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黑客帝國中的男、女演員(尼歐、崔尼蹄、還有那個光頭的人)他們的個人資料嗎
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 -- 尼奧Neo
出生日期:
1964年9月2日
出生地點:
Beirut, Lebanon
原名:
Keanu Charles Reeves
昵稱:
The Wall (e to his position in ice hockey)
其他名:
Norman Kreeves|K.C. Reeves|Chuck Spidena
身高:
185cm
作品年表 - Actor
• 黑暗掃瞄器 A Scanner Darkly (2006)
• 觸不到的戀人 The Lake House (2006)
• 地獄星 Constantine (2005)
• 愛是妥協 Something's Gotta Give (2003)
• 黑客帝國3: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
•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 硬式棒球 Hardball (2001)
• 甜蜜十一月 Sweet November (2001)
• 驚魂眼 The Gift (2000)
• 奪命追蹤 The Watcher (2000)
• 替補隊員 The Replacements (2000)
• 黑客帝國 The Matrix (1999)
• 魔鬼代言人 The Devil's Advocate (1997)
• 連鎖反應 Chain Reaction (1996)
• 非常任務 Johnny Mnemonic (1995)
• 生死時速 Speed (1994)
•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Dracula (1992)
勞倫斯·費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 墨菲斯Morpheus(光頭)
出生日期:
1961年7月30日
出生地點:
Augusta, Georgia, USA
昵稱:
Fish |Larry
其他名:
Larry Fishburme|Laurence Fishburne III|Larry Fishburne|Lawrence Fishburne
身高:
184cm
作品:
演員 cast
1 A Landlord's Tale (2007) .....
2 The Death and Life of Bobby Z (2006) ..... Tad Gruzsa
3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Akeelah and the Bee (2006) ..... Dr. Larabee
4 Bobby (2006) ..... Edward Robinson
5 諜中諜3 Mission: Impossible III (2006) ..... Theodore Brassel
6 The Black Movie Awards (2005) ..... Himself-Presenter
7 The Matrix Online (2005) ..... Morpheus
8 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5) ..... Himself - Presenter: Film Clip from "Hotel Rwanda"
9 The Matrix: Path of Neo (2005) ..... Morpheus (archive footage)
10 Five Fingers (2005) .....
11 True Crime: New York City (2005) ..... Isaiah Reed (voice)
12 The 59th Annual Tony Awards (2005) ..... Presenter Best Performance by a Featured Actress in a Play
13 血濺13號警署 Assault on Precinct 13 (2005) ..... Marion Bishop
14 The Dream Studio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15 Mystic River: Beneath the Surface (2004) ..... Himself
16 Mystic River: From Page to Screen (2004) ..... Himself
17 The Burly Man Chronicles (2004) ..... Himself
18 The Matrix Recalibrated (2004) ..... Himself
19 The N-Word (2004) ..... (archive footage)
20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 Morpheus
21 Crash Course (2003) ..... Himself
22 懸河殺機 Mystic River (2003) ..... Sgt. Whitey Powers
23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 ..... Morpheus
24 The 57th Annual Tony Awards (2003) ..... Himself
25 Friendly Fire: Making an Urban Legend (2003) ..... Himself
26 Enter the Matrix (2003) ..... Morpheus
27 布魯斯之魂 The Soul of a Man (2003) ..... Narrator
28 蛇行太保 Biker Boyz (2003) ..... Smoke
29 黑客帝國:重訪矩陣 The Matrix Revisited (2001) ..... Himself/Morpheus
30 捍胃戰士 Osmosis Jones (2001) ..... Thrax
31 "Christianity: The First Two Thousand Years" (2001) ..... Narrator (voice)
32 Welcome to Hollywood (2000) ..... Himself
33 Michael Jordan to the Max (2000) ..... Narrator (voice)
34 2000 MTV Movie Awards (2000) ..... Himself/Morpheus (as Lawrence Fishburne)
35 Sex and the Matrix (2000) ..... Morpheus (archive footage)
36 Once in the Life (2000) ..... 20/20 Mike
37 VH1/Vogue Fashion Awards (2000) ..... Himself
38 Making 'The Matrix' (1999) ..... Himself
39 The Matrix: The Movie Special (1999) ..... Himself
40 黑客帝國 The Matrix (1999) ..... Morpheus
41 The 53rd Annual Tony Awards (1999) ..... Himself
42 Intimate Portrait: Agnes Nixon (1999) ..... Himself
43 Always Outnumbered (1998) ..... Socrates Fortlow
44 暴徒 Hoodlum (1997) ..... Bumpy Johnson
45 Miss Evers' Boys (1997) ..... Caleb Humphries
46 黑洞表面 Event Horizon (1997) ..... Captain Miller
47 Kennedy Center's 25th Anniversary (1996) ..... Himself
48 亡命悍將 Fled (1996) ..... Charles Piper
49 Before Your Eyes (1996) ..... Narrator
50 The 6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6) ..... Himself - Co-Presenter: Best Original Song
51 奧賽羅 Othello (1995) ..... Othello
52 黑色轟炸機 The Tuskegee Airmen (1995) ..... Hannibal Lee
53 正當防衛 Just Cause (1995) ..... Sheriff Tanny Brown
54 轟天殺手 Bad Company (1995) ..... Nelson Crowe/Narrator
55 校園大沖突 Higher Learning (1995) ..... Professor Maurice Phipps
56 第6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4) ..... Himself - Nominee: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57 與愛何干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1993) ..... Ike Turner, Sr.
58 "The Wild West" (1993) ..... Nat Love (voice)
59 王者之旅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 (1993) ..... Vinnie
60 Choices (1992) ..... Himself
61 卧龍戰警 Deep Cover (1992) ..... Russell Stevens, Jr./John Hull/Narrator
62 法網雄心 Class Action (1991) ..... Nick Holbrook (as Larry Fishburne)
63 黑暗之心 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 (1991) ..... Himself
64 街區男孩 Boyz n the Hood (1991) ..... Jason 'Furious' Styles
65 南北戰爭 "The Civil War" (1990) ..... (voice) (as Larry Fishburne)
66 Decoration Day (1990) ..... Michael Waring, DOD Man
67 Cadence (1990) ..... Roosevelt Stokes (as Larry Fishburne)
68 黑道皇帝 King of New York (1990) ..... Jimmy Jump
69 Christmas Special (1988) ..... Cowboy Curtis
70 學校萬花筒 School Daze (1988) ..... Dap
71 紅場特警 Red Heat (1988) ..... Lt. Charlie Stobbs (as Larry Fishburne)
72 猛鬼逛街 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3: Dream Warriors (1987) ..... Max
73 石花園 Gardens of Stone (1987) ..... Sgt. Flanagan (as Larry Fishburne)
74 金甲無敵 Cherry 2000 (1987) ..... Glu Glu Lawyer (as Larry Fishburne)
75 四海小兄弟 Band of the Hand (1986) ..... Cream
76 "Pee-wee's Playhouse" (1986) ..... Cowboy Curtis (as Larry Fishburne)
77 銀色快手 Quicksilver (1986) ..... Voodoo (as Larry Fishburne)
78 紫色 The Color Purple (1985) ..... Swain (as Larry Fishburne)
79 棉花俱樂部 The Cotton Club (1984) ..... Bumpy Rhodes (as Larry Fishburne)
80 斗魚 Rumble Fish (1983) ..... Midget
81 For Us the Living: The Medgar Evers Story (1983) ..... Jimbo Collins (as Larry Fishburme)
82 I Take These Men (1983) ..... Hank Johnson (as Larry Fishburne)
83 猛龍怪客續集 Death Wish II (1982) ..... Cutter (as Laurence Fishburne III)
84 A Rumor of War (1980) ..... Lightbulb
85 Willie and Phil (1980) ..... Wilson
86 "The Six O'Clock Follies" (1980) ..... Robby Robinson
87 Fast Break (1979) ..... Street Kid (as Laurence Fishburne III)
88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1979) ..... Tyrone 'Clean' Miller
