加盟使得其成為一部最具期待的大片。此外,大S、林熙蕾、吳佩慈、江一燕幾位性感女星的出演,也為這部武俠懸疑愛情巨制增添了幾分「春色」。
❻ 在香港拿了8天票房冠軍的電影,內地評分只有4.3,港片是不是沒落了呢
香港媒體報道根據香港劇院商會的每周票房結果,這段時間的票房冠軍是由古天樂與王凱跟韓庚等人主演的真三國無雙。並贏得了每日票房連續8天獲得冠軍。目前的票房已經累積了40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330萬元。評論此報告的香港網民認為它令人難以置信。他們也清楚真三國無雙在大陸的釋放狀態。這部電影剛剛在劇院上映。花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成為大型互聯網,並且在線平台直接上線。平台評分僅為4.3可以說是票房口碑的雙撲街。
這部香港電影前段時間打破了票房紀錄。炸彈處置2的票房是13億!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炸彈處置2導演邱立濤的後續工作。邱立濤將在大陸平台工作製作由歐豪顧家成和於浩明主演的電影絕地大通。必須承認香港仍然有很多優秀的電影攝制者,但顯然將來不可能只拍攝香港電影。幾年前當我們談論香港電影的衰落時很多人仍然會感嘆,但現在人們開始認為香港電影應該退位很久以前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一起去。我不知道你還要再等兩年還是五年。當像古天樂和劉德華這樣的香港明星真的無法拍攝時,每個人的想法會是怎樣的?
❼ 《反貪風暴》系列從1到4,人氣不斷攀升,是否可以扛起香港電影復興之路
首先第一彈:說說香港電影
如今這一波還活躍的港星,論及對香港電影的愛,無人堪比古仔。
從被曝光內地捐贈學校開始,到2015年擔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大使,2018年更是眾望所歸,榮任香港藝人協會會長。
古天樂成了整個香港從影人員的標桿和領袖,演員牌面+關注提升+內部齊心+金牌領袖,香港電影逆襲,大有可為,值得期待。
最後,與其說是《反貪風暴》帶動香港電影的逆襲,不如換言之,是古天樂帶動了香港電影的逆襲,《反貪風暴》更像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劍,是發起沖鋒的號角。
❽ 現在的香港電影越來越差,為什麼
只能說世道變了,沒辦法的事情。
香港電影業起飛其實來自於六七十年代,港英政府剛剛經歷完社會動盪,然後找專家弄了一個報告,發現主要是青年人有不滿,沒辦法賺錢也沒缺乏上升機會,因此在香港大肆開辟娛樂事業,青年不是很多想法、創作么?因此後來香港政府發了3個免費電視牌照,培養從演員到編劇再到工程、道具等人才,當年培養了人才,後來再大力發展電影事業,在政策上予以配合,開綠燈,以前在沒有電視錄像機之前,每逢一些好看的電視劇,真的可以做到「萬人空巷」,整條街都沒有人,跑回去看電視的景象。加上香港其實跟英國制度差不多,有分級制度,很多題材都可以拍,甚至英女王都可以拿來作為題材,比方說最佳拍檔系列,從英女王到美國總統,其實香港電影業曾經一度輝煌。
但是進入90年代,由於VCD技術的成熟,各種盜版橫行,直接打擊票房收入,電影本來就是有種半賭博性質的投資,不一定能收回成本,而後面加上盜版,雖然警方極力打擊盜版,但是做盜版的人還是非常多,從街邊小販再到無人看管的店面(逃避打擊,店裡沒人,就算警察去了也因為抓不到人,頂多充公盜版影碟,盜版影碟成本幾塊錢一張,當年香港人收入可以過萬,無人盜版影碟店附近都有人把守,看誰沒給錢,如果直接拿沒給錢就走出去就會被人找麻煩)。而後來加上網路的普及,別說正版影碟,就算盜版影碟都沒有生存的空間,大家都在網上下載影片,後來雖然立法管理了,但是也只是抓了幾個上傳最多最肆無忌憚的,然後後面就沒再抓,因為確實人太多,比方說BT下載,下載的時候,下載者也會上傳影片,一部影片可能會有幾萬甚至幾十萬香港人在下載並且上傳,香港法律規定只要涉及到上傳未經授權的影片都是違法的,但是確實人太多,不好搞,後來也只是抓那些特別嚴重的,上傳特別多甚至盈利的人。。。
