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以下這些:
1、1938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
2、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
3、1941年進入中華劇藝社,並出演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
4、1946年出演劇情電影《忠義之家》。
5、1947年主演劇情電影《無名氏》。
6、1948年主演愛情電影《遙遠的愛》。
7、1949年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並主演了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
8、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農家樂》。
9、1956年主演電影《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哥哥和妹妹》。
10、1957年主演的體育電影《女籃5號》上映。
11、1958年主演劇情電影《紅色的種子》。
12、1959年出演劇情電影《青春之歌》《林則徐》。
13、1961年主演劇情電影《摩雅傣》。
14、1963年主演劇情電影《北國江南》。
15、1979年主演劇情電影《海外赤子》。
16、1982年主演文藝劇《上海屋檐下》,並憑借該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7、1984年主演劇情電影《青山夕照》。
18、1985年出演愛情劇《我是一片雲》。
19、1987年主演劇情電影《閨閣情怨》。
20、1995年,秦怡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1、2002年出演情景喜劇《活個精神頭兒》。
『貳』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天津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我能記得有下列幾位:
馮 喆 (1920-1969) 出生於天津,原名馮貽喆,祖籍廣東南海(佛山),我國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羊城暗哨》、《金沙江畔》、《桃花扇》、《南征北戰》、《淮上人家》、《沙漠追匪記》、《鐵道游擊隊》、《鐵窗烈火》…
郭振清 (1927一2005) 出生於天津武清,國家一級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代表作《平原游擊隊》、《決裂》、《六號門》、《獨立大隊》、《英雄兒女》、《英雄司機》、《艷陽天》…
謝 添 (1914-2003) 出生於天津,原名謝洪坤,祖籍廣東廣州番禺區,六十年代二十二大明星,我國著名演員、導演。代表作《林家鋪子》、《洪湖赤衛隊》等,導演《甜蜜的事業》、《錦上添花》、《七品芝麻官》《小鈴鐺》…
石 揮 (1915-1957) 出生於天津,原名石毓濤,我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代表作《我這一輩子》、《姐姐妹妹站起來》、《腐蝕》、《關連長》等,導演《雞毛信》、《天仙配》…
白 穆 (1920-2012) 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南征北戰》、《難忘的戰斗》、《春苗》、《翠崗紅旗》、《一場風波》、《兩個巡邏兵》…
陽 華 (1915-1978) 出生於天津,原名郭壽定,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喬老爺上轎》、《南征北戰》、《51號兵站》、《不夜城》、《宋景詩》、《紅色的種子》…
魏鶴齡 (1907-1979) 出生於天津東麗區赤土村,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魯班的傳說》、《家》、《燎原》、《飛刀華》、《中華兒女》、《北國江南》、《祝福》…
殷秀岑 (1911-1979) 出生於天津,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喜劇電影演員。代表作《不拘小節的人》、《王老五》、《患難夫妻》、《山河淚》、《異想天開》、《馬路英雄》…
張子景 1935年出生於天津,國家一級演員,我國著名影視演員。代表作《聖城記》、《火葬》、《海誓》、《龍須溝》、《牧馬人》、《郵緣》、《紅色娘子軍》、《異鎮》…
『叄』 誰知道演員向梅的網址或近況
向梅,原名武相梅,原籍河南鞏縣,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向梅自幼喜愛文藝,上中學時就是學校業余話劇團的演員。中學畢業後進入天津大學建築系學習。1957年由於偶然的機會參加拍攝影片《女籃五號》,初上銀幕,向梅表演的樸素、自然、本色,獲得觀眾好評。同年向梅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從1957年到1964年,向梅在《紅色娘子軍》、《北國江南》、《夜航》中扮演類型各異的角色。在《紅色娘子軍》中她扮演一個由童養媳成長覺悟的紅軍戰士形象——紅蓮,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較准確,表演得內在、含蓄、真實、可信。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由本色表演進入到創造角色的階段。