89 If You Give a Dance, You Gotta Pay the Band (1975) .....
90 麵包、伯爵和我 Cornbread, Earl and Me (1975) ..... Wilford Robinson (as Lawrence Fishburne)
91 "One Life to Live" (1968) ..... Dr. Joshua "Josh" Hall #1 (1973-1976)
導演 director
1 Once in the Life (2000) .....
編劇 writer
1 Once in the Life (2000) ..... also play Riff Raff
製片 procer
1 A Landlord's Tale (2007) ..... procer
2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Akeelah and the Bee (2006) ..... procer
3 The Beltway (2005) ..... procer
4 Five Fingers (2005) ..... procer
5 Once in the Life (2000) ..... procer
6 Always Outnumbered (1998) ..... executive procer
7 暴徒 Hoodlum (1997) ..... executive procer
8 Miss Evers' Boys (1997) ..... executive procer
全體團隊 crewmembers
1 黑客帝國:重訪矩陣 The Matrix Revisited (2001) ..... special thanks
凱瑞·安妮摩斯Carrie-Anne Moss -- 翠尼蒂Trinity
女,生於1967年8月21日,加拿大
星座:獅子座
其他譯名:
凱莉-安·摩斯
* 傳記
凱莉·安妮·莫斯身高1米74,出生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凱莉-安·摩斯是身母親辛苦撫養的家裡最小的孩子,她有一個姐姐。她的名字由來則有些趣聞,乃是當年狂愛音樂的母親取自當時Horries樂隊的一首流行歌曲《Carrie Anne》。之後身材高挑秀美的凱莉·安妮·莫斯發現自己適合做一名出色的模特,就在20歲時她憑著漂亮的外形離開了溫暖的家,跑回西班牙干起了職業模特。立刻取得了成功,很快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廣告和雜志封面上。當凱莉·安妮·莫斯干模特正起勁時,當年的知名電視劇《黑暗的公正》來到西班牙拍攝,幸運的凱莉·安妮·莫斯得到了其中的一個角色,之後她為了圓夢,乾脆跟著攝制組來到了好萊塢。從此凱莉·安妮·莫斯正式踏足演藝圈。其後,她又從事商業廣告,在洛杉機的休斯頓劇院上演的《出海》中出演一個角色。1999年的《黑客帝國》改變了摩斯的命運,她因此片一舉成名,片中她戴著黑超和身披黑衣的基努·里維斯相互輝映。隨後在2000年她出演的《記憶碎片》也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正像評論界所稱贊的,干凈利落的魅力,從來都是那樣的深入人心。她的丈夫是演員斯蒂文·羅伊,他們於1999年11月結婚,育有二子。
作品年表
米尼的第一次 Mini's First Time (2006)
Fido (2006)
Disturbia (2006)
我行我素 The Chumscrubber (2005)
Snow Cake (2005)
The Matrix: Path of Neo (2005)
Sledge: The Untold Story (2005)
零號嫌疑犯/罪魁禍首 Suspect Zero (2004)
The Burly Man Chronicles (2004)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黑客帝國3:最後戰役/黑客帝國3:帝國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駭客帝國2/黑客帝國2/黑客帝國II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Enter the Matrix (2003)
駭客帝國動畫版 The Animatrix (2003)
A Detective Story (2003)
Kid's Story (2003)
Enter the Matrix (2003)
The 2002 IFP/West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2002)
The 59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2)
The Matrix Revisited (2001)
記憶碎片/紀念品 Memento (2000)
巧克力 Chocolat (2000)
紅色星球 Red Planet (2000)
狐群狗黨 The Crew (2000)
黑客帝國/駭客帝國/22世紀殺人網路 The Matrix (1999)
Making 'The Matrix' (1999)
The Matrix: The Movie Special (1999)
新血 New Blood (1999)
終極死線 Lethal Tender (1997)
恐嚇 Terrified (1996)
Headless Body in Topless Bar (1996)
不可能的獵殺 Sabotage (1996)
Doorways (1993)
兇殺案後 Flashfire (1993)
② 奇洛李維斯是誰
美國男演員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3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是一個擁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里維斯」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兒時的基努-里維斯不愛學習,卻熱中於曲棍球和劇院。不斷的搬家,不斷的轉學(他曾上過四所不同的中學),再加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他沒畢業就輟學了。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此後他便頻頻在加拿大的電視劇和舞台劇中亮相。他的第一個大角色,是在多倫多演出的舞台劇《狼孩》(「The Prodigal」),劇中他扮演一個進了瘋人院的職業騎師--伯尼。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只扮演一些小角色的狀況,1984年當好萊塢明星羅伯-洛來此拍攝《鐵血男兒》(「Young Blood」)時,他在片中露了一面,從此便離開多倫多去洛杉磯尋夢。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3年他又參加了肯尼斯-布拉內芙執導的影片《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非常任務》(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擊》(「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律師》(「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來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律師》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來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一度曾被人懷疑有同性戀傾向。1999年在拍攝《黑客帝國》時,他結識了其中的一名特技替身--27歲的珍妮佛,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但不幸的是1999年聖誕前他們還未出生的女兒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抱頭痛哭。進入新千年之後,他倆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結晶,36歲的基努也終於當上了父親。在這之前他還曾有3個女友,1996年與阿曼達-德卡德內特訂婚。但當基努得知他讓普通女友詹妮芙-西姆懷孕之後,便出於責任感而與阿曼達分手了。凱莉-安妮-莫斯凱莉是基努在影片《黑客帝國》中的搭當,與基努保持著時斷時續的約會關系。同時,布琳達-戴維斯是他以前同學時代的情人,今年一度曾想重續舊緣卻未果。
獲獎情況:
2000年因《黑客帝國》榮獲第九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格鬥場面獎,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因《生死時速》與桑德拉-布洛克獲選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1992年因《驚爆點》當選年度最渴望的男性
主要作品:
2000年 《奪命追蹤》(「The Watcher」)
2000年 《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
1999年 《黑客帝國》(「The Matrix」)
1997年 《我的最後一次自殺》(「The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7年 《魔鬼律師》(「The Devil' Advocate」)
1996年《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
1996年《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
1995年《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
1995年《非常任務》(「Johnny Mnemonic」)
1994年《生死時速》(「Speed」)
1994年《牛仔女郎布魯斯》(「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年《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年《小活佛》(「Little Buddha」)
1993年《怪物》(「Freaked」)
1992年《驚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
1991年《驚爆點》(「Point Break」)
1991年《我自己的愛達荷》(「My Own Private Idaho」)
