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海燕的個人生活
家中有四個孩子,海燕是唯一的女孩,從小對舞蹈、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展現出過人的天賦。海燕讀小學時就參加學校的文藝隊,原本想當舞者。1977年考入 河北省唐山地區戲曲學校 ,1980年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師從李文敏、周金蓮、劉秀華、佟熙英、江新蓉、張玉英、李喜紅等。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學習演出了《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竇娥冤》、《荒山淚》、《鎖麟囊》、《拾玉鐲》、《盜仙草》等一批京劇傳統劇目,打下堅實基本功。
海燕從戲曲學校畢業後,1987年進河北省唐山市京劇團,同年參加全國首屆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榮獲最佳表演獎。1989年榮獲河北省第二屆戲劇節摺子戲優秀表演獎。1991年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同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 先生義女 李世濟為師,系統地學習程派藝術,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陳三兩爬堂》、《梅妃》等一批程派優秀劇目。她在京劇傳統劇目《法門寺》、《四進士》、《龍鳳呈祥》等也有極為優異的表現。
李海燕1994年調入「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至今,其間曾因生養一對龍鳳胎兒女,自願犧牲演藝事業約三年時光。1997年以新編劇目《寶馬圓情》參加第五屆「中國戲劇節」,榮獲「主要演員獎」。1998年獲中國戲劇最高榮譽:「梅花獎」,同年進入「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學習,並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光榮稱號。
李海燕嗓音寬亮悅耳、唱腔韻味純正、演技細膩生動、身段優雅流暢、扮像清麗嬌柔,為程派藝術私淑傳人中的佼佼者。1999年在《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舉辦的全國「評說五小程旦」的活動中,榮登「五小程旦」榜首。2001年,李海燕從「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畢業,創作演出的《杜十娘》參加第三屆京劇節,榮獲「優秀表演獎」。2005年被上海東方電視台授予「東方戲劇之星」稱號。
海燕近四年又排演了新編歷史劇《張協狀元》、近代劇《秋色漸濃》、《四郎探母》中程派版「蕭太後」、《伍子胥》中浣紗女,得到內行專家的好評,及廣大戲迷的喜愛與支持。海燕並於2007年春天復排已絕跡舞台多年的程派優秀劇目《文姬歸漢》,努力繼承及傳播程派藝術。
2010年,被任命為中國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
❷ 如何評價電影《地久天長》
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看過多少個電影了,《地久天長》這個電影上映之後,場次其實是比較少的,時間分布的也不是很集中,然後去看了,電影院臨時換了播放廳,我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開始看。影片其實很平緩的,但是正是這樣讓人很壓抑,講述著那一代人的生活。在時代的洪流下,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時代的背景是無法去評判的。三個小時的影片,中間也有走神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才會覺得看不懂。
看之前在網上先看了一下簡介,下面很多的評論,父輩,爺爺奶奶輩的人很能夠看懂的。無論是下鄉知青,還是不允許生二胎,都是他們經歷過的時代。不過讓我想到很多的是,以前生二胎還要面臨著失業,現在卻在鼓勵開放二胎,沸沸揚揚,不知道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每一個年代都不一樣,每一個年代背景下的人也不一樣。無論是思想還是大時代下的潮流,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年代,如果要去知青的話,我想我也會選擇去的,但是我們不了解的是,當時的知青返潮的時候,也有很多的故事。
年輕的人們是不會理解的,但是那個時代卻在 歷史 長河中不會抹去。片中最慘的一幕就是爸爸媽媽坐在兒子的墳前,接到浩浩生了兒子的消息吧。旁邊的姐妹都哭了,其中一個哭的不行,抽泣到壓不住聲音,停不下來的那種。然後想說星星走了以後是怎麼生活的,他回來取身份證明顯是在等爸爸媽媽挽留,為什麼爸爸媽媽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上了摩托還回頭看的寶貝哪裡捨得離開,捨不得爸爸媽媽所以最後帶著女朋友回來了。看了兩遍,每次到老爸我是星星,眼淚就自己跑出來了。
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已經足夠清晰,三個小時,無時無刻不在描繪那個年代給兩家人帶來的持久的劇痛。觀眾總是自私的想將抗爭精神寄託於主角,卻從不關心對於角色本身劉耀軍夫婦兩個來說,怎樣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善意,扶持,堅強隱忍,亦是人性的光輝。電影很好看,也真的很值得去看,可以說通過幾個家庭反應出了當時整個 社會 的現象,電影拍的很細致,細節處理的也很好,雖然我不是特別懂,從觀眾角度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是沖著王源去的,王源在電影中飾演叛逆期劉星,看的真想去打他一巴掌,不過王源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加油。
11月23日第32屆金雞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獲獎作品中吸引人們目光的就包括電影《地久天長》。 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地久天長》今年2月14日在柏林電影節首映,男主角扮演者王景春和女主角扮演者詠梅分別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電影把人們拽回那個年代,引起兩代人的反思,也一定會引起第三代人00後的思考。 一部好電影會把人帶到一個宏觀的視角,引發人們對命運的思考,對生命的 探索 。 從這個角度來說《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做到了,是一部好電影。
反差中看到人物的善良和勇敢
男主角劉耀軍一家一直生活在北方,原本他們可能有兩個孩子,但是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沒有要成。而蒼天弄人,第一個孩子又因為溺水而死。夫妻兩人倍受打擊,加上妻子麗雲下崗,兩個人到了南方沿海地區,過上了半海上的漁民生活。借茉莉的口,影片提到兩人的生活就像是到了國外,聽著聽不懂的話,過著沒有親朋朋友的生活。
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人家喝茶,他們啃饅頭。後來領養了一個兒子,青春期兒子在學校被人欺負、被誤解,還不只換過一次學校,甚至老師也懶得再調查。可見兒子也並不容易融入當地的文化與生活。
原本樂樂呵呵的三對年輕人,隨著時代的變遷,擁有了不一樣的生活。沈英明成了房地產的大佬,兒子浩浩上了大學,當了醫生。而劉耀軍夫妻依然辛苦地在海邊經營著繁星修配廠,被領養的當作已逝兒子替代者的劉星又離家出走。過年的時候,英明和新建一家都帶著孩子聚在一起,屋子外邊各家的孩子都在感受新年的快樂,而沒有孩子的耀軍一家卻冷冷清清。
正如老人們說的:過日子就是過孩子,有孩子熱鬧和沒孩子的孤單冷靜有了鮮明的對比。
八十年代新建因為跳舞而被勞動改造,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有了孫子的英明還流連在KTV;當年下崗是先進帶頭做犧牲,後面卻是誰下海早誰得利多;還有沒說出來的變化,當年是杜絕生二胎,現在是鼓勵生二胎。
電影中,每個角色的塑造都很用心,無論是性格特點還是演員的表達上,都是無可替代的。詠梅飾演的麗雲美麗賢惠,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散發著母愛的心。如果說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深沉地愛著領養的孩子,甚至愛著給自己帶來喪子之痛的朋友的孩子就真的很難了。
兒子不想上學,媽媽一直不放棄,一定要去學校找老師讓孩子繼續上學,哪怕這樣的情況,在老師面前窘迫的場面發生過多少次,她也不會放棄讓孩子。當孩子辦好了身份證,作為媽媽她還是不忍心告訴孩子領養的事實,這里更多的是擔心孩子傷心,甚至一直拖著沒有給孩子辦身份證。
直到想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回家,才去做。最後,孩子帶著女朋友回家,當媽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們可想你了」 ! 媽媽就是永遠給孩子留一扇回家的大門的人。
從自己的兒子溺水身亡後,麗雲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著,借丈夫耀軍的話說: 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了。 但是她在那以後還是讓英明夫妻不要在浩浩面前提起這件事,不希望這件事給浩浩帶來任何影響。甚至不想讓浩浩看到星星小時候的照片,怕他心裡放不下那份傷痛。 母愛就是無論自己有多傷心,也永遠不想讓孩子傷心的那份 情感 !
