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現在港片一上映就是古天樂、劉德華等人
很多人一點也沒提。事實上,香港電影或整個香港娛樂業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都衰落了。首先,在香港人民的恐懼感中出現了移民和資本轉移的浪潮;第二,1997-98年的金融危機沉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第三,當時海盜猖獗,很多電影人根本賺不到錢,整個電影市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
香港娛樂業的輝煌一度得益於資本的早期啟動。現在還沒有實施。但這是由市場決定的。沒人能控制它!回到問題上,由於以上原因,香港電影演員早已脫離了聯系。他們從10多年前就開始崩潰了。首先是女演員。如果女演員不變形,那絕對是青春食品。老一代的香港女演員將退休並結婚。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二十一世紀初,香港最高薪的女演員是鄭秀文。鄭秀文是香港的絕對女王。她在香港有一定的票房保證,但大陸呢?!
Ⅱ 如何評價香港電影偏好用大陸女主角
一般來說 以前出現在香港電影里的大陸女星還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名氣的 從側面講 也說明了在那個時間誰在大陸最紅
先從鞏俐開始吧,一段時間在內地竟然不如在香港那樣受歡迎--原因很簡單,香港電影圈看到了這位國際影星身上潛藏著的巨大商業價值。於是我們看到,鞏俐繼《紅高粱》之後有一個時期連續接拍了多部香港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豪門夜宴》、《上海灘賭聖》(1991)、《夢醒時分》(1992)、《唐伯虎點秋香》(1993)、《西楚霸王》、《天龍八部》(1994),可謂牆里開花牆外香。鞏俐在香港電影圈中盛極一時,在眾女星中的獨領風騷,也可以用「令六宮粉黛盡失顏色」來加以形容。
Ⅲ 為什麼現在香港電影裡面都有內地演員
聽說過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嗎,曾有這樣一條規定:港片要在內地上映,影片中必須有內地演員,角色,人數不限。
所以.......
Ⅳ 為什麼港產片(尤其是早期的)大多由台灣的配音演員進行國語配音
因為內地的配音事業起步很晚,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漸漸起步,很多很好看的港片,就像上海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等TVB創作的劇集,都是由台灣的配樂製作公司來完成的,台灣那邊的配音很專業,也很成熟了,很多演員做得很優秀,觀眾的接受程度很大,配音本來就是一個觀眾的認可度,就像周星馳,張衛健等人的聲音,基本上這些年沒有變,直到現在很多合拍片或者香港片都是內地配音,大家很多觀眾聽慣了台灣的配音,一時之間還接受不了,不過都是一種聽覺的習慣問題,慢慢內地的配音事業起來之後,大家也就習慣了。
Ⅳ 香港為什麼能拍那麼多經典電影!塑造那麼多明星巨星!因為什麼呢!
因為香港的明星很多都是黑道捧出來的,不矯情,內地的演員大多都是小鮮肉,矯情,自然大部分演不好
Ⅵ 為什麼《無間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有何深意
【為什麼《無間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意義何在?】
2002年12月12日上映的《無間道》 ,被稱為香港電影寒冬中的救市之作,同時也是新世紀香港警匪片的里程碑巨作。
後來在2003年接連上映了一部前傳和一部續集,組成了一個豆瓣平均分接近8.6分的三部曲系列,比《英雄本色》系列和《倩女幽魂》系列都高。
《無間道》的故事主要發生在2002年,而劉德華梁朝偉兩大主角,開始卧底的時間是1991年,足足卧底了12年, 兩個三年又三年 。
《無間道Ⅱ》的故事發生在1991年到2002年之間,主要集中在1991年、1995年和1997年三個時間段。
《無間道3》的故事則是在2002年之後,集中在陳永仁犧牲和劉建明的卧底身份被徹底揭穿,兩個時間點之間。
在《無間道Ⅱ》中,最意味深長的一段,是結尾加入了 香港回歸的鏡頭 ,香港警察更換警徽和肩章。
然後新的黑幫老大韓琛,悲傷的看了一眼老婆的照片,轉身就湧入歡慶回歸的人群中,迎接新世紀的到來。
《無間道》系列明明是以卧底為核心的反黑反毒警匪片,為什麼《無間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意義何在?
