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印度電影努里演員

印度電影努里演員

發布時間:2022-12-28 10:42:39

『壹』 求2014年是由努里·比格·錫蘭執導的影片冬眠的百度免費在線資源

《冬眠》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jwuYOwTQzrqWPucPK4PJQ

提取碼:wsv8

是由努里·比格·錫蘭執導,哈魯克·比爾吉奈爾、梅麗莎·索岑、戴美特·阿克拜格主演的一部土耳其電影。影片講述了退休演員艾登的生活,他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經營著一家小旅館,和年輕妻子尼哈爾生活在一起,但他們的感情已經不復當初。他的妹妹則沉浸在離婚不久的痛苦之中。隨著冬天的到來,白雪覆蓋大地,旅店成為他們的庇護所,同時也成了一座舞台,上演出各種悲歡離合

『貳』 哪15部影片角逐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經過重重篩選,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在眾多優秀的中外影片中選定了《幕後玩家》作為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戰神紀》作為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開幕影片《幕後玩家》由徐崢監制,任鵬遠執導,徐崢、王麗坤、王硯輝、段博文、任達華、於和偉聯袂主演,講述了徐崢飾演的坐擁數億財產的鍾小年意外遭人綁架,不得不在一位神秘人的操控下,完成一道道令人兩難的選擇題。在選擇的過程中,鍾小年落入陷阱,不僅巨額財產被盜取、瀕臨身敗名裂的邊緣,還將王麗坤飾演的妻子魏思蒙牽扯進一個個險境,為了洗脫罪名,
救回愛人,鍾小年在重重危機中與神秘人展開了一場關乎生死和救贖的金錢游戲。

除了為影迷與創作者之間搭建互動對話的橋梁,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還致力於把「北京展映」打造成中國與全球電影行業交流合作的另一重要平台。戛納金棕櫚獲得者、本屆「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著名導演魯本
奧斯特倫德將亮相影片《魔方》的映後活動。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捷克、波蘭、塞爾維亞的經典佳片和來自北國加拿大的新作,也都會在「北京展映」期間迎來盛大的放映及多場見面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VR
藝術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和感知探索,已經成為世界重要電影節的組成部分,今年也融入到了北京展映中
。組委會特別設置了VR單元,邀請到來自世界著名電影節的獲獎作品和最新佳作,為北影節的影迷帶來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沉浸體驗。

這場令人期待的迷影盛宴,即將華麗開啟。

『叄』 印度電影《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電影《流浪者》說了那麼多麗達,大家還不知道拉茲媳婦長什麼樣呢,稍後上幾張照片還有全家福,再給大家聊聊拉茲的家庭生活和個人 情感 生活。

《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一、出身藝術世家,一家三代四口出演《流浪者》

關於這部電影,先說個饒有趣味的片段。

看過《流浪者》的朋友對其中一句台詞印象深刻,即法庭上這位大法官無情地說道—— 「法律不承認良心!」

結果這位老爺子被麗達懟得夠嗆—— 「法官先生,那麼良心也不承認法律!」

說是饒有趣味,是因為這老爺子是拉茲真實的爺爺!

現實生活中,正是這位老爺子棒打鴛鴦、一手拆散了拉茲和麗達扮演者娜爾吉絲的情緣。

老爺子給出的理由是——我們家不能娶一個女戲子進門。

老爺子叫 德萬·卡普爾 ,出身地主家庭,年輕時是個警察,盡管平生只演過《流浪者》這么一部電影,但架子端得足足的,在現場不停沖他的孫子導演拉茲咆哮:「我用你教我怎麼演?!難道你比我更懂法律?!」

事實上整部電影從立項到殺青,拉茲進行得異常艱難,因為這裡面有兩位演員是他的長輩,另一位是他的父親—— 拉貢納特大法官

這部電影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裡面參演,給大家拉個表單——

《流浪者》還在劇本階段,拉茲就想當導演,但他不敢跟父親說,拿著劇本蹲在父親房門外不停抽煙,最後編劇阿巴斯看不下去了,替他向父親說情。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先是喜歡上這個故事,隨後決定在其中扮演拉貢納特大法官。影片上映後,他承認自己低估了兒子。

這位一輩子都板著臉的老父親,雖說默片時代已是大明星,但個人際遇和家庭生活十分不幸。

先給大家簡單說下這位默片皇帝、天竺克拉克·蓋博,原本有著令人羨慕的聲望和財富,卻為何總是一臉的憂傷和哀婉。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出生於1906年11月3日,少時家境優渥,十七歲考入白沙瓦愛德華學院學習法律,1923年在校期間結婚,娶了拉茲的母親羅諾,隔年生下了拉茲·卡普爾。

其後夫妻倆又接連生了五個子女。原本一家人生活富足,其樂融融,未曾想到了1931年,老卡普爾一個幼子、也就是拉茲的三弟德維因肺炎去世,老卡普爾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未曾想災難還未結束。不出一個星期,他的另一個兒子南迪也意外身亡。