當孩子離家出走後,麗雲每天晚上都會鎖上大門,其實是象徵性的,一直沒有真的鎖上。還會往遠處望望,她是真的希望孩子有一天晚上會回來。
麗雲有一次說,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應該在哪兒,是這兒還是老家?這個細節一方面鋪墊了之後麗雲實施了一次自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了麗雲心理的困惑:到底哪裡是她的家?但結尾給出了答案,孩子回家了,麗雲說「我們在老家看朋友,過幾天就回去。我想這就是她給自己的答案,她願意把家和心安在那裡,安在有孩子的地方。
雖然融入那裡不容易,但她已經下了決心。還是那句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電影了,生活化的場景、無痕跡的表演、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跨度,將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演繹得感人至深,讓我久久無法平靜。
影片的年代感很強,以前廠區的環境,我也再熟悉不過了。那時的人們,工作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筒子樓里誰家炒了個回鍋肉,誰家開了瓶好酒,能香整幢樓;隨時竄個門,一家有事大家幫忙;小孩們胸前掛個鑰匙就放敞地到處玩;露天電影、籃球比賽和交誼舞會,那可是最熱鬧的地方……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正長身體的時候遇到自然災害,在正學知識的時候遇到知青下鄉,返城進廠後遇上計劃生育,人到中年又遭遇工廠破產,時代的陣痛全趕上了。然而,我從沒見到他們怨天尤人,而是隱忍的、堅韌的,努力把日子過下去,直到越來越好。
劉耀軍和王麗雲也是這樣,自己默默承受命運的安排,但既使傷痛欲絕,卻還保持著對他人最大的善意,他們沒責怪「推了星星一把」的浩浩,甚至告誡沈英明「永遠不要提這個事,一個字都不能說」,只為保護孩子。
他們悄然離開傷心之地,收養周永福當作星星,自我放逐到了天涯。他們希望福建漁村的寧靜、陌生和封閉,能凝固住時間、凝固住傷痛,互相依靠著、互相慰藉著,一起慢慢變老。
劉耀軍曾認為兒子星星的離去帶走了一切希望,但和茉莉一時激情將孕育的新生命卻讓他猛然意識到「我和麗雲那麼想要孩子,是因為那是我們的孩子」。兩次緊急送醫的情景讓人心碎,沒能救回溺水的星星是一生之痛,及時發現自殺的妻子是一生之幸,劉耀軍再次堅定了自己的心意,要珍惜身邊的家人,「我跟麗雲現在都是為了對方活著」。
家是什麼?家就是那個,有時你被親情捆綁得有些氣喘時會想著逃離,但內心深處卻時時想著回歸的地方。周永福曾經非常想擺脫星星的身份,擺脫這個家,然而最後接通劉耀軍的手機,張口自然的就是一句「老爸,我是星星」,讓人淚奔。
李海燕一生都未能解脫負罪感,浩浩終於勇敢地進行了懺悔,劉耀軍和王麗雲在多年後釋然了失子之痛,當年的好友也重拾了珍貴的友誼。當茉莉的混血兒子出現在視頻中時,我想,雖然情緒有些復雜,但劉耀軍、王麗雲和茉莉必定會為如今仍能坦然面對彼此,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世事無常,但經受住考驗的親情和友誼,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長達175分鍾,將近3個小時,但對比電影中劉耀軍和王麗雲橫跨30多年的人生,這短短3個小時,又顯得微不足道。
劉耀軍和王麗雲一家的苦難是李海燕一家造成的。兩家人曾相約友誼地久天長,曾經一起下鄉,一起返城,一起當工人,一起生孩子,孩子像兄弟一樣一起長大。
劉耀軍和王麗雲的第一個悲劇,是當了主任的李海燕強行帶走懷了二胎的王麗雲做引產;第二個悲劇,是李海燕的兒子拖王麗雲的兒子星星去水庫直接造成星星的溺水身亡。
公平的說,這兩次傷害,是無法追究加害人的。第一次是國家政策,第二次是無心之過。
一份故交情,一句友誼地久天長,固然曾經構成了悲劇發酵的溫床,可也足以承載你晚年想要放下時的療傷。你無法原諒命運,或者說,你沒資格原諒命運。但是你完全可以原諒一個舊友。
他們為什麼不質疑政策、不追問 社會 、不反思制度呢?因為僅僅是應對現實,就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
在《地久天長》首映式後的訪談里,王小帥說:「只有把時間給夠了以後,生活中才會出現許多無常的東西。」同樣是小人物負笈而行的起起落落,同樣是失語之後的無從言說,確實,它在許多的面向和維度里,能讓人不由自主地將之比附於二十五年前張藝謀的那部經典之作。就連它們的標題,都使用了相似的反諷話術: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描寫死亡,卻名為「活著」,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言說「無常」,卻名為「地久天長」。
時代在不停的改變,事情在不停的發生。我們經常會陷入自己的回憶,回憶到當時的無知,回憶到暴風雨前的美景,不知不覺的那麼多年都過去了。
這部影片的精髓也在片名里體現了。不管發生什麼,主動還是被動,喜還是悲,地久天長,路還是得慢慢走的。「So Long, My Son」,不僅僅是說「再見了,我的兒子」,而告訴了我們,生活會不停的改變,你要勇敢,你要堅持住。
一部很樸素很漫長的電影《地久天長》,說實話如果不是朋友推薦,我不會去看這部電影,計劃生育,文革,下崗,知青等等,中國過去的那幾十年,實在不是我能理解和我想理解的年代。而這部電影就用三個小時,講述了這幾十年的故事,怎麼說呢,開場一個小時後我甚至沒理清故事線看的迷迷糊糊,二胎的手術流產,獨苗的溺水死亡,似乎是這場悲劇的註定,但這場悲劇能怪誰,怪讓麗雲流產的主任,怪讓星星下水的浩浩,怪當時國家的政策,呵,算了吧。
這種無可奈何最是悲戚,所以當聽到他們說可笑,我們竟然還怕死,心裡那根弦突然就斷了。多年過後,他們一切說開,海燕對麗雲說的那句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很好哭,但落淚之後是一股無厘頭的生氣,破鏡終歸不可重圓,失去的終究還是失去了,所幸他們還有養子星星,最後星星的歸來,也許是這一場悲劇最後的安慰吧,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旁觀者很好哭,那是一種悲憐,這部電影太現實,沒有經歷過沒有深入了解,我無話可說。
第一次看這類型的電影,也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長達三小時的電影,負疚與悔恨,壓抑與不安,不好說到底是時代和制度的荒誕與謬誤,還是人物本身的命運的悲哀,但是最悲傷的是時代洪流中可能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整個基調給人感覺很悶的慌,難受,悲傷被壓抑在胸口,很難爆發出來,即使到了幾個劇情發展點默默流出眼淚也覺得不夠發泄情緒,只能憋悶著,幸好最後的結局是我喜歡的,雖然遺憾可以成就經典,但是我更喜歡圓滿啊,誰不希望生活最終都是美好的呢。
看到網上大部分都是在誇,我不否認是部好看的電影,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近三小時的片長,朋友既沒見周公也未喊無聊,而我基本沒意識到有三小時這么久。台詞少的部分也不會覺得沉悶,你感覺得到人物的心思在流轉,情節仍然在推進。讓你落淚的段落也不明顯煽情,總體基調就是大部分影評所說的:剋制隱忍。影片的敘事是我喜歡的,當下和過往交錯。看當下產生疑問,看過往得到部分解答,最後交織到一起。
以上就是所有人誇贊的部分,而我卻感到不滿足,因為結尾,太意料之中了,你就知道星星的死和浩浩一定有關的,你就知道周家福一定會回來認爸媽的,你就知道是擺脫不了大團圓的。我也喜歡大團圓,但克制了30年,我實在不能喜歡這樣的結束方式。我指的是作為電影,生活中,當然還是大團圓比較好。但是有句話總會不期然地浮現:生活遠比戲劇荒誕,因為劇本是有邏輯的,而生活沒有,不知道為什麼,大團圓的結局,總覺得讓一眾演員克制隱忍的表演,顯得有些荒誕了。
雖然確實是好片,好幾處看得我淚眼汪汪,可惜最後的結局卻讓我意難平,或許這樣一個寬容、原諒、解脫的結局會讓人覺得相對完美,可對於我而言,聽到浩浩在兩位老人面前坦陳我就推了他一把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如刀割,這一推讓一位少年溺水而亡,而之前,也正是這位少年號稱我會保護你,這一推不但讓一位少年失去生命,更是讓一個家庭差點分崩離析,而不得不遠走他鄉,都說故土難離,又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才會被迫離開家鄉去往語言不通的他鄉過著隱居般的生活,更讓人意難平的是,失去至親的這對夫妻在早已得知真相的情況下,仍然保護著那個害死自己兒子的孩子,這樣的善良讓人淚流不止,可卻始終有一口氣堵在胸口讓人難受。
