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子復仇記》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王子復仇記》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48 黑白片 142分鍾
英國雙城影片公司攝制
製片人兼導演:勞倫斯·奧立弗 編劇:勞倫斯·奧立弗 艾倫·登特(根據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改編) 攝影:德斯蒙德·迪金森 主要演員: 勞倫斯·奧立弗(飾哈姆雷特) 瓊·西蒙絲(飾莪菲莉婭) 艾琳·赫莉(飾葛楚德) 巴茲爾·西德尼(飾克勞狄斯)
本片獲1948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美工、最佳服裝四項奧斯卡金像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兩項金球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男演員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
【劇情簡介】
丹麥王國的城堡里,霍拉旭和另外兩名守城的官兵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幽靈。他很像死去的先王,當北極星升起在夜空,他就神秘地出現;一旦公雞啼晨,他又匆匆消逝。
先王突然去世尚不足月,王後葛楚德就改嫁國王的弟弟克勞狄斯;克勞狄斯因此篡奪了王位。這件事強烈 *** 了年輕的王子哈姆雷特,他為父親的去世極度悲傷;又為母親的 *** 感到恥辱。對於新國王,哈姆雷特非常反感,覺得他一點也不像自己完美的父親。聽了霍拉旭的報告,哈姆雷特決心去親自等候幽靈。
深夜,幽靈重新出現了。他向哈姆雷特招手,引導哈姆雷特來到城堡盡頭.並告訴哈姆雷特:他就是先王的靈魂, 正在煉獄受著酷刑。他並非像傳聞所言,是在花園睡覺時被毒蛇咬死,而是遭到了弟弟克勞狄斯的暗害。他要求兒子為自己復仇,但復仇時不要玷污了自己的品質,並且不能傷害自己的母親,至於王後的罪惡, 由上天懲罰就行了。哈姆雷特讓親歷其境的幾個人賭咒保密,立誓報仇。
為了復仇,哈姆雷特採取了裝瘋的策略,以便消弭叔叔克勞狄斯的疑心。從此,哈姆雷特在服裝和言行上都變得狂妄怪誕起來。王後不知內情,以為兒子是因為哀悼亡父及愛情的緣故才變成這樣。然而,克勞狄斯並不放心,打算將王子放逐到英國。
哈姆雷特熱戀著御前大臣波洛紐斯的女兒莪菲莉婭,他給莪菲莉婭寫信,一再表示愛慕。但波洛紐斯和莪菲莉婭的哥哥萊阿替斯都反對這門「不現實的婚姻」,他們告誡莪菲莉婭:哈姆雷特的地位太高,小心上當受騙。可莪菲莉婭無法擺脫對於哈姆雷特的深情,她不斷試探哈姆雷特。可哈姆雷特為了偽裝得更像,不敢向心愛的姑娘表露真情;僅僅暗示自己真摯的愛。這使莪菲莉婭的精神十分痛苦。
宮中來了一班戲子,哈姆雷特借演出前的機會繼續裝瘋,他在愛情折磨下說出的雙關語進一步刺傷了莪菲莉婭。波洛紐斯處心積慮地刺探哈姆雷特,可總猜不透王子的心。
戲班演出的是和謀殺先王相彷彿的劇情,哈姆雷特暗中觀察叔叔的反應。從國王失態的神色中,哈姆雷特證實了幽靈說出的真相,他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了摯友霍拉旭。
良心的譴責攪得克勞狄斯坐立不安,他祈禱上天的寬恕。此時哈姆雷特恰在其側,當王子正要動手時,一個念頭制止了他——此時復讎正遇罪人懺悔,等於將惡人的靈魂送上天堂。必須在惡人干著傷天害理的勾當時再砍倒他,這樣克勞狄斯的靈魂只能墜入地獄。高貴的哈姆雷特終於放棄了這次復仇的良機。
在母後的寢室,哈姆雷特斥責王後葛楚德。王後誤以為哈姆雷特會將自己殺死,恐懼地叫嚷起來。同時,帷幕後也發出了「救命!救命!救命!」的呼叫。哈姆雷特認為是國王藏在裡面,拔劍刺去,沒想到扎死的是充當密探的波洛紐斯。借責備波洛紐斯的愚蠢,哈姆雷特又在靈魂上狠狠鞭撻了母親的背叛,使得王後心如刀割。這時,幽靈重新出現,他要求哈姆雷特幫助母親解脫良心上的折磨。