這個叫南迪的小男孩是因為家族裡大人們忙於喪事無暇照看,自己在花園里撿了一枚老鼠葯當作糖丸吃掉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老卡普爾一夜之間老了一截。

我在《流浪者》片尾看到拉貢納特大法官伸出手去哀嚎:「我的兒子……」感覺那種悲傷十分真實。

還好老卡普爾還有長子拉茲。

拉茲勤奮好學有才華,年僅二十七歲便自編自導自演了《流浪者》,獲得國家電影獎及戛納電影節金獎作品,暢銷全世界,一夜之間蜚聲國際。

《流浪者》不僅火遍中國,在蘇聯也是所到之處收獲無數掌聲,票房冠軍紀錄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被《迪斯科舞星》追平。

有這樣一位爭氣的兒子,老卡普爾也算是足慰平生。盡管兒子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他操心。


二、拉茲與妻子、麗達之間的 情感 真相

麗達扮演者 娜爾吉絲 一直是中國觀眾非常喜愛的女演員。

在《流浪者》中,她演出了傳統女性的溫婉善良、還有現代女性的精明干練,法庭上一個轉身,跨越了兩個時代。

觀眾們多希望她和拉茲真正走到一起。

與我們想像中不同的是—— 拉茲和娜爾吉絲是實錘的婚外戀,她是後來者。

兩人合作過八部電影,《流浪者》是第二部,這個時候拉茲已結婚四年,是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的父親,還有一個寶寶懷在媽媽肚子里,這個寶寶長大後主演了我們熟悉的《啞女》、《海誓山盟》還有《蛇女》。

拉茲的妻子 克里希娜 出生於1930年12月30日,是老卡普爾的表妹,嚴格意義上講是拉茲的表姑。

輩份有點亂,這個親上加親,也是嘆為觀止。

而且,從拉茲長子出生日期來看,這對夫婦是未婚先孕。兩人熱戀期間就被媒體炒翻天——「拉茲·卡普爾狂熱地愛上了克里希娜!」

也只能說是真愛了。

拉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兩個女人他都愛,最後還是爺爺和父親一錘定音——絕對不能離婚!絕對不能娶女戲子進門!

而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十分賢惠,一直對丈夫的婚外戀保持克制隱忍的態度。

只可憐「麗達」娜爾吉絲一直苦等到1958年3月才嫁給了導演蘇尼爾·杜特,這一年她已經二十九歲了,算是十足的大齡女青年了。

拉茲是個很有事業心的青年, 情感 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只佔十分之一,即使這十分之一還是由兩個女人分享。

若說真愛,大概拉茲最愛的那個人是卓別林。


三、上世紀五十年代收入最高的男明星

1924年12月14日,拉茲·卡普爾出生於白沙瓦。

他自打十一歲起進入影壇,二十二歲編導主演兩部電影《火》及《雨》,在影壇展露頭角,引起國際影人的注意。

1950年,二十六歲的拉茲自創 R.J電影公司 ,拍攝了《流浪者》,獲得巨大成功。

他與父親不一樣,老卡普爾出演過大量「霸道總裁愛上我」題材、還有豪華奢靡的古裝片,而拉茲將鏡頭伸向 社會 最底層的勞苦大眾,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講述那些「沒見過一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來,與其描繪那些歌舞昇平鶯鶯燕燕,還莫不如把鏡頭伸向路邊一條無家可歸的小狗。

正如拉茲的一段名言——

大概您沒想到,《流浪者》並非拉茲最成功、票房最高的電影。四年之後,他又與父親、娜爾吉絲合拍了一部《鄉巴佬進城記》,大獲好評!口碑票房超越了《流浪者》。

1964年,拉茲為了附和潮流,非常不情願地拍攝了平生第一部彩色電影《合流》。影片取景歐洲,描寫了三個朋友之間的 情感 糾葛,謳歌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和自我犧牲精神。這依然是拉茲長袖善舞的領域,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當時基本一票難求!

最後竟然在國內連續上映了五年,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行業奇跡!

由於作品的親民風格,拉茲本人也獲得了巨額經濟回報。1951年-1956年期間,他是國內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但拉茲依舊過著樸素低調的生活,他將個人財富又重新投入到熱愛的電影行業中。

1970年,拉茲嘔心瀝血整整製作了六年的《我叫小丑》上映,由於題材太過前衛,票房不盡人意。

拉茲有些心灰意冷。

但這部電影近年來卻不斷翻紅,評分一路高漲,獲得歐美同行盛贊!看來「拍給五十年之後的觀眾欣賞」這種事原來真的有!

晚年拉茲開始將精力花費在下一代,悉心扶助兒女尤其是 里希·卡普爾 ,同時也一手挖掘了未來的天皇巨星沙魯克·汗!

里希·卡普爾雖然不及父親那般有著崇高的藝術地位,但在「勤奮」這一塊真是交足功課!

