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我能記得有下列幾位:
馮 喆 (1920-1969) 出生於天津,原名馮貽喆,祖籍廣東南海(佛山),我國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羊城暗哨》、《金沙江畔》、《桃花扇》、《南征北戰》、《淮上人家》、《沙漠追匪記》、《鐵道游擊隊》、《鐵窗烈火》…
郭振清 (1927一2005) 出生於天津武清,國家一級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代表作《平原游擊隊》、《決裂》、《六號門》、《獨立大隊》、《英雄兒女》、《英雄司機》、《艷陽天》…
謝 添 (1914-2003) 出生於天津,原名謝洪坤,祖籍廣東廣州番禺區,六十年代二十二大明星,我國著名演員、導演。代表作《林家鋪子》、《洪湖赤衛隊》等,導演《甜蜜的事業》、《錦上添花》、《七品芝麻官》《小鈴鐺》…
石 揮 (1915-1957) 出生於天津,原名石毓濤,我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代表作《我這一輩子》、《姐姐妹妹站起來》、《腐蝕》、《關連長》等,導演《雞毛信》、《天仙配》…
白 穆 (1920-2012) 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南征北戰》、《難忘的戰斗》、《春苗》、《翠崗紅旗》、《一場風波》、《兩個巡邏兵》…
陽 華 (1915-1978) 出生於天津,原名郭壽定,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喬老爺上轎》、《南征北戰》、《51號兵站》、《不夜城》、《宋景詩》、《紅色的種子》…
魏鶴齡 (1907-1979) 出生於天津東麗區赤土村,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魯班的傳說》、《家》、《燎原》、《飛刀華》、《中華兒女》、《北國江南》、《祝福》…
殷秀岑 (1911-1979) 出生於天津,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喜劇電影演員。代表作《不拘小節的人》、《王老五》、《患難夫妻》、《山河淚》、《異想天開》、《馬路英雄》…
張子景 1935年出生於天津,國家一級演員,我國著名影視演員。代表作《聖城記》、《火葬》、《海誓》、《龍須溝》、《牧馬人》、《郵緣》、《紅色娘子軍》、《異鎮》…
Ⅱ 1957版電影《家》的演員表
演員表角色演員備注高老太爺
魏鶴齡----陳姨太傅惠珍----高大老爺蔣銳----高克明韓濤三老爺高克安程之四老爺高克定陽華五老爺周氏戴耘大太太王氏狄梵四太太沈氏馬驥五太太高覺新孫道臨大少爺高覺民章非二少爺高覺慧張輝三少爺李瑞珏張瑞芳大少奶奶高淑華胡小菡三小姐張姑太太宣景琳----張蘊華汪漪琴小姐錢姑太太范雪朋----
錢梅芬
鳴鳳王丹鳳----婉兒王薇----張嫂謝怡冰----袁成於明德----馮樂山鄭敏----黃存仁張子良----禮拜一朱莎----黃宗英
梅小姐
Ⅲ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早年經歷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對文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的時候,秦怡就曾參加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離開自己封建的家庭,參加中萬劇團。
1938年,秦怡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後,前往武漢參加抗日宣傳活動。
演藝經歷秦怡1938年,秦怡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參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話劇和電影作品。
秦怡秦怡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長時間的話劇舞台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作品。
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同期出演了內容尖銳,有強烈的控訴意義的影片《無名氏》。
1949年建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了新悲劇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在影片中飾演了對生活失望的女大學生。
1951年在影片《兩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農村的童養媳墜兒,該片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1956年秦怡在抗日題材電影《鐵道游擊隊》中飾演了芳林嫂;並在《馬蘭花開》塑造了性格堅毅的鏟運機工人馬蘭。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和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獎。
