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導演試鏡演員的五條技巧
影視演員的首次試鏡對於很多影視演員來說是展現自我實力的最重要的時機。如果在短短的十到十五分鍾里沒有表現好,沒有在在導演、製片以及選角導演的心理獲得預期肯定,那麼見第二次就是非常困難的事了。
朝旭影業在中國西部的選角生涯中涉獵各個領域,如影視劇、實況演出以及模特的選角。那麼一個演員如何才能拿捏試鏡的脈搏,躋入到劇組的候選演員系統,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呢。
首先要是自信與肢體語言。
如果一個人畏畏縮縮地走進試鏡間,這個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差的:演員就是靠演技吃飯。如果一個人在這十分鍾左右里都沒有辦法展現自己的自信,又怎麼能說服別人說她能演好某個角色呢?
其次是心態。
試鏡前要有一個較好的心態。規劃自己在試鏡前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心情沮喪煩躁的人做平常事情效率也不會高,何況是演戲這種特別微妙細致的工作。你可以選擇一套能夠調節你心情的音樂集或者帶個可以逗你笑的小夥伴前來試鏡。
第三簡介照片需簡單清晰
影視演員的簡介里照片是非常重要的,一張照片不能左右一個演員的好壞,但是一張好的照片可能會成為你試鏡的入場券。很多人都會化濃妝、極度擺拍以留下最好的照片。但是如果這張照片一點都不像到時候前來試鏡的你的話,反而會給試鏡官留下極差的印象,因此簡介照片需要保持簡潔,讓選角導演看到你近期最真實的容顏,這樣才能第一時間大概了解你貼不貼合特定角色的描述,做出初步預判,不耽誤彼此的時間。
第四反其道而行之的表演往往印象深刻
想要被選角導演注意到的方式有很多,最簡單也最聰明就是用不同的演繹方式來詮釋一個角色。比如哭戲不一定都要放聲大哭,喜悅也都不用都掛在臉上,就是要通過更加新穎又或者有別於其他試鏡者的表演方式。
第五就是要常試鏡
不要懶。試鏡是很多影視劇選擇演員的必要一步。如果你不去試鏡,機會就少,這是沒有辦法的。如果覺得一直在試鏡但是一直沒有被選上也不要氣餒,混個臉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可能也是這類角色競爭太激烈,或者不適合你,因此也要考慮是不是應該重新衡量自己,換一些角色再試試。
② 作為導演,如何引導演員表演
雖然我覺得用掌控這個詞有點問題,但還是想從以下幾點說說自己的見解:
3 盡量用簡練 精確 的詞或短語 告訴演員你想讓他/她表演的事情/狀態:例如在拍攝電影《少年的你》時,曾國祥和冬哥(周冬雨)就是很熟,可以直接和她說剛才那條演的很差,可以訓她、和她開玩笑。有時候她也很質疑自己,曾導就會安慰鼓勵她說其實那條演的很好。千璽雖然是個新演員,但是他很感性,也很敏感。一進組就看出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一個演員,對劇本很了解,也很喜歡這個劇本。他也問了曾導很多問題,對角色的了解很深。可能因為千璽在小北身上找自己的影子然後投入進去,就很快地找到了角色的狀態。因此和千璽不用討論太多,他話也不多,拍攝時候和他講這場戲發生了什麼、節奏是怎麼樣就足夠了。遇到比較重的感情戲他有時也會找不到切入點,很難投入進去,這時候就可以給他多一點時間培養情緒,和他多說一點小北的背景和家庭歷史,幫助他更好地了解這個角色。他自己也會找方法,比如他會找一些情緒上和那場戲很近的文字,不斷地看那些文字,給自己建立情緒。
最後我想說:沒有不好的演員 只有不好的導演。一出好戲是需要演員和導演一起努力的結果。
③ 導演的技巧:如何指導演員
導演的技巧:如何指導演員
如何指導演員,這件事可以當作一門技巧來傳授,沒必要將其神秘化。在教授導演關於表演、劇本分析和排練方法課程的這些年裡,我逐步開發出一系列准則和工具,這些也正是本書的主要內容。這些准則和工具都很簡單,但這個簡單並不意味著「愚蠢」,而是代表著「基本」。它們既非秘而不宣,又非不可捉摸,而是客觀且實用。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們當成一套確實可遵循的准則來用。但它們不是「食譜」,而是意在為你開啟屬於你自己的、無價的直覺。
世上沒有一本書能讓你亦步亦趨地學會如何導演。你要忘掉想把所有事做「對」這個念頭。對很多人來說這很困難,它看似違背了我們受過的所有教誨。雖然我一直主要在洛杉磯教學,但我的腳步也同時遍及全國和海外地區。我發現基本上所有地方的孩子都被教育成要取悅老師、成績至上以及給同學留下深刻印象的樣子。
我想要稍微改變一下你們的想法。在我的班上,我會帶領同學進行一系列練習,首先是獨白,然後加上場景,即使有時候練習內容看起來有點奇怪,我也讓他們耐心跟隨我、配合我。因為每一次練習我們都是分離出表演技巧的某個元素,藉此觀察它是否對導演有幫助,每次只做一項。有時候學生會不安。他們急於尋求結果,想要「表演」,以及努力想找到把事情做對、不要犯錯的方式。
但是對於你們選擇的這個職業來講,犯錯並不總是壞事。對於腦外科醫生和飛行員來講,幾乎不可容忍犯錯。但是對我們這些又幸運又愚蠢,為了追求夢想而進入娛樂產業的人來講,犯錯反而可能讓我們因禍得福:它能讓我們擺脫成見、隨機應變,能為我們開啟創新之路。有時候錯誤是我們潛意識的一種表達,我們需要靜靜傾聽。甚至可以這樣說:作為一名藝術家,我們需要因犯錯而感到興奮。
人難免犯錯。我們就是會犯錯誤的生物,生來如此。你作為一個導演、一個項目負責人,必須學會在自己或他人的錯誤中找到創造力和積極的一面。
藝術家天生憂郁、多慮且迷信。這並不是壞事,它讓你追求完美,懂得關懷。此外,善於觀察生活黑暗面的這種能力不只在執導劇情片和悲劇電影時是一個優勢,而且對執導喜劇也有幫助,因為喜劇往往隱含傷痛。
但是如果一個導演很消極,或是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於演員身上,這就很糟糕了。我經常提醒學生,無論演員給他們帶來怎樣的麻煩—抗拒某一段對話中的台詞、某個動作、假發的顏色,或者忘記台詞、討厭合作演員—他們都應該對自己說:「我很高興能發生這件事!」而且要發自真心地說!
