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記得一部老電視劇嗎
片名:《十三太保》
『影視評論』 [電影眾論]邵氏經典電影賞析 --《十三太保》
作者:sleep_forest 提交日期:2005-7-24 17:33:00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聽說張徹自己對這部片子倒不是十分滿意。 為什麼我不清楚,不過當年邵氏化了大價錢拍攝這樣一步史詩式的戰爭武俠片,期望自然是很高的。前段時間看過一些影評,似乎大家對影片里的布景不甚滿意。的確,就以我這個神經大條的觀眾來看,汴梁和長安的城樓也委實太像了些(眾人:根本就是一個!汗。。。)。盡管如此,片中的戰斗場面還是很可以用「宏大」二字來描述的。看完影片很久,十三太保李存孝帶著排山倒海的黑鴉兵風馳電掣地沖向汴梁營救李克用的情景依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一直覺得,張徹的影片猶如潑墨重彩的寫意畫,勝在氣勢:
十一太保史敬思在城中力保李克用的拚死血戰,是畫布上慘烈的紅;
而隨著緊密而強勁的鼓點飛馳而來的十三太保和黑鴉軍, 則是冷峻的白與黑;
鏡頭在兩種色系之間來回切換,將情勢的危機烘托到一種極致。。。然後,便是那個無聲的高潮—身著白衣的十三太保帶著一大群黑壓壓的人影從高高的城樓上輕盈地躍下。
至此,畫面上的兩種色系融合在一起,危機終於解除,而屏幕前的我也早被那逼人的氣勢震懾,哪還有心去管這城樓長得什麼模樣。
《十三太保》是從倪匡的小說改編而成。整個影片的故事從唐朝末年, 黃巢義軍佔領長安後李克用奉詔討賊拉開序幕,沿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李克用節節勝利,朱溫深恐他勢力太大對己不利,故而設計誘殺; 另一條線索,便是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之間為了殺敵爭功的兄弟相殘。暴力美學大師張徹對血染的兄弟之情的興趣顯然遠遠大於政治 陰謀,所以,前一條線索只是推動情節,而後一條線索則貫穿著影片的精髓。
看完電影以後,出於好奇,我也閱讀了倪匡的小說。平心而論,小說寫的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遠沒有電影給人帶來的震撼大。盡管電影的情節和小說幾乎一模一樣,可是因為電影語言的巧妙運用造成的強烈視覺沖擊和一干演員精彩紛呈的表演,給原本無甚懸念的故事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使之擁有了超越原著的感人至深的力量。
《十三太保》的卡司是十分強大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主角自不必說, 就連戲分不多的大太保也是由金漢出演。谷峰把那個粗曠豪放有餘,政治遠見不足的李克用演得透活。說到這兒,真是不能不贊一句谷峰的演技。雖然總演配角,忠奸善惡, 全都信手拈來,演得像模像樣。陳星演的朱溫也當真是個頗具野心,滿肚子壞水兒的陰謀家。十三個太保雖然戲份有多寡, 卻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各的特色。其間最引人注目的,當然要算是狄龍的十一太保史敬思和姜大衛演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年輕的狄龍確是英挺不凡,他演的史敬思自然也是卓爾不群。他槍法出眾, 和十三弟一起攻克長安,立下汗馬功勞。看起來,李克用最寵信的義子,除了十三太保李存孝以外,就數他了吧。看過此片的觀眾,肯定不會忘記在汴梁城中史敬思力保李克用突圍的情景。那時李克用中了朱溫的詭計, 帶去的部下都在醉中被朱溫的人殺得精光,只剩史敬思殺出一條血路保他逃出城去。是時晨曦微明,史敬思屹立橋頭,一身紅色的披風在風中飄搖。雖然身負重傷,他依然驍勇地像一頭獅子,以一敵百, 銳不可當。然而,他還是沒能等到十三弟趕來,就力盡而亡。死後依然持槍而立。(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史敬思的這場血戰現在看來依然令人震撼。可以想見,對於三十年前的觀眾, 這樣的場面真可以說是視覺盛宴了。不過,張徹還不滿足,他還要策劃另一場更驚心動魄的血的祭奠,那就是凡提到《十三太保》就不得不說的五馬分屍。