1990年《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
1990年《明日戀曲》(「Tune in Tomorrow」)
1990年《比爾和泰德再度歷險》(「Bill And Ted's Bogus Journey」)
1989年《比爾和泰德歷險記》(「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
1989年《父母身份》(「Parenthood」)
1988年《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
1988年《昨夜》(「The Night Before」)
1988年《永久記錄》(「Permanent Record」)
1988年《賓洲王子》(「The Prince of Pennsy1vania」)
1987年《河畔》(「The River's Edge」)
1986年《鐵血男兒》(「Young blood」)
1986年《正義兄弟》(「Brotherhood of Justice」)
1985年《夢想成真》(「Dream To Believe」)
1985年《飛翔》(「Flying」)
1984年《浪孩》(「The Prodigal」)
③ 任達華的全部資料
生日:3月19日 英文名:Simon
星座:雙魚座
身高:180cm 體重:79kg
主要電影作品:《著錯草鞋走錯路》《慾火焚琴》《線人》《冷戰》《重案組之非常任務》《刺客春秋》《感恩歲月》《落山風》《陰間響馬吹鼓吹》《桂花巷》《紅燈區》《還我本色》《喋血街頭》《龍騰四海》《醉拳III》《願望樹》《旺角街頭》《極度重犯》《殺手之王》
庭狀況:父(去世)、母、兄、姐
排行:老三
做過的工作:地氈推銷員、模特兒
電影處女作:《慾火焚琴》
最喜歡的電影名星:米奇·洛基,羅伯特·德尼羅
最尊敬的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最喜歡的導演:基·貝納
恩人:母親
最滿意的演出:《特警屠龍》、《喋血街頭》
服裝:CASUAL
駕駛執照:有
常用交通工具:私家車
格言:喜歡做就做
閑時愛好:讀書、繪畫
今後想做的事:在大自然探索
④ 黑客帝國的男主角叫什麼名字
《黑客帝國》的男主角叫尼奧,是由基努·里維斯飾演。《黑客帝國》是由華納兄弟公司發行的系列動作片,該片由沃卓斯基兄弟執導,基努·里維斯、凱莉·安妮·莫斯、勞倫斯·菲什伯恩等主演。影片已上映的有三部,為《黑客帝國》、《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影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征途的故事。
影片評價
看完第一遍之後,或許看懂了;有機會看第二遍時,一些細節開始變的含混難解,思考或許能找到答案,或許你不能。看完系列之後,或許能對《黑客帝國》三部曲產生新的認識;對於已經有了自己的闡釋的人,或許可以在別人的讀解中得到新的啟發。
《黑客帝國》系列雖然是經典的科幻片,但沃卓斯基兄弟通過新古典主義的科幻,為動作電影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尤其是片中標志性的「子彈時間」,其展現出來的效果震撼了全世界的觀眾。自從《黑客帝國》第一部上映以來,感覺這個系列電影對於時代越來越合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客帝國
⑤ 找蒙嘉慧的資料
蒙嘉慧
蒙嘉慧
英文名:Yoyo , Mung
廣東話拼音:Mung Ka Wai
普通話拼音:Meng Jia Hui
出生日期:1973年8月3日
星座:獅子座
籍貫:中國廣東番禺
身高:5尺7寸(1.70m)
體重:105磅(48kg)
性格:率真開朗,男仔頭
嗜好:打游戲機、看電影、看電視廣告
信仰:基督
學歷:中學(香港鳳溪第一中學)
兄弟姊妹:一姊一兄
視力:正常
最怕食物:蔥
最愛食物:酸的東西
拿手菜:即食麵
喜好:睡覺
識講語言:廣東話、英語、普通話
護膚方法:在美容院做面膜
Keep fit 方法:打羽毛球
難忘電視節目:歡樂今宵
最喜愛卡通:千年女王、超時空要塞
最喜愛電影:阿郎的故事
最喜愛節日:農歷新年
最喜愛寵物:我的狗仔「比比」
煩惱時會做甚麼: spa
最想收的禮物:有禮物收已經開心
最怕別人說自己甚麼:是非
自評最靚部位:嘴
最憎人物類型:是非精
最愛服裝款式:制服
金錢處理方法:消費掉
支出最多項目:買衫
初戀年齡: 18 歲
治療失戀方法:忘記
拍過幾次拖:每次都是第一次
理想對象模式:沒有
喜歡旅遊的國家:泰國及法國
最推介香港旅遊點:港式茶餐廳
睡前必做的事:熄電話
平均日睡幾小時: 8 小時
最想做的生意:賺錢的生意
唔做明星做甚麼:幕後
喜愛顏色:白 、藍
喜愛的影星:周潤發
喜愛的歌星:盧冠廷
最尷尬的事情:誤會被人叫"大姑"
最滿意身體部份:眉、眼、鼻
圈中好友:林保怡、袁彩雲、吳美珩、方中信
如何入行:與郭富城拍「one 2 free」手提電話廣告
【演出電視劇】
上海之戀(1998年)
法門(1998年)
IT檔案(1998年)
新鮮人(1999年,YOYO主演的第一部TVB劇)
妙手仁心II (2000年)
烈火雄心II (2001年)
大班密令 (2001年)
點指賊賊賊捉賊(2002年)
衛斯理(2003年)
陀槍師姐IV (2003年)
廉政行動2004 (2004年)
功夫足球(2004年)
爭分奪秒 (2004年)
新醉打金枝 (2005年)
胭脂水粉 (2005年)
法證先鋒(2006年)
樓住有情人(2006年,未播)
通天幹探(2006年,未播)
溏心風暴(拍攝中)
出演電影:
隱形斗室
英文片名:The Room
影片導演:蘇飛
飾演角色:女社工Amanda
合作演員:陳敏之、黃智賢、蔡子健、萬斯敏
上映時間:2006年7月
------------------------------------------------------------
花街歡樂坊 (又名:我亞媽發仔瘟)
英文片名:Happy Place
影片導演:鄭偉文
飾演角色:十二金釵之一
合作演員:薛家燕、孔慶翔
上映時間:2004年6月27日
------------------------------------------------------------
誓不低頭
英文片名:Cop Unbowed
影片導演:煒達
飾演角色:藍朗(方中信)之妻家惠
合作演員:方中信、錢嘉樂、高雄、鍾兆康
上映時間:2004年
------------------------------------------------------------
噩夢
英文片名:Ancient riors
影片導演:李卓臻
飾演角色:現職記者芝
合作演員:梁漢文、谷祖琳、唐文龍
上映時間:2004 年10 月21 日
------------------------------------------------------------
求愛上上簽(港譯:性感都市)
英文片名:Ask For A Love Lot(又譯:Sex and the Beauties)
影片導演:王晶
飾演角色:倪險
合作演員:劉嘉玲、張柏芝、朱茵、陸毅
上映時間:2004年2月26日
------------------------------------------------------------
西貢的童話(TVB電視電影)
英文片名:Sai Kung Story
影片導演:羅惠德
飾演角色:漁家少女詠
合作演員:吳啟華、李綺虹、王喜
上映時間:2003年
------------------------------------------------------------
新流氓醫生
英文片名:Doctor No
影片導演:麥啟光
飾演角色:護士阿安
合作演員:馬浚偉、柯受良、林曉峰
上映時間:2001年
------------------------------------------------------------
地下追擊
影片導演:伍匡文
合作演員:王敏德
上映時間:2001年1月1日
------------------------------------------------------------
野獸同黨
英文片名:Hong Kong History X
影片導演:劉偉豪
影片演員:蒙嘉慧、羅蘭、黃秋生
上映時間:2000年
------------------------------------------------------------
流氓師表
英文片名:The Teacher Without Chalk
影片導演:麥啟光
飾演角色:魯媚
合作演員:張家輝、小松拓也
播出時間:2000年
------------------------------------------------------------
沒有你,沒有我
英文片名:Eternal Love
影片導演:羅惠德
飾演角色:Ivy
合作演員:方中信、李婷宜、袁彩雲、羅蘭
播出時間:2000年
------------------------------------------------------------
刀手
英文片名:Killer
影片導演:鍾少雄
飾演角色:Ivy
合作演員:陳小春、鄭浩南、雷宇揚
播出時間:2000年
------------------------------------------------------------
千禧願
英文片名:Wishful Milenio
影片導演:林慶隆
飾演角色:秋嵐
合作演員:陳芷菁、文頌嫻、陳柏渝
上映時間:2004年
------------------------------------------------------------
賊公子
英文片名:Wishful Milenio
影片導演:劉觀偉
合作演員:古天樂、王敏德、姚樂怡
上映時間:1999年
------------------------------------------------------------
周末狂熱
英文片名:Rave Fever
影片導演:麥兆輝
飾演角色:Ashley
合作演員:雷頌德、尹子維、李燦森
上映時間:1999年
------------------------------------------------------------
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
英文片名:Believe It or Not
影片導演:錢升瑋
合作演員:蒙嘉慧、吳鎮宇、李燦森
上映時間:1999年
------------------------------------------------------------
暗戰
英文片名:Running Out of Time
影片導演:杜琪峰
飾演角色:梁婉婷
合作演員:劉德華、劉青雲
上映時間:1999年
------------------------------------------------------------
甜言蜜語
英文片名:Sealed with a Kiss
影片導演:趙崇基
飾演角色:雯雯
合作演員:古天樂、區淑貞
上映時間:1999年
------------------------------------------------------------
真心英雄 (YOYO憑此影片角色獲提名1999年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英文片名:Hero Never Dies