我第一次流淚的時候是收養的兒子劉星執意離開家的時候,母親躲在門邊不言不語,那刻突然想起電影前段的一句台詞:時間已經停止了,對她而言,剩下的就是慢慢等著變老,那種心如死滅的心酸,在那瞬間讓人鼻酸,電影的結局似乎在向人說著原諒這個主題,我很難想像,那個從小叫著乾爸干媽的浩浩是怎麼心安理得的懺悔從而尋求到心靈上的解脫,也很難理解在《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中,那些要做一輩子好兄弟好姐妹的人們,是怎樣的傷害著一個無辜而善良的家庭的,即使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因工作的崗位特殊性!感謝王景春和詠梅出色的演技彌補了結局的幾分遺憾,個人不喜歡這樣的結局。
影片通過過去現在鏡頭交換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兩個家庭在那個年代的生活往事,慢慢將觀眾帶入故事中。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在平常生活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特別的跌宕起伏的劇情,像是沙漏里沙粒落下的聲音,不緊不慢,卻能震動人的心靈。世事變故,說不盡,道不明,電影越是進行到最後,越體現出一種無言之美。作為零零後的我特別去了解了那個年代的 歷史 背景,八十年代開始,計劃生育作為國家的第一國策,改革開放的浪潮襲卷中國大地,經濟體制改革伴隨著大量企業員工下崗。
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沒有錯。怎麼說呢,人生之秋,世態炎涼,千帆竟過,有誰能說的清楚?
還有一些我想說的,在這就不說了不太方便。
《地久天長》電影由中外合作製作,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實力派演員詠梅,王景春領銜主演,還有王源的演技也很在線,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電影佳作。
另外要祝賀《地久天長》在第32界金雞獎摘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獎。
作為一部文藝片,《地久天長》在剛上映之際就把許多觀眾看懵了,三個小時的時長,畢竟不是爆米花電影,沒有隨處看見的笑點和充斥滿屏的段子,只有平凡無奇的敘事與溫情。但是看完以後卻發現,三個小時的時間內沒有過於迂長和多餘的鏡頭,每個片段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三個小時全程無尿點,而影片主題也在這個時間段內被完美表達出了。
所以「地久天長」與其說是歲月不變、友誼長存,更適合被理解為歲月流逝下中國人特有的逆來順受和骨子裡的隱晦。「地久天長」是建立於人與人的關於感情的包容性而形成的,我們需要時間去療傷,但時間也不一定能治癒一切。三十年的時間瞬息而過,影片的最後也沒有真正的和解。
1、細節中透露出的「地久天長」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影片中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剛播放時,兩個家庭和朋友們還是在一個小房間里隨著音樂起舞,場景看上去是那樣和諧,而由於事變,這首歌卻成了所有人的一個痛點,在與影片標題形成對應的同時,也暗示了「地久天長」下的友誼的無奈性。
2、 情感 是建立包容性的一大根本
中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我們明白忍讓、禮讓、謙虛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時候忽略了自身的感受,而正是這樣的包容性是我們成為了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無論是關於友情而包容,或是因為對兒子的愛產生的包容,影片《地久天長》所表達的感情,就圍繞著這種中國式愛所展開。
3、以兩個家庭為主角的戲劇沖突與歲月相抗衡。
看似普通的故事線中有因有果,一對老友由於孩子的無知造成了兩個家庭永遠的悲痛,雖然表面上和解了,但這個傷痛永遠無法被抹去,甚至隨著時間愈演愈烈,這份傷痛是沉重的,是枷鎖,讓兩個家庭永遠活在懺悔和悲傷中。所以每當音樂《友誼地久天長》響起,只有無盡的悲哀和歲月的的無奈。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時間不是治癒一切的良葯。影片在講述了兩個家庭之間略顯悲傷的故事的同時,也表明了魯迅的一個觀點:「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完全不同的發展,一個家庭和睦生活的越來越紅火,一個孩子叛逆,老公也開始對別的女人起了歪心思。當初的失事雖然不是必要,但也透露出了小人物無可奈何的悲哀。而當初犯下的錯也在導演刻意的留白中恍惚而過,三十年一眨而過,時空的留白中隱藏的是耀軍和麗雲悲痛的情緒和無奈之情。
說實話以前沒聽說過該片,因為該片獲金雞多項大獎,而且詠梅也是我比較看好的實力派演員,第二天就去看了,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出乎的長,但整篇看下來一點都不覺得冗長,不知不覺中還有點意猶未盡。演員的表演自然真實,雖然沒有大段的對白台詞,但男女主演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對主人公的內心刻畫恰到好處。可能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原因,影片的代入感很強,彷彿就是鄰里間家常舊事的追憶。同時那個時代的政策、運動對人們造成的影響與傷害,也能引起我們的同情與反思。總體來說,該片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好片。
❸ 她是圈內公認的演技派,低調嫁給演員姚櫓,如今一家三口很幸福
《大宅門》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視劇,2001年榮獲中央電視台收視冠軍。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何賽飛、蔣雯麗、杜雨露等主演,可以說半個演藝圈的明星都參加了這部劇的拍攝,就連大導演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都在裡面都客串了角色。
這部劇捧紅了很多演員特別是女演員,眾多女演員中艾麗婭就是其中一個,說到艾麗婭你可能不知道但說起她演的角色你一定知道,艾麗婭在大宅門中飾演白穎園長女、嫁至濟南提督府的白玉芬。
艾麗婭,1965年12月1日生於內蒙古,中國大陸實力派電影女演員。198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民族本科班,被分配到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當演員。先後在《女綁架者》、《女囚大隊》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1986年在影片《狼跡》中飾演女主角艾麗婭,艾麗婭認真體會角色,完全把握了人物心態,把這名司法人員在事業中屢屢受挫,但從不氣餒,仍然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去捍衛國家的利益的高尚品格表現得生動感人,催人淚下,在影壇上留下了艾麗婭演艾麗婭大獲成功的佳話。
1988年在影片《天堂之路》中飾演剛毅堅強的女主人公莫爾根太。莫爾根太面對強暴,不屈不撓地進行抗爭,最終寧願自焚而不願失去做人的尊嚴,經艾麗婭盡心演繹而再次獲得成功。同年艾麗婭在刑偵片《風流警察亡命匪》中飾演一個警察妻子,戲份雖然很小,但艾麗婭並沒有掉以輕心,把一個病體纏身,生活艱辛的中年少婦表現得楚楚動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1990年在影片《世界屋脊的太陽》中飾演一個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藏族女青年,表演上又有長足的進步。