1960年,秦怡主演了電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後傣族第一代女醫生的成長歷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1982年,主演了多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並憑藉此部電視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995年,秦怡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8年,秦怡出演電視劇《母儀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並參演了我國首部反映農民工子弟生活的電影《我堅強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獲全國婦聯和人民日報等十一家全國媒體授予的中國十大女傑稱號。5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出席《光榮與力量2009走近他們年度人物頒獎典禮》。10月,在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11月,秦怡從藝70周年,舉辦了秦怡電影回顧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陰市參加金雞百花獎的頒獎儀式。6月,被評選為十大感動母親,榮獲母親真情杯獎。7月,參與創建秦怡藝術館的工作。9月,擔任電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劃首屆上海中外無聲電影展,並參加了電影展的一系列活動。
2011年1月,秦怡參加中國文聯百花迎春聯歡晚會;拍攝《秦怡》專題藝術片。4月,出席北京首屆國際電影季。5月,秦怡藝術館正式落成開館。
2013年,秦怡參演微電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擔任電影《鐵道游擊隊》的藝術顧問;6月,由秦怡出品、編劇並主演的電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6年3月,助陣電影《訂制愛情》開機發布會。
主要作品參演電影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5
青海湖畔
梅欣怡
沈星浩
江平
2014
毛澤東在上海
魏師母
吳天戈
吳天戈
2013
心曲
張光奶奶
梁波羅
黃欣靚
2013
幸福家味道
母親
洪亮
----
2012
三個未婚媽媽
客串
江平
車永莉
2012
遙遠的約定
----
盛林
於慧
2010
情醉富春江
文竹
廣春蘭
於洋
2008
我堅強的小船
母親
彭小蓮
丁美婷
2006
東江特遣隊
----
梁宏發
馬蘇
1993
夢非夢
顏蔚
岑范
狄梵
1993
飛越、飛越
白碧茹
翟俊傑
黃宗江
1991
千里尋夢
田潔青
楊延晉
於慧
1987
閨閣情怨
周勤麗
雅克·道夫曼
屠懷青
1987
雷雨
魯侍萍
孫道臨
孫道臨
1984
青山夕照
王秀一(芳林嫂)
司徒兆敦
曹會渠
1983
倔強的女人
孟華
達奇
達奇
1982
張衡
桓夫人
黃祖模
許還山
1979
海外赤子
林碧雲
歐凡
陳沖
1979
風浪
肖玉華
趙煥章
孫濱
1979
苦惱人的笑
女演員
楊延晉
李志輿
1976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江山
1975
浪濤滾滾
鍾葉平
成蔭
陳戈
1975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郭凱敏
1963
北國江南
銀花
沈浮
魏鶴齡
1960
摩雅傣
米汗;依萊汗
徐韜
魏鶴齡
1959
青春之歌
林紅
陳懷皚
謝芳
1959
林則徐
阿寬嫂
鄭君里
趙丹
1958
紅色的種子
華小風
林揚
孫道臨
1957
女籃五號
林潔
謝晉
劉瓊
1956
哥哥和妹妹
媽媽
蘇里
蘇立群
1956
鐵道游擊隊
芳林嫂
趙明
曹會渠
1956
馬蘭花開
馬蘭
李恩傑
高博
1951
兩家春
墜兒
瞿白音
王龍基
1950
農家樂
拉英
張客
張伐
1949
母親
母親
石揮
衛禹平
1949
失去的愛情
裘麗英
湯曉丹
金焰
1949
忠義之家
趙國英
吳永剛
劉瓊
1947
無名氏
趙國英
應雲衛
姜明
1947
海茫茫
凌海珠
何兆璋
喬奇
1947
大地回春
----
毛羽
劉瓊
1946
遙遠的愛
餘珍
陳鯉庭
趙丹
1943
日本間諜
----
袁叢美
陶金
參演電視劇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2
心術
秦怡
楊陽
吳秀波、海清、張嘉譯等
2010
等到勝利那一天
晚年梅雲
包福明
焦恩俊,孫菲菲,王同輝,張光北,趙雪蓮,安澤豪,康俊龍,馬光澤
2008
母儀天下
晚年王政君
黃健中
袁立,黃維德,桑葉紅,吳軍,孫茜
1985
我是一片雲