在拉茲的引領之下,這個家族沒有一個人靠著祖蔭吃干飯、躺在家譜上睡大覺,都在影壇揮灑汗水辛勤耕耘。

與此同時拉茲也在積極拓展人脈,強強聯姻,比如他的外孫子就娶了 阿米達普·巴強 的女兒。這還是卡普爾家族少有的白衣聯姻。

積數代不懈之功,卡普爾家族已成為寶萊塢第一金字招牌。

1988年6月2日,拉茲·卡普爾因病去世(腎衰竭、心力衰竭、哮喘),享年六十四歲。

那麼,在他身後,卡普爾家族成員現狀如何?

拉茲的弟弟、《流浪者》小拉茲後來怎麼樣了?


四、家族近年不斷損兵折將,新生力量也在野蠻生長

《流浪者》小拉茲的扮演者 沙希·卡普爾 後來並未長殘,成年之後依然非常英俊,還娶了一個英國老婆,生了一堆小混血,後來走上了國際影星之路。

2017年12月4日,沙希·卡普爾因肺炎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緊接下來,2018年10月1日,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因心臟驟停離世,享年八十七歲;

2020年4月30日,拉茲的二兒子里希·卡普爾(《啞女》男主角)因白血病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2021年1月15日,拉茲的大女兒南達里特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2021年2月9日,拉茲最小的兒子拉吉夫·卡普爾因心臟驟停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可以說近年卡普爾家族籠罩著一片愁雲慘霧。

但與此同時,拉茲孫輩異軍突起,成為寶萊塢耀眼的新生力量!

比如拉茲的長孫女卡琳娜·卡普爾出演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迄今為止仍是豆瓣排名第十四的經典作品。

拉茲的孫子、里希·卡普爾的兒子蘭比爾·卡普爾,也是如今頭角崢嶸的明星,據說他的愛好是收藏豪車。

希望這些卡普爾後人秉承先祖的遺志,勤奮向上,永遠記住爺爺拉茲的那段名言——

(全文完)

我想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都看過印度電影《流浪者》,對影片中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也能哼上幾聲,我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配合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看過此片的。

《流浪者》的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貢納特堅信一個荒謬的理論「賊的兒子一定是賊,法官的兒子一定是法官」,並以此為依據判了扎比的罪,無辜的扎比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他為了報復大法官,設計使法官拋棄了將要分娩的妻子,從此,法官的兒子拉茲生活在貧民窟中,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到了童年時的女友麗達,他們真誠相愛了,拉茲決定痛改前非,用辛勤的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

然而,工廠卻以拉茲曾經是個賊而開除了他,狠毒的扎比又脅迫他繼續做小偷,有一天,扎比為躲避警察的追捕,脅迫拉茲的母親做人質,拉茲殺死了扎比並被逮捕,當他得知審判的大法官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時,他從獄中逃了出來,他恨父親並選擇了行刺,結果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己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用事實證明了大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該片是由拉茲、卡普爾(1924——1988)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他自己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父親扮演片中拉茲的父親——大法官拉貢納特,他三弟扮演小時侯的拉茲,該片在印度以及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1953年,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此後30年多年中,拉茲、卡普爾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由他主演的影片,多達57部,多以反映印度普通人的感情與生活,並對 社會 的弊端加以公開地揭露,在六十年代後期,主要致力於製片業,他是印度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拉吉·卡布,一般翻譯成卡普爾,是《流浪者》里拉茲的扮演者,是印度百年電影史上殿堂級的人物。他集編導演、製片於一身,極富國際影響力,被譽為印度的克拉克·蓋博,印度的卓別林。

拉吉出生於1924年,出生地是現在歸屬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個旁遮普家庭。父親是著名演員普利斯維拉吉,在電影《流浪者》里扮演拉貢納特法官,這部電影里扮演小拉茲的是拉吉的親弟弟沙什,後來他也成為銀幕巨星,他不止一次出演哥哥的童年。拉吉還有一個弟弟沙彌,是印度銀幕貓王,不用說也是位電影明星,在《海誓山盟》里發福的沙彌扮演叔叔。

拉吉10歲第一次登上銀幕,真正擔任主要角色是1947年,合作者是後來的印度夢露馬杜巴拉。

拉吉第一次導演並主演的影片是《火》,在那部電影里24歲的拉吉遇到了納爾吉斯,也就是麗達的扮演者。這對印度銀幕上第一對黃金組合一共合作了16部電影,包括著名的《流浪者》。人們一直猜疑他們的關系,但是拉吉早在22歲就和堂妹結婚了,納爾吉斯和拉吉都沒有承認他們有私情。納爾吉斯後來嫁給了演員桑尼爾·杜特,他們的兒子桑賈伊後來很火!