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以後再也不說「別無選擇」這四個字,你的前景將一片光明。娛樂產業始終有讓我們能作出創意選擇的空間。如果你想要一段排練期,總是可以找到時間和金錢來實現,你也需要為此放棄些什麼,也可能需要付出專門的努力或者昂貴的場地,但是你終究有的選。
如果某項目的製片人對你說,除非你接受某位演員來出演主角(你認為此人無法勝任該角色),否則就籌不到錢,你就必須作出選擇,是要與這個演員合作,還是讓自己轉身離開。我並不是要你食言或是信口開河,但是只要你堅持自己抉擇時的感受,並以此來寬慰失望的心情,就能解放自己。沒有自由就沒有創意。
有些學生對我說,我提出的想法和技巧最初看上去激進而冒險。有一位年輕的編劇說,她發現我所提到的事情是「反直覺」的。最開始我很驚訝,但是後來意識到,很多人將意見誤會成了直覺。意見唾手可得,無須醞釀。有時候人們認為直覺就是最初湧上心頭的想法,認為直覺也不需要經過沉思。事實並非如此。為了觸碰到直覺,你需要深潛到原有的見地之下,通向靈魂最深處的資源。你需要辨別並拒絕那些平庸、淺薄、陳舊的選擇。
我無意於潑冷水或是讓你懷疑自己的直覺。沒有優秀的直覺就無法成為優秀的導演。我也不能給你開出一份處方,保證讓你拍出一部好電影。我給你的每一條准則都可以被打破;而且如果打破它可以讓電影變得更好,那麼理應如此。技巧本身並非目的.,它存在的意義是為靈感攻城略地、披荊斬棘。
思如泉湧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該怎麼做。理論上這是成立的。但是何時才有靈感,這你可說了不算。而且如果你強求靈感,隨之而來的緊張感只會增添壓力,讓你在尋求水到渠成的靈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技巧有兩點奇妙之處:一是給你提供一個依靠,讓你在等待靈感的時候不至於茫然失措;二是讓你的頭腦得以呼吸新鮮空氣,讓你可以思考和選擇。當靈感最終決定降臨時,你已准備充足。如果你的技巧已經足夠嫻熟,就可以放心信任直覺,無須有後顧之憂。
但如果你的技巧還缺乏鍛煉,你可能會把假設當成直覺,將成見誤認為視野。所以我要帶領你打破常規、質疑傳統、超越你的偏見和假設、潛入表象之下,在一個更新、更深的層次上喚醒你的直覺。換句話講,就是學習規則,然後拋諸腦後。
這些導演工作都需要下功夫去練習,也許比你之前預想的要多。但是我會一路帶你走過,寸步不離。一旦你跨過了這道門檻,就會覺得天空海闊。如果你是那些已經擁有導演技藝的少數幸福者之一,那麼你已經明白不斷學習和進步有多重要。因此對你來講,本書提供的建議和練習意在挑戰、更新和延伸你的技巧和想像力。
有一點要事先提醒:我不是要教你變得「商業化」。努力商業化往往只是沒做好常規工作的一個借口。在周一早晨報紙登出上周末票房數字之前,沒有人知道怎樣做才是商業化的。在這個行當,如果有人拍著胸脯向你保證他可以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你完全不用理他。
;④ 電影導演技巧
電影導演技巧
電影導演要掌握哪些技巧?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電影導演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開始要晚
一個電影故事一定要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從故事盡可能晚的時刻開始講起。一個電影如果用太多的時間去建立角色們生活的普通世界,用三周的時間去描述一個三天內就能講述的故事,整個影片就會顯得鬆懈無神。
在一些場景里,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那些不必要的進進出出和打招呼上。試試看這個場景是否可以從中間開始。一個喜歡自己剪輯的編劇或導演經常發現:如果一個場景剪掉開頭的兩句對白,特別是剪掉結尾的兩句對白後,這個場景的力量反而加強了。
2、用畫面「展示」,而不是用對白「告訴」
電影首先是一個視覺媒介;電影中幾乎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需要表現的內容都最好通過畫面展示而不是用對白或旁白解釋的方式來呈現。當影片布下的視覺線索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時,會額外表現出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內在的心理、潛藏的歷史以及情感的沖突——這些遠比直白的解說要表達的更好。而且,如果你在影片中展示而不是告訴,你將會把更多的銀幕時間留給那些更重要的內容。
3、隱藏動作
有時,讓觀眾與影片中的動作保持一定的距離,會極大地喚起觀眾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如果我們在摔門聲中聽到門縫後面一場重要的對話,會比親眼目睹對話更讓我們關注。一場肢體沖突如果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會增加其暴力程度。一個詭異的角色,如果經常被提及但從未完整的暴露於觀眾面前,會得到一種巨大的甚至神話似的表現。
審慎的展露和揭示會激發觀眾想要了解更多的慾望,積蓄觀眾的懸疑,直至稍後全面揭曉的時刻,巨大的沖擊也隨之誕生。
