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藏戲的資料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行不?
❷ 少數民族中的三大英雄史詩是哪三大
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被並稱為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
1、《格薩爾王傳》是我國藏族人民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大約產生在古藏族氏族社會開始瓦解,奴隸制國家政權逐漸形成的歷史時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紀之間。吐蕃王朝建立之後(公元七世紀初葉至九世紀)得到進一步發展。
2、《江格爾》最初產生於我國新疆地區的蒙古族衛拉特人中,至今還以口頭和手抄本形式廣泛流傳於新疆天山南北廣大地區的蒙古人中,成為他們家喻戶曉的英雄史詩。這部史詩約於15世紀至17世紀上半葉形成於當時的西蒙古或「衛拉特」地區。
3、《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的優秀代表作品。柯爾克孜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之一。千百年來,勤勞、智慧、勇敢的柯爾克孜人民為締造偉大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2)格薩爾藏戲電影演員表擴展閱讀:
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有一座名為格薩爾的寺院;果洛州瑪多縣境內有格薩爾的鄂博;海南州共和縣曲溝鄉屬寧瑪派的當加寺中曾塑有格薩爾的雕像;玉樹州稱多縣孕桑寺的大經堂內有格薩爾的壁畫;著名的格魯派寺院塔爾寺的大金瓦寺頂部,有格薩爾的壁畫;果洛州達日縣查朗寺附近新建有格薩爾的獅龍宮殿;海南州貴德縣昨那寺和果洛州甘德縣隆恩寺,都有格薩爾藏戲團。
❸ 藏戲的重點是什麼
藏戲的重點是:介紹了藏戲的形成和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主要內容: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傑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組成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面具」的特點及作用。
然後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台簡朴;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種類繁多,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參考鏈接:藏戲-網路
❹ 有人能介紹下獅王格薩爾嗎西藏那個!
格薩爾王,相傳是連花生大師的化身,一生戌馬,揚善抑惡,宏揚佛法,傳播文化,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名揚四海的《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
史詩英雄格薩爾王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自幼家貧,於現阿須、打滾鄉放牧,由於叔父間離,母子泊外,相依為命。16歲賽馬選王並登位,遂進住嶺國都城森周達澤宗並娶珠姆為妻。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格薩爾去世後,嶺蔥家族將都城森周達澤宗改為家廟;其顯威迭事和赫赫功績昭示後人不斷。嶺蔥土司翁青曲加於公元1790年在今阿須的熊壩協蘇雅給康多修建了「格薩爾王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原址處重建為「格薩爾王紀念堂」。格薩爾紀念堂64根樑柱、16根通天柱構成主體構架,四周以牆相圍,堂正中塑格薩爾王駿馬馳騁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馬戰神,正牆左右方塑嶺國十二大佛,其左右兩邊分立將士如雲及烈女翩翩。整個紀念堂莊重典雅,雄奇壯觀,實乃憑吊覽古的盛殿。
格薩爾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驅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輝業績,早在十至十一世紀,就在我國有雪域之稱的西藏草原、風光綺麗的青海湖邊、巍峨的日月山下、絲綢古道的隴原大地、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美麗的孫雀之鄉雲南等省區民間廣泛流傳,至今人民依然懷念歌頌著這位民族英雄。