拉吉的作品非常多,也捧紅了很多女明星。

拉吉有3子2女,除了兩個女兒,幾乎所有的後代都在銀幕上大放異彩,是印度寶萊塢四大卡普爾家族裡演員陣容最強大的。

拉吉從《流浪者》開始出演多部電影都是模仿卓別林的表演,也喜歡表演小人物的生活,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表演藝術家。

拉吉只活了64歲,1988年因為哮喘並發症去世。他的為人和演技都很受推崇。需要補充的是,印度電影是配唱制,演員極少自己演唱。拉吉的御用配唱人是穆克什和馬納迪,尤以穆克什為主,他的過早去世讓拉吉感慨:我的聲音沒有了!穆克什的歌聲什麼樣,請聽拉茲之歌!穆克什的兒子也是歌唱家,他的好聲音可以去聽聽《努里》……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茲的演技,對我印象極深,他表演的真實,純朴,沒有造作,自然流暢,而且影片中的拉茲之歌很經典,總之,流浪者的電影當時的上座率非常高,普遍受到電影觀眾的歡迎和好評。不愧為一部使人難忘的好影片。

當初被他迷倒了,甚至找出地圖查找去印度的路線,現在想來有點幼稚

兒時記得印度電影《流浪者》裡面有句經典台詞:法官對拉茲說:做賊的兒子永遠是賊,

《流浪者》是經典之作,飾拉茲的演員,把小偷的玩世不恭,表現的淋漓盡致,看了他的表演,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身世,麗達是美麗的富家小姐,她演的情緒纏纏綿綿,恰到好處,而歌曲,也非常委婉動聽,可以說,這個電影影響了一代人。

這個問題你自己可以去網路上查啊,關於他的「生平」介紹的非常詳細,有必要特意問大家嗎?

拉茲的 社會 地位低下,卻能得到美麗,善良的女律師麗達的愛情,只能是藝術人生。

很認真的在探討人性的復雜。

『肆』 奴里印度電影主題曲

叫《奴里之歌》。

《奴里之歌》是上世紀70年代末印度經典老電影《奴里》中歌曲,電影講述了一個讓人牽腸掛肚、流傳永久的心酸愛情故事:兩情相悅的男女主人公面對欺辱後的烈性反抗共死同眠,宣揚了印度電影中一以貫之的愛情主題:忠貞不渝。

歌曲旋律優美動人,配上法羅瑩.夏克扮演的女主角亮麗動人的舞姿,令人大飽耳福和眼福,也共同構成了這部經典老片的感動元素。

影片評論。

小時候很愛看印度電影,其一是因為印度電影情節一般比較簡單,好人壞人,象我當時那樣的年紀一眼就能分辯。

其二是愛美的天性,電影里的印度女郎都美艷無比,服飾華麗,體態豐腴,婀娜多姿,眉目間顧盼傳情,真可謂風情萬種,萬種風情。

再加上印度的電影插曲都十分好聽,琅琅上口,載歌載舞,令人賞心悅目。80年代初的國產電影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多采,於是載歌載舞以娛樂大眾為主的印度電影,便成了當時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很多印度電影我都反反復復的看了不知多少遍,模仿電影中的舞蹈,學唱電影中的插曲。從小學直到大學,但凡要演節目我都會來一段印度舞蹈,雖不是專業出身,倒也學得有模有樣。

『伍』 錫蘭《小鎮》 電影帶來的世界8 2022-06-06

錫蘭 《 小鎮 》    電影帶來的世界 8

      這是一部土耳其導演錫蘭在1998年拍攝的獨立電影,是這位後來享譽世界的大導演的長片處女作。這一年,中國導演賈樟柯的長片處女作《小武》問世。早一年,即1997年,伊朗大師阿巴斯的巔峰之作《櫻桃的滋味》問世。在獨立電影的歷史上,這應該是個巧合。

(一)《小鎮》梗概

      有人把此片翻譯成《小城歲月》。在中國,感覺上小城與小鎮還是有區別的,再小的縣城也算城,再大的鄉鎮卻只能是鎮。直觀上看,《小城歲月》比《小鎮》文藝許多,但看過電影卻覺得《小鎮》更接近錫蘭的本意。小城就是小城市了,而小鎮卻更靠近農村。影片中,樹林與田野的交映,晨曦與暮靄的變幻,加上稀疏散落的房屋,實在構不成一個小城,更像村落。

