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⑵ 上海有什麼好的電影學院我要當演員
最有名的還是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其次是新成立的上海電影藝術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共有華山路、蓮花路、虹橋路三個校區,校園佔地35.53公頃,建築面積24625平方米。學校設有8個學院(系),設置本科專業(方向)20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4個。出過的影視劇明星有:戲劇影視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姜瑞佳、劉小鋒 、胡歌、袁弘、萬茜、何建澤、韓雪、孫飛虎、李志輿、祝希娟、錢楓、焦晃、趙有亮、潘虹、奚美娟、李幼斌、劉寶寅、王洛勇、李媛媛、陳紅、郭冬臨、蓋麗麗、王一楠、薛佳凝、羅海瓊、朱泳騰、劉曉虎、尹鑄勝、陸毅、鮑蕾、於和偉、周傑、傅沖、任泉、李冰冰、李鈺、聶遠、佟大為、馮紹峰、任重、孫晨耀、 小宋佳、姚芊羽、馬伊俐(即馬伊琍)、郝蕾、施大生、徐崢、錢芳、鄭愷、王亞楠、任程偉、保劍鋒、楊旻娜、孫遜、海陸、李佳璘 、李念 、陳亦然(原名:陳蓉)、肖涵、婁藝瀟、王傳君、陳赫、趙霽、李金銘、金世佳、 高雲翔、蒲巴甲、童唯佳、嚴寬、薩日娜、沈曉海、王茜華、李立、張峻寧等;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在綜合性大學開設的影視藝術教育專業學院。第一任院長(1995-2008)為中國著名導演謝晉(1923-2008),第二任院長(2008-2011)為教育專家金冠軍(1948-2011),現主持工作的副院長(2011-)為傳媒產業學者鄭涵教授。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成立於2003年12月,是經國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藝術院校,是全國第二所以電影命名的獨立院校,坐落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現設有影視藝術、動畫游戲、數字藝術設計等15個專業,目前在校生近3000人。
⑶ 著名演員張芝華:婚變導致人生低谷,再婚收獲幸福
張芝華成名很早,上世紀80年代就在影壇佔有一席之地,相繼主演了《大刀記》《雪青馬》《好事多磨》《忘不了你》《清水店》《流亡大學》《女大當婚》等眾多影片。
近些年來,她又出演了《兒女情長》《趙先生》《我的美麗人生》《兒女情更長》《未婚妻》《孩奴》《最後一張簽證》《我和我的家鄉》等一系列影視劇,深受觀眾喜愛。
張芝華有過一段失敗婚姻,前夫是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小生郭凱敏,兩人育有一個兒子。離婚後張芝華的人生陷入低谷,直到與著名畫家查國鈞再婚,她的人生才重新起航……
張芝華1958年出生於上海,少女時代明眸皓齒,說一口標准而流利的普通話。在上海霍山路第二小學讀書時,張芝華就是學校廣播電台的播音員。
當時上海有各種重大國事訪問的接待活動,張芝華經常代表少先隊員向外國首腦獻花。他們喜歡聽京劇,於是張芝華就學唱《沙家浜》中「沙奶奶」的唱段。
正因為如此,張芝華迷上了京劇,並擔任上海少年兒童廣播合唱團的京劇演員。現在張芝華是資深的京劇票友,青衣、老旦都能唱。
197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籌拍黑白電影《小將》,中叔皇導演選中張芝華扮演重要角色。其實該片此前拍過一次,相關部門不滿意,這次是重拍,演員基本都換了,張芝華幸運地得到了替補機會。這時她才17歲,正上高中。
《小將》公映後,上影廠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芳覺得張芝華是可塑之才。於是,通過種種努力,她將張芝華吸收為上影廠演員劇團的學員。
上影廠巨星雲集,白楊、趙丹、張瑞芳、程之等,經常與張芝華見面。他們很喜歡這個眼睛大大的,朴實可愛的小姑娘,悉心指導她表演。
幾年間,張芝華在《放下你的鞭子》《萬水千山》《甜蜜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多部話劇中擔綱主角,演技得到了磨礪。