無疑,這場「五馬分屍」拍攝得是意味十足,唯美之極,其視覺沖擊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張徹本人對這個場景十分滿意,連姜大衛在多年後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這是一場浪漫的死亡。然而,這場「浪漫的死亡」之所以會具有如此強烈的悲劇力量,是因為被毀滅的是十三太保李存孝, 不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也不是倪匡書中的李存孝,而是姜大衛演繹的李存孝,一個生命如夏花般燦爛, 雖然是勇冠三軍,骨子裡卻單純如斯的美麗少年。
李存孝這個角色,真是非姜大衛演不可。按倪匡書中形容, 李存孝「身形極小,看來就像是一個小孩子一樣」, 張徹旗下這幫演員,除了姜大衛,也再沒有別人符合這個條件。值得慶幸的是,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姜大衛塑造的這個李存孝,多了許多書中人物沒有的特性,因而格外地惹人憐愛。書中描寫的,是一個機勇沉著的少年將軍,而姜大衛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勇猛善戰,更是一個青春飛揚,意氣風發的鮮活的生命。
他懶洋洋倚槍而睡的姿態,被朱溫辱罵「胡兒」後,委屈地撅著嘴向父王抱怨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不過只是個恃寵而驕的孩子;
他輕盈地從城樓上躍下和孟絕海一戰時,在藍天的映襯下那抹耀眼的笑容,真如一道突如其來的陽光,直直地射進觀眾的眼裡;
在雅觀樓執意搶奪朱溫的玉帶,到手後卻又滿不在乎地丟掉的舉動,又淘氣又無賴;而他和哥哥們痛快地喝酒,肆意嬉戲打鬧的樣子,很難讓人不為他全無掩飾的那份張揚的快樂而動容。
影片一開始,張徹就以層層的鋪墊,把這樣一個意氣張揚的陽光少年推到觀眾面前。他是個將軍,勇猛非凡,而且沉著應變,因此不僅能生擒孟絕海,還能成功地組織夜襲長安。但他更是一個大孩子,單純而快樂。世界在他眼中是燦爛而美麗的,他恣意地享受著這個世界給他的幸福,包括父王的寵愛, 同時他也以自己單純的心去回報著這份幸福。
所以,他在看到汴梁起火的時候不顧一切地領兵沖去。不是為了領功,只是擔心,擔心父王受到傷害;
所以,他在被傷心過度的父王一腳踢翻後, 表情是如此的委屈, 彷彿一個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的孩子, 無端地遭到大人的責罵,想辯解卻又怕惹大人生氣;
所以,在四哥和十二哥誘殺他的時候,他一點也沒有懷疑。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哥哥們,在他單純的心裡,決計想不到哥哥居然會殺自己。
張徹的確夠狠。 他用盡全力塑造了一份美麗,卻又用最殘酷最血腥的方式將他毀滅。即使是死亡里的李存孝,依然如此美麗,像一個熟睡的孩子。然而這染血的美麗,卻深深刺痛了熒屏前的我的心,只因我在看電影時已經愛上他,十三太保李存孝,張徹的「阿多尼斯」。
當然,李存孝死了,痛的不只是我這個觀眾,還有他的父王李克用和一乾哥哥們。不知為何,看到李克用傷心欲絕的樣子,我心裡隱隱感到一絲報復的快樂。出於某種說不清的陰暗心理,我這個歷史白痴居然一頭栽進故紙堆,只是為了想知道李存孝死了以後,李克用究竟如何收場。
在翻閱了《五代史》和網上五花八門的介紹之後,濾去和影片中故事矛盾的信息,勉強整理出以下結果: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如失左右手,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原本實力遠勝於朱溫的李克用節節敗退,失掉了河中,最後兵困晉陽。不過,在這最後關頭,李克用和其他的太保拚死一戰,總算打退朱溫, 給自己保住了一塊存身之地;
公元907 年,朱溫殺