國王發現了波洛紐斯的死,更加懷疑哈姆雷特。他要王子立即出發去英國,並在捎去的信中要求英王將哈姆雷特處死。沒想到哈姆雷特出海後遇上海盜船的襲擊。交戰中哈姆雷特作了海盜的俘虜。海盜們為求日後得到報答,優待了丹麥王子,並將哈姆雷特釋放。哈姆雷特信告霍拉旭火速趕來,護送他回國。
回國後,哈姆雷特在墓地遇上一位掘墓人,正當他們進行一番充滿哲理的對話時,來了一支送葬的隊伍。隊伍中有國王、王後和臣子們,可葬儀卻很草率。哈姆雷特滿腹狐疑,主教告訴他:被埋葬的是一個自尋短見的姑娘。按照教規,這種死法只能葬身荒野;只因上頭有令,才得以安埋墓地。這姑娘就是哈姆雷特心愛的莪菲莉婭。
原來,莪菲莉婭得知父親竟然死在戀人的手裡,哀痛欲絕,很快就神經錯亂。姑娘唱著歌,用鮮花野草編成花圈。當她要將花圈掛在河邊的柳樹上時,樹枝斷了,姑娘落水身亡。
萊阿替斯因父親和妹妹的慘死深恨哈姆雷特,他跳進妹妹的墳墓,悲痛欲絕。哈姆雷特不能忍受有人比自己更加痛苦,也一塊兒跳了進去,他說自己對莪菲莉婭的愛比四個哥哥還要深。哈姆雷特的表白並沒取得萊阿替斯的諒解,國王又用心險惡地從中挑撥,萊阿替斯提出了要和哈姆雷特比武;哈姆雷特不明真相,接受了挑戰。
在國王的安排下,萊阿替斯准備了一把尖頭毒劍,哈姆雷特使用的卻是無毒的圓頭劍。萊阿替斯起先麻痹哈姆雷特,一旦得手,就用毒劍給他致命的一擊。哈姆雷特仍不知情,他無意中將自己的無毒劍換過了萊阿替斯的有毒劍,並回刺了對方。這樣,萊阿替斯也自食其果。這當兒,王後突叫中毒。原來國王給哈姆雷特備下的飲料中下了毒, 王後毫無防備地喝下了。哈姆雷特頓起疑心,當即下令追查。萊阿替斯臨死前說出了真相,哈姆雷特原諒了他,並將塗有毒葯的劍頭刺中了國王,這個陰謀家終遭報應。哈姆雷特要求霍拉旭在他死後將真相大白天下,然後閉上了眼睛。將士們抬起了這位高貴的王子鳴炮致哀。
【鑒賞】
英國的古典文學戲劇是其傳統文化的瑰寶,莎士比亞戲劇更是英國的「國粹」。將這「國粹」搬上銀幕而不傷其神髓,一直是英國電影藝術家的一個心願。英國人的這一民族心願終於在勞倫斯·奧立弗手中得以實現。
奧立弗是英國最著名的戲劇、電影演員,他曾任老維克劇團團長和英國國家劇院院長,因藝術上的成就冊封勛爵,成為終身貴族和英國戲劇界第一位上院議員,在英國這是戲劇界有史以來的最高榮譽。奧立弗在老維克劇團以演莎劇聞名,對莎劇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此同時,他在英、美又曾主演過不少電影,對電影藝術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1944年當他接掌老維克劇團的領導權後,便開始了將莎劇移植到銀幕上的嘗試。首先,他自任製片、導演和主角,將莎劇《亨利五世》搬上銀幕,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美國影藝學院因此片授予他一項奧斯卡特別獎)。這第一步的成功使得奧立弗雄心勃勃地決定進一步把《哈姆雷特》改編成電影《王子復仇記》。然而,盡管有了《亨利五世》的經驗,《王子復仇記》的拍攝依然是極為困難的。將莎劇改編成電影至少要冒來自兩個方面的風險:莎劇權威在學術上的苛求和一般觀眾因理解的困難而帶來的票房考驗。從美學上說,40年代末的電影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它同戲劇藝術的差異非常明確。莎劇是公認的戲劇藝術高峰,奧立弗雖然成功地改編了《亨利五世》,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重要的悲劇,要用業已成熟的電影表現形式來體現莎劇的精髓,這個挑戰只有奧立弗這樣影劇兩棲的藝術大師才敢迎接。
根據電影藝術的規律,改編者明確了「加快節奏、縮短篇幅、通俗易懂」的目標,對原劇進行了很大的改造。他們刪減了大段不適合電影表現的戲劇對白,去掉了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這兩個人物,隨之又簡化了若干情節。這些改造應當說是大膽而成功的,雖然上演後遭到不少批評家的抨擊,但從電影的拍攝來說,無疑是必須的。因為原劇的對白產生於17世紀英國舞台,離當時已有300餘年,不經大段刪減(包括人物和情節),不僅在長度上不適合於電影,而且不符合觀眾接受的習慣。但同時,奧立弗又在對白中保留了莎劇特有的詩化風格,這說明改編還是力求忠實於原著的。最後完成的劇本是一個戲劇化的電影本而非電影化的文學本,這同後來蘇聯導演柯靜采夫和日本導演黑澤明對於莎劇徹底電影化的改造是不同的。
