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朝偉演的電影(梁朝偉十大經典電影)
1987年參演爾東升的《人民英雄》獲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89年出演譚家明的《殺手蝴蝶夢》,再度榮獲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同年赴台參演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該片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1994年憑借電影《 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7年憑借電影《春光乍泄》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0年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以及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3年憑借電影《無間道》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憑借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憑借電影《色·戒》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金像獎主角五次,男配兩次,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三次,一次戛納影帝,梁朝偉因其出色的演技而囊括多個電影獎項。他是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多的人。
梁朝偉多以干凈成熟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帶著一股書生氣,略有陰郁之感。他外形清俊,戲路寬廣,無論是嚴肅文藝還是搞笑喜劇,藝術片或商業武俠片,皆能勝任自如,是香港實力派演員的傑出代表。
梁朝偉在出道的20多年裡幾乎和負面新聞絕緣,性格低調內向,不喜交際應酬,曾被圈內人士認為是娛樂圈中的異類。對待工作,梁朝偉一直兢兢業業,保持著嚴謹的工作作風,是一個外表冷靜內心熾熱的工作狂。
1.《無間道》(2002)
一氣呵成,暢快淋漓,劇情緊湊,每個演員都達到了自己演技的巔峰。港片巔峰之作!經典仍舊是經典,《無間道》以今日的視角看還是最牛的。
梁朝偉太帥了。朝偉被打死在電梯里,電梯門一開一合的夾著他的腿,那一幕真的很揪心。黃秋生死的時候,梁朝偉演技爆發。梁朝偉扮演的陳永仁的眼神看著都讓人覺得心碎。他對內心世界與憂郁眼神的演繹簡直完美。
現在看來,無間道一部電梯里擠了三個影帝,這部電梯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我想做個好人。」
「對不起,我是警察」。
2.《春光乍泄》(1997)
該片講述了一對前往南美遊玩的同性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為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
以色彩區別兩種狀態,黑白色是過去時光的祭奠,暗黃色是當下再次陷入情感漩渦中的曖昧、閃爍,呈現一種復古的風格。通過光影的明暗變化,以及晃動的鏡頭來外現人物的內心和處境。影片時常處於昏暗的環境,曖昧的氛圍當中,展現了陷入迷情中人物內心的迷亂與躁動。這是一種富有表現力的表達,對於情感的細致展現,極富王家衛導演強烈的個人風格。
如果重慶森林是用經典台詞堆砌出來的城市愛情。那麼春光乍泄就是用細膩而矛盾的情感,書寫的甩不掉的潮濕愛情。
張國榮和梁朝偉,組合絕了!本子不太工整。只有梁朝偉才撐得住這樣一段故事吧。蒙太奇,快進,慢鏡,跳接,偷窺,慢搖,台詞,值得看第二遍。黑白場張國榮借梁朝偉煙火的那個眼神、陽光下製造煙霧的梁朝偉 ,黑白場里的每一幀都是攝影作品。
「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那麼開心在外面走來走去,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個地方讓他回去」
「原來寂寞的時候,所有人都一樣」
「離開時我拿了他一張照片,我不知道哪日會再見到小張,但我可以肯定,想見的話,我知道在哪兒可以找到他」
「走錯路用不著死吧,走錯路就掉頭嘍。」
3.《悲情城市》(1989)
影片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講述了林氏家族兄弟四人的遭遇和生活。
這片要是找個擅拍商業片的一定能拍出個厚重的史詩。侯孝賢在第一次不拍自己的時候卻仍然堅持風格不變,戲劇性削弱、表演的削弱。在敘事上依然有意的斷裂、留白,弱化故事的連貫性。不過度煽情,不強化沖突,甚至這么精彩的配樂都很少用,冷靜的旁觀。弱戲劇就意味著強化真實感,增加認同感。真是牛!
