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坎坷藝術家於洋:和初戀妻子恩愛一生,兒子去世他為何感到欣慰
於洋,是著名老藝術家,也是新中國誕生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電影演員之一。出演過《中華兒女》、《生活的浪花》、《青春之歌》、《第二個春天》、《驚濤駭浪》等影視作品,他塑造一系列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深受觀眾愛戴。
除去演員的身份,他還是一個導演,曾自導自演過電影《萬里征途》、《戴手銬的旅客》等作品。他妻子叫楊靜,比他大兩歲,也是一位著名老藝術家,夫妻倆攜手走過69年,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5年1月,於洋的兒子於曉陽不幸病逝,享年44歲。白發人送黑發人,將於洋和妻子楊靜推入了悲傷的深淵.......
01.
於洋,原名於延江,1930年出生於山東省黃縣的一個貧苦家庭。
因為時代的動盪,童年時期的他,過得十分艱苦。而在6歲時,父親不幸去世,這家庭變得更加貧苦,而後又趕上了家鄉受災,這讓原本就破落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為了謀求生路,母親只好帶著他逃荒去了東北長春。
一路上,跟隨母親流浪的於洋,就像是一個小乞丐一樣在街頭討生活,受盡了嘲笑和冷眼。盡管過程艱辛,但最終還是到達了長春落腳。
雖然結束了流浪的日子,有了落腳的地方,但好日子並沒有眷顧他,反而因為沒有父親,所以於洋去了孤兒院,遭受了不少欺凌。直到母親找到了一份傭人的工作,生活才穩定下來,而於洋被送去了上學。
在那個年代,有不少人的童年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於洋也不例外,但惡劣的環境,反而讓於洋有了一顆堅定的心。
暮然回首,童年是一個很美好的時期,但在於洋的童年裡,卻是一段難熬的漫長時光,顛沛流離。這樣的經歷,或許是常人一輩子都經歷不了的風風雨雨。
為了生活,加上不忍心看母親獨自勞累,12歲、有點懂事的於洋還去當過兒童演員,接觸到了電影表演,為日後的演藝生涯打下良好基礎。
其實,去試鏡兒童演員的時候,他心裡也沒有底,但命運就是這么奇妙,還真讓他選上了,這也讓他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讀完了學業。
因為有一顆愛國的心,成年的於洋也參加過戰爭,成為了一個熱血的戰士。結束後,他又再度回到了熱愛的表演上。
1947年11月,於洋進入了黑龍江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自此踏上了演藝之路。
起初的於洋,在影片中飾演的都是一些配角,雖然不是主角,但卻磨練了他的演技,塑造角色上,也是有了獨特的見解。
那段時間,活躍在銀幕的於洋,可謂是見證了新中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見證人之一。
02.
1950年,於洋參演電影《衛國保家》,在影片中,他第一次飾演男主角,是起航演藝輝煌的開始,也是他和妻子楊靜愛情的起源。
楊靜1928年出生,是內蒙古人,她和於洋的經歷差不多,都是從艱苦的生活中成長。原本她是打算要做醫生的,但卻因為能歌善舞,被調入了文工團,開始了自己的文藝兵生涯。
那時候剛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參演這部作品是被領導推薦,兩人在劇組中相識,戲中飾演的也是一對未婚夫妻。
在見到漂亮又有氣質的楊靜,於洋十分靦腆,一打招呼就紅了臉,這讓楊靜心裡也暗自發笑。
當時拍電影,並不像現在的模式。在電影開拍之前,劇組讓演員去山東海陽縣體驗生活,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便學習采訪。
在開拍之前的接觸,於洋覺得楊靜是一個好姑娘,反觀在楊靜的眼裡,於洋也是一個真男人,心裡都生出了好感。
有一次,劇組發烤白薯,於洋與楊靜一起去拿,結果手碰到了一起,他們不好意思地縮了回來,便相視一笑,心裡都有一些甜蜜。
因為兩人都是第一次演感情戲,這讓兩人都很羞澀,感情也在慢慢地升溫,只是當時的年代並不如現在,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不敢逾越半分,一直都是以禮相待、朋友相稱,但愛情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裡萌生。
有一次,拍攝得有些晚了,收工的時候,於洋便主動提出送楊靜回去,兩人在月光的照拂下慢慢走著,他們的話很少,或許都在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吧。
雖然兩人都對彼此喜歡,有「觸電」的感覺,但在當時,即便是相互喜歡,也不好意思向對方表白,更是不敢讓感情外露,不然會遭受到諸多流言蜚語。
在路上走著的於洋,不經意地碰了一下楊靜的手,見她沒有躲開,鼓起勇氣便大膽地握住了,面對的於洋的動作,楊靜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她沒有甩開,感受彼此的溫暖,這是他們彼此的初戀。
多年以後,於洋回憶說:當時我國拍攝的電影還比較少,能夠在同一部電影里出演男女主角,應該說還是很有緣分的,過去有一句老話:「情人眼睛裡出西施」,我第一眼就看她對上了眼兒,我看她挺好,她看我也挺好,就是這樣的。
而楊靜也是滿臉幸福地說:我非常感謝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是非常憨厚的,年輕人也非常真情,也非常單純;我和於洋確實一見如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見鍾情。
03.
