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幸福山歌演員扮演者

電影幸福山歌演員扮演者

發布時間:2022-12-16 15:27:29

⑴ 黃婉秋的簡介

這是一個端莊美麗、溫柔嫻靜、深情忠貞的壯族姑娘形象,
這個形象清新脫俗,像一顆潔白無瑕的珍珠在舞台上熠熠閃光。
三姐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1998年春天,在雲南宜良縣陽宗海風景區舉辦的民間
山歌節上,當年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的飾演者黃婉秋
在觀眾的期盼中出現了。幾十年風雨滄桑,已把黃婉秋帶入了
藝術生涯的金秋季節。「劉三姐」在外形上雖已不像年輕時那
樣清秀俊俏,但她的扮相端麗柔美,眼神仍然清亮如秋水,台
步依舊輕盈如春風,歌喉一張,婉囀清音如山泉瀉澗,一下子
流入觀眾心田。當她唱起「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只有山
歌敬親人」時,台下喜愛山歌的3萬各族聽眾隨聲跟唱,廣場
上騰起了一片片山歌的細浪。

這只是黃婉秋多年來在各族人民中間傳唱山歌,傳播劉三
姐藝術精神的平常的一幕。早在飾演電影里的劉三姐之前,從
12歲便開始艱苦學藝生涯的黃婉秋,就師從桂劇老藝術家尹
羲、蘇芝仙,在他們的嚴格打磨和精雕細刻下,成了一名歌舞
兼擅、形神俱佳的桂劇新秀。電影導演蘇里、作曲家雷振邦發
現並選擇了她時,她已是櫝中之珠,匣中之劍了。

在「文革」動亂中,批鬥黃婉秋的人說:「劉三姐是階級
調和的典型。她用山歌戰勝財主的故事散布的是不要武裝斗爭
的幻想……」這種「歪批三國」式的「批判」從反面教育了黃
婉秋,促使她更深邃地把握住劉三姐的藝術精神。傳播劉三姐
的藝術精神,便是顯示中華民族的尊嚴,發揚鄉土文化的精魂,
樹立中國正直不阿的為人標尺,讓清新、剛健、優美的山歌清
韻滋潤現代人的心靈。黃婉秋認為:「現代都市人需要隨歐風
美雨湧入的流行歌曲,也需要來自山野民間的純朴山歌。而且,
隨著人類對現代物質文明的弊病日益加深認識和回歸大自然、
親近大自然的歸真返樸傾向的加強,山歌會更多更廣地融入人
民的藝術生活中。」她立下了一個庄嚴的志願:「我一生的追
求,便是做一個劉三姐那樣的剛正不阿而又受人民群眾歡迎的
人,一個人民的演員。」

她是言出行隨、身體力行的人。回顧新時期開始以來20
年間新的征程,人們看到,黃婉秋一直舉著劉三姐藝術精神的
火炬,走在人民中間,走在時代前列。

作為一個人民的藝術家,黃婉秋的藝術生命在這20年間
煥發出了新的光彩。她信奉這樣的格言:「老不是藝術,而藝
術卻不怕老。」

1977年11月28日,是黃婉秋終生難忘的日子。這
一天,她經過艱苦排練,重新主演的歌舞劇《劉三姐》正式上
演了。這是她演藝生涯的第二個春天的開始。在克服了十年荒
疏、形體變化等困難之後,黃婉秋重新塑造的劉三姐形象又一
次征服了國內外觀眾。人們看到,她將固有的藝術功力與新添
的現代敏感相融合,在戲劇中融入了壯族歌舞的神韻,使劉三
姐形象顯得更有性格,內涵也更活潑跳脫,更具時代色彩也更
富地方風情。人們認為,這一新的劉三姐形象,更豐滿更成熟,
別具情趣和風采。黃婉秋走到哪兒,那裡的觀眾都會說:「劉
三姐來了。」

1984年,黃婉秋在廣西歌舞團上演的廣西著名的民間
傳說歌劇《百鳥衣》中飾演主角伊娌。伊娌的形象雖然更帶有
浪漫主義的幻想色彩,但其血脈是和劉三姐的形象相連的。她
們都植根於人民的現實生活,都凝聚了人民生活中固有的詩意
和美質,都浸潤著民間山歌的清韻彩調。為了塑造好伊娌形象,
已經聲名卓著的藝術家黃婉秋,對第一次見面的中央歌舞劇院
導演韓冰誠摯地說:「導演,我嗓子不算好,但很耐用,不要
怕我累,只要能達到導演的要求,排十遍百遍都願意。」她的
苦練和勤唱,使導演深受感動,又贊嘆又心疼。導演說她是用
心在歌唱、在表演。當黃婉秋塑造的伊娌形象得到觀眾的贊譽,
《百鳥衣》獲廣西首屆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黃婉秋本人獲主要
演員優秀獎時,黃婉秋更深刻地領會到:藝術是花的鮮美驚艷,
都是奮斗的血汗澆灌出來的。