      影片中的田園牧歌情調,農村屋舍風格,無不體現出濃濃的鄉土氣息。結合錫蘭的自述,說小鎮更為貼切。

      這部電影以兩個孩子的視角,跟著季節更替,分四個段落敘述了一個土耳其小鎮中的家庭故事。

      故事的第一段是,一戶人家中,11歲的女兒正在上小學,她還不習慣面對無情的社會現實以及生活給她的殘忍傷害,但她必須學會適應。

      教室里,遲到的小男孩脫下在雪地弄濕的襪子,掛到爐子上烘乾。落下的水滴掉在燙熱的鐵板上,化為水蒸汽嗤嗤作響。小女孩由於午餐便當有異味,自尊心被刺傷,暗自落淚。她注意到黑板和老師以外的一切,比如那片飛在教室里頭的鴨絨毛。個人的主觀體驗被慢慢放大,形成一種迷幻的、帶有童年記憶的游離效果。老師讓不同的學生朗讀課文,小孩子們都很認真聽話。不過是那種逐字照念,有氣無力的樣子。中年男老師不時駐足窗前,隔著玻璃,看著對面山坡上的積雪。鏡頭變焦,一下子就清掃了之前伊朗兒童電影的殘舊錯覺。比起伊朗人,錫蘭還是有著個人專屬的美學體系。出色的導演對於真實距離和窗框構圖都著獨特的表現力,稱得上所見略同。隔著玻璃窗戶的幾組鏡頭,在《遠方》和《適合分手的季節》等片里都有出色表現。

      第二段發生在春天,女孩和小他四歲的弟弟相伴前往玉米地,他們的家人正在那裡等著他們。穿越玉米地時,他們似乎體悟到了自然與曠野的神秘。

      這時有了林中的風,一陣陣的風吹起,跑到姐弟倆人身邊。他們忙著摘枝頭李子,穿過樹枝的陽光在地上投下了色塊分明的陰影,明暗來回遊走變化。時間流動遲緩,不為周圍人察覺。整段的場面調度和視聽語言都十分出色,游樂場里的叫喊聲,音樂的高低變化,時有時無,像極轉暈了頭的人們,又是一旁人物百無聊賴的真實體驗。空鏡和特寫鏡頭在這一段被多次運用,蒼蠅侵犯著驢子的眼睛;一番爭論後,火光下爺爺額頭的皺紋、眼睛、耳部,父親和堂叔因為據理爭執表現出的不同神情,不耐煩或小沉默。

      第三段中這對姐弟目睹了更多成人世界的復雜與黑暗。到了林間,一家人圍坐在野外生起的篝火邊上,夜幕下火光搖曳,簡直有些難以想像的美好。篝火,夜晚的風,大人們的話,到後來的咳嗽,狗叫,放諸於我,找到一個契機圓了心中所往。孩子們把時間用在了長大後記不起來的頑皮事上,也會一直記得曾經捉弄過的瘋子,出於人類本性里的欺凌弱小,他們捉弄的小動物,有時候也變成童年的夢魘。

      影片在這一大段插入兩段非現實的畫面,一是小男孩在爺爺的一戰故事裡入睡,不管伊拉克和印度在何方。講故事的聲音再一次高低變化起伏,小男孩做了個噩夢,夢見母親從窗檯摔下。堂叔用牢騷表達著自己的不滿,對其他人的講話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他發表異見,講起自己一人去當兵:路邊松樹的味道,眼前的黃土路,變得真實起來。

      最後一段發生在家裡,夢境與現實在這里平靜地交錯。藉助爺爺等人口中的講述,現下的時間被拉長,進入穿越幾十年光陰的另外一個空間。講述的時間超越了影片的時間,這部分的片長佔用也是最長,也是錫蘭小時候的獨特記憶。錫蘭的魅力在於不掩飾對小鎮的認同與歸屬,裡麵包含著父親帶來的寶貴記憶財富,他所持有的不僅是一種尊敬加關愛。小鎮給他成長帶來的歡樂太多,它的變化與消逝,看在一個經歷者的眼裡,只會驅使他記得更深。這是懷舊情結的積累爆發,也是感性主義的培育。雖然沒有外力的介入,錫蘭成長後離開小鎮。但小鎮生活的美好卻伴隨著男孩的長大,在不可逆中的時間流動中催促著他去重拾,加以再現。

      一條到處覓食的狗,一名路邊靜坐的老漢,寥寥幾個畫面,這就是錫蘭記憶中的小鎮和故鄉。換作許多人,這樣的情景人物也是親近的,它們出現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又略有不同,有斑點的狗,抽煙、瞌睡乃至發愣的老漢。他們註定應該出現在成長過程中屬於他們的合適位置上。你費盡心思去尋找記憶中不應忘記和錯失的記憶,卻不知這狗和老漢其實已是完整的解釋。

( 二)導演錫蘭

      努里·比格·錫蘭(Nuri Bilge Ceylan),1959年1月26日出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之後在土耳其恰納卡萊省的耶尼傑長大。從伊斯坦布爾海峽大學(osphorus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後,他花費了兩年時間在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藝術大學研習電影製作。而後錫蘭經過了一個比較漫長和不太如意的的階段,才開始拍攝電影。這在後面附錄錫蘭自述中有具體描述。

錫蘭電影年表:

1995年,執導個人首部劇情短片《 繭 》,獲得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提名。

1998年,執導劇情長片處女作《 小鎮 》,獲得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卡里加里電影獎、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青年電影銀獎 。