如果說楊德昌的《一一》是思想者的眼睛,那麼候孝賢的《悲情城市》就是神明的目光。神者有二:一者冷靜甚至冷酷,神終究為神,衣食無憂,生死無患,猶如看客般觀望人世嬉笑怒罵,悲歡離合,卻從不伸出上帝之手;二者慈悲為懷,菩薩心腸,候孝賢是兩者兼有。
總算看了一部讓我相當喜歡的侯孝賢作品,要不然我要跟這位沉悶皇帝訣別了。歷史,政治,社會,文化,日本,中國,外省人,本省人,這些三言兩語的已經沒法概括了。我只有從深遠與內蘊之後提取一個最膚淺的觀後感:我覺得梁朝偉是華人裡面最優秀的男演員。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東成西就》(1993)
張國榮、林青霞、梁朝偉、張曼玉、梁家輝、王祖賢、張學友、劉嘉玲、鍾鎮濤、葉玉卿,這么多眾星雲集的喜劇電影怕是以後都沒有了,而且都是演的是癲狂的喜劇,經典中的經典。
幾處好笑的梗都來自梁朝偉。小鴨子那段表演簡直絕了。梁朝偉的香腸嘴。梁朝偉好好看,即使是豬耳朵香腸嘴也好好看。
東邪西毒拍太長時間了,就先用這個來撐著。沒想到,真撐起來了。演深沉,玩無厘頭,都能做到極致,這就是巨星。
5.《花樣年華》(2000)
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王家衛最強的,就是讓人掉到一種情緒中去。隱忍的中年激情。"我一開始只是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後來我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最喜歡的一幕,還是突然響起的音樂前奏,電話這頭的周慕雲,電話那頭的蘇麗珍,沒有對話,但彼此好像聽得見對方的心跳。無論故事還是愛情本身的可能,一切盡在不言中。
張小姐(曼玉)小腿不錯,梁先生(朝偉)發型不錯。在梁朝偉喂到第二聲的時候,我的眼淚突然就下來了。男女主顏值演技旗鼓相當,演起來火花四濺,張曼玉把旗袍穿出了自己獨特的味道。
深夜,雨巷,慢鏡頭;曖昧,寡歡,語還休。與君淡如水,千杯亦不醉。
6.《暗花》(1998)
故事主要講述了腐敗警察阿琛和殺手耀東之間的博弈,卻不幸都淪為幕後老闆洪先生的棋子的故事。
銀河映像的里程碑式作品,基調上算是銀河中最冷最血腥的一部,這點直到《以和為貴》後才被打破。故事精煉,節奏緊湊,不到最後都不知結局。人物於命運中掙扎,猶如漫天飄零的渺小灰塵,任人擺布;鏡頭語言的精緻調用,更是把宿命感放大至極,好像無論如何掙脫抵抗,都擺脫不了束縛與枷鎖,就像沒有手拿暗花的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暗花。
編劇精良,演技超群。很少看到銀幕上如此硬冷的梁朝偉,也很少看到如此寡言的劉青雲,伯仲難分。
「你和我就好像彈珠一樣,會滾到哪裡,何時停止都是身不由己。」情節步步緊逼,環環相扣,懸念迭起,鏡頭也是干凈利落,看兩位影帝飆戲更是種享受。這一夜實在太過漫長,過了這一夜,什麼都好了。
7.《色戒》(2007)
這是一部非常壓抑,令人難受的電影,不像大話西遊的先搞笑,後絕望,《色戒》整部片子從開頭絕望到末尾。王佳芝這個女人,也許從一開始就是註定的犧牲者?愛國,理想這些空洞的口號對於她來說就是全部。也許,只有愛情,才是她唯一能享有的,雖然這個愛情,是那麼的禁忌。
我覺得李安是最會講故事的人。女人細膩,飽滿,用情至深。這個故事酣暢淋漓。梁朝偉實在演的太好了,更驚喜的是湯唯的表演完全沒有輸。
8.《喋血街頭》(1990)
亂世人漂萍,兄弟情慘烈。吳宇森本人最中意的片子。
類似於張徹的《刺馬》。阿榮這個人物太臉譜化,張學友的表演太過,其實我倒很喜歡梁朝偉的表演,可惜此片之後偉仔就被王家衛定型了。
影片不惜用了大量的情節來表現阿B、輝仔的重情重義和細榮的重利薄義,使之誇張而體現深深的差異,在機槍炮火流彈硝煙中,兄弟之間的情義與背叛同時展現出來,這就是吳宇森,愛情永遠只是配料,兄弟情才是主菜。
9.《海上花》(1998)
該片改編自張愛玲曾將其「翻譯」成國語的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影片講述的是在十九世紀未的上海英租界里,一所名叫「長三公寓」的高級妓院里的幾個女人用生存、競爭與心計作武器參與兩性斗爭的故事。
影片鏡頭雖疏離冷峻,也暗藏洶涌,比起美學上接近的《聶隱娘》,這部情緒累積、情感表達、人物展現都更為充沛動人。李嘉欣真的讓人驚喜,劉嘉玲的氣場一直在,滬語雖然說的不夠地道,但真的,非滬語這氣質出不來。
喜歡候導的電影,就要理解他的電影是不像一般的電影,可能劇情,節奏都薄弱,但是讓人最喜歡的就是候導電影的畫面感,色調和那種膠片時代的余韻。
老上海的調調值得好好品。劉嘉玲和李嘉欣演繹的不同角色,也值得好好看。梁朝偉演得還是好。
10.《一代宗師》(2013)
該片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
布景和服裝很棒,鏡頭非常美,也依然是熟悉的王家衛的風格。梁朝偉和章子怡作為男女主角真是賞心悅目。
未見眾生的我,品不到大師之胸懷,但最喜歡的梁朝偉,大氣穩重,一代宗師,當是如此氣度。
人人都記得「在我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我卻記住了「人生最難翻越的,是生活」。倘若人生已衣食住行無憂,該就是幸運了。
2. 中國有哪些影帝
我覺得中國的影帝有很多人呀,類似於梁朝偉,張國榮,成龍,周星馳,梁家輝,劉德華,周潤發,李連傑,葛優,陳道明等。他們分別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光芒。比如梁朝偉他曾經獲得過20多個大電影獎項的影帝,還獲得過5次香港金像獎和三次台灣金馬獎,是當之無愧的影帝。至於張國榮,我們就更不用多說了,他的經典電影《霸王別姬》,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同時也打破了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記錄。
也正是因為這部影片張國榮榮獲了美國評比的亞洲最偉大25位演員之一獎項。成龍大哥的話,他在中國影壇上的地位可謂是塔尖位置,成龍大哥的中國功夫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他對中國電影圈奉獻了超過200億的總票房。所以感覺影帝當之無愧。