1991年,由新加坡投資,黃婉秋與安徽電視台合拍黃
梅戲電視連續劇《黃山情》,並在劇中飾演主角黃山妹。這是
她在電影《劉三姐》30年之後最喜歡的又一部電視劇,黃婉
秋心情特別激動。她並不是黃梅戲演員,卻虛心學習,嚴格律
己,自唱了劇中全部的黃梅戲段子,而且唱得韻味十足。在黃
山妹形象上,人們又看到了「劉三姐」扎實、精湛的藝術功底
和細膩婉轉的藝術風格。該劇榮獲1992年度全國電視戲曲
片「飛天獎」、「飛鷹獎」。

1995年,黃婉秋積極牽頭籌備大型彩調《巧妹子》,
在劇組蹲點兩個月,對該劇的排練演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
對巧妹子的飾演者、青年演員言傳身教,悉心培養,精心指導,
使這個青年演員的表演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開始在藝壇上
嶄露頭角。當《巧妹子》被文化部邀請進京演出載譽而歸,被
譽為「現代劉三姐的新版本」,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提名
獎,人們因此稱贊黃婉秋無私扶植新人的藝德時,黃婉秋深情
地回憶起在她學藝過程中給予她難忘教誨的前輩。比如著名桂
劇老藝人蘇芝仙教給她眼睛運用法時說:「眼睛不要時時用,
要用在點子上,一下子抓住觀眾。」這句含蘊著刻畫人物上的
藝術辯證法的話讓黃婉秋受益一輩子。魯迅說過,要極省儉地
畫出一個人的靈魂,最好是畫他的眼睛。眼睛作為靈魂的窗戶,
永遠洞開就暗淡無光了;但在表達人物在典型場景中的內心感
情時,它有力的一轉一瞥,便能透出靈魂內在的幽光來。

表演藝術上的精深造詣,德藝雙馨的人品、藝品,對新時
代審美風尚的敏感,大膽探索的藝術家勇氣,是黃婉秋的表演
才能向導演才能發展、轉化、升華的條件,而推動她往導演藝
術方面發展的動力,則是她對劉三姐藝術精神的湛深理解和執
著追求,是她對祖國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責任心。1997年,
為了向桂林山水節獻演,黃婉秋蹲點劇組,負責重排大型民間
歌舞劇《劉三姐》。她大膽起用青年演員,冒著酷暑,在簡陋
的現場設施里,用20多天完成了排練。她以現代審美視角和
藝術感受重新演繹這恆久彌新的美麗民間傳說,使其內含的民
主性菁華和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契合無痕地得到渾然一體的表
現。重排的《劉三姐》在山水節期間連演13場爆滿,並得到
了中宣部領導丁關根的稱贊。

黃婉秋不僅導演歌舞,而且善於導演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種
曲藝新劇。1995年11月,在全國曲藝調演比賽中,黃婉
秋導演的以朱老總桂林賞蘭為素材的桂林文場《春蘭吟》,還
有壯族末倫《灕江竹》,在評比中獲第二屆全國曲藝牡丹獎,
她本人榮獲本屆大賽中唯一的導演獎。1997年,《春蘭吟》
以其對高尚的革命情操的演繹和高雅的藝術品位,榮獲第七屆
「文華獎」的新節目獎,實現了桂林市小節目獲「文華獎」的
「零的突破」。黃婉秋導演大戲舉重若輕,導演小戲舉輕若重,
她逐漸形成了氣度恢宏而又一絲不苟,時代感強而又地方風情
濃郁的導演藝術風格。她把滿腔熱情和心血,投注在桂林地方
藝術品種的繁榮中。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越能走
向全國,走向世界。黃婉秋多次率團進京,出國演出,她的表
演藝術和導演藝術,贏得了中外觀眾和行家的交口稱譽。

