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隔離2015電影影評

隔離2015電影影評

發布時間:2022-07-09 08:18:40

Ⅰ 電影80後700字觀後感

1

從人人網網友那邊看到了推薦電影《80後》的日誌後,看看海報覺得女主角長的還行,於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以沈星辰和明遠兩位主人翁的成長歷程作為題材進行描述,從他們的青梅竹馬到不辭而別,再到高中成為同班同學,接著是相戀,大學異地戀,然後分分合合,最後終成眷屬。期間還穿插著一些親情、家庭的矛盾,導演刻意安排了兩位主人翁都出自不太幸福的家庭。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取名《80後》未免言過其實了,至少它應該代表不了85後吧。當然80後畢竟是10年的代名詞,僅僅把視覺停留在兩個81年出生的主人翁身上難免在表達上有所缺失。可惜就算從80至85年的80後來看,電影的表達也很片面。電影所反映的80後只是城市戶口的80後,我姑姑就是81年的,她和她同齡的5、6個孩子根本都沒有上過多少學,我想他們看了那些主人翁在高中早戀,拉手的場景應該也沒有多少感覺吧。

電影中還專門穿插了一些80後「特有」的經歷:

玩陀螺,可惜啊,我小時候的夥伴們玩的是打彈珠、飛飛機、跳房子、跳皮筋等等,好像沒有玩過陀螺。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曾聽說過當時全國尤其是京城歡慶的場面很隆重,只可惜那時候我才初一,對這類國家大事還不太有想法。

2003年,張國榮先生去世,那時候我面臨中考,而且還沒怎麼看過電影,所以對他也是知之甚少啊。

唯一有點感觸的就是非典了,雖然我家鄉那邊沒有什麼疫情,但是大家緊張防範的氣氛卻也很濃,對於電影中反映的隔離、對發燒者的恐懼等現象,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97年的高中學生,就已經大大方方的眉目傳情了?

電影《80後》所表現的是81年的主人翁在過著85後甚至90後的生活,導演之所以將電影題材定為愛情片,也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比較小的80後能稍微有點共鳴吧。只是電影取名《80後》卻也顯得不太合適了,難免有賺票房的嫌疑。

如果讓我拍一部以《80後》為名的電影,我可能會選擇從「分化」的角度去表現。所謂的分化是指,農村一部分80後沒有能讀大學,出去打工了,而另一部分則繼續讀大學了。後來的劇情則會在兩種不同「80後」的生活片段之間徘徊,當然如何將兩種片段銜接,我暫時沒想好,不然我就去拍電影了。

然而,事實上我的「分化」理論也是有一些依據的,因為我是89年的,我的同齡夥伴還存在一些分化現象。但是我們村裡的90後已經不再那麼分化了,就算成績差,考不上高中,家裡也會花錢買。

大家想看還是可以看的,不過想從中回憶自己生活經歷的80後不能抱過高的期望啊。

2

從來沒有對一部電影感觸這么深,看過《80後》已經一個多月了,細細想來還是意猶未盡。

沈星辰和明遠這對主角從小就被命運緊緊地握在一起,但是現實卻將兩人硬生生的分開。也許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也許是今生的割不斷的緣分,兩人相遇,並且感情迅速升華,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兩個年輕人為了學業再次分離。但是距離去拉不開他們的愛情,他們心有彼此,都默默地堅守著屬於他們的愛。 命運總是愛開玩笑,明遠因為感激和於嘉相愛,如果說影片的前段讓我們這些年輕人感到溫馨,那麼影片放映到這里就讓人心痛了。

生活得變化總是意想不到的,明遠坐牢了,在牢中與沈星辰的弟弟相遇,又被他所救。 當然影片的最後是以兩人相愛結局。

男女主角經歷了長達十五年的愛恨糾結,家庭變故,甚至是生離死別,更要面對自己內心深處少年時代的傷痕。十五年,他們一直為掙脫心靈的枷鎖和命運的羈絆而奮斗。雖然都以不同的方式,彼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卻以真實的畫面演繹了80後年輕人的生活。 影片自始至終多貫穿著這樣一個理念「世界上是否

原本就沒有永遠的愛,就如同沒有純粹的白?」也讓人們感慨:「我們都絕望的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

我是90後,沒有經歷過愛情,更沒有權利評論80後,但是經歷過高考的失敗,進入濟南大學,曾經在高中時宏偉壯志已被現實磨滅,看著周圍一對對看似浪漫的愛情被現實分開,不得不考慮姐姐對我說的話"浪漫的愛情智慧在學生時代,當踏上社會就會明白,浪漫沒用,物質生活比精神生活重要。做人要現實。」我承認姐姐的話很片面,但是不得不讓人考慮。姐姐的生活很幸福,她與姐夫在學校相戀,現在有房,有車還有可愛的寶寶,很讓人羨慕。昨天去看了招聘會,看著可憐的工資,都不敢想以後怎樣奮斗。 90後的明天不應該重復80後的腳印,可是開路的過程又會是多麼辛酸?