3. 金像影帝的歷屆影帝
許冠文(Michael Hui),男,是香港的電影導演、演員、編劇,擅長拍攝喜劇,有「冷麵笑匠」之稱。1942年9月3日出生於廣東番禺,自幼隨父母移居香港。香港藝員培訓班畢業,與三個弟弟許冠武(Stanley Hui)、許冠英(Ricky Hui)、許冠傑(Samuel Hui)合稱「許氏四傑」。
代表作
《鬼馬雙星》
《天才與白痴》
《半斤八兩》
獲獎作品《摩登保鏢》 麥嘉(Karl Maka),原名麥嘉尚,香港藝人。麥嘉1944年2月29日生於中國廣東省台山,是香港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擅長拍攝喜劇,其光頭形象深入民心。麥嘉1982年主演了《最佳拍檔》一片,獲得了成功,與洪金寶同時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成為金像獎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雙胞影帝。麥嘉在香港演藝界有「光頭佬」、「光頭神探」之稱。
代表作
《最佳拍檔》
《第一桶金》
獲獎作品《最佳拍檔》 洪金寶,1949年1月7日出生於香港,演員、武術指導、導演、監制、編劇以及龍虎武師。祖籍浙江寧波。洪金寶幼年生性頑皮好勝。1958年,洪金寶被送入於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學習,與其他「元」字輩的師弟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等人合稱「七小福」
代表作
《飛龍猛將》
《雜家小子》
《葉問2宗師傳奇》
獲獎作品第二屆《提防小手》
第八屆《七小福》 梁家輝,1958年2月1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
1983年,在李翰祥導演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扮演咸豐皇帝,榮獲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90年,與張曼玉主演電影《愛在別鄉的季節》,憑借該片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3年憑借《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5年出演電影《人約黃昏》,獲第3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4年第23屆憑《大丈夫》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05年12月,前往南極考察成功而返,成為首位登陸南極的亞洲藝人。[3]2006年憑借《黑社會》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10年,參演由徐克執導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3年憑借《寒戰》第四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代表作品
《寒戰》
《長恨歌》
《黑社會》
獲獎作品《垂簾聽政》 李修賢,男。1952年8月6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香港影視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曾獲第二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公僕》、第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公僕》。台灣、香港兩地參加拍攝影片80餘部,他所扮演的警察形象英明神勇,高大正義,深受觀眾的喜愛。
代表作
《公僕》
《喋血雙雄》
《龍虎風雲》
獲獎作品《公僕》 鄭則仕,人稱肥Kent、Kent哥、肥貓,香港著名演員。
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五屆(《何必有我》)第十六屆(《三個受傷的警察》)最佳男主角及第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三個受傷的警察》)。1972年,他入讀長弓影業公司第一期演員訓練班,但多演些跑龍套角色,後來參加比賽拿了冠軍並加入無線電視以後,他才嶄露頭角。1985年他自導自演的《何必有我》使他聲名鵲起。《肥貓尋親記》則讓內地觀眾記住了他。現為西安香港廣播影視學院院長。
代表作
《何必有我》
《肥貓正傳》
《肥貓尋親記》
獲獎作品第五屆《何必有我》
第十六屆《三個受傷的警察》 周潤發(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於香港南丫島,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主演了《狂潮》、《上海灘》等20餘部劇集,並以此在2005年被香港網民評為「經典電視劇小生」第一名;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港片鼎盛時期開啟了槍戰片、賭片等類型片先河,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在《喋血雙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槍手形象令其在2004年躋身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員前三名。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為「雙周一成」。
代表作
《上海灘》《英雄本色》
《賭神》《卧虎藏龍》
《喋血雙雄》
獲獎作品第六屆《英雄本色》
第七屆《龍虎英雄》