其實最主要還有香港經歷過幾次金融危機,經濟轉型,很多老闆轉去投資房地產、還有遊客生意等等,捨得投資拍電影的人真的不多,加上大環境其實已經變了,整個娛樂事業,以前的電視業,如亞視,都支持不住,被收回牌照,退出免費電視廣播的行列(不過最近又在網路重新開台回歸),現在雖然有3個免費電視牌照,但是市場大環境其實變化很大了,比方說電視台拍攝電視劇也要考慮到將來更內地視頻網站合作,題材也要根據內地規定作出調整,而且大陸市場比香港市場大多了,很多明星坦言在香港當一線明星的收入還不如內地三四線明星的收入,因此很多人才紛紛都到了大陸進行發展了。不過香港電影業還是存在的,畢竟是創意工業,拍攝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只不過由於確實大環境改變了,才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畢竟現在娛樂方式太多,比方說網路電視、視頻網站等,急速轉變,傳統娛樂如電視、電影、電台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同以前了,所以變化還是很大的,畢竟娛樂事業歸根到底還是要賺錢的,因此越來越多明星、編劇等人才回去大陸發展。甚至說香港有一些電影早在10年前就不在電影院上映,改在網路上映了,總的來說處在一個電子化的大時代,一切都在變化。
❾ 香港電影為什麼逐步走向沒落!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前,香港導演彭浩翔的采訪電話增加了許多,他計算了一下,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覺得應該如何挽救香港電影」,其次是「香港電影路在何方」。 面對媒體,彭浩翔一本正經地回答:「每個電影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拍好自己的電影,就是對香港電影最大的幫助。」 但私下裡,他一臉無辜:「我怎麼知道如何救?要問也該去問陳嘉上。」 陳嘉上也不知道該怎麼挽救香港電影,作為新任的香港金像獎主席,他考慮得最多的是怎樣挽救香港電影金像獎。 陳嘉上已經連續幾個星期以金像獎頒獎場地旁邊的星巴克為家了。一個星期後就要頒獎了,還有一大堆問題需要他現場解決:還差200萬資金沒有解決;跟tvb的轉播費還得再談判;這個演員不跟那個演員登台,那個演員不講這個話題…… 4月13日下午,香港文化中心終於跟往年一樣鋪上了紅地毯。不同的是,紅地毯的嘉賓拍照板旁,史無前例地擺起了一個化妝品專櫃。 「乾脆多擺幾個品牌,讓我們也好順便購購物。」等待開獎的記者們趴在紅地毯的欄桿上這樣建議。 陳嘉上也不同意把頒獎禮的轉播辦成購物頻道,金像獎是有「獨立性」的,因此他艱難地作出決定——不讓贊助商上台頒獎。 陳嘉上同時也被拒絕。他和金像獎副主席曾志偉向陳冠希、張柏芝和阿嬌發送了邀請,希望他們能來參與頒獎——不是以此來增加關注度,而是希望當事人以實際行動說明「演員們是受害者」,而不是「敗壞社會風氣的人」。幾位艷照門當事人為了淡化事件而拒絕了。 「艷照門對香港電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氣勢上。」陳嘉上說。 對陳嘉上而言,金像獎的這些麻煩,花點時間、費點嘴皮還能湊合解決,他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幾個月之後,電影院里可能就沒有電影可放了。 這也是一個月前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上,香港電影投資者討論和擔心最多的問題。「去年《蘋果》和《色,戒》通過審查之後,本來大家非常樂觀。」陳嘉上說,《色,戒》基本上成了一個標桿,大家感覺到電影政策的開放,准備大幹一把。 旋即,公映的《蘋果》被禁,香港電影人感到一陣寒意:「我們都有不好的預感,後來文件出來了,證實了我們的感覺。」 這個「文件」,指的是3月3日廣電總局重申的《電影管理條例》和《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文件」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在電影的備案(立 項)、製作、審查、公映等環節「嚴格執行」。「文件」被電影人簡稱為「十禁止、九修改」——它並不是新東西,而是1997年版本的更新版。 更新版威力強大,馬上「更」掉了張艾嘉導演的《一個好爸爸》,這部英皇電影公司投拍的電影,輾轉幾次,最終沒能通過合拍片審查,變成了進口片。 「警匪片不能通過我能理解,但一部講爸爸的片子,又是張艾嘉拍的,能有什麼壞念頭呢?」陳嘉上說,真正讓他和其他香港電影人緊張起來的,是這部「乖電影」也出了問題。 