文革結束後,向梅在《保密局的槍聲》中扮演一位機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在《藍色檔案》中扮演一位雙面女地下黨,在銀幕上塑造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
八十年代,向梅更是勇於挑戰各類新的形象,相繼出演了《琴童》中的女歌手,《永不調謝的花朵》中的烈士張志新、《代價》中的知識分子等,甚至在電視劇《丁香別墅》中一人分飾三角。
進入九十年代,向梅又參加了《月隨人歸》等影片的拍攝,但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銀屏,向梅的表演質朴自然,戲路很寬,人物類型變化多樣,參予演出影片多部,碩果累累。
因在《流亡大學》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曾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
獲獎情況及主要作品:
電影:
《女籃5號》(1957) 《夜航》(1957)
《布穀鳥又叫了》(1958) 《重要一課》(1958)
《兩個營業員》(1958) 《千女鬧海》(1958)
《好孩子》(1959) 《紅色娘子軍》(1960)
《金沙江畔》(1963) 《北國江南》(1963)
《東港諜影》(1978) 《保密局的槍聲》(1978)
《琴童》(1980) 《藍色檔案》(1980)
《飛向太平洋》(1982) 《奇跡會發生嗎?》(1982)
《最後的選擇》(1983) 《流亡大學》(1985)
《夏日的期待》(1987) 《無罪殺手》(1988)
《一代槍王》(1989) 《地獄.天堂》(1989)
《月隨人歸》(1990) 《千里尋夢》(1991)
電視劇:
《長夜行》 《新郎之死》
《鼓浪嶼號》 《永不調謝的紅花》
《藍屋》 《丁香別墅》
《代價》 《流逝的歲月》
因在《流亡大學》中飾演校長夫人,於1987年獲上海市文聯舉辦的首屆文學藝術獎優秀電影表演獎、中國電影表演學會表演獎。
摘自網址:http://www.iambm.com/ibbs/info/p90000_11985_105930.html
『肆』 陽翰笙的個人經歷
1902年11月2日,陽翰笙於出生於四川省高縣羅場的一個絲茶商家庭。
陽翰笙民國4年(1915年)就讀於高縣城關第一高等小學堂,民國7年(1918年)跳級考入敘府聯中(今宜一中),每學期成績均名列前茅。
1920年進入成都省立第一中學學習。在校期間,受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曾與李碩勛等自發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領導學潮,反對尊孔讀經和軍閥委派的官僚校長。學潮失敗,他被開除學籍,並被政府通緝。
同年,陽翰笙去瀘州川南師范學校拜訪了早期共產黨員惲代英。他們暢談了七天七夜。後來他不止一次說:「惲代英是照耀我走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盞明燈」。
1923年,到北京求學。期間結識了在中法大學學習的陳毅。
1924年秋,考取了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同年正式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被派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總會工作,並代表全國學聯參加上海工商學聯合會總會工作,協助蕭楚女編輯《工商學聯合日報》,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初,陽翰笙被派到廣東黃浦軍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任秘書兼教官,並擔任入伍生部中共支部書記,從此開始在周恩來領導下進行工作。
1927年「四·一二」事變以後,他先後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四軍政治部,協助林伯渠等工作。「八一」南昌起義爆發後,他參加起義軍南征,被委任為所屬第二十四師黨代表,參加了兩次會昌戰役。後又調任為起義軍政治部秘書長。起義失敗後,由海陸豐經香港轉回上海。 1927年底,陽翰笙和李一氓參加創造社,共同編輯《流沙》周刊和《日出》旬刊。
1928年,應郭沫若請求,周恩來批准,陽翰笙到創造社做組織工作,兼辦《流沙》周刊、《日出》旬刊。在此期間,他先後創作《馬林英》、《躉船上的一夜》、《馬桶間》等15篇小說,創作出《女囚》、《兩個女性》、《義勇軍》、《中學生日記》及《地泉》三部曲等8部中篇小說,開始了革命文藝生涯。
1929年冬,上海文藝界籌備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陽翰笙為12人籌備組成員之一。此後,他擔任過「左聯」黨團書記、「左聯文化局同盟(文總)」黨團書記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員會(文委)」書記等職務。在「左聯」和「文總」工作時期,陽翰笙分工領導「左翼劇聯」工作,開始從事戲劇運動的組織工作,並開始寫作。寫了理論著作《唯物史觀研究》、《社會科學概論》。他寫的評論文章《普羅文藝大眾化的問題》等,在左翼文藝運動中產生過較大影響。
