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格瑪·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薩拉邦德 Saraband (2003年)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年)
Efter repetitionen (1984年)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
傀儡生命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年)
秋日奏鳴曲Höstsonaten (1978年)
噩兆 Serpent's Egg,The (1977年)
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 (1976年)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年)
婚姻生活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年)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年)
安娜的情慾Passion,En (1969年)
羞恥Skammen (1968年)
狼之時刻Vargtimmen (1968年)
假面 Persona (1966年)
這些女人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年)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年)
沉默 Tystnaden (1963年)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年)
魔鬼的眼睛Djävulens öga (1960年)
處女泉 Jungfrukällan (1960年)
面孔 Ansiktet (1958年)
Nära livet (1958年)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Det (1957年)
夢 Kvinnodröm (1955年)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年)
戀愛課程Lektion i kärlek,En (1954年)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年)
小丑之夜Gycklarnas afton (1953年)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年) 薩拉邦德 Saraband (2003年)
不忠 Trolösa (2000年)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年)
Enskilda samtal (1996年)
善意的背叛Goda viljan,Den (1992年)
Efter repetitionen (1984年)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
傀儡生命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年)
小夜曲 Little Night Music,A (1978年)
秋日奏鳴曲 Höstsonaten (1978年)
噩兆 Serpent's Egg,The (1977年)
面對面 Ansikte mot ansikte (1976年)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年)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年)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年)
安娜的情慾 Passion,En (1969年)
狼之時刻 Vargtimmen (1968年)
羞恥 Skammen (1968年)
假面 Persona (1966年)
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年)
沉默 Tystnaden (1963年)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年)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年)
魔鬼的眼睛 Djävulens öga (1960年)
面孔 Ansiktet (1958年)
Nära livet (1958年)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Det (1957年)
夢 Kvinnodröm (1955年)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年)
戀愛課程 Lektion i kärlek,En (1954年)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年)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年)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年)
Eva (1948年)
考驗 Hets (1944年) 1944年:《折磨》(編劇伯格曼,由阿爾夫·斯約堡導演)。
1945年:《危機》(伯格曼編導,根據萊克·菲休的原著改編)。
1946年:《雨中情侶》(由伯格曼和H.格列沃紐斯根據奧斯卡·勃拉森的話劇改編)。
1947年:《開往印度的船》(又名《永恆的幻影》,由伯格曼根據馬丁·索台爾耶姆的話劇改編)。
1947年:《地獄中的音樂》(由伯格曼根據達格瑪爾·埃德克維斯特的話劇改編,主要演員:海伊·塞斯特林,B.馬爾姆斯登)。
1948年:《港口城市》(由伯格曼根據奧爾·朗斯堡的短篇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N.—C.強森,本格特·艾克隆特等),《監獄》(伯格曼編劇,攝影:戈蘭·斯登堡,主要演員:D.斯維爾斯倫德,B.馬爾姆斯登)。
1948年:《夏娃》(編劇:R.古斯塔夫·莫蘭德爾)。
1949年:《渴望》(編劇:H.格列沃紐斯根據比爾吉特·騰格羅特的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埃娃·亨寧,B.馬爾姆斯登,比爾吉特·騰格羅特)。
1949年:《走向快樂》(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M.尼爾森,B.馬爾姆斯台姆)。
1950年:《夏日游戲》(由伯格曼和格列沃紐斯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M.B.尼爾森,B.馬爾姆斯白姆,阿爾夫·克捷林)。
1950年:《這兒不會發生這種事》(編劇:格列沃紐斯,主要演員:阿爾夫·克捷林,西格納·哈索,烏爾夫·帕爾姆)。
1952年:《婦女們的期待》(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阿尼塔·勃約爾克,埃娃·達爾貝克,B.馬爾姆斯登,B.尼爾森)。
1952年:《和莫尼卡在一起的夏天》(編劇:P.A.福格爾斯特洛姆,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哈里特·安德松,拉爾斯·艾克堡)。
1953年:《市集商人之夜》(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阿克·格隆堡,H.安德松,安德斯·艾克,古德倫·布羅斯特)。
1954年:《戀愛的一課》(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5年:《婦女們的夢》(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
