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仙都勝景的景點介紹
人們乘車在依山傍水的公路上緩行,或棄車步行,不久就來到號稱「天遣林泉」的仙都主要風景點——鼎湖峰。雨中的鼎湖峰一變平時坦盪、明朗的性格,似乎有些羞答答地罩上了一層面紗。不過,此時的鼎湖峰也自有它妖媚動人之處:霧氣在山谷峰頭升騰、游盪。一片灰白色;風從附近的步虛山吹來,雨點被拉成無數道歪歪斜斜的銀絲,織成一幅晶瑩的白絹。沿著好溪南岸的山石路漫行,眼前拔地而起直沖雲霄的鼎湖峰極為壯觀。此峰高一百六十八米,海拔三百七十五米,它壯如刺破青天的龍泉寶劍,也象破土而出生機勃勃的春筍,因此當地人們又稱為「石筍」。據說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高的石筍,素有「天下第一筍」之稱。鼎湖峰的得名,據傳,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置香爐於峰頂煉丹,丹成,跨龍升天飛去。此地為丹鼎壓陷,聚水成湖,故稱為「鼎湖」,此峰就稱為鼎湖峰。歷代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至,吟詩作賦,頻贊這「天下奇觀」。唐代大詩人自居易詩雲:「黃帝族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讀了王十朋「厭看西湖看鼎湖」的詩句更使人心往神馳。早在晉代,謝靈運就已把鼎湖峰寫入《名山志》中,稱「縉雲山旁,孤石屹然,頂有湖,生蓮花。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近代,潘天壽先生也於抗日戰爭期間在縉雲住過一段時間,曾寫下兩首七律。一首是:「五雲留我暫棲遲,始識雲間峰壑奇。風定灑瓢溪可耳,崖銘鶴壽墨凝眉。久聞金鼎騎龍事,且唱青蓮樂府辭。應有如花人不寐,中天綠竹月明時。」另一首是:「拗陰蓮日合山行,大墨峰戀不世情。閉眼濕雲寒蜃氣,漏天急雨怒灘聲。斕斑何處桃花好,綽約能期仙子迎。聞說胡麻原有種,擬籌錢鋪老躬耕。」人們仰觀石筍,時而看到頂端還有成片的樹木,看上去就象長在雲端。偶爾還看到幾只山鷹迎著暴風雨繞著它的腰間飛旋,底部石壁上明人寫的「鼎湖勝跡」四個直徑三米的大宇,渾厚剛勁。此時觀者真想長個翅膀,上去一睹為快。當地人這樣說:不觀鼎湖,不知仙都。
若要遠眺黃帝跨龍飛升的鼎湖,可從鼎湖峰右側,沿著新開辟的又陡又滑的步虛小道,朝著步虛山頂的「觀湖亭」邁進。大凡一個真正的旅遊愛好者都有這樣的體會,登山不登高,是難以領略到奇景的。正如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所寫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能否到達險遠處去觀看奇景,往往不全是體力上的考驗,更重要的是意志與毅力的鍛煉。走至半山腰,在玉筍峰腳下小蔥會發現,這雨中的鼎湖峰活象一幅剛剛落筆的水墨畫,縹縹緲緲,若有若無。