1992年在影片《黑山路》中飾演一個精明能幹,很有主見的女店主形象,表演細膩傳神,廣受好評。
1994年在著名導演周曉文導演的影片《二嫫》中飾演一個與自己的性格反差極大的河北農村婦女形象,對農村婦女心態的把握層次感和分寸感十分到位,貼近生活,她所塑造的山區婦女形象不同以往類型角色,具有典型意義。因該片艾麗婭喜獲第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評委會這樣評論艾麗婭的表演:「艾麗婭從自我走進角色的心路歷程,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因為飾演二嫫艾麗婭還屢獲國際電影節表演獎,在國際影壇產生一定影響。
1995年艾麗婭在影片《煙雨長河》中飾演二三十年代湘西一個女軍官的形象,從外形到內里都有一定的轉變。除影片外,艾麗婭還積極投入電視劇創作,如在電視劇《無國籍的女人》中飾演一個歷經坎坷的女人獨孤夢,在 社會 上產生很大影響。
2019年在電影《地久天長》中飾演李海燕,2019年2月16日,該片主演王景春、詠梅包攬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艾麗婭善於表現外形粗獷的女性,在表演中注意對人物內心的闡釋,是當代非常走紅的女影星。曾多次獲得金雞獎、華表獎、金鹿獎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影後等多項大獎。
艾麗婭的老公名叫姚櫓,比她小3歲的浙江杭州演員。兩人初識於1997年,因拍《紅處方》而生情相戀。1999年結婚,婚後夫婦倆育有一女已20歲了,如今一家三口生活的非常幸福甜蜜。
姚櫓,1968年1月28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目前簽約於華誼兄弟經紀公司。23歲由導演於曉陽挖掘開始涉足熒屏,出演電影《別墅災星》飾演諸葛再明。同年出演《幸運之星》,時隔兩年在《英雄結》和《赤日炎炎》有所表現。真正走紅是出演胡玫執導的電影《孔子》飾演的魯定公。
之後片約不斷曾與多位大腕演員有過合作,其中有張國立、黃祖權、張紹林、方子哥、張鐵林等。代表作有《東邊日出西邊雨》、《孔子》、《狄仁傑》、《愛有來生》、《烽火影人》、《大明按察使後傳》、《大秦帝國2》、《讓子彈飛》等。
其實艾麗婭在嫁給姚櫓之後,拍戲量明顯減少,為的就是能好好照顧家庭。近年來更是給新人們配戲甘當綠葉,這樣一位忠於自己的內心,對演戲有著單純熱愛的老戲骨讓人十分佩服。
艾麗婭和老公姚櫓兩人都出演過很多電視劇,他們是 娛樂 圈有名的夫妻檔,但是他們二人卻被傳多次離婚,所以網路上對於他們的感情生活一直都很關注!
據了解他們二人並沒有離婚,而且他們與自己的兒女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非常幸福!所以這種所謂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與普通人相比,他們並不是沒有隱私,只是他們的關注度太高,稍微一點的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傳播!我還是覺得網友們應該理智點!艾麗婭並沒有離婚,她的現任老公還是姚櫓!
❹ 電影《地久天長》,到底講了些什麼我們從電影中領悟到了什麼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地久天長》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兩個家庭的恩怨糾葛,兩家人的兩個兒子因為到水庫游泳,一個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埋怨對方家庭的孩子沒有及時救自己兒子而心生怨恨,導致本來關系最好的兩個家庭也變成了仇人,而另外一個家庭也一直活在了內疚之中,兩個家庭之間的恩怨糾纏了三十多年,後來在時間的沖淡下,都冰釋前嫌,慢慢的和好如初。,整部劇情籠罩著一股黑暗低沉的氣息,壓抑著讓人喘不過氣,也透露了人性的黑暗的一面。
《地久天長》整部電影充滿壓抑和無奈,直到最後才有了轉機,故事也算是有個圓滿的結局。其實這部電影有很多條故事線,今天先來看其中的一條。一個孩子的去世,牽動了兩個家庭,面對 社會 政策,人無情又無奈。細細分解這條故事線,教會我們許多道理。
首先,兩個家庭,兩個孩子,是幸福的開始也是不幸的開始。劉星和沈浩是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孩子,因為這份特殊的緣分,讓兩個家庭像一家人,兩個孩子也一直像兄弟般相處。也就是這份勝似親情的鄰居情,讓故事發展的錯綜復雜。
.男主和女主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道理,人活著的價值在哪裡?包括茉莉的人物設定都很真實,所以電影會打動人心。人生活成那個真實的樣子,拍成電影,或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值得人們深思和學習,應該比賺很多很多錢更有意義吧!現在的 社會 含雜著太多的功利和利益,人與人直接的友情已經不同於那個時代了。環境一定程度造就著人生也影響著人生。三個小時的電影值得再看一次。
一部很樸素很漫長的電影《地久天長》,說實話如果不是朋友推薦,我不會去看這部電影,計劃生育,文革,下崗,知青等等,中國過去的那幾十年,實在不是我能理解和我想理解的年代。而這部電影就用三個小時,講述了這幾十年的故事,怎麼說呢,開場一個小時後我甚至沒理清故事線看的迷迷糊糊,二胎的手術流產,獨苗的溺水死亡,似乎是這場悲劇的註定,但這場悲劇能怪誰,怪讓麗雲流產的主任,怪讓星星下水的浩浩,怪當時國家的政策,呵,算了吧。
感覺《地久天長》這部片子有點灰暗,整個的就是劉家人陷入了地久天長的痛苦愁悶之中了。這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很不幸的事,誰不想天天快樂的過幸福日子呢,就算平凡平淡,但只要有快樂,那生活也還是好的。可劉家人沒有,接二連三的打擊,他們太苦了。唯一的孩子沒了,好不容易又懷孕了,聽沈家女人的慫恿,孩子又打掉了,且從此沒有生育能力了。抱養的孩子走了,男人也出軌了。
絕後對男人來說是痛苦的,但對於女人來說,男人的不忠難道不照樣的讓人痛徹心扉嗎,尤其在這種暗無天日的痛苦中苟活的人來說,身心的雙重打擊,再加上下崗失業,簡直行屍走肉的存在了。這個劉家女人的命運太慘了。最後,劉家人不得不告別傷心地,隱姓埋名到另一處過活,後來沈家女人得絕症了,終於良心發現,祈求劉家人的寬恕,最終見面後,兩家人的疙瘩就此解開了,可是劉家人幾十年內心裡的痛苦豈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雖然沒有什麼大仇大很,但從曾經的兩家交好,到最後的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沈家人沒有對劉家人一點點的起到作為人的關懷的意識。劉家女人太善良、太寬容,若是換做別人不見得會在沈家女人彌留之際去見她的吧。這或許也正是此部電影宣揚的那種精神所在的,即便普通人,他們一樣有顆善良寬厚的心,即便生活處處磨難,但他們內心的良善始終是不會泯滅的。
年輕時的耀軍,工作服遮不住他盎然的生機。過硬的技術, 時尚 的舞步,悠揚的口琴,仰慕他的徒弟,插隊的經歷,多年的老友,曾經他的人生也是彩色的。按照既定的生活軌跡,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下, 他們可能會下崗,會下海,會搬家,會有別樣的人生,然而,一切可能都在星星出事的那天灰飛煙滅,耀軍與麗雲失去的不是星星,而是太陽,給他們帶來光與熱的太陽,從此他們的人生底色只剩黑白,半生顛沛流離,背井離鄉,苟延殘喘,因為「活著沒有意義,只是為了等待老去」。
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且再無機會擁有親生的孩子傳承血脈。如果當時那個二胎保住了,他們的人生雖然會有遺憾,大概率的走向還是成為俗世定義的幸福一家人吧?然而沒有那個如果...
所以他們領養了一個孩子,即便如此,也要選一個長得像的,然而就算再像,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星星,所以他們寵愛卻不親近,畢竟隔著血緣,親疏有別,畢竟他只是星星的替代品。
當把自己的人生寄託給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就像信徒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何其可悲!何其可怕!