段母
辜朗輝、趙俊宏
張曉敏、王偉平、孫啟新
1982
上海屋檐下
楊彩玉
----
康泰
個人生活婚姻情況1938年,話劇演員陳天國對秦怡展開追求,1939年秦怡在陳天國的以死相逼下被迫與其完婚。婚後,陳天國嗜酒如命,並對秦怡實施家暴。1944年8月,秦怡生下一女,產後一病不起,因為交不起奶粉和撫養費用,陳天國准備將孩子送人導致秦怡無法忍耐,兩人正式結束婚姻關系。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攝《海茫茫》,結識了電影演員金焰並確定戀愛關系,隨後兩人結婚,並生育一子。1962年,金焰由於大量酗酒引起胃出血,病倒在床,從此秦怡在病床邊照顧金焰二十餘年,直到金焰1983年去世。
照顧兒子秦怡與金焰之子金捷由於在文革時期受到驚嚇,16歲時被診斷為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四十多年來,秦怡始終守護照顧在兒子的身邊,即使出外拍戲,也會將他帶在身邊,幾十年來秦怡沒讓兒子漏吃一次葯,也總是讓他穿的干凈整潔。兒子平日的洗澡、理發、刮臉,都是由秦怡自己親力親為,直到2007年金捷去世。
患腸道病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秦怡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後來做了手術,但卻患上了腹瀉的病症。由於這個病,秦怡一有活動要出門就不敢吃東西,上午的活動就不吃早餐,下午的就不吃午飯,晚上的就不吃晚飯。2008年,秦怡因腸道疾病做了大手術。
社會活動2002年5月,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辦慈善拍賣活動,秦怡帶著兒子金捷的一幅水彩畫《衡山公園》參加。最後,國際影星施瓦辛格以2.5萬美元獲得此畫。
秦怡2007年上海特奧會期間,秦怡與兒子捐畫義賣多次,母子倆為特奧會共籌集了30多萬元。
2008年,秦怡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
2009年8月,秦怡出席六大衛視賑災晚會《跨越海峽的愛心援助台灣受災同胞賑災晚會》。
2010年5月,秦怡擔任上海世博會上海館祝福大使,參加迎世博紀實藝術片《風情上海灘》的拍攝。
獲獎記錄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備注
2019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獎2015
第11屆中美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獲獎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青海湖畔
提名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
獲獎20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2009
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
獲獎2008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獲獎1995
中國電影世紀獎
獲獎1983
第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上海屋檐下
獲獎人物評價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銀幕形象,早已定格在無數留檔的膠片中、泛黃的老電影雜志上。對待演出,秦怡有一種執著與認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員,無論是什麼角色,總愛在腦子里想了又想。這份認真,換來事業的成功。生活中的秦怡,有綿長而獨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擔一力支撐。秦怡的美,來自她的外表,更出於她堅毅柔韌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個雅號。吳祖光在隨筆《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身處逆境而從不灰心喪志。能夠以極大的韌性迎接苦難克服苦難。永遠表現為從容不迫。秦怡是個心寬的人,做人真實、自然。四川汶川地震後,她先後捐款20餘萬元,青海玉樹地震後,又捐款3萬元。幾乎是傾囊而出,要知道,秦怡那時候是沒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據國家規定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工資。(《人民日報》評)
秦怡
Ⅳ 魏鶴齡的基本信息
魏鶴齡(1907.1.14-1979.10.2) ,演員。