「乖電影」至少能揪出兩個「壞問題」:丈夫古天樂曾經效力於「黑幫」;古天樂出軌後,妻子劉若英最終原諒了他,和好如初的夫妻進行了「激情一吻」——雖然是在自家走廊里。 「應該是二審時出的問題,但沒有人告訴我們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只能猜。」英皇電影公司行政總裁利雅博說。《一個好爸爸》從「合拍片」變成了「進口片」,這對香港電影公司來說,是致命一擊。 合拍片片商可以選擇讓保利博納、華誼等民營公司發行,扣除宣、發成本,至少還有20%的票房利潤可以收;進口片由中影統一發行,片商固定從中影那裡收回票房的13%——表面是實收,但為了自己影片賣得好,片商還是會投入一些宣傳資金,最後只能拿到票房10%左右。 在電視版權上,進口片更吃虧,電影頻道規定黃金時段不能放進口片。沒有黃金時段,買進的價錢就比合拍片少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三。 這是一道清晰而簡單的算術題:「如果合拍片能從內地拿到40元,變成進口片,就只能拿到10元。」 本次金像獎上斬獲8項獎座的《投名狀》,內地公映6小時之後,票房就超過1000萬元,為了達到這個數字,香港用了整整一星期時間。計算票房時,香港已經 失去了與「內地」相提並論的資格,香港已不再是神奇的「東方好萊塢」,而是「中國一個票房比較好的城市」。香港的電影工業,純粹依靠本地票房,已經吃不飽 了,英皇公司的原則在目前香港電影公司中很有代表性:做不成合拍片,電影就不開拍。 「現在一部普通電影在香港可以收到兩三百萬元票房,上海、北京、廣州隨便哪個城市也能收這么多。」利雅博說。1992年,在300部港片里,排名第35位的電影,票房都在1000萬以上。 「幾乎所有香港電影公司都停了。」陳嘉上說起來手指頭都不夠用了:陳冠希主演的《神槍手》處於擱置狀態;林超賢報審的警匪片沒有回復;阿嬌出演的奧運題材電影《出水芙蓉》也因為「技術原因」,由原來奧運之前上映,推遲到奧運之後「再說」…… 「等著,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審批,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修改,我們基金會3月份都還有七八個電影項目在申請,這個月就沒有一個新的申請了。」陳嘉上 說,香港電影主要從業人員有五六千人,「香港沒有主旋律電影,沒電影開拍就真的沒錢拿,這五六千人就都將處於失業狀態。」 天天有人圍著陳嘉上問該怎麼辦,香港電影界也充斥著各種傳聞:《見龍卸甲》所有見血的鏡頭都要被剪掉;《奪帥》因為描寫黑社會暴力場面不能在內地上映…… 「搞電影搞戲劇的,就是要搞沖突啊。」陳嘉上說,香港人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編劇了,「觀眾可以通過盜版看所有的其他東西,現在的電影審查就像守著城門的大將 軍,誰都不讓過,可是他沒看清楚,城牆已經沒有了,不守規矩的人從四面八方進進出出,他擋住的是守規矩的人,最後的結果只是把觀眾都趕去了看盜版好萊塢電 影。」 陳嘉上形容現在的香港電影產業是「災難性」的,只是還沒有人知道,這個「災難」究竟是「倒春寒」,還是「冬天
❿ 求大佬分享《非分熟女》由蔡卓妍 / 吳慷仁 主演的2018年香港電影百度雲資源。
《非分熟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8M6-SkE1U-fw_3AHPRMLw
《非分熟女》是由曾翠珊執導,蔡卓妍、吳慷仁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3月8日在日本第14屆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2019年4月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簡介:小敏的婚後生活壓抑而痛苦,跟丈夫性生活不和諧、工作單調乏味、還有來自父親的壓力都讓她漸漸失去了生活的熱情,而在和丈夫分開,丟掉工作後,她只好回去幫父親經營家裡快被淘汰的餐廳。與新來的神秘廚師家豪的相遇,開啟了小敏全新的生活。在家豪的影響下,小敏嘗試著打開心扉,勇敢地探索曾經被忽視的自我,她的人生也開始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