1930年3月,他參與組織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先後擔任「左聯」黨團書記、文委書記和文總黨團書記,參加了黨對電影戲劇工作的領導。民國22年(1933年)春,寫成電影文學劇本處女作《鐵板紅淚錄》。此一時期他先後寫過18部電影(其中13部搬上銀幕)、8個話劇。
1935年2月,上海黨組織遭破壞,陽翰笙和田漢等同時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0月,雖由柳亞子、蔡元培等大力營救得以保釋出獄,但行動不得自由。在軟禁期間,他使用純繼、小靜、一德等筆名,先後發表了五六十篇雜文抨擊國民黨當局對日不抵抗政策和投降賣國路線,寫了電影《新娘子軍》、《生死同心》、《夜奔》,話劇《前夜》及一批有關戲劇電影的理論著述。直到1937年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協議,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到達南京,始獲得自由
從1928年到1932年,他創作了短篇小說10多篇和中篇小說8部,其中由《深入》、《轉換》、《復興》組成的長篇小說《地泉》,反映了大革命時期農村土地革命、城市職工運動和知識分子的生活斗爭。1932年,「左聯」成立了電影小組,陽翰笙寫了電影劇本《鐵板紅淚錄》、《中國海怒潮》等,是中國電影最早反映革命斗爭、體現反帝反封建要求的作品。
1936年底,陽翰笙創作了第一個話劇劇本《前夜》,較早以文藝樣式提出了反內戰、反投降的問題。
1937年秋,陽翰笙奉中共長江局之命,在文藝界從事抗日統一戰線工作。他和洪深、田漢等人會同在武漢的話劇、戲曲人士及國民黨的文化人士發起為華北義勇軍籌款的聯合公演,演出了洪深導演,金山、王瑩主演的《最後的勝利》,會後倡議成立「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建立了戲劇界抗日統一戰線。接著,他和馮乃超、老舍等人先後發起組織了「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團結文藝界人士從事抗日救亡斗爭。同年,他創作了5幕歷史劇《李秀成之死》,在抗戰初期產生了巨大影響。
1938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在武漢成立,陽翰笙任第三廳主任秘書,協助郭沫若組織工作。1938年陽翰笙又應趙丹、陶金等人要求,將電影劇本《塞上風雲》改編為4幕話劇。演出很廣。
1939年國民黨政府掀起反共高潮,脅迫第三廳人士集體加入國民黨。以郭沫若為首的進步人士集體推出第三廳以示抗議。當局採取羈縻政策,於1940年另設「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為郭沫若,副主任為陽翰笙。1941年春,在陽翰笙的推動和領導下,應雲衛、陳白塵等組建的民間劇團中華劇藝社成立。同年9月,陽翰笙創作了6幕歷史劇《天國春秋》,由中華劇藝社首演,引起強烈反響。這年冬天起,進步的話劇力量連續舉辦了重慶霧季演出。陽翰笙當時兼任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室主任,他團結了許多電影演員參加話劇演出活動。同時,還參加組織了歷史劇創作、民族形式問題和建立現實主義演劇體系等討論,批評後方戲劇運動中的不良傾向。1942年,他寫作了5幕歷史劇《草莽英雄》,反映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保路同志會的斗爭。國民黨審查機關下令「禁止出版,禁止演出,沒收劇本」,直到1945年秋「雙十協定」簽訂以後,劇本才得以上演。
1943年,寫成4幕諷刺喜劇《兩面人》(又名《天地玄黃》),深刻地批判了抗日時期國民黨當局的階級利己主義。1944年寫成5幕話劇《槿花之歌》,劇本以優美的語言,濃郁的詩情,歌頌了朝鮮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抗戰勝利後,在中共南方局領導下,陽翰笙和馮乃超等組織指導了中華劇藝社和各抗敵演劇隊的復員東下工作。隨即他回到上海,組建了昆侖影業公司,創作了電影《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與此同時,他受中共組織的委託,和於伶等人組織以上海為中心的國民黨統治區戲劇運動,進行反蔣的民主斗爭。
1949年3月,他經由香港到達北平,參加全國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中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中國電影藝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建國後,陽翰笙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副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秘書長,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委員,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