生於天津。中學肄業。曾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小販。1928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並演出《慳吝人》等劇。後參加晦鳴劇社去北平演出。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在上海市郊加入紅十字救護隊,因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優之死》,參與演出《蘇州夜話》、《亂鍾》、《戰友》等話劇。後又在上海戲劇協社、春秋劇社、獅吼劇社和中國舞台協會任演員。1934年入藝華影業公司,在影片《人之初》中扮演男主角,獲好評。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馬路天使》中,以含蓄深沉的表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販形象。從影同時亦參加舞台劇演出,曾參加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演出《欲魔》、《娜拉》等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火的洗禮》等。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中電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群魔亂舞》等。1946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在《追》等六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49年入昆侖影業公司,在影片《烏鴉與麻雀》中扮演誠懇朴實又膽小怕事的報館校對孔有文,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建國後在國泰、文華、大同等影片公司參與拍攝《人民的巨掌》、《彩鳳雙飛》等影片。1952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是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參加拍攝《家》、《探親記》,主演《魯班的傳說》等影片。1956年在影片《祝福》中,成功地塑造了純朴、忠厚、勤勞的貧苦農民賀老六的形象。一生共參加拍攝影片三十九部,演出話劇近四十部,其表演含蓄、樸素、真實,擅於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劇影雙棲
魏鶴齡(1907—1979年)天津市東麗區赤土村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時隨二叔下田、拾柴、捉魚、摸蟹。早年曾由爺爺課讀識字。中學畢業後因家中無力供養而失學。曾做過司葯。失業後跟繼父種田、耕地、放鴨子。挑過貨郎擔,當過賣貨郎,還到海河碼頭上扛過大包,做過搬運工人,嘗盡了人間生活的艱辛。
1928年6月,魏鶴齡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表演藝術。在那裡學習,除了供給膳食、住宿外,每月還發給四塊大洋做零用錢,學成後就可以當話劇演員了。從此魏鶴齡跨進了戲劇藝術的殿堂。山東實驗劇院是當時中國第一所正規的戲劇學府。由留美歸來的趙太侔、王泊生任院長,留美的吳瑞燕任教師,還有著名導演萬籟天、著名演員丁子明等擔任老師。環境的優越,加上魏鶴齡得天獨厚的天賦和刻苦認真的學習,使他很快成為表演成績突出的學員。學習一年的表演專業,就不斷登台演出,尤其是在田漢名作話劇《名優之死》中所扮演的名伶劉振聲這一角色,使他初露頭角而一鳴驚人。
魏鶴齡對於受苦受難的「小人物」懷有深深的同情,對於他們的不幸遭遇猶如自身,在表演時他融演員和角色為一體,嫉惡如仇,聲色俱厲地以發自肺腑的激情吶喊出劇作者的主題意圖,喊出了人民憤怒控訴黑暗社會的心聲。使他在表演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名優之死》的演出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在中國話劇舞台上的地位,也使他和田漢的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29年的《名優之死》到1959年國慶10周年演出最後一出名劇《關漢卿》30年舞台生涯,魏鶴齡一生表演過六十部話劇,其中戲劇先驅田漢同志的早期名著如《蘇州夜話》、《一致》、《江村小景》、《亂鍾》、《洪水》、《戰友》等,他都演過。他以田漢的名劇作始,而又以田漢的名劇為結,從而成為中國30年代進步話劇史上著名表演藝術家而永載史冊。
由於魏鶴齡在話劇上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當時電影界的廣泛重視。1935年魏鶴齡應著名電影導演史東山邀請到上海藝華影片公司拍攝電影《人之初》。這也是他從事電影藝術的人之初,一個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新開端。《人之初》電影的拍攝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從影的基礎,在以後的30年裡(1935—1965年)魏鶴齡不但在話劇舞台上,而且在銀幕上創造出了眾多感人的形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成為集話劇、電影雙棲於一身的一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
