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演員向梅在電影《女籃五號》中演什麼角色
電影《女籃五號》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攝制,該片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主要劇情為:解放前,上海東華籃球隊老闆的女兒林潔,愛上了球隊主將田振華。有次與外國水兵的比賽,老闆受賄,指定輸球,但田振華出於民族自尊,把球打贏了。十八年過去了,田振華擔任上海女子籃球隊指導。林潔的女兒小潔是個有前途但對體育事業有偏見的籃球苗子。田振華給了她耐心的教育和幫助。田振華、林潔這對久別的情侶遇到一起,他們重新獲得了愛情。林小潔也入選國家代表隊,將出國參加比賽。
劉瓊 飾 田振華
秦怡 飾 林潔
曹其緯 飾 林小潔
簡介 五號
於明德 飾 老孟
崔超明 飾 林父
王琪 飾 陶凱
金川 飾 紳士
林榛 飾 陶母
王執方 飾 朱愛平
簡介 三號
向梅 飾 汪愛珠
簡介 九號
B. 謝晉電影選集代表作品有哪些
謝晉電影選集代表作品有:
1、清涼寺鍾聲:
《女籃5號》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體育題材故事片,由謝晉執導,劉瓊、秦怡等主演,於1957年上映。該片圍繞籃球運動員田振華一生的經歷和林潔、林小潔母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解放前後體育運動員的不同命運。
C. 女籃5號汪愛珠的原型
女籃5號汪愛珠的原型是:楊潔。
女籃5號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體育題材故事片,由謝晉執導,劉瓊、秦怡等主演,於1957年上映。
該片圍繞籃球運動員田振華一生的經歷和林潔、林小潔母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解放前後體育運動員的不同命運。
劇情簡介
潔來不及向你告別,我們就出發到北京去了。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著我們這一次意外的會見,那天我們真是經歷了一個殘酷的考驗,我們真像做了一場可怕的噩夢。這些日子,當然我也在回憶我們過去那段永遠忘懷不了的青春的日子。
這是上海女子籃球隊指導田振華寫給他解放前的情人林潔的一封信。十八年來,經過了多少悲痛的歲月,痛苦的懷念和追憶一直啃噬著他的心。他終於又遇到了她。
D.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早年經歷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對文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的時候,秦怡就曾參加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離開自己封建的家庭,參加中萬劇團。
1938年,秦怡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後,前往武漢參加抗日宣傳活動。
演藝經歷秦怡1938年,秦怡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參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話劇和電影作品。
秦怡秦怡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長時間的話劇舞台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作品。
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同期出演了內容尖銳,有強烈的控訴意義的影片《無名氏》。
1949年建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了新悲劇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在影片中飾演了對生活失望的女大學生。
1951年在影片《兩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農村的童養媳墜兒,該片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1956年秦怡在抗日題材電影《鐵道游擊隊》中飾演了芳林嫂;並在《馬蘭花開》塑造了性格堅毅的鏟運機工人馬蘭。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和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獎。
1960年,秦怡主演了電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後傣族第一代女醫生的成長歷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1982年,主演了多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並憑藉此部電視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995年,秦怡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8年,秦怡出演電視劇《母儀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並參演了我國首部反映農民工子弟生活的電影《我堅強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獲全國婦聯和人民日報等十一家全國媒體授予的中國十大女傑稱號。5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出席《光榮與力量2009走近他們年度人物頒獎典禮》。10月,在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11月,秦怡從藝70周年,舉辦了秦怡電影回顧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陰市參加金雞百花獎的頒獎儀式。6月,被評選為十大感動母親,榮獲母親真情杯獎。7月,參與創建秦怡藝術館的工作。9月,擔任電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劃首屆上海中外無聲電影展,並參加了電影展的一系列活動。
2011年1月,秦怡參加中國文聯百花迎春聯歡晚會;拍攝《秦怡》專題藝術片。4月,出席北京首屆國際電影季。5月,秦怡藝術館正式落成開館。
2013年,秦怡參演微電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擔任電影《鐵道游擊隊》的藝術顧問;6月,由秦怡出品、編劇並主演的電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6年3月,助陣電影《訂制愛情》開機發布會。
主要作品參演電影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5
青海湖畔
梅欣怡
沈星浩
江平
2014
毛澤東在上海
魏師母
吳天戈
吳天戈
2013
心曲
張光奶奶
梁波羅
黃欣靚
2013
幸福家味道
母親
洪亮
----
2012
三個未婚媽媽
客串
江平
車永莉
2012
遙遠的約定
----
盛林
於慧
2010
情醉富春江
文竹
廣春蘭
於洋
2008
我堅強的小船
母親
彭小蓮
丁美婷
2006
東江特遣隊
----
梁宏發
馬蘇
1993
夢非夢
顏蔚
岑范
狄梵