第九屆《阿郎的故事》
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生於香港,歌手、演員、音樂人,演藝圈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
1977年參加亞洲歌唱大賽出道,1983年以《風繼續吹》在歌壇成名。1984年憑借《Monica》奠定其在香港歌壇的地位。1987年憑借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1988年,1989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9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獎金針獎。2000年獲得CCTV-MTV音樂盛典亞洲最傑出藝人獎。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過去五十年裡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他涉獵不同風格的音樂題材,除擅長詞曲創作外,他亦擔任過MTV導演、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等。
代表作
《霸王別姬》
《阿飛正傳》
《東邪西毒》
獲獎作品
《阿飛正傳》 曾志偉,1953年4月14日出生於香港,,影視演員、編劇、導演、監制、主持人、廣東省政協委員、康宏晨曦足球隊的名譽會長、香港明星足球隊創始人、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副主席,原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
代表作
《哪吒》
《無間道》
《 甜蜜蜜》
獲獎作品
《雙城故事》 黃秋生,1962年9月2日出生於香港,實力派演員,中英混血兒,歌手。
1983年黃秋生入讀香港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而出道。1985年出演電影《y89代》後入香港演藝學院深造,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1986年加入無線電視台,參演過《天若有情》、《人海驕陽》等劇集。憑借1994年影片《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1998年影片《野獸刑警》兩次榮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3年黃秋生憑借著《無間道》贏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05年黃秋生更憑著《頭文字D》再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11黃秋生憑借 《競雄女俠·秋瑾》獲得第3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
代表作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伊波拉病毒》
《野獸刑警》
獲獎作品第十三屆《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第十四屆《野獸刑警》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台山,畢業於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1期,國家一級演員。
20世紀80年代拍攝了多部電視劇,是香港無線「五虎將」之一。截止2014年,獲得過5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3次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是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多的人。亦是香港首位獲得A級(康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的男演員。2014年,擔任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
代表作《花樣年華》《春光乍泄》
《重慶森林》《無間道》
獲獎作品第十四屆《重慶森林》
第十七屆《春光乍泄》
第二十屆《花樣年華》
第二十二屆《無間道》
第二十四屆《2046》 喬宏,香港演員,1927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山西臨汾。父親喬義生(1883-1956)為國民黨元老。喬宏年青時代曾在上海的一家美國學校讀書。由於熟悉英語,他曾於韓戰時出任翻譯。
喬宏早於1949年已在台灣參演由張徹所執導的《阿里山風雲》,但未正式入行。至1956年在東京得到女星白光邀請,拍攝《鮮牡丹》一片成名後,才正式從影。1960年代,喬宏已是獨當一面的影星,因其俊朗外表及健碩身型而被稱為「雄獅」和「鐵公子」。
1999年4月15日晚上10時30分於美國西雅圖駕車回家途中,第四度心臟病發,蒙主恩召,享年72歲。
代表作
《偷偷愛你》
《嫲嫲帆帆》
獲獎作品《女人四十》 劉德華,1961年9月27日生於香港,演員、歌手、詞作人、製片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藝人之一,也是位有使命感的電影人。
2006年被授予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1991年創辦電影公司,2005年發起亞洲新星導計劃, 2005年成為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中國電影百年形象大使,2006年獲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2012-2013年出任第49屆金馬獎及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團主席。