1960年,他以知識分子參加土地改革為題材寫作了4幕話劇《三人行》,由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出,獲文化部會演一等獎。
1964年創作的電影《北國江南》,卻受到康生、江青等策劃組織的在全國范圍的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無辜監禁折磨9年之久。在「文革」中,他蒙受不白之冤,被囚禁達9年之久。
1979年2月平反後,恢復工作,當選為中國文聯常務副主席。他還先後被選為中共八大列席代表,中國十二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陽翰笙一生著作等身,在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創作了兩部社會科學著作,8部中篇小說,10餘部短篇小說,17部電影劇本,8部話劇劇本,近200首新舊體詩歌,兩部日記,數篇文藝論文,數十篇回憶錄。他整理出版了《陽翰笙電影劇本選集》1卷、《陽翰笙劇作集》2卷、《陽翰笙文集》5卷。此外,他還撰寫了一系列回憶錄,統集為《風雨五十年》。陽翰笙一生寫下了700多萬字的文藝作品。
1983年5月,已屆八十高齡的陽翰笙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故鄉,寫下《探望故園》、《重回宜賓》等詩篇。
陽翰笙於1993年6月7日在北京辭世,終年91歲。新華社所發悼詞稱他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戰士、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和文藝界卓越領導人。」
『伍』 秦怡是誰呢
秦怡(1922.2.4-)女演員。原名秦德和。上海人。1938年上海中 華職業學校肄業後去武漢參加抗日宣 傳活動。同年至重慶,入中國電影制 片廠任實習演員,在影片《好丈夫》 中扮演角色,後相繼參加中國萬歲劇 團、中華劇藝社等話劇團體,在重慶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欽 差大臣》、《茶花女》、《天國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後》等二 十餘部話劇。抗日勝利後回上海,作 為「 特約演員」 參加拍攝《忠義 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 、《母親》等影片。建國後歷任上海 電影製片廠演員、上影演員劇團副團 長。是中國影協第二至五屆理事、全 國文聯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曾主演 《農家樂》、《兩家春》、《摩雅傣 》、《北國江南》等影片,並在《女 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 徐》、《青春之歌》、《海外赤子》 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主演 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 藝術顧問),獲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 劇飛天獎特別獎,本人獲首屆電視金 鷹獎優秀女演員獎。其表演細膩、質 朴、自然,具有東方女性的神韻。 演出影片: 1939年:好丈夫 1946年:忠義之家 遙遠的愛 1947年:無名氏 大地回春 海茫茫 1949年:母親 失去的愛情 1950年:農家樂 1951年:兩家春 1956年:馬蘭花開 哥哥和妹妹 鐵道游擊隊 1957年:女籃5號 1958年:紅色的種子 1959年:林則徐 青春之歌 1960年:摩雅傣 1963年:北國江南 1965年:浪濤滾滾 1979年:風浪 苦惱人的笑 海外赤子 1982年:張衡 1984年:雷雨 1990年:閨閣情怨 1993年:夢非夢
『陸』 魏鶴齡的基本信息
魏鶴齡(1907.1.14-1979.10.2) ,演員。
生於天津。中學肄業。曾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小販。1928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並演出《慳吝人》等劇。後參加晦鳴劇社去北平演出。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在上海市郊加入紅十字救護隊,因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優之死》,參與演出《蘇州夜話》、《亂鍾》、《戰友》等話劇。後又在上海戲劇協社、春秋劇社、獅吼劇社和中國舞台協會任演員。1934年入藝華影業公司,在影片《人之初》中扮演男主角,獲好評。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馬路天使》中,以含蓄深沉的表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販形象。