在這改革開放的20年中,黃婉秋還以一個藝術團體現有
體制的改革者的姿態,出現在廣西藝壇上。1991年10月,
黃婉秋從南寧回到桂林,就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一個在她
心中醞釀已久的「劉三姐計劃」,終於有機會得以施行了。

早在1985年,黃婉秋就有了一個組建劉三姐藝術團的
構想,並得到當時自治區有關領導的支持。1992年6月,
與香港中地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的劉三姐藝術團成立了,並逐步
發展,成立了劉三姐集團公司。劉三姐藝術團實行以聘用制為
主的用人制度,團里的常務人員包括團長黃婉秋在內只有4人,
其他所有的演員都從全市乃至全國招聘,分配製度則看演員的
表現、付出的時間、演出的藝術效果和經濟效益而定,以充分
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由於改革的步子大,措施得力,
劉三姐藝術團成立後,經濟效益、藝術品位和知名度迅速上升。
在黃婉秋的心目中,劉三姐是她的藝術之根、是她畢生追求的
藝術「標高」,她要讓劉三姐藝術精神在八桂大地上生根、長
葉、開花,長成一棵蓊鬱常青的藝術之樹,一片鬱郁蒼蒼的藝
術之林。她鄙薄「走穴」賺大錢、撈私利的短視行為,投身商
海而不沾商人氣,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真正藝術家的
赤子之心。她身為劉三姐集團董事長,但她和她的先生何有才
在集團公司沒有拿一分錢兼薪和獎金。「窮且益堅,不墜青雲
之志」,黃婉秋永遠保持著她扮演的劉三姐清貧質朴卻自尊自
強的高尚品質,這是她使人感動、嘆服的地方。1995年自
治區文聯換屆選舉,黃婉秋是唯一全票通過的連任副主席。這
是對她的人品藝德的最高嘉許。1998年被評為自治區德藝
雙馨演員,黃婉秋每年都有新的貢獻,不愧為用劉三姐藝術精
神塑鑄自身靈魂和形象的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⑵ 「劉三姐」的扮演者,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1960年的國產電影《劉三姐》,是我國第一部音樂故事片。電影由蘇里指導,黃婉秋、劉世龍等主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當年出演劉三姐的黃婉秋,她就是因為這個角色被觀眾記住,並且時至今日仍舊與這個角色有著緊密的聯系。「劉三姐」的扮演者,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黃婉秋擔任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歌舞團副團長,參與了電影《春蘭秋菊》、《長城大決戰》、《黃山情》的拍攝,後來她執導的曲藝《灕江行》,更是獲得了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牡丹獎」導演獎及自治區優秀獎,她的青春曾被電影記錄過,她的人生也曾給電影界留下了美妙的顏色,這就已經足夠了。

⑶ 劉三姐黃婉秋多少歲

截止2020年11月,77歲。

黃婉秋,女,1943年12月1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市永福縣,演員、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她14歲登台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代表作品有《劉三姐》、《春蘭秋菊》、《長城大決戰》等。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3)電影幸福山歌演員扮演者擴展閱讀

劉三姐的故事為中國壯族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沒有具體作者(作者就是一代代的人民,數不過來)。劉三姐傳說最早見於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九十八《三妹山》。

