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跪求《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959年百度雲資源,李亞林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dOPh3I3zcwANrs46mdDTxA
『貳』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小翠的扮演者
楊洸,1932年8月--2004年6月15日。
主要作品有《無窮的潛力》,《冰上姐妹》等。
1959年:《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 飾演:小翠
『叄』 蘇里的人物生平
蘇里(1919年-2005年),原名夏傳堯,安徽當塗人。電影導演。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抗大文工團戲劇隊隊長、指導員、 副團長。 1947年在四平攻堅戰中立大功一次。後任武漢軍政大學文工團副團長,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副導演。建國後,歷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副廠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至五屆理事。導演的影片有《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紅孩子》《劉三姐》,與武兆堤合導《平原游擊隊》等。
1919年1月26日生於安徽省當塗縣一個皮匠家裡。1938年加入抗大文藝工作團,開始話劇表演。1945年任東北軍政大軍戲劇隊長,1949年調入中央文化管理局,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導演。1955年合作導演了《平原游擊隊》以後,獨立導演了《哥哥和妹妹》、《青春的腳步》、《紅孩子》等影片。1959年蘇里執導的《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蘇里1960年拍攝的《劉三姐》又為我國影壇奉獻了一枝奇葩,該片獲1960年第二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
蘇里還是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曾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副廠長,吉林省影協副主席。
印象蘇里的「兩次半」采訪盡管時間的步伐一如往昔,《劉三姐》的影響卻是歷久彌新,當張藝謀接手導演桂林山水大型實景歌劇《印象·劉三姐》的豪華版本,當《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又有電視劇推出,當《電影傳奇》請來郭振清的兒子郭小清和方化的兒子方誌丹重現《平原游擊隊》的經典時,我們知道,有些東西是會被人永遠銘記的。曾經電話采訪過蘇里老先生「兩次半」,一次是因為《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另一次是《劉三姐》。老人因為哮喘的原因聲音很輕,卻聽得出話語里的鏗鏘,說到四十多年前自己「不惑」之年時拍攝的影片,依舊激動不已,彷彿回到了那個火紅的歲月。長影很多人管蘇里叫做「拚命三郎」,因為拍《劉三姐》時他被開水燙傷全身,冒著酷暑在擔架上完成影片拍攝。講到興起處這位八旬老人竟也「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地唱起來。講到《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如何處理情感戲時,他說年輕人很直爽,表現情感的方式很直接,應該抓起女孩子的手讓她摸摸心跳的感覺。記得本報「電影百年」在做《冰山上的來客》時,我曾向老人問起這部影片的導演趙心水,蘇里導演特別向本報表達了對自己第一個學生英年早逝的懷念之情,說得很是動情。這就是最後的半次采訪。就讓那些山歌和年輕人的勞動和愛情沉浸在光影中不朽吧。願蘇老一路走好!蘇里從影三十餘年,參加了十六部故事片的拍攝工作,其中執導影片十二部。他的作品盡管題材多種多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時代感強,生活真實。他曾說:「離開了生活,我就很難導戲,就像孩子沒有娘的奶吃一樣。」蘇里對於探索電影導演藝術,有著廣泛的興趣和奮進的精神,正因為如此,使他不斷取得成功。
人物年表
1919年 生於安徽當塗縣一個城市貧民家庭;
1929年安徽當塗縣第五小學; 1931年安徽省蕪湖高級農業職業中學;
1935年安徽當塗縣四合山蠶種製造場任技術助理員;
1937年離家與同學乘船去武漢;
1938年在武漢國民革命軍48師暫留;
1938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1大隊9隊學員,畢業後改名蘇里;
1938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4大隊10隊學員;
1938年 抗大文工團員,參加創作演出話劇《日出》等;
1939年隨抗大總校到晉綏敵後邊辦學邊參加抗日戰爭。此間創作演出了《戰陳庄》《青天白日》《民兵上前線》《太行風雲》、京劇《忘宋鑒》《四郎探母》《打魚殺家》《將相和》等;
1945年 抗大文工團團員,從延安到東北;
1946年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員、副團長,參加創作《舊恨新仇》《姑嫂擀麵》《小八路》等;
1947年與武兆堤、吳茵共同創作歌劇《鋼骨鐵筋》。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回到自己隊伍中來》飾匪連長
1948年 參加東北局宣傳部召開的文藝宣傳工作會議,會上成立東北文委,被選為戲劇委員;
1949年 作為東北戲劇界代表,到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文藝工作者代表打回,受到周恩來接見,決定調入電影界;
1949年 文化部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 1950年 在伊琳、李恩傑導演的《保衛勝利果實》影片中任副導演並兼演角色;
1951年 文化部電影局,期間為拍《鋼鐵運輸線》到朝鮮深入生活;
1952年 在呂班導演《六號門》影片中任副導演;
1955年 在嚴恭導演的《祖國的花朵》影片中任副導演;與武兆堤
1955年 與武兆堤聯合導演《平原游擊隊》;
1956年 導演《哥哥與妹妹》;
1957年 與嚴恭聯合導演《青春的腳步》;
1958年 導演《紅孩子》;獲1980年第二次金江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1959年 導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
1959年 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團員訪問越南民主共和國;
1960年 導演《劉三姐》;獲1960年第二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
1963年 為拍攝中越合拍片《連枝的榕樹》與攝影李光惠、美術王興文到越南工作;
1963年 與尹一青聯合導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
1966年 與袁乃晨聯合導演《戰洪圖》; 1972年 與王炎聯合導演革命樣板戲影片《奇襲白虎團》;
1978年 與張健佑聯合導演《嚴峻的歷程》;
1979年 任長影副廠長;
1980年 導演《春眠不覺曉》;
1984年 導演《點燃朝霞的人》;
1993年 應邀為洛陽電視台6集電視片《浴血洛陽城》、吉林電視台4集電視片《痴情》擔任顧問;
1996年 榮獲吉林省文藝最高成就特別獎;
1999年2月2日 長影為蘇里和袁乃晨舉行「著名電影藝術家蘇里袁乃晨80華誕及從影50周年紀念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