從影同時亦參加舞台劇演出,曾參加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演出《欲魔》、《娜拉》等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火的洗禮》等。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中電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群魔亂舞》等。1946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在《追》等六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49年入昆侖影業公司,在影片《烏鴉與麻雀》中扮演誠懇朴實又膽小怕事的報館校對孔有文,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建國後在國泰、文華、大同等影片公司參與拍攝《人民的巨掌》、《彩鳳雙飛》等影片。1952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是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參加拍攝《家》、《探親記》,主演《魯班的傳說》等影片。1956年在影片《祝福》中,成功地塑造了純朴、忠厚、勤勞的貧苦農民賀老六的形象。一生共參加拍攝影片三十九部,演出話劇近四十部,其表演含蓄、樸素、真實,擅於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劇影雙棲
魏鶴齡(1907—1979年)天津市東麗區赤土村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時隨二叔下田、拾柴、捉魚、摸蟹。早年曾由爺爺課讀識字。中學畢業後因家中無力供養而失學。曾做過司葯。失業後跟繼父種田、耕地、放鴨子。挑過貨郎擔,當過賣貨郎,還到海河碼頭上扛過大包,做過搬運工人,嘗盡了人間生活的艱辛。
1928年6月,魏鶴齡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表演藝術。在那裡學習,除了供給膳食、住宿外,每月還發給四塊大洋做零用錢,學成後就可以當話劇演員了。從此魏鶴齡跨進了戲劇藝術的殿堂。山東實驗劇院是當時中國第一所正規的戲劇學府。由留美歸來的趙太侔、王泊生任院長,留美的吳瑞燕任教師,還有著名導演萬籟天、著名演員丁子明等擔任老師。環境的優越,加上魏鶴齡得天獨厚的天賦和刻苦認真的學習,使他很快成為表演成績突出的學員。學習一年的表演專業,就不斷登台演出,尤其是在田漢名作話劇《名優之死》中所扮演的名伶劉振聲這一角色,使他初露頭角而一鳴驚人。
魏鶴齡對於受苦受難的「小人物」懷有深深的同情,對於他們的不幸遭遇猶如自身,在表演時他融演員和角色為一體,嫉惡如仇,聲色俱厲地以發自肺腑的激情吶喊出劇作者的主題意圖,喊出了人民憤怒控訴黑暗社會的心聲。使他在表演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名優之死》的演出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在中國話劇舞台上的地位,也使他和田漢的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29年的《名優之死》到1959年國慶10周年演出最後一出名劇《關漢卿》30年舞台生涯,魏鶴齡一生表演過六十部話劇,其中戲劇先驅田漢同志的早期名著如《蘇州夜話》、《一致》、《江村小景》、《亂鍾》、《洪水》、《戰友》等,他都演過。他以田漢的名劇作始,而又以田漢的名劇為結,從而成為中國30年代進步話劇史上著名表演藝術家而永載史冊。
由於魏鶴齡在話劇上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當時電影界的廣泛重視。1935年魏鶴齡應著名電影導演史東山邀請到上海藝華影片公司拍攝電影《人之初》。這也是他從事電影藝術的人之初,一個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新開端。《人之初》電影的拍攝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從影的基礎,在以後的30年裡(1935—1965年)魏鶴齡不但在話劇舞台上,而且在銀幕上創造出了眾多感人的形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成為集話劇、電影雙棲於一身的一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
作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代電影人,魏鶴齡以他深沉、含蓄、質朴、典雅的表演風格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典型藝術形象。30年代他曾和趙丹、周璇、金山、顧而己、舒綉文、白楊、金焰、王人美、張瑞芳、黃宗英、張伐等合作拍攝了《馬路天使》、《貂蟬》、《保衛我們的土地》、《中華兒女》、《長空萬里》、《火的洗禮》、《喜迎春》、《烏鴉與麻雀》等20餘部電影。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拍攝了《祝福》、《家》、《摩雅傣》、《南浦江的故事》、《魯班的傳說》、《北國江南》、《飛刀華》、《燎原》、《血碑》、《櫃台》、《水手長的故事》等30餘部人們熟知的新電影。這些電影在觀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還為人們稱道,從而也確立了魏鶴齡在中國電影影壇上的不朽地位。電影《祝福》於1957年和1958年分別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與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魏鶴齡也在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榮獲個人一等金質獎。