電影《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攝制的故事片,著名導演蘇里代表作。

歌劇《劉三姐》的歌曲和歌詞創作是由中國著名的歌詞作家喬羽老先生和歌曲作家雷振邦先生完成的。

⑷ 黃婉秋演什麼劇

黃婉秋14歲登台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時,年僅17歲。當時,廣西自治區正在打造精品彩調劇《劉三姐》,排演這出戲的劇團和業余團體很多,扮演劉三姐的演員就有100多個,電影《劉三姐》就是根據彩調劇改編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黃婉秋非常幸運,她從100多位「劉三姐」中脫穎而出,從舞台走上了銀幕,她所扮演的那個清純俏皮的劉三姐形象,連同影片的詼趣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幾代中國人的心坎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家喻戶曉。那個年代也有「追星族」,這些影迷們追起自己喜愛的明星來好像更執著。曾經有一位觀眾,每看一次《劉三姐》就給黃婉秋寫一封觀看心得,一直寫到「文革」前夕,他寄給黃婉秋的觀看心得竟然有99封之多,合起來有厚厚的一沓子。要不是「文革」開始,他說他還要寫第100封! 不僅在國內,《劉三姐》在海外也深受華人喜愛。已故的馬來西亞永芳集團的董事長姚美良,是東南亞非常出名的華人企業家,他去新加坡看電影《劉三姐》,一看就是10場。他曾經深情地說:「劉三姐是中國最大的統戰部長,她能夠把華人的心凝聚在一起。」20世紀80年代以後,《劉三姐》有機會到東南亞的舞台上演出,東南亞的華人中再一次掀起了「劉三姐熱」,常常是劇團還沒到,票早已售罄,而黃婉秋則更成了「熱中之熱」,幾乎每天都有數百名觀眾排著隊請她簽名。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與中國建交,一位馬來西亞華僑因為鼓動一些華僑到新加坡看《劉三姐》演出而受到處罰,慘遭15年牢獄之災,但他事後仍然認為:「為了看《劉三姐》,坐15年牢值得,不後悔!」 劉三姐帶給黃婉秋極高的榮譽,但也使她一下子就到達了自己的藝術生涯中再也無法超越的高度。這當然是與她的形象適合劉三姐這個角色有關,但也與客觀的時代背景分不開。因為正當她的演藝事業黃金時期來臨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浩劫無情地將她春光燦爛的未來毀滅了。劉三姐濃縮了黃婉秋全部的青春年華,黃婉秋四十年來的榮辱悲歡都與劉三姐這個藝術形象緊密相連。 「文革」一開始,《劉三姐》被當成「大毒草」批判,黃婉秋也因此被人強加上莫須有的罪名,開始了15年的勞動改造。她被下放、遊街、謾罵,甚至有人以拉出去槍斃威脅她,讓她交代所謂的罪證。在那段顛倒黑白的日子,黃婉秋很多次在受批鬥之後都曾產生過自殺的想法,但是,一想到那些曾經在台下給她熱烈掌聲和無限支持的觀眾,她就告訴自己要堅強地活下來。 如果說黃婉秋在那場災難中還有一些幸運的話,那就是遇到了現實生活中的「阿牛哥」何有才。何有才比黃婉秋小6歲,但卻是她生活的支柱。他總是一臉幸福地說:「因為三姐的名氣永遠比我大,所以她是太陽我是月亮,月亮伴著太陽走吧。」「現在,我就是她的司機、私人助理,幾乎全權打理她的生活和事業。」「婉秋受的苦太多了,我應該幫助她更好地發展她自己,讓熱愛她、關心她的人,重新看到她藝術的發展。」30多年來他們風雨同舟、相濡以沫,所有那些苦澀的回憶,所有那些受過的傷害都在夫妻倆人甜蜜的笑容中淡然了…… 陰翳蔽日,終有陽光燦爛時。197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文革後首次播放了電影《劉三姐》錄音。幾年後,黃婉秋終於得以從噩夢中走出來。雖然已是人到中年,年輕的容顏不再,但那些曾經給過她勇氣的觀眾們給予了她同樣的熱情歡迎。 為了愛戴她的觀眾們,黃婉秋繼續奉獻著自己的藝術才華。除了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歌舞團副團長(1983)、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1991)外,還陸續拍了電影《春蘭秋菊》(84年)、《長城大決戰》;電視劇《爸爸,媽媽和孩子》(82年)、《黃山情》(黃梅戲,90年)、《戲迷盛老樂》(98年)等。其中《黃山情》榮獲「金鷹獎」、「飛天獎」、「飛鷹獎」及華東六省市最佳戲曲片獎。她於1995年導演的曲藝《灕江行》獲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牡丹獎」導演獎及自治區優秀獎;1997年導演的《春蘭吟》獲全國「文華新節目獎」、自治區「銅鼓獎」。她主演的歌舞劇《百鳥衣》獲廣西首屆戲劇節優秀演員獎;她錄制的《歌仙劉三姐》盒帶獲1987年廣電部「通美杯」獎。 黃婉秋最喜歡的角色還是劉三姐。「廣西劉三姐黃婉秋」,這是黃婉秋名片上的稱呼,至於為什麼這樣寫,黃婉秋解釋說:「雖然我的職務很多,但我覺得那些東西都是暫時的,劉三姐才是永恆的。」劉三姐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健康淳樸的傳統美德,她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差異,也打破了歷史時空。 電影《劉三姐》給人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黃婉秋的形象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劉三姐,不管她走到哪裡人們都叫她「劉三姐」,她自己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角色,更希望通過這個角色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為了培養山歌傳人,2002年,黃婉秋辭去了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的職務,和大連的一家公司合資在桂林修建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這一景觀坐落於風景宜人的桃花江畔,以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文化為主題。幾年來她在此培養了30多位演員,其中兩名演「劉三姐」的演員已具備一定的表演素養,很有發展前途。現在,只要在桂林,黃婉秋每天都要到景觀園去與觀眾見面,並親自登台演唱,有時候更是全家上陣共同為到桂林來旅遊的朋友獻歌。 「是桂林的山水造就了劉三姐,造就了我。我是沾了劉三姐的光,觀眾是把對劉三姐的愛都給了我。我回到自己深深眷戀的舞台,只想把劉三姐的歌聲再次唱遍大江南北,甚至唱出國門,讓全世界都知道劉三姐,知道桂林。」 結緣於藝術,結緣於劉三姐,黃婉秋的心永遠都年輕美麗。