演藝事業外,劉德華熱心公益慈善,1994年創立「劉德華慈善基金會」,2000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8年被委任香港非官守太平紳士,2010年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同年起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並擔任副理事長。
代表作
《暗戰》
《無間道》
《盲探》
獲獎作品第十九屆《暗戰》
第二十三屆《大隻佬》
第三十一屆《桃姐》 周星馳(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華語喜劇演員,導演,編劇,出品人。6度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和獲得8個年度冠軍,為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最多者和年度冠軍記錄保持者。憑導演的《功夫》被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世界最好的十部電影之一,2013年導演新作《西遊·降魔篇》破23項華語電影記錄,全球票房破2.1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
代表作
《唐伯虎點秋香》
《九品芝麻官》
《大話西遊》
獲獎作品《功夫足球》 劉青雲,1964年2月16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畢業於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2期。
1986年,劉青雲出演處女座電影《聽不到的說話》飾演麥基。1994年,主演的電影《新不了情》、《七月十四》均提名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8年,憑借《高度戒備》獲得第四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男主角獎。2006年,與霍思燕領銜主演電影《我要成名》獲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12年,憑借電影《奪命金》獲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代表作
《聽不到的說話》
《新不了情》
《七月十四》
獲獎作品《我要成名》 李連傑,1963年生於北京,中國電影演員、功夫明星、武術家、慈善家、企業家。
2007年創辦壹基金,成為中國第一家民辦公募金會,因全世界公益方面的貢獻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護照。
2008年成為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2009年以「社會企業家」名義成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會員,同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親善大使 。2011年4月李連傑和馬雲一起創辦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李連傑擔任CEO。
2013年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 「稱號。
代表作
《致命羅密歐》
《龍之吻》
《敢死隊1、2》
獲獎作品《投名狀》 張家輝,1967年12月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男演員、歌手。
1989年在電影《壯志雄心》中出演少年警校學員,開始其演員生涯。1995年簽約無線電視。2008年,張家輝與謝霆鋒、張靜初合作主演《證人》,憑借該片張家輝榮獲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3年,出演《激戰》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1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電影男演員獎。
代表作
《掃毒》
《激戰》
《線人》
獲獎作品第二十八屆《證人》
第三十三屆《激戰》 任達華,1955年3月19日出生於香港,香港影視演員。
任達華以模特身份進入演藝圈,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於1979年簽約為繽繽電影公司基本演員,1987年開始接拍影視劇。任達華2004年憑借《PTU》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6年憑借《龍城歲月》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憑借《歲月神偷》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代表作
《PTU》
《龍城歲月》
《歲月神偷》
獲獎作品《歲月神偷》 謝霆鋒,Nicholas Tse(尼古拉斯 . 謝),1980年8月29日出生香港,祖籍廣東番禺,中國音樂人、歌手、詞曲唱作者、演員、老闆、商人、特效製作人、青年企業家、PO朝霆創始人。
2003年創辦中國頂尖特效製作公司PO朝霆,該公司預估未來營業產值高達60億港元;壟斷亞洲性電影、世界性電視廣告品牌、跑車品牌等、各80%以上及90%以上市場,另還投資於房地產、商鋪、餐飲業、娛樂業與電影及運動品牌等。其本人和創辦的公司亦入選該院MBA(世界十強)案例。