你知道你將會與他們互相羈絆,互相制約,終其一生無法和解。
你任命地接受了這個設定,因為每個人不都是這么生活的么?直到你看到了《四個春天》,你發現原來你的身邊, 真的會有這樣可愛的父母,他們隱於市井,有著生動的靈魂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們教養孩子,放手任其飛走,微笑看他們追求更好的人生,不挽留,不幹涉,然後過好自己眼下的日子,坦然面對衰老和寂寞,像兩個結伴的頑童,共同奔赴人生這場漫長的探險;
你還是會很惜命,因為你知道世界很大,你想帶他們去看看; 你變得更懂事,因為你的心智與閱歷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他們最愛你;你越來越努力,因為你背負的是你無法推卸的,你得到的是別人無法剝奪的; 你終於強大起來,因為你希望做好父母的靠山,當自己老去,也可以從容一些,體面一些,笑著目送自己的孩子快樂遠行,海闊天空。
你終於,求仁得仁!
看完了《地久天長》這部電影,耀軍是虛榮的。被年輕漂亮的茉莉愛慕。從前一天晚上在鏡子面前修整胡須開始,到向電話里的妻子隱瞞自己的行蹤。他心中無鬼,怎會撒謊?茉莉也是極其自私的。她用任性來掩蓋自己的卑微,用留下孩子做償還,試圖讓齷齪變得高尚。從頭到尾,她沒有考慮過麗雲的感受。沒有考慮過耀軍的處境。更沒有考慮過哥哥和嫂子的尷尬。
她曾經是個孩子,到現在也是。愛情里,女人可以盲目,但是不能無恥。一夜情之後有了孩子。耀軍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把煙頭熄滅。回想當年麗雲懷孕時的抽煙喝酒,唏噓不已。還好耀軍殘留了一絲清明,拒絕了茉莉的無理要求,但同時,又一次,親手扼殺了自己的骨肉。所以,才會有了在送走茉莉之後,耀軍在車里的痛不欲生。都說女人的第六感很強。
影片也調侃了一把。從耀軍前一晚的表現來看,又是修整鬍子,又是主動問老婆要不要帶點東西。後來,耀軍很晚回來,一開門就怔在原地,因為麗雲就坐在餐桌前等著他,沖他微笑,朴實無華,但就是家的感覺。那一幕,再次感慨詠梅老師的演技。再後來,耀軍的魂不守舍,渡輪上陌生又熟悉的女人,串聯在一起,麗雲應該是痛的吧。
只不過經歷了那麼多,早已麻木。但還有那麼一絲的奢求,於是她到了寺廟,在佛經的吟誦中,試圖找回希望,找到活著的意義。在酒店房間里,耀軍曾經對茉莉轉述過麗雲的一句話,說: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慢慢變老。雖然個人認為轉述過於生硬,似乎是個敗筆。但道理就是這樣。也許從某個時刻起,人們只剩下絕望中麻木平靜的活著了。暗流涌動,浪潮不甘心地一次次拍擊岩石。
故事講述了年輕的劉耀軍和沈英明兩家人本是摯友,常在一起跳舞打牌,兩家孩子劉星和沈浩一塊出生一塊長大,然而在郊外嬉戲中,耀軍的兒子劉星意外身亡,此事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劉家夫婦離開家鄉躲到福建的漁村,領養的小孩無法融入家庭。沈家夫妻仕途通達,卻因當年的意外另有隱情,生活一直未得安寧。多年後,容顏已老的他們再次相聚,隱藏的真相終於坦白。
這個電影首先我以為講的是人自我救贖的故事。劉耀軍夫妻倆經過二十多年終於對兒子溺水而死的事釋懷,浩浩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當年所犯的錯誤,李海燕夫婦在李海燕死之前終於去面對劉耀軍夫婦。他們最終都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
其次,電影對友誼的詮釋很是打動人心。浩浩和星星的友誼,麗雲夫妻和李海燕夫妻的友誼,縱然時間流逝而友誼長存,正如電影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正如電影的名字。二十年後他們在醫院的重逢、擁抱、問候,真真打動了我。人的一生有這樣的摯友,夫復何求?
最後,讓我深深感慨的是:人,最終都敗給了時間。與其說是他們在自我救贖,不如說是時間幫他們完成了這個任務。經過三十年的漫長歲月,所有的過往都變得微不足道,再深的傷口都會漸漸痊癒。正如電影中劉耀軍的所說的:「只要活著就好!」是啊,在生與死的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關於演員們的出色演技,服化道的考究用心,鏡頭語言的含蓄飽滿,很多專業影評人都談到了,業余如我,不再贅述。只是那令人窒息的壓抑感,經久不散,很是致郁。
年輕時的耀軍,工作服遮不住他盎然的生機。過硬的技術, 時尚 的舞步,悠揚的口琴,仰慕他的徒弟,插隊的經歷,多年的老友,曾經他的人生也是彩色的。按照既定的生活軌跡,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下,他們可能會下崗,會下海,會搬家,會有別樣的人生,然而,一切可能都在星星出事的那天灰飛煙滅,耀軍與麗雲失去的不是星星,而是太陽,給他們帶來光與熱的太陽,從此他們的人生底色只剩黑白,半生顛沛流離,背井離鄉,苟延殘喘,因為「活著沒有意義,只是為了等待老去」。
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且再無機會擁有親生的孩子傳承血脈。如果當時那個二胎保住了,他們的人生雖然會有遺憾,大概率的走向還是成為俗世定義的幸福一家人吧?然而沒有那個如果...
所以他們領養了一個孩子,即便如此,也要選一個長得像的,然而就算再像,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星星,所以他們寵愛卻不親近,畢竟隔著血緣,親疏有別,畢竟他只是星星的替代品。
當把自己的人生寄託給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就像信徒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何其可悲!何其可怕!
你知道你將會與他們互相羈絆,互相制約,終其一生無法和解。
你任命地接受了這個設定,因為每個人不都是這么生活的么?直到你看到了《四個春天》,你發現原來你的身邊,真的會有這樣可愛的父母,他們隱於市井,有著生動的靈魂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們教養孩子,放手任其飛走,微笑看他們追求更好的人生,不挽留,不幹涉,然後過好自己眼下的日子,坦然面對衰老和寂寞,像兩個結伴的頑童,共同奔赴人生這場漫長的探險;
你還是會很惜命,因為你知道世界很大,你想帶他們去看看;你變得更懂事,因為你的心智與閱歷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他們最愛你;你越來越努力,因為你背負的是你無法推卸的,你得到的是別人無法剝奪的;你終於強大起來,因為你希望做好父母的靠山,當自己老去,也可以從容一些,體面一些,笑著目送自己的孩子快樂遠行,海闊天空。
你終於,求仁得仁!