影片導演:杜琪峰
飾演角色:阿琪
合作演員:黎明、劉青雲、梁藝齡
上映時間:1998年
------------------------------------------------------------
非常突然
英文片名:Expect the Unexpected
影片導演:游志達
飾演角色:餐廳女侍應Mandy
合作演員:劉青雲、任達華、黃卓玲
上映時間:1998年
⑥ 尤杜·奇爾
尤杜·奇爾 Udo Kier電影作品列表:(一共 185 個電影作品)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2)
Broken Cookies ------- (2002)
The Last Trip to Harrisburg ------- (1984)
作為助理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2)
Deutsche Kettensägen Massaker, Das ------- (1991)
站長夫人 Bolwieser ------- (1977)
作為其他職員的電影作品(數量:2)
自拍十九歲 Egoshooter ------- (2004)
Dogville Confessions ------- (2003)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數量:179)
Die Blutgräfin ------- (2010)
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 ------- (2009)
Metropia ------- (2009)
華盛頓 Wasington ------- (2009)
Night of the Templar ------- (2008)
Lulu and Jimi ------- (2008)
一個半騎士/一又二分之一騎士:尋找赫澤林德的美麗公主 1 1/2 Ritter - Auf der Suche nach der hinreißenden Herzelinde ------- (2008)
孤島驚魂/極地戰豪 Far Cry ------- (2008)
Fall Down Dead ------- (2007)
刑房/磨坊 Grindhouse ------- (2007)
惡靈之淚/第三個媽媽 Terza madre, La ------- (2007)
Tell ------- (2007)
萬聖節/索命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之殺青光(港)/新月光光心慌慌 Halloween ------- (2007)
黑豹:徹麗行動 Pars: Kiraz operasyonu ------- (2007)
Pray for Morning ------- (2006)
穿牛仔褲的十字軍 Kruistocht in spijkerbroek ------- (2006)
Holly ------- (2006)
13 Graves ------- (2006)
Wit's End ------- (2005)
One More Round ------- (2005)
Children of Wax ------- (2005)
Headspace ------- (2005)
"4 gegen Z" ------- (2005)
吸血萊恩/煞女伊恩 BloodRayne ------- (2005)
曼德勒/命運變奏曲 Manderlay ------- (2005)
Anecdotes from 'Epidemic' ------- (2005)
德古拉3000/吸血鬼3000 Dracula 3000 ------- (2004)
Sawtooth ------- (2004)
Jargo ------- (2004)
Evil Eyes: Behind the Scenes ------- (2004)
煎熬聖誕節/誰來陪我過聖誕 Surviving Christmas ------- (2004)
Celluloid Horror ------- (2004)
Evil Eyes ------- (2004)
神秘幻影 One Point O ------- (2004)
30 Days Until I'm Famous ------- (2004)
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 Modigliani ------- (2004)
愛的對象 Love Object ------- (2003)
狗鎮/厄夜變奏曲(台)/人間狗鎮(港) Dogville ------- (2003)
Gate to Heaven ------- (2003)
霹靂俏嬌娃 "Wilde Engel" ------- (2003)
Montewood Hollyverità ------- (2003)
Mark of the Devil Revisited ------- (2002)
Korn: Deuce ------- (2002)
He Sees You When You're Sleeping ------- (2002)
Broken Cookies ------- (2002)
Mrs Meitlemeihr ------- (2002)
Andy Warhol: The Complete Picture ------- (2002)
Betty - Schön wie der Tod ------- (2002)
殺人網站/恐怖網站/拿命.COM/非請勿進 FeardotCom ------- (2002)
Pigs Will Fly ------- (2002)
Auf Herz und Nieren ------- (2001)
聖堂寶藏 Revelation ------- (2001)
Gottesanbeterin, Die ------- (2001)
正義聯盟/超人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 (2001)
納粹製造 Invincible ------- (2001)
最後一分鍾 The Last Minute ------- (2001)
神魔交戰/歐米茄密碼2/末世戰隊II Megiddo: The Omega Code 2 ------- (2001)
Suspiria 25th Anniversary ------- (2001)
女王密使/女王特工隊/女王部下 All the Queen's Men ------- (2001)
贖命布局 Double Deception ------- (2001)
Citizens of Perpetual Inlgence ------- (2000)
吸血驚情/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吸血鬼的陰影 Shadow of the Vampire ------- (2000)
黑暗中如何漫舞 Von Trier's 100 øjne ------- (2000)
Critical Mass ------- (2000)
Doomsdayer ------- (2000)
黑暗中的舞者/在黑暗中漫舞 Dancer in the Dark ------- (2000)
紅色信箋 Red Letters ------- (2000)
Just One Night ------- (2000)
Unter den Palmen ------- (1999)
心臟出鬼 Besat ------- (1999)
諜網情迷 History Is Made at Night ------- (1999)
The Debtors ------- (1999)
火速時刻 Final Run ------- (1999)
Nina Hagen = Punk + Glory ------- (1999)
魔鬼末日/末世浩劫 End of Days ------- (1999)
Killer Deal ------- (1999)
The New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 (1999)
Diebin, Die ------- (1998)
Nina - Vom Kinderzimmer ins Bordell ------- (1998)
Immaculate Springs ------- (1998)
刀鋒戰士/幽靈刺客 Blade ------- (1998)
現代吸血鬼 Modern Vampires ------- (1998)
Schuldig ------- (1998)
The Last Call ------- (1998)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港)/隕石大沖撞 Armageddon ------- (1998)
Ice ------- (1998)
There's No Fish Food in Heaven ------- (1998)
Simon Says ------- (1998)
醫院風雲 2 "Riget II" ------- (1997)
Bagom Riget II og Lars von Trier: Instruktøren holder fridag ------- (1997)
豪邁王子 Prince Valiant ------- (1997)
Die 120 Tage von Bottrop ------- (1997)
終結暴力/暴力啟示錄 The End of Violence ------- (1997)
紅鞋日記7:燃燒 Red Shoe Diaries 7: Burning Up ------- (1997)
Betty ------- (1997)
越空追擊/美版赤裸特工 Barb Wire ------- (1996)
新木偶奇遇記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 (1996)
"The Sentinel" ------- (1996)
"The Great War and the Shaping of the 20th Century" ------- (1996)
United Trash ------- (1996)
Duke of Groove ------- (1996)
莉 Lea ------- (1996)
破浪而出/破浪/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Breaking the Waves ------- (1996)
Dog Daze ------- (1995)
Gebrüder Skladanowsky, Die ------- (1995)
Paradise Framed ------- (1995)
Ausgestorben ------- (1995)
Nur über meine Leiche ------- (1995)
捍衛機密/非常特務/約翰尼記憶術/非常任務 Johnny Mnemonic ------- (1995)
Unter Druck ------- (1995)
Unbekannte Deserteur, Der ------- (1994)