只是在電影《衛國保家》拍攝完後,兩人卻分開了。
於洋回到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而楊靜也回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分別的日子,他們仍舊有聯系,靠著寫信來鼓勵對方,積極進步。
因為楊靜的年紀更大,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看楊靜還單身,領導十分關心,甚至還為她找了對象,但楊靜的心早已裝滿了於洋,哪裡能容下其他人。
但這在當時,有不少人都是由組織說親定下的婚姻,這對楊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阻力,幸好她找了借口推脫,這才有了後面的愛情故事。
1953年,正在河北農村體驗生活的楊靜,接到了去長春拍攝電影《結婚》的通知,這個任務,讓楊靜十分欣喜。去長春拍攝,不是能夠見到心愛的人了,再加上電影的名字,她的心十分激動,變得也期待了起來。
等到了長春後,得知搭檔的是於洋,楊靜更是高興得不得了,她一直在等待著跟於洋再次相見,整整三年,他們飽受相思之苦。
在第三天,楊靜的門響了,一張紙條塞了進來。楊靜看到那熟悉的筆跡,十分驚喜,打開一看是相約地點和時間。
兩人約在了南湖見面,在凜冽的寒風中,他們在雪地上走著,兩人很默契沒有說一句話。當一陣陣北風吹過,於洋從包里拿出了一條毛茸茸的圍巾,溫柔地給楊靜圍上,頓時,一股暖流襲滿楊靜的整個心房。
趁著此刻,於洋終於說出了埋藏已久的心裡話:求婚。楊靜聽後,欣喜若狂地答應了,兩人相擁在一起。
在結束電影《結婚》的拍攝工作後,兩人同時打報告結婚,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婚禮,是由葛存壯主持和操辦的,隆重而又熱烈。對於他們能夠走到一起,有很多人都送上祝福。
婚後不久,楊靜就懷孕了,此時的於洋還接受了電影《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拍攝任務,他十分難過。
就算是多年以後,於洋在回憶起來,都是感慨萬千:臨行時是個月圓夜,楊靜還要挺著大肚子來火車站送我,看著她眼淚簌簌地流,我也酸酸的難舍難離。
04.
1954年3月,楊靜生下了女兒,取名於靜江。
因為於洋還在外面拍戲,楊靜則寫了一封信,並將女兒的腳丫子印在信上,當於洋看到後,十分開心,還與身邊的同事們炫耀。
1955年,北京電影學院正式成立,面向全國招生,於洋和妻子楊靜經過考試,進入到表演訓練班進修。
在學校進修期間,兩人十分刻苦,表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在畢業大戲上,於洋和楊靜主演的《第十二夜》,得到了諸多贊賞,就連國外的電影專家還專門為他寫了評語:你是一艘大船,大船就應該在大海里航行。
剛畢業的他們,就收到了陳懷皚(陳凱歌的父親)邀請,讓他們在電影《生活的浪花》中飾演男女主角。
而後,於洋還參演了影片《英雄虎膽》,因為有偵察兵的經歷,於洋很自然地就貼切角色,甚至還有一段交際舞的戲份,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模範對象。
此後,於洋和楊靜都進入了演藝生涯的巔峰,拍攝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在熒幕前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和印象。
1960年秋天,楊靜再度為於洋生下一子,取名為於曉陽。兒子的到來,讓全家樂開懷。
不久後,因為特殊年代,於洋和楊靜都遭受到傷害,暫時退出了銀幕,中斷了演藝生涯。直到1974年才再度復出。
繼續耕耘在演藝界的於洋,事業突飛猛進,更是被評選為國內「二十二大明星」之一。
於洋和楊靜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們不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幸福,就連在銀幕上都多次扮演戀人和夫妻,戲里戲外都是愛。
隨著年紀的增長,不論是於洋還是楊靜,都逐漸淡出了熒幕。
200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導演翟俊傑執導《驚濤駭浪》,他邀請了這位老藝術家於洋。面對邀請,於洋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去了片場。
當時是夏天,為了拍戲要穿著厚厚的棉襖,溫度39度,再加上布景燈光的溫度,可以說高得嚇人,但於洋卻堅持下來了。
要知道,彼時的他已經73歲了,如此高齡還能堅持下來,並且沒有任何的要求,這樣的行為,給全劇組都十分感動。
05.
雖然於洋半隱退了,但還是一個有名氣的老藝術家。因此,有不少人找於洋拍廣告,但於洋都一一拒絕了。
他說:錢是好東西,但我做了某個商品的廣告,萬一商品的質量不是廣告詞里的那樣,那我豈不是用自己的名義欺騙了廣大的消費者,損毀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名聲。
不得不說,於洋不愧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清楚地認識到了本質。
因為於洋和楊靜的影響,他們的一雙兒女在成年後,也進入了演藝圈。
女兒於靜江,曾在曾在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飾演過女主角韓英的童年時代,成年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做導演,之後隨同丈夫倪星偉走出國門,在美國主要從事中 美文 化藝術交流與推廣方面的工作,現任美國華人文化藝術界聯盟主席。
她曾將中國著名演藝品牌《同一首歌》,以及《茶館》《大紅燈籠高高掛》、《美猴王》等名劇搬上美國舞台。
兒子於曉陽,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電影導演,曾執導過《開著火車上北京》《老區新人》《拉著夢的手》《阿凡提的故事》等影視作品,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
於曉陽的妻子是迪里拜爾,是響徹世界的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看著兒女都事業有成,家庭也是幸福美滿,於洋和楊靜也很欣慰,日子也過得十分愜意。
生活中,在楊靜面前,於洋是一個十分體貼的「小丈夫」,事事都讓著妻子,還將妻子當成是「領導」,美曰其名:一切服從領導的安排。
反觀楊靜,在她的眼裡,丈夫於洋永遠都是自己心中崇拜的「英雄」,她說:於洋這個人,我崇拜他,我愛他。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在耄耋之年,竟然迎來了一個噩耗。
2005年1月7日凌晨,於曉陽在為電影《愛在北緯三十度》外地取景回京的火車上,因連日奔波、身心疲憊,導致哮喘病突發不治身亡,享年44歲。
白發人送黑發人,是於洋和妻子楊靜心中永遠的痛,他們至今都難以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
06.