《地久天長》與《山河故人》的敘事節奏,都是我喜歡的。更像一條緩緩流動的河,雖然中間會有小漣漪,但是依然會流向遠方。
《地久天長》講述了兩個家庭的故事,因為出現變故幾十年疏遠,後來又走到了一起。面對生活的意外,曾經關系很好的兩個家庭,陷入了生活的深淵:一個為失去兒子而痛不欲生,一個因為與對方兒子的死有直接關系,而走入自責的一生。
沒有大打出手,沒有相互埋怨,甚至沒有交流,兩個家庭從此天隔一方,各有各的路。可是,時間可以讓人淡忘彼時的人和事,活著人的總要有交集,糾結的人生總要在臨死前放下心債。當病床上的李海燕與王麗雲相見時,一切似乎都已歸零。
學會原諒,學會寬容,也許這一生,我們會過得更好。如果不能做到,就只好讓時間來沖淡一切,彼此都承擔著痛苦和壓抑過一生。
導演似乎告訴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偉大的,每一種成長都是艱辛值得歌頌的,且行且珍惜。電影里的世界有多麼溫馨、隱忍、謙讓,現實世界裡就有多麼的狗血、鬥狠、暴戾。電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拉倒吧,真實性上,它連現實生活的百分之一都表達不出來;浪漫性上,它連現實生活的萬分之一也表達不出來。
繼風吹動她米白色的衣領,春天沉浸在香氣里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地久天長》。第二遍觀影,心裡的那份激動和快感消失全無,思想不自覺的開始去思考這部電影的 社會 意義,想導演王小帥通過這部電影討論了什麼問題?對 社會 有哪些影響?是積極正面的還是消極負面的。
這是王小帥離金熊最近的一次,期待他下一部電影能成功。
至於如何評價《地久天長》這個問題,我想題主問早了。
能不能在國內上映還是個事呢,上映了被閹割多少也還是個事呢……
❺ 《地久天長》:情感泛濫的王小帥和剋制的演員們
《地久天長》 是那種 第一次看被感動得有話要說,二刷除了演員的表演亮點不多的電影。影片講的是北方鋼廠工人劉耀軍王麗雲夫婦和鋼廠幹部沈英明李海燕夫婦是關系親密的朋友,他們兩家的兒子劉星和沈浩經常在一起玩耍,有次兩人去水庫玩,劉星溺水身亡,自此,劉家夫婦遠走他方,直到二十年後李海燕身患絕症才回家探望,葬禮之後,沈浩說出了當年的秘密,兩家和解。
《地久天長》在柏林展映時,外媒用「epic」(史詩)這個詞來形容,應該說導演王小帥是有這種企圖心的,電影里的時代符號俯拾皆是,從知青返城、嚴打、計劃生育、下崗潮、下海到四處拆遷,改革浪潮下的中國家庭不乏精彩故事,導演從失獨這個角度切入,可謂四兩撥千斤,這本是一個五星的電影題材,然而呈現出來的效果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王小帥編劇的過往作品通病是敘事太過平鋪直敘,雖然在《青紅》、《我11》里表現為一種文藝散漫的風格,但時間跨度很大的電影必須要有足夠戲劇性才能吸引觀眾。因此在《地久天長》里他打亂敘事順序,採用了許多閃回鏡頭,即使這樣,電影的留白並不多,其後半部分冗長、拖沓到完全就是電視劇的拍法。
導演多處設置懸念,比如開頭第一個畫面,少年沈浩不時回頭看,彷彿背後正在發生什麼事,幾秒鍾後鏡頭移過去,原來是他在看少年劉星,很笨拙的拍攝手法。在情節設定上,導演先吊觀眾胃口,將王麗雲自殺進醫院和李海燕的腫瘤圖片剪輯在一起,將沈浩的秘密留在最後,還有沈茉莉的混血兒,可是處理方式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預期那麼驚喜,徒增多餘的鏡頭,青年沈浩先是在衛生間里冷靜,而後在車上猶豫,接著上了樓才向劉耀軍兩口子坦白往事,忒婆媽了!
而且沈浩那一席話,基本上暴露了整個電影的台詞水平,連用多個「就」、「我感覺身體裡面長了一棵樹,快要把我撐破了」,低年級小學生遣詞造句的水平。王小帥的電影台詞一般介於文藝腔和大白話之間,而且話不多,說好聽點叫平淡自然,實際上是語言貧乏,沒有嚼勁。
當然,電影最大的問題還是導演創作動機的可疑。就像《活著》,福貴女兒和兒子的不幸矛頭都直指當權者和那個時代,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無奈和憤怒,而《地久天長》,在指向上是曖昧不明的,前半段王麗雲被車間主任兼好朋友李海燕強行拉去引產,這是國家機器對個人的戕害,而後劉星被沈浩推下水溺亡,這是兩家的個人恩怨,然而在後半段,故事發展成完全是兩家人之間的恩怨,等於說,導演從之前對家國時代和個人命運反思的高度直接降格為尋求和解的家庭倫理狗血劇,他已經預先原諒了一切。
出現這種情況也不稀奇,無論是80年代還是90年代,甚至現在, 歷史 在王小帥的電影里只是一個懷舊的背景,安放他內心那種知識青年的 情感 泛濫。《巴比倫河》、黑燈舞會、喇叭褲、電壺、火爐、搪瓷缸子這些 歷史 符號在王小帥的電影運用得一次比一次純熟,不變的是青春的感傷。
在他的早期電影里,偏愛「紅色女郎」,《十七歲的單車》里保姆穿著一身紅裙,紅高跟鞋,塗大紅唇,是快遞員小貴的慾望對象,《青紅》里讓青紅穿上紅高跟鞋,象徵情竇初開,《我11》里結尾探監的女孩穿上了大紅色棉襖,成為少年回憶中的一抹亮色,更巧的是這三部電影里的女孩分別叫做紅琴、青紅、覺紅,可見導演對「紅」有執念。
或許是年少時的所見所聞太過刻骨銘心,或許以前被辜負過,王小帥的另一個執念是展現被玷污的美麗姑娘。《十七歲的單車》里高圓圓飾演的女中學生跟了混混,在小堅看來她就是愛慕虛榮,《青紅》里本地青年為情慾所困,強暴了喜歡的女孩,被判死刑,《我11》里也是知青女孩被強奸致孕,哥哥為她殺人。在這些電影里,導演的視角都隱藏在一個瘦弱的少年身體內,不斷哀嘆,唱著輓歌。
這也是王小帥的電影沾著禁忌 歷史 的邊兒,為什麼拍不出那種盪氣回腸的力量和 情感 來?因為表面是反思 歷史 ,內核卻是想當救世主的少年的情慾流動。
「好姑娘在受難」的執念在王小帥的前幾部電影里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在《地久天長》里變成了「好人受難」,對父輩的深厚 情感 和導演的自覺認同讓影片顯得很不剋制,一方面把劉耀軍王麗雲美化了,一方面又安排煽情的大團圓結局,局限於家長里短和兒女情長,只能說可惜了。
雖然劇本和思想上有硬傷,但《地久天長》還是會在某一瞬間直擊人心,畢竟是王小帥飽含深情之作。劉耀軍和王麗雲避世在一個誰都不認識的海濱小鎮,卻逃脫不了往日的夢魘,真的是「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他們是活在回憶中,失落的一群人。
據說拍攝影片時,導演王小帥經常被演員們的表演看哭。王景春(飾劉耀軍)和詠梅(飾王麗雲)憑借在此片獲得了柏林影帝影後,他們的表演是《地久天長》的魂兒。王景春和詠梅默契地傳達出了一種相濡以沫,平淡又滄桑的中國式夫妻關系,有種克制的詩意和美感。
王景春成功地將劉耀軍的窩囊演繹成了一種善良,他長著一張極具喜感的臉,幸好八字眉上結著憂愁,再加上鬍子拉碴,皮膚黝黑,聲音沙啞,一看就是勞動人民。
王景春有四場戲令筆者印象深刻:一是喝酒吃花生米,起初是美滋滋地喝小酒,到後來喝悶酒,不同時期王景春的表情和手勢停頓都各不一樣;二是兩次抱著親人穿過隧道去醫院,第一次演繹出了那種慌亂空白的感覺,第二次則是「我不能讓她死」的堅定;三是送走茉莉,「哇」一下哭了出來;最後一場是連線時得知茉莉有孩子,當時臉上的表情真是如黃渤所說「每一個褶子都有戲」,細致入微地詮釋了那種得失感。
詠梅塑造的王麗雲堅強貞靜,演員出色的形象氣質在一定程度上理想化了中國傳統女性,在影片中,王麗雲說過最重的話是「我累了」, 情感 最外露的場景是多次流淚,墮胎路上的委屈,手術後的傷心,被下崗時的隱忍,喪子後的壓抑痛哭,得知真相時的平靜,層次分明,這個角色身上既有讓人心疼的柔弱,也有溫柔如水的母性。詠梅長相端莊大方,她能拿捏那種既貼合她本人又貼合角色的感覺,比如《曼穀雨季》裡布邑斕是有手腕的干練女強人,《中國式離婚》里肖莉是獨立堅強的離婚女性,《刺客聶隱娘》里她呈現出唐朝豐潤美,《地久天長》里收斂掉知性,多了些賢妻良母氣,真是難得。
李海燕的扮演者是艾麗婭,筆者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大宅門》,李海燕這個人物塑造上後期比前期好,前期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統管千人的車間主任,可能是發型原因,後期夠悲情,艾麗婭在餐桌上看沈浩的眼神,真的是那種精神瀕臨崩潰的老人的眼神。