在影片的造型方面,奧立弗也基本採取了戲劇風格,他將非必要的布景一律從簡,同時為了避免與劇情的陰郁氣氛不相協調,不使用色彩修飾影片,影片的基調始終是「灰色」或「死黑色」。因為在奧立弗的眼中,《哈姆雷特》是一座雕塑,而不是一幅油畫。在形式上,影片的造型也更接近舞台而非生活的真實。這些雖然不符合於電影的本性,但卻有利於忠實原作的風格。從影片獲奧斯卡美術設計獎來看,對奧立弗和羅傑·弗斯的追求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同樣是為了戲劇電影的美學追求,奧立弗在影片中強調運用了深焦距攝影的技巧。這種技巧能將前景和背景拍得同樣清晰可辨,具有黑白影片的最大魅力。這種技巧大大減少了「追拍」和分切——例如,對白時就不必把畫面從這個人物的面部切換到那個人物的面部,這樣就能夠拍攝較長的鏡頭,而且避免造成字里行間的詩意中斷,以取得不尋常的戲劇性效果。盡管這是部戲劇電影,但在攝影機運動上畢竟不同於早期的戲劇電影。奧立弗充分發揮了電影視點的靈活自如,比如哈姆雷特夜遇幽靈的那場戲,攝影機就採用了跟移的手法,將城堡的幽深、恐怖,哈姆雷特遇父的神秘、急切表現得異常精采。這都是觀看舞台劇時由於視點固定所無法體驗到的藝術效果。
奧立弗是偉大的莎劇演員,他那圓潤、動聽的嗓音和富於表情的面部,將哈姆雷特演成了一個深刻真摯的人物。雖然當時奧立弗已經40歲了,但他在影片中的表演仍然像一個年輕王子那樣地身手矯健,充滿活力。影片中的決斗場面被普遍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優秀的擊劍連續鏡頭。喬治·薩杜爾認為奧立弗的演技使這部作品「具有一種偉大的氣魄」。同台演出的其他演員也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角色。扮演王後葛楚德的艾琳·赫莉比奧立弗小13歲。她扮演的王後既像一個母親,看上去又年輕嫵媚,足以打動克勞狄斯下毒手謀害自己的胞兄。莪菲莉婭一角選擇了18歲的瓊·西蒙絲,她在這之前扮演了《孤星血淚》中的艾斯泰拉,受到奧立弗的賞識,幾經周折,最終應邀出演。瓊·西蒙絲演莎劇完全是生手,她甚至不曾看過莎劇,她的全部實踐經驗就是拍電影。原先,她對這個角色沒有一點信心,但奧立弗堅信自己的選擇。結果,西蒙絲的「舞台」味最少,是全班演員中最接近於「電影化」的表演。
《王子復仇記》上映後獲得巨大成功,用一位評論家的話說:「勞倫斯·奧立弗為莎士比亞——同時也是為珍愛或者願意學著去珍愛莎士比亞的人們——做出了貢獻;如果有誰也能這樣做的話,那他當然是他自己時代中卓有成就的人了。嚴格地說,奧立弗的兩部影片(指《亨利五世》、《王子復仇記》——撰寫者注)還不是富有創造性的電影藝術作品:當代電影的基本藝術最主要的是視覺因素,而他那富有視覺魅力的影片的藝術特點卻主要是語言藝術。奧立弗的影片在電影、戲劇和文學三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等邊三角形,也就是在三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這就是一種精心培育的生命力閃耀出的光輝,這就是藝術。」——詹姆斯·艾吉(《時代》雜志)。
在這之後,奧立弗又監制、執導和主演了根據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另一部電影《理查三世》(1956),同樣大獲成功。這三部莎劇電影不僅標志著奧立弗電影事業的輝煌成就,而且也被公認為是英國戲劇電影的代表作。
② 電影《哈姆雷特》一共有幾個版本,哪個版本最經典
哈姆雷特 (1948)
(Hamlet)
其他片名:
王子復仇記
導演: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編劇: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員:
· John Laurie
· Esmond Knight
· Anthony Quayle
· Niall MacGinnis
· Harcourt Williams
語 言: 英語(English)
播映時間: 155分鍾
類 型: 犯罪(Crime) / 劇情(Drama) / 愛情(Romance) / 驚悚(Thriller) (更多...)