4、探尋動作
探尋鏡頭(discovery shot)可以有選擇性的展示動作,同時讓觀眾宛如身處電影場景之中。
動作的探尋鏡頭經常傳達一種偵查的感覺,彷彿觀眾正小心翼翼的在房間里躡手躡腳的行走並環視四周。通常,視野從動作之外的地方開始,隨著躡手躡腳的移動逐漸展示出場景中的主要事件。例如,一個平搖鏡頭(panning)先展示出一處空落的床角,然後緩緩搖到床上一對夫婦在翻雲覆雨,鏡頭繼續搖,漸漸地,一個持槍的男人出現在門口。利用手持攝影機,可以更好的暗示有人走進了場景中,他仔細地掃視房間中的物品,彷彿在挑選最終落入他視線的線索,手持攝影機的這種效果更加強了這種即時感和懸疑感。
固定的探尋鏡頭更有一種竊x聽的感覺,彷彿占據了一個有利的隱蔽位置在偷偷見證角色的生活。攝影機不動,人物不斷地走入走出畫面,攝影機從它固定的'位置發現了角色的秘密。
5、開頭,中間,結尾
不管是在構思一個新故事的大框架,還是在製作過程中設計故事的某個具體情節,抑或是在後期製作剪輯一個故事時,你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建立和加強這種
三幕敘事結構。
第一幕:形成問題。展示和介紹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展示打亂這一日常生活的激勵事件,並讓主人公即將面臨的風險和危機盡可能的清晰和引人注目。
第二幕:加重問題。沖突越來越深,影響面越來越大。主人公最開始的反應和應對已經顯得遠遠不夠了。
第三幕:解決問題。事件逐漸到達不可避免的高潮並最終得到解決。創造一個強烈的「但是」。
6、什麼是生死攸關的危機?
盡早並盡量清楚地讓觀眾意識到影片中的危機是什麼——主人公他(她)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東西——或者說如果反派角色勝利了,主人公失去的東西。主人公為保持他(她)的世界而對抗反對勢力的進攻時所付出的種種努力,就構成了電影的核心張力。如果一個電影缺乏張力,往往是由於以下原因:
①危機並沒有被很好地闡釋;
②危機的嚴重程度不夠高;
③反派角色的威脅性還不夠強。
7、情節是客觀的事件,故事是有情感的事件。
情節指的是電影中發生的事情;故事指的是角色對於所發生的事件的感受。在《黑暗騎士》中,情節的設置是:好人對抗壞人,蝙蝠俠要從精神錯亂的小丑手中救出高譚市。而影片的故事設置則是:蝙蝠俠要面臨損毀名譽的道德危機。
故事與電影中的角色有關;主題則與普遍的人類境遇有關。主題是嵌入在影片中,並隨著觀眾對影片的體驗而逐漸顯露的關於生活的真相。主題往往與人類精神世界的斗爭和力量相關,例如:誠實是最好的策略;愛會戰勝一切;每個人都與眾不同;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小心你的慾望。
一個電影可能含有不止一個主題;事實上,影片作者和觀眾對一部影片的核心主題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
8、每場戲都必須有新信息
可能沒有任何類型片能夠像喜劇一樣得到觀眾如此明確的回報,觀眾的笑聲即刻證明了成功。但是如果編劇和導演僅僅靠插科打諢和詼諧話來支撐一部喜劇可能很難長久的取悅觀眾。一個喜劇可能通過外在給人以體驗,但是它也需要優秀的講述、結構和角色。好喜劇最終是脫生於它的支撐基礎——創造有趣的情境,讓人們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9、讓演員干點什麼
導演要記住這一條:讓演員在一場戲中總是有點動作——比如熨衣服、塗指甲油、修車——即使劇本中沒寫這些內容。這個動作應該是具體的、揭示角色的、補充對話或與對話完全相反的或揭示潛台詞的。
10、便利或不便利的巧合
讓你的主角通過努力獲得勝利或導致勝利的信息。不要利用偷聽或偶然地發現重要信息這種便利的情節來幫助主人公解決他面臨的兩難選擇。如果你確實引入了一個偶然的巧合,那麼在巧合之後讓主人公面臨一個更艱難的困境,這樣觀眾才可以接受。
11、掛燈籠
在兩個小時內講清楚一個復雜的故事是很難的;這時使用情節巧飾有時是在所難免的。一種方法就是「掛燈籠」——讓電影中的某個角色提出觀眾看到此處時產生的疑問。當角色意識到這不可能時,觀眾很可能也會贊同。
12、高潮就是真相
影片中的高潮並不是那些最激烈的動作或陰謀被揭示的時刻;真正的高潮是主人公認識自己真正內心本質的時刻。主人公之前被秘密、謊言、恥辱、恐懼等支撐的虛假自我會被完全剝除,一個完整的真實自我顯示出來。
一個英雄人物會面對真相並在真相中成長。而在悲劇中,主人公無力自我發展,最終導致一個悲劇的結局。
⑤ 戲劇影視表演的技巧
關於戲劇(影視)表演的技巧
電影的現場拍攝是分鏡頭進行,電影演員在現場為能達到一種表演所需要的角色的狀態,要盡可能地消除理性對自身的支配,從而達到角色的感性狀態,這是表演的關鍵。下面是我整理的戲劇(影視)表演的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1影視表演的技巧(一)
在正式學習這三大部分的課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電影表演藝術,包括電視表演藝術的方方面面,這樣將對下面的學習有所幫助。
演員在攝影機或攝像機前,以演員自身為創作手段去體現影片內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這就統稱影視表演藝術,它的核心就是解決演員與角色的矛盾。