神探飛機頭I/寵物偵探/王牌威龍 Ace Ventura: Pet Detective ------- (1994)
Tod eines Weltstars ------- (1994)
醫院風雲 "Riget" ------- (1994)
Rotwang muß weg! ------- (1994)
小生護駕/小生護花/都是錢鬧的 For Love or Money ------- (1993)
Three Shake-a-Leg Steps to Heaven ------- (1993)
藍調牛仔妹 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 (1993)
Plötzlich und unerwartet ------- (1993)
Jack Reed: Badge of Honor ------- (1993)
喬什和山姆 Josh and S.A.M. ------- (1993)
Terror 2000 - Intensivstation Deutschland ------- (1992)
歐羅巴/歐洲特快車 Europa ------- (1991)
Deutsche Kettensägen Massaker, Das ------- (1991)
我私人的愛達荷/不羈的天空/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我自己的愛達荷 My Own Private Idaho ------- (1991)
Triers element ------- (1991)
The Making of 'Europa' ------- (1991)
100 Jahre Adolf Hitler - Die letzte Stunde im Führerbunker ------- (1989)
Mutters Maske ------- (1988)
Medea ------- (1988)
時疫/瘟疫 Epidemic ------- (1987)
Schlacht der Idioten, Die ------- (1986)
Egomania - Insel ohne Hoffnung ------- (1986)
Am nächsten Morgen kehrte der Minister nicht an seinen Arbeitsplatz zurück ------- (1986)
"Gespenstergeschichten" ------- (1985)
Der Unbesiegbare ------- (1985)
Einsteiger, Die ------- (1985)
誘惑:殘酷的女人 Verführung: Die grausame Frau ------- (1985)
The Last Trip to Harrisburg ------- (1984)
Hur und Heilig ------- (1984)
蘇聯同志 Moscow on the Hudson ------- (1984)
虎口胭脂 Insel der blutigen Plantage, Die ------- (1983)
Wilden Fünfziger, Die ------- (1983)
Pankow '95 ------- (1983)
羅拉/勞拉 Lola ------- (1981)
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 (1981)
Docteur Jekyll et les femmes ------- (1981)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 "Berlin Alexanderplatz" ------- (1980)
Nárcisz és Psyché ------- (1980)
Lulu ------- (1980)
Deutschland privat - Eine Anthologie des Volksfilms ------- (1980)
Victor ------- (1979)
第三代 Dritte Generation, Die ------- (1979)
Magyar rapszódia ------- (1979)
Fünfte Gebot, Das ------- (1978)
Allegro barbaro: Magyar rapszódia 2 ------- (1978)
La deuxième femme ------- (1978)
Krétakör ------- (1978)
Katonák ------- (1977)
戴罪立功 Quel maledetto treno blindato ------- (1977)
陰風陣陣/坐立不安 Suspiria ------- (1977)
站長夫人 Bolwieser ------- (1977)
Exposé ------- (1976)
Goldflocken ------- (1976)
Spermula ------- (1976)
Erinnerungen an die Leidenschaft ------- (1976)
Letzte Schrei, Der ------- (1975)
O娘的故事/O的故事/O娘 Histoire d'O ------- (1975)
魔鬼之血 Dracula cerca sangue di vergine... e morì di sete!!! ------- (1974)
Pan ------- (1973)
行屍走肉 Flesh for Frankenstein ------- (1973)
The Salzburg Connection ------- (1972)
Oi erotomaneis ------- (1971)
Proklisis ------- (1970)
魔鬼記號 Hexen bis aufs Blut gequält ------- (1970)
"Tatort" ------- (1970)
Stagione dei sensi, La ------- (1969)
Schamlos ------- (1968)
Road to St. Tropez ------- (1966)
⑦ 基努。里維斯 個人檔案
Keanu Reeves 基努李維
姓名:Keanu Reeves
(夏威夷話意為:清涼的山風)
生日:1964年9月2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6呎(183公分)
體重:170磅(77公斤)
興趣:玩冰上曲棍球、騎機車、騎馬、沖浪、玩音樂(Dogstar樂團的貝斯手)
出生地:Beirut貝魯特(黎巴嫩首都)
家人:父母、兩個妹妹(Karina and Kim),擁有四分之一中國血統
定居:加拿大多倫多
基努李維於1964.9.2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有一半中國人一半夏威夷人的血統,母親是英國人。「基努」(Keanu) 在夏威夷話的意思是「山頂上的冷風」。
基奴李維成名前曾經做過幫人磨溜冰鞋上冰刀的工作。他是左撇子,是樂團"Dogstar"的貝斯吉他手。基努李維曾在1993年5月因酒醉駕車在洛杉磯被捕。英國的Empire雜志票選的「有史以來百大明星」中他排名第二十三。
基努李維談他的演技:『有些人喜歡我做的,有些人不喜歡,我也不能說什麼,但是我很努力的嘗試,你知道嗎?我知道我不是世上最好的演員,但是我很努力去嘗試。』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3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是一個擁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里維斯」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兒時的基努-里維斯不愛學習,卻熱中於曲棍球和劇院。不斷的搬家,不斷的轉學(他曾上過四所不同的中學),再加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他沒畢業就輟學了。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此後他便頻頻在加拿大的電視劇和舞台劇中亮相。他的第一個大角色,是在多倫多演出的舞台劇《狼孩》(「The Prodigal」),劇中他扮演一個進了瘋人院的職業騎師--伯尼。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只扮演一些小角色的狀況,1984年當好萊塢明星羅伯-洛來此拍攝《鐵血男兒》(「Young Blood」)時,他在片中露了一面,從此便離開多倫多去洛杉磯尋夢。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3年他又參加了肯尼斯-布拉內芙執導的影片《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非常任務》(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擊》(「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律師》(「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來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律師》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來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一度曾被人懷疑有同性戀傾向。1999年在拍攝《黑客帝國》時,他結識了其中的一名特技替身--27歲的珍妮佛,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但不幸的是1999年聖誕前他們還未出生的女兒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抱頭痛哭。進入新千年之後,他倆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結晶,36歲的基努也終於當上了父親。在這之前他還曾有3個女友,1996年與阿曼達-德卡德內特訂婚。但當基努得知他讓普通女友詹妮芙-西姆懷孕之後,便出於責任感而與阿曼達分手了。凱莉-安妮-莫斯凱莉是基努在影片《黑客帝國》中的搭當,與基努保持著時斷時續的約會關系。同時,布琳達-戴維斯是他以前同學時代的情人,今年一度曾想重續舊緣卻未果。
作品表:
辛巴達 辛巴達 (2006-1-1)
The Night Watchman The Night Watchman (2006-1-1)
黑暗掃瞄器 A Scanner Darkly (2005-9-16)
地獄神探 Constantine (2005-2-18)
魔間行者 魔間行者 (2005-2-18)
吮拇指的人 Thumbsucker (2005-1-23)
理發店2:做生意 Barbershop 2: Back in Business (2004-2-6)
