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盧海潮的經典作品有哪些
盧海潮的經典作品有《外來媳婦本地郎》、《方謬神探》、《廣州人家》。
盧海潮(1946年-2023年1月6日),男,漢族,出生於廣州市,粵劇演員。主要作品有《外來媳婦本地郎》《方謬神探》《廣州人家》《山鄉風雲》等。盧海潮之妻是粵劇名導陳小莎,兒子是盧挺。2023年1月6日,盧海潮逝世,享年76歲。
就是這些打動人心的作品,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感謝盧海潮老演員的經典作品從而讓娛樂圈內的演員意識到:好的作品才是一位演員最好的體面。經典作品才是演員精神與世長存的延續。
盧海潮有一部經典作品提到了廣州的重要性。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部作品名叫《廣州人家》。可孝森見,在這部充滿粵語風情的影視劇中,盧海潮帶來的台詞和戲份也打動人心。
盧海潮之妻。
盧海潮之妻是粵劇名導陳小莎,因突發性腦出血2009年6月8日在番禺祈福醫院去世,享年66歲。陳小莎在廣東演藝圈頗有影響力,圈內人都親昵地稱她「莎姐」。陳小莎是粵劇名家陳天縱的幼女,胞兄陳笑風,胞姐搏畝陳小茶、陳小華;丈夫盧海潮基慎森,兒子盧挺。
11歲時即以童星身份踏台板,兩年後進入廣東粵劇團當學員,專攻刀馬旦行當,功底扎實,很快以「打女」形象成名。上世紀70年代末,廣東粵劇院第一次訪港公演,她即伙拍羅品超演出《逼上樑山》等摺子戲,香港同行、觀眾稱其為「不可多得的刀馬旦人才」。
2. 反派演員張懷志,曾赴朝鮮戰場保家衛國,經他塑造的角色入木三分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古來多少赤膽忠心的英雄豪傑,懷帶一片愛國之心奔赴沙場,保家衛國。
在我國,就有這么一位演員,他一生飾演反派,經他塑造的角色入木三分,讓人看得"咬牙切齒",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危難之際,他也曾赴朝鮮戰場保家衛國。他就是演員張懷志。
說到張懷志的名字,也許許多人不太熟悉。但如果你看過《五更寒》、《英雄虎膽》、《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影片,一定會對裡面的"莫保長"、"蘭毛"等反派人物印象深刻。這些人物都是張懷志飾演的。
1928年,張懷志生於遼寧台安的農村。雖然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黑暗的時代,物資匱乏,戰亂頻繁,但在鄉村長大的他,也深受農村淳樸民風所影響。從小生活在農村輕松清貧的環境下,張懷志形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小時候,每逢村裡有演出,就是張懷志最高興的時候,這時,他就已經表現出特殊的表演天賦。凡是看過的演出,私下裡,他都能重現出來,從台詞到台步,基本沒有出錯的地方。
到1947年,張懷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解放軍。在部隊的張志遠熱愛文藝活動,經常參加文藝演出。在一個個演出中,張懷志不斷積累演出經驗,打磨著自己的演技,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天賦,他很快轉為一名專業的文藝戰士。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拉開了序幕。年僅22歲的張志遠任志願軍鐵道兵第三師文藝團團長,他帶領全團人員,毅然赴朝鮮參加戰爭。
在艱苦戰爭時期,他和文藝團全體團員在槍林彈雨下,苦中作樂,堅持為當地的戰士演出,他們給大家帶來歡笑,這些精彩的演出是戰士們的精神食糧,支撐著戰士們度過一個個難關。朝鮮戰爭後,張懷志獲三等功。
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到1955年,張懷志順利歸國。憑借在部隊的突出表現,他被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為了一名正式演員。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廠,於1952年成立於北京。在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共拍攝2400多部電影作品。
近年來,我們所熟悉的《士兵突擊》、《芳華》等皆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張懷志被調去時,八一電影製片廠才成立第三年。在這里,他曾擔任劇團副團長。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眾多老演員之一。
張懷志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接到第一個任務是飾演《五更寒》里的莫保長,這個是個配角,出場戲份不多,卻需要演出八面玲瓏的特點,僅靠幾次出場就讓觀眾記住,是很困難的。
演員如果表現得太平淡,會沒有記憶點,如果表現得太過,又很容易顯得油膩虛假。 舉手投足間,尺寸不容易把握。但張懷志把握住了莫保長的人物特色,將這個人刻畫得活靈活現。
在許多人心中,張懷志是壞人專業戶,一生演過許多反派。但其實,他也有過幾場戲是扮演好人。如《狼牙山五壯士》里的胡德林。
在電影中,他一反常理,沒有去塑造一個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反而將胡德林飾演成一個小人物的形象,言語不多,眼神堅定,在與敵人對抗時,一次次成長。
這樣的胡德林不是脫離人群的大英雄,卻在電影鏡頭前顯得更加親近,細膩,給大家展示了一個英勇無畏的戰士形象。
在八一電影廠時,張懷志既可飾演反派,又可以飾演正面人物,他不挑角色,戲路很寬,尤其擅長飾演小人物。不管是主角配角,經他的演繹,都能在熒幕前熠熠生輝。這離不開他在生活中觀察和積累。
不像如今一些演員挑剔角色,對於張懷志來說,每一個角色都是重要的,凡他出演的,不一定是主角,但他所飾演的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得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其中以《英雄虎膽》、《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特務形象尤為形象,讓觀眾深深記住了張懷志的面孔。
60年代中期,是張懷志演戲生涯的低谷。此時外國電影進入大陸,市面大部分國產電影題材以女性為主,張懷志有一段時間無戲可拍,就快被觀眾遺忘。
直到1978年,張懷志再次被調入珠江電影製片廠,從以前演話劇、電影、電視的演員變成一名專職電影的演員。
在珠江電影製片廠,他再次得到演戲機會,參演了《藍天防線》、《山鄉風雲》、《霧都茫茫》、《梅花巾》、《梅嶺星火》、《舞獅人傳奇》等許多電影,給觀眾呈現了許多正面、反面人物。張懷志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要說張懷志的驕傲,此生有兩件。第一件是他奔赴朝鮮戰爭保家衛國的經歷。第二就是他的兒子,張前。
張懷志的兒子張前是我國著名導演,由他執導的《亮劍》、《和平年代》等電視劇家喻戶曉,播出之時,可謂是萬人空巷。
中國很多老一輩傳統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父子之間往往都疏於表達感情,父子感情比較內斂甚至淡薄。但許是在鄉村長大的經歷,讓張懷志的感情熱烈奔放,因此張懷志父子倆之前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張前從小深受父親影響,對電影也有著深厚的興趣。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電影人。即使在成年後,父子倆如果長時間沒有見面,都會非常思念對方。見面時更會長時間的擁抱。這樣真摯的父子情,也讓張前的朋友們羨慕。
1987年,張懷志去世,年僅59歲。此時的張前只有24歲,面對亦師亦友的父親早逝,是張前心中永遠的遺憾。而張懷志的銀幕形象卻永遠留在大屏幕上,不會隨時間消逝。
許多年後,人們依然能從黑白電影中認出張懷志的容貌。曾越過鴨綠江,這是他作為一名戰士的驕傲,一生塑造多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熒幕形象,是一名優秀的電影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