分級級別: ETGO 0 級
總 點 擊: 1115
國家/地區: 英國(United Kingdom) (更多...)
上映日期: 1948年10月13日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1948年由勞倫斯奧立弗主演的黑白版 第一個
這樣說吧, 我認為 1980 年 BBC 版 Derek Jacobi 的 Hamlet 是最傳神的, 雖有人說他的表演太誇張, 但他確實能把 Hamlet 內心的掙扎及個人的魅力演譯得很不錯, 他念獨白時也比較有感情。有人說 he makes Hamlet makes sense, 一點也沒錯。
其次是 1990 年 Mel Gibson 的, 雖然這版電影對原著作了很多改動, 但他把 Hamlet 的優柔寡斷的性格及裝瘋時的狀態演得很到位, 電影的節奏也很明快, 可看性很高。
1948 年版的 Laurence Olivier 雖是演 Hamlet 的始祖, 但他的演技比較一般, 他把 Hamlet 演譯成一個很壓抑很木納的人, 動作有時不大自然, 但基本上還可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剪接十分好, 人物的服裝超美, 比其他所有版本都好。
1996 年 Kenneth Branagh 的版本我目前正在看, 他的版本是4小時的完整版, 對學習很有幫助, 他的表演也很精采, 把 Hamlet 的矛盾及心境的變化詮釋得不錯挺自然, 不過我覺得他演 Hamlet 有點太老了 (雖然上述的多版都有類似的問題, 但他的老態好像比較明顯...個人認為啦...), 值得一提的是 Derek Jacobi 在這版也有演 Claudius 哦, 很有趣不是嗎? 基本上這一版也是值得一看的。
從無聲片到現在,包括中國在內,拍過四十多個版本
③ 哈姆雷特是誰
著名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後有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越劇等藝術作品。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麥王子。為父王的鬼魂所困擾,要對殺父兇手復仇。經歷了痛苦的掙扎之後他達成了目的,整個王宮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後也中了致命的毒劍死去。
哈姆雷特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丹麥國王哈姆雷特的父親突然逝世,不到兩個月,王後喬特魯德就和國王的弟弟、新國王克勞狄斯結了婚。這一連串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議論,有些大臣認為喬特魯德輕率無情,居然嫁給了可憎卑下起克勞狄斯。甚至有人懷疑克勞狄斯是為了篡位娶嫂,卑鄙害死了已故的國王。 受刺激最深的還是王子小哈姆雷特。因為哈姆雷特總是把他已故的父親當作偶像來崇拜,所以最令他難受的倒還不是沒能繼承照理來說應由他繼承的王位,而是母親喬特魯德很快就忘記了和老國王的恩愛。在哈姆雷特看來,這樁婚事是十分不正當的,用「亂倫」兩個字來形容是再恰當也不過了。悲痛和郁悶使年輕王子昔日慣有的快樂盪然無存,在他眼裡,一切高潔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雜草卻在那裡瘋長。新王和王後想盡了辦法叫他快活起來,但哈姆雷特總是穿著黑色的喪服來表示他的哀悼,甚至在新王舉行結婚大禮的那一天,他仍舊身著喪服以示鄙視。 在無數天悲哀的日子裡,年輕的王子反復思量著他敬愛的父親是怎樣死的。雖然克勞狄斯宣稱國王是給一條蛇咬死的,但敏銳的哈姆雷特懷疑克勞狄斯就是那條蛇,而且,他猜測母親喬特魯德也有可能參與了謀殺。這些懷疑和猜測困擾著哈姆雷特,直到有一天他聽說鬼魂的事,整個宮廷陰謀才開始顯露出輪廓。 有學問的霍拉旭是哈姆雷特的好朋友。他和宮廷警衛馬西勒斯曾在夜半看見過一個鬼魂,長得和已故的國王一樣,烏黑的鬍子略帶些銀色,穿著一套大家都很熟悉的盔甲,悲哀而且憤怒地走過城堡的高台。一到子夜他就來了,哨兵對他講話,他好像作出要說話的樣子,但這時雞鳴天亮了,鬼魂就消失了。當霍拉旭向哈姆雷特講起此事時,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他斷定這一定是父王的鬼魂,他認為鬼魂這樣出現一定不會是無緣無故,說不定有什麼冤屈的事要講,盡管鬼魂一直沒開口,但哈姆雷特認為父親會對兒子說的。於是,王子決定當天晚上和哨兵一起去守夜,好見到父王的鬼魂。 哈姆雷特焦急地等待黑夜的到來。天剛黑,他就和霍拉旭、馬西勒斯等人登上了鬼魂經常出沒的高台。月冷星稀,朔風刺骨,給鬼魂的出現更添了幾分寒冷的前奏。正當他們談著天氣的時候,霍拉旭打斷了池們的談話。說鬼魂出現了。 哈姆雷特看見鬼魂果然和霍拉旭他們描述的一模一樣,起初他又驚奇又害怕,他還祈求天神保佑他們,因為他不知道鬼魂是善是惡,更不知道它帶來的是禍是福。