魏鶴齡不斷追求革命與進步。1931年他積極參加北平萬金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隊任司葯,赴上海進行淞滬抗戰戰地救護工作。1932年他參加上海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戰全面爆發後,魏鶴齡在郭沫若領導下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他參加由田漢、陽翰笙、夏衍、歐陽予倩等戲劇家主持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作抗日宣傳。表現了一個藝術家的民族氣節和獻身精神。
魏鶴齡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他熱愛生活,在生活上他是一個嚴肅的人。1939年魏鶴齡與蘇州美專學生袁蓉相識,1940年由老舍先生做介紹人,郭沫若做證婚人,結為「師侶藝伴」的終生伴侶。郭沫若先生贈送條幅「千里姻緣一線牽」表示祝賀。40年如一日魏鶴齡與袁蓉相濡以沫,互敬、互愛、互勉、互助,直到去世。袁蓉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演員,其女兒四歲即隨父親參加電影拍攝,充當演員,堪稱「影劇家庭」。袁蓉於1989年曾到東麗區參加電視電續劇《跑爺和他的子孫們》的拍攝,並在其中擔任角色,於1995年辭世。
魏鶴齡生前歷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電影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海燕電影製片演員劇團副團長。1979年10月2日,魏鶴齡在歷經了10年文革浩劫後不幸在上海病逝,走完了他畢生熱愛的藝術道路。骨灰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他是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民藝術家。1995年12月28日,首都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大會上,魏鶴齡被追授「中國電影世紀獎」。由其女兒在大會上領獎。其女兒領獎後曾到東麗區向東麗人介紹大會盛況,這也是東麗人的驕傲。在魏鶴齡逝世16年後,死後哀榮,樹立了一個人民藝術家永久的豐碑。
魏鶴齡生前十分眷戀津門故里、東麗熱土。1972年還返鄉探親,袁蓉每年都回赤土村看望家鄉親人,看看家鄉的新變化,以寄託對魏鶴齡的哀思,直到去世。袁蓉生前曾作長篇傳記文學《冀海銀燕·憶鶴齡》一書傳世。 1904年1月14日,魏鶴齡出生於天津市郊區的農家。由於家境貧寒,無力求學,被好心的叔叔帶到北京,讀了小學和初中。後來,叔叔失業了,無力繼續供他上學,只好又回到天津。為了謀生,魏鶴齡在社會底層中苦苦地掙扎著。他在鄉下種過地,在城裡做過小買賣,在碼頭上扛過「大個兒」,飽嘗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種種苦難。
正當魏鶴齡尋求生活出路的時候,聽說山東省立實驗劇團招聘演員,他決心試試看。結果,真的考上了,邊他自己也不敢想相信,自己還真有表演方面的天賦。就這樣,魏鶴齡從此走上了戲劇表演的道路。當時是1928年,是魏鶴齡人生道路的一個轉折點。
魏鶴齡在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一年,當上了話劇演員。在他剛剛參加了一部話劇的演出之後,劇院停辦了。於是,他又參加了部分師生組織的劇社,在北京一帶演出。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的閘北、吳淞,企圖攻佔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日商工廠的中國工人舉行了罷工,各界人民組織抗日救國會,全國各地聲援上海軍民,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怒了勞動人民出身的魏鶴齡,他毅然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救護隊,從天津趕赴上海。在上海郊區的戰場上,他穿行於槍林彈雨之中。由於腿部受傷,停戰後便留在了上海,