僅做參考
望採納

Ⅱ 我怎麼覺得美劇隔離死城就是在原封不動的搬全境封鎖

照搬?題材完全不同好么。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講述的是2015年美國發生大規模生物武器襲擊事件,爆發地點是紐約,重災區是曼哈頓區,病毒是經過改良的變種天花病毒,注意,全境封鎖說的是大規模生物武器襲擊,不是什麼瘟疫一類的天災,隔離死城說的就是天災。

其次,全境封鎖的主角(玩家)是「國土戰略局(S.H.D)」依照美國於2001年簽署的「51號政令」,從廣大群眾中挑選出一些擁有一定戰斗水平的人加以培養,將其訓練成直接聽從S.H.D命令的特工,注意,全境封鎖並不是普通人拿起武器抗爭的故事,而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特工組織自人群中被激活,然後通過行使S.H.D賦予的特別暴力權利(類似細胞分裂系列裡提到的第五自由權),和盤踞在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區的各種敵人對抗的故事,而隔離死城是什麼?普通人面對封鎖線和城內混亂的微乎其微的斗爭外加心理活動帶來的文藝片罷了,文藝片是沒法和湯老爺子的軍事大片正面對抗的。

第三,S.H.D特工面對的是全副武裝的四大勢力——萊克斯幫、暴徒、凈化者和末世軍,S.H.D特工的唯一目標就是從這些勢力手裡解放紐約,並且確保紐約剩下的人類文明得以保存,隔離死城的主角們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普通人的心態是沒法和特工的大目標對比的。

說到底隔離死城就是個文藝片,別說和全境封鎖比了,和《最後倖存者》(又名美國末日)比都比不上……好了我說完了,育碧你能把刀從我脖子上放下來了么= =

Ⅲ 求一部美國大片,要驚險刺激點的

<失敗者>
英文名稱:The Losers
類型: 動作 / 懸疑 / 冒險 / 劇情
上映日期: 2010年4月9日
美國對白語言: 英語
發行公司: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電鋸驚魂6>
英文片名 Saw
中文譯名 電鋸驚魂
對白 英語
地區 美國
類型 犯罪 恐怖 神秘 驚悚
顏色 彩色
聲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SDDS
時長 103min
IMDB評分 7.7/10
<PS:IMDB評分很高!值得看,就是看你經得住不,我推薦!>

<隔離島>
英文片名: Shutter Island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 馬克·魯弗洛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米歇爾·威廉姆斯
類型: 驚悚 / 劇情 / 懸疑
上映日期: 2009年10月2日 美國
<ps:有看頭,>
內容:改編自《神秘河流》作者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暢銷同名小說,《隔離島》一片描述一個撲朔迷離、懸疑驚悚的故事,全片在一座有一間像是堡壘的精神病院的偏僻又荒涼的小島上發生。故事發生在1954年,冷戰時期的巔峰,描述兩名美國聯邦警官,泰迪丹尼爾以及查克奧爾,奉命前往隔離島,調查小島上發生的一名犯過多重謀殺案的女囚犯從艾希崖精神病院從外反鎖的病房內離奇失蹤的案件。這座偏遠的小島到處都是精神科醫師和極度危險的精神病患,兩位聯邦警官在這個氣氛詭譎的小島上發現,什麼事都和表面上看起來的不太一樣。由於一場颶風即將來襲,兩位聯邦警官必須盡快辦案,但是當暴風雨愈變愈烈,疑雲和謎團也接踵而來。他們得到暗示或聽到謠言,精神病院一直在陰謀進行醫學實驗,包括洗腦以及腦部手術,甚至有人暗示這一切都和超自然現象有關,但是他們卻找不到確切證據。他們在這間充滿兇殘謀殺犯以及目的不明的精神醫師的精神病院辦案的同時,自己也變得神經兮兮,尤其是泰迪,當他發現更多線索的時候,卻發現他必須面對埋藏在他內心深處的最大恐懼,而他也覺悟到他永遠不會活著離開這座小島。