作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代電影人,魏鶴齡以他深沉、含蓄、質朴、典雅的表演風格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典型藝術形象。30年代他曾和趙丹、周璇、金山、顧而己、舒綉文、白楊、金焰、王人美、張瑞芳、黃宗英、張伐等合作拍攝了《馬路天使》、《貂蟬》、《保衛我們的土地》、《中華兒女》、《長空萬里》、《火的洗禮》、《喜迎春》、《烏鴉與麻雀》等20餘部電影。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拍攝了《祝福》、《家》、《摩雅傣》、《南浦江的故事》、《魯班的傳說》、《北國江南》、《飛刀華》、《燎原》、《血碑》、《櫃台》、《水手長的故事》等30餘部人們熟知的新電影。這些電影在觀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還為人們稱道,從而也確立了魏鶴齡在中國電影影壇上的不朽地位。電影《祝福》於1957年和1958年分別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與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魏鶴齡也在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榮獲個人一等金質獎。
魏鶴齡不斷追求革命與進步。1931年他積極參加北平萬金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隊任司葯,赴上海進行淞滬抗戰戰地救護工作。1932年他參加上海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戰全面爆發後,魏鶴齡在郭沫若領導下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他參加由田漢、陽翰笙、夏衍、歐陽予倩等戲劇家主持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作抗日宣傳。表現了一個藝術家的民族氣節和獻身精神。
魏鶴齡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他熱愛生活,在生活上他是一個嚴肅的人。1939年魏鶴齡與蘇州美專學生袁蓉相識,1940年由老舍先生做介紹人,郭沫若做證婚人,結為「師侶藝伴」的終生伴侶。郭沫若先生贈送條幅「千里姻緣一線牽」表示祝賀。40年如一日魏鶴齡與袁蓉相濡以沫,互敬、互愛、互勉、互助,直到去世。袁蓉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演員,其女兒四歲即隨父親參加電影拍攝,充當演員,堪稱「影劇家庭」。袁蓉於1989年曾到東麗區參加電視電續劇《跑爺和他的子孫們》的拍攝,並在其中擔任角色,於1995年辭世。
魏鶴齡生前歷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電影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海燕電影製片演員劇團副團長。1979年10月2日,魏鶴齡在歷經了10年文革浩劫後不幸在上海病逝,走完了他畢生熱愛的藝術道路。骨灰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他是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民藝術家。1995年12月28日,首都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大會上,魏鶴齡被追授「中國電影世紀獎」。由其女兒在大會上領獎。其女兒領獎後曾到東麗區向東麗人介紹大會盛況,這也是東麗人的驕傲。在魏鶴齡逝世16年後,死後哀榮,樹立了一個人民藝術家永久的豐碑。
魏鶴齡生前十分眷戀津門故里、東麗熱土。1972年還返鄉探親,袁蓉每年都回赤土村看望家鄉親人,看看家鄉的新變化,以寄託對魏鶴齡的哀思,直到去世。袁蓉生前曾作長篇傳記文學《冀海銀燕·憶鶴齡》一書傳世。 1904年1月14日,魏鶴齡出生於天津市郊區的農家。由於家境貧寒,無力求學,被好心的叔叔帶到北京,讀了小學和初中。後來,叔叔失業了,無力繼續供他上學,只好又回到天津。為了謀生,魏鶴齡在社會底層中苦苦地掙扎著。他在鄉下種過地,在城裡做過小買賣,在碼頭上扛過「大個兒」,飽嘗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種種苦難。
正當魏鶴齡尋求生活出路的時候,聽說山東省立實驗劇團招聘演員,他決心試試看。結果,真的考上了,邊他自己也不敢想相信,自己還真有表演方面的天賦。就這樣,魏鶴齡從此走上了戲劇表演的道路。當時是1928年,是魏鶴齡人生道路的一個轉折點。