由於抗日救國熱潮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在上海蓬勃發展。魏鶴齡結識了田漢等一批文化人士,其愛國思想日益強烈。他積極參加進步劇社的演出。他先後參加了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參加了《名優之死》、《蘇州夜話》和《戰友》等劇目的演出。他扮演的都是工人農民等社會底層人物。他的表演真實,自然可信,受到觀眾的好評。 1934年,魏鶴齡加入了藝華影業公司。出身於勞動人民的魏鶴齡,具有豐厚的生活底功。特別是親自參加抗日戰場的救護工作,更加堅定了他的愛國熱情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正是於這方面的原因,第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的影片《人之初》的編導史東山,慧眼獨具,選擇魏鶴齡作為該片的主演。這樣,魏鶴齡於1934年開始走上銀幕,而且成為第一個在銀幕上塑造中國工人形象的演員。
《人之初》中的工人張榮根,被魏鶴齡塑造得既有層次又有深度,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由軟弱、屈辱,對資產階級抱有幻想,在嚴酷的社會現實和革命者的教育下覺醒起來。魏鶴齡的第一個銀幕形象獲得了成功,成為當時的藝華、聯星、明星影業公司爭相邀拍的著名演員。 左翼文化運動是中國抗日戰線上的一支教育民眾、團結抗日的有生力量。由於魏鶴齡在表演藝術上的出色,和當時已經有名望的編導袁牧之、演員趙丹結下了深厚的創作友誼。1937年,明星影業公司出品的《馬路天使》,是我國電影史上的優秀影片。魏鶴齡飾演的報販老王,准確地把握了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表演得朴實、含蓄,把一個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形象展現在銀幕上。
為了宣傳抗日救國,魏鶴齡不僅拍攝電影,而且積極參加左翼劇聯組織的上海劇人協會的演出活動,先後參演了宣傳抗日的《亂鍾》、《SOS》、《月亮上升》等劇目。經過多年的舞台和銀幕藝術實踐,無論主角、配角,還是正劇、喜劇或悲劇,魏鶴齡都表現出較高的愛國熱忱和對藝術的負責精神。
1937年,發生了「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展開,魏鶴齡參加了救亡演出隊第四隊,從上海奔赴重慶。1938年,史東山編導了我國第一部抗戰題材的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魏鶴齡飾演了為抗日而大義滅親的劉山這一角色。人物以愛國為大義和痛舍親情相交織,思想感情錯綜復雜,最終成為抗日民眾的榜樣。由於魏鶴齡對人物的深層次的理解,表演得十分成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以抗日為題材的影片,如《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人》、《火的洗禮》等,魏鶴齡都有參加了演出。
國民黨不僅破壞抗日統一戰線,而且對左翼文化運動了進行了「圍剿」,造成了膠片無源的困難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大批電影工作者轉向舞台,出現了抗日話劇的再次繁榮。當時,魏鶴齡參加了《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日出》、《上海屋檐下》、《霧重慶》、《群魔亂舞》等劇目的演出。 全國解放後,魏鶴齡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後來發擔任演員劇團副團長,直到1979年逝世。這一時期是魏鶴齡的電影表演藝術走向輝煌的時期,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了才智和心血。他所參加演出的經典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發展的成就,也說明了魏鶴齡的非凡表演藝術造詣。
1956年,在夏衍根據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魏鶴齡成功的飾演了男主角賀老六。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老觀眾,在幾十年之後,仍然會清楚的記得從拜堂到次日凌晨那場戲:祥林嫂像囚犯一樣從花轎里被拖出來,強迫拜堂,以至逃婚未成,頭撞香案昏倒在地······此時的賀老六,對事態的現狀,表現出茫然,而對於祥林嫂則表現出深深的同情。新婚之夜,他竟然睡在柴草堆上,枕著雙手望月深思。第二天,祥林嫂提出「你讓我回去」時,他卻平靜地說:「你是回魯鎮哪,還是到你婆婆那去?我送你回去。」短短幾名話,感動了祥林嫂,也打動了觀眾。短短的一段戲,把賀老六內心情感變化由表及裡地表現出來了,使觀眾看到了賀老六那朴實而善良的心靈。
由於影片的整體水平和魏鶴齡的出色表演,《祝福》榮獲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慰電影節特別獎,同時榮獲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1957年,在陳西禾根據巴金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家》中,魏鶴齡飾演了高老太爺這一角色。高老太爺是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貌似尊嚴,實則腐朽、頑固。在表演過程中,魏鶴齡准確把握這一人物的階級特性,刻劃得入木三分。後來,魏鶴齡又主演了《魯班的故事》、《燎原》、《北國江南》等影片,都有十分出色的表演。
