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是誰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是魏雲。銀環上山,下山原唱是豫劇表演藝術家魏雲,唱段源自豫劇現代戲《朝陽溝》,銀環上山時她決定要把自己的全部熱情都奉獻給山區建設,所以曲調歡快,用的是豫東調,因為是春天,銀環看到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覺得親切可愛,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勞動以後思想上又有了反復情緒。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人生經歷
魏雲,女,原河南省豫劇三團國家一級演員,鄭州人,著名的豫劇現代戲表演藝術家,豫劇老電影《人歡馬叫》中,她扮演農村新青年愛勤,尤其在豫劇老電影《朝陽溝》中她扮演城市下鄉女知青王銀環,無論表演還是唱腔,更是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2007年,魏雲在鄭州去世,享年71歲。
B. 所有的豫劇電影名錄
《倔公公犟媳婦》、《包青天》、《朝陽溝》、《我愛我爹》、《花木蘭》、《抬花轎》、《對花槍》(《花槍緣》)、《桃花庵》、《小白鞋說媒》、《人歡馬叫》、《鴛鴦戲水》、《三皇姑出家》I(《觀音得道》 、《唐知縣賣紅薯》、《巧配鴛鴦》、《七品芝麻官》、《洛陽橋》、《母女恩怨》、《七奶奶》、《春草闖堂》、《程咬金照鏡子》、《樊梨花》、《包公誤》、《穆桂英掛帥》、《陳三兩》、《幸運十點鍾》,差不多了。
C. 任宏恩的個人經歷
任宏恩十四歲進入原許昌豫劇團,在王韻生,鄭蘭波、田秀玲等老一輩藝術家影響下,潛心學習,刻苦用功,不恥下問。老一輩藝術家生旦凈丑文武兼備,精彩紛呈的演技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鄭蘭波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主演了《唐知縣審誥命》中的「唐成」,充分運用現實主義表演風格,又不失戲曲的誇張、幽默,生動地塑造了身為一方父母官在權貴壓制下的倔強與機智。1961年許昌地區戲劇會演中,飾演的「唐成」,獲得了表演「一等獎」,為以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1963年,在《人歡馬叫》扮演「劉自得」一舉成名。1965年參加了中南五省戲劇觀摩匯演,陶鑄評論說「劉自得」是當今農村富裕中農的樣板。他由此獲得了「活自得」的美稱。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北京演出期間郭沫若曾連看三場,稱他為天才演員。同年此劇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為戲曲電影,影響深遠。
隨著藝術創作的不斷提升,任宏恩演而優則導。八十年代曾參加了省文化廳舉辦的首屆導演培訓班,創作的小品《誰也不知道》,曾作為教學示範作品。
1978年許昌地區現代戲會演,導演並主演了《東風勁吹》,獲導演獎,表演獎。
1979年河南省現代戲調演,在《燭光》中主演並導演,獲表演「二等獎」。
1980年,在河南電視台首部電視劇《紅軍洞》中飾演「能不夠」,此劇獲全國電視劇「三等獎」。
1981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戲曲藝術片《白奶奶醉酒》中飾演「許懷才」,影片獲長影「小百花」獎。
1984年在現代戲《崗酒醒酒》中飾演「崗酒」,獲省現代戲會演優秀獎。1988年,此劇改編為戲曲電視劇,獲全國戲曲電視劇「金鷹」獎.
1985年在《倒霉大叔的婚事》中扮演「常有福」,在河南省第一屆戲劇大賽中獲表演「一等獎」,導演「二等獎」。戲曲片《倒霉大叔的婚事》獲1987年優秀戲曲影片獎。此劇拍攝的三集同名電視劇,獲全國戲曲電視劇「長城」獎一等獎。精湛的表演再一次深入人心,膾炙人口的唱腔廣為流傳。
1987年在《石頭夢》里扮演「王跑」,在首屆中國藝術節上,此劇作為唯一的一台現代戲倍受關注。他朴實幽默、飽含河南鄉土氣息的人物塑造征服了戲劇界專家同行。
1989年,在《糊塗盆砸鍋》中扮演糊塗盆「張得發」,在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調演上,更是被專家譽為「汗毛孔都是戲的演員」,獲得優秀表演獎。根據此劇拍攝的戲曲藝術片,獲得第四屆全國「攀枝花」一等獎。本人獲得「優秀演員獎」。
1988年,在《山村風流漢》中扮演「能四輩」。 把特殊年代山村基層幹部的詼諧機智刻畫的淋漓盡致。在河南省第四屆戲劇大賽上獲得「特別獎」、首屆「香玉杯」藝術獎。改編的電視戲曲藝術片《皂角坪往事》獲全國戲曲藝術片「黃河杯」二等獎。
1991年獲全國戲曲廣播大獎賽「金獎」。
1992年,在《王家灣的當家人》飾演「王土柸」,獲省第四屆戲劇大賽優秀表演獎。劇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改編的電視藝術片《桔子紅了》,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蓬波》獎優秀單本電視劇三等獎。第七屆中南六省{區}電視劇「金帆獎」優秀戲曲電視劇獎。