1955年:《夏夜的微笑》(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和阿克·尼爾松,主要演員:烏拉·約科爾松,根那爾·布約翰斯特蘭德,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6年:《第七封印》(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尼爾斯·波潑,碧比·安德松)。
1958年:《野草莓》(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維克多·斯約史特洛姆,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8年:《生命的開始》(編劇:烏拉·伊沙克松和伯格曼,攝影:馬克斯·維倫,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9年:《面孔》。1960年:《處女泉》,《魔鬼的眼睛》。
1961年:《猶在鏡中》(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哈利特·安德松)。
1962年:《領聖體者》。
1963年:《沉默》。
1964年:《所有這些婦女》。
1966年:《假面》。
1968年:《狼的時刻》。
1969年:《恥辱》。
1969年:《宗教儀式》(電視片)。
1970年:《情慾》。
1971年:《接觸》(主要演員:碧比·安德松,艾略特·古爾德)。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雖然伯格曼在此片中用了很多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拍攝,但是此片最後整體所呈現的風貌卻清新感人,樸素自然,猶如一段旅程,使得我們在這段旅程中看見自己,看見人生。
在《野草莓》中,每一個場景的拍攝角度,氛圍營造都有一定的表意指向,比如在開頭的夢中,非常強烈的光照在街道的建築物上,這使它們投下的陰影顯得鋒利而恐怖,黑和白之間的距離拉得非常大,有一種歇斯底里的不安,而伊薩克就孤零零地站在街角,一個長鏡頭跟隨他在街角來回地走,接著又切至伊薩克臉部的特寫鏡頭,一束光打在他臉上,使他的臉蒼白臃腫而且神色驚恐,一種冰冷而又不安的氛圍在這個場景中盪漾。但是當伊薩克和兒媳開車漸漸駛離城市時,用了自然光,攝影機俯拍,逐漸地展現一種平靜的開端,然後,一種陽光燦爛的田園風光呈現眼前……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 1957年
探索死亡及宗教的奧秘。劇情由下棋延伸到對宗教和上帝的討論,並巧妙地折射出一個個的不同社會層面。片名來自《聖經》中的《啟示錄》——「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的意象俯拾皆是,無論是死亡的造型,還是盤旋空中的黑鷹,均有著耐人尋味的涵義。這些形象已成為電影語匯的基石,被後人反復模仿。
影片透過十四世紀戰爭結束之後理想主義的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同的表現方式。同時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對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同時又通過演員約瑟夫一家的生活來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
此片35天完成,具有一種造型藝術般的效果,這是伯格曼少數電影才有的,一種和諧的節奏。
《處女泉》Jungfrukällan1960年
是伯格曼對上帝虔誠和絕望的控訴。為什麼上帝明明眼睜睜看著罪惡的發生,卻無法阻止。這就引發了上帝是否存在的終極思考,
《秋日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
我最喜歡的伯格曼電影,雖然場景是如此簡單,故事情節也很淡。影片探討了愛的可能性、人與人真正溝通的困難等問題。
英格瑪·伯格曼和同樣來自瑞典的巨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合作,拍攝了這部影片。本片為兩人贏得了極大的贊譽,並囊括了包括奧斯卡和金球獎在內的很多獎項。
《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2年
《冬日之光》是伯格曼最優秀了影片之一,這部影片十分簡捷的畫面處理與人物內心的急劇波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失去了信仰的牧師,同時也失去了愛的能力,他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具枯乾的僵屍。但問題是,他本人尚能夠清醒地看到這一點。
愛與救贖的關系在《冬日之光》有更深入的探討,牧師作為神職人員,本應離上帝最近,或者說最接近愛的本質,但事實卻是最應相信愛的人卻離愛最遠。對妻子的愛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對上帝的信仰,而她的死亡令一切彷彿變的虛假起來,他所相信的愛(上帝)在這里成了最直接徹底的折磨,片頭木然空乏的佈道便在暗示一切發生得毫無意義。冬日之光無法讓人心真正獲得溫暖,它只會割傷人眼。人人都會逃避,最後重復開始的片斷意在說明:當問題無可解時,人們只能通過謊言欺騙甚至自我麻醉(他在能意識到他所信奉的上帝並不會為他帶來任何幫助下仍然只能向上帝求援,而上帝只會永遠冷漠地俯瞰無奈眾生),迎來無法擺脫的噩夢輪回。
《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伯格曼稱《芳妮和亞歷山大》為「最後一部影片」。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Ⅱ 英格瑪·伯格曼的代表作是什麼
40年代的創作 1944年,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Hets,1944),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Kris,1946)。(1948)、《渴》和《監獄》(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創作 50年代初,在電影藝術上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沖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成熟期的創作 1977年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Hostsonaten,1978),描寫事業與 英格瑪·伯格曼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亞歷山大》之後宣布不再拍片,但實際上,他通過自己的劇本仍在對瑞典電影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1992年,著名丹麥-瑞典導演比爾·奧古斯特執導了伯格曼編劇的影片《最美好的願望》(Goda viljan, Den,1992)。這部描寫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電影在當年戛納電影節上榮獲了金棕櫚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同年,伯格曼的兒子丹尼爾·伯格曼也把父親的小說《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銀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個劇本《私人的談話》(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與他長期合作的女演員、導演麗芙·烏爾曼拍成了電視劇。 2003年,為瑞典國家電視台製作的電視電影《薩拉邦德》(Saraband,2003),這是自《芬尼與亞歷山大》以後20多年來惟一在電影院里與觀眾見面的伯格曼長片。影片在法國著名女演員讓娜·莫羅的建議下,參加了昂熱首映電影節組織策劃的瑞典電影大師觀摩展。
Ⅲ 求關於英格瑪·伯格曼的資料
伯格曼是世界電影藝術史上絕對頂級的大師,這個人,開辟了現代主義者里電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一些復雜的電影語言手段去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