沈茉莉為劉耀軍和王麗雲空白的感情生活增添了一絲緊張氣氛,塗紅唇,穿紅衣的茉莉仍舊是王小帥電影里的慾望投射,不過這次,是男主角自己拒絕了,齊溪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稜角分明,幾個火辣辣的眼神為這部電影提了不少勁。
另外,李菁菁、趙燕國彰等成熟演員很穩,年輕演員中,王源比杜江的表演要好一點,起碼不出戲。
❻ 誰能介紹一下王嘉毅、鍾蕾、李海燕
王嘉毅,男,40歲,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山東德棉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曾榮獲「全國紡織突破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紡織系統勞動模範」,「全國紡織工業質量管理卓越領導人」,省「創新創效先進個人」,省、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德州市雙十佳公僕」等榮譽稱號。
山東德棉集團有限公司為國家大型企業集團,擁有職工15000名,固定資產100102萬元,為我省紡織系統最大的棉紡織集團。近年來,企業先後被授予「全國設備管理先進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中國企業形象AAA級單位」、「中國優秀企業」、「全國首批管理創新示範單位」、「省質量管理獎」、「省管理創新優秀企業」榮譽稱號。
2000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中共黨員,畢業後任嘉積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執教三年,她工作態度認真踏實,富有鑽研精神,以學生為友,視學生為弟妹,在學習、生活上諄諄善誘,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2003屆海南省高中畢業會考,她所任教班級語文成績及格率達到100%。她任班主任的班級曾多次獲「先進班級」稱號。
李海燕,梅花獎得主,中國京劇院一級演員,1964生於河北省山海關。
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區戲曲學校,開始從事京劇藝術。198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從師於李文敏、李喜鴻、周金蓮、劉秀華、佟熙英、張玉英等。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劇傳統劇目《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竇娥冤》、《荒山淚》、《鎖麟囊》、《三擊掌》、《孔雀東南飛》、《拾玉鐲》、《鐵弓緣》、《盜仙草》、《十三妹》、《戰金山》等。高挑頎長的身材,舒朗清秀的容貌,恬靜內斂的氣質,是李海燕舞台韻致的奪人優長, 1987年參加全國首屆青年電視大賽榮獲「最佳表演獎」。
1991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為師,系統的學習了程派藝術,學習並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陳三兩爬堂》等一批優秀劇目。
1991年被文化部評定為一級演員。
1994年從唐山市京劇團奉命調入中國京劇院。
1997年第五屆中國戲劇節榮獲"主角演員獎"。
1998年榮獲中國戲劇大獎「梅花獎」。並同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學習。
1998年榮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光榮稱號。
1999年在《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全國「評說五小程旦」活動中榮獲「五小程旦」之首。
❼ 《地久天長》李海燕臨終前的一句話「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應該如何理解這算是一種懺悔嗎
李海燕的臨終遺言固然是對過去自己犯下錯誤的懺悔,但「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懺悔,更暗含整個中國社會未來的隱憂。
對於國家而言,同樣存在「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但是,時光已逝,生育願望最強的一代已經漸漸老去。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新生代們更加追求自由、幸福和個性,不再把孩子當成生活的重心,生育率也將逐步下降。
就象電影中表現的那樣:有錢了,可以生了,但很多事情卻已經晚了。
❽ 老師好電影演員表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制,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孫藝楊、徐紫茵、郝鵬飛、郜玄銘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 。
該片以苗宛秋老師(於謙飾)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
該片於2019年3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苗宛秋演員 於謙,南宿一中高一三班班主任,心急如焚、著急上火,看似霸道古板不近人情,實則認真負責心系學生。對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毫不手軟,面對學生們找回自己的自行車卻吼著「快去學習」,但是背後卻是免費給學生補習、不顧安危挽救走入歧途的學生、拿出積蓄寄給生病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猶如「水火不容」。
洛小乙演員 王廣源,一個熱血方剛的倔強少年,為了影片中的重要物件——苗老師(於謙飾)的自行車,聯合同學們一起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保衛戰」。
關婷婷演員 秦鳴悅,家庭條件優渥的班內活躍分子,有集體榮譽感,但也因嬌生慣養而脾氣嬌縱。後在苗宛秋老師的教導下成長。
安靜演員 湯夢佳,一個溫文爾雅、楚楚可人的少女。
王海演員徐子力,熱衷武俠小說,為大家在幕後「謀劃」的軍師。猛地一看是帶著眼鏡的文化人,實則「壞主意」不少。後在苗宛秋老師的感染下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劉昊演員 孫藝楊,高一(三)班的流動「小賣鋪」,表面愛財如命四處兜售小商品,實在有難言的苦衷。後因苗宛秋老師的相助,走出困境。
李海燕演員 徐紫茵,關婷婷好友,愛美追求時髦,開學第一天就被苗宛秋老師勒令將頭發燙直。單純甚至有些「傻氣」的天真女孩。
蔣文明演員 郝鵬飛,建設的好兄弟,同樣熱愛跳舞,在教師辦公室跳disco,令苗宛秋老師與南宿一中的老師們大跌眼鏡
郭建設演員 郜玄銘,酷愛跳disco的少年,與好友文明組成「文明建設」組合。課外私下與文明一起打工賺錢買收音機。
❾ 《地久天長》影評
這部電影男女主角分別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影後,堪稱為當代版本《活著》。推薦指數⭐⭐⭐⭐⭐
友誼地久天長,表面上是劉沈兩家的友誼,實際上是一家無限的包容,另一家的虛偽自私。
麗雲、耀軍夫婦也不過是兩個善良的小人物,經歷了喪子之痛後慢慢煎熬的過程。就像她說的:時間已經停止了,我們只是在等著慢慢變老。生活中大多數人誰不是在煎熬著呢?從出生,父母情緒不穩定,觸不及防的晴天霹靂,長大後考試的失利,成年後工作上的挫敗,婚姻的不幸,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壯年,被生活壓得不能動彈、不敢喘息……誰不是熬著呢?
