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6最差電影

2016最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8 12:22:49

1. 史上最差票房的電影

有記錄的是《天使死神》,導演是梁鴻華,演員包括了黎姿、葉童等,該片在2003年4月份在香港上映,連續上映4天票房為零,創下記錄,不過也有說法說該片是免費放映

2. 2016電影《盜墓筆記》的特效真的是很差嗎

盜墓華章何處尋
文/夢里詩書

雖然從電視劇來看早已對南派三叔不報有任何期待,但仍期望《盜墓筆記》的電影改編至少能比肩最次的《奪寶奇兵5》也是好的,但這是一部再一次讓人目瞪口呆的電影,在特效上自覺欠《封神傳奇》一個道歉,而在劇情上亦當表達對《九層妖塔》深深的歉意。

作為一部本當高特效佔比的奇幻冒險片,《盜墓筆記》可謂延續了電視劇中天雷滾滾的精髓,罄竹難書的粗製濫造,已然不是特效有什麼問題。而是做到了另一種極致,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觀眾,「別太當真盜墓事,我們只是逗你玩」的突兀,而在服飾裝束上,電影給人一種極為錯亂的觀感,這到底演的是古裝武俠片,還是未來科幻片,空洞的年代背景,一如《封神傳奇》中那一身金衣的妲己,給人以與這特效相能並肩的尷尬。

如果說《九層妖塔》至少還能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來拯救世界,那麼《盜墓筆記》連這最後的一本正經都沒有做到,且不談鹿晗與井柏然根本不適合原著對角色的定位,張博宇的形象哪裡與王胖子的人物形象有半點吻合,自以搞笑的種種設定,只是讓人感覺一股撲面而來的冷風,而李仁港所賦予鹿晗與井柏然兩位的賣腐戲碼,更是狗血到慘不忍睹,至於電影所塑造的救世界於倒懸的故事與最後的長生又哪裡有半毛錢關系?整個劇情種種無厘頭的邏輯,使電影失去了《盜墓筆記》這一華章最後一星半點的魅力。

其實《盜墓筆記》這四字背後的的內容沉澱,就足夠撐起一部可以險象環生,懸疑迭出的電影,根本不需要所謂明星光環的加持,毫不誇張的說如若電影能將昔日只能得見筆尖的奇幻歷險呈現銀幕,而不是靠著請了幾位明星賣腐來博人一樂,那麼這當是一部電影成就演員的佳作,而不會是現在這樣烏煙瘴氣的爛俗,國內電影浮誇盛行的風氣,不僅是毀了原著,更毀了本當憑借演技而不只是顏值來立足的演員。

《盜墓筆記》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網路文學的發達不會埋沒任何一部優秀的作品,但也生在了一個最壞的時代,當觀眾只將目光矚目於明星,當電影只是成為了謀利的工具,從影視化的伊始,就註定了這只會是一場荒誕的鬧劇。

3. 國產爛片月終於過去了,有人一起看電影么

導演李安

為什麼電影越拍越爛,但卻能夠越拍越多?導演李安曾指出過問題的所在。

「現在資本多的現象是好的,因為它是一個電影的生計。」今年6月,在由騰訊娛樂主辦的《票房即將超美,成為「老大」還差幾件事》為主題的論壇上,導演李安如此說道,但李安的重點在後半句:「市場好,大家有一種浮躁的感覺,大家都爭相出風頭,做(電影)生意很容易造成一種搶錢的印象,但對這個還處在幼苗階段的工業來說,可能會有一種揠苗助長的負面效應。」

毫無疑問,資本造就了市場的繁榮,而資本的蜂擁而入的現實情況是:大量不懂藝術、不懂電影的人帶著錢進入這個行業,金融、房地產、電商等領域的投資人紛紛成立影業公司,目的就是賺快錢。今年6月上海電影節上,有幾十家新影業公司成立,宣布新片片單數量多達400部。