再說最後一部,
<諸神之戰>
原名:Clash of the Titans2010版《諸神之戰》
更多外文名:I sygrousi ton titanon
更多中文名:泰坦之戰/超世紀封神榜(台灣譯名)/人·神·魔戰(香港譯名)
類型:冒險/動作/奇幻/劇情
出品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分級: USA:PG-13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拍攝日期:2009年4月27日
製作成本:$70,000,000/estimated
看點:希臘史詩人神大戰
片長:102分鍾
<本人很想看的一部電影>
主演: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丹尼·赫斯頓 Danny Huston
傑瑪·阿特登 Gemma Arterton 麥德斯·米科爾森 Mads Mikkelsen
傑森·弗萊明 Jason Flemyng 艾莉克莎·黛沃洛斯 Alexa Davalos
伊莎貝拉·米珂 Izabella Miko 尼古拉斯·霍爾特 Nicholas Hoult
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Pete Postlethwaite
內容:
影片講述了眾神之首宙斯之子珀爾修斯落入人間後遭遇的種種事端,一場神與人、神與神之間的拯救與被拯救行動就此拉開。
在遠古的希臘,神王宙斯(連姆•尼森 飾)與兄弟冥王哈迪斯(拉爾夫•費因斯 飾)這對宿命中的敵人已經纏斗多年,哈迪斯不服宙斯安排自己永遠在冥界,這種痛苦的感覺讓他想盡辦法想要將宙斯顛覆,讓整個世界就只有痛苦。《諸神之戰》海報
一次意外,令宙斯的兒子珀爾修斯(薩姆•沃辛頓 飾)(半人半神)降落凡間,遭受種種磨難。為了以一個人類的身份戰勝冥王哈迪斯為養父養母及妹妹報仇,珀爾修斯在人間開始了一連串的艱巨修煉。為了戰勝哈迪斯釋放的強大海怪,珀爾修斯需先對付兇猛可怖的北海女妖美杜莎。所幸的是,珀爾修斯認識了一群生死之交的戰士,降伏了雙翼神馬珀伽索斯,珀爾修斯和他們一起踏上了討伐冥王哈迪斯的旅途,珀爾修斯心裡很明白,這是為了自己的人類父親,在這場混亂的諸神之戰里,戰勝冥王哈迪斯,也意味著人類的頑強不息。

額,突然想到一部3D動畫的,
<馴龍記>
外文名: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出品公司: 夢工廠動畫部
製片地區: 美國
主演: 傑伊·布魯切爾,傑拉德·巴特勒,亞美莉卡·費雷拉,喬納·希爾
類型: 動畫 動作 冒險
片長: 98分鍾
上映時間: 2010年3月26日
語言: 英語
分級: USA PG
<夢工廠的嘛,應該也啊有趣>
內容:講述一個小男孩收養了一條龍的故事.<有空去看哈>

還有<拆彈部隊>
就是那個卡梅隆前妻的作品,稱霸奧斯卡的。
中文名: 拆彈部隊
外文名: The Hurt Locker
其它譯名: 危機倒數
製片地區: 美利堅合眾國
導演: 凱瑟琳·畢格羅
編劇: 馬克·鮑爾
主演: 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提,拉爾夫·范恩斯
類型: 劇情,戰爭,動作,驚悚
片長: 130分鍾
上映時間: 2008年9月4日
主要獎項: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摘取最佳影片
第75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第75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
第82屆奧斯卡最佳最佳音響效果

PS:有看的價值。
電影海報《拆彈部隊》是由編劇兼製片人馬克·鮑爾的回憶錄改編而成,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Ⅳ 交通安全影片觀後感

交通電影觀後感

在學院的組織之下,我們班參加了一次未來交通電影展播活動,在觀看了幾部展播的電影之後,作為一名交通學子,對交通的認識有了新的體會。
一:交通的概念轉變
曾幾何時,對於交通這個字眼的理解就是路上來來回回的車輛,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交通也有了新的理解。但這一層次上的理解,也是只限於運輸這一個方面,而看過了這次展播的電影,交通的概念,更有了新的理解。
交通不單單是簡單的物品於人畜的運輸,這只是它廣義概念的一小部分,在交通的概念里,能夠達到人類所需事物空間移動的的過程就是交通;它即可以是
人畜與物品的運輸,也包含信息圖形與圖象的傳遞等。

這是對於運輸概念,自己新的體會。而在運輸方式上,電影更是給我了新的理解。
從最原始的徒步到運用牛馬代替人力,從簡單熱電力到新時代的內燃機以及更尖端的核動力,這些動力的轉變,對於運輸方式的發展便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現在運用公路、鐵路的運輸方式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但在前人的眼裡這也許都是奇跡,但是在運輸發展的道路上,交通人沒有停止腳步,時代在發展,需要更快更好的運輸方式,而這些方式就必須由我們交通人來開發來發現。經歷多年的探索,海底管道,跨國、跨陸管道相繼建成,遠洋運輸安全性能更高,航空運輸更是方便快節。
這都是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受用的新時代交通方式,而在交通人心裡,未來交通更會有新的發展。從電影中,我見到了幾種新的運輸方式,這里我只想談談我最感興趣的。其中有一種是將公路與航空相結合的新型運輸設想,簡單的說就是讓公路上的汽車擁有飛行的能力。這中設想對於解決當今交通擁擠、運輸速度不及人需的現狀提出了新的方案;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會發現公路多了,隨之而來的車更多了,車輛增長速度遠大於公路的建設,於是公路上越來越擁擠,公路交通事故越來越頻繁。但如果我們可以讓汽車象飛機一樣在空中行駛,從原始的平面交通轉變為立體交通,空間的擴大便會完全解決現有交通問題,達到這中運輸方式的成功,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空間運輸的加快,想一想不必為堵車與趕時間著急,不必為路途狀況而擔心,只要你想去,何時何地想去就去!太美妙了!
二對於新式交通的疑問
新式交通的確誘人,但如何實現新式交通呢?恐怕現在還沒人有這樣的能力,這也是需要我們這一代交通人努力的方向。
如何實現新式交通,首先要解決能源問題,能源的問題已經一直困擾著我們,而實現這種飛行汽車的運輸方式,那必將加大對能源的需求。
其次,新材料的研發。要製造這種新型的汽車,原有的鋼鐵已經不能達到要求,如何尋找新材料,使用什麼新材料,這又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
第三,但飛行汽車成功研製時,還需要相應的交通路線,如何規劃這看不見的空間,這將又是一個問題。
最後,當飛行汽車成功飛行在天空,如何對它進行管理?出現事故如何及時的解決?這也是現代人沒有解決的問題。
雖然對於這種運輸方式還存在諸多問題,但它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未來的交通工作中,這些問題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我十分看好這種運輸方式,我也有信心擁有能力去研製這種新型運輸方式,在不遠的將來,飛行汽車就會象電視一樣遍布在天空。