魏鶴齡在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一年,當上了話劇演員。在他剛剛參加了一部話劇的演出之後,劇院停辦了。於是,他又參加了部分師生組織的劇社,在北京一帶演出。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的閘北、吳淞,企圖攻佔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日商工廠的中國工人舉行了罷工,各界人民組織抗日救國會,全國各地聲援上海軍民,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怒了勞動人民出身的魏鶴齡,他毅然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救護隊,從天津趕赴上海。在上海郊區的戰場上,他穿行於槍林彈雨之中。由於腿部受傷,停戰後便留在了上海,
由於抗日救國熱潮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在上海蓬勃發展。魏鶴齡結識了田漢等一批文化人士,其愛國思想日益強烈。他積極參加進步劇社的演出。他先後參加了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參加了《名優之死》、《蘇州夜話》和《戰友》等劇目的演出。他扮演的都是工人農民等社會底層人物。他的表演真實,自然可信,受到觀眾的好評。 1934年,魏鶴齡加入了藝華影業公司。出身於勞動人民的魏鶴齡,具有豐厚的生活底功。特別是親自參加抗日戰場的救護工作,更加堅定了他的愛國熱情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正是於這方面的原因,第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的影片《人之初》的編導史東山,慧眼獨具,選擇魏鶴齡作為該片的主演。這樣,魏鶴齡於1934年開始走上銀幕,而且成為第一個在銀幕上塑造中國工人形象的演員。
《人之初》中的工人張榮根,被魏鶴齡塑造得既有層次又有深度,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由軟弱、屈辱,對資產階級抱有幻想,在嚴酷的社會現實和革命者的教育下覺醒起來。魏鶴齡的第一個銀幕形象獲得了成功,成為當時的藝華、聯星、明星影業公司爭相邀拍的著名演員。 左翼文化運動是中國抗日戰線上的一支教育民眾、團結抗日的有生力量。由於魏鶴齡在表演藝術上的出色,和當時已經有名望的編導袁牧之、演員趙丹結下了深厚的創作友誼。1937年,明星影業公司出品的《馬路天使》,是我國電影史上的優秀影片。魏鶴齡飾演的報販老王,准確地把握了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表演得朴實、含蓄,把一個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形象展現在銀幕上。
為了宣傳抗日救國,魏鶴齡不僅拍攝電影,而且積極參加左翼劇聯組織的上海劇人協會的演出活動,先後參演了宣傳抗日的《亂鍾》、《SOS》、《月亮上升》等劇目。經過多年的舞台和銀幕藝術實踐,無論主角、配角,還是正劇、喜劇或悲劇,魏鶴齡都表現出較高的愛國熱忱和對藝術的負責精神。
1937年,發生了「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展開,魏鶴齡參加了救亡演出隊第四隊,從上海奔赴重慶。1938年,史東山編導了我國第一部抗戰題材的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魏鶴齡飾演了為抗日而大義滅親的劉山這一角色。人物以愛國為大義和痛舍親情相交織,思想感情錯綜復雜,最終成為抗日民眾的榜樣。由於魏鶴齡對人物的深層次的理解,表演得十分成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以抗日為題材的影片,如《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人》、《火的洗禮》等,魏鶴齡都有參加了演出。
國民黨不僅破壞抗日統一戰線,而且對左翼文化運動了進行了「圍剿」,造成了膠片無源的困難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大批電影工作者轉向舞台,出現了抗日話劇的再次繁榮。當時,魏鶴齡參加了《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日出》、《上海屋檐下》、《霧重慶》、《群魔亂舞》等劇目的演出。 全國解放後,魏鶴齡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後來發擔任演員劇團副團長,直到1979年逝世。這一時期是魏鶴齡的電影表演藝術走向輝煌的時期,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了才智和心血。他所參加演出的經典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發展的成就,也說明了魏鶴齡的非凡表演藝術造詣。