愛是妥協 Something's Gotta Give (2003-12-12)
黑客帝國3: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11-30)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The.Matrix.Revolutions (2003-10-27)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10-27)
駭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5-15)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Matrix.Reloaded (2003-5-15)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Matrix Reloaded, The (2003-5-7)
愛的妥協 Somethings.Gotta.Give.D.C (2003-1-1)
棒球教練 Hard Ball (2001-9-10)
甜蜜十一月 Sweet November (2001-2-12)
驚魂眼 Gift, The (2000-11-20)
替補隊員 The.Replacements (2000-11-11)
窺望者 The Watcher (2000-9-7)
正義守望者 Watcher, The (2000-9-7)
後備天王 The Replacements (2000-8-7)
十全大補男 The Replacements (2000-1-1)
黑客帝國 Matrix, The (1999-3-31)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1999-1-1)
魔鬼代言人 The Devil's Advocate (1997-7-1)
意氣風發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7-6-20)
連鎖反應 Chain Reaction (1996-8-2)
雲中漫步 Walk in the Clouds A (1995-5-27)
非常特務 Johnny Mnemonic (1995-4-15)
捍衛機密 Johnny Mnemonic (1995-4-15)
生死時速 Speed (1994-6-10)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12-1)
藍調牛仔妹 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9-13)
怪人集團 Freaked (1993-9-11)
都是男人惹的禍 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5-7)
吸血驚情四百年 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11-13)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My Own Private Idaho (1991-9-12)
比爾和特德歷險記 Bill & Ted's Bogus Journey (1991-7-19)
終極豪情 Point Break (1991-6-12)
情人有約 Tune in Tomorrow... (1990-9-15)
阿比阿弟暢游鬼門關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s (1990-9-15)
阿比阿弟的冒險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 (1989-2-17)
危險關系 Dangerous Liaisons (1988-12-16)
大河邊緣 River's Edge (1986-9-10)
⑧ 電影非常任務里的男演員東子是誰
《非常任務》潘元甲 飾演:東子
潘元甲,生於1987年6月29日,男演員,山東濟南人,因《水滸少年》成為童星,後來參演《少林寺傳奇》,再度回到公眾視線。幾年來,潘元甲一直過著學文練武的學校生活。即使他拍攝過這個戲,使很多人認識了他,可潘元甲卻自己認為:我潘元甲還是潘元甲,沒什麼了不起!還是和過去一樣,該學文時學文,該練武時練武,沒因 為演了個主角而有出格的表現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武功劇班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潘元甲(10張) 《馬石山十勇士》 飾演:小彈弓--------李貴(男二號) 《紅軍村》 飾演:警衛員小馬 《非常任務》飾演:東子 合作演員:王志剛 陳中宇 池程 導演:韓鳳泉 電視劇作品 《水滸少年Ⅰ》 飾演:狗娃(男一號) 《水滸少年Ⅱ》 飾演:狗娃(男一號) 《老爸老媽兄弟姐妹》 飾演:丁岩 《相伴》 飾演:小王 《少林寺傳奇1》 飾演:沒兄弟(男二號) 《少林寺傳奇2十三棍僧救唐王》 飾演:高飛揚(男二號) 《少林寺傳奇3大漠英豪》 飾演:五毒兄弟(男二號) 話劇 《青春禁忌游戲》 飾 維佳 《簸箕客棧》 飾 耗子
⑨ 生死時速裡面那個很帥的男主角叫什麼他的資料還有女主角
Keanu Reeves 基努李維
姓名:Keanu Reeves
(夏威夷話意為:清涼的山風)
生日:1964年9月2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6呎(183公分)
體重:170磅(77公斤)
興趣:玩冰上曲棍球、騎機車、騎馬、沖浪、玩音樂(Dogstar樂團的貝斯手)
出生地:Beirut貝魯特(黎巴嫩首都)
家人:父母、兩個妹妹(Karina and Kim),擁有四分之一中國血統
定居:加拿大多倫多
基努李維於1964.9.2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有一半中國人一半夏威夷人的血統,母親是英國人。「基努」(Keanu) 在夏威夷話的意思是「山頂上的冷風」。
基奴李維成名前曾經做過幫人磨溜冰鞋上冰刀的工作。他是左撇子,是樂團"Dogstar"的貝斯吉他手。基努李維曾在1993年5月因酒醉駕車在洛杉磯被捕。英國的Empire雜志票選的「有史以來百大明星」中他排名第二十三。
基努李維談他的演技:『有些人喜歡我做的,有些人不喜歡,我也不能說什麼,但是我很努力的嘗試,你知道嗎?我知道我不是世上最好的演員,但是我很努力去嘗試。』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3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是一個擁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里維斯」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兒時的基努-里維斯不愛學習,卻熱中於曲棍球和劇院。不斷的搬家,不斷的轉學(他曾上過四所不同的中學),再加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他沒畢業就輟學了。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此後他便頻頻在加拿大的電視劇和舞台劇中亮相。他的第一個大角色,是在多倫多演出的舞台劇《狼孩》(「The Prodigal」),劇中他扮演一個進了瘋人院的職業騎師--伯尼。然而他並不滿足於只扮演一些小角色的狀況,1984年當好萊塢明星羅伯-洛來此拍攝《鐵血男兒》(「Young Blood」)時,他在片中露了一面,從此便離開多倫多去洛杉磯尋夢。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永遠》(「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3年他又參加了肯尼斯-布拉內芙執導的影片《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非常任務》(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擊》(「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律師》(「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來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律師》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來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一度曾被人懷疑有同性戀傾向。1999年在拍攝《黑客帝國》時,他結識了其中的一名特技替身--27歲的珍妮佛,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但不幸的是1999年聖誕前他們還未出生的女兒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抱頭痛哭。進入新千年之後,他倆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結晶,36歲的基努也終於當上了父親。在這之前他還曾有3個女友,1996年與阿曼達-德卡德內特訂婚。但當基努得知他讓普通女友詹妮芙-西姆懷孕之後,便出於責任感而與阿曼達分手了。凱莉-安妮-莫斯凱莉是基努在影片《黑客帝國》中的搭當,與基努保持著時斷時續的約會關系。同時,布琳達-戴維斯是他以前同學時代的情人,今年一度曾想重續舊緣卻未果。
作品表:
辛巴達 辛巴達 (2006-1-1)
The Night Watchman The Night Watchman (2006-1-1)
黑暗掃瞄器 A Scanner Darkly (2005-9-16)
地獄神探 Constantine (2005-2-18)
魔間行者 魔間行者 (2005-2-18)
吮拇指的人 Thumbsucker (2005-1-23)
理發店2:做生意 Barbershop 2: Back in Business (2004-2-6)
愛是妥協 Something's Gotta Give (2003-12-12)
黑客帝國3: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11-30)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The.Matrix.Revolutions (2003-10-27)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10-27)