還有一篇:

『職場天地』 2006年9月25日交通安全觀後感

作者:serena_ycl 提交日期:2006-10-28 9:15:00

珍 惜 生 命
------觀看交通安全影碟後感
閃現在我眼前的是親人們凄慘的神情,無助的哭喊,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傷悲呢?是風馳電掣的速度,是醉意朦朧的眼睛以及極度疲勞的瞌睡和慘不忍睹的車禍現場……沒錯,這就是交通安全影碟中一些悲慘的畫面。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為那些不幸在車禍中喪生的人、為他們悲痛欲絕的親人、也為不停地提醒仍不停發生的車禍。
汽車是現代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代表著文明與繁榮;可是卻也象徵著痛苦和死亡。據了解,2006年1至6月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事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1838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7.1億元。其中廣東省2006年1月至9月共發生交通事故42539起、死亡6461人、受傷51786人,直接經濟損失1.29億元。面對一串串黑色沉重的數字,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嗎?人們總是說要珍惜生命,可是對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卻總是如此馬虎。車禍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次小小的疏忽都可能令生命不復存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我們再去追悔時已經太遲,任何違章的行為都是對生命的褻瀆。
珍惜生命,這四個字對活著的人才有意義或許說對死裡逃生的人有著更切身的意義,可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心存僥幸,置交通安全規則不顧而最終釀成慘劇呢?我們無法忘記車禍現場觸目驚心的血泊以及遇難者家屬哀戚的神情,更無法忘卻那個坐在藍球里的小女孩。古人李白曾有詩曰:……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對於車禍中遇難的家屬來說又此能是一個恨與痛??所有的一切都讓我的心深受震撼,生命如此脆弱!!
善良的人們啊,當你看完這套交通安全宣傳片後,我想你的心情此刻也一定很沉重,你的心裡一定開始敲響了安全的警鍾,可是警醒不是單純的落淚,不是無用的追悔;而是遵守安全規則的決心,是今後處處謹慎的行為。當你沉浸在冒險心理愉悅時,想一下相親相愛的親人,你還會不顧危險圖一時觀快的豪氣嗎?當你帶著僥幸心理在享受快感時,請想想影碟中的慘象,那你還會像走鋼絲一樣把自己的生命恣意揮霍嗎?
也許你認為,我不開車,也很少坐車,這些事故似乎離我很遙遠,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事實證明,在大量的交通事故中,車禍中的傷亡者,並非都是汽車司機和乘客,路上的行人受到傷害的也不在少數。橫穿公路,翻越公路中的隔離欄、隔離墩,闖紅燈,不按規定行走,進入高速公路行走等這些違章行為,是交通事故中造成行人傷亡的最主要原因。
由於人們嚴重缺乏憂患意識,交通安全法規意識淡薄,交通事故總在血淋淋的教訓中誕生;血的教訓再次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只有牢記這些慘痛的教訓才能讓心中的警鍾長鳴。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本次交通安全影碟培訓對交通安全有全新的認識以及樹立正確的交通安全意識。
遠離交通事故,必須從我們自己做起;讓我們時刻謹記: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永遠值得我們去珍惜!

Ⅳ 求優秀電影觀後感(初中水平)!