可是漸漸的他覺得父王的鬼魂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悲哀地望著他,好像很想跟他說話。哈姆雷特膽子就大了起來,走向前去,望著和父親無甚兩樣的鬼魂,情不自禁地喊道:「國王,父親!」懇求他說說為什麼不好端端地安息在墳墓里,卻要離開那裡出現在月光底下的高台上?他請鬼魂告訴他怎樣才能平息它不安的靈魂。於是,鬼魂就示意哈姆雷特跟它到人少僻靜的地方去好一吐為快。霍拉旭他們竭力勸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生怕鬼魂露出獰惡的面目嚇壞了年輕的王子。但睿智的哈姆雷特早就盤算著揭開父王暴斃的秘密,怎肯放棄這樣的機會?至於生命,他早就看得透了,而他的靈魂,既然也同樣是永生的,鬼魂又怎能加害於它呢?所以年輕的王子突然覺得像獅子一樣強悍,掙脫了霍拉旭們的阻礙,跟著鬼魂走了。 當四處無人的時候,鬼魂打破了沉默,說它正是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鬼魂說他是被人害死的,兇手就是他的親弟弟克勞狄斯,目的是為篡奪王位、霸佔王嫂。當老國王照老習慣午後在花園里睡覺的時候,歹毒的克勞狄斯趁他熟睡的時候,偷偷溜進花園,把毒草汁灌進國王的耳朵和眼睛裡。那致命的毒汁像水銀瀉地一樣流進了他全身的血管里,燒幹了血液,並使皮膚到處長起硬殼似的瘡。這樣,卑鄙的弟弟奪去了他王兄的生命,篡奪了王位,霸佔了王嫂。鬼魂請求哈姆雷特說,要是他確實崇拜和摯愛他父親的話,那他一定要向那卑鄙的兇手復仇。鬼魂又喟嘆說沒想到恩愛多年的妻子居然如此寡廉鮮恥,輕易地就投入謀殺她丈夫的兇手的懷抱。但鬼魂又囑咐哈姆雷特在復仇時千萬不可傷害到他的母親,讓上帝去裁決她,讓她不安的良心時時刺痛她自己就夠了。 哈姆雷特含淚聽完了鬼魂的控訴,答應鬼魂一切都按它的吩咐去辦,鬼魂這才放心地消逝了。 哈姆雷特立誓要把他所記得的所有事情,包括他從書本及閱歷里學到的東西統統忘掉,只剩下鬼魂告訴他的話和要他做的事來支配他的腦子和身體。這個秘密,哈姆雷特只謹慎地告訴了密友霍拉旭一個人。他吩咐馬西勒斯等人對那晚上所看到的一切都要絕對地保守秘密。 在得知這個宮廷陰謀之前,精神的痛苦就使哈姆雷特的身體虛弱,精神頹唐,鬼魂揭開秘密又在他心靈上增加了極其沉重的負擔。哈姆雷特生怕這樣下去會引起克勞狄斯的注意,認為哈姆雷特知道許多內情而要對付他,因此存起什麼戒心來。於是王子就作出了一個奇特而大膽的決定:假裝發瘋。這樣一來,克勞狄斯可能就不會認為他有什麼圖謀,也不會有什麼猜忌了。而且,假裝發瘋不但可以巧妙地掩蓋他內心中的真實的不安,也可以給他機會冷眼窺視克勞狄斯的一舉一動。 自此,哈姆雷特在言語、服飾及各種行動上都裝得瘋癲怪誕。他裝瘋十分肖似,以至國王和王後都被他哄騙了過去。他們壓根兒不知道鬼魂揭秘的事,所以認為哈姆雷特的發瘋除悲悼他父親的逝世外,一定還有愛情的折磨,而且,國王和王後還自作聰明地看出來王子愛上了哪一位姑娘。在所有的變故發生之前,哈姆雷特確實愛上了一個叫做奧菲利婭的美麗姑娘,她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兒。哈姆雷特曾經給她寫過情書、送過禮物,有過許多熱辣辣的愛情表白,正大光明地向這位純潔美麗的少女求過愛,她也肯相信所有王子的海誓山盟都是真摯的。自從哈姆雷特定下裝瘋的計策,他就故意顯出一副對可愛的姑娘非常冷酷無情的樣子來。好心的奧菲利婭倒並沒有怎樣怪他,只是覺得王子的冷漠決非他的本意,而完完全全是因為他的瘋病。她認為王子以前的高貴和睿智彷彿是一串美妙的鈴鐺能奏出非常動聽的音樂,可是現在悲痛和憂郁損毀了他的心靈和理智,所以鈴鐺只能發出一片刺耳的怪響。 盡管哈姆雷特的復仇大事充斥了血腥味道,和求愛的羅曼蒂克很不相稱,同時在他看來愛情這種悠閑的感情和他的責任也是格格不入的,可是他有時仍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可愛的奧菲利婭。有一次哈姆雷特突然覺自己的冷酷好沒道理,就寫了一封滿篇狂熱誇張詞藻的信給奧菲利婭,什麼可以懷疑星星不是一團火,懷疑太陽不會動,懷疑真理是謊言,可是永遠不要懷疑他的愛情……等等。這狂躁的表現很符合他的瘋癲的外表,但字里行間倒也不免稍稍露出一些兒柔情,好讓這位好姑娘不能不承認哈姆雷特在心裡是深深愛著她的。奧菲利婭把這封信拿給她的老父親看了,於是國王和王後也清清楚楚地知道了什麼才使聰明的王子發瘋的。母後喬特魯德倒真心希望哈姆雷特是為了奧菲利婭的美貌才發起瘋來的,那麼,姑娘的溫柔是很可以叫哈姆雷特恢復到原樣的。 可是哈姆雷特的心病是遠非他母親所能想像的。丹麥王子的腦海里旦旦夕夕想的都是他父親的鬼魂,是為父親復仇的神聖命令。每天每時的拖宕在他看來都是罪惡的,都會破壞命令的神聖。但那國王整天有衛兵保護,而且總是和喬特魯德在一起,想要殺了國王不是那麼容易的。另外,篡位者恰好是他母親現在的丈夫,這使他分外痛心,要真動起手來就更猶豫不決了。天性溫柔敦厚的哈姆雷特本來就認為把一個同類活活殺死,是討厭而且可怕的。