駭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 Matrix Reloaded (2003-5-15)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The.Matrix.Reloaded (2003-5-15)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Matrix Reloaded, The (2003-5-7)
愛的妥協 Somethings.Gotta.Give.D.C (2003-1-1)
棒球教練 Hard Ball (2001-9-10)
甜蜜十一月 Sweet November (2001-2-12)
驚魂眼 Gift, The (2000-11-20)
替補隊員 The.Replacements (2000-11-11)
窺望者 The Watcher (2000-9-7)
正義守望者 Watcher, The (2000-9-7)
後備天王 The Replacements (2000-8-7)
十全大補男 The Replacements (2000-1-1)
黑客帝國 Matrix, The (1999-3-31)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1999-1-1)
魔鬼代言人 The Devil's Advocate (1997-7-1)
意氣風發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7-6-20)
連鎖反應 Chain Reaction (1996-8-2)
雲中漫步 Walk in the Clouds A (1995-5-27)
非常特務 Johnny Mnemonic (1995-4-15)
捍衛機密 Johnny Mnemonic (1995-4-15)
生死時速 Speed (1994-6-10)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12-1)
藍調牛仔妹 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9-13)
怪人集團 Freaked (1993-9-11)
都是男人惹的禍 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5-7)
吸血驚情四百年 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11-13)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My Own Private Idaho (1991-9-12)
比爾和特德歷險記 Bill & Ted's Bogus Journey (1991-7-19)
終極豪情 Point Break (1991-6-12)
情人有約 Tune in Tomorrow... (1990-9-15)
阿比阿弟暢游鬼門關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s (1990-9-15)
阿比阿弟的冒險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 (1989-2-17)
危險關系 Dangerous Liaisons (1988-12-16)
大河邊緣 River's Edge (1986-9-10)
桑德拉布洛克1964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母親是一位頗受歡迎的德裔歌劇演唱家。桑德拉童年的很多時光便是跟隨母親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中度過的,而她自小也便有了多次登台表演的經歷。
升入中學之後,桑德拉對隨母親四處游歷的生活逐漸失去了興趣,她開始有意識地融入同齡人當中去。從阿靈頓的華盛頓李中學畢業的時候,桑德拉已是學校的啦啦隊長,並且被同學們一致評為「陽光女孩」。高中畢業後的桑德拉進入東卡羅萊納大學,潛心攻讀戲劇專業。1985年,還差幾個學分便能畢業的她突然決定輟學,立刻開始自己的職業演藝生涯。桑德將所有的東西扔上車,駛向紐約城。剛剛落腳,她便拜在著名戲劇家桑福特梅森納的門下刻苦學習表演。1988年,桑德拉迎來了演藝事業上的第一次突破。戲劇評論家約翰西蒙在一篇對舞台劇《No Time Flat》的評論中對布洛克的表現大加褒揚,有了西蒙的一紙好評,桑德拉開始尋找經紀人,並於1989年首次登上熒屏,在電視劇《Bionic Showdown》中出演一個小角色。
1990年,桑德拉遷居西海岸的洛杉磯,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影視表演機會。不久她便主演了NBC根據著名浪漫喜劇影片《打工女郎》改編的同名電視劇。1991年,桑德拉主演了喜劇片《浪漫女人香》。1993年,桑德拉的執著努力終於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當年,她至少出演了五部電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與大明星史泰龍共同主演的科幻動作片《越空狂龍》,該片導演喬爾西爾維對桑德拉的表演非常滿意,於是便向詹德邦特極力推薦她。德邦特是一位資深的動作片攝影師,當時正在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生死時速》挑選演員。該片製片人原本想挑選一名體態豐滿的金發女郎擔任女主角,但德邦特與桑德拉會面之後便認定她才是基奴里維斯最好的搭檔。事實證明德邦特確實獨具慧眼,《生死時速》取得了巨大成功,桑德拉的平民英雄形象被普遍叫好,名氣也迅速竄升。次年上映的浪漫喜劇《二見鍾情》和驚栗片《網路驚魂》的成功更加鞏固了桑德拉的頂尖女星地位,在隨後完成的種族問題影片《殺戮時刻》中,桑德拉雖然身為配角,但片酬已經躍升至七位數。
正如大多數明星都要經歷的那樣,桑德拉在一度輝煌之後迎來了成名之後最為灰暗的日子。1996年,她主演的黑色喜劇片《Two If by Sea》不僅觀者寥寥,而且遭到了評論界的一片狂貶。隨後《愛情與戰爭》也未逃脫厄運,《生死時速續集》也遭慘敗,即使桑德拉布洛克的無窮魅力也無法拯救票房的頹勢。
一系列的失利使桑德拉認識到,必須作自己的老闆。她組建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佛蒂斯影片公司。1998年,由佛蒂斯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真愛告白》小獲成功。同年,桑德拉還主演了根據艾麗斯霍夫曼小說改編的靈異喜劇片《超異能快感》,並為夢工廠出品的第一部動畫巨片《埃及王子》配音。這些影片的成功使桑德拉很快走出了兩年前的低谷。
2001 - Chambermaid, The -
- 2001 - Exactly 3:30 - 三點半鍾整
- 2001 - Murder by Numbers -
- 2000 - Miss Congeniality - 選美小姐
- 2000 - Famous -
- 2000 - 28 Days - 28天
- 2000 - Gun Shy - 害羞的槍
- 1999 - Forces of Nature - 觸電之旅
- 1998 - Welcome to Hollywood -
- 1998 - Prince of Egypt, The - 埃及王子
- 1998 - Practical Magic - 超異能快感
- 1998 - Making Sandwiches -
- 1998 - Hope Floats - 真愛告白
- 1997 - Speed 2: Cruise Control - 生死時速2
- 1996 - In Love and War - 愛情與戰爭
- 1996 - Time to Kill, A - 殺戮時刻
- 1996 - Two if by Sea -
- 1995 - Net, The - 網路驚魂
- 1995 - While You Were Sleeping - 二見鍾情
- 1994 - Speed - 生死時速
- 1993 - Thing Called Love, The - 一生何求(愛情這玩意)
- 1993 - Vanishing, The - 逝影驚心
- 1993 - Wrestling Ernest Hemingway -
- 1993 - Demolition Man - 越空狂龍
- 1992 - When the Party's Over -
- 1992 - Who Do I Gotta Kill? -
- 1991 - Love Potion No. 9 - 浪漫女人香
- 1990 - Who Shot Patakango? - 愛情天堂
- 1989 - Religion, Inc. -
- 1987 - Hangmen -
⑩ 林心如的介紹
姓名林心如
出生1976年1月27日
體重46kg
身高166cm
血型B型
星座水瓶座
三圍32B,22,34
眼晴色深黑色
發色深黑色
初戀: 17歲
談過幾次戀愛1次
學歷聖光幼稚園、日新國小、靜修女中、中興高中
嗜好睡覺,看電視
專長唱歌、演戲
最喜愛顏色白、灰、紅、黑
家庭狀況兩個弟弟
最喜歡吃的東西日本料理(好吃,營養又不發胖)
最喜歡的飲料白開水、清茶、葡萄柚汁
最討厭的食物沒有討厭的食物
喜歡中餐或西餐中餐
拿手菜玉米濃湯
最喜歡做的事睡覺,看電視
最滿意的部位眼睛
最不滿意的部位臉(容易胖)
喜歡的異性類型成熟又帶點壞的穩重男人
喜愛城市洛杉機
喜愛歌曲王菲的歌
喜愛男歌手張國榮
喜愛女歌手瑪麗亞凱莉
想去的地方紐西蘭
最想實現的夢留學
最喜歡的影片不挑,都喜歡
最喜歡的女演員梅格-瑞恩,張曼玉
最喜歡的男演員基努-李維斯、安迪-嘉西亞
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抒情、舞曲、輕快音樂
最喜歡的動物沒有
最害怕的動物蛇
最喜歡的季節冬天
最喜歡演什麼角色任何有挑戰性的角色
平常的休閑活動唱歌
自認是什樣個性的人大而化之、不拘小節、率性自然,安靜時稍嫌孤僻
平常的衣著風格牛仔褲 T恤
最喜歡自己在哪一部戲的扮相食神
曾去過哪些國家日本、美國、大陸
最欣賞什麼個性的人率真、誠懇、開朗
座右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幸運數字7
車紅色CORSA(自動波箱)
最喜歡的花香水百合
最喜歡的節日是生日
最喜歡台灣的哪一部連續劇啞妻
演戲的原則平實、自然
戀愛的哲學自然、平實
最喜歡的生活方式簡單
喜愛收集什麼小東西Hello Kitty和My Melody
近年主演影視劇
2001《生死速遞》
2000《大贏家》
2000《雷霆戰警》
2000《鹿鼎記》
2000《情深深雨蒙蒙》
1999《古鏡怪談》
1999《還珠格格》
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在一天天長大
采訪林心如是在一家五星級賓館的客房裡進行的,晚上10∶00開始,11∶30結束。筆者來到林心如的房間之後,著名導演唐季禮便離開了。采訪過半的時候,唐季禮走進來,看到采訪還未結束,再次離開了。由於這次采訪是被單獨安排的,所以事前要求不能拍照,理由是在林心如沒化妝的狀態下最好不要拍照。坦率地,林心如在沒有化妝的狀態下非常好看,所以不能拍照應該理解為采訪的前提條件。
生活靠自己的收入獨立置業!