《無間道Ⅱ》是2003年10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2003年1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在《無間道》和《無間道Ⅱ》上映之間,發生了一件大事。
2003年6月29日 ,內地和香港簽署了《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香港電影不再受引進片額的限制 ,從此可以合拍片的形式進入內地市場,香港電影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
在此之前,香港電影和其他外國電影一樣,在大陸影院上映是受名額限制的。那個年代大陸也能看到很多港片,其實主要看的是盜版影碟,真正的院線電影,如1995年的《紅番區》和《大話西遊》等,只是極少數。
在此之後,香港電影只要加入幾個大陸演員或其他重要崗位工作人員,就可以成為合拍片,不受名額限制的進入大陸市場上映。
也就是說,香港電影從此不再只是針對香港,及曾經的東南亞,而是獲得了整個中國大陸市場。
這對香港電影來說, 無異於一場回歸級的大變革 。
兩部《無間道》續集都加入了大陸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無間道Ⅱ》有大陸演員胡軍參演,《無間道3:終極無間》有大陸影帝陳道明和黃志忠加盟。
所以,《無間道Ⅱ》中,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正是對這個事件的呼應。
《無間道Ⅱ》給中港合拍片開了個好頭,但那年的 大陸票房並不好,只有800萬 ,《無間道3》因為有劉德華主演,票房3600萬,排名第6。
2004年大陸的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功夫》,1.73億;劉德華主演的《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分列第2和第3。
之後,中港兩地之間的電影合作越來越頻繁,但效果卻並不十分理想。因為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讓香港電影在內容創作上,增加了很多的限制。
2004年,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一共32部,幾乎是當年全港電影年產量的一半;2005年,合拍片數量開始明顯減少,特別是港片主流的警匪和黑幫題材幾乎沒有了;2006年,合拍片就只有18部了。
所以,在《無間道Ⅱ》海報中有這樣一句話:
《無間道Ⅱ》雖然是一部黑幫警匪片,但內容元素遠不止黑幫和警匪那麼簡單。
新加入的吳鎮宇成為男主角,他飾演的黑幫二代倪永孝,是全片最大的看點和驚喜,很多影迷喜歡《無間道Ⅱ》,都是因為他。
從倪永孝的角度來看, 《無間道Ⅱ》就是一部 梟雄 片 。
吳鎮宇是公認的演技派,曾經5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可惜至今未獲獎。在吳鎮宇最有機會拿金像獎影帝的2000年和2004年,都輸給了劉德華。
2000年的時候,劉德華憑借《暗戰》獲封影帝,而吳鎮宇是那年的金馬獎影帝,作品是《槍火》。
可是在那屆金像獎上,吳鎮宇提名影帝的卻是《爆裂刑警》,《槍火》連影帝提名都沒有,而最佳導演卻是《槍火》的杜琪峰。
2004年,《無間道Ⅱ》的吳鎮宇是公認的大熱門,卻仍然輸給了《大隻佬》的劉德華。
拿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不僅要講實力,還要講命。