1956年,在夏衍根據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魏鶴齡成功的飾演了男主角賀老六。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老觀眾,在幾十年之後,仍然會清楚的記得從拜堂到次日凌晨那場戲:祥林嫂像囚犯一樣從花轎里被拖出來,強迫拜堂,以至逃婚未成,頭撞香案昏倒在地······此時的賀老六,對事態的現狀,表現出茫然,而對於祥林嫂則表現出深深的同情。新婚之夜,他竟然睡在柴草堆上,枕著雙手望月深思。第二天,祥林嫂提出「你讓我回去」時,他卻平靜地說:「你是回魯鎮哪,還是到你婆婆那去?我送你回去。」短短幾名話,感動了祥林嫂,也打動了觀眾。短短的一段戲,把賀老六內心情感變化由表及裡地表現出來了,使觀眾看到了賀老六那朴實而善良的心靈。
由於影片的整體水平和魏鶴齡的出色表演,《祝福》榮獲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慰電影節特別獎,同時榮獲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1957年,在陳西禾根據巴金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家》中,魏鶴齡飾演了高老太爺這一角色。高老太爺是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貌似尊嚴,實則腐朽、頑固。在表演過程中,魏鶴齡准確把握這一人物的階級特性,刻劃得入木三分。後來,魏鶴齡又主演了《魯班的故事》、《燎原》、《北國江南》等影片,都有十分出色的表演。
Ⅳ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
王丹鳳(1924-2018)、原名王玉鳳,出生於上海、原籍浙江寧波,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女理發師》、《護士日記》、《家》、《桃花扇》、《海魂》、《兒子孫子種子》、《萬紫千紅》、《春滿人間》…
金 迪1933年2月25日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蘇州,原名金慧琴,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花好月圓》、《我的十個同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大雁北飛》…
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
劉尚嫻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徐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芳…
廖有梁(1937-1999),上海嘉定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淮海戰役》…
陳 述(1920-2006),原名陳致通,上海人,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渡江偵察記》、《鐵道游擊隊》、《母親》、《海魂》、《老兵新傳》、《為了和平》、《難忘的戰斗》、《聶耳》…
魏宗萬193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餘姚,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三毛從軍記》、《巧奔妙逃》、《湘江剿匪記》、《三國演義》、《水滸傳》…
夏 天(1920-2005),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邳州,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羊城暗哨》、《翠崗紅旗》、《金銀灘》、《林則徐》、《飛刀華》、《秋翁遇仙記》…
周文彬(1907-1981),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無錫,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英雄兒女》、《鐵道衛士》、《海上神鷹》、《邊寨烽火》、《黨的女兒》、《前哨》、《甲午風雲》…
嚴順開(1937-2017),出生於上海、祖籍湖北鄂城,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藝術家。代表作品電影《阿里Q正傳》等;小品《張三其人》、《愛父如愛子》…
阮玲玉(1910-1935),別名阮鳳根、阮玉英,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代表電影《野草閑花》、《新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
胡 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鶴山,中華電影學校畢業,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代表電影《歌女紅牡丹》、《狂流》、《姊妹花》、《火燒紅蓮寺》、《啼笑因緣》…