觀《辛德勒的名單》有感
午後家中,拉上厚厚的窗簾,躲在黑暗中看了一部灰暗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看這樣的影片就是這樣郁悶,有時為了躲避一些血腥鏡頭,你不得不把電腦的窗口調小以減少視覺的沖擊力,但是為了情節連貫,你又不能省掉這些片斷……為了說明它的震撼,我用「幾個」來說明一下首先,幾個關鍵詞觸目驚心:集中營、焚燒爐、毒氣室、隔離區、大屠殺……幾個數字同樣很令人震驚:二戰時期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總數達到 600萬;戰後,整個波蘭倖存的猶太人總數還不到4000名……幾個鏡頭令人發指:鏡頭一,波蘭宣布投降後,猶太人流離失所,戰前過慣富裕生活的他們,匆匆忙忙收拾起簡單的行李,被趕去猶太人集中區,很多人擠一個很小的房間;鏡頭二,集中區里的猶太人被一車一車運走,說是去遠方勞動,實際是納粹了騰地方要「清理」他們,很多人就此消失了。他們的行李被隨意地打開,鞋子衣服堆成了山,還有數不清的銀器照片……一個工人在清點搜刮來的鑽石,正在這時,又有一個軍官走過來,從袋子里倒出很多顆金牙——看得我直冒冷汗,天曉得這些牙齒的主人現在怎麼樣了!鏡頭三,發生在猶太區里的大屠殺。清晨人們剛從夢中醒來,還沒來得及做禱告,就被拖出家門槍斃;為了躲避屠殺,很多人像老鼠一樣藏在一切可以隱藏的地方,櫥里、地板下、床底下……夜晚當他們以為安全了想出來透口氣,竟然又遭到巡邏的納粹分子槍殺……類似的太多了,講不清楚了,很多人猶太人明明正在好好地幹活,剎那間被一顆子彈命中要害,莫名其妙地死去了,而這些僅僅是因為納粹頭子心情不好需要發泄。和這些倒霉蛋相比,那些被辛德勒轉移的猶太人太幸運了!就是這個叫辛德勒的德國企業家,最終從納粹魔掌里,神不知鬼不覺地轉移了1000多個猶太人;他們的名字都被打在一份名單上,構成本片重要線索,其重要程度正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詞:名單就是生命,名單外的世界則是地獄。不可否認,辛德勒是個相當復雜的人物,他英俊瀟灑,頭腦機敏,巧舌如簧。最早從家鄉到這里來只是想發財而已,最後他也如願以償發了一大筆戰爭財。只是這是個心腸不夠狠的傢伙,當周圍大多數人不把猶太人當人看的時候,只有他覺得他們很可憐,只有他會想可憐的猶太人和我們並沒有什麼區別,於是迫使他最終做出了那樣的決定。所以,與其說他是個慈善家還不如說他是個充滿豪氣的大俠,真正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猜也許並非是有什麼特別崇高的理想來支持他,也許只是因為「既然開始了那麼乾脆就多救幾個吧」,也許只是見不得女人(特別是漂亮女人)受苦,也許只是不想看到朝夕相處的同事就這么永遠地消失了。如果一定要追究其納粹黨人的身份,可能是為了做生意方便罷了,並不是說就真的信奉那套東西。
黑白片效果是一大特色,這讓影片看起來特別真實!看完3小時的影片,再看1個多小時的采訪——導演采訪倖存者的片斷,你會贊嘆導演在藝術性和真實性之間處理得相當好!每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反省,人類實在不應該再發生那樣的戰爭了,因為戰爭而死去的人遭殃的家庭難道還少么?
覺得不行自己修改下。你的要求檔次太高完成起來有點難度。。。

Ⅵ 電影隔離區是不是和死亡錄像是同一部電影

《隔離區》翻拍自2007年的西班牙電影《死亡錄像》。
《隔離區2:終端》、《隔離區2:死亡航班》。

Ⅶ 關於隔離島的結局

我來回答吧,因為我很喜歡這個電影,看完之後又查了很多影評。

我就說現實了。這個男的,安德魯蒂利斯,他是個病人,他的助手,是他現實里的主治醫師。這個醫院發明了一種新的治癒病人的方法,就是順著病人的想法去創造環境,最後讓他自己從心魔里走出來。

最後他躺在病床上那些回憶中的事情是真的,他是因為他妻子和孩子的死亡才精神錯亂的。最後他全部都回憶起來了,也就是說這個治療對他是有效果的。他康復了。但是他最後特意管他的醫生叫助手的名字,是為了讓醫生以為他實效了,因為他說了一句話「野獸般活下去,還是像好人般死去」。這樣活著他太痛苦了,寧可做手術讓自己全部都忘記。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你看到了沒有,就是他存心讓醫生以為沒有康復的時候,醫生特別失望,向在遠處等結果的那一幫人搖了搖頭,意思就是說「沒治好,需要做手術」,但是在他走之前,說了那句話,醫生瞬間表情很復雜,就是說醫生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好了,但是他選擇遺忘,什麼都不知道的像個好人一樣活下去。

以上是我的理解,要討論電影可以找我,我非常喜歡看懸疑片
*^^*

Ⅷ 我喜歡的女孩不重視我,不把我當回事,我想把她殺了,然後自己跳樓摔死。我是不是快要瘋了

◆原名:The Game
◆譯名:游戲(中)/致命的游戲(台)/心理游戲(港)/致命游戲/生日游戲(其他)
◆導演: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演員:邁克爾·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 Nicholas an Orton
西恩·潘 (Sean Penn) ...... Conrad an Orton
黛博拉·昂格爾 (Deborah Unger) ...... Christine
詹姆斯·里伯霍恩 (James Rebhorn) ...... Jim Feingold
彼得·多納特 (Peter Donat) ...... Samuel Sutherland
卡羅爾·貝克 (Carroll Baker) ...... Ilsa
Anna Katerina ...... Elizabeth
阿爾明·米勒-斯塔爾 (Armin Mueller-Stahl) ...... Anson Baer
Charles Martinet ...... Nicholas` Father
Scott Hunter McGuire ...... Young Nicholas
Florentine Mocanu ...... Nicholas` Mother
Elizabeth Dennehy ...... Maria
卡羅琳·巴克利 (Caroline Barclay) ...... Maggie
Daniel Schorr ...... Himself
John Aprea ...... Power Executive
◆類型:懸念/驚栗
◆片長: 分鍾
◆上映: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字幕:中文
◆文件:2CD
◆鏈接:
◆投票:7.6/10 (30, votes)