《無間道Ⅱ》的吳鎮宇拿不到影帝,似乎和電影中的角色倪永孝一樣,沒有輸在實力,輸在命。
《無間道Ⅱ》的故事一開場,香港黑幫龍頭倪坤被暗殺,一時間社團群龍無首,五個分區大哥除了曾志偉飾演的韓琛忠心,其他四位大哥都各懷鬼胎,決定聯手反倪家。
這一晚之後,倪永孝順利上位,香港的黑幫天下還是倪家的。
四年之後的1995年 ,根基穩固財力雄厚的倪永孝,開始著手清理門下的五位大哥了,除了當年想反的四位,還包括忠心的韓琛。
因為倪永孝查到,當年老爸是韓琛老婆派人暗殺的,而下手的正是韓琛派到警隊的卧底劉建明。
四位大哥順利被鏟除,韓琛的老婆也被幹掉,胡軍飾演的高級督察上了黃秋生飾演督察黃志誠的車被炸死;只有韓琛命大逃過一劫,但只能在泰國流浪。
甚至,張耀揚飾演的警方卧底也被倪永孝除掉了。
這一晚之後,倪永孝的黑幫天下更穩固了。
不久,倪永孝開始學講普通話,把他的黑道事業洗白,並積極向政壇發展。
這時候,遠在泰國的韓琛和黃志誠開始合作,他願意做指證倪永孝的污點證人,因此倪永孝參加回歸晚宴的請帖被收回,其顧問候選人的資格被取消。
回歸前夜 ,倪永孝在大排檔被爆頭,連他早早移民加拿大的家人,也被泰國幫冚家鏟。
6年時間,香港最大的黑幫家庭倪家被連根拔起,香港從內到外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代表舊時代的倪永孝被取代,這是 歷史 的必然,也是他的命。
然而,故事遠沒有結束。
韓琛漸漸接管倪家的地盤,成為新的老大,和泰國的新毒梟成為拍檔;卧底的陳永仁和劉建明,都還沒有暴露,任務在。
【1992年,曾志偉憑借《雙城故事》,戰勝大熱的《跛豪》呂良偉獲得金像獎影帝,他是真有影帝命。】
在《無間道Ⅱ》故事中的這6年,不僅是香港電影從輝煌的巔峰急速衰落的關鍵幾年,也是香港市民人心最動盪的幾年。
1991年,中國華東水災,香港600萬市民在賑災時表現出的全是團結和愛國;然而到1993年開始,就迅速進入移民潮的高峰。
在1997年前的10年裡,有 超過30萬香港人移民國外 ,多以中產為主,其中大部分去了加拿大。【許冠傑在1992年移居海外,周星馳也曾想移民加拿大,無奈因特殊原因被拒。】
神奇的是十年後,也正是《無間道Ⅱ》上映的2003年,香港開始出現明顯的移民迴流潮。
一方面是香港回歸後,雖然經歷了一輪災難級的金融風暴,房價暴漲,香港卻能繼續安定繁榮,依然有更好的發展;同時,加拿大等移民目的地國家的生活很舒適,但卻不適合事業的發展。
所以,《無間道Ⅱ》中表現出的香港人過去的移民心態,和當下擁抱回歸的心態,也正是香港電影人對整個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渴望和掙扎。
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批香港電影人北上發展,香港電影漸漸融入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也迅速從億元票房發展到50億元級別的規模。
這對香港電影來說,確實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Ⅶ 香港的電影為什麼要加個大陸的演員
因為現在香港演員除了老一輩的,沒有什麼新人,香港演藝圈都沒落了,不叫大陸演員沒人看唄
Ⅷ 發現一個現象:香港電影裡面,特別是警匪片,為什麼基本上都是「男主角為香港演員,女主角為內地演員」的
有些電影是內地電影公司投資參加的,所以女主角會是內地的,但是導演和班底是香港人,警匪主要是男主角為主
Ⅸ 大唐雙龍傳是香港TVB的,為什麼會讓內地的演員演
TVB的劇集不一定都是由香港人來拍,這很正常。
如果TVB 的劇集都是由自家人演的,演來演去就那個幾個人,觀眾不煩嗎?偶爾試著用其它地方的藝員,可以改一下大家的口味嘛!