1980年,張芝華接拍影片《好事多磨》,與當紅小生郭凱敏因戲生情。郭凱敏與張芝華同齡,吉林長春人,他身高1.75米,儒雅帥氣。1976年,郭凱敏中學還沒畢業,就進入上影廠當演員。
那時郭凱敏與張瑜因主演《廬山戀》而紅極一時,張芝華傾慕郭凱敏的帥氣和才華。郭凱敏也欣賞她的朴實和善良。
郭凱敏家在外地,能夠找個上海女朋友,意味著在上海有了依託。張芝華的父母見過郭凱敏,對他也很滿意。
1985年,張芝華與郭凱敏在上海低調結婚。
不久,團里准備讓張芝華和郭凱敏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屬於帶薪深造。經過一年的復習,兩人都考上了,張芝華的成績比郭凱敏還好。
但團里按相關規定,夫妻倆只能去一人。於是張芝華主動退出,將機會讓給了郭凱敏。
也就在這年,張芝華懷孕了。她很少接戲,在家裡養胎,支持郭凱敏上大學。盡管工資不高,她省吃儉用給丈夫寄錢。
1987年,張芝華做了媽媽,在上海誕下兒子。此後,她基本淡出影壇,在家帶孩子。
郭凱敏從北電畢業後,事業越來越好,而張芝華因受家庭和兒子拖累,幾乎沒有作品公映。夫妻事業的不對等,不知不覺就給婚姻蒙上了陰影。長期的聚少離多,也讓張芝華與郭凱敏變得越來越陌生。
郭凱敏是「萬人迷」,經常有女影迷給他寫求愛信。雖然這不是他的錯,但無形中給張芝華帶來了壓力。因此夫妻倆一見面就發生磕絆,再捆綁在一起,只會彼此傷害。
1991年,兒子剛4歲時,張芝華與郭凱敏離婚了,兒子跟隨她生活。因在婚姻中付出太多,離異給張芝華帶來的傷害也就更大。
離異不久,郭凱敏與演員劉曉春再婚,而張芝華艱難地帶著兒子生活。
婚變讓張芝華的人生陷入低谷。那時她臉色不好,人也發胖了,經常在家裡流淚。為了養活自己和兒子,張芝華開始復出拍戲。她出去拍戲時,就將兒子交給父母照顧。
然而霉運一個接一個。她接拍影片《淮海戰役》,該片投資過億,張芝華演得非常出彩。但公映前夕,由於種種原因,張芝華所有的鏡頭被刪得一個不剩,演員表里也沒有她的名字。
後來,有人找張芝華拍戲,演片中女主角,臨開機時她又被莫名換下來了。
她主演的影片《趙先生》在瑞士洛迦諾電影節獲得金獎,在國內卻沒有公映。
直到1996年,張芝華主演家庭倫理劇《兒女情長》,事業才走上正軌。次年張芝華再婚了,丈夫是著名畫家查國鈞。
他比張芝華大15歲,江蘇崑山人,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本來張芝華對婚姻心灰意冷,是查國鈞的才華、人格魅力和慈愛,溫暖了她的心。
查國鈞胸懷寬廣,對張芝華的兒子視如己出。他告訴張芝華:「我愛你,也會愛你的兒子。你放心,我以後不會做狠心的繼父。」這番話打動了張芝華。
婚後,張芝華與丈夫跨國分居。不拍戲時,她就會去美國與丈夫團聚。在美國的日子裡,她一是照顧查國鈞的生活,二是看好萊塢電影,提升自我。
兒子漸漸長大後,與郭凱敏有隔閡,在心裡抵觸父親。張芝華知道,這種情緒不利於兒子的 健康 成長。於是她經常開導兒子:「我與你爸分開,雙方都有責任,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錯。雖然我們不在一起了,但你爸對你的愛一點也沒少。」
張芝華還創造條件,讓兒子與郭凱敏相處。漸漸地,兒子對郭凱敏的怨恨消失了,父子關系恢復正常。
隨著張芝華年齡一天天增大,丈夫考慮她在兩個國家往返太辛苦,便回到上海定居。他一邊在上海戲劇學院擔任研究生導師,一邊創作油畫作品,在全國各地開畫展。
雖不是原配夫妻,但張芝華與查國鈞互相欣賞,志同道合,很有共同語言。查國鈞一直體諒疼愛張芝華。
一次,張芝華與香港演員一起拍戲,劇組對香港演員高看一等,而輕慢大陸演員。張芝華受不了這種屈辱,決定退出劇組。她給丈夫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我准備賠給劇組當違約金。」
丈夫告訴她:「你什麼時候要錢,我給你打過去。」於是張芝華將劇本退還給導演,決定離開劇組。
導演看到她在劇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心得體會,被她的敬業精神感動了。於是導演和製片人向張芝華道歉,請她繼續留在劇組。
是丈夫給了張芝華底氣,這樣她才能理直氣壯地維護尊嚴。
2021年6月,張芝華與查國鈞再婚24年了,夫妻倆始終情深意篤,從沒吵過架。而且張芝華的兒子也將查國鈞當親生父親,一家三口幸福和諧。
張芝華走出婚變的人生低谷後,終於在再婚中找到了幸福,並讓事業重新起航!