2011年以《線人》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是第一位80後金像影帝。
2012年應邀以亞洲商業領袖的身份為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師生做講座,其事跡入選《問鼎55個成就世界領先地位的華人企業(企業家)發展範例》一書。
代表作
《線人》
《半支煙》
《小魚兒與花無缺》
獲獎作品《線人》
4. 中國第一個國際影帝
牛振華
曾主演過電視連續劇《阿郎在北京》、《浪子大欽差》、《伴兒》、《財神傳奇》、《七品欽差》、《好夢可圓》、《越活越明白》、《庖丁奇談》、《世上只有媽媽好》、《開張大喜》、《別了,冬天》、《榮譽》、《福星高照》;主演過電影《站直嘍,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打左燈向右轉》、《狂吻俄羅斯》、《西門警事》、《宋氏三姐妹》、《埋伏》、《誰說我不在乎》;話劇《誰家老婆進錯門》等。1993年因主演《站直嘍,別趴下》獲: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1995年因主演《背靠背,臉對臉》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5年電影學會表演獎、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5年電影學會表演獎、首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上海十佳影評人最佳男演員獎等桂冠。同年他獲得第七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使他成為中國影壇第一個走向世界獎台的國際影帝。
5. 為什麼中國在國際上得獎的都是香港導演和香港電影
無語啊,樓主年紀應該很小吧?
中國獲獎的電影多的去了,連我們小時候經常看的那些動畫片,譬如大鬧天宮、猴子撈月都獲得過國際獎項。
只不過是近幾年的電影變得商業了,很浮躁,所以沒什麼好作品了!
下面這個表是從別的地方找的,樓主有空看看吧~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6. 誰能介紹一下張藝謀
張藝謀簡歷
張藝謀,導演、攝影師、演員。陝西西安人。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1984年拍攝影片《黃土地》,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的造型表現出黃土高原的拙樸渾厚,於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七屆南
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同年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導演影片《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於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第五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1989年獲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廣播電台青年聽眾評委會最佳影片獎。
1990年導演影片《菊豆》,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巴利亞多里德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穗獎、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大獎--金雨果獎。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同年獲義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莉特別獎;1992年獲義大利全國奧斯卡獎(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觀眾評議本年度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1992年導演《秋菊打官司》,同年獲義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優秀導演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獲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進入兩千年之後,先後拍攝《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等賣座影片。
作品列表:
拍攝故事片:
1984:《一個和八個》(與蕭風合作)
《黃土地》
1986:《大閱兵》
演出影片:
1987:《老井》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
導演作品:
1987:《紅高粱》
1988:《代號"美洲豹"》(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著》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6:《有話好好說》
1997:《圖蘭多》(歌劇、義大利)
1998:《圖蘭多》(歌劇、中國紫禁城太廟)
1998:《一個都不能少》
1999:《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幸福時光》
2002:《英雄》
2003:《十面埋伏》
2004:《印象劉三姐》
2005:《千里走單騎》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