有時一陣霧氣卷來,眼前一片霧的海洋,頓時不知深淺;忽然一陣風聲響過,霧氣又飄盪環繞,流向另一座山峰,使原先雲霧籠罩的鼎湖峰露出湖濱層松迭翠的一片青影。這時若回視自身和立足的岩石,猶如乘一葉扁舟,臨萬頃大海,使人好像置身於「仙境」之中。古人在玉筍峰下游覽抒懷的很多。明代樊鋒在《觀鼎湖》中雲:「高峰潭影漾晴少,遙映金蓮頂上花。一帶白雲迷洞口,桃花深處是仙家。」清代文豪衰枚對鼎湖峰所作的「風吹山似來,雲動山如往」的吟詠,大概也是游此發出的深情感慨吧!鼎湖峰山上山下是一片茁壯的龍須草,相傳是軒轅黃帝煉丹成功跨龍升天時,群臣也要跟去,爭攀龍須不放,結果拔落龍須,墜地而生草,故名曰「龍須草」。李時珍《本草綱目》第十五卷中稱此草為「石龍芻」,書中說:「石龍芻又名縉雲草。縉雲,縣名,屬今處州,仙都產此草因以名雲。」《浙江通志》中也說:「龍須草,產於仙都獨峰岩」。獨峰岩即鼎湖峰。目前,縉雲縣仍是我國龍須草重點產區之一。此草可織席亦可入葯。
如此一步一步邊走邊欣賞,要有一個多小時才能登上「觀湖亭」。前人為了在步虛山頂觀看鼎湖勝跡,自唐代起就在這里建有「慶皇鼎」,又名「仙境一覽」,以後毀廢。現在的觀湖亭於一九七九年重新落成。站在亭子里極目觀望,遠近石峰林立,樹海翻騰,莽莽蒼蒼,漠然一片。西望鼎湖峰頂,松柏合抱,茂密茁壯,湖濱青蔥,湖光耀目,陶然欲醉。據當地老人說,四十五年前,有四個采葯人從靠近石筍的兩座山上架起了一條很粗很長的繩索,利用這條繩索,把一條大麻繩拖上石筍絕頂,然後架起空中滑輪,有三個人攀著繩子勇敢了登上了鼎湖,在上面搭柵佳了一個多月,採集了大量貴重葯材。自古絕頂終有英雄攀。北瞻好溪宋代石橋,遊客如梭,那山、水、橋三位一體的山水畫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抬;東仰成群的玉筍峰和石林,你就會發現,它們是一石一姿,一峰一態,各具風格:有的象爺孫閑坐,有的象母女借游……在這石林中間,你會找到各種各樣饒有情趣的天然雕像;南觀山麓左側的飛來石,有的象駿馬嘶鳴,有的象猛虎仰卧,有的象狼犬警視。四方景色,歷歷在目,宛如走進了一幅妙筆描繪的畫卷。這時候,才真正覺悟王安石所稱「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道理! 辭別鼎湖峰,來到倪翁洞風景區。此地南臨好溪和以朱亮「解鞍盤滿忘歸去」詩句命名的忘歸洞;北近青塘湖心亭和釣魚台;東有五老峰、仙人灘和荷花池;西是月鏡岩、獨峰書院舊址、晦翁(朱亮)遺跡以及仙都風景區管理處。這里是仙都風光景色差蘋之處,既有溪柳綠地、小橋流水、湖泊池塘、各色亭檄等園林建築,又有洞蟹危岩、曲徑通幽、開合收放、層疊績幻的深透洞景。再加之一千二百餘年的唐代名碑在這里倍受保護,不少游覽者贊嘆:「二李題刻世間稀,名篆長伴洞里仙。」