-END-
⑷ 桑夢珍是華北理工大學還是上海電影學院
桑夢珍是上海電影學院。根據桑夢珍曾經在采訪中的透露,桑夢珍畢業於上海電影學院的表演系,現在是一名演員。
⑸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
王丹鳳(1924-2018)、原名王玉鳳,出生於上海、原籍浙江寧波,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女理發師》、《護士日記》、《家》、《桃花扇》、《海魂》、《兒子孫子種子》、《萬紫千紅》、《春滿人間》…
金 迪1933年2月25日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蘇州,原名金慧琴,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花好月圓》、《我的十個同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大雁北飛》…
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
劉尚嫻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徐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芳…
廖有梁(1937-1999),上海嘉定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淮海戰役》…
陳 述(1920-2006),原名陳致通,上海人,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渡江偵察記》、《鐵道游擊隊》、《母親》、《海魂》、《老兵新傳》、《為了和平》、《難忘的戰斗》、《聶耳》…
魏宗萬193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餘姚,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三毛從軍記》、《巧奔妙逃》、《湘江剿匪記》、《三國演義》、《水滸傳》…
夏 天(1920-2005),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邳州,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羊城暗哨》、《翠崗紅旗》、《金銀灘》、《林則徐》、《飛刀華》、《秋翁遇仙記》…
周文彬(1907-1981),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無錫,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英雄兒女》、《鐵道衛士》、《海上神鷹》、《邊寨烽火》、《黨的女兒》、《前哨》、《甲午風雲》…
嚴順開(1937-2017),出生於上海、祖籍湖北鄂城,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著名藝術家。代表作品電影《阿里Q正傳》等;小品《張三其人》、《愛父如愛子》…
阮玲玉(1910-1935),別名阮鳳根、阮玉英,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代表電影《野草閑花》、《新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
胡 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鶴山,中華電影學校畢業,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代表電影《歌女紅牡丹》、《狂流》、《姊妹花》、《火燒紅蓮寺》、《啼笑因緣》…
1、應該是說5、60年代出生的觀眾看到的7、80年代的電影的電影演員吧?不是50、60年代出生的上海演員吧?兩者跨度很大,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曾幾何時,一個東北電影製片廠、也就是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一個上海電影製片廠幾乎就壟斷了整個的中國電影的,比文化中心北京都厲害得多的,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名流如雲呢。五、六十年代活躍的演員多了去了,一些大師級的演員可都是在上海成名的呢。