1997年,在戲曲藝術片《崗九醒酒》中扮演「崗九」,此劇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單本劇「二等獎」。
1997年,在戲曲電影《我愛我爹》中扮演「趙鐵賢」,此劇榮獲2000年國家文化部優秀電影「華表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2004年,在戲曲電影《我愛我孫》中扮演「劉老漢」,與喜劇演員高秀敏合作默契,豫劇與二人轉的完美結合獲得好評。
2008年,退休後被許昌市豫劇團聘為藝術總監。以舞台劇《我愛我爹》參加了許昌市戲劇大賽,獲得特殊貢獻獎。
2013年,主演的《石頭夢》、《倒霉大叔的新事》相繼搬上銀幕,集聚了從藝近六十年的藝術積淀,再一次精彩綻放。
任宏恩帶領的許昌市豫劇團,曾經創下了一年一部好戲的輝煌業績,被文化部評為編演現代戲的優秀院團,長期在農村、山區、礦區演出。他生動活潑、幽默機智的人物塑造給廣大觀眾帶來了無盡的藝術享受,是深受人民愛戴的表演藝術家。
D. 倒霉大叔的婚事的電影名: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宏恩
河南溫縣人,1941年生,國家一級演員,久負盛名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省管優秀專家,原河南省許昌市豫劇團團長。
在近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拍攝電影十餘部,塑造了一系列頗具影響的藝術形象。六十年代《人歡馬叫》的「劉自得」,八十年代《倒霉大叔的婚事》的「常有福」,九十年代《我愛我爹》的「趙鐵賢」,被譽為表演藝術的三個里程碑。
代表劇目:《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石頭夢》、《山村風流漢》、《糊塗盆砸鍋》、《崗九醒酒》、《唐知縣審誥命》,二十集電視劇《劉羅鍋斷案傳奇》,還拍攝有多部戲曲電視劇。電影《我愛我爹》、《倔公公犟媳婦》等,《人歡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也被搬上銀幕。
湯玉英
1947年3月18日生,襄城縣山頭店鄉上黃村人。先後為襄城縣豫劇團、許昌市豫劇團、濮陽市豫劇團、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劇協理事、政協河南省第六屆委員、第七屆常委;1996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任省委委員;鄭州市金水區第十屆人大代表。
先後飾演過《斷橋》里的白蛇、《烤紅》里的崔鶯鶯、《見皇姑》里的秦香蓮、《白毛女》中的喜兒和黃世仁之母、《火燒收租院》中的老太太、《賣羅筐》中的老太太、《社長的女兒》中的工分迷、《紅姐妹》中的朴貞素、《山鄉風雲》中的劉琴、《沙家浜》中的阿慶嫂、《紅燈記》中的李鐵梅、《智取威虎山》中的常寶、《朝陽溝》中的王銀環、二嬸、拴保娘,《李雙雙》中的李雙雙等角色。
艾立
男,豫劇丑角,早期攻武生。回族,1944年9月,農歷甲申年生於河南省禹州市城關鎮。
1987年執導的現代戲《石頭夢》,在中國首屆藝術節演出,1988年執導的現代戲《皂角坪往事》獲全國戲曲電視劇二等獎,1990年參加拍攝的手段劇《焦裕錄》(飾劉得)和14集電視連續劇《常香玉》(飾常父張茂堂),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一、十二屆飛天獎。1997年主演的廣播劇《山野的風》(飾山村教師),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其導演並飾演的小品《相親記》獲全國戲曲小品一等獎,參加全國調演獲優秀劇目獎,《捐款》獲河南省電視小品大賽一等獎。他還是第二屆「香玉杯」藝術獎的獲得者。
劇照
故事梗概
山村專業戶常有福是全鄉聞名的致富能手,由於他歷次運動挨整,故得了個外號--常倒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有福辦了個腐竹工廠,富了起來,並被邀參加了全省的土特產品展銷會。會後,他決定再辦一個草編廠,把閑散勞力組織起來,讓鄉親們也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常有福的想法,吸引了侯圈。侯圈精明機智,善於交際。他知道有福孤身多年,想重新成家,便把自己的寡婦表妹、草編巧匠魏淑蘭介紹給他。17年前,魏淑蘭救過常有福的命,有福十分感激。但由於世俗觀念,曾引起一場風波。17年後的今天,由於侯圈的撮合和開導,重新點燃了二人心中的希望之火。有福決定馬上辦草編廠,聘請淑蘭當師傅,同時派侯圈去廣州與外商簽訂購銷合同。淑蘭也答應三天後和有福見面。不料,這門親事遭到雙方兒女的反對和有福親家前任黨支書柳東山的阻攔。但有福、淑蘭沖破阻力依然如期赴約見了面。幾經周折,兒女們想通了,可柳東山還在反對,黨的政策為淑蘭撐了腰、壯了膽,她理直氣壯的表示要嫁給常有福。草編廠開工了第一天,柳東山接了一個長途電話,說侯圈在廣州被抓起來了,並牽連了常有福。於是,柳東山擅自決定常有福搬到堤灌站隔離檢查。淑蘭聞訊趕到,和有福互訴思念之情,她決心和有福同甘共苦。侯圈從廣州回來了,事情清楚了,原來的柳東山聽錯了電話。常有福積極開辦工廠,搞活農村經濟,得到了縣里的大力支持,鄉親們富起來了,一對飽經磨難的有情人--有福和淑蘭,在一片鞭炮聲和鄉親們的歡呼聲中幸福地結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