演員自身:在表演藝術創作中,創作者、創作的工具材料、和創作的產品即人物形象這三位一體統一於演員自身。
影視演員應掌握和磨練自身的外部表現工具-形體、五官、聲音、語言以及各種技能,並掌握一整套表達人物情感、思想的內部心裡技巧,他依據劇本,在導演指導下進行二度創作,將人的藝術形象從劇本體現到銀、屏上。
表演藝術的創作主要表現在獨特的再體現和鮮明的性格化,又能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隱藏在劇本字里行間的深邃的作者意念,並對劇作的人物形象作有個性的補充和體現。這種再創作,就要求影視演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較高的文化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具以較深的理解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形象的表現力,從而達到演員與角色、生活與藝術的統一,體驗(即內部)與體現(即外部)的統一。
作為電影的種種特性,例如:它的逼真性、時空性、蒙太奇及電影特有的生產過程(電視也類似)必然帶來鏡頭前表演的種種特點。
一、銀、屏幕的逼真性:
銀、屏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影視反映現實極其逼真,將真實的現實環境(實景偷拍時,包括現實中的人們)一一納入自己的形象體系,這就是說,影視演員是在與現實相一致的真實景物中進行表現的。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與真實的環境融為一體,做到自然、真實、生活化。
二、演員以導演的分鏡頭劇本進行創作,其表演必須在導演的總體構思下,通過綜合手段體現出來。
演員創作角色的過程中,組成創作自我感覺的必不可少的各種因素和技術方法,如動作、假使、規定情境、想像、單位與任務、注意與對象、真實感與信念、速度與節奏、情緒記憶、交流與適應、邏輯與順序、性格化、舞台魅力、肌肉鬆馳、道德與紀律、控制與修飾、面部表情、聲音、語調、言語、造型等。為了掌握演技和進行具體的理論及分析影視片表演鑒賞,我們先從表演的內部技術學起。
一、動作
表演(員)的名詞就是動作。演員就是動作者。 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有它的“原因”、“目的”和“結果”,
這就是動作的三大要素。 動作-是演員技術最主要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重視它。演員表演時,僅依靠外在動作是不夠的,必須找出內在的根據(即目的)。如:1、削鉛筆 2、疲倦
二、注意力集中
人在生活中,除了睡眠外,他的注意力是不停的、時刻集中在一定的對象上的。那麼影視演員在銀、屏上的注意力集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它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對象上的一門技巧。銀屏上或舞台上的注意多為有目的的注意。
演員要強迫自己注意力集中,一方面要和實際生活一樣,同時吸引你的注意力集中的對象必須明確。所以,一個演員必須養成一種自然的注意力集中的習慣。演員需要有注意的對象,對象越有吸引力,就越有力量控制演員的注意力。演員在排練過程中,有時會被私心雜念所干擾或被外界各種現象所吸引,離開了應注意的對象,將會出現肌肉緊張、慌亂等現象。演員運用“注意力集中的技術”,假借於想像虛 2構,給自己提供根據,並對對象加以改造,使之有吸引力,就能把內部和外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注意對象上,從而排除私心雜念及外界干擾。
演員有意識地運用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可以對事物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增強記憶,為創作角色儲備豐富的素材。
有的演員在喧鬧的環境里也能進入角色,有的演員有一點聲音就會被打擾吸引,使他不能進行富有創造力的工作。這就說明他還沒有很好地掌握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因此,訓練一名新演員做到注意力瞬間完全集中在表演對象上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常地、不懈地練習方能成功。
* 注意力集中練習題:
1、在屋裡,注意聽屋外有什麼聲音。
2、注意聽外面的聲音,忽然改變聽門外有什麼聲音。
3、觸覺的注意力練習:蒙上眼睛,讓他摸指定的人。
4、味覺注意力練習:體會各種不同食品的味道(酸甜苦辣)
三、肌肉鬆馳練習(肌肉控制)
肌肉鬆馳是演員消除肌肉緊張的技術。肌肉的多餘緊張對演員總的自我感覺起著有害影響,會破壞正確的創作,妨礙對角色的內心體驗及外部體現。 一個演員如果沒有很好的修養,容易犯有莫不開和精神及肌肉緊張的現象,這對表演藝術有極大的影響。
例如:
一個人平時行動很隨便,但一站到鏡頭前,便總覺得手腳多餘,沒地方放,不知干什麼好,這些現象都是肌肉緊張所致。一個演員為了表情逼真,必須盡力想辦法使肌肉鬆馳下來,尤其是面部肌肉。
那麼什麼辦法可以使肌肉鬆馳下來呢?