2、前幾年去過一次位於上海徐匯區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大門除了上影廠的工農兵塑像廠標以外,還有謝晉、白楊、孫道臨等人的雕塑,孫道臨應該是跨越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了,代表作有《早春二月》、《家》、《永不消逝的電波》、《渡江偵察記》等等,記得八十年代以後了,還拍過《雷雨》、《非常大總統》、《詹天佑》,前兩部還是自導自演的。但是,孫道臨是地道北京人、畢業於燕京大學,一輩子都在上影廠工作的。
3、然後,早於孫道臨的金焰、趙丹、袁牧之,晚於孫道臨的魏鶴齡、韓飛、高博、白穆、陳述、溫錫瑩、達式常、梁波羅都是很有影響的男演員了;女演員裡面呢,金焰的妻子秦怡是個代表性人物了,具有東方女性的柔美、賢惠,比秦怡資格老的胡 蝶、阮玲玉、上官雲珠,跟秦怡同時代的白 楊、王丹鳳、張瑞芳,後來的祝希娟、朱曼芳、黃梅穎、向 梅,都是很有影響的大明星了。再往後走,就到了陳沖、張瑜、鄔君梅、郭凱敏、馬曉偉、毛永明這代人了。
4、想當年呀,白 楊、王丹鳳、魏鶴齡、韓非、達式常、張瑞芳、梁波羅、祝希娟、郭凱敏、陳 沖、張瑜這些人可都是影帝影後級的人物了。白楊的《祝福》裡面的祥林嫂,還有跟她搭戲的魏鶴齡演的賀老六;王丹鳳的《護士日記》、《女理發師》;
5、韓非的《喬老爺上轎》、達式常的《難玩的戰斗》、跟潘虹搭檔的《人到中年》,張瑞芳的《李雙雙》,梁波羅的《五十一號兵站》,祝希娟的《紅色娘子軍》,郭凱敏、張瑜的《廬山戀》、《小街》,陳沖跟唐國強搭檔的《小花》,都是轟動一時、膾炙人口的好片子、經典片子,都給50、60年代出生的觀眾留下了難忘的記憶的。
6、說說朱曼芳、黃梅瑩、馬曉偉、毛永明這幾個海派風格明顯的也沒怎麼大紅大紫的演員吧?馬曉偉呢,其實年輕的時候是跟唐國強齊名的美男子一個,南馬北唐、並駕齊驅的,現在一個演蔣介石、一個演毛澤東,都成了專業戶了,也是蹊蹺,一生都在比拼了。
7、朱曼芳知名度不很高,但是那個年代的絕對顏值美女、上海風情的代表性人物,有兩個當時很有名的片子,一個叫《年青的一代》,一個叫《少年犯》都有出演的;還有,現在很紅的鄔君梅就是她的女兒,優秀基因在傳承呢;
8、黃梅瑩呢,其實一直活躍在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面,一直都是海派媽媽、嫂子、小市民的最佳人選,《渴望》、《山楂樹》、《金枝玉葉》中都有出色的表演,疫情之中過大年的《囧媽》就是徐崢跟她合作完成的,感覺黃梅瑩一直普通話都是上海味的,上海人那種精緻、細膩的味道,也被她刻畫得淋漓盡致的。
9、毛永明曾經很火了一陣子的,濃眉大眼的,屬於傳統眼光中的標准形象,絕對不輸郭凱敏、朱時茂的,估計就是因為跟朱曼芳、黃梅瑩幾個一樣,一口的上海普通話,影響了男性荷爾蒙的發揮了,後來不知怎麼的,就一直沒怎麼火起來了。
⑹ 中戲、北影、上海電影學院都分別培養出了哪些明星
中央戲劇學院
1、鄧超
鄧超,1979年出生於江西南昌,中國內地男演員、電影導演、投資出品人。1995年考入江西藝術職業學院話劇班,199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編入中國國家話劇院 。
2001至02年主演情景喜劇《歡樂青春》及愛情喜劇《當愛情失去記憶》等 ,之後在《少年天子》中飾演順治皇帝成名,繼而走上和喜劇迥然不同的正劇之路,接著在《少年康熙》《明末風雲》《天下第一》中飾演皇帝而被稱為」皇帝專業戶「。
05年後主演《幸福像花兒一樣》及《甜蜜蜜》,成功飾演「高乾子弟」[10-13]。至12年相繼主演《少年包青天3》《女人不哭》《艱難愛情》《倚天屠龍記》《你是我兄弟》及《相愛十年》等劇。
2、唐嫣
唐嫣,1983年12月6日出生於上海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2001年,參加第三屆舒蕾世紀星選美比賽獲得冠軍。2004年,因被導演張藝謀選中成為「奧運寶貝」之一,參加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中國8分鍾」而被觀眾熟知。2009年,憑借古裝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三》獲得關注。
2011年1月22日,其主演的都市言情劇《夏家三千金》取得衛視年度收視冠軍,而唐嫣亦憑借該劇獲得國劇盛典年度網路最受歡迎內地女演員獎。2012年,成立唐嫣工作室 。
2013年,因主演動作劇《X女特工》獲得第13屆華鼎獎中國近代革命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及國劇盛典年度極具商業價值演員。
2014年,憑借古裝劇《金玉良緣》獲得第5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最受歡迎女演員 ;同年,她還憑借愛情電影《露水紅顏》獲得第3屆國際華語電影節金騎士獎最佳女配角獎。
北京電影學院
1、黃磊