兩次喪子之痛,都是加害人的無心之失,不存在主觀因素的故意為之。獨生子女政策也好,浩浩的非目的性推開星星,導致他喪命也罷,其實都是上帝之手在為之。
沈英明、李海燕夫婦:
就像名字一樣,「英明」處處透露著「精明」。沈英明和劉耀軍是好朋友,自己獨自下海賺到了一些錢,不幫朋友是本分,幫忙是情分,ok。他們兩家一起拍全家福的時候,兩個孩子起了點沖突,打架的時候,劉耀軍把星星拉過來,打手,說不許打人。沈爸的做法是一把攬住浩浩,或許這也是浩浩大膽調皮,劉星膽小謹慎的性格形成原因。
沈英明拿著刀,讓劉耀軍去殺了那小子,一命還一命的時候,選擇的是一把生銹的刀,應該是許久沒用、有些鈍了的刀。劉耀軍奪刀的時候,他不確信劉耀軍會不會真的要殺浩浩,他握住刀死命不鬆手。確保劉耀軍不會傷害他兒子,才緩和下來。
海燕央求他打電話給麗雲耀軍,說來迴路費我們報銷,沈英明說:猶豫一下說,有這個必要嗎?當然並不是說他真的在意這么點錢,更多的可能是疏於關心,所以不曉得麗雲夫婦的拮據處境。
後來李海燕去世,在吃飯的時候,建新主動提出說,讓他們夫婦倆留在北京,說讓沈英明的樓盤送他們一套房子。沈就接過話茬說:我的樓盤,給你們挑一套最好的,但也沒有說是送。劉耀軍這時候說:我們要是買不起怎麼辦,結果沈英明插科打諢過去,就不了了之了。
看一個人是否有愧疚之心,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從沈英明李海燕夫婦的行為上,沒有看出任何愧疚之心。
李海燕和沈英明是一路人,進了一家門。她強迫麗雲流產的時候,是沒有做任何提前的商量和心理建設的。直接堵在屋裡,打電話給了醫院,車馬上就來。
作為朋友,海燕絲毫沒有給別人選擇的機會。本來麗雲和耀軍還可以選擇辭職,他們一直糾結是否要為了這個孩子辭去工作。這下李海燕替別人做了決定。別說朋友了,一個善良的陌生人也不至於像捉賊一樣懟在屋子裡。
事後李海燕也沒有覺得有什麼愧疚之心,有一次舞會,耀軍在跳舞,海燕和麗雲一邊嗑瓜子一邊聊天,海燕還在一直說這都是耀軍的錯。全程麗雲沒有任何抱怨。直到星星出事,他都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在吃飯的時候一個鏡頭,她感慨:那是獨苗啊,旁邊的茉莉很看不順眼地說:「本來可以不是獨苗的。」她還不服氣地說:你什麼意思?茉莉直接轉身出廚房了「什麼意思有人自己心裡清楚。」
海燕還是一個特別自我的人,大家都躲在卧室裡面聽著錄音機里的流行音樂,正開心的時候,她來了,就要求別人把歌曲換掉,掃一屋子人的興。即便就像上次打胎一樣她的立場政治正確,但是這個人物少了一點人情味,不真實的感覺,喜歡不起來。
在李海燕腦部腫瘤惡化的時候,浩浩在娛樂場所找到了夜夜笙歌的爸爸,告知媽媽的病情,可見他們的夫妻感情也就這個樣子,有驗證了那句話,婚姻的本質就是契約,是價值交換。男人身份地位提升了,雖然礙於世俗的看法不會離婚,但也不再是相互扶持了。
話又說回來,有幾個人的婚姻真的是因為愛情呢?
李海燕在自己家床上央求丈夫的時候神志清晰,覺得愧對於耀軍一家。結果在去世前病榻上,劇情安排她神志不清了,跟麗雲說:「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這種故意裝幼稚的說話方式真的令人作嘔,你有錢怎麼不早點給他們錢,帶他們去看生殖科呢?
生活是自己的,她大部分時候都是開心的,歡天喜地下廚房,兒媳婦還過來責怪保姆讓媽媽親自下廚。唯一一點心結,還需要臨死之前消除,好讓自己什麼都是順遂的。
劉耀軍、王麗雲夫婦:
都是隱忍,善良,淳樸的人,對命運逆來順受。耀軍不像沈英明一樣會來事兒會搞錢。但是他身上的閃光點,正是中國淳樸老百姓的共同面孔,妻子被拉去打胎的時候,他絕望的捶牆這是他劇中唯一一次,通過肢體的方式來排解情緒。
麗雲也是以德報怨,被強制拉去墮胎之後,心平氣和的和海燕相處。海燕問她話的方式也是:耀軍還在生我的氣吧?麗雲回答說是生自己的氣,自己窩囊。
星星去世了,夫婦倆對海燕夫婦說:永遠都不要在浩浩面前提起。最後浩浩成年後促膝坦誠交代的時候,他們倆淚水默默滴下來,熱淚盈眶地說:「說出來就好了,孩子。」他們像是站在上帝的視角,知道結果不能改變,該做的是保護活著的人。完全不是站在受害者的道德制高點,沒有任何的怨天,也沒有任何的怨人。
像是一顆炸彈,將他們夫妻二人的心,炸的血肉模糊,但是他們忍了,沒有對這個世界吐一口唾沫,甚至沒有叫一聲。正是由於這種隱忍,這種情緒爆發的缺失,是陰霾在我心中久久不散,看完好幾天才過來寫影評。
說是原諒了,可是當時兩家六口人照的合影,他們把它剪開了,單獨做成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所以後來浩浩來家裡准備坦白的時候,不小心看到,耀軍尷尬的收起來。理智上知道悲劇不怪任何一個人,那是命運為之,但是情感上還是接受不了,避免一遍遍看到,一遍遍被刺痛,那就不看見吧。她們連夜搬走,只有美玉送他們離開。
領養的兒子周永福回來要身份證的時候,和母親麗雲面對面坐著,像個不良少年。劉耀軍把所有的積蓄都拿給他,讓他路上省著點兒花,說謝謝你這么多年來,一直把自己當星星,逗我們開心。王源飾演的周永福,在這時已經心軟下來了,所有的放浪不羈其實都是假的。
耀軍出發去城裡進貨,順便約會茉莉的前夜,特意修建了一下鬍子,還問麗雲,有什麼要帶的嗎?麗雲有點意外的看他,女人的第六感就是這么准,也為後續的自殺埋下種子。
在去酒店上樓的之前,他還是很糾結,坐在車里抽了一根煙。在酒店的房間里,耀軍不知所措、無處安放的手演的太好了,真是感嘆影帝對人性的傳遞和拿捏。
第二次見面,在車上,茉莉告訴他懷孕了。這次沒有得到解決方案,但是他回到家的時候,麗雲跟他說,以後要是沒你了,我怎麼辦,卧室死在家裡還是死在這邊呢?直男沒有覺出什麼,麗雲接著說,你要是想離婚,我會同意的。
這件事過去後,劉耀軍並沒有想到麗雲真的會自殺,在電影的1分54秒的時候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抱著全家福睡著了,麗雲將全家福拿過去,他驚醒後,下口去喝水,這回才看見桌子上的紙條。短短幾分鍾喝水的時間,麗雲就服葯自盡了,可見夫妻二人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但並不是只有一張床。他看到紙條,第一反應是沖出去,第二反應是上樓在床上找到奄奄一息的麗雲。
他抱著麗雲穿過夜幕,氣喘吁吁去到醫院的時候,這種壓抑的感覺到了極限,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值得眷戀?雖然世間不值得眷戀,或者沒有意義,但是作為一個生命體,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呀。在走廊上劉耀軍耷拉著眼皮,輕微地喘著氣,眼睛裡閃爍著絕望。
最終在送茉莉離開後終於綳不住了,坐在車里表情從告別,到失聲痛哭的過度,這是劇中少有的情緒釋放的缺口。影帝的演技,真的能傳達給我們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人生體驗,此時此刻,我們和他一起體味他的苦難人生,同是天涯淪落人,對命運無能為力,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耀軍夫妻倆人給星星拔去墳頭草的時候,墓碑兩邊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恍惚之間,那不是墳墓,就是他們的兒子,他們三個從來沒有分開過,地久天長......
在浩浩女兒出生的時候,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和茉莉視頻通話,說要桑尼出來見見的時候,劉耀軍眼裡似乎有點期待,短暫兩秒的時間演繹了一遍另一種人生。直到看到茉莉那黃頭發的混血兒子,才舒了一口氣,心落下地來了。
感謝導演,最後給了一個溫存的結局,「劉星」回來了,永福說:爸爸,我是劉星,我回來了。夫妻倆激動地說,我們馬上就回家,你看好我們的家哦,劉老闆~生怕兒子又走了。
電影拍攝鏡頭中,很多都是隔著玻璃拍攝的,窗戶玻璃,車窗玻璃……還有監獄里鐵藝柵欄的玻璃,彷彿在拍被困住的靈魂。好的劇本,好的演員,是那個時代的《活著》,可以反復看的一部劇。
❿ 李海燕江其虎的關系
合作關系。他們都是演員只是為了拍戲。都是在戲里逢場作戲罷了,都是假的不能信以為真,人生如戲、看看別當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