只有當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種現象上的時候,肌肉才會松馳適度,動作才會自然舒適,注意力集中與肌肉鬆馳是互相幫助起作用的。也就是說只有注意力集中,就可以幫助松馳;反之,如果肌肉產生多餘的緊張,也證明注意力沒有很好的集中。
演員在表演空間里,精神應該集中,肌肉應該解放,把精力很合適地消耗於動作中,有意識地鍛煉肌肉鬆馳,有意識地鍛煉和控制自己的肌肉鬆馳和緊張,達到能夠自由運用肌肉的狀態。在這種情形下的各個形體器官才能富有表現力,才能表達角色的內心體驗,自由地流露出內在的情感,達到預期的創作效果。
*、肌肉鬆馳的練習:
1、坐在椅子上,使全身肌肉鬆馳到零度(即人在醉酒、重病時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動作特徵)
2、全身肌肉鬆馳後,緊張右腿的肌肉再將全身肌肉恢復適度。
影視表演技巧(二)
四、想像與創作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是的,演員要是沒有想像會是什麼樣子呢?
想像-是演員內部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補充、啟發演員內在創作的基礎。演員在鏡頭前處理一個動作或一件事情,都必須利用“想像”。但“想像”是不能“假設的”。
3 一個演員必須能夠“假設”,“假設”就是創造的開始。影視劇中的一切全由構思造成,一切都是虛設的。如:道具、服裝、景物、對話等,都不是自己生活中的,演員本身是以角色的身份出現的,他的任務是把劇作家構思的劇本,經過藝術加工,用動作、語言、形象等手段,逼真地表現在銀屏幕上。我們要在假定的環境里,根據生活現實,真實地表現出來,這就需要演員的創作。
每個演員必須要具有充分的想像力,把劇本的角色當作你本身的事,這種想像過程就是當你中途退場,場末又上場的空間里想像完全地把它聯系起來。這種想像不是劇本和導演所能告訴你的。如:十分鍾前你在扮演年輕的小夥子,而瞬間你已變成白發蒼蒼的老人,這就靠演員去想像這段時空的變化,從而確定起新的人物形象,由外形的年輕到蒼老,由精神的活躍到遲鈍,歲月的殘蝕,青春的消失,由外形到心裡,都需要你透過想像來完成。演員依據劇本提供的虛構事實和人物的基礎,用自己對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積累的素材。進入藝術構思的想像的過程,豐富和深化人物形象,在內心造成相應的體驗欲求、意向和動作。所以,一個演員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如果沒有豐富的想像力或想像力遲鈍的話,是很難做好一個演員的。
想像是根據記憶而發展的,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把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儲存起來,放在記憶的倉庫里,因為這是演員創作的素材,總會用得著的。
* 想像的`練習
1、你到了非洲森林中,迂到了什麼事情?
2、你死了三十年又活過來,那時中國將是什麼樣子?