-----------------------------------------------------------------
◆視頻尺寸: x
◆壓縮格式:RMB
-----------------------------------------------------------------

◆簡介:

尼可拉斯范歐頓(Michael Douglas邁克道格拉斯飾)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銀行家。雖然有家財萬貫,然而他的婚姻破裂讓他一直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整日的自暴自棄。但是他的生活因為弟弟Conrad(西恩潘)送的一份生日禮物,而變的緊張驚險。這個由弟弟幫他在一個名為「消費者休閑服務」報名,並為哥哥量身訂做的不知名游戲,游戲剛剛開始時哥哥感覺還有趣,但漸漸的他發現這個游戲是他的弟弟和和起來,要致自己於死地。於是哥哥整日的懷疑周圍的人,使自己生活在苦惱中,但事情的發展是變化的如此的快,游戲的最終目的不是獲勝,而是不讓自己輸掉性命,這部影片的最大的挑戰是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游移……

【幕後】

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說:「《游戲》是我近年來讀到最好的劇本,我把它視為21世紀的雲霄飛車,每年都有人希望把雲霄飛車做更快一點,可以嚇倒你。這部片子對你的心理是個練習;更由於心理有較多的想像力,因此比任何實際的東西更可怖。」

被本片劇本及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合作所吸引的道格拉斯,清楚地談到他對題材及劇本的選擇:『我認為世界並黑白分明。愛憎並存的矛盾心理最吸引我,人非聖賢,也非惡魔,只是存在於其間罷了。我很幸運可以扮演這個原本被觀眾討厭的角色,之後他們會漸漸瞭解你的兩難之處或你的問題所在。尼可拉斯並不是一個好人,最初你可能也不很喜歡,但若你順著他的腳步,你會認同他直到最後結局。』

這個故事同時也揭露了金錢和權力都不穩固的假象。『擁有大筆財富的人們是被保護的、被隔離的,』道格拉斯說,『他們從大多數的現實生活中被移開,而活在象牙塔里。這部片子是關於當人除掉所有的衣物和安全防護後,他會沉下去?還是會游泳?』

【簡評】

本人是看著麥可道格拉斯和西恩潘的「金面」才看了這部似乎比較缺乏宣傳的片子的。但當我看到導演的大名-----「David Fincher」(大衛芬奇)之後,莫名地來了一陣「冷汗」。還記得96年的《Seven》(七宗罪)和更早點的《Alien3》(異型3)嗎?這可都是David的大作。於是似乎有了點心理准備地按下了播放鍵...... 在一陣腎上腺素的分泌之後,總算看完了這場不折不扣的「游戲」,一種徹底「被騙 」的感覺油然而生(當然不是指影片太次的那種「騙」啦)。能將觀眾如此緊緊地捏在手中「玩弄」一番也是影片水準的體現嘛!當然,現在不能將其中的實情告訴各位,否則一定會使您在觀看時興趣大減。

《The Game》讓我們感到個人的弱小,即使是劇中男主角這類「大腕」,一旦同意加入游戲,也會發現自己能夠控制的東西原來 是那麼少。同時影片也提到失去自傲和自信,一個施予他力或享有的特權是可以被剝奪的。它把我們害怕喪失自己權力的那種恐懼拉近到你的面前,把你玩個半死後告訴你:「別怕,一切都是假的」。同時,《The Game》也會強迫你思考屬於自己的那個游戲又是如何的,別人怎樣做會制你於死地,什麼是你永遠也要依附其上,又是別人輕易就能剝奪的東西?....... 或許,這已不是我們觀看電影的目的,不想也罷。但您記住,這只是游戲而已,別太當真了!

【影評】

評美國影片《心理游戲》

————方位津

小時候因為失手而把弟弟推到了河裡致死,童年時看到母親與她的情人而下手將那男人殺了,未成年時曾被繼父或親生的父親強*,幼時聽到小動物殘殺而自己無能為力的記憶……種種難以忘懷的往事以及因某種不正常的經歷而使自己在漫長的人生中被困繞或形成某種怪僻的故事,總之,以早年間形成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為引發點,展開復雜的情節和人物關系,並貫穿離奇古怪的懸念,從而表達編導對人生艱難、困惑及求索的理解,已成為近些年來西方影視界十分看好的創作題材。這類影片也往往走俏國內外,收到良好的票價值。例如《沉默的羔羊》《禁戀》《梟情》《苦月亮》《最後的》《冷酷祭奠》等等。

年9月在美國上演,獲萬美元票,由大牌明星邁克爾·道格拉斯主演的《心理游戲》就又是這樣一部影片。所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以出人意料的結尾給觀眾留下了親情可貴的印象。