在很早以前,嶺國出一個窮孩子,起名叫角如,這個孩子在奇異境界里誕生和長大成人。在嶺國英雄雲集,賽馬爭奪王位時,力戰群雄,得勝稱王,尊號為格薩爾。藏語稱甲吾格薩爾納特或格薩爾阿種。格薩爾王一生,充滿著與邪惡勢力斗爭的驚濤駭浪,為了鏟除人間的禍患和弱肉強食的不合理現象,他受命降臨凡界,鎮伏了食人的妖魔,驅逐了擄掠百姓的侵略者,並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國投敵的奸賊展開毫不妥協的斗爭,贏得了部落的自由和平與幸福。
德格為格薩爾王傳說最集中的地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格薩爾英雄典故傳說,單就格薩爾及30員大將的各種活動而命名的就有許多處。
格薩爾王於公元11世紀前後誕生於今四川甘孜州德格縣的阿須草原,那時的西藏正處於戰亂紛爭之中。自從公元9世紀時朗達瑪統治的吐蕃王朝結束以後,整個吐蕃處於群雄割據、各霸一方、相互掠奪征戰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現了各自為政、互不相屬的許多邦國和部落。廣大藏族人民生活在戰亂頻繁、殺伐相繼的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厭惡戰亂、反對掠奪、盼望和平,期待有一個能為百姓造福、完成統一和平大業的英雄人物出現,帶領他們過上像以前佛法興盛時的和平安康、幸福美滿、如天人般快樂的日子。在廣大藏族人民的熱切期盼中,蓮花生大師的化身——英勇威武、神通廣大、天下無敵的大英雄格薩爾王誕生了,他帶領由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化身的、智勇雙全、英勇善戰的八十位大將降妖除魔、懲強扶弱、救護生靈,完成了統一和平的大業,使善良的百姓重新過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樂的幸福日子。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滿懷著對民族英雄格薩爾王的深切熱愛,千百年來不斷地吟唱著對格薩爾王的崇敬和贊美,匯成了一部飲譽世界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這部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英雄史詩,得到了「當今世界惟一活著的最長的史詩」和「東方《伊利亞特》」的最高褒獎,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
藏族人民抒發對格薩爾王的無比熱愛和贊頌的另一種方式是跳格薩爾藏戲。格薩爾藏戲的發源地在佐欽寺。格薩爾藏戲是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吉於19世紀末創編的。現存於佐欽寺的80多具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欽法王根據自己的清靜顯現而製作,從那時到現在,西藏其他各寺廟、各地方的格薩爾藏戲面具造型都是以佐欽寺的面具作為參照製作的。格薩爾藏戲在戲曲的編排上除了具有濃郁的西藏地方戲曲特色之外,第五世佐欽法王還將藏傳佛教的金剛舞融入其中,使得格薩爾藏戲不僅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教育性,還有殊勝的加持力。從此,格薩爾藏戲從佐欽寺開始傳揚到青海等各地的佐欽寺分支寺廟,然後逐漸傳播到藏區各地,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佐欽寺還曾出現過許多格薩爾文化的專家學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世佐欽法王白瑪仁增、佐欽巴珠仁波切、堪欽白瑪班扎、米旁仁波切和第五世佐欽法王。第一世佐欽法王著述了《格薩爾王傳》中的分部本《嶺分達色財寶》;巴珠仁波切著述了分部本《辛丹之爭》;堪欽白瑪班扎著述了《雪山水晶宗》;米旁仁波切編寫了格薩爾王護法經並創作了《嶺舞之歌》等贊頌格薩爾王的、膾炙人口的詩歌;第五世佐欽法王編寫了格薩爾王護法經並創編了格薩爾藏戲。
與格薩爾王有著極深淵源的佐欽寺,在每年的藏歷2月1日,僧眾們都要於清晨念誦格薩爾王的儀軌,白天跳格薩爾藏戲。佐欽寺的格薩爾藏戲堪稱歷史最悠久、最為標准,因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信眾前往觀看。
格薩爾王不僅是藏族人民心中永遠的民族英雄,也是蓮花生大師化身的大護法,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護佑著芸芸眾生,使其脫離痛苦和災難。願所有聽到格薩爾王名號的眾生和平安康、幸福快樂!