2000年,執導《 五月碧雲天 》,獲得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2003年,執導《 遠方 》,獲得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2006年,自導自演《 適合分手的季節 》,獲得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2008年,執導《三隻猴子》,該片獲得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錫蘭憑藉此片獲得第61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2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09年,擔任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2011年,執導《 安納托利亞往事 》,獲得第59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並憑藉此片獲得第2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4年,執導《 冬眠 》,獲得第6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錫蘭憑藉此片獲得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

2018年,執導劇情片《 野梨樹 》,該片入圍了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9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2019年6月,錫蘭出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

( 三)錫蘭電影

      上列錫蘭的電影中,《 小鎮 》、《 五月碧雲天 》和《 遠方 》為其故鄉三部曲,《小鎮》的故事在《五月碧雲天》和《遠方》中得到了延續,這是一組以時間為線索、展現土耳其城市化狀貌的三部曲。職業演員穆扎菲·奧德默在《五月碧雲天》中飾演拍攝《小鎮》的導演,他在《小鎮》中扮演了片頭被孩子玩弄的瘋子。艾明·托普拉克飾演沒考上大學、在工廠打工的年輕人是貫穿三部曲的一個線索。在《遠方》中,他來到了伊斯坦布爾,寄居在穆扎菲·奧德默飾演的導演家中。我覺得其中《 五月碧雲天 》最精彩。

      而在錫蘭所有的電影中,《 冬眠 》應為最佳,金棕櫚獎不是浪得虛名。另外還比較喜歡《 安納托利亞往事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錫蘭電影,有點先入為主。

      這里單說《小鎮》,還是因為它是錫蘭的第一部長片,類似於賈樟柯的《小武》。一個導演的起點電影往往是最重要的。

      《小鎮》取材自他父親艾岷·錫蘭的故事,並加入自己的童年回憶和家庭往事。電影中出現的兩個孩子還原的是童年時期的努里·比格·錫蘭和他的姐姐。艾岷·錫蘭和妻子在電影中扮演了自己,錫蘭則完成電影的掌鏡工作。這是一部家庭作坊式電影,像錫蘭所有的電影那樣,由極簡的團隊(往往有親友的加入)製作完成。

      《小鎮》中美輪美奐的黑白影像令人贊嘆,這得力於錫蘭本人的攝影功底。在從事職業導演之前,錫蘭的身份是攝影師。因此毫不奇怪,《小鎮》中的畫面更多是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靜態攝影,而不是流動的影像。同時,特寫的大量運用也暴露出錫蘭沒有接受正規電影教學的經歷,極少有的敘事性段落則以生硬的蒙太奇完成。不過,錫蘭找到了規避短板的辦法,即放大影像的感染力,減少敘事。

      如果說《小鎮》煥發出某種詩意,其原因不只在於畫面自身帶有的詩情畫意,同樣也出自影像以詩的邏輯剪輯。據說,這來自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小鎮》所參考的電影主要是《伊萬的童年》和《鏡子》,前者在孩子的世界和雪地場景中能明顯感覺到,後者則是影片中的自然風景(雪、樹、份……)及多處幻覺與夢境。可以說,《小鎮》是錫蘭作為塔可夫斯基忠實粉絲的致敬之作。

      錫蘭後來形成的風格,不少都能在《小鎮》中找到影子。家庭生活是錫蘭大多數電影刻畫的主題,《小鎮》已經具備。隨著人物突然從近景中出現或消失,鏡頭的焦距發生急劇的變化,這類極富視覺沖擊力、顯示靜態人物與動態環境之間張力的鏡頭將成為錫蘭電影的標志性鏡頭,在《遠方》和《三隻猴子》中將得到登峰造極的發揮。

      錫蘭心目中的另一偶像一定是契柯夫。很多人都認為《冬眠》對於錫蘭不啻一次自我突破,因為他放棄了擅長的影像造型能力,轉而嘗試開發電影的文學性。但頻繁的對話在《小鎮》已經出現,家人圍著篝火各顧各的真摯與對話以某種類似於契訶夫的方式進行著。錫蘭曾在《五月碧雲天》中題詞獻給契訶夫,並且眾所周知的是,《冬眠》就改編自契訶夫的小說。

附錄1 :錫蘭自述

      2019年6月20日,錫蘭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期間,參加了一個兩個小時的對談和互動活動。錫蘭敞開心扉,講述自己走上電影之路的曲折經歷,鼓勵年輕人從事藝術創作,並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拍攝電影的經驗。

      錫蘭當年60歲,他的作品並不多。一共拍了《小鎮》、《五月碧雲天》、《遠方》、《氣候》、《三隻猴子》、《小亞細亞往事》、《冬眠》、《野梨樹》八部電影。其電影有著獨特風格,觀眾很容易被他電影的深沉、憂郁和詩意打動。而原本學工程的錫蘭,他的電影之路可以說十分曲折。