富賈巨子尼古拉無法抹掉小時候目睹父親跳樓的景象,這使他常常心情郁悶,脾氣古怪冷漠,拒絕任何人的關心。妻子和弟弟離開了他,職員們都對他敬而遠之,陪著小心。48歲生日這天,弟弟康拉德送給他一張「消費者康樂卡」,使他無意中參加了一個游戲。於是,他經歷了被戲弄、被欺騙、被追殺甚至被拋棄到墨西哥荒涼墓地的體驗。直到他氣極敗壞,以男人的血性與那些整治他的人面對面的抗爭時,卻誤殺了弟弟。於是他學著父親的樣子跳下了樓。而這正是康拉德設計這一游戲的最精彩情節,他就是要哥哥以親身經歷來治癒心理創傷,將情感從死去的父親身上轉移到面前所有的親朋好友身上。這期間的種種折磨使尼古拉悟出了人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幫助,需要與人溝通,需要面對現實而不是沉緬於過去歲月的道理。當游戲結束時,尼古拉得到了所有人的生日祝賀,他也找到了新的女友。

逼真的恐怖氣氛、假戲真做的表演、有驚無險的場面以及皆大歡喜的喜劇結尾,使這部影片有別於以往的類型片。它不把懸念的設置和緊張的節奏作為觀賞的目的,而是讓這一切為體現弟弟對哥哥的親情所服務。讓觀眾從中理解康拉德為治癒尼古拉的心病所付出的努力--他幾乎調動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僱用了一批演員,還專為哥哥成立了這個所謂「消費者康樂中心」,做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游戲安排,使哥哥既受到教育又沒有安全風險。而這種努力又正符合他的性格和人生哲學,使觀眾接受起來並不勉強,在欣賞影片時獲得了更多的人生啟迪--而且是新角度、更具現代意識的思索。

藝術家可能希望生活中多一些心理不正常的人,這樣有利於他們尋找創作的契機;而我們則希望人人都能身心健康。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當大多數人都擺脫了溫飽之苦後,就更應提介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尤其要具有在心理上自我調節的能力。指望象《心理游戲》這樣的方法治癒心理疾病,是不現實的。