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1937年,伯格曼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他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他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余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44年伯格曼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阿爾夫·斯約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1948)、《渴》和《監獄》(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電影藝術上成熟起來。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沖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1977年伯格曼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伯格曼電影作品一覽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獲獎情況: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電影年譜: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瑪·伯格曼誕生在瑞典的烏普薩拉。父親埃里克是斯德哥爾摩一個教堂的副牧師,他的母親名叫卡琳。
1920年,3歲,全家遷往斯德哥爾摩。
1922年,5歲,妹妹瑪格麗特誕生。
1924年,7歲,父親埃里克被任命為索非亞皇家醫院牧師。
1934年,17歲,上高中。暑假期間以交換學生身份來到德國圖林根市。游覽柏林。
1937年,20歲,通過大學入學考試。
1938年,21歲,服兵役,接受短期軍訓。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劇《遠航》(文恩);《幸福的佩爾的旅行》和《奧洛夫老師》(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歲,請求進入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歲,離開斯德哥爾摩大學。。
1942年,25歲,9月,他創作的舞台劇《潘趣之死》上演。進入電影公司。
1943年,26歲,在瑞典電影公司編劇部門工作。3月,同艾絲·費希爾結婚。
1944年,27歲,根據自己高中生活寫成的電影劇本處女作《苦惱》由阿爾夫·斯約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歲,7月,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作品《危機》。與第一任妻子離婚。隨後與愛倫·林德斯特洛姆結婚。女兒愛娃出生。
1946年,夏天,執導電影《雨中情》(又名《男人與一把雨傘》)。11月,導演加繆的舞台劇《卡利固拉》,獲得成功。兒子揚出生。
1947年,導演3部舞台劇。導演廣播劇《玩火》和《荷蘭人》(斯特林堡作品)。編導電影《慾望島》;導演電影《黑暗中的音樂》。
1948年,編導電影《港口的呼喚》和《監獄》。
1949年,導演電影《三種奇怪的愛情》;編導電影《喜悅》。
1950年,編導影片《夏日插曲》;導演影片《不該在此發生》。與第二任妻子離婚。
1951年,編電影劇本《離婚》。與甘·哈格堡結婚。兒子小英格瑪誕生。
1952年,編導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為他編導的電影:
(同時還在從事舞台劇和廣播劇編劇、導演,從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43歲。《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是聖經典故)。同鋼琴家謝比·拉雷特結婚,謝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第五次結婚。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如果一個人生就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那樣的靈魂,究竟是有幸還是不幸?
伯格曼終生處於內心混亂、糾葛的狀態。這些混亂和糾葛有來自具體的因素,比如情感紛擾、工作壓力、緊張或疏離的人際關系,等等,但更多的時候,他的混亂和糾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質地本身就是混亂的,糾葛的,也可以說,他的基因就是如此,於是,他在生命的每一個點上都站不穩,愛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穩、天倫之樂的溫馨、站在榮譽頂峰的輝煌,都不能固定他。
這樣的生命個體是相當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亂和糾葛,成就了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一生持續不斷的創造能力,為世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我們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雖然我們的感激對他絲毫沒有作用。
伯格曼的電影自不必多說,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煉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認為,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貫通這兩個藝術領域的人。這幾乎可以說他擁有兩個大腦。很多年前看過伯格曼的自傳《魔燈》。這是一部具有世界聲譽的自傳傑作,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自傳之一。前段時間,又看了廣西師大出版社「電影館」叢書推出的《伯格曼論電影》,在這部以其電影作品為經、個人心理歷史為緯織成的自傳性論著中,我讀到了這樣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時光中漫遊,事實上我一直住在夢里,偶爾探訪現實世界。」
「懷著幼年時期的飢渴,我投身於自己選定的媒介,幾十年來昏亂地供應夢想、感官經驗、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經衰弱、受約束的信念和純粹的謊言,始終不厭倦。」
伯格曼還說,「我一向對混亂和秩序之間難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興趣。」但是,「如果有很長一段時間,你都覺得自己在鋸一根支撐你全身重量的樹枝時,你也會感到害怕的。」
不,事實上,伯格曼從沒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這是他從世上所有靈魂混亂糾葛的人中間脫穎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電影、他的文字,每一頁上都印著一個水紋字樣:「不怕」。他在這「不怕」之上,疑惑、沮喪、疲憊、憤怒、傷心,甚至害怕。然後,他又在這些東西之上努力、努力、永遠努力。他同其他同樣生命質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被混亂和糾葛所控制,進而一天天貧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歡他的一句豪言壯語:「我始終有能力把惡魔放在戰車前。」事實上,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