倪翁洞得名,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姓倪的人隱居在這里一個有盤旋迴廊的山洞裡,他嫉俗遁世,故未留名字。李陽冰崇拜他的為人,公元七五九年,李陽冰任紹雲縣令時命名此洞為「倪翁洞」,並在附近的一塊岩石上親書了「倪翁洞」三個篆字,被名石匠刻在高二米寬半米的石碑上,宇徑四十厘米。宋?歐陽修在《集古錄》中稱此書法「淳古嚴肅」。《括蒼金石志》贊它「力有萬夫」。唐代以來,為保護這塊名篆,特地在石碑上建有「憑虛閣」,又名「護法亭」。因此,稀世珍貴的篆刻才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從曲池人洞,沿著百步石階到達洞頂,就到了當年倪翁隱居之處,連環洞如幾個大小不同的房間,「倪翁洞」三宇醒目可見,另外洞壁上還有古跡八十餘處。清人趙永齡贊名篆曰:「對面孤峰聳,回頭五老尊,倪翁留篆跡,終古與乾坤」。另一處題刻寫道:「馬跡龍須玉筍研,初陽泉石出天然,何如唐令留遺愛,長伴倪翁洞里仙。」據說,秦篆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個流派,始於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後人把李陽冰與李斯相提並論為「二李」。曾做過唐朝尚書左司郎的李肇,在他著的《唐國史補》一書中記載:「李陽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嘉、蔡邑不足言也。」目前,「二李」留在世上的題刻已為數不多,據說李斯題刻全國只保留有泰山刻石、琅哪刻石、會稽刻石等七處。留下來的李陽冰題刻更是寥寥無幾。李陽冰不但善秦篆書法,而且為保存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篇作出了重大貢獻。據郭沫若同志的《李白與杜甫》考證,後來李陽冰從紹雲調到安徽當塗任縣令時,李白曾去當塗投靠他達一年余,稱李陽冰為「從叔」,井寫過《獻從叔當塗宰陽冰》的五言二十八韻長詩。第二年一月,李白「腐脅疾,,臨終時,在枕上以詩稿付之並請求作序,李陽冰將李白遺詩編成十卷,寫了《草堂詩序》。這兩位名人的手足之情,也被這里的遊客傳為佳話。走出倪翁洞,登上初陽谷頂端,跳上谷石,極目遠眺,大有豁然開朗之感。在這里觀日出,可見對面馬鞍山如烈馬馱日,景色奇艷。離開初陽谷,從獨角通洞下山,洞口剛容一人人,往下是獨角亭,此乃依山築成,供遊客休息之處。走出獨角亭,向右是響岩洞,行人過此,足跡回聲,音響洪亮。曾有古人以「好山豁空谷,咳嗽時傳答,或恐是知音,為我開蓬錫」的詩句描寫這個有趣的岩洞。 仙都山的另一個風景區——鐵城,在好溪彼岸。若雨,好溪水位上漲而且湍流,要趟過齊腰深的溪水,才能艱難地到達好溪彼岸。這條溪原來不叫「好溪」,相反,卻以「九十里間五十六獺」的兇殘相被稱為「惡溪」。唐朝宣宗時,有人在這一帶興修水利,「惡溪」始改為「好溪」。但一千多年來,沿溪人民還是吃盡了急流險灘的苦頭。直到前幾年,上游建起了蓄水一千二百萬立方米的大水庫,建起年總發電量達三千三百六十萬度的五個發電站,紹雲人民才真正嘗到了好溪的好處。沿著鵝卵石路向鐵城方向前進,首先看到的是英蓉峽。只見兩山夾峙,巍巍然一如削壁,因為呈鐵青色,所以蕪蓉峽又淑鐵門峽」。明人鄭汝壁在一篇鐵城游記中描寫這里是「僅通箭答;丸泥封,則鳥飛度耳!」