⑸ 劉三姐的扮演者是誰她今年多大

一說《劉三姐》的演員,基本上都說是黃婉秋。但實際上,《劉三姐》是一部歌唱電影,不是普通電影,演唱才是劉三姐的主演。該電影最初也是按照這個要求遴選演員的。經過篩選,最優秀的歌唱演員傅錦華被選為劉三姐的扮演者,還選了李敏玲、蔡秀英為補充配唱。但是最後廣西領導說,傅錦華年紀大了點,儀型不夠理想。於是最後又選擇形象甜美的17歲學生黃婉秋為主演。但是,黃婉秋是桂林人,說的方言屬於上江官話即或稱華陽官話即中西南方言,習慣方言導致黃婉秋不能說北京普通話。最後決定,由傅錦華主演劉三姐的主唱,蔡秀英和李敏玲補充演唱高音演變和特調演唱,有張桂蘭負責對白即對話部分,由黃婉秋主要儀型。於是劉三姐的主演實際上就是兩位~傅錦華與黃婉秋。因為《劉三姐》是歌劇電影,所以第一主演應該是傅錦華,第二主演才是黃婉秋。可是,受到普通電影的僵化意識影響,演員表把黃婉秋列為主演,觀眾不知真相,又往往以形象定主演,於是黃婉秋就被錯誤地當成了劉三姐的唯一主演,作為歌唱電影的第一主演傅錦華,其藝術才華和藝術生涯就這樣被葬送了。有感於這部經典電影演員的不公正,文化俠客崔永元再特別去看望了一生凄涼的傅錦華女士。

⑹ 演員苗苗的真實姓名

演員苗苗的真實姓名為黃禾,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任職於北京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女演員。1990年因在《豆蔻年華》中出演女主角姚小禾一角而獲得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1990年苗苗在電視劇《親親我老師》 中成功塑造了苗苗老師一角,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認可,該劇榮獲飛天獎一等獎;2010年8月因在《錦綉花園》中重塑苗苗老師的形象獲得第八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最受青少年喜愛的女演員獎。

苗苗的演藝經歷。

11歲的苗苗在電影《牛角石》中扮演少女周秀芝,這是其第一部參演的電影作品,從而正式進入娛樂圈。

989年,和李保田、達達主演的首部反映職業高中師生故事的十集電視劇《師魂》獲飛天獎一等獎。

1990年,主演的農村題材兒童電影《豆蔻年華》上映,她在片中飾演淳樸的農村姑娘姚小禾,這是其首次出任女主角;該片年獲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和第十三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苗苗憑借該片獲得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1991年,出演農村題材兒童劇《親親我,老師》,在劇中飾演為了孩子們甘願犧牲自我的幼兒園老師苗苗;同年和陳瑾、王超合作拍攝電視劇《我們當過兵》該劇講述了空軍新兵從入伍到成長為真正士兵的故事並獲全軍第五屆優秀電視劇評獎中獲三等獎。

1992年,出演李少紅導演的犯罪劇情電影《血色清晨》,在片中扮演女二號勤勞善良的農村姑娘崔永芳,該片獲第十四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球獎」。

2007年,出演抗日動作電影《第五行動組Ⅱ較量》,在片中出演英勇機智的「第五組」聯絡員青嫂,這也是其首次出演動作電影;同年客串搞笑動作電影《尋找成龍》。

2008年,與王成陽合作了魔幻兒童動畫電影《烏龜也上網》,出演主人公王府井的老師宋老師;該片入圍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並獲得第七屆「廣州文藝獎」三等獎。

2009年,與黃海冰等主演了黑色犯罪劇情電影《黑夢》,苗苗首次出演反派角色,一個傳銷頭目吳姐;同年還先後出演了愛情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和都市電影《天有多高》。