Ⅹ 為什麼有些電影、電視劇喜歡用港台演員
我們可從市場成熟、演員成熟、價值成熟三個方面了解一下大陸為什麼喜歡用港台演員;
①市場成熟:香港的電影市場在八九十年代時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規模,各種各樣的規則都是比較完整的(在演員方面有著成熟的培訓及穩定的收入),就好比一家公司的日常工作,有著完整的流程制度體系及員工保障,雖然這些年港台電影市場有些沒落,但也不是大陸的影視圈可比的;
②演員成熟:在港台進入影視圈基本沒有門檻,各行各業都可以進入影視圈且不限年齡等,從而大規模的其他行業人員帶著豐富的 社會 經驗進入演藝圈,對影視圈形成激烈的沖擊,這就需要演員不斷的改變提升本身的演技,所以港台演員對演繹人物形象拿捏的比較到位,演什麼像什麼,不然就會失去就業機會(港台演員基本上把演員當作一份人生職業),然而大陸這邊基本都講究出身,大部分演員和明星都是科班出身(基本上是中戲、上戲等,很少有其他行業跨行進入影視圈),並且出道時演什麼角色後邊基本都會定型,角色比較單一,很難轉演其他角色;
③價值成熟:大陸這邊真正的大導演拍攝一些沒有營養的影片基本都會用一些沒有演技的小鮮肉,因為這樣可以把天價片酬收回,但是真要拍攝一些高質量電影大導演肯定會從大陸和香港選出有實力演員出演主角,從港台選出老戲骨作為配角(大陸這邊還真沒有幾個實力強大的黃金配角),主要的是港整體台片酬低、演員演技好、敬業、負責人(不像有些小鮮肉太不負責任了),都是個人理解不要較真;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了解影視 娛樂 大小事!
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首答說大陸新生代要價高,還不敬業,這個跟大陸和港台沒有什麼關系。畢竟,楊穎說起來還是香港演員,陳偉霆這些香港演員,難不成真實力過人,演技過硬了,王大陸又如何了?
現在流量明星片酬高,是整個中國影視 娛樂 行業環境的問題,與哪個地區關系不大。誰火,誰都是高片酬。比如《如懿傳》里的周迅和霍建華共拿片酬超過一億,周迅身價高算情有可原,但霍建華憑啥拿那麼高片酬?
霍建華不是台灣人,首答說的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其實中國影視劇愛用台灣人,與早期港台影視行業發展早, 娛樂 行業比較成熟有關。中國大陸在加入WTO,正式進入市場經濟過後。
港台商業資本, 娛樂 公司,還有明星演員也在舉北上,耕耘十多二十年。港台 娛樂 行業更成熟的優勢,再加上關系 等等,所以常用港台人。
不過,現在華語流行文化,兩岸三地是各有擅長。如果細細一想,會發現香港擅長電影,大陸擅長電視劇,台灣在音樂上積累更厚。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細細想一下,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我們不去列什麼公司地方屬性,香港至少在電影上面占據半壁江山,香港電影的積累實在強大。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港台的幕後資本,還有經驗,還會引領華語影視 娛樂 不少年。比如陳國富這種監制,是大陸現在非常缺乏的。《尋龍訣》和《狄仁傑》導演各不相同,但監制都是陳國富。
如果說陳國富是華語商業特效大片最好監制,相信大家都沒有太大的意見。
大陸現在強在電視劇,比港劇和台灣劇都經強很多。不信,你們隨便罵。電視台劇,網劇,細細一想,真是這么回事。
特別是國產影視劇的大製作,除非幾位在內地站穩腳跟的港台中生代,大概算來算去就幾位,台灣的霍建華,陳喬恩,吳奇隆,新生代數量很少。內地電視劇愛用的都是大陸演員。