就是說,鐵門峽只能通過箭末,如果用彈丸大小的泥石能封佐它,鳥也只得從高處飛越才能過來。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險境啊!曾著有《仙都志》的明代文人李永明有詩描寫過這里的奇山異水:「亂削英蓉傍水開,碧潭釣艇日徘徊。花迷洞口連環泅,鷹落峰頭卓錫冤。題石令公傳鐵峽,茹芝仙客吊荒台。好溪更有千秋月,曾昭青蓮作賦才」。這最後一句是說曾驚動詩仙李白也賦詩贊頌。李白在《送山人魏萬》的詩中是這樣描寫鐵門峽的:「紹雲川穀難,石門最可觀」。石門指的就是鐵門。在李白看來,纓雲仙都山水都很奇特難得,而英蓉峽又是最美麗好看的。在這詩情畫意之中,旅遊者會個個叫絕。山水雖不能言語,卻能左右人們的情緒。有時,它勾起你對過去的回憶,更多的時候,它是在激發你對未來的嚮往和熱愛。解放後,這可觀的英蓉峽曾吸引過好幾家電影製片廠到這里拍攝外景。在電影《阿詩瑪》中,我們看到阿黑得知阿詩瑪被財主熱布巴拉搶去後,策馬往山谷中飛奔面來的鏡頭,那是演員騎馬跨人蕪蓉峰時拍攝的。當阿黑人山谷後,突然他勒佐馬,朝前仰望,這時鏡頭搖成特寫:巍然屹立的奇峰絕壁象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攔住了阿黑的去路。阿黑並沒有退縮,於是拔神箭迎山射去。大山頓時轟然開裂,出現了一條峽谷,阿黑立即躍馬而過。這一組鏡頭,就是攝自鐵城天險的鐵門峽。鐵城的奇絕險峻,使電影《阿詩瑪》大為增光添色。那挺秀的英蓉峰就彷彿是白雲深處含情脈脈的阿詩瑪俏麗的身影,那雄偉的卓錫峰就好象是勇武的阿詩瑪的忠誠伴侶阿黑。那山鳴谷應的回聲,那流泉飛瀑的音響,就好似阿詩瑪那已經消逝但卻永遠在太空中回盪的歌聲!
在笑蓉峽內,群山環抱一谷,谷頂有一塊螺絲形巨石和由方石塊砌成的平台,這就是宋代「鐵城書院」舊址。相傳朱窘曾經佐在這里講過學。站在鐵城書院平台上觀看笑蓉峰、卓錫峰、釣魚礬、回回岩、連環洞等景色,氣象萬千,分夕敝燒。
仙都婆媳岩風景區下面的一片平川地上,有三械蒼古矯健、樹皮斑駁的大樟樹,其中兩株根部相連,軀干依假,酷似一對終身相隨、白頭借老的夫婦,稱為「夫婦樹」。因而這便成了有關愛情一類題材影片的外景拍攝點。如阿詩瑪坐在大樹下綉綵綢,准備送給在摔破場上的得勝者;在火把節的黃昏,小夥子們彈著大三弦和姑娘們縱情歌唱、跳舞;青年男女手持火把傾影雙雙徘徊在大樹下、花叢中;阿詩瑪和阿黑柔情纏綿,依恨一起傾吐衷腸等鏡頭,都是在這里拍攝的。還有在電影《摩雅傣》中,青年岩溫和姑娘依萊汗在三棵大青樹下深情地擁抱,岩溫指著其中一棵樹說:「這棵大樹就是我們的見證,那石頭就是我的化身,任憑風吹雨打,我要愛你一輩子!」這些鏡頭也是在這里拍攝的。北影拍的《啞姑》中,「啞姑」和「春哥」的愛情戲還是集中在這三棵大樹下拍攝。這平川的大樟樹,成了勞動人民純朴、堅貞、美好的愛情象徵!「拍片子,仙都到處是鏡頭!」到這里拍電影的行家曾這樣深為感慨過。
仙都現已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區,是旅遊勝地。的確,仙都山水美在天然,它象徵著祖國山河和人們內心的美,值得贊美!值得留戀!