2010年,時隔二十年的苗苗因再次在電影《錦綉花園》中重塑苗苗老師的一角獲得第八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最受青少年喜愛的女演員獎。

2011年8月,因在《黑夢》中的表演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同年她還主演了兒童喜劇電影《怪獸通緝令》和拐賣兒童題材的電影《我要回家》,分別飾演芋頭和女主角劉小華。

2013年,出演災難紀實電影《說謊的山歌》。

2015年,出演吳映潔、戴向宇等主演的愛情電影《戴流蘇耳環的少女》,在片中飾演周小姐;同年還出演了電視劇《小轎車》。

2018年,出演了電影《最後一公里》、《李想的奇妙之旅》。

⑺ 歐陽朵朵飾演者

歐陽朵朵扮演者潘倩。

潘倩,國家一級演員,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個人「文華」表演獎獲得者,師從著名客家山歌歌唱家、廣州客家山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徐秋菊老師,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山歌劇代表作品:《桃花雨》《山魂》《風從中原來》《血色三河》《白鷺村》《彩虹》等等。



簡介

《家國》是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的劇外劇,延伸三河壩戰役革命精神,追尋《血色三河》的意義步伐,把客家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通過微電影的形式進行傳播與加強,講好梅州紅色故事、推動梅州紅色基因傳承與發展。

《家國》微電影將以「弘揚革命家風,樹立家國情懷」為中心,以兩段跨越時代的爺孫故事和對話展開,以此引出梅州三河壩戰役,嫁接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劇中、劇外故事,並結合邊防軍人的軍容軍貌和艱苦訓練,反映時代軍人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⑻ 安徽省蚌埠市怎樣

蚌埠:淮河岸邊的明珠,一個在上個世紀80年代熠熠生輝的淮畔名城,在經歷最近20多年的市場經濟大潮的沖刷,早已是遍體鱗傷、千瘡百孔!而作為80年代蚌埠鼎盛時期的幾個代表蚌埠城市精神的圖騰,他們的命運和這座城市一樣,毀的毀、搬的搬,最終都沒有能夠倖免於難! 現在讓我們來回憶一下蚌埠80年代的一些重要圖騰: 1、小南山頂的紅球旋轉餐廳:這個幾曾何時還是蚌埠的一個城市象徵,可是如今因為年久失修不得不被人為的拆除! 2、張公山頂的望淮塔:蚌埠城市的一個圖騰。不曾想到在經歷了20多年的風風雨雨後被一場意外的大火焚毀! 3、火車站廣場上的珍珠女:由於修建新的火鳳凰雕塑,珍珠女被移至珠園。 4、大慶路的大石馬:奮蹄欲飛的大石馬,幾乎成為蚌埠西半工業區的象徵。如今的大石馬早已不見了蹤影,被一個莫名其妙的低矮的無名雕塑所代替,一如蚌埠目前委靡的工業! …… …… 這些大多建於解放後蚌埠鼎盛時期的20世紀80年代,這些曾經代表一代蚌埠人的心靈慰籍!而這代蚌埠人正好屬於當今4050下崗人員,他們大多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犧牲品。終於,這些曾經的蚌埠城市象徵和他們的朝覲者一起在蚌埠的歷史中灰飛煙滅了! 迷你鼠以為,珍珠女在離開喧囂的火車站廣場,來到綠波盪漾的大塘中或許能更添了幾分靈氣!重修後的望淮塔或許能夠看的更高更遠!可惜了只是小南山上的大紅球和大慶路上的大石馬,他們似乎失去了應有的歸宿~ 好在,一個嶄新的蚌埠:一個以淮河文化廣場雕塑群、火鳳凰雕塑、騰龍雕塑、以及錐子山氣象塔為象徵的新蚌埠正在淮河岸邊快速崛起!

