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在大陸上映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邁克爾·斯圖巴主演的同性片,於2017年1月22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該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利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關系的故事[1]。
2017年11月,該片獲得第27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2];同年11月29日,被英國《帝國》雜志評選為2017年度十佳電影[3];同年12月,獲得美國電影學會2017十佳影片[4]。2018年2月12日,該片獲得美國編劇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劇本[5];同年3月5日,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中文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外文名
Call Me by Your Name
其它譯名
以你的名義呼喚我、喚吾汝名
出品公司
Frenesy Film Company
發行公司
索尼經典
導演
盧卡·瓜達格尼諾
編劇
盧卡·瓜達格尼諾、詹姆斯·伊沃里、沃爾特·法索
類型
愛情、劇情、同性
主演
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邁克爾·斯圖巴
片長
130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1月22日(美國聖丹斯電影節)
對白語言
英語、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5726616
主要獎項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② 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香港稱「康城」,台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2、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3、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從1951年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避免與戛納電影節「撞車」,提前至每年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2)2017聖丹斯電影節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的電影節還有:
1、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2、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貝殼獎」。
3、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宗旨為鼓勵文化的多樣性和各國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電影製作的提升來培育優質電影、拔擢電影工作者與新創作品、發掘和鼓勵新進人才、並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專業人士的交流,最高獎為「美洲大獎」。
4、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在五十年代成為中國電影最愛亮相的舞台,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5、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原為世界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也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
6、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7、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③ 有關聖丹斯電影節
第二十三屆美國聖丹斯獨立電影節獲獎名單 (2007)
美國電影單元劇情類評委會大獎:《我們的父親》(PadreNuestro)
美國電影單元紀錄片類別的評委會大獎:《發送子彈》(MandaBala)
最受歡迎美國電影獎:《幸福已逝》(GraceIsGone)
美國電影單元特別表演獎:《牙齒》(Teeth) 傑絲·韋克斯勒
《酒後醉態》(FourSheetstotheWind)塔瑪拉·波戴斯基
美國電影單元紀錄片特別大獎:《一望無際》(NoEndinSight)查爾斯·弗格森
美國劇情片最佳導演:傑弗里·布利茨(《火箭科學》)
美國紀錄片最佳導演:肖恩·法恩、安德里亞·尼克斯·法恩(《戰爭/舞蹈》)
美國劇情片最佳攝影:貝努瓦·德比(《喬舒亞》)
美國紀錄片最佳剪輯:海拜哈·謝里夫·弗里西納、查爾頓·麥克米蘭、邁克爾·施韋策(《南京浩劫》)
美國劇情片視覺特別評委會獎:克里斯·史密斯(《游泳池》)
沃爾多·索爾特最佳劇本獎:詹姆士·C.斯特勞斯 《幸福已逝》(GraceIsGone)
紀錄片觀眾大獎:《HearandNow》艾琳·泰勒·布羅德斯基
世界電影單元劇情類評委會大獎:《甜蜜的泥漿》(SweetMud)以色列
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評委會大獎:《幸福的敵人》(En-emiesofHappiness)丹麥
世界電影單元觀眾大獎:《曾經》(Once)約翰·卡尼
紀錄片《月影》大衛·辛頓 英國
世界電影劇情片特別獎:《遺產》(TheLegacy)
世界電影紀錄片特別獎:《熱屋》(HotHouse)
科技題材阿爾弗雷德·P.斯洛恩特別獎:《暗物質》(陳士爭導演,劉燁主演)
美國短片評委會獎:《一切都會過去》(EverythingWillBeOK)
國際短片評委會獎:《電視機壞了》(TheTubeWithaHat)
第二十二屆美國聖丹斯獨立電影節獲獎名單(2006)
評委會大獎 - 劇情片: Quinceanera
世界電影獎 - 劇情片: 13 Tzameti (法國)
最佳劇情片導演: Dito Montiel, "A Guide to Recognizing Your Saints"
最佳劇情片攝影: Tom Richmond, "Right at Your Door"
最佳劇情片劇本: Hilary Brougher, "Stephanie Daley"
評委會大獎 - 紀錄片: God Grew Tired of Us
世界電影獎 - 紀錄片: In The Pit (墨西哥)
最佳紀錄片導演: James Longley, "Iraq in Fragments"
最佳紀錄片攝影: James Longley, "Iraq in Fragments"
最佳紀錄片剪輯: Billy McMillin, Fiona Otway and James Longley, "Iraq in Fragments"
[觀眾選擇獎]
最佳劇情片: Quinceanera
最佳紀錄片: God Grew Tired of Us
世界電影獎 - 劇情片: No. 2 (紐西蘭)
世界電影獎 - 紀錄片: De Nadie (墨西哥)
第二十一屆美國聖丹斯獨立電影節 2005年1月29日
劇情片獎艾拉-薩克斯 Ira Sachs藍色的40道陰影 FORTY SHADES OF BLUE(美國)
紀錄片獎尤金-傑里克 Eugene Jarecki我們為何而戰 WHY WE FIGHT(美國)
評委會特別獎(劇情片演技)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六月蟲 JUNEBUG(美)
觀眾獎(劇情片)Craig BrewerHUSTLE & FLOW (美國)
觀眾獎(紀錄片)Henry-Alex Rubin & Dana Adam ShapiroMURDERBALL (美國)
電影藝術獎(劇情片)Amy VincentHUSTLE & FLOW (美國)
電影藝術獎(紀錄片)Gary Griffin The Ecation of Shelby
④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MebyYourName(2017)由艾米·漢莫主演的高清視頻在線觀看求免費分享或下載地址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oOf47_y7qvAkuGasD4mCPg
導演: 盧卡·瓜達尼諾
編劇: 詹姆斯·伊沃里 / 安德列‧艾席蒙