每每在於曉陽出遠門時,他都會告訴父母,讓他們不要為自己操心。
對兒子的懷念,於洋也不禁說:雖說陽陽已40多歲了,但在我們眼中,他永遠都是個孩子。
因為工作的原因,於洋夫妻和兒子於曉陽相聚的時間並不多,最多溝通方式就是電話,就連在最後一次離開時,於曉陽都給於洋夫妻打了招呼。
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
在外面忙碌的孩子,怎麼能讓父母不牽掛呢,而於洋還說:每次接到陽陽從外地打來的電話,我們都會高興好一陣子。
只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於曉陽這次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面對兒子的逝世,於洋和楊靜都老淚縱橫,他們一下子消瘦了十幾斤。雖然於曉陽是在火車上病逝的,但中國電影集團認定他是「因公殉職」,這也讓於洋心裡欣慰。
因為在於洋看來,兒子於曉陽就是一名戰士一樣,倒在了戰場上。
經過一段時間,老兩口也從喪子之痛中走出。
2019年,於洋90大壽,在生日宴上,著名表演藝術家謝芳、陶玉玲、楊在葆,歌唱家郭淑珍、相聲藝術家姜昆等人都前來祝賀。
雖然於洋已經90歲的高齡了,但看上去仍舊精神累鑠,慈眉善目,笑得很開心。
如今於洋已經92歲,妻子楊靜還將他當成寶。這對夫妻攜手走過69年的婚姻生活,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始終都保持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牽手,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那是熱戀中情侶以及新婚的舉動。但在於洋和楊靜的身上,卻從年輕一直牽手到老。
即便是現如今,他們還會手牽手一起去買菜、逛街、散步,楊靜還會時不時的撒嬌,看丈夫於洋的眼神,仍舊是少女初戀時的幸福。
而在節目上,於洋也打趣的說:我們兩夫妻什麼東西都經歷過,就是沒有吵過架,我也好想和她吵上一次,但是她的脾氣太好了,都不想跟我吵。
夫妻之間,正是因為這樣的互敬互愛,緊緊相依,心中始終對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才能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後,仍然能夠甜蜜如初............
-END-
『貳』 秦怡慶百歲壽辰,坐輪椅身形佝僂顯憔悴,經歷坎坷兒子患病早逝
近日,知名影星秦怡迎來百歲壽辰,上海文聯、電影集團等機構紛紛派出代表,前往醫院看望秦怡,並為其賀壽。
99周歲高齡的秦怡,早已滿頭銀發,坐在輪椅上,身形佝僂,精神略顯憔悴。雖然她目前住院療養,但當有工作人員和演藝人員探望時,秦怡還是梳妝整齊,友好交談一番。
文藝機構祝賀秦怡生日,許多中青年演員也紛紛轉發祝賀,其中就有黃渤、張雨綺等大牌演員,粉絲也稱其為人民藝術家。
秦怡確實獲得過「藝術家」這一榮譽稱號,不僅憑借個別角色獲得最佳女主角的獎項,她也數次獲得不同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是國內影人代表人物之一。
秦怡獲獎名副其實,今年已經是她從藝的第82年。早年間,秦怡就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女明星,後來她開始擔任上海製片廠演員,幾十年間出演的佳作不斷,代表作有《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等。
甚至在96歲那年,秦怡還接拍了敬老愛老主題電影《一切如你》。當時秦怡的身體狀況較差,全部戲份都在醫院完成。她飾演一位優雅得體的老太太,將對亡夫的執念與愛意表現得入木三分。
秦怡無疑是一位傳奇影人,但她的光環背後,卻是歷經磨難的生活。秦怡的最後一段婚姻是與演員金焰結合,兩人皆是二婚,因同樣是人氣演員,二人還曾被譽為「銀壇雙翼」。
而實際上,秦怡晚年透露過她與丈夫性格不合,兩人同樓不同屋地分居多年,但在丈夫胃病手術失敗後照顧了他二十年。
秦怡與金焰的獨子金捷,在特殊時期患上精神疾病。從少年直至去世,都由秦怡照顧,日常護理都由她親力親為,甚至是拍戲和上節目都帶著金捷。可以說,秦怡把大部分母愛都給了金捷。
但秦怡另有一個女兒,早年她與女兒的關系卻尤為緊張。女兒金斐姮是秦怡與前夫陳天國的女兒,因婚姻問題與秦怡鬧得很不愉快,母女間很長時間斷了往來。秦怡對女兒的固執頗有怨言,甚至在九十幾歲高齡時,仍說女兒的行為是為了幫前夫出氣。
不過好在,女兒55歲後開始體諒母親,恢復了往來,與秦怡相依為命。晚年秦怡身體狀態不佳,但有不少活動邀約,女兒還會陪同她參加。
秦怡的一生飽經風霜,經歷無數挫折,中年喪夫,晚年喪子,頗有些紅顏薄命的味道。但她不舍藝術追求,得來榮譽傍身,最後還與家人和解,稱得上是非常圓滿了。
『叄』 林永健在春晚綵排時,兒子為什麼會意外去世
國家一級演員林永健:春晚綵排時兒子意外去世,成一生的遺憾
每年的大年三十,大家都會圍在電視機旁觀看著春晚帶來的歡樂,這個時間也是大家能夠從不遠萬里的外地回到家中團圓的日子。
而春晚上讓大家記憶深刻的便是喜劇演員給大家帶來的小品,不僅有歡樂更多的是感動。
畢竟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很多明星演員們放棄了自己團圓的機會,依然堅守在舞台上為大家帶來歡聲笑語。
一般在舞台上讓大家記憶深刻的演員,除了演技好長相出眾外,還有就是長相有特點的也會深得人心,演員林永健就是憑借著自己喜劇性的長相,小眼睛和精湛的演技深受觀眾喜愛。