『貳』 求一些老的南方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片名。
諾瑪的十七歲〉、
紅河花腰彝族風情〈花腰新娘〉、
紅河瑤族風情的〈咬指〉,
反映僳僳族、傣族抗英斗爭的〈石月亮〉、
《山間鈴響馬幫來》(苗族、哈尼族)、
《蘆笙戀歌》(拉祜族)、
《邊寨烽火》(景頗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劉三姐》(壯族)、
《阿詩瑪》(彝族
《青春祭》(傣族)、
《鼓樓情話》(侗族)、
苗家兒女》(苗族)、
《神秘的伴侶》(瑤族彝族)、
土家族(《連心壩》),
布依族(《山寨火種》),
瑤族(《瑤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盤山》),
佤族(《孔雀飛來阿佤山》),
壯族(《拔哥的故事》),
獨龍族基諾族(《綠海天涯》),
達翰爾族(《傲蕾•一蘭》),
傣族(《青春祭》、《孔雀公主》)
彝族(《奇異的婚配》),
『叄』 西雙版納有拍電影,電視劇的群頭么
1、《摩雅傣》:這是第一部反映西雙版納傣族生活的電影,拍攝於1960年。
2、《紅象》:拍攝於1982年的兒童片。
3、《孔雀公主》:這部拍攝於1982年的電影是那個年代的「偶像劇」,李秀明、唐國強主演。
4、《青春祭》:拍攝於1985年的影片,著名女導演張暖忻以雲南女作家張曼菱小說改編的。
5、《孩子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雲南曾接納數萬名知青,他們中許多都落戶版納傣寨,他們的青春記憶,從此與版納緊緊聯系在一起。而另一部《孩子王》,也在1987年拍成電影,由也曾在版納插隊落戶的陳凱歌導演。是作家阿城的兩部代表作《棋王》、《孩子王》。
6、《孽債》:或許應該把1994年拍攝的《孽債》排在第一,正是這部電視連續劇的風靡,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一股版納熱。
7、《雲南故事》:拍攝於1993年的這部影片鮮少人知,估計跟上映時正值中國電影最蕭條的時期有關,其後只能偶爾從央視電影頻道看見它的身影。
8、《玉觀音》:這部電視連續劇與電影的「雙生子」自不必說,同一題材能短時間內被拍攝兩遍,待遇快趕上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了。
1984年《相約在鳳尾竹下》(導演:王家乙、陳學潔 、周煒/主演:寶萍、 岩段、 依蝶)
1991年《傣女情恨》(導演:姚壽康、 王江東/主演:單星梅、 賈平、王華 、 韓老六、玉妲)
1996年《小象西娜》(導演:吳天忍/主演:李艷波、林甜 、 黃志玲、畢遠晉)
1997年《相愛在西雙版納》(導演: 葛曉英/主演:陳大明、劉孜 、古麗鮮)
2008年《月光下的鳳尾竹》(導演:王暉樂/主演:鍾雲鵬 、陳羽婷、馬媛)
2010年《花戀》(導演:聞辰/編劇:王辰 、 張曉誠/主演:王鷗 、李立北)
『肆』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秦怡簡介及詳細資料
早年經歷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對文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的時候,秦怡就曾參加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離開自己封建的家庭,參加中萬劇團。
1938年,秦怡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後,前往武漢參加抗日宣傳活動。
演藝經歷秦怡1938年,秦怡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參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話劇和電影作品。
秦怡秦怡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長時間的話劇舞台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作品。
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同期出演了內容尖銳,有強烈的控訴意義的影片《無名氏》。
1949年建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了新悲劇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在影片中飾演了對生活失望的女大學生。
1951年在影片《兩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農村的童養媳墜兒,該片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1956年秦怡在抗日題材電影《鐵道游擊隊》中飾演了芳林嫂;並在《馬蘭花開》塑造了性格堅毅的鏟運機工人馬蘭。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和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獎。