參考資料:http://www.zuoqinsi.com/gesaerwang.html
❺ 南木特藏戲是怎樣豐富完善的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成立,使人們的思想從傳統的禁錮中得到解放,文化生活日趨活躍,藏戲劇目不斷增加。
此後,南木特劇目在甘南地區的藏族民間得到了廣泛傳播。碌曲、瑪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縣,也以寺院、村落為單位紛紛成立劇團。至20世紀50年代末,州內發展藏戲演出團隊達36個,劇目9個。
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戲《達巴旦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倉,紅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區第三部南木特藏戲《智美更登》。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
到了20世紀60年代,藏戲又進入興盛時期,拉卜楞寺劇團於1960年推出了《羅摩衍那》,紅教寺也於1962年推出了《阿達拉姆》。
南木特藏戲除排演《卓娃桑姆》、《智美更登》、《諾桑王子》、《達巴丹保》、《朗薩雯波》等五部傳統的八大藏戲劇目外,還創演了藏族歷史題材的劇目《松贊干布》、《羅摩衍那》、《赤松德贊》,由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改編的劇目有《阿達拉姆》、《霍林大戰》、《降魔》。
此外,20世紀80年代末,藏族學者、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尕藏才丹編寫了反映藏族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現代藏戲《長碑》。累計演出劇目達12部之多,成為甘南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民族戲種。
南木特藏戲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獲得再生,得以大力發展。演出單位也由拉卜楞寺的一個演出隊發展到幾十個專業及業余演出隊,幾乎遍布甘南草原,流傳到青海、四川藏區。
同時,南木特藏戲的表演藝術、唱腔音樂也有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夏河縣九甲鄉昂去乎村成立了藏戲隊,排演了傳統藏戲《諾桑王子》、《降魔》;拉卜楞紅教寺藏戲隊排演了《赤松德贊》;碌曲縣文工隊排演了《松贊干布》,也就在這一年成立了甘南州藏劇團。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舉辦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久西草代表甘肅進京獻藝。她帶著自己創作的二人藏族齊唱《阿鄉老老》,唱熱了觀眾們的心。一直是民間藝人身份的久西草,被選調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劇團做了正式演員,繼續彈唱藝術,並演藏戲,兼做教練和導演。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劇團自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奮發努力,不斷探索,先後創排上演了由同名藏族古典名著改編的南木特劇《雍努達美》、傳統八大藏戲之一的《朗薩雯波》、神話劇《霍林大戰》、《降魔》。
該團本著繼承傳統藏戲藝術,不斷挖掘、整理和弘揚傳統藏戲遺產,重新修改、提升、創排了傳統劇目《朗薩雯波》,使其更具甘南地域特色和南木特藏戲的藝術風格。
在建州50周年隆重上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贊譽。同時,還編排了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歌舞節目。
該團在深入農村牧區,為農牧民群眾演出的前提下,該團努力走出甘南、走出甘肅、走出國門,傳播藏族戲劇和歌舞藝術。
該團排練出的《雍努達美》和《降魔》參加了拉薩雪頓藏戲藝術節;陸續到國內廣東、江蘇、山東、河北等東南沿海地區和內陸32個大中城市巡迴演出。與州歌舞團組成中國藏族歌舞團,赴美國、加拿大出訪演出。
《雍努達美》故事講述郎娃木丹和愛妻在水草豐滿的草原上過著幸福的生活,輕風中回盪著他們柔情似水的拉伊情歌。
突然有一天,高勒奧郎國王侵佔了家園,搶走了愛妻。英雄的郎娃木丹帶領牧民,勇敢地沖向高勒奧郎部落。
21世紀初,應韓國安東國際假面舞藝術節促進會的邀請,經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派遣,由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劇團主要演員組成的中國少數民族藏戲藝術團,啟程赴韓國參加國際假面舞藝術節。