沒化妝的林心如非常好看,膚色白皙透明,一身休閑打扮。用「悅耳」來形容她的語音絕不為過,如果不是話語中偶爾夾雜著「國語」詞彙,她完全就是一個鄰家小妹。
林心如家在台北市一個叫「五股」的街區。由於日、韓和中國台灣的大都市比較重視住所的位置,並以此作為推斷人的氣質和教養的某種依據,所以筆者特地找到熟悉台北市的朋友詢問,得知「五股」是台北市一個普通的街區。用北京作參照,既不像建外SOHO,也不像城南天橋,倒像北二環外的和平里。林心如成名後,自己買了一套房子,也在「五股」,她沒有選擇高檔社區安家。
「新房子三室一廳,三年前買的,離原先家裡的老房子不遠。室內裝修以米色為基調,搬家的時候我正拍戲,爸媽搬的,現在我和爸媽住一起。家裡的老房子給大弟弟住了,二十幾歲的大男孩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很高興。小弟弟正在服兵役。」林心如。
「我出生於中等小康人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爸爸是生意人,做很普通很一般的投資生意;媽媽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子女們都大了,她的家務也不多,經常和鄰居朋友喝喝咖啡。」
在台北市,即使普通街區,三室一廳的房子連裝修帶傢具,全部下來也要近2000萬台幣,合四五百萬人民幣。出身中等家庭的二十幾歲的女孩子,能靠自己的收入獨立買房置業被看作是非常了不起的,因為台灣不論現金還是貸款購房,一般把產業記在男人名下,女孩子的歸宿大都是出嫁當家庭主婦。林心如把購房的話題藝術地迴避了,她掙的錢都交給了爸媽,一切都由爸媽辦理,自己也不清楚購房到底花了多少錢。這怎麼可能?以林心如上述答話的智商,絕不至於底價尚未弄清就貿然「接戲」。顯然她不想給人以尋常女孩「暴富」的印象。但有一個推斷還是必要的三年前買房時,正是她連續出演瓊瑤作品走紅之後,如果這個普通女孩不算「暴富」,至少也算成功得異常迅速。那個階段還有一批「林心如」相繼成名,她們都出身於普通家庭,最終成為「名旦」,這應該算是一種「林心如現象」吧。
「我最終學歷是高中畢業。從小學到高一成績都還不錯,高二高三差了一些,主要是高二被星探發現以後陸續拍了一些廣告片。現在很多觀眾認為我是個清純的乖女孩,這其實挺符合我的性格,我從小到大都是個乖女孩。初中在一所教會女校,學校學生的操守和儀容有嚴格的規范,所以我性格有些內向,比較乖。高中在普通中學,男女同校。高三畢業就去拍電影了,真正涉足影視圈應該是20歲的時候,正式與經紀公司簽約。」
「我雖然當姐姐,卻不常幫媽媽做家務。我長得像爸爸,小弟弟像媽媽,大弟弟像爸爸也像媽媽。大弟弟很乖,小弟弟比較調皮。大弟弟在一家公司做外務(在外跑業務,與內勤相區別);小弟弟在金門服兵役,半年了,每隔兩三個月他就有假期,回家呆上十天半月的。每次回來都能感覺他成熟了一些。過去要服兩年兵役,現在剛改為一年十個月。」
林心如,自己掙的錢都給了爸媽,一切大的開銷都由爸媽來支配。筆者認為,林心如這么,主要不是為了表現她的孝心和親情,而是為了面媒體有關她收入的敏感問題時,有一個進退自如的托辭。
唱片受到的矚目多於賣座?
「我不愛去迪廳和舞廳,以前愛逛街和看電影,現在經常去卡拉OK。朋友們一起去『錢櫃』,北京、上海、台北都有『錢櫃』連鎖店。一是覺得『錢櫃』音響好,歌新;二是在卡拉OK包房的獨立空間,不會受人打擾。在北京就去朝陽門外的『錢櫃』,那裡的顧客大都是年輕人,也不會有誰留意林心如。我愛唱卡拉OK,排行榜的歌曲基本都會。」
林心如在上海拍電視連續劇《男才女貌》期間,有時和陸毅他們去「錢櫃」唱歌。林心如以前正式出過兩張專輯,音質相當好。她評價自己「受到的矚目多於賣座的成分」,意思是專輯的銷售借了「星光」,歌唱的實力或許還不能達到專輯銷量的水準。林心如評價陸毅他們唱歌時,顯示出外交家般的機智,她「有時拍完戲,大家喝了酒,覺得唱得都可以,也分不出誰好誰壞。」
關於個人情感問題,林心如稍作遲疑,語氣平和地道「我有很多相處得不錯的男性朋友,目前還沒有結婚的打算。我想我弟弟肯定要比我先結婚,他和女朋友交往好久了。弟弟要是結婚,媽媽就比較安心了。至於我,不結婚可以陪媽媽呀,媽媽不會為我發愁的。」
能夠如此准確把握分寸,又不使自己陷入被動境地來回答問題,不是每個女明星都能表現得如此出色。由此想到和林心如同時成名的一批人,她們或平平靜靜,或熱熱鬧鬧,或打打殺殺,迫使張揚的「腕」們出局、身陷囹圄,最終由「旦」們取而代之。她們也許不如前輩美艷,但絕有勝出一籌的機智。當人們感嘆林心如們命運的造化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她們安身立命的智力因素,進而忽略了容貌與頭腦之間平衡的悄然改變。
她們來自普通家庭。她們有特質。
「我喜歡讀書。我眼睛近視,400度,平時戴隱型眼鏡。上初中時,總是躺著看書,不太注意,近視了。喜歡散文、小,喜歡村上春樹。每個月都去幾回書店,買些書回來。習慣睡覺前或拍戲的間隔看書,看到哪裡就算哪裡,看不完也不太在意。遇到特別喜歡的吸引人的書,也會一氣看完,《哈里·波特》就用一個晚上看完了。」
「我還喜歡旅遊,經常去日本。有許多中學同學在日本留學,媽媽的一些朋友也在日本。去大阪的次數最多。去東京主要是逛街,東京的澀谷街區賣的衣服很『酷』,我覺得有些低齡,適合十幾歲的孩子穿,我沒什麼吸引力。愛吃日本料理和烤肉,平時不吃牛肉,可去日本吃烤牛肉就不忌諱,因為太好吃了,就不那麼抗拒牛肉。京都的寺廟,比如清水寺、金閣寺,很有日本的感覺。還去過美國、英國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將來有機會會去歐洲大陸看看。旅遊真長見識。」
「上中學學過英文,基本上每天都有英文課。現在能用英文簡單會話。日文差一些,上學時每周只有一次課。去日本購物沒有問題,吃飯會有麻煩,有些飯菜叫不上名,就跑到陳列櫥窗指給店員看,比比劃劃。法語會些禮貌用語。拍《上海探戈》時,我演一位混血兒,父親是法國駐上海領事。台詞有整段的法文,讀得很熟。為了拍戲,一邊學法文,一邊學跳探戈舞,劇組請了一位國標舞老師教我。」
「沒有天生的演員,演員都是訓練出來的。」
「我不追求名牌和奢移品。喜歡休閑服裝,名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一些銀行為了吸引顧客,把刷卡消費的條件放寬了,每月還款數額很低,使得更多的年輕人可以輕易買到名牌用品。這不是好現象,年紀輕輕就追求浮華,不好。」
「我挺注意飲食。我屬於稍微一胖就胖臉的那種人,喜歡清淡食品,有時也吃辣。平時喝水、可樂、果汁。沒有什麼特別的運動,來也許不信,我有時會舉舉啞鈴,轉轉『呼啦圈』。」
「媽媽有個朋友開咖啡廳,那家咖啡廳被當作她們交往活動的固定場所。我有時陪媽媽去喝茶,她挺以我為驕傲的,話里話外的自滿溢於言表。媽媽和街坊鄰里關系很融洽,他們都把我當作鄰家女孩看待,而不是當作明星。」
「我和朋友們去卡拉OK唱歌,唱完一般都會把卡拉OK免費贈送的筆、打火機帶走。我還喜歡小裝飾品,比如手機吊飾、小工藝品之類的東西。」
林心如此次來北京,是為了配合剛剛開播的電視連續劇作宣傳,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戲卻是在上海拍的。在北京和上海的印象進行比較時,她很注意措辭,她,北京來過許多次了,第一次來是1997年冬天,印象中北京特別大,從住的飯店打車去燕莎購物,足足用了一個多小時。上海比較集中,如果打算在內地買房,她會首選上海。上海和台北的氣候比較相似,環境和人文條件也接近,如果把爸媽接來住,他們會很習慣。談到自己在內地的發展前景時她,內地的工作環境和行業規范越來越進步了,其實現在拍戲的相當多的時間是在內地進行的,內地的市場很大,機會更多。事業的重心已經逐漸移過來了。
「在上海拍《男才女貌》期間,劇組訂立了罰款規定,遲到罰100,手機響罰100,不認真准備台詞也罰。因為演員都是年輕人,所以劇組的吃喝經費總是很充裕。如果誰被罰了,就必須請客。有一次大家商量好,吃晚飯時讓導演蔣家駿喝了好多酒,陸毅他們也喝了不少,看上去都有些喝多了。大家滿以為第二天能睡個懶覺,誰知導演第二天按時來了,遲到的演員都被罰了。罰款並沒有把劇組的氣氛搞緊張,反倒讓大家覺得挺開心的。」
林心如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我是個高中畢業的女孩子,不是科班出身。我在一天天長大。」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其實挺耐人尋味的。(孫侃,北京青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