4. 2016十大虧損電影出爐,什麼是壓垮國產電影的最後一根稻草

016年雖然已經過去,但影視行業的多項年度盤點才剛剛開始,比如,近日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電影票房。從各項數字來看,2016年電影市場遇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去年初許下的600億票房目標遠未達成,甚至連年度票房增長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體根據去年電影行業的多項數字,總結出了年度虧損最多的幾部電影。從這份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去年電影市場的虧損數字從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製作、大導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這些曾經的「票房靈葯」慘變「票房毒葯」?而除了票房之外,發行、營銷渠道是否也應背負虧損的鍋?去年票房虧損的原因究竟在哪裡?高成本動畫?觀眾不買賬從這些電影中,首當其沖的一類就是以《搖滾藏獒》《小門神》和《精靈王座》為代表的高成本動畫電影。這類電影都打著畫面精良的旗號,將大把製作費用投入了前期的製作公司。無論是由美國好萊塢團隊斥資6000萬美金打造的《搖滾藏獒》,還是由7000萬人民幣支撐了三年漫長製作期的《小門神》,在這些漂亮的投資數字背後都是後期上映時巨大的回本壓力。然而,國內觀眾卻似乎並不願意為這類電影買賬。幾部高成本動畫電影在上映後,無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終慘淡收場。如此低回報率的影片,也就註定了前期高昂的製作費用付諸東流。重金並沒有砸出水花,虧損也是在所難免。合拍科幻動作片:披著「洋」皮的國產片而另一類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動作片了,前文榜單中出現的《勇士之門》和《蒸發太平洋》都屬於這一類型。這類電影在投資、演員、上映地區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聯合,電影類型無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後期特效要求高。然而這類中西合璧的產物卻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顯得水土不服,東方元素與西方科幻的結合差強人意、缺乏誠意,觀眾自然不買賬。《勇士之門》預算4800萬美元(摺合約3.3億人民幣),然而國內上映後票房僅有2283萬,凈虧損預估超過3.2億。《蒸發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萬,但和900萬美元(摺合6000萬人民幣)的投資相比,也損失了至少3700萬。對賭or保底?投資與票房的較量近年來的國產電影市場,出現了「對賭」和「保底」兩項新發行策略。「對賭」往往是資本市場的概念,在電影行業里又被稱為「保底發行」。所謂「保底發行」,即製片方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簽訂的一個對賭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認一個數額,無論影片票房最終是多少,製片方都能提前鎖定一筆高額收益,而發行方則在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的部分,優先獲得額外收入。不過,保底發行雖然贏面大,但也是具有極高風險的,一旦失敗,也需要承擔巨額虧損。《夢想合夥人》就是因保底虧損的一部典型代表。該片由一眾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僅獲得票房8100萬(投資方分賬約3000萬)。這樣一來,為這部電影花了3億保底的福建恆業影業就損失了一大筆錢。據悉該片電影投資9000萬,預估凈虧損6000萬。同樣因保底而慘遭虧本的還有《葉問3》。該片製作成本和發行等費用共計約3億,保底票房為10億,然而最終卻僅收獲了8億票房,因此保底失敗的快鹿投資集團將承擔巨額虧損。此外,《葉問3》上映期間還爆出了虛假排場(鎖定座位、幽靈場等)的黑幕,涉及虛假票房3200萬。因此《葉問3》到底虧損了多少錢,除了投資方心中有數外,外人恐怕無法算清這筆糊塗賬。古裝武俠IP:市場盡失,春天不再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武俠電影,近年來逐漸失去了其在電影市場的地位,《三少爺的劍》票房滑鐵盧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部由博納和爾冬升打造,原著為古龍的大IP電影,上映之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票房收益不足1億,凈虧損達6300萬。而另一部同樣命運的是《封神傳奇》。這部由中國星主控,博納、阿里巴巴、愛奇藝等聯合投資的影片,雖然眾星雲集,但無奈觀眾對這類噱頭大卻不會講故事的電影早已失去興趣,上映後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終電影票房僅以2.84億草草收場,投資方能獲得分成約1.1億。如果成本按4億算,凈虧損達2.9億。意外虧損:李安效應失靈、主旋律沒市場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意外反響不佳,最終以3093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收場。雖然李安這面金字招牌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上映後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分別達到了8.6和8.0,但該片在美國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評分只有7.2分,爛番茄新鮮度45%。因此在最終的總票房上,美國市場僅收益174萬美元,占總票房的5.6%。海外已經在中國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丹麥、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1.63億元。另一部反響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選的歷史大片《大唐玄奘》。這部影片在題材上貫徹了中央「一帶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黃曉明也憑這部片連續獲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和長春電影節兩個影帝。然而觀眾卻對這類題材興趣不大,豆瓣評分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萬,這讓投資過億的中影集團虧損預計達到8800萬。賀歲檔:口碑票房雙撲街眼看2016票房目標無法達成,不少人將目標盯緊了年底的賀歲檔,期望能最終發力,讓慘淡了一年的票房迎來最後一次爆發。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國師張藝謀的大旗,《長城》依然沒能讓去年的電影大盤起死回生。不僅如此,賀歲檔上映的四部大片還尷尬「領銜」了年度票房虧損榜。賀歲檔集體虧損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報率。以《長城》為例,預算為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如果僅算國內票房,要達到近26億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剛剛突破10億,遠未達到預期。《鐵道飛虎》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這部主打精美特效製作的動作喜劇,前期投資成本高達2.5億,加上後期營銷、發行等費用,總投資約3億。雖然微影時代總裁林寧曾信誓旦旦給《鐵道飛虎》保底8億票房,不過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經過了聖誕和元旦兩個假期後票房尚不足6億,日後若要完成這8億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虧損的另一方面原因則是來自電影口碑的集體撲街,無法激發觀眾貢獻票房的意願。無論是萬眾期待的《長城》,還是明星雲集的《擺渡人》,又或者是成龍領銜一眾鮮肉的《鐵道飛虎》,上映後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卻又因為其題材太過文藝、宣傳缺少熱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羅曼蒂克消亡史》總投資在1.5億,最終票房落在1.19億,虧損高達1億。綜上而言,去年電影市場的大范圍虧損與影片類型、天價投資額、保底分賬形式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影視行業表面看似風光無限,不斷有資本湧入,然而從這些虧損數字背後卻也看到了市場的殘酷。若單從票房的角度看,觀眾逐漸回歸理性、明星效應不斷減弱、惡意炒作難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較於五花八門的炒作和營銷途徑,拍一部真正好看的電影或許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5. 最近上映地哪部電影是你心中最差地