來自甘肅省甘南的藏戲藝術家在國際舞台上一展我國傳統藏戲和假面舞節目的風采,上演藏族民間彈唱與舞蹈的組合《檔木鈴》、藏族傳統戲劇《扎西雪》以及藏文化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有著200多年表演歷史的藏戲舞《祭祀舞》等7個節目。
中國少數民族藏戲藝術團的表演為宣傳和體現中國的民族政策、增進中國少數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和友誼,弘揚中國西部民族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❻ 藏戲的簡介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種類繁多,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
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甘南藏戲藏語稱「南木特」、即「傳記」之意。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故又稱「拉卜楞藏戲」,是從藏族民間舞蹈、民歌、僧歌演變而來的。
(6)格薩爾藏戲電影演員表擴展閱讀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應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
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❼ 德格縣的歷史文化
竹慶藏戲
竹慶寺格薩爾藏戲主要由《賽馬登位》、《刀日洛解》、《普金普六獨秩》、《龍達》幾部組成,而其它寺廟演出的《嶺·格薩爾王傳》除《賽馬登位》外,主要有《嶺國三十員大將》、《嶺國統帥格薩爾王、七大勇士、十三位嶺國王妃》、《嶺·格薩爾王·王妃珠姆和十三種畏馬戰神、鷂、雕、狼》幾部組成,演出《格薩爾王傳》劇中人物可達104人。
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最為華彩之處是經版庫房和印經工場。經版庫房裡占據主殿二、三、四層的六、七個大小房間,為整個建築面積的一半。經版庫里光線暗淡,隱約看見靠牆一圈都是一層一層的木架子,上邊插滿帶手柄的經版。近三十萬塊經版依照門類,分作丹珠爾經、甘珠爾經、大寶佛藏經、般若八千頌、名人經典、薩迦經書、版畫、小經版等被小心而密集存放在這里,經版數量最大的一個是《甘珠爾》庫。
說唱藝術
在格薩爾史詩的流傳過程中,衍生出極其獨特的史詩音樂表現形式,以史詩彈唱和說唱為主要傳播載體,傳承千年而不衰,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許多以史詩說唱為終身事業的說唱藝人就是現存的活本。僅阿須地區就有說唱、彈唱藝人近十五人之多。
藏醫葯
德格藏醫葯在明代以前,德格地區只有少數初曉醫道的僧侶,到十五世紀中葉(1450年),出生於西藏昂仁的香巴噶舉名僧唐東傑波在德格修行期間,配製出主治胃病的「成道白色丸」藏成葯,在他的影響下,德格地區的僧侶、學者開始較系統地吸收西藏地區的藏醫葯學傳統理論。到了十八世紀初,德格地區的藏葯發展進入繁榮時期,十九世紀,德格地區涌現出一批對藏醫葯有重大影響和深刻造詣的藏醫學大師。在土司時期,德格地區藏醫葯成為南派藏區的發祥地。1980年研製出在康區失傳近百年「佐塔」名貴原料葯之後,以「佐塔」和「八鐵」、「八火質」為主要原料,研製了「珍珠七十丸」、「仁青常覺」等系列名貴藏成葯,致使德格藏葯聞名整個藏區,1987年,被列為國家「七五」重點科研單位。2002年,藏醫院收集的醫學經典《宇妥元丹貢布八大秘笈》被國家列入保護遺產。
❽ 藏戲的資料
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綜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地方化是受漢族傳統戲曲更多影響的結果。甘南藏戲正式形成是1946年,它的出現同嘉木樣五世活佛有關。嘉木樣五世丹貝堅贊聰明好學, 很有文化修養。他21歲(1937年)赴拉薩學法講經期間,多次觀看藏戲,並有所研究。三年後 ,他返回甘南拉卜楞寺,向朗倉活佛講述了西藏藏戲情況,同時將
編寫劇本和導演任務交給了朗倉。朗倉活佛學識淵博,曾在北京居住近20年,常與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交往,對京劇比較熟悉,因此他的編劇和導演不是藏戲的全盤照搬,而是根據甘南藏區實際情況,參照京劇表演加以改革創造,先後寫出《松贊干布》、《冉瑪拉》等劇本,並進行了排演。1946年冬 在嘉木樣宮殿的大院里由嘉木樣五世主持,首場演出了《松贊干布》,朗倉活佛親自扮演戲中唐太宗的腳色。演出時,成千上萬的藏族群眾、喇嘛蜂湧觀看,盛況空前。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特別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成立,使人們的思想從傳統的禁錮中得到解放,文化生活日趨活躍,藏戲劇目不斷增加。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戲——《達巴丹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倉」(紅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區第三部「南木特」藏戲——《智美更登》,並參加了西北五省區戲曲匯演,獲得了獎項。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此後,「南木特」