主演: 艾米·漢莫 / 蒂莫西·柴勒梅德 / 邁克爾·斯圖巴 / 阿蜜拉·卡薩 / 艾斯特·加萊爾 / 維克圖瓦爾·杜布瓦 / 旺妲·卡布里奧羅 / 安東尼奧·里莫爾迪 / 埃琳娜·布奇 / 馬可·斯格羅索 / 安德列‧艾席蒙 / 彼得·斯皮爾斯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 / 巴西 / 美國 / 荷蘭 / 德國
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法語 / 德語 / 希伯來語
上映日期: 2017-01-22(聖丹斯電影節) / 2017-11-24(美國)
片長: 132分鍾
又名: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港/台) / 以你的名義呼喚我 / 喚吾汝名 / CMBYN / Chiamami col tuo nome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的義大利里維埃拉,每年夏天,十七歲的少年艾力奧(提莫西·查拉梅 Timothée Chalamet 飾)都會跟家人一起來此地度假。今年,和他們共享假日時光的,還有來自美國的奧利弗(艾米·漢莫 Armie Hammer 飾),高大英俊熱情開朗的奧利弗很快就獲得了艾力奧一家人的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艾力奧和奧利弗之間漸漸產生了致命的吸引力,但性別和年齡的桎梏讓他們遲遲無法跨出那關鍵的一步,與此同時,單純善良的少女馬奇婭(艾斯特·加萊爾 Esther Garrel 飾)也向艾力奧奉獻著自己的感情和身體。最終,洶涌的激情沖破了艾力奧和奧利弗之間的防線,兩人開始了一段註定不會有結果的戀情。
⑤ 跪求好心人分享終守阿勒波2017年上映的由菲拉斯·法耶德導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終守阿勒波DesidstemændiAleppo》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菲拉斯·法耶德、SteenJohannessen、HasanKattan
編劇:菲拉斯·法耶德
類型:紀錄片、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丹麥、敘利亞
語言: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2017-01-23(聖丹斯電影節)
片長:83分鍾
又名:阿勒頗最後一人、LastMeninAleppo
AfterfiveyearsofwarinSyria,Aleppo'.Khalid,SubhiandMahmoud,,-andexperiencedailylife,death,.
《阿勒波的最後一個人》(LastMeninAleppo)導演:菲拉斯·法耶德(FerasFayyad)、斯蒂恩·約翰內森(SteenJohannessen)丹...
⑥ 關於聖丹斯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又名的獨立電影節。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演員羅伯特·雷德福創辦,專為獨立電影人和影片而設。每年1月中旬到月底舉行。電影節名字的由來,是根據他和保羅·紐曼一起出演的一部經典電影《虎豹小霸王》而來。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曾在北京舉辦。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官方網站:http://www.sundance.org/
http://festival.sundance.org/2009/
陽光小美女
獲獎記錄:
2007年度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⑦ 跪求《追逐珊瑚》2017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Andrew Ackerman主演的
《追逐珊瑚》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2oB2fa_ORfN2LfQ2viapQ
⑧ 聖丹斯電影節出名嗎
最有名的美國獨立電影節。
⑨ 跪求好心人分享威爾遜2017年上映的由伍迪·哈里森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威爾遜Wilson(2017)》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1LPm2jesjJGI53GIGecHw
導演:克雷格·約翰遜
編劇:丹尼爾·克洛維斯
主演:伍迪·哈里森、朱迪·格雷爾、勞拉·鄧恩、布倫特·吉爾曼、瑪麗·萊恩·萊傑斯庫、大衛·沃肖夫斯基、桑迪·歐伊恩·托馬斯、勞倫·維德曼、詹姆斯·羅伯特·米勒、肖恩·布朗、圖森特·莫里森、安德魯·霍特里、肖恩·J·漢密爾頓、托妮塔·卡斯特羅、瑪格·馬丁戴爾、詹姆斯·塞托、傑克遜·邦德、切瑞·海恩斯、伊莎貝拉·阿瑪拉、克里斯·卡爾森
類型: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7-01-22(聖丹斯電影節)、2017-03-24(美國)
片長:94分鍾
又名:威爾森(台)
中年、離異的威爾遜,居住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孤獨的生活使他不由得懷念起過去。
⑩ 電影節的世界電影節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Sundance Film Festival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類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Festival De Cannes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2009年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 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Kinema Junpō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據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
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London Film Festival):
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The Festival of the 3 Continents):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哥德堡電影節(Gotebo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德國國際婦女電影節(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亞洲國際電影節(Toronto Reel As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Annual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itival):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
美國拉丁電影節(International Latino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美國舊金山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獨立電影節(New York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地下電影節(New York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亞裔電影節(Chicago Asian American Showcase):
美國舊金山國際亞裔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The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韓國釜山電影節(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亞太電影節(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曼谷國際電影節(The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Sydney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迪拜電影節(Du Film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