再加上他長時期的憂郁和頹唐也使他搖擺不定、無所適從,所以一直沒能採取果斷的行動。再說他聽說魔鬼是搖身百變的,或許它變成了他父親的樣子來叫他去殺人也未可知,於是他決定不能單憑幻象或幽靈的指使去行事,一定要有真實的根據才行。 正當哈姆雷特心意閃爍不定的時候,宮里來了個戲班子,這便給了王子一個試探的機會。哈姆雷特以前就很喜歡看他們演的戲,特別是里頭有個演員表演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的被殺和王後赫卡柏的悲痛這樣一段悲劇的台詞,常令哈姆雷特感動不已。哈姆雷特親自去向戲班子表示歡迎,說是過去聽了那段台詞是多麼地難以忘懷,並要求那個演員再表演一次。那個演員果然又活靈活現地演了一遍,演那個老國王如何被人殘忍地謀害,城池和百姓如何遭災,王後如何瘋子般光著腳在宮里跑來跑去,本該戴王冠的頭上蒙了一塊破布,本該披著王袍的腰裡卻裹了一條毯子。這場戲演得非常逼真生動,不僅流出了眼淚,觀看的人也都以為他們看到的是真的事情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哈姆雷特心裡有些別扭,他想到那個演員僅僅說了一段編造的台詞,居然便動起情來,為千年前的古人赫卡帕流下同情的淚,那麼他哈姆雷特該有多麼遲鈍,因為他有真正該慟哭的原因——一個真正的國王,一個慈愛的父親給謀殺了,——然而他居然如此無動於衷,好像他已經忘了要復仇似的。不過,這件事還是給了哈姆雷特一個啟發,他想一出演得逼真的好戲對觀眾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些奸詐的兇手往往會在觀看錶演時,由於場面和情節的相似,良心發現,居然會當場招供自己所犯的罪行。那麼,克勞狄斯是否也會這樣呢?於是,哈姆雷特決定叫這個戲班子在他叔叔面前表演鬼魂所說的謀殺場面,然後仔細觀察克勞狄斯的神情反應來確定他究竟是不是兇手。 照王子吩咐准備的一出戲是講發生在維也納的一件謀殺公爵的案件的。被害的公爵叫貢扎古,他的妻子叫白普蒂絲姐。說是公爵的近親琉西安納斯為了霸佔貢扎古的家產,便在花園里毒死了公爵,並騙取了公爵夫人的委身。國王和王後都應邀前來看戲。國王壓根兒不知道他上了哈姆雷特的當,當他和大臣們坐下來看戲時,哈姆雷特便坐在他旁
④ 關於1948版的黑白電影<哈姆雷特>
全名: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劇》(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簡稱:Hamlet
又名:王子復仇記
作者:英國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著名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
主要角色
(因為版本差異,人名可能有出入,請參考英文原名和莎劇漢譯。以下從朱生豪譯本。)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麥王子。為父王的鬼魂所困擾,要對殺父兇手復仇。經歷了痛苦的掙扎之後他達成了目的,整個王宮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後也中了致命的毒劍死去。
克勞地 Claudius —— 丹麥現任國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後繼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正是謀殺自己的兇手。他罪有應得,最後死在侄子復仇的毒劍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 哈姆雷特的父親死後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時,哈姆雷特正在國外。
葛簇特 Gertrude—— 丹麥王後,王子的親生母親。老王死後她改嫁克勞地,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關系被視為亂倫,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誤喝下了克勞地預設的毒酒,當場身亡。
波隆尼爾 Polonius—— 克勞地的御前大臣。他是個出了名的老頑固,阻撓哈姆雷特與歐菲莉亞之間的愛情。哈姆雷特總是假裝呆頭呆腦來戲弄他。他躲在一塊掛毯後,偷聽哈姆雷特與王後的談話時,被王子一劍刺死。
雷爾提 Laertes—— 波隆尼爾的兒子。為了父親和妹妹的死用劍殺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劍下,盡管當時哈姆雷特沒有意識到劍是帶毒的。