1993
飛越、飛越
白碧茹
翟俊傑
黃宗江
1991
千里尋夢
田潔青
楊延晉
於慧
1987
閨閣情怨
周勤麗
雅克·道夫曼
屠懷青
1987
雷雨
魯侍萍
孫道臨
孫道臨
1984
青山夕照
王秀一(芳林嫂)
司徒兆敦
曹會渠
1983
倔強的女人
孟華
達奇
達奇
1982
張衡
桓夫人
黃祖模
許還山
1979
海外赤子
林碧雲
歐凡
陳沖
1979
風浪
肖玉華
趙煥章
孫濱
1979
苦惱人的笑
女演員
楊延晉
李志輿
1976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江山
1975
浪濤滾滾
鍾葉平
成蔭
陳戈
1975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郭凱敏
1963
北國江南
銀花
沈浮
魏鶴齡
1960
摩雅傣
米汗;依萊汗
徐韜
魏鶴齡
1959
青春之歌
林紅
陳懷皚
謝芳
1959
林則徐
阿寬嫂
鄭君里
趙丹
1958
紅色的種子
華小風
林揚
孫道臨
1957
女籃五號
林潔
謝晉
劉瓊
1956
哥哥和妹妹
媽媽
蘇里
蘇立群
1956
鐵道游擊隊
芳林嫂
趙明
曹會渠
1956
馬蘭花開
馬蘭
李恩傑
高博
1951
兩家春
墜兒
瞿白音
王龍基
1950
農家樂
拉英
張客
張伐
1949
母親
母親
石揮
衛禹平
1949
失去的愛情
裘麗英
湯曉丹
金焰
1949
忠義之家
趙國英
吳永剛
劉瓊
1947
無名氏
趙國英
應雲衛
姜明
1947
海茫茫
凌海珠
何兆璋
喬奇
1947
大地回春
----
毛羽
劉瓊
1946
遙遠的愛
餘珍
陳鯉庭
趙丹
1943
日本間諜
----
袁叢美
陶金
參演電視劇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2
心術
秦怡
楊陽
吳秀波、海清、張嘉譯等
2010
等到勝利那一天
晚年梅雲
包福明
焦恩俊,孫菲菲,王同輝,張光北,趙雪蓮,安澤豪,康俊龍,馬光澤
2008
母儀天下
晚年王政君
黃健中
袁立,黃維德,桑葉紅,吳軍,孫茜
1985
我是一片雲
段母
辜朗輝、趙俊宏
張曉敏、王偉平、孫啟新
1982
上海屋檐下
楊彩玉
----
康泰
個人生活婚姻情況1938年,話劇演員陳天國對秦怡展開追求,1939年秦怡在陳天國的以死相逼下被迫與其完婚。婚後,陳天國嗜酒如命,並對秦怡實施家暴。1944年8月,秦怡生下一女,產後一病不起,因為交不起奶粉和撫養費用,陳天國准備將孩子送人導致秦怡無法忍耐,兩人正式結束婚姻關系。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攝《海茫茫》,結識了電影演員金焰並確定戀愛關系,隨後兩人結婚,並生育一子。1962年,金焰由於大量酗酒引起胃出血,病倒在床,從此秦怡在病床邊照顧金焰二十餘年,直到金焰1983年去世。
照顧兒子秦怡與金焰之子金捷由於在文革時期受到驚嚇,16歲時被診斷為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四十多年來,秦怡始終守護照顧在兒子的身邊,即使出外拍戲,也會將他帶在身邊,幾十年來秦怡沒讓兒子漏吃一次葯,也總是讓他穿的干凈整潔。兒子平日的洗澡、理發、刮臉,都是由秦怡自己親力親為,直到2007年金捷去世。
患腸道病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秦怡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後來做了手術,但卻患上了腹瀉的病症。由於這個病,秦怡一有活動要出門就不敢吃東西,上午的活動就不吃早餐,下午的就不吃午飯,晚上的就不吃晚飯。2008年,秦怡因腸道疾病做了大手術。
社會活動2002年5月,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辦慈善拍賣活動,秦怡帶著兒子金捷的一幅水彩畫《衡山公園》參加。最後,國際影星施瓦辛格以2.5萬美元獲得此畫。
秦怡2007年上海特奧會期間,秦怡與兒子捐畫義賣多次,母子倆為特奧會共籌集了30多萬元。
2008年,秦怡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
2009年8月,秦怡出席六大衛視賑災晚會《跨越海峽的愛心援助台灣受災同胞賑災晚會》。
2010年5月,秦怡擔任上海世博會上海館祝福大使,參加迎世博紀實藝術片《風情上海灘》的拍攝。
獲獎記錄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備注
2019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獎2015
第11屆中美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獲獎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青海湖畔
提名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
獲獎20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2009
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
獲獎2008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獲獎1995
中國電影世紀獎
獲獎1983
第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上海屋檐下
獲獎人物評價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銀幕形象,早已定格在無數留檔的膠片中、泛黃的老電影雜志上。對待演出,秦怡有一種執著與認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員,無論是什麼角色,總愛在腦子里想了又想。這份認真,換來事業的成功。生活中的秦怡,有綿長而獨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擔一力支撐。秦怡的美,來自她的外表,更出於她堅毅柔韌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個雅號。吳祖光在隨筆《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身處逆境而從不灰心喪志。能夠以極大的韌性迎接苦難克服苦難。永遠表現為從容不迫。秦怡是個心寬的人,做人真實、自然。四川汶川地震後,她先後捐款20餘萬元,青海玉樹地震後,又捐款3萬元。幾乎是傾囊而出,要知道,秦怡那時候是沒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據國家規定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工資。(《人民日報》評)
秦怡
E. 女籃5號電影演員表
女籃5號電影演員表:
劉瓊飾田振華,秦怡飾林潔。
曹其緯飾林小潔,於明德飾老孟。
崔超明飾林父,王琪飾陶凱。
金川飾紳士,林榛飾陶母。
王執方飾朱愛平,向梅飾汪愛珠。
李天秀飾徐珍珍,李淑清飾王四妹。
黃沙飛飾李秀清,楊愛芬飾楊素琴。
秦儉飾陳芝芳,尤素湘飾宋珉璋。
女籃5號角色介紹
1、林潔
林小潔的母親。她善良、堅強、勇敢,不顧資本家父親反對,義無反顧地與田振華相愛。因為中了父親的套圈,她和田振華被迫分離,違心地嫁給一個有錢人。但她不堪忍受花天酒地的丈夫,毅然離婚,獨自撫養女兒長大。
2、林小潔
上海女籃的隊員,朝氣蓬勃,熱情單純。她有運動天賦,喜歡打籃球,訓練也很勤奮刻苦。但由於對體育事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加上母親、男友的反對,她一心想考大學當工程師,不願上體院。
F. 電影女籃五號林小潔的演員是誰
G. 電影<女籃五號>