黃磊,1971年12月6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國大陸男演員、導演、編劇、監制、製片人、歌手、教師、作家。
1990年黃磊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出演陳凱歌執導電影《邊走邊唱》。1996年憑借電影《夜半歌聲》獲得第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同年發行第一張音樂專輯《邊走邊唱》。
1999年出演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飾演徐志摩。2001年主演電視劇《橘子紅了》。2003年自編自導自演第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並發行同名專輯。2004年出版個人隨筆集《十七樓的幻想》。
2006年主演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2009年主演電視劇《四世同堂》。2011年憑借電視劇《婚姻保衛戰》獲得第1屆亞洲彩虹獎最佳男喜劇演員。2013年與賴聲川等共同發起烏鎮戲劇節,同年領銜主演都市情感劇《我愛男閨蜜》。
2、劉亦菲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
200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金粉世家》,從而踏入演藝圈。2003年因主演武俠劇《天龍八部》嶄露頭角。2004年憑借仙俠劇《仙劍奇俠傳》趙靈兒一角獲得了高人氣與關注度。2005年因在武俠劇《神鵰俠侶》中飾演小龍女受到廣泛關注。
2006年發行首張國語專輯《劉亦菲》和日文專輯《All My Words》;同年,成為金鷹節歷史上首位金鷹女神。2007年當選「中國80後十大傑出代表人物」。2008年起轉戰影壇,並憑借好萊塢電影《功夫之王》成為首位榮登IMDB電影新人排行榜榜首的亞洲女星。
2009年在「80後新生代娛樂大明星」評選活動中獲封「四小花旦」之一。2011年,主演古裝電影《鴻門宴傳奇》。
上海電影學院
1、陸毅
陸毅,1976年1月6日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歌手。
1999年,憑借海岩劇《永不瞑目》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而他也因此正式進入演藝圈並受到關注。2001年,主演古裝劇《少年包青天2》。
2002年,因主演青春勵志劇《壯志雄心》獲得年度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十佳男演員;同年,他還憑借愛情片《一見鍾情》提名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2003年,其主演的都市劇《男才女貌》取得全國年度電視劇收視冠軍。
隨後,憑借專輯《非同尋常陸毅的音樂告白》獲得第五屆CCTV-MTV音樂盛典內地年度最佳男歌手。2005年,憑借愛情文藝電影《情人結》提名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同年,他還憑借專輯《毅猶未盡》獲得第5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全能藝人。
2、胡歌
胡歌,1982年9月20日出生於上海市徐匯區,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
1996年,14歲的胡歌便成為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小主持人,200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在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中塑造了「李逍遙」一角,並演唱該劇插曲《六月的雨》《逍遙嘆》。
2006年8月遭受嚴重車禍,2007年6月復出 。2009年主演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三》。2010年主演的穿越劇《神話》在央視八套播出。2011年參演歷史題材電影《辛亥革命》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2012年主演玄幻劇《軒轅劍之天之痕》。2013年主演兩部話劇,憑借《如夢之夢》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最佳男演員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