3、看一張人物畫像,想像出他三十年的經歷。
五、真實感與信念:
真實感與信念是使演員對劇情所虛構的一切特有真情實感並真誠相信的技術。真實感與信念互為作用,同時存在;而沒有二者,就不會有體驗和創作。
演員在表演空間里所接觸的一切:布景、道具和人物都是假設的,都是由藝術的虛構而成的,演員處在舞台上和鏡頭前的每一瞬間都應充滿信念,相信所體驗到的情感的真實和所進行著的動作的真實,並假借於合乎邏輯和順序的形體任務和動作,並用“假使”和規定情境來為行為和動作找根據,使演員獲得真實感和信念,從而進入‘我就是’-存在著、生活著,我和角色同樣地在感覺和思想的創作狀態。
如:二個人在生活中是夫妻關系,但在表演中卻規定是敵我關系或其他矛盾的對立雙方,那就要把對方當敵人來對待……
有信念和真實感,戲才能感人,才能把觀眾帶到劇情中去,如果演員對注意對象的信念不夠,對對象的態度不對,就不能產生信念和真實感。
*真實感和信念的練習
1、把帽子當作小貓。
2、斧頭和鐮刀不好使了,把它磨的飛快,結果不小心把手碰出血了。
3、度假,去郊外湖邊釣魚。
4、夏夜,捉蟈蟈。
六、情緒記憶
情緒的記憶也可以說是‘情感的記憶’或者是‘激情的記憶’。演員可以調動來幫助自己創作角色的、對過去所體驗過的感情和激情的記憶。情緒記憶在演員創作中不僅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演員內心創作的最好的和唯一材料,通過運用情緒記憶的技術演員可以回想起同角色在某種規定情緒中相類似的情感和激 4情,這樣,對演員體驗角色,同時還可以用情緒記憶的活生生的材料加以補充,使體驗具有魅力和感染力,使演員的創作豐富而完整。
除情緒記憶外,還有感情記憶。包括:聽覺記憶、味覺記憶、嗅覺記憶、觸覺記憶、視覺記憶。這五種感覺記憶能幫助情緒記憶。
演員經常運用的是視覺和聽覺記憶。如:看到一個陌生人,過後你能說出他的特徵等;聽音樂和歌曲,記住後能唱出來,這是聽覺記憶。演員儲藏的記憶越多,他的情緒越豐富,對創作角色越有幫助,所以演員應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加以思索,一一儲藏在寶庫中,加強自己的修養……
情緒是演員自己產生的,導演和其他各部門是幫助演員產生情緒的,而演員就根據導演所指示的方法,和其他條件,學會在鏡頭前能看見能聽見,進入環境,產生出角色所需要的正確情緒來。
影視表演技巧(三)
七、交流
交流就是有對象的表演:交流就是與他人的思想、動作、情緒的互相給予與接受。進而言之,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與對手之間的思想感情、意志、願望、動作等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交流主要有:
1、與對手演員(角色)之間的直接交流;
2、自我交流,即是演員(角色)理智與感情的斗爭或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所形成的交流;
3、與不存在的或想像的對象交流,即演員與自己頭腦中想像對象的交流;
4、與集體對象的交流,即在群眾場面中演員同其他眾多演員的交流或劇場中與觀眾的間接交流。
在影視演員的表演中,經常運用與想像對象交流的技術。
演員要用具有內心根據的虛構把所體驗到的思想情感與對手相互交流,要感覺到在言語交流和無言交流時彼此之間形成的內在聯系(聯結),如果使體驗和情感合乎邏輯而有順序地聯系起來,就會發展成為一種交流的力量。
交流有外部的形體的交流過程;還有更重要的內部的精神的交流過程。如不能做到從內部交流到外部交流,也可用一些手法從外部達到內部,先激起交流過程,然後激起情感。
由於電影表演的特性,掌握言語交流有其特有的方式:
1、與對手處於同一畫面中,可以直接交流;交流雙方被分切在單獨的畫面中,演員要與想像的對手交流。
2、在自我交流時,人物處於畫面中,獨自與畫面是同步的;人物處於畫面外,獨自與畫面是對位的。
3、常以旁白和解說的方式,與想像的觀眾交流。
4、後期配音階段,演員面對畫面中人物的表演,要重新喚起人物內心的感受,使角色的言語交流與畫面融合。
註:本世紀四十年代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相繼問世後,歐美國家一些學者、專家和戲劇家運用這些學科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對表演藝術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交流理論,主要有:交流的模式、交流這的信息反饋、多層次交流等。
*交流的練習:
1、哥哥在工作,妹妹去看書,哥哥把書搶來不許妹妹看,但妹妹對這本書很感興趣,又把書偷到手,其實哥哥早就發現了,當妹妹拿書要走時,哥哥說:“把書放下。”
2、一個技術不熟練的理發師給一個愛挑剔的客人理發,理發師越小心越出毛病,客人越看越不順心。
3、星期六姐妹兩人都在等自己的男朋友,都不想讓對方發現,都想把對方支走,但誰都不肯走。外面有人,都認為是‘他’來了,跑出去,結果是鄰居家來客,最後二人都明白彼此的意圖了。
八、假使:
5 “假使”是指演員藝術想像的虛構。是在表演創作中的開端,它能把演員從現實生活中上升到藝術創作的境界。它能推動演員的想像,喚起演員的情感和情緒記憶,能使演員設身處地地生活於角色的規定情境之中,從而使內部和外部動作正常地、有機地、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所以它是演員內心創作活動的推動力和刺激物。普通的“假使”只能引起有意識而連貫的想像,引出邏輯的層次和動作;“有魔力的假使”卻能單獨地在一剎間反射式地激起動作。
“假使”總是和規定情境緊緊聯系在一起,它們都是一種假定,有“假使”而沒有規定情境,就不能具有必要的刺激力量。 演員善於利用“假使”,會推動自己在各種條件下的創作活動。例如:在攝影棚里拍攝面對大海遙望親人的特寫鏡頭,就需要演員運用這一技術來激起自己的想像和內心活動,以便完成根本沒有大海的“遙望親人”的動作。
影視表演技巧(四)
九、規定情境