      「在我小時候,電影的影響很大,通常看了一部電影,不管好壞,至少會討論三天。我很喜歡電影,但大學學的是工程。大學第三年的時候我發現不適合做工程師,就開始做攝影。」

      但大學畢業後,錫蘭就陷入了迷茫期。

      「雖然我得到了工程學位,但很困惑,不知道人生該做什麼,接下來該怎麼走。在那個年代的土耳其,大家覺得攝影不可以當飯吃的,只能是一個業余愛好。」

      「我先去了倫敦求學,第一個工作是在餐廳做服務生,錢很少。我經常會去超市裡偷書來看,偷小磁帶來聽古典音樂。但有一天我被抓住了,從那以後我就不偷了。因為當時的這種恥辱感,是非常嚴重的。」錫蘭被抓了兩次,有一次是偷牛奶,他被一個15歲的孩子一把抓住,然後推出了店外。「我走啊走,突然之間看到了一面大的鏡子,我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臉,是和過去那麼不同。那一次的經歷,教會了我很多。」

      「羞恥和恥辱感,是生活中的好老師。」錫蘭說。

      錫蘭屬於大器晚成,36歲才開始做第一部電影。

      「在36歲之前的十年,我都是很迷茫的,是一種流浪的生活,完全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也沒有目標,當時看電影也只是一種消遣時間的方式。我在倫敦時,經常一天看三部,從晚上六點一直看到半夜十二點,但也沒決定要成為一個導演。」

      而真正讓他下決定做電影,是在服兵役的時候。

      「我服了大概一年半的兵役,因為我不喜歡社交,孤獨讓我讀了非常多的書,這些閱讀的過程指引了我,把我引向了電影之路。我發現做攝影不夠,需要一些媒介來更好地表達人類的深度和復雜性。我非常喜歡文學,但又不是很擅長文學,因此選擇了當導演。」

      錫蘭坦言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對自己影響巨大。

      「契訶夫教我怎樣看待生活,怎樣對待生活。基本上他的故事,我都讀了,而且很多遍。他有著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對他而言,每一個人都有故事,而且與眾不同。我的電影裡面,都可以看到契訶夫的影子,都攜帶了一些他的特點,《冬眠》里兩個小故事就來自於契訶夫的文學。」

      在鼓勵年輕電影人時,錫蘭說:「如果你覺得害怕,這是很正常的,這其實會成為動力的源泉,所以害怕是一件好事。不要被害怕所打倒,繼續向前走,即便很孤單。如果你感覺不到孤獨,那你就不想做電影了,因為做電影就是打發孤獨的一種方式。」

      錫蘭拍電影很慢,大部分時候,三年才完成一部電影。

      「我不急,我不是多產的,不是那種在短時間里拍很多電影的導演。不是我去找靈感,而是靈感找到我。我拍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會影響我,改變我。我要等到這部電影先拍完,改變了我,然後,它會給我指明方向,讓我拍另外一部電影。如果我第一部電影還沒拍完,就開始寫第二部電影,可能我就不那麼喜歡我拍的第一部電影了。」

      那靈感怎麼來?

      「靈感沒有公式可言的,大部分是一種機遇,一種隨意的機遇。寫劇本就像一個蒙太奇一樣,很多的點子匯聚成一體。開始的起點是最難的,因為你要決定做什麼,一部電影要花三年拍,所以一定要是真的讓你感到很興奮又熱情的,不然你就沒有這些激情去開始了。」

      作為一個已經蜚聲海內外的世界級藝術片導演,錫蘭會拍土耳其以外的故事嗎?

      「到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哪些細節,細節對於導演來說,就是我們表達的語言。比如,我看一個中國人,我不知道他是來自中國的哪一個地方。但如果是中國電影人,通過這個人的方言、穿著、動作,就可以看出這個人來自哪裡,這些細節都非常重要,我只了解土耳其的東西。」

      錫蘭鼓勵年輕人從事藝術創作,認為這也是一種自我治癒。

      「如果你要去坦白一些東西,藝術是一個很好的領地。在這里是非常安全的,你可以去坦白一切,而坦白也是一個治療。這對於觀眾以及藝術者、創造者本身,都是一個治癒的過程,我很享受其中。」

附錄2:賈樟柯談錫蘭

遠在他鄉的故鄉——賈樟柯談錫蘭   

      1998年,我帶著《小武》去參加柏林影展青年論壇。那年我已經二十八歲了,這是我第一次出席國際電影節,也是我的首次歐洲之行。   

      一個人從北京搭乘漢莎航空的航班出發,起飛後不久大多數乘客就都睡著了。機艙里異常安靜,我卻睜大眼睛不肯入眠,腦子里不時閃過法斯賓德或文德思鏡頭下的柏林,近十個小時的航程我是在冥想中度過的,一會兒柏林、一會兒北京、一會兒我的故鄉汾陽。   