比如已經形成品牌力量的正午陽光,下面的簽約演員, 靳東、王凱、劉奕君、劉敏濤、岳暘、喬欣、郭曉然、張陸等。就算與外面的演員合作,也是胡歌,黃曉明,楊爍,郭京飛,張博這類。
再考慮到大劇的話,除了幾位中生代港台演員能擔任主角外,其它能擔任主角的明星很少。
台灣現在強的在於音樂方面,雖然新人推出已經不多。但有周傑倫,林俊傑,陶喆,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等等撐著,內地相比還是差了一籌。
在電視劇方面,就算亂象重重,大陸已經甩出港台了許多。港台的演員能在大陸大製作露面的越來越少,基本轉於幕後。
比如,這部劇請到某位服裝設計,美術,比如經常看到的,奚仲文,張叔平,黃薇等等。動作導演,各個重要的崗位,港台技術人才的積累確實比較深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至於銀幕會不會看到太多的港台演員,不用擔心太多。香港中生代混電視劇好的,也就一個鍾漢良,其它大多在電影圈。台灣霍建華,吳奇隆,陳喬恩,現在多一個趙又廷,阮經天。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正常看待就是。我們也要拿對內地明星,對小鮮肉的要求,也要去要求港台演員。本人現在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最好讓哪個地區的角色,由哪個地區的人去演。不要用配音,堅持用原聲。
觀眾嚴格去要求,影視業才會良性發展不是。別成天說屎難吃,當端出屎頭也不回就又奔過去了。
喜歡用港台演員是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觀眾基礎
近幾年影視劇中都會搭配港台演員來參演,比如《夜天子》中的羅嘉良
在《夜天子》中羅嘉良飾演了一位有野心,一直想顛覆朝廷的反派,在劇中他出現的劇情其實並不多,但是他反派的氣場卻非常強大,再加上羅嘉良曾演過非常多的經典作品,在觀眾眼中也是有口皆碑的,所以能邀請到他的出演對於認識他的觀眾來說是一個驚喜,也有了新的追劇動力,自帶這種優勢的羅嘉良怎麼會不受片方的喜歡呢?
還有在《破冰行動》中飾演趙嘉良的任達華,很多人都知道任達華是影帝,他參演的電影是品質的保障,所以,參演電視劇也會讓整部劇提升了品質感,觀眾們看到影帝任達華出現在電視劇中也會覺得驚喜,而任達華也沒有辜負觀眾對他的期望,最經典的戲份與兒子第一次見面,一句「你好」眼神中流露出的 情感 讓很多追劇的觀眾落淚……
另一方面是很多港台演員「質優價廉」 因為環境不同,所以對於演員這個職業,內地觀眾更為追捧,在片酬上面就能看出來
但是對於港台演員來說,很多人拿著「績效」薪水,網上經常會有演員兼職的消息,比如香港先生高鈞賢「兼職洗車」,還有TVB演員李嘉去給崔始源做保鏢……這些在內地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觀眾看來瘦死的駱駝還要比馬大呢,但是這在香港確實是存在的……所以混不下去的情況是時常都有的,後來高鈞賢來內地拍劇,參加綜藝,才讓經濟狀況更好一些,至少沒有媒體再拍到他去兼職洗車了,但是他們財務改善也是相對來說的,那點片酬不如一些小鮮肉的零頭……
舉個簡單的例子,賀歲電影《唐人街探案2》狂收三十多億票房,但是在劇中有著精彩表現的香港老戲骨元華片酬只有十萬元,但是元華卻覺得很滿足,他認為自己年齡大了,有人能找他拍戲就不錯了,根本不糾結片酬的問題……但是片方來說十萬元就能請到一位老戲骨,簡直不要太劃算……
還有一方面是港台演員敬業程度在業內一流 近年來經常會聽到演員耍大牌,不敬業的新聞,如果將這種演員歸類,大家就會發現多數都是內地演員,極少有港台藝人會被吐槽,港台演員的敬業程度是被業內普遍認可的,體現在他們抱怨少,替身少,要求少……
舉個蔡少芬的例子吧!
