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能調動千軍萬馬的評詞
評詞也稱評書。據評書老藝人說是雍正年間北京人王鴻興所創,流行於北京、天津及北方各省。同治年間傳人沈陽。劉世英在《陪都紀略》中所記的「評詞」條說:
說評詞,講架勢。
學悟空,裝猴子。
濟顛鞋,趿拉只。
刀纏頭,槍要直。
說飛檐,看手指。
王奎盛至。
前兩句是說評詞表演的形體動作。中間四句是說有《西遊記》《濟公傳》兩部神怪書。後四句是指表演「袍帶書」與「短打書」的表演特點。最後一句的王奎盛,是北京評書第五代傳人,「十八奎」之一,行九,善說《濟公傳》。他在沈陽收徒谷春山,為「五春」之一。同書中還提到另一位評詞藝人趙文東(應為趙聞東)曾在沈陽城內石頭市評書館獻藝。
清代的評詞有傳統書目三十餘種,分為三大類:一是袍帶書(講史書),有《列國》《西漢》《東漢》《三國》《大隋唐》《盜馬金槍》(又名《楊家將》)《精忠說岳》《明英烈》《征金川》(又名《得勝圖》)等;二是短打書(公案俠義書),有《水滸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彭公案》《施公案》(又名《五女七貞》)等;三是神怪書,有《封神榜》《西遊記》《濟公傳》《升仙傳》《聊齋》等。其中,《征金川》是描寫清軍征討大、小金川土司叛亂的故事。《五女七貞》是清末北京藝人雙厚評、白文亮根據小說《施公案》改編的。此書傳到沈陽後,本地藝人又編演了續書《龍虎東巡》,是描寫康熙皇帝東巡盛京,群俠捉拿反叛三國舅的傳奇故事。《五小下關東》故事發生在今吉林省長春市與梨樹縣(原名奉化縣)和《十傑鬧關東》故事在今黑龍江尚志縣(原名珠河縣)一面坡鎮,反映了東北風情,很受東北聽眾的喜愛。另有兩部滿族的大書:《女真譜評》,分為上、中、下三集。上部是古代女真族的族源神話傳說;中部是大金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故事;下部是後金汗王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故事。此書後來在沈陽失傳,近年已在黑龍江省發現,馬亞川的記錄稿有一百萬字。此書可以說是女真族的英雄史詩。《薩布素將軍傳》,是康熙年間名將薩布素的故事,現有傅英仁的家傳本,約三十萬字。
民國初年奉天西門臉兒(今西順城)的說書場
小青門藝人屠光輝(相當於王門評詞第三代)下傳「五亮」,再傳弟子「四萬」。其中馮萬春,行四,光緒初年也來沈陽獻藝,並收下程鳳祥、侯玉義兩個弟子。
北京天橋藝人安太安(藝名「猴兒安」)專說《西遊記》。他傳下了「永、有、道、義」四字。「永」字輩藝人張永福、吳永春、張永興、韓永滔均在光緒初年來沈陽獻藝。子弟書《闊大煙嘆》中有「趙聞東的弦子好,韓永滔的評詞鼓樓南」二句。上句可證沈陽評詞藝人趙聞東兼彈三弦,為鼓書藝人伴奏。下句是說韓永滔曾在沈陽城內鼓樓南茶館說書。另據已故沈陽相聲藝人白萬銘(1896—1985)生前說,他少年時見過張永福,說《西遊記》裝猴子最像,逗人樂。
此外,在《沈陽十縣簡志》未刊稿中還提到一位專說《聊齋》的評詞藝人汪佔山。他在清末沈陽書壇自成一家。
民國後沈陽的評詞仍以說講傳統書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天津藝人編演的《三俠劍》《雍正劍俠圖》《金刀會七義》等書傳到沈陽。當時出版的武俠小說也紛紛被評詞藝人所採用,出現了《火燒紅蓮寺》《青衣女俠》等書。沈陽藝人張清山自編了《水滸拾遺》《洪武劍俠圖》等書,藝人自編的續書有《後套封神榜》《再續小五義》等書。20世紀40年代初,由於西河大鼓的弦師不足,有不少男演員都改說評書,被稱為「西河評書」。因此,有許多西河大鼓的長篇大書也改為評書書目,其書目增加到百種左右。
另文說過,1914年在奉天評詞鼓書研究社畢業的評書藝人就有二十一人。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對全市茶社調查中提到的評書藝人也在二十人以上。另據《遼寧文史資料》《沈陽文史資料》《沈陽文史研究》等書刊上一些老聽眾寫的回憶錄載,提到的沈陽評詞藝人還有金慶嵐、喬慶貴、李桐孚、固桐晟、段桐明、宋桐斌、丁慶久、丁正洪、盧醒笙、施星夔、趙德廉、馬興田、李華臣等人。民國時期沈陽的評詞藝人在表演上分為五派:
一是坐派:即坐談今古,多說《列國》《西漢》《三國》《聊齋》等書。以說為主,表演不多。常常是先念原文,再作講解。書中常以「拉曲」取勝,引用成語典故,傳播歷史知識。丁正洪為此派藝人代表。
二是帥派:藝人上台穿戴講究,表演大方,李桐孚為此派藝人代表。
三是怪派:藝人在台上專學書中的喜劇人物,表演誇張,滑稽可笑。如施星夔,有「活濟公」之稱。再如趙德廉,照本說書,人送綽號「照本發」。他說《薛禮征東》,唐軍出營,吹洋號,打洋鼓,古今不分,小孩子大都愛聽。