1960年,秦怡主演了電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後傣族第一代女醫生的成長歷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1982年,主演了多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並憑藉此部電視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995年,秦怡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8年,秦怡出演電視劇《母儀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並參演了我國首部反映農民工子弟生活的電影《我堅強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獲全國婦聯和人民日報等十一家全國媒體授予的中國十大女傑稱號。5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出席《光榮與力量2009走近他們年度人物頒獎典禮》。10月,在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11月,秦怡從藝70周年,舉辦了秦怡電影回顧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陰市參加金雞百花獎的頒獎儀式。6月,被評選為十大感動母親,榮獲母親真情杯獎。7月,參與創建秦怡藝術館的工作。9月,擔任電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劃首屆上海中外無聲電影展,並參加了電影展的一系列活動。
2011年1月,秦怡參加中國文聯百花迎春聯歡晚會;拍攝《秦怡》專題藝術片。4月,出席北京首屆國際電影季。5月,秦怡藝術館正式落成開館。
2013年,秦怡參演微電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擔任電影《鐵道游擊隊》的藝術顧問;6月,由秦怡出品、編劇並主演的電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6年3月,助陣電影《訂制愛情》開機發布會。
主要作品參演電影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5
青海湖畔
梅欣怡
沈星浩
江平
2014
毛澤東在上海
魏師母
吳天戈
吳天戈
2013
心曲
張光奶奶
梁波羅
黃欣靚
2013
幸福家味道
母親
洪亮
----
2012
三個未婚媽媽
客串
江平
車永莉
2012
遙遠的約定
----
盛林
於慧
2010
情醉富春江
文竹
廣春蘭
於洋
2008
我堅強的小船
母親
彭小蓮
丁美婷
2006
東江特遣隊
----
梁宏發
馬蘇
1993
夢非夢
顏蔚
岑范
狄梵
1993
飛越、飛越
白碧茹
翟俊傑
黃宗江
1991
千里尋夢
田潔青
楊延晉
於慧
1987
閨閣情怨
周勤麗
雅克·道夫曼
屠懷青
1987
雷雨
魯侍萍
孫道臨
孫道臨
1984
青山夕照
王秀一(芳林嫂)
司徒兆敦
曹會渠
1983
倔強的女人
孟華
達奇
達奇
1982
張衡
桓夫人
黃祖模
許還山
1979
海外赤子
林碧雲
歐凡
陳沖
1979
風浪
肖玉華
趙煥章
孫濱
1979
苦惱人的笑
女演員
楊延晉
李志輿
1976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江山
1975
浪濤滾滾
鍾葉平
成蔭
陳戈
1975
征途
關嬸
顏碧麗
郭凱敏
1963
北國江南
銀花
沈浮
魏鶴齡
1960
摩雅傣
米汗;依萊汗
徐韜
魏鶴齡
1959
青春之歌
林紅
陳懷皚
謝芳
1959
林則徐
阿寬嫂
鄭君里
趙丹
1958
紅色的種子
華小風
林揚
孫道臨
1957
女籃五號
林潔
謝晉
劉瓊
1956
哥哥和妹妹
媽媽
蘇里
蘇立群
1956
鐵道游擊隊
芳林嫂
趙明
曹會渠
1956
馬蘭花開
馬蘭
李恩傑
高博
1951
兩家春
墜兒
瞿白音
王龍基
1950
農家樂
拉英
張客
張伐
1949
母親
母親
石揮
衛禹平
1949
失去的愛情
裘麗英
湯曉丹
金焰
1949
忠義之家
趙國英
吳永剛
劉瓊
1947
無名氏
趙國英
應雲衛
姜明
1947
海茫茫
凌海珠
何兆璋
喬奇
1947
大地回春
----
毛羽
劉瓊
1946
遙遠的愛
餘珍
陳鯉庭
趙丹
1943
日本間諜
----
袁叢美
陶金
參演電視劇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2012
心術
秦怡
楊陽
吳秀波、海清、張嘉譯等
2010
等到勝利那一天
晚年梅雲
包福明
焦恩俊,孫菲菲,王同輝,張光北,趙雪蓮,安澤豪,康俊龍,馬光澤
2008
母儀天下
晚年王政君
黃健中
袁立,黃維德,桑葉紅,吳軍,孫茜
1985
我是一片雲
段母
辜朗輝、趙俊宏
張曉敏、王偉平、孫啟新
1982
上海屋檐下
楊彩玉
----
康泰
個人生活婚姻情況1938年,話劇演員陳天國對秦怡展開追求,1939年秦怡在陳天國的以死相逼下被迫與其完婚。婚後,陳天國嗜酒如命,並對秦怡實施家暴。1944年8月,秦怡生下一女,產後一病不起,因為交不起奶粉和撫養費用,陳天國准備將孩子送人導致秦怡無法忍耐,兩人正式結束婚姻關系。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攝《海茫茫》,結識了電影演員金焰並確定戀愛關系,隨後兩人結婚,並生育一子。1962年,金焰由於大量酗酒引起胃出血,病倒在床,從此秦怡在病床邊照顧金焰二十餘年,直到金焰1983年去世。
照顧兒子秦怡與金焰之子金捷由於在文革時期受到驚嚇,16歲時被診斷為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四十多年來,秦怡始終守護照顧在兒子的身邊,即使出外拍戲,也會將他帶在身邊,幾十年來秦怡沒讓兒子漏吃一次葯,也總是讓他穿的干凈整潔。兒子平日的洗澡、理發、刮臉,都是由秦怡自己親力親為,直到2007年金捷去世。