歐菲莉亞 Ophelia—— 波隆尼爾的女兒。她與哈姆雷特雙雙陷入愛河,但種種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們無望結合。作為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劃的一部分,她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失足落水溺斃。
赫瑞修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學里的密友。他沒有直接捲入王室之間的陰謀,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傳聲筒,莎翁用他來烘托劇情。他也是唯一一個活到全劇結束的主要角色。雖然他曾揚言要自殺。
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學中的老同學。他們被克勞地招來照看哈姆雷特。雖然兩人在劇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兩人是間諜。當國王下密令要處死遠在英國的哈姆雷特時,他把名字偷換了。於是兩人在幕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劇中只有短短的過場戲。但他的重要性在於,全劇的最後台詞由他說出,似乎象徵著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闡述了劇作主題。
電影簡介
內容類型
視頻類型: 劇情片 故事片
所屬國別: 英國
語種
原文語種: 英文
配音語種: 中文
原著作者: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導演: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主演: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其它責任者
攝影: Desmond Dickinson
作曲: 威廉華爾頓 (William Walton)
出品者: J. Arthur Rank Films Pilgrim Pictures Rank Film Organization [uk] Two Cities Films Ltd. [uk]
內容創建日期
攝制日期: 1948年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真正拍出莎劇古典戲味的代表作,由勞倫斯.奧立佛自導自演,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
描述丹麥王駕崩,守夜衛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迪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後以為王子瘋了,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子之痛投河自殺,引起雷奧提斯心頭之恨,與克勞迪王共謀比劍時塗劇毒於劍鋒,酒內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後誤飲,雷奧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報了父仇,自己亦壯烈犧牲。
全片成功地突破舞台劇局限,在場景設計和鏡頭運動上都充分發揮了電影的映象魅力。奧立佛的念白和表情同樣精彩,將王子的性格悲劇詮釋得絲絲如扣,吉恩.西蒙絲飾演奧菲莉亞則純美至極。
「有人因天性不良而喪失理智,或因積習難返而抱憾終身,雖有純潔的道德,亦無法補救」,本片時莎士比亞作品般上銀幕上,成就最高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⑤ 哈姆雷特的演員表
哈姆雷特 - 2000年麥克·阿爾默瑞德導演電影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Hamlet 伊桑·霍克 ----
Claudius 凱爾·麥克拉克倫 ----
Polonius 比爾·默瑞 ----
Laertes 列維·施瑞博爾 ----
Ghost 山姆·夏普德 ----
Gertrude Diane Venora ----
Ophelia 朱麗婭·斯蒂爾斯 ----
Horatio 卡爾·蓋瑞 ----
⑥ 簡·西蒙斯的曾參演電影
陸運會 (Sports Day,1944年)
給我們月亮 (Give us the Moon,1944年)
艾曼努爾先生 (Mr. Emmanuel,1944年)
和新娘吻別Kiss the Bride Goodbye (1945年)
Meet Sexton Blake (1945年)
戰火雲天 (The Way to the Stars,1945年)