祝願這位優秀的演員,在今後的生活中幸福美滿,一家幸福健康,更希望在舞台上看到林永健更多精彩的表演。
『肆』 在春晚綵排時得知兒子去世消息,成他一生的遺憾,這位國家一級演員是誰呢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春晚綵排時收到兒子去世消息,但是仍然強忍悲痛完成了當天的工作,因此成了他一生的痛,他就是林永健。
這樣的形象想要當演員的話,無疑是非常吃虧的,可是他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一直為此默默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之下,終於靠演技征服了觀眾。
或許是自知長相不佳,他不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都能夠完全放下形象和包袱雖然說林大竣承載了夫妻二人很多期望,但是林永健卻並不寵溺林大竣,在很多細節里,我們都能看出林永健其實是一個嚴父。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和教育兒子,林永健也只能板起臉來。
作為一個演員,林永健將敬業這兩個字詮釋到了極致,就連兒子去世,都要強忍悲痛,完成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個父親,他對林大竣嚴厲之餘又不失溫情,希望他未來能夠和兒子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
『伍』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春晚綵排時,收到兒子去世消息,成他一生的痛,他是誰
提起林永健這個姓名,咱們啊,應該是耳熟能詳,因為他給咱們帶來了太多的快樂和歡笑聲。也因此他可以頻頻地登上春晚的舞台。他還和自己的兒子一同參加過真人秀的節目,在節目中他和兒子的互動也引起網友們的紛亂仰慕。
小品演員林永健咱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老一輩藝術家常說的:戲大於天。舞台上他是一位優異的演員,但在生活中,他也是個父親。在箭在弦上的關鍵時刻,他選擇了據守自己的作業。這不是他把名望看得多麼重要,而是一個演員的專業和對搭檔的負責任。這件作業無疑在他的心中成為了一生的惋惜,直到第二個孩子出世,林永健才幹提起這一段閱歷。
『陸』 哀嘆,電影大師謝晉四個子女三個智障,唯一繼承衣缽兒子未婚早逝
第25屆百花獎在一片質疑聲中落下帷幕,馮紹峰獲得最佳男主角,李易峰、楊穎分別獲得最佳男女配角獎。不敢相信,作為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明舉辦的中國三大獎之一,竟然將獎項頒給了面癱臉「演員」,它的含金量和權威性竟下降到如此田地,著實令人心寒不已。
百花獎近兩年的獲獎導演和演員飽受爭議,然而歷史上百花獎也曾評選出了很多優秀的導演和演員。就論導演來說,有馮小剛、徐克、周星馳等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雙保證的名導,其中最厲害的卻是被稱為人民導演的謝晉。
謝晉1923年出生於浙江上虞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祖父是當地名士,父親是香港有名望的會計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謝家就是謝晉的祖上,他的父親為了紀念祖上謝玄和謝安為他取名為謝晉,希望他能夠考取名牌大學,出國留學當博士。然而謝晉從小卻只對戲曲情有獨鍾,後來隨父母遷居上海之後對戲曲的痴迷轉向了電影。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童年時代濃厚的興趣,中國將會損失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導。
和現如今大多數高考學子填報志願被父母左右一樣,當年高中畢業的謝晉一門心思想要報考戲劇學校,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在他們眼裡可能「戲子」並不是有前途的專業。我們後來能看到這么多經典影片得感謝少年謝晉的執著與倔強,他義無反顧的考入了四川一所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禺、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後來謝晉主動輟學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隨即考入了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
《女籃五號》是謝晉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他也因此獲得墨西哥電影節的大獎。但真正讓他蜚聲海內外的卻是電影《紅色娘子軍》。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瓊島英雄花》,講述了女主角從奴隸奮鬥成為共產主義的戰士,用寫實的手法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謝晉憑借這部電影獲1962年首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導演獎,這才是真正的實至名歸,這才是百花獎該有的分量!