Ⅸ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影評

《我是傳奇》影評——人類因為某種病毒導致幾近滅絕,在荒蕪的紐約,身為舉人的科學家,獨自一人生活著,試圖破解這一毀滅人類的病毒。整部大戲,一個人,一隻狗,堅毅的生活,頑強的生存。故事情節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俗套,可就是這么一個科幻片,卻在首映時狂攬7600萬!使美國電影市場猶如噴井式的在這2007年末又掀起一層滔天巨浪。而圍繞著一連串奇跡的人,就是此片中那唯一生活在紐約的黑人--威爾,史密斯。這個片子的名字我看取的實在是不錯,不是針對劇情,而是針對威爾,史密斯這個人。他在當今好萊塢的確是個傳奇了,自他接受的電影,種類繁多,從動作到科幻,從愛情喜劇到劇情片,他能演任何題材的片子,並且每部作品都是票房冠軍。就只這一點,放眼整個影壇,真是除此一家,別無分號!在西方世界裡,我是傳奇這樣的類似科幻驚悚片其實在這個日子上映非常難以討好,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合家歡樂的節日,都喜歡看喜慶幽默的電影,可就是這么個完全不符合西方人們定義應該是在節日里看的片子,卻硬是敢逆著這小半年低糜市場上市,並且取得了如此如此令影評人震驚的成績。7600萬,這個恐怖的數字超出了所有人預期的范圍,無怪乎製片人和老闆笑的嘴都閉不上,連連誇贊威爾,史密斯。因為威爾,史密斯值得他們的誇贊,我相信美國老百姓能夠進入電影院,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威爾,史密斯,這就是史上最有權威的男影星的實力,權威!所以這個「我是傳奇」在我看來,更符合現實生活中的威爾,史密斯,而不是電影里那個虛構的人物。很多人在看完電影後,對於影片很有些微詞,但看了那麼多的影評,幾乎質疑的都是導演的功力以及某些情節的設置不合理,但是對於威爾,史密斯幾乎算是一邊倒的給予肯定和贊美,而我對此的看法是,我是傳奇這個片子,其實很完美,很經典,刨除威爾,史密斯,其實這個片子有很多可以稱為經典。首先,對有些人質疑前半部分經典,後半部分草率,尤其結尾,更是有垃圾的嫌疑,在我眼裡,結尾恰恰是非常值得稱道的,想必大家都看過,這幾年類似的電影,無論是驚變28天,還是驚變28周,或者DOWN OF DEAD,或者生化危機系列,結局幾乎都是大通小異。象28天和28周,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逃出升天,結果卻是席捲了整個世界。而OWN OF DEAD 更是跑到島上發現那裡的人也是感染者而所有逃出的人全都GAME OVER。至於生化危機系列,由於游戲的緣故以及想拍續集的暴利趨勢,使的每部結局都不是圓滿收場,而是昭示著更大的危機即將出現。這么看來,就好象但凡病毒導致人類變異毀滅世界的電影,結局如果不出人意料,不驚世駭俗,不讓觀眾們張大著嘴巴腦海里徘徊著「竟是這樣!」而會認為拍的很失敗。我實在是無法理解這樣邏輯以及想法,在我看來,結局的驚變固然是需要的,固然能夠給影片錦上添花,但如果千篇一律,反倒成了俗套,而「我是傳奇」恰恰走回了很多年前我們認為的俗套--最終人類研製出了解葯,這個世界還是被挽回了。我是傳奇敢於在前一種結局大行其道的整體氛圍中不依照潮流而行,僅僅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欽佩,何況它所設計的這種結尾又恰恰超出了所有觀眾的預料,至少對於我,在觀看的時候總是在猜測結局應該是非常絕望的,或者維持著現狀,甚至當女人說有個隔離區時,我也跟威爾,史密斯的想法一樣,沒有什麼所謂的隔離區,等歷盡艱辛到了後卻發現,又將會是另一個夜魔之地,而我按照著自己的「經驗」如此判斷之後,卻在面對著真正結局到來時,有了意外,所以說,此片的結尾我覺得恰恰是成功的,當世人都在劍走偏鋒只時,你正常拔劍,反倒取得了跟好的效果。而且對於有些人說威爾,史密斯領悟上帝太過迅速,之間沒有什麼過度,沒有一定的情節鋪墊,我則不以為然,試想,在那樣一個絕望的年代,人的想法絕對不會和現在我們的想法一樣,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沒有什麼大的動亂和坎坷,我們怎麼能理解在那樣一個人類滅絕,而且全都變成吃人的魔鬼世界裡,能夠存活下來的人的思維方式。換句話說,當威爾,史密斯三年來認為自己也許是這個世界最後一個人類之時,卻有兩個人在他一心尋死之時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而他僅僅是在餐桌上發了一頓脾氣,而後自己躲在浴室里,想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就接受了這個現實。這樣的一個人在面對著從不心上帝到最後的相信上帝,還需要有多大的過度,多大的鋪墊來幫助他慢慢的,仔細的慢慢體會出這個上帝的萬能?我覺得在那樣一個危機的時刻,在他的眼中,破碎的玻璃顯出那樣的一副圖案,耳中聽到女兒聲音,足以讓他瞬間有所頓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過於收尾之嫌。至於說什麼裡面變異人類的造型問題,我覺得這有必要和本片的題材聯系在一起來討論,說實話,我是傳奇真正該遺憾的是誕生晚了,如果它在驚變28天之前面世,那我想現在該受到責難的就不是前者,而是後者了。並且對於造型的設計,確實比較象生化危機里的某些造型,但我想人類在這一點上估計已經走到了極限,再怎麼想突破也不太可能,試想,你總不能期望因為病毒產生變異的人類會變成其他動物吧?貓?狗?還是獅子?所以在這點上責難,我覺得沒什麼必要。並且我對於有些人自己的觀察力不足卻還對著電影說三道四很反感,象有些人說紐約三年荒蕪,威爾,史密斯家怎麼還會有電?我真是為導演的苦心不足,在影片開始階段,當威爾,史密斯從外面打獵回來時,導演特意給了發電機一個特寫,不敢停留的太長,怕影響劇情的連貫,並且是安排在他鎖上那道厚重的大門之後,希望發電機的特寫鏡頭出現的更合理,這種煞費苦心換來的居然還是「怎麼會有電」的置疑,我真是無語了。並且我想說的是,這樣一個科幻片,絕對不能象某些懸疑推理片一樣進行著100%的推敲,不然你不會獲得觀賞的樂趣,只能陷進找茬懷疑的疲憊當中(當然,也有人正是以此為樂,那就另到別論了)。總的來說,這應該算是今年非常不錯的電影,而且再一次證明了威爾,史密斯巨大的票房號召力,很符合這個電影的片名---我是傳奇PS1:片中威爾,史密斯對女人介紹歌手的那段對話,可以稱為本片畫龍點睛之筆,借用威爾,史密斯講解那個故事的機會,向觀眾點出了威爾,史密斯內心深處到底一直堅持著的是什麼,他的理想到底是什麼。而本片最後的女人的旁白也恰恰呼應了這一點。不過在我眼裡,如果非要給這部影片選一句最能讓我有感觸的話,我則選擇威爾,史密斯在電台里的那段錄音,三年來這從沒有改變的話,在我眼裡卻是人類最終能夠生存的根本,一種莫名的希望,一種無言的堅持,一種對生命最高的尊敬。"我是羅伯特,內羅.我是紐約的倖存者.我在所有AM頻道上進行轉播.我會每天中午在南街海灣,當太陽升到最高處時.如果你能聽到我,如果任何人能聽到我,我能提供事物,我能提供住處,我能保障你的安全,如果你能聽到我,任何人,回答我,你並不孤獨."

閱讀全文

與隔離2015電影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