『柒』 秦怡屬相是什麼
狗。
秦怡是我國著名的女演員,生於1922年1月31日,病逝於2022年5月9日,祖籍江蘇省高郵市,中國內地女演員,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中國百年電影史的見證者和耕耘者。
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1943年,由其出演的懸疑電影《日本間諜》上映。1948年,主演愛情電影《遙遠的愛》。1956年,在劇情電影《馬蘭花開》中飾演馬蘭。1957年,由其主演的體育電影《女籃5號》上映。1963年,主演劇情電影《北國江南》。1979年,由其主演的劇情電影《苦惱人的笑》上映。1982年,憑借文藝劇《上海屋檐下》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1987年,主演劇情電影《閨閣情怨》。1995年,秦怡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2002年,出演情景喜劇《活個精神頭兒》。2006年,出演戰爭電影《東江特遣隊》。2009年,秦怡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由秦怡出品、編劇並主演的劇情電影《青海湖畔》首映,她憑借該片入圍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2018年9月3日,由其參演的劇情電影《那些女人》上映。
『捌』 王琪的介紹
王琪,1928年11月生於山東,是一名演員,他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大地重光》、《上饒集中營》、《南征北戰》、《婦女代表》、《宋景詩》、《布穀鳥又叫了》、《鋼鐵世家》、《北國江南》、《你追我趕》、《李善子》、《英雄小八路》、《女籃五號》等30多部並在其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玖』 秦怡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晚年捐所有財產,值得世人尊敬的老戲骨,如何看
說起秦怡,可能很多年輕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這個人,但是在老一輩人眼裡,這可是當年火遍全國的當紅影星。1982年,秦怡憑借一部《上海屋檐下》,獲得了全國第一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從此火遍大江南北。後面的演藝生涯中,秦怡更是斬獲無數獎項,成為上世紀末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然而,在事業上順風順水、大紅大紫的秦怡,在家庭生活上卻經歷過很多傷痛,直至晚年,這些痛苦也沒有得以釋懷。秦怡是我國早期著名的電影演員,她曾在抗戰期間出演過《好丈夫》等經典電影,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又主演了《女籃5號》、《北國江南》等電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戲骨」。
對於這樣一個從來不接廣告代言的演員來講,她的工資並不高,但她卻願意傾其所有將錢全部給全了出去。這樣的一位老演員,真的是受世人的尊敬啊!也許後輩的孩子們對她已經不熟悉,但是如果說《妖貓傳》的那個老宮女,很多人應該就有印象了,那一年的她已經95歲了。
她用近百年的努力,獲得了國家級的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獎章,這一刻,她當之無愧。秦怡很美,就像盛開在花瓶中的康乃馨,是一種沉澱歲月的柔美。回望她的前半生,她從來沒有感受過歲月的優待,一生都在飽受打擊和自我救贖中成長。為母則強,為母則剛,她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兒子的59年。作為中國人,她用自己所有的積蓄去幫助了許許多多的地震孩子。
『拾』 老電影《鐵道游擊隊》里小波的扮演者是誰感謝您的幫助!
老電影《鐵道游擊隊》里小波的扮演者是馮笑。
馮笑,上海電影製片廠二級演員。1932年12月出生,山東人。1948年在濟南華東大學預科學習一年余。1952年調到上影廠。四十多年的演員生涯,執導12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以及《征服飢餓的人們》等近十多部。
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主要成就:執導《鐵道游擊隊》,執導《征服飢餓的人們》《為了和平》在蘇聯舉行的中國電影周中受到好評。此外,馮笑還在多部話劇中擔任主演,並在《金錢夢》,《龍女》,《蘭光閃過之後》,《開槍為他送行》等片中作副導演。
(10)北國江南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馮笑主要作品:
1,《雞毛信》飾小劉。
2,《一場風波》飾小朱。
3,《為了和平》飾江思遠。
4,《鐵道游擊隊》飾小坡。
5,《幸福》飾劉傳豪。
6,《春滿人間》飾電台記者。
7,《紅日》飾李堯。
8,《北國江南》飾明新。
9,《飛向太平洋》飾攝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