規定情境是角色展開行動的依據和條件,它制約著角色行動的性質、樣式和航速的心裡活動。同生活里一樣,影視劇中脫離規定情境的動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是在一定的規定情境中進行的。同樣的動作,一旦改變了規定情境,則必然使人物動作的方式和心裡活動發生相應的變化。
規定情境是演員扮演的角色面臨身處的各種情況的總稱。包括劇本的情節、事件、時代、劇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人物活動的環境、人物關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時此刻所處的境況等。
演員對角色感受得越具體、深入、敏銳,他的動作越鮮明、生動和恰如其分。反之,動作就流於一般化。
演員要從劇本的情節、事件、人物關系及台詞中去挖掘和豐富角色的規定情境,展開想像,真實地生活於規定的情境 中,從規定情境中出發去完成角色的行動任務,激起內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機思維。
*規定情境的練習:
1、夏天的深夜下著雨,去尋找心愛的小貓。(注意:當時的天氣狀況、尋找愛物的心情、找到前後的不同表現)
2、在炮火連天的前線,身負重傷,接通電話線。
十、適應:
適應:演員在表演中與對手交流時彼此作出各種不同反映並影響對手的技術。
適應能力和作用有多種多樣,而每一個演員都有自己獨特的適應方式:
a、每種新的生活條件(即:環境、地點和時間)的改變都會使適應起相應的變化;
b、演員表達所體驗到的每種情感,都要求有極細致的適應特點;
c、一切交流形式及在各種場合下進行交流都需要有相應的適應。演員在表演時必須善於去適應環境、時間和每種人物。演員的適應有時能補充語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東西傳達給對方。
適應的產生一般可分為二個步驟: 1、選擇適應; 2、完全適應
適應在生活中通常是下意識完成的,但在當眾創作時,下意識的適應只是在情感自然高潮的瞬間自行產生出來。通過排練往往能尋找到准確的適應,當然有時也會在實拍過程中產生即興的適應。
*適應的練習
6 1、你需要到城外去看朋友,希望在那裡很愉快地度過一段時間,火車是二點開,現在已經一點鍾了。你怎麼才能早點從學校里溜出去呢?到底該怎麼辦?(不但要騙過我,而且還要騙過你的全體同學)
2、在夜裡,當大家都睡著的時候,你所用的適應方式跟你在白天當著人們的面所用的方式有什麼
不同?(用動作表達出來)
;⑥ 導演選角的技巧有哪些
導演選角的技巧有哪些
一個人如果想當影視演員,他或她至少應該具備怎樣的外形條件才能勝任行業的基本要求——顯然,這里只是講最基礎性的「上鏡」概念,並不包括某些影視劇人物需要的特型外貌。一直以來,影視劇演員塑造人物成敗與否,最首要、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必定是他或她的外在形象。
但除了外在形象,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了導演的選角。為了以正視聽,我這里把導演選演員的「規則」告訴大家,以下不代表全部,但已經很具體了,僅供各位參考:
一、藝人經紀公司:導演是如何選演員的
首先通過專業的副導演根據劇中人物的要求搜集演員資料,也就是所謂的見組照片和可能的視頻資料,然後根據這些信息找到相對合適的人選,這里一般也就是根據演員的臉譜和劇中人物的臉譜進行「對號入座」,如果有視頻的資料話,就再根據這個目標演員是否上鏡和表演水平做一個初步判斷,選出想見的目標人選,當然這里說的人選基本是所謂一線之外的,因為一線演員大家都比較熟悉,而且一般他們也比較忙,不怎麼會需要見人。
其次是由副導演通過電話的方式找到演員本人或演員的經紀人請演員在適當的時候來劇組見面,也就是常說的「演員見組」,跟參加招聘的大學生接受面試一樣,大體是進行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技術層面的,看其反應以及對表演的一般理解,有時需要的話在徵得演員本人同意的時候試戲,試戲也不一定就是試即將要演的戲,有時可能是隨意請演員自己表現一下;再一個是非技術層面的,就是聊天和問詢,這樣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演員的各方面性格特徵和個人魅力,看其是否會贏得觀眾的喜歡,是否能將目標角色扮演好。
再次在面試的時候有時候會現場用DV拍攝部分花絮以供最後定奪的時候參考,這個時候其實對於新人演員來說是很關鍵的步驟,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以為僅僅是看你的出身門第或僅僅看你的專業方面,更多的時候也會看你的人品,是否積極配合,是否謙虛,是否懂得行業的規矩,守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很多新人演員往往就因為在這個時候給劇組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所以最後落選,畢竟導演看你的時候是會考慮到將來要跟你一起工作很長時間的,大家在基本的做人上如果覺得對方不舒服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最後就是由製片部門跟演員或經紀人談酬金價格和工作檔期,這個環節也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對於新人來說,畢竟競爭比較激烈,價格不會是自己希望的那麼理想的,這就是所謂市場經濟的普遍法則其實,在這里我想提醒有些經紀人,你的演員你希望他有好角色,有好價錢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才可以,而不是當他是「搖錢樹」那樣的話搞不好會影響他的發展的。
只有經過了這幾個環節後,才能決定是否起用哪個演員。說難其實不難,只要認真對待,好好做人就可以了,如果說難也難,畢竟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客觀判斷,是由人來決定的,他一定有人的心理因素。
二、演員導演具體做什麼?演員導演怎樣挑選演員?