淮河文化廣場是蚌埠的一張城市名片,裡面文化氣息相當濃厚,會展中心、圖書科技館、休閑中心、大劇院四幢建築物分別坐落於此,會展中心旁邊的小山上的人頭像,是被放大了的「陶塑文面頭像」。「陶塑文面頭像」是蚌埠雙墩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距今7000年左右,為國家一級文物,淮河流域是我們國家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地區,讓這個雕塑站在這里,是為了讓我們記住要更好地去學習,因為我們這個地區的人在古代的時候就是最聰明的人,他們發明了很多工具,也留下了好多思想上的財富。
都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淮河文化廣場的建築則是音樂的凝固,我們正在感嘆,旁邊的工作人員說:「白天來看你們覺得漂亮,要是到了晚上你們再來看,噴泉是音樂噴泉,開放的時候音樂叮咚流光溢彩,廣場內華燈齊放,那才叫美不勝收呢。」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我們的視線就被幾位老者給吸引過去了,只見他們熱烈談論著地勢,比劃著方向,商量著哪一塊最適合做他們將來晨練的地方……
廣場行人地道的入口處,牆壁上的畫,是蚌埠老照片,有老天橋、火車站、老同源茂、篾匠街、太平街等等好多地方的原貌,也有淮河文化、蚌埠風光、花鼓燈、廣場新姿、科普知識等為主題的系列照片,我們圍著那個地道口轉了好長時間,里里外外都是圖片和文字介紹,可看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地道上方一條橫幅上面寫著「新思維、新生活、新發展」引起了我的注意,紅紅的大字讓人頓感這個城市昂揚的開拓氣息撲面而來,是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憧憬未來還得腳踏實地地干,老照片提醒著我們,城市的過去記憶,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過去記憶,每個人只要你努力,就會越走路越寬,每個城市不也正是如此嗎!淮河文化廣場,是蚌埠市人民的廣場,是健康休閑的廣場,是文化的廣場,也是蚌埠未來展望的廣場!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淮泗道。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五河、懷遠等縣分領。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四區、第四專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蚌埠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偽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勝利後,懷遠縣改屬安徽省第十專區,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 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仍屬宿縣專區。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 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改劃屬蚌埠市至今。
蚌埠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人口343萬人。 市區9萬人蚌埠市風景秀麗,名勝薈萃。市東龍子湖風景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近有湯和墓、水上樂園、淮河風情園,東明皇陵、中都城、龍興寺、白石山森林公園;西郊荊塗二山隔河對峙,禹王宮、白乳泉、卞和洞等諸多名勝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業城市,全市已形成以輕紡工業為主,並擁有機械、化工、醫葯、電子、建材等行業的工業體系,能生產400多大類、上萬種產品。豐原生物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八一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光玻璃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平板玻璃、濾清器、燈蕊絨、啤酒、玻璃製品、卷煙等產品產量、質量在國內名列前茅,檸檬酸和對(鄰)硝基氯化苯產量、質量在亞洲位居前列禹:懷遠人。他奉舜命治理洪水,與淮河流域部落結為聯盟,以治水有功。在懷遠舉行諸候大會,殺死遲到的防風氏,樹立威信,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後擔任部落聯盟首領,曾征伐並擊敗三苗。今懷遠城東南淮可南岸的塗山之巔有「禹王宮」等遺跡。 啟:懷遠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的建立者。 桓 榮:東漢懷遠人。東漢經學大師。43年為光武帝劉秀賞識,拜議郎,請其教授太子劉城市。榮將40萬字的《尚書》刪減為23萬字教育太子,深受宮廷及儒家推崇。 後拜太子少博,太常。五更。封關內候。80餘歲病卒。 檀榮:東漢懷遠人。帝師、太 予少保。 桓郁:東漢懷遠人。帝師、太 予少保。 桓焉:東漢懷遠人。帝師、太 予少保。 桓麟:東漢懷遠人。東漢著名文學家。曾入宮講學。 桓彬:東漢懷遠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彬 之文與蔡邕齊名。 桓彝:東漢懷遠人。政治家。文學家。過江後臍身「八達」 桓 溫:東晉懷遠人。政治家。文學家。威安元年(371)前秦符堅率兵攻晉,屯兵洛澗。溫率兵自廣陵迎敵,大破秦軍。官至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後廢司 馬奕,立司馬昱,掌朝中大權。 桓沖:東晉懷遠人。東晉將領。桓溫弟。累遷振威將軍、江州刺史。溫死,詔拜中將軍、揚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權,都督江、揚、豫諸州軍事。