      多年之後我想,我之所以到現在還熱愛所有的遠行,一定跟故鄉曾經的封閉有關。而所有遠行,最終都能幫助自己理解故鄉。的確,只有離開故鄉才能獲得故鄉。 

      那時候兩德統一還未滿八年,人們習慣上還把目的地稱為「西柏林」。可我偏偏對「東柏林」感興趣,放下行李拿上一張酒店的地址卡,我便在暮色中坐一輛公共汽車出發了。   

      每到陌生之地,我都喜歡這樣漫無目的地游盪,喜歡在偶然中遭遇一座城市,公共汽車從動物園附近出發,穿過城市向東而行,沒有跟當地人說一句話,車窗外的建築像是能告訴我一切。西邊的馬路基本上呈放射狀分布,路邊建築的設計也表現出開放的狀態。可一到東邊,橫平豎直的街道和平板的辦公大樓就似曾相識了,國營體制的感覺毫不掩飾地經由建築表現出來。   

      我下了公共汽車,遙望西柏林方向,遠處大廈上賓士汽車的廣告在夜幕中旋轉閃爍。那時,我腦子里冒出一個詞:資本主義的柏林。這里的觀眾能理解社會主義的汾陽?我問自己。《小武》拍攝於我的老家汾陽,那裡塵土飛揚、城外的軍營每天軍號陣陣。電影的世界是真奇妙,再過兩天,我就要將故鄉的風景人物,放映給異鄉人看了。1998年的柏林電影節還有一個導演,也用電影把他的故鄉帶到了柏林。這部電影叫《小鎮》,導演是來自土耳其的錫蘭。錫蘭1959年出生在伊斯坦布爾,他是在當兵期間看了波蘭斯基的自傳,開始愛上電影的,他常自編自導自演,和他的妻子一起出現在自己的電影中。   

      在看《小鎮》之前,我從來沒機會知道土耳其的小鎮會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那裡的人們怎樣生活的。    坐到電影院里,燈光暗下、銀幕閃亮的時候,才知道《小鎮》是一部黑白電影。電影開始於一場漫天大雪,原來土耳其小鎮上的孩子們跟我一樣,只有天氣的變化才能給一成不變的生活帶來新鮮感。這時,銀幕上一個孩子穿過山巒去上學,他進入教室,把雪打濕的鞋子脫下來,烤在火上。火爐溫暖,窗外寒冷,這不就是我小學時冬天的記憶嗎?接著,孩子脫下他的襪子,掛在火爐上,襪子上的水滴,掉在火爐之上,「吱吱」蒸發的聲音,一點一點滴在心頭。 

      我不喜歡跟蹤電影的情節,我看電影最大的樂趣,是看導演描繪的詩意氛圍,沒有詩意的電影對我來說才是沉悶的電影。錫蘭的《小鎮》是一部用電影語言超越語言的電影:不用聽懂對白看懂字幕,僅僅通過電影畫面,已經能夠理解導演的世界。   

      記得在黑澤明導演生前,侯孝賢去拜訪他,黑澤明問自己的助手: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侯孝賢的電影嗎?他的助手用哲學命題來解釋,黑澤明搖搖頭說:不是,我在他的電影里,能看到塵土。   

      錫蘭導演呢?在他的電影里,能看到天氣。雪後的寒冷,自雪地上玩耍的孩子們身體里散發出的熱氣,被雪凍得麻木的雙腳,襪子上掉下來的水和炙熱的火爐相碰撞冒出來的蒸汽……都是這部電影的詩句。   

      錫蘭在《小鎮》中拍了很多微觀世界的鏡頭:小動物、一草一木的細節、紋路、肌理。我們從未這樣專注而細心地凝視過那些與我們共存於這個世界的生命。透過錫蘭的攝影機,我們看到自己內心的粗糙,以及逐漸喪失的耐心。   

      錫蘭營造的聲音世界也讓我迷醉,他從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裡將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聲音提取出來,加以誇張,給我們熟悉的陌生感。水滴在火爐上被炙烤蒸發的聲音,大自然裡面動物的鳴叫聲,遠處隱隱約約人的喊叫聲……鳥啼蟲叫,風聲雷鳴,這些原本被我們在日常中忽視的聲音,在影片中被提煉出來。它們幫我打開了記憶之門,讓我想起已經淡忘的歲月。   

      通過錫蘭的電影,會發現我們還有一個故鄉遠在他鄉,它也解答了我的疑惑:在資本主義的柏林一定有人看懂了我的《小武》,他們在我的電影里同樣可以遭遇鄉愁。(原文載於《中國周刊》)

『陸』 印度電影奴里的主角近況

有的是方家的朋友,有的則是敵人,尤其是方秀峰這里,也是如此,有不少,是專門為他而來,只是一想到傳聞中方秀峰入道成功,這些人就只能嘆息,人雖來了,可敢出手的,卻沒有幾個。

來的人太多了,三教六宗,幾大家族,還有無數其他規模小一些的宗門以及散修,都蜂擁來臨,被方家安置在南天星上。

三大道門,也有來臨,甚至是季家,也都派人出現,最起碼在明面上,看不出季家與方家的不死不休。

『柒』 印度電影奴里的女主角是誰

普納姆·迪朗飾演奴里

閱讀全文

與印度電影努里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