《女籃5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KKHrwzr8WnuWv7h0oSf6A
作品相關介紹:
《女籃5號》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體育題材故事片,由謝晉執導,劉瓊、秦怡等主演,於1957年上映。
該片圍繞籃球運動員田振華一生的經歷和林潔、林小潔母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解放前後體育運動員的不同命運。
H. 誰知道演員向梅的網址或近況
向梅,原名武相梅,原籍河南鞏縣,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向梅自幼喜愛文藝,上中學時就是學校業余話劇團的演員。中學畢業後進入天津大學建築系學習。1957年由於偶然的機會參加拍攝影片《女籃五號》,初上銀幕,向梅表演的樸素、自然、本色,獲得觀眾好評。同年向梅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從1957年到1964年,向梅在《紅色娘子軍》、《北國江南》、《夜航》中扮演類型各異的角色。在《紅色娘子軍》中她扮演一個由童養媳成長覺悟的紅軍戰士形象——紅蓮,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較准確,表演得內在、含蓄、真實、可信。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由本色表演進入到創造角色的階段。
文革結束後,向梅在《保密局的槍聲》中扮演一位機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在《藍色檔案》中扮演一位雙面女地下黨,在銀幕上塑造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
八十年代,向梅更是勇於挑戰各類新的形象,相繼出演了《琴童》中的女歌手,《永不調謝的花朵》中的烈士張志新、《代價》中的知識分子等,甚至在電視劇《丁香別墅》中一人分飾三角。
進入九十年代,向梅又參加了《月隨人歸》等影片的拍攝,但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銀屏,向梅的表演質朴自然,戲路很寬,人物類型變化多樣,參予演出影片多部,碩果累累。
因在《流亡大學》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曾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
獲獎情況及主要作品:
電影:
《女籃5號》(1957) 《夜航》(1957)
《布穀鳥又叫了》(1958) 《重要一課》(1958)
《兩個營業員》(1958) 《千女鬧海》(1958)
《好孩子》(1959) 《紅色娘子軍》(1960)
《金沙江畔》(1963) 《北國江南》(1963)
《東港諜影》(1978) 《保密局的槍聲》(1978)
《琴童》(1980) 《藍色檔案》(1980)
《飛向太平洋》(1982) 《奇跡會發生嗎?》(1982)
《最後的選擇》(1983) 《流亡大學》(1985)
《夏日的期待》(1987) 《無罪殺手》(1988)
《一代槍王》(1989) 《地獄.天堂》(1989)
《月隨人歸》(1990) 《千里尋夢》(1991)
電視劇:
《長夜行》 《新郎之死》
《鼓浪嶼號》 《永不調謝的紅花》
《藍屋》 《丁香別墅》
《代價》 《流逝的歲月》
因在《流亡大學》中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摘自網址:http://www.iambm.com/ibbs/info/p90000_11985_105930.html
I. 謝晉的介紹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1923/11/21—2008/10/18)
謝晉(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謝晉導演的追悼會上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8年10月17日傍晚謝晉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次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停止呼吸。
編輯本段電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謝晉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中國導演謝晉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擔任院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學者認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謝晉電影的一大特色(《謝晉電影的政治意識,女性形象和敘事風格》)。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
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並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於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後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1997年,謝晉導演《鴉片戰爭》,這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拍得最有氣勢,最為浩大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對各個歷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確。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愛國、愚忠、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寫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面。此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謝晉節「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後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並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生前任「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起擔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謝晉導演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他先後創作了30多部電影。著作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牧馬人》 ,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J. 電影女籃五號男女主演是誰
男主演劉瓊。女主演曹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