道家有雲「凡事物極必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謝晉的導演事業太順風順水了,便出現了相反的家庭悲劇。我們都知道近親結婚生出的小孩智障幾率很大,但是謝晉和妻子徐大雯並非近親結婚卻四個子女有三個智障,唯有大兒子謝衍是正常的。本來多子多福,在謝晉這里卻全然成了悲劇,好在還有繼承導演衣缽的大兒子可以給他安慰。只是大兒子卻終身未婚,可能是不想重演父母一輩的悲劇吧。如果謝衍一直導演下去,在謝晉的幫襯和教導下將來勢必會成為一代大師,只是命運無常,59歲的謝衍突然撒手人寰,謝晉白發人送黑發人,內心似乎崩塌了一樣。喪子之痛再加上文革對他的批判,老年的謝晉當時的心情該是何等的悲痛欲絕?
謝晉的三兒子早年因為哮喘去世,四個子女只剩下「智障」的老四和尚能生活自理的女兒。正是由於家庭的不幸讓謝晉對殘疾人事業很是關注,他默默擔任了15年的殘聯副主席,為殘疾人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曾經拍攝過一部名為《啟明星》的電影,是我國第一部反映智障兒童生活並由智障兒童擔任主要演員的影片。謝晉的一生偉大而又充滿傳奇,他是中國電影的民族魂,是永遠值得受人尊重的導演!
柏林、戛納、威尼斯、奧斯卡被譽為世界四大電影節,它們或注重政治、商業或注重文藝情懷,然而中國的百花獎似乎越來越找不到它的「根」了。正如謝晉導演所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惟願百花獎將大眾口碑放在首位而非粉絲人氣,多給真正的電影人鼓勵和肯定,而不是權錢交易的面癱臉「演員」。
『柒』 「一生苦樂」的謝晉:4個孩子3個傻,唯一正常的二兒子也英年早逝
他一手捧紅了范冰冰、姜文等眾多明星,
也是 娛樂 圈內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
曾為國內電影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這個把拍電影看作「命」的人就是謝晉。
曾被譽為中國第三代導演傑出人物,
甚至可以說謝晉是憑借一己之力,
改寫了特殊年代電影的發展進程,
《紅色娘子軍》、《芙蓉鎮》等等優秀作品讓人銘記於心。
可謝晉的一生看似輝煌,
但背後的生活卻是一團亂麻,
他的四個孩子,有兩個兒子患上了智障,
智力如同3歲小孩,
一個女兒也有輕微智障,
不過好在不妨礙日常生活。
唯一一個正常的兒子,也因癌症去世。
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相繼離世,
這種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
謝晉卻獨自一人默默承受。
這些困難都沒有打到謝晉,
拍電影能讓他忘掉生活上的苦難,
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操持家庭瑣事
一邊繼續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劇組他是令人敬重、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大導演,
在生活中,他又是個十分細心、勇於面對生活的好父親,
但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
謝晉依然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不朽神作,
這種堅毅的精神才是最令人敬佩的。
1923年的冬天,浙江省上虞縣,
謝府到來了一名新成員,
而這個嬰兒就是謝晉。
在當時那個年代,
別人家還在為解決溫飽而發愁的時候,
謝晉的父母早已經開始為他規劃人生,
父母在謝晉小的時候,就告訴他,
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學會開拓自己的眼界,
於是在父母的影響下,
謝晉從小就很有主見,
任何事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
為了讓兒子以後能有更好的出路,
父母還特意把謝晉培養成了「全能人才」
可以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
普通家庭能不能吃上飯還是個問題,
更不要說培養孩子這些興趣愛好了。
而謝晉一家之所以能過得那麼殷實,
還是和他們的謝氏家族有關,
在他們當地,謝氏非常有威望。
追溯謝氏的根源,
他們的祖上是打了「淝水之戰」的謝安,
從東晉至今,謝氏一族一直都住在東山腳下,
前前後後共有600多年的 歷史 ,
在當地也積累了一定的名聲。
誠然,作為謝氏的後代,
謝晉的一生好像早已註定不凡,
而謝晉的父親,謝春溥在當地也是有名的會計師。
母親更是大戶人家的千金,
家裡良田眾多,
此外,她娘家還分別有一處銀樓和錢庄。
這樣的家庭,讓謝晉從小就和同齡人拉開了差距,
也造就之後走上演藝之路的種種坎坷,
受到家鄉環境影響,
謝晉在小時候就迷上了戲曲,
經常讓家人帶去戲樓聽戲。
直到8歲那年,
因為父母的工作原因,
謝晉就跟著家裡一起搬到了上海。
遠離家鄉,和曾經的玩伴也斷了聯系,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謝晉就經常宅在家裡不敢出門,
母親為了能讓兒子盡快熟悉環境,
緩解他身在異鄉孤獨的情緒,
於是就帶他去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部電影《姊妹花》
從那以後謝晉才明白什麼是電影,
他被熒幕上的人物深深吸引,
彷彿是打開了人生的新世界,
原本喜愛戲曲的謝晉,把愛好轉向了電影,
至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母親帶他看完電影以後,
謝晉就開始利用業余時間開始鑽研電影方面的知識,
並且還偷偷參加了學生戲劇活動,
這些都是他瞞著父母做的,
因為家裡有著不俗的地位和眾多產業,
謝晉的父親只想讓他好好學習,
將來讓他子承父業。