劇目在甘南地區的藏族民間得到了廣泛傳播。碌曲、瑪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縣,也以寺院、村落為單位紛紛成立劇團,至五十年代末州內發展藏戲演出團隊達36個,劇目9個。然而,伴隨1958年反封建斗爭的掀起,「南木特」藏戲被視為「宣揚宗教迷信,歌頌封建帝王」的藝術形式遭到禁演。到了六十年代,藏戲又進入興盛時期,拉卜楞寺劇團於1960年推出了《羅摩衍那》,紅教寺也不甘落後,於1962年推出了《阿達拉茂》。但好景不長,隨著「文革」的開始,藏戲再次遭到禁演,許多熱愛從事「南木特」藏戲的活佛、高僧和藝人殘遭迫害。
黃南藏戲: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目前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
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
黃南藏戲有如下特點:1.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民間和寺院藏戲隊,始終與社會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系。2.音樂方面保留了宗教音樂的成分,也吸收了當地民歌、舞蹈音樂等素材。3.演出劇目除八大傳統藏戲外,還有《格薩爾王傳》、《國王官卻幫》等其他藏區沒有的劇目。4.保留了《公保多吉聽法》這出古老而珍貴的原始戲劇形態的儀式劇。5.即興表演獨具特色。這些即興表演,既表現了編劇、演員高超的藝術水平,又對抨擊時弊、凈化社會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歷代黃南藏戲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行當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本劇種獨有的藝術風格。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年來,受現代文化的沖擊,黃南藏戲也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范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
❾ 藏戲中主要人物是誰
是格薩爾王和他的戰士
❿ 今年八月份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2020年8月1日重映《滅絕》《媽媽,我想你》《尺八.一聲一世》《零零後》
2020年8月2日重映《星際穿越》上映《十三獵殺》
2020年8月5日重映《冥王星時刻》上映《愛是一場溫柔幻覺》《海草》
2020年8月7日上映《1917》《急速車王》《無辜囚徒》《初戀這首歌》《旺扎的雨靴》《調酒師》《又見牡丹亭》
2020年8月9日重映《巨齒鯊》
2020年8月10日上映《李畋傳奇》《帶你歸家》
2020年8月11日上映《極限父子》《幸福是什麼?》
2020年8月14日重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悲傷逆流成河》《雪人奇緣》上映《絕地戰警:疾速追擊》《街舞青春》《辣警霸王花:澳門行動》《有錢特煩惱》《一票青春》《禿途末路》《父親的回憶》《天下無毒》《無限信號》《梧桐樹》《呼侖貝爾城》
2020年8月14日上映《禹神傳之王者少年》《老七》《我要太陽》
2020年8月18日上映《再見,陌生人》《村官不難當》
2020年8月19日上映《1/2的魔法》《信念一生》《追夢險途》
2020年8月20日上映《北平會館》《不完美的幸福》《等你回家》
2020年8月21日上映《八佰》《魔發精靈2》《格薩爾藏戲》《黃河尕謠》《雪國少年》
2020年8月22日上映《小公主艾薇拉與神秘王國2》《玻璃盒子》
2020年8月25日上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小婦人》《梅艷芬菲》《我的男友是輔警》
2020年8月28日重映《盜夢空間》《今生只為遇見你》《無「瘋」也起浪》《電力之戰《漫長的告別》《城市夢》《倒水灣》《活著唱著》《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此路不通》
以上是2020年8月上映的全部電影包括重映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