我覺得最差的一部電影應該就是最近剛上映的那個愛情公寓王,他的口號打的很響亮,但是當你去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看。

6. 豆瓣史上評分最低和最高的電影分別是哪一部

此評選名單
時間截至時間2017年11月6日6:00
豆瓣評分最低的電影:(評價人數200人以上)
2.1分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2015)畢志飛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豆瓣)
2.1分
女媧日記
(2017)高波女媧日記
(豆瓣)
2.1
分嫁給大山的女人
(2009)胡明剛嫁給大山的女人
(豆瓣)
2.1分
碟仙之畢業照
(2017)陸詩雨碟仙之畢業照
(豆瓣)

2.2渡靈人
(2016)孔令杭渡靈人
(豆瓣)
2.2大震撼
(2011)崔立新大震撼
(豆瓣)
2.2戚繼光英雄傳
(2012)姚林戚繼光英雄傳
(豆瓣)
2.2絕戰
(2016)許江華絕戰
(豆瓣)
2.2201413
(2014)趙藝然201413
(豆瓣)
2.2世博總動員
(2010)劉大刀世博總動員
(豆瓣)
2.2怨靈宿舍之白紙女生
(2017)陸詩雷怨靈宿舍之白紙女生
(豆瓣)
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評價人數2000人以上)
9.6分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導演:
弗蘭克·德拉邦特
9.6分
控方證人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導演:
比利·懷爾德
9.5分
霸王別姬
1993 導演:
陳凱歌
9.5分
美麗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
9.4分
這個殺手不太冷
Léon
1994 導演:
呂克·貝松
9.4分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
導演:
羅伯特·澤米吉斯
9.4分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1993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9.4分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
1957
導演:
西德尼·呂美特
9.3分
燦爛人生
La
meglio
gioventù
2003
導演:
馬可·圖利奧·吉奧達納
9.2分
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0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9.2分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7. 央媒批評豆瓣惡評引導觀眾拒看國產影片,對此你怎麼看

作為國家喉舌的央媒,竟然為了給幾部爛片背書,怒撕影評人以及專業電影評分平台,真乃千古奇聞。權力的爪牙,竟然伸到電影圈,這也伸的太長了吧。

為什麼這么簡單的要求,都得不到滿足呢?

8. 《擺渡人》是不是爛片

2016年眼看要過去了,600億元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了,《長城》的「救市」好歹讓2016年的總票房超過了2015年的440億元,《擺渡人》和《鐵道飛虎》的上映也只能讓最後票房沖刺450億元的門檻,500億元那是別指望了。很多人納悶,2016年中國電影有一個那麼樂觀的開端,怎麼今年的票房增長率卻創下了近十年的最低呢?《擺渡人》這一年度收官之作,是最好的注腳:電影質量實在太爛了。

這真不是筆者刻薄,觀看《擺渡人》的這兩個小時,是筆者2016年觀影體驗中,最糟糕的兩個小時。在微信群里問了一圈影評人和普通觀眾,看過電影的人難得的意見一致:《擺渡人》,年度最爛!豆瓣一度3.7分的評分——幾乎是年度國產片的最低評分,也很能說明問題。

不應該啊!《擺渡人》可是王家衛監制,金牌製作團隊加持,梁朝偉、金城武兩大男神主演,此外參演的楊穎、杜鵑、馬蘇、大鵬、張榕容、李宇春、賈玲等,暫且不論他(她)們演技如何,哪一個不是群眾基礎廣泛的明星啊。這真不怪王家衛,更不能怪梁朝偉——相反,你得佩服他,在這樣一部爛片中,他依舊貢獻出了一流的演技,要怪只能怪編劇兼導演張嘉佳,他根本不會講故事。