可謝晉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家人掌握,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跑到華光戲劇學校,電影訓練班學習,
老師們對他也非常看好,
還讓他扮演了《岳雲》這部劇里的岳雲,
這為謝晉以後的電影之路埋下了伏筆。
最後,謝晉為了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
在高中畢業後,直接放棄了父母為他選的金融專業,
毅然決然報考戲劇學校。
他的這個決定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但是年輕氣盛的謝晉根本沒在意父母的束縛,
仍然決心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父母無奈,只能費盡口舌的勸說,
這讓謝晉非常頭疼,
於是就在家裡留了張字條,
獨自一人跑到了四川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父母當時很是著急,
四處派人尋找,
直到後來,謝晉給家裡寫來了一封信,
父母這才知道兒子的位置,
看到兒子態度如此堅決,
無奈只能做出讓步。
在學校里的那幾年,
謝晉學到了很多知識,
也見識到了許多專業設備,
他也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規劃。
在一次江安女子中學組織排練的話劇《回春之曲》的時候,
向謝晉所在的學校尋求指導,
於是老師就把謝晉等人安排過去進行現場教學,
也就是在那時候,謝晉遇到了在劇中擔任主演的徐大雯,
當時謝晉19歲,徐大雯16歲。
正處於青春大好年華,
長時間在一起排練,
讓徐大雯喜歡上了這個認真、專注的男人,
而謝晉雖然家庭殷實,
但19歲的他從來都沒談過戀愛,
也不懂得彼此相愛是什麼感覺。
謝晉只知道對徐大雯非常有好感,
每次見到她自己就很開心。
經過多方了解,
謝晉才得知徐大雯的家境,
原來徐大雯是個獨生女,
家境也算不錯,在當時能算上中產階級,
不過在她12歲那年,父親因意外永遠的離開了她。
從那以後,家庭情況就急轉直下,
雖然家庭情況沒有以前富裕嗎,
但好在父親給家裡留下了不少資產
足夠支撐徐大雯的學業開銷,
即使落寞,還是要比普通家庭好上不少。
謝晉在知道這些事以後,
非常心疼這個小姑娘,
於是每天都會給她特殊照顧,
把自己所學的所有專業知識全都教給了徐大雯,
從來都不藏著掖著。
為了幫助徐大雯,
謝晉還經常喊來師兄弟,
一起給徐大雯答疑解惑。
可以說當時徐大雯就像是個校外生,
雖然不在國立大學上學,
但學到的知識不比校內學生差多少。
當時國立的情況非常復雜,
有很多進步生,
同時也有不少其他勢力混在裡面。
謝晉正處於年輕、血氣方剛的階段,
喜歡出頭打抱不平,
每當遇到有人欺負女生,
他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
無論對方是什麼身份,
謝晉上去就是一頓胖揍。
連老師來了都勸不住,
在學校里,謝晉是出了名的膽大,
別管是誰,只要敢在他面前做壞事,
他都會沖上去和對方理論。
正是這樣一個遇事沖動的年輕人,
對待徐大雯卻溫柔許多,
徐大雯每次才拍完,
謝晉都會請他們吃飯。
就這樣一來二去,
兩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近,
誰也不敢率先表白,
這時候謝晉的學長學姐們看不下去了,
在他們組團撮合下,
終於是走到了一起。
可正當兩人剛確定關系沒多久,
徐大雯這邊就遇到了麻煩,
當時徐大雯演的都是愛國、進步話劇,
還經常和謝晉一起出去吃飯,
因此就被反動勢力頂上。
謝晉20歲生日的當天,
他邀請朋友一起去茶樓慶祝,
徐大雯也跟著一起去了
結果這件事就被別有用心的人在外面瘋傳,
各種言論處處都在針對徐大雯。
於是學校迫於壓力,
第二天就把徐大雯開除,
當時他們都還很年輕,
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向外界解釋那些極具攻擊性的言論。
從那以後江安再也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鄉里鄉親們也都把她當成了「壞女人」。
徐大雯的母親當時知道女兒不是那樣的人,
盡管極力幫她解釋,
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無奈,徐大雯的媽媽只能哭著讓她跑去重慶求助舅舅,
舅舅得知情況後,直接把她接到身邊,
這才讓她有了個安身之所。
通過江安的這件事,
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當得知徐大雯被接到重慶之後,
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跟過去,
可奈何還有學業在身,
謝晉就只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本大家以為,這么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在女朋友走後會安穩的等到畢業,
可沒想到沒過多久,
謝晉久主動輟學,
跟著老師馬彥祥等人一起前往重慶,
在那裡的中國青年劇社工作。
徐大雯也再次見到了謝晉,
兩人彼此擁抱,
發誓再也不分開。
在劇社工作的期間,
謝晉還在老師的安排下,
參加了《少年游》等作品的拍攝,
在劇組里擔任場記、劇務以及演員等職位。
正是因為這段經歷,
又讓謝晉產生了當導演的想法,
他在拍攝時,看著導演的指揮,
覺得這要比演戲有意思。
於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幾名老師,
老師看他平時非常勤奮,
而且學習能力也很快,
對他當導演這條路也比較認可。
當時他還很糾結要不要告訴徐大雯,
因為要做導演的話,繼續學習是肯定的,
所以他要重新復學,
可一旦復學,就意味著兩人要再次分開。
想了許久之後,
謝晉也是放手一搏,
就算徐大雯反對,他也一定要去當導演,
可沒想到,
徐大雯聽完以後,
反而還非常支持他。
還告訴他,既然有夢想那就去追,
這是好事,為什麼不支持?