四是打派:此派藝人專說「短打書」,手腳齊動,連踢帶打,加進了許多武術成分,表演更加逼真。常說《打羅漢》的金慶嵐為此派藝人代表。
五是浪派:專說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善於模仿古代女子神態。常說《今古奇觀》的「煙粉李」(真名不詳)為此派藝人代表。此外,還有一位藝人是在小河沿獻藝的佟先生,他現發現賣,能把每天報紙上的新聞編成故事說講,連說帶批,專講時事。
1920年前後,李慶魁、潘誠立、梁殿元被稱為「書壇三將」。
李慶魁(1862—1935)是評書第八代藝人,沈陽人。清末當過清兵,民國初年拜馬悅卿為師,為「十八慶」之一,行十一。常說《大隋唐》《盜馬金槍》《五女七貞》《雙鏢記》等書。有「評書大王」之稱。1920年被推選為奉天評詞研究會會長。1925年又被選為奉天書曲改良研究會首任會長。他常去大帥府為張作霖說書。張作霖曾送他一塊樓匾,上書「威震華夷」四字。沈陽書迷們集資贈他一塊刻有「柳下遺網」的銀盾,指的是他繼承了明末清初大說家柳敬亭的書藝。1935年他被迫到長春(當時叫「新京」)偽滿皇宮去帶病說書。演說《楊令公碰碑》,他故意將收場詩中的一句「大將難免陣前亡」改為「大將寧死為稱王」來嘲笑大漢奸、偽國務總理張景惠,表現了一位說書家的骨氣。回沈後不久,就氣悶而終。其弟子固桐晟(1903—1972)自編過一部《清宮秘史》,也是一代名家。
潘誠立(1872—1927)北京人。因其會說的書目極多,人稱「潘書記鋪」。民國初年他三下關東,但他卻兩次沒說過李慶魁、梁殿元。他便回北京,苦心專研五年。第三次來到沈陽。潘、李、梁三將在大帥府賽書,都說《精忠傳》,他一舉奪魁,名震關東。張作霖賞給他四百塊大洋,他回北京後買了一套四合院。
梁殿元(約1875—1945)北京人,民國初年到沈陽獻藝,他說的《大隋唐》中的「十三傑」,每傑都有「贊賦」,常引起滿堂喝彩。1942年,沈陽的評書藝人宋桐斌、丁正洪、盧醒笙、施星夔被評為「四大說家」。
盧醒笙(1891—1954)評書第八代藝人。原名盧寶昆,沈陽人。民國時期當過警察,學過武術,後拜李長彩為師,下海說書,專說《水滸傳》。他身材魁梧,留一絡腮胡須,上台說書時身穿灰布大褂,腳穿布襪僧鞋,人稱「活魯達」。他除在茶館獻藝外,還常上堂會為社會名流說書。解放後,參加沈陽民眾曲藝團。該團記錄過他口述的《水滸》,可惜在「文革」中散失。
宋桐斌(1900—1978)評書第九代藝人。山東蓬萊人,原名宋繼武,少年時代到東北謀生,他愛好曲藝,博覽群書,二十四歲在鐵嶺拜陳慶祿為師學藝。二十七歲登台獻藝,久占沈陽。說過《封神榜》《西遊記》《水泊梁山》《清廉公案》《大紅袍》等書。是沈陽最早上電台說書的名藝人。曾獲得「廣播千日」紀念章一枚。有弟子劉浩鵬(1926—1988)得其真傳。整理出版過《龍公案》(即《清廉公案》)等書。
丁正洪(1902—1974)評書第八代藝人。河北冀縣人,原名丁凱文。二十歲在北京拜張虛白為師學藝。其長輩開過書局,家中藏書極多,他知識豐富,通今博古。他常說《列國》《西漢》二書,有「丁西漢」之稱,也說過《火燒紅蓮寺》等短打書,還與宋桐斌合編過《後套封神榜》。丁正洪先生為人正派,1947年有一些地痞流氓要換帖拜把兄弟,特請丁正洪先生參加。丁正洪沒去,讓人送去一封信,上邊寫一首五言詩:「一入金蘭譜,群雄誼開端。王侯共將相,八拜紫金冠。讀得周公書,子孫做高官。換來黃金印,貼榜在街前。」這是一首冠頂詩,把八句詩的頭一個字連起來是:「一群王八讀(犢)子換貼(帖)」。丁正洪之子丁建中(1922—1996)繼承父業,也說《西漢》,整理出版過《西漢》一書。
施星夔(1906—1985)遼寧遼陽市人。幼時讀過私塾。二十歲時參加過奉軍。他博覽群書酷愛古典文學,尤其喜讀《三國演義》,能熟背全書故事。他常在沈陽各茶社說書,與藝人交往甚密,三十歲拜沈陽藝人張華賓為師學藝,說過《三國》《大隋唐》《濟公傳》《黃河大俠》《青衣女俠》《軍閥禍國記》等書。他說的評書,人物形象逼真,語言幽默風趣。他的《三國》有「滑稽三國」之稱。據評述,那張飛一出來,聽眾中必會有笑聲;說《濟公傳》,人稱「小濟公」。他晚年回故鄉遼陽。有《濟公鬧相府》《少年張作霖》等遺稿傳世。
當時,沈陽聽眾對於專說「講史書」的四位藝人曾有四句評語:「丁正洪准(准確)、施星夔俗(通俗)、馬興田正(正派)、李華臣俏(俏皮)」。
1949年3月,沈陽市曲藝協會成立後,宋桐斌任會長,丁正洪任評片語組長,還有邱連升、王起仁、程秉權三人的評書研究小組,整理過一些傳統書目。新中國成立後,號稱「沈陽北市場評書第一人」的李慶溪與鞍山的楊田榮、營口的袁闊成都是說新書的帶頭人。到了20個世紀80年代,袁闊成、陳青遠、田連元、劉蘭芳又被稱為「遼寧評書四大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