埃及妖後前傳 (Caesar and Cleopatra,1945年)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1946年)
The Woman in the Hall (1947年)
孤鳳緣 (Uncle Silas,1947年)
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1947年)
Hungry Hill (1947年)
哈姆雷特 (Hamlet,1948年)
南海天堂 (The Blue Lagoon,1949年)
孤女芳心花開並蒂 (Adam and Evelyne,1949年)
So Long at the Fair (1950年)
紅粉情波風塵淚 (Cage of Gold,1950年)
Trio (1950年)
The Clouded Yellow (1951年)
玉面蛇心 (Angel Face,1952年)
Androcles and the Lion (1952年)
深宮怨 (Young Bess,1953年)
恨短情長 (Affair with a Stranger,1953年)
聖袍千秋 (The Robe,1953年)
紅伶淚 (The Actress,1953年)
妾意如綿 (She Couldn't Say No/Beautiful but Dangerous,1954年)
聖徒妖姬 (Demetrius and the Gladiators,1954年)
埃及人 (The Egyptian,1954年)
翠谷奇緣 (A Bullet Is Waiting,1954年)
拿破崙情史 (Desirée,1954年)
霧夜情殺案 (Footsteps in the Fog,1955年)
紅男綠女 (Guys and Dolls,1955年)
蘭閨怨 (Hilda Crane,1956年)
銷魂金夕 (This Could Be the Night,1957年)
徵人怨婦 (Until They Sail,1957年)
山河血淚美人恩 (The Big Country,1958年)
苦戀 (Home Before Dark,1958年) 太陽谷 (This Earth Is Mine,1959年)
靈與欲 (Elmer Gantry,1960年)
斯巴達克斯 (Spartacus,1960年)
綠苑春濃 (The Grass Is Greener,1960年)
田園春夢 (All the Way Home,1963年)
Life at the Top (1965年)
長相憶 (Mister Buddwing,1966年)
美國式離婚 (Divorce American Style,1967年)
猛虎屠黑龍 (Rough Night in Jericho,1967年)
海蒂 (Heidi,1968年)
大團圓 (The Happy Ending,1969年)
昨日再現 (Say Hello to Yesterday,1971年)
郵差先生的夢想 (Mr. Sycamore,1975年)
The Dain Curse (TV,1978年)
Dominique (1978年)
Beggarman, Thief (TV,1979年)
A Small Killing (TV,1981年)
荊鳥 (The Thorn Birds,TV,1983年)
December Flower (TV,1984年)
Midas Valley (TV,1985年)
Yellow Pages(1985年)
南與北 (North and South,1985年)
南與北續集 (North and South Book II,1986年)
Perry Mason: The Case of the Long Lost Love (1987年)
天倫夢醒 (The Dawning,1988年)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1989年)
星際迷航:銀河飛龍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1991年)
Dark Shadows (1991年)
借鏡殺人 (They Do It with Mirrors,1991年)
編織戀愛夢 (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1995年)
十二月的雛菊 (Daisies in December,TV,1995年)
太空戰士:滅絕光年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2001年,配音)
簡·西蒙斯:英倫玫瑰 (Jean Simmons: Rose of England,2004年,紀錄片)
哈爾移動城堡 (Howl's Moving Castle,2004年,配音)
Through the Moebius Strip (2005年)
情定托斯卡尼 (Shadows in the Sun,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