演員導演(casting director),又稱演員副導演,專職為影視劇配合導演創作挑選演員。從主角到配角、從特邀演員到群眾演員都是選角組演員導演的工作。劇組不同,人員設置也不同,有的劇組設置兩位演員副導演,有的設置一位,再搭配一到兩名助理,各有分工。
演員導演可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要找到合適的演員,首先必須熟讀劇本,了解製片方和導演對角色要求,選取備選演員,再根據製片方、劇組實際選定演員。
一般劇組選演員,先籌備一段時間,收集演員資料照片;然後根據劇本角色要求看照片挑選備選演員;接著約演員見面,有的劇組還需要試戲;最後從適合演員中根據演員藝術成績和價位及發展方向綜合挑選最終人選。這與以上藝人經紀公司分享的「導演是如何選演員的」流程基本一致。
演員導演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手頭自然就有了大量的演員資源,他們自然很了解這些演員的藝術發展軌跡,於是就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給製片方和導演推薦。做一名能找人的演員導演,不難,有一大堆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就行;但不是你打通了明星藝人的電話,人家就買你帳的,不是所有擁有厚厚一本演員電話號碼就可以做演員導演的。
做一名有技術含量的演員導演,有難度。要從某演員一大堆各式造型照片中發現其可塑性,安插到合適的位置,需要眼光。例如,當年潘虹主演電影《股瘋》,眾人大跌眼鏡,在人們印象中,潘虹一直是悲劇演員,《苦惱人的笑》、《杜十娘》、《人到中年》、《末代皇後》等等,最終潘虹以主演電影《股瘋》贏得金雞獎和百花獎,足可見選角導演的眼光。
對於演員導演,製片方可能有發行方面的要求,選來的.演員要賣座,劇組可能有資金方面的限制,不能超過預算,又要讓成片好賣、又要節約成本。;所以,演員排兵布陣要有學問,一線、二線、三線及新人、老藝術家搭配要合理。
目前,更多的劇組是過緊日子的,票房和賣片以及收視壓力逼迫他們壓縮製作費,大頭的演員費用自然首當其沖,所以在一部大型的電影或電視劇中,自然更迫切需要一個懂行的演員導演。
對製片方、劇組、導演來說,最理想的演員導演是能拿演員預算、了解演員市場賣片市場和觀眾需求、使用明星大腕老藝術家和新人搭配合理、談價簽合同一條龍全拿下、談定的演員陣容可觀、給出預算支出表反饋製作方、最後還能給劇組省錢的演員導演。能做成這樣的演員導演也算是他們那些人中的「一線」吧。
三、挑選電影演員和舞台劇演員有哪些區別?
一部電影的思想必須通過演員的表演方能成為具體的東西。正如環境的因素(音響、時間和形象)是設計出來的一樣,在那一環境中活動和對其產生影響的演員也同樣可以設計。演員「設計」主要包括挑選演員(分配角色)、設計動作和語調,從而以與影片的思想風格相諧調。一個演員是否富於個性,可以影響一部電影的整個性質。
挑選電影演員不同於挑選舞台劇演員。在舞台劇里,比起在電影中,演員更容易適應他的角色。實際上,使自己變成另一個人的才能,這是對舞台演員起碼的要求。例如,一個有才華的三十歲的女演員,可以在舞台上扮演七十歲的老太太而毫無遜色。這是由於舞台演員和觀眾之間,在美學欣賞時和實際情況中,隔了一段距離,所以在性格刻劃和適應性方面可以留有充分的餘地。因此,挑選舞台演員時,戲劇才華這一因素(聲形訓練和戲劇才智)就較之身體和心理上的相似關系更大。既然在舞台上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演員和觀眾的交流,即使在沒有服裝、布景和化妝的情況下也可以辦到,那麼實現這一目的的才華也就是頭等重要的了。
然而,在電影中,這種過程一般是反過來的。劇中人物得適應扮演他的演員。觀眾和電影演員之間的關系如此密切,以致沒有什麼幻覺的餘地。在這里,一個三十歲的女演員不論她多麼富有才華,要她扮演一個七十的老太太,只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才能成功,而且也只能偶爾為之。
;⑦ 電影導演採用什麼技巧來使演員獲得最佳表演
例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是低調的人,沒有給出很多指導,喜歡做最少的拍攝。當達蒙與馬特·達蒙(Matt Damon)合作創作Invictus的第一天,他就拍攝了一張復雜的照片,並說道:我們將移至下一個設置」。
驚訝的達蒙感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問他是否可以再做一次。伊斯特伍德平靜地對他說:「你為什麼要浪費每個人的時間?」
Matt D.明白了這一點。伊士活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
附錄:約翰·韋恩(John Wayne)對福特在Stagecoach上的導演技術的簡短解釋提供了關於福特工作方式的有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