蔡少芬也是在TVB也參演過非常多的經典作品,比較有觀眾緣,在拍攝電視劇《甄嬛傳》中她已經懷有身孕了,因為蔡少芬當時就屬於「高齡產婦」所以劇組為此緊張不已,希望能用替身就用替身,一些危險戲份能刪就刪,但是蔡少芬卻沒有提要求,不想被特殊照顧,她穿著花盆底的鞋與劇中演員沒有區別,在演一些情緒激烈的戲份完成度也很高,並沒有因為懷孕去摳圖,去找替身,全程待在劇組磨戲,敬業程度讓人稱贊!
對於導演和製片人來說選擇有觀眾緣,有演技又敬業,片酬還合理的港台演員們是何樂不為的事,這對我們觀眾來說也是一種福利,不要因為有港台演員的參演就覺得憋屈,這本身就是有些年輕演員不夠努力又糊弄觀眾的結果……至於所說的錢都被他們賺去了這種想法是多慮了,通常他們的幾部片的片酬都趕不上那些小花和小鮮肉的……
希望能夠幫到您!
因為國內爆紅的演員都容易要價高,耍大牌。。。還不敬業。。經常替身,這個不應,那個不行,包袱太多。台灣香港電影電視現在相對市場不好。來國內撈金都非常珍惜機會敬業,如果得罪了,就沒得玩沒得退路。。還有就是台灣的教育真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下陶冶出來的,比較有內涵,台灣的演員都很有禮貌,溫良恭儉讓。。霍建華,趙又廷,梁朝偉這樣連金城武都很敬業。。國內耍大拍小鮮肉的打牌們真得好好檢討自己,。。不過很喜歡黃軒,胡歌,陳道明。真是戲骨
我倒覺得現在的電影、電視劇越來越少用港台演員了。
過去大製作的電影、電視劇里的港台演員的確很多,一部戲下來大部分是港台演員、而且是主演的居多,只有極少數的內地演員。 像《還珠格格》裡面林心如、蘇有朋、陳志朋等都是台灣的,古巨基是香港的;電影就更不用說,大部分優先港台演員,連最近的小花陳鈺琪早年都跑去香港拍戲(跑龍套)。這也正常,過去港台明星總體來說演技普遍是比較好一些。
這些年中國內地影視業崛起而且發展的比較成熟了,很多本地演員遍地開花,尤其是現在越來越注重影視品質,很多90後、00後的年輕演員中也有不少演技不錯的代表在,像楊紫、張一山、周冬雨、李沁、四字弟弟等。
而且相對而言,本地的明星演員們更符合內地審美。 之前像佘詩曼、林峰、萱萱來內地拍戲,還可以當主角,現在有配角演已經不錯了。
現在港台演員中,只有一些大咖、有過硬實力的還能有存在感,大多數即使想來大陸分一杯羹,也只能轉幕後了。
在之前可能香港在影視方面的發展可謂是非常的不錯,然而大家也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有很多的經典的作品都是由香港的一些導演所拍出來的喲,很多精簡的非常受大家歡迎的一些電視劇,電影也是由香港的很多地方所拍出來的,這說明了在那個時候,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地位,在影視方面,香港有一個怎樣的高度,要是現在由於發展的一種轉向,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影視演員在香港的發展,並不是這么好,所以他們也會慢慢的轉向自己的一種立場,慢慢的來到內地去發展。
其實在這兩年有很多的港台的演員都會慢慢的向國內發展,就比如說像很多的非常有名的男演員陳偉霆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這兩年在國內的活躍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從這一方面能夠看得出他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是雖然說他不演戲也能夠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她覺得她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做得更好,因此也要得到更好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的影視作品或者是一些電視劇中的一些角色都會用到一些港台的演員,這也是對於這些演員的一種機會。其實在影視方面並沒有地區上的一種差異,無論是好的演員還是壞的演員,只要是演技好多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可,在很多的發展狀況來說,不可能一部電影。電視劇都用到很多的港台的演員,所以說適當的用一些港台的演員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種新鮮感,畢竟當大家看習慣了一些內地的演員,看一些港台演員也會有一種新鮮感,這樣也能夠讓視覺上有更多的沖擊。
所以大家知道為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