自請解除揚州刺史職,讓謝安執政,並出鎮京口等地,與謝安協力防禦前秦的進攻。繼出任荊州刺史,鎮江陵,又移鎮上明。後病死。 桓玄:東晉懷遠人。政治家。文學家。官至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 常遇春:明懷遠人。明代開國元勛。歷任統軍元帥。中書省都督、馬步軍大元帥。消滅陳部主力,陳友諒中箭身亡。後與大將軍徐達統兵伐吳,俘張士誠。加授中書省本章,封鄂國公。與徐達率軍北伐。大破燕都,元順帝北逃。明洪武二年俘元朝宗王 三人及平章、大臣、將士萬餘人,獲珠寶輜重無數,凱旋還師,中途暴卒。追封開平王,謚 忠武。 林之望:清懷遠人。湖北布政使陝甘總督。著述或作品:《養蒙金鑒》、《荊居書屋文集》、《江左二林文集》等 林介弼:清懷遠人。內閣中書。出使日本和英國。著述或作品:《解園文集》、《溉園詩集》、《瀛海鱗鴻記》等 宋玉琳:懷遠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刑訊時,言詞激昂慷慨:「安慶之役,吾應死而不死,將有以報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 。聲色凜然不可犯。就義後遺骨葬於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程良:懷遠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初至廣州,設立革命機關,往返於香港、廣州間,傳遞機密,准備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4月27日起義發動,隨宋玉琳攻督署,彈盡被逮,英勇就義。葬於廣州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 史玉柱:懷遠人。巨人投資董事長 2004年新財富富豪榜34名。 田祖恆:懷遠人。上海電影製片總公司導演。導演影片《南島風雲》《大橋下面》《秋天裡的春天》等。 馬文波:懷遠人。原國家外交部副部長。 張本仁:懷遠人。199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學家。 耿再成:明五河人。明代開國大將。從朱元璋起兵,征戰有功,歷升樞密院判官。後留守處訓,被叛將苗帥李 之所殺。 費聚:明五河人。明代開國大將。平涼候。 彭家鵬:五河人。澳門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中國東方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05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偶校友) 陳勝:秦末固鎮人。與吳廣在蘄縣大澤鄉(在今安徽宿縣)發動起義。各地紛紛響應,隊伍發展至數萬人,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被推為王。旋派兵攻取趙、魏之地,又派周文率主力軍進攻關中。後周文戰敗,秦將章邯以優勢兵力反撲,圍攻陳縣。陳勝率軍反擊 ,失利退下城父(今渦陽東南),為叛徒庄賈殺害。 袁貴仁:固鎮人,原北師大校長,現教育部副部長。研究方向:哲學人文。 高泉:蚌埠人。曾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室主任,兼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張穹:蚌埠人。著名法學家。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院長。現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 楊一民:蚌埠人。中國足協副主席 祖海:蚌埠人。中國民歌「四小花旦」之一。音樂作品 :《幸福山歌》《我家在中國》《飄動的紅絲帶》《多情的海》《為了誰》《拋綉球》《與你相逢》《盼團圓》《今宵久久》《我發現你越來越美麗》《人民公僕》《天竺少女》。 蔣雯麗:蚌埠人。影星。《走著瞧》《郭沫若與安娜》《牽手》《黑冰》《黑洞》《日落紫禁城》《神禾 》《千年等一回》《大地之子》《懸崖百合》《跑馬溜溜的山上》《趙先生》《貓眼》《家事》《木幫》《杏花三月天》《神秘夫妻》《女帥男兵》《中國式離婚》。 孫國慶:蚌埠人。歌星。星空衛視主持著名脫口秀節目《人小鬼大》。04年孫獲亞洲廣播機構大獎。音樂作品:《籬笆牆的影子》,《完美》《代價》 《好運北京》 解曉東:蚌埠人.歌星.音樂作品:<<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要>> 李大新:蚌埠人。1997年10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運會摔跤比賽,獲古典式摔跤90公斤級冠軍。1999年6月,參加在西安舉行的全國古典式摔跤錦標賽,獲85公斤級冠軍。 潘娟:青年女演員。1999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2003年畢業後就職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研究所。出演的角色包括《金粉世家》三姨太,張元導演的電影《我愛你》女二號賈玲等。潘娟主演的兒童故事片《我們手拉手》備受肯定 楊明:懷遠人。現繫上海空軍政治學院政工教研室正師級主任、副教授。 張春生:蚌埠人,現任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陳維席:五河人,現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馮崇泰:五河人,現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李婭:女。中國體操隊主力。2002年 全國體操冠軍賽平衡木冠軍。2003年 體操世錦賽團體第四。2004年 全國體操錦標賽高低杠冠軍。雅典體操賽高低杠比賽金牌。 張亮亮:中國擊劍隊主力。男子花劍世界盃大獎賽法國站比賽個人冠軍。第2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首枚金牌

閱讀全文

與電影幸福山歌演員扮演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