患腸道病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秦怡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後來做了手術,但卻患上了腹瀉的病症。由於這個病,秦怡一有活動要出門就不敢吃東西,上午的活動就不吃早餐,下午的就不吃午飯,晚上的就不吃晚飯。2008年,秦怡因腸道疾病做了大手術。
社會活動2002年5月,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辦慈善拍賣活動,秦怡帶著兒子金捷的一幅水彩畫《衡山公園》參加。最後,國際影星施瓦辛格以2.5萬美元獲得此畫。
秦怡2007年上海特奧會期間,秦怡與兒子捐畫義賣多次,母子倆為特奧會共籌集了30多萬元。
2008年,秦怡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
2009年8月,秦怡出席六大衛視賑災晚會《跨越海峽的愛心援助台灣受災同胞賑災晚會》。
2010年5月,秦怡擔任上海世博會上海館祝福大使,參加迎世博紀實藝術片《風情上海灘》的拍攝。
獲獎記錄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備注
2019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獎2015
第11屆中美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獲獎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青海湖畔
提名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
獲獎20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2009
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
獲獎2008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獲獎1995
中國電影世紀獎
獲獎1983
第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上海屋檐下
獲獎人物評價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銀幕形象,早已定格在無數留檔的膠片中、泛黃的老電影雜志上。對待演出,秦怡有一種執著與認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員,無論是什麼角色,總愛在腦子里想了又想。這份認真,換來事業的成功。生活中的秦怡,有綿長而獨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擔一力支撐。秦怡的美,來自她的外表,更出於她堅毅柔韌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個雅號。吳祖光在隨筆《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身處逆境而從不灰心喪志。能夠以極大的韌性迎接苦難克服苦難。永遠表現為從容不迫。秦怡是個心寬的人,做人真實、自然。四川汶川地震後,她先後捐款20餘萬元,青海玉樹地震後,又捐款3萬元。幾乎是傾囊而出,要知道,秦怡那時候是沒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據國家規定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工資。(《人民日報》評)
秦怡
『伍』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以下這些:
1、1938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
2、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
3、1941年進入中華劇藝社,並出演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
4、1946年出演劇情電影《忠義之家》。
5、1947年主演劇情電影《無名氏》。
6、1948年主演愛情電影《遙遠的愛》。
7、1949年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並主演了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
8、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農家樂》。
9、1956年主演電影《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哥哥和妹妹》。
10、1957年主演的體育電影《女籃5號》上映。
11、1958年主演劇情電影《紅色的種子》。
12、1959年出演劇情電影《青春之歌》《林則徐》。
13、1961年主演劇情電影《摩雅傣》。
14、1963年主演劇情電影《北國江南》。
15、1979年主演劇情電影《海外赤子》。
16、1982年主演文藝劇《上海屋檐下》,並憑借該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7、1984年主演劇情電影《青山夕照》。
18、1985年出演愛情劇《我是一片雲》。
19、1987年主演劇情電影《閨閣情怨》。
20、1995年,秦怡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1、2002年出演情景喜劇《活個精神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