是的,《擺渡人》里你看不到一個完整的故事。今年的確出現了太多故事不通的國產爛片,但導演好歹是很努力地想講好一個故事,在張嘉佳這里,他連故事都不想講了。整部電影就是梁朝偉飾演的角色在說旁白,經由他的旁白,串起了梁朝偉、金城武、楊穎飾演的角色的三段故事,但這個三個故事的框架和血肉,竟然也是由旁白組成。就像在一部MV中,故事、邏輯、人物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音樂,一切為的是烘托音樂;《擺渡人》就是一部超長的「文學版MV」,電影中故事是破碎的,邏輯是莫名其妙的、沒有任何常識基礎的,人物的言行舉止是誇張化、漫畫式的,張嘉佳小說中的那些心靈雞湯才是他想要凸顯和表達的。張嘉佳寫的心靈雞湯偶爾讀一讀也就算了,可是如果連著兩個小時重復這些句子,即便是梁朝偉讀的,即便由金城武杜鵑張榕容來演繹這些句子,即便美術很出眾鏡頭很考究,我們也覺得難以忍耐,因為這些句子真是又臭又長又酸腐,好比是一首粗俗不堪的網路神曲,即便你讓梁朝偉來演MV,它終究還是梁朝偉版的粗俗不堪。

張嘉佳根本不懂電影,但他卻當起了導演。這真是中國電影界一個令人納悶的怪現象:導演專業的,沒人請他拍電影,相反,很多原本從事的行業與電影完全不相干、對電影一竅不通的人,紛紛跨界當起了導演。張嘉佳從心靈雞湯寫手,一躍成為導演。他並不是第一個案例,在他之前,抄襲作家當起了導演(郭敬明),主持人當起了導演(何炅《梔子花開》),經紀人當起了導演(黃曉明經紀人黃斌《何以笙簫默》),眾多演員當起了導演(蘇有朋《左耳》、鄧超《分手大師》《惡棍天使》)……

導演專業的都不一定能夠拍好電影,門外漢要拍好一部電影當然更難了,雖然也有極少數成功的案例,但至少在上文我們所羅列的例子中,沒有哪一部電影能稱得上合格。可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跨界當起了導演?導演的門檻怎麼就變得這么低了?

2014年、2015年中國電影的高速增長,讓很多人投資人輕易地賺到了快錢,更多資本隨之湧入。資本越多,對影視產量的需求就越大,賺快錢的渴求越強烈,這就形成了「IP+明星」的影片生產模式。不論導演是否專業,只要他是名人,就可以執導——張嘉佳肯定比畢贛有名;不論劇本是否優秀,只要它改編自IP,就可以走馬上陣——張嘉佳的心靈雞湯有上千萬讀者;不論演員演技如何,只要他們有粉絲基礎有號召力,就能成為主演。其結果就是,一大批非導演專業的知名人士拍起了電影,一些爛IP成了資本追逐的對象,大投資電影成了知名明星的刷臉游戲。

《擺渡人》就是這一模式的惡果。我們可以從這部莫名其妙的電影中看到背後資本著急圈錢的慾望,他們將資本的運作方式運用於電影拍攝,導演的非專業、劇本的不知所雲、製作過程的短周期化、宣發環節的大投入和大炒作,不都是那些在資本市場典型操作方式的翻版嗎?

《擺渡人》不是一部電影,它只是一個想賺快錢的資本項目。它以接近年度最差的口碑,與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泡沫破滅,相互對照。筆者不禁想起了著名藝術家王曉棠的一句反問,觀眾不看你的戲會死嗎?很顯然,觀眾不看你的戲,不會死;但是,當無數觀眾都對你失去了信心,都不看你的戲,你的資本就會死。

這會是筆者最後一次看張嘉佳的電影作品。

——首發解放日報/朝花時文,署筆名——

9. 中國的電影史上大家見過最爛的片子是什麼

在我個人看來,在我看來沒有更「爛」,只有最「爛」。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這是一部渾身都是槽點,令人無語凝噎的電影,從主演到導演到故事,從海報到宣傳歌曲,都可以用天雷滾滾來形容。畢導讓觀眾知道了,原來頭頂著"北大博士"這樣的光環,也能拍出這樣無誠意、無口碑、無市場的"三無"電影。而該片拍得差,導演不去進行自我反思,反倒認為是評分網站的惡意抹黑,這種近乎無賴式的"碰瓷式營銷",讓這部本來是悄無聲息撤檔的片子,變得更加臭名遠揚 。這是豆瓣史上評分最低的影片!

怎麼樣?如果喜歡我的回答的話歡迎給我留言和點贊吧~

閱讀全文

與2016最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