1、應該是說5、60年代出生的觀眾看到的7、80年代的電影的電影演員吧?不是50、60年代出生的上海演員吧?兩者跨度很大,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曾幾何時,一個東北電影製片廠、也就是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一個上海電影製片廠幾乎就壟斷了整個的中國電影的,比文化中心北京都厲害得多的,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名流如雲呢。五、六十年代活躍的演員多了去了,一些大師級的演員可都是在上海成名的呢。
2、前幾年去過一次位於上海徐匯區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大門除了上影廠的工農兵塑像廠標以外,還有謝晉、白楊、孫道臨等人的雕塑,孫道臨應該是跨越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了,代表作有《早春二月》、《家》、《永不消逝的電波》、《渡江偵察記》等等,記得八十年代以後了,還拍過《雷雨》、《非常大總統》、《詹天佑》,前兩部還是自導自演的。但是,孫道臨是地道北京人、畢業於燕京大學,一輩子都在上影廠工作的。
3、然後,早於孫道臨的金焰、趙丹、袁牧之,晚於孫道臨的魏鶴齡、韓飛、高博、白穆、陳述、溫錫瑩、達式常、梁波羅都是很有影響的男演員了;女演員裡面呢,金焰的妻子秦怡是個代表性人物了,具有東方女性的柔美、賢惠,比秦怡資格老的胡 蝶、阮玲玉、上官雲珠,跟秦怡同時代的白 楊、王丹鳳、張瑞芳,後來的祝希娟、朱曼芳、黃梅穎、向 梅,都是很有影響的大明星了。再往後走,就到了陳沖、張瑜、鄔君梅、郭凱敏、馬曉偉、毛永明這代人了。
4、想當年呀,白 楊、王丹鳳、魏鶴齡、韓非、達式常、張瑞芳、梁波羅、祝希娟、郭凱敏、陳 沖、張瑜這些人可都是影帝影後級的人物了。白楊的《祝福》裡面的祥林嫂,還有跟她搭戲的魏鶴齡演的賀老六;王丹鳳的《護士日記》、《女理發師》;
5、韓非的《喬老爺上轎》、達式常的《難玩的戰斗》、跟潘虹搭檔的《人到中年》,張瑞芳的《李雙雙》,梁波羅的《五十一號兵站》,祝希娟的《紅色娘子軍》,郭凱敏、張瑜的《廬山戀》、《小街》,陳沖跟唐國強搭檔的《小花》,都是轟動一時、膾炙人口的好片子、經典片子,都給50、60年代出生的觀眾留下了難忘的記憶的。
6、說說朱曼芳、黃梅瑩、馬曉偉、毛永明這幾個海派風格明顯的也沒怎麼大紅大紫的演員吧?馬曉偉呢,其實年輕的時候是跟唐國強齊名的美男子一個,南馬北唐、並駕齊驅的,現在一個演蔣介石、一個演毛澤東,都成了專業戶了,也是蹊蹺,一生都在比拼了。
7、朱曼芳知名度不很高,但是那個年代的絕對顏值美女、上海風情的代表性人物,有兩個當時很有名的片子,一個叫《年青的一代》,一個叫《少年犯》都有出演的;還有,現在很紅的鄔君梅就是她的女兒,優秀基因在傳承呢;
8、黃梅瑩呢,其實一直活躍在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面,一直都是海派媽媽、嫂子、小市民的最佳人選,《渴望》、《山楂樹》、《金枝玉葉》中都有出色的表演,疫情之中過大年的《囧媽》就是徐崢跟她合作完成的,感覺黃梅瑩一直普通話都是上海味的,上海人那種精緻、細膩的味道,也被她刻畫得淋漓盡致的。
9、毛永明曾經很火了一陣子的,濃眉大眼的,屬於傳統眼光中的標准形象,絕對不輸郭凱敏、朱時茂的,估計就是因為跟朱曼芳、黃梅瑩幾個一樣,一口的上海普通話,影響了男性荷爾蒙的發揮了,後來不知怎麼的,就一直沒怎麼火起來了。
Ⅵ 1956年白楊主演了魯迅先生的什麼作品
1956年白楊主演了魯迅小說改編《祝福》電影。
辛亥革命前後,居住在浙東山村裡的祥林嫂(白楊飾)命運凄慘,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後的棺材帳越滾越大,一家人生活舉步維艱。婆婆走投無路,為了還清債務,給二兒子阿根娶親,在中人衛老二(管宗祥飾)的慫恿下不惜偷偷將媳婦賣給賀老六。
阿根將此事告於嫂子,祥林嫂得知此事,便連夜逃走到了魯鎮。在阮大嫂的介紹下,到魯四老爺(李景波飾)家當了女傭。可沒過多長時間,祥林嫂還是被抓了回去,帶到山坳里成親。在拜堂時,祥林嫂一頭撞在了香案上,昏了過去,但她醒來時,被新丈夫賀老六(魏鶴齡飾)的老實、真誠打動,便留了下來,一年後生下兒子阿毛。
可好景不長,兩年後的冬天,衛老二來逼債,但賀老六因為卧病在床,所以無力還債,衛老二乘機唆使賀老大霸佔老六的幾間破房,並商量等老六死後,再把祥林嫂轉賣,為此,老六與衛發生了口角,被打得奄奄一息。
這時,外面又有人高喊"狼來了",祥林嫂趕緊沖了出去找阿毛,但最後在山上只找到了一隻小鞋,祥林嫂哭得死去活來,被攙回家後,老六早已斷氣,她走投無路,只得又到魯四老爺家幫佣。但魯四老爺等人認為祥林嫂克夫克子,是個有罪的晦氣女人。
每逢祭禮拜神時,都不讓她沾手,只讓她在廚房裡幹些粗活。祥林嫂由於受到重重打擊,變得很木訥,經常向人念叨阿毛的事,人們經常譏笑她,祥林嫂內心益發悲苦。
角色介紹
祥林嫂
演員白楊
原是衛祥林的媳婦,祥林死後,被婆家以80吊錢的價格買到山坳里再婚。因不願再嫁逃到烏鎮打工,後來還是被婆家發現,強行抓回去與賀老六成親。後因喪子、喪夫,再次回到魯鎮打工。
賀老六
演員魏鶴齡
祥林嫂再嫁後的丈夫,因態度友善,使祥林嫂被感動,自願與其和解成婚。婚後育有一子阿毛。結婚時欠下債務,為還債受傷,遭受喪子打擊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