於是謝晉就開始了求學之路。
那段時間兩人只能靠寫信交流,
1945年9月2日抗戰勝利,
為尋求發展,
謝晉重新回到上海
靠著家裡的資源,
開始施展自己的雄心壯志。
自己籌集善款辦起了劇社,
但他不知道的是,
當時的上海最不缺的就是劇社,
由於沒有強有力的後台,
也沒有足夠充足的 社會 經驗,
沒過多久謝晉的劇社就宣布破產。
次年徐大雯在重慶的高中畢業,
謝晉得知情況後,
專程跑到重慶,
把徐大雯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沒多久,
徐大雯還沒怎麼適應大城市的環境,
謝晉就急忙向她求婚,
當時謝晉帶著徐大雯回到了江安,
並且還帶著聘禮,
一對金戒指、一隻手錶以及一對手鐲。
當時這個聘禮算已經算是非常奢華的了,
徐大雯的家裡也沒有反對,
母親非常高興女兒能找到愛她的男人。
也正是那年的秋天,
兩人在上海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去參加的也都是當時上海比較有名氣的人,
至此,兩人終於是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第二年徐大雯就為謝晉生了一個女兒。
不幸的是,女兒患有輕微的智力障礙,
不過問題不是很嚴重,
起碼能做到生活自理,
本來還想考大學的徐大雯也放棄了這個想法,
在交通大學羅漢祥烈士夜校找了份工作。
照顧女兒的同時,
教工人們識字,
沒多久就被調到上海電影廠工作,
一家三口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女兒受到影響。
有了家庭,
謝晉也沒忘記自己的導演夢,
開始沉迷學習,
妻子每天都默默陪在他的身後支持他。
沒多久,謝晉就報考了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並成功考進導演專業,正式復學。
1948年,謝晉順利畢業,
剛畢業沒多久,
大同電影企業公司就為他拋出了橄欖枝,
邀請他去擔任副導演,
謝晉也沒有拒絕。
畢竟剛剛畢業,他也需要一個磨練自己的平台,
工作期間,謝晉還不忘幫著妻子照顧家裡,
經常會給妻女買禮物,
帶著兩人出去看電影。
1949年,徐大雯又為謝家生下一個兒子,
因為有過女兒的先例,
謝家上下對這個男孩格外上心,
出生後就急忙讓醫院為他檢查,
結果得出,兒子的身體一切正常,
智力也沒什麼問題,
這讓一家人鬆了口氣。
由於大女兒有智力問題,
夫妻倆經常教 育兒 子,
要照顧姐姐,不能讓外人欺負姐姐,
此外,在家裡還要讓著姐姐。
兒子也非常懂事,
從小對姐姐都非常好,
每當謝晉給他買好吃的,
他都會讓姐姐先吃,
自己則吃姐姐剩下的。
夫妻二人對這個兒子也非常滿意,
雖然心懷愧疚,
但兒子卻告訴他們,
自己照顧姐姐是因該的,
這讓兩人非常感動,
也非常慶幸兒子能這么懂事。
有兒子為家裡分擔照顧女兒的人物,
謝晉也就開始專心研究事業,
1950年,謝晉迎來人生當中第一部導演的劇《啞妻》,
雖然是副導演,但工作一點都不比導演少,
同年的《影迷傳》他被安排為助理導演,
此外還被邀請為《婦女代表》的助理導演。
眼看事業馬上就要迎來巔峰,
他和妻子在這個時候又要了第三胎,
1953年,第三個兒子出生,
當時徐大雯在生孩子的時候,
因為在懷孕期間每天過度勞累,
所以在進手術室的時候狀態非常差。
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才逐漸恢復,
謝晉擔心妻子的身體情況,
於是就從上虞老家請來了一位奶媽,
給老三餵奶,兼職保姆。
不過沒過多久,謝晉夫妻倆就發現,
這個奶媽的患有哮喘病,
老三因為喝了她的奶,也被傳染。
從那以後,老三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
智力也開始出現問題,
經檢查,被診斷為發育不完全。
這讓剛要好起來的家,
再次陷入絕境,
夫妻二人經常以淚洗面,
他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但結果已經是這樣了,
孩子既然是自己的,
那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
夫妻倆開始輪流照顧孩子。
謝晉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他仍然沒有放棄,
在工作時,他把家庭的不幸化成動力,
只有在導演電影的時候才能讓他忘記家裡的苦難。
之後的幾年,他先後參與了多部電影的拍攝,
雖然都是助理導演或副導演,
但這些作品經過他的加工,
每部都能更上一個檔次。
工作上獲得的成功,
讓謝晉很快就走出了老三的陰霾,
於是他決定和妻子再生一個。
妻子也認為很有必要,
畢竟只有老二一個正常孩子,
以後很難去照顧患病的姐姐和弟弟。
1956年,兩人的第四個孩子出生,
這個兒子很 健康 ,
兩人對他也非常很細心,
所有事都親歷親為。
此時的謝晉也鬆了一口氣,
又一次把注意里轉進了工作當中。
心情大好的謝晉,在老四齣生的第二年,
終於以總導演的身份,拍攝出了《女籃五號》,
電影一經上映就大受歡迎,
也讓他徹底穩固住了自己總導演的地位。
此外,他還憑借這部電影榮獲
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
以及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從那以後,他的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
先後拍出了《黃寶妹》、《大風浪里的小故事》、《紅色娘子軍》等等
這些電影在當時都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愛。
尤其是《紅色娘子軍》,
他的這部影片還讓他一舉拿下首個大眾百花獎,
以及最佳導演獎。
事業上取得的成功,
讓謝晉變的越來越忙,
原本輪流照顧老四的任務,
全都到了妻子的身上。
妻子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身體很快就被累垮,
於是兩人就商量決定,
把老四送到托兒所全托。
意外也因為兩人的決定再次降臨,
由於托兒所的孩子多,
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機構又不夠完善,
肯定存在照顧不周的問題。
老四因為發高燒沒被及時發現,
患上了急性肝炎,
沒過多久又被診斷出得了羊癲瘋,
智力也因此受損。
這個消息對一家人來說,
宛如晴天霹靂,
謝晉雖然難過,
但他明白,
於其頹廢下去,
倒不如接受事實。
從那以後他就開始全心全意的照顧老四,
只要一用空,他就帶著孩子們一塊出去玩,
每次出差他想的最多的也都是孩子們。
好在有老二,
每次爸爸出去,他都會擔任其姐弟的「家長」
主動承擔照顧他們的義務,
謝晉也非常欣慰自己的二兒子那麼懂事。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
一家人也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從來不把三個患病的孩子當成累贅,
反而把他們當成寶。
可意外來的就是如此突然,
當時謝晉正在拍攝《啟明星》的時候,
謝晉突然接到消息,
老三病危。
這時候謝晉工作也不管了,
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
來到醫院後讓醫生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治好老三,
不過最後老三還是因為病情嚴重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看到兒子在自己回來之後才咽氣,
謝晉的內心極度崩潰,
那一年他68歲,
老三離開後,
他直接放下了工作。
把自己關在屋裡,
只有老四才敢接近他,
在老四的安慰下,
他開始振作。
發誓要照顧好老四,
從那以後,他就開始教老四日常生活當中的細節,
比如疊衣服、擺放物品這些。
老四的進步,讓謝晉很是高興,
在老四的陪伴下,
謝晉的心情逐漸好轉。
二兒子也在謝晉的指導下,
走上了導演這條路,
還曾被送到美國學習。
學成歸來後,國內多了一個名叫謝衍的導演,
老二謝衍的第一部作品《女兒紅》
是周迅人生當中第一部電影,
也憑借這部電影,讓周迅成功走進 娛樂 圈。
眼看兒子有所成就,
謝晉還特意囑咐過二兒子:
可謝晉怎麼都沒想到,
命運專挑苦人磨,
謝衍在拍電影的時候身體突然不適,
於是被緊急送到了醫院。
經檢查,患上了肺癌,
得知檢查結果後,
謝衍沒有慌張,
他先是把自己在美國的房產全部變賣,
然後回到上海,立下遺囑,
把自己的所有財產明確規劃。
一大部分財產全都留給弟弟,
一小部分留給父母,
對於二兒子所作的這些,
謝晉和徐大雯一概不知。
謝衍知道父母這大半輩子是怎麼過來的,
他不想讓他們再為自己擔心,
於是就把病情隱瞞了下來。
等到處理好一切後事以後,
謝衍獨自一人前往醫院,
在治療過程當中,
不斷有朋友過來看望他。
每次他都會請求大家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父母,
看到旁邊的病人有家人陪伴
他也想父母,但他不敢。
直到謝衍臨近去世的前一周,
朋友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謝衍哭了出來,
他們心疼這個苦命的男人,
最後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謝晉夫婦。
老兩口這才知道兒子的病情,
當兩人來到醫院後,
謝衍連睜眼的力氣都沒了。
謝晉夫婦看到那麼懂事的二兒子,
頓時覺得對他非常虧欠,
從小到大,他是最讓兩人省心的,
結果現在患病,還不想讓兩人擔心。
夫妻二人那幾天無時無刻不在陪二兒子,
直到2008年8月,二兒子謝衍,不幸離世,
享年59歲。
老兩口悲痛萬分,
整日以淚洗面,
飯也吃不進去,
每當謝衍的弟弟們問兩人哥哥去哪了
夫妻二人都會跑到一旁偷偷抹淚。
2008年10月,謝晉在參加完母校的10年慶典後,
在旅館睡著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醒過來。
葉落歸根,謝晉在家人和朋友的安排下,
回到了謝氏六百年 歷史 的老家,永遠的長眠於此。
老四不知道弟弟沒了,
不知道哥哥走了,
更不知道那個疼愛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在他的認知里,
他們總有一天會回來。
老四還像往常一樣,
在父親出門前就把皮鞋擺好,
等到父親下班的點,他還會守在門口,
准備給父親換鞋、換衣服。
回顧謝老這一生,
他承受苦難永遠要比成績多得多,
可他依然積極面對生活,
無論結果如果,他都坦然面對,
用堅韌樂觀的態度,
築造了中國電影的聖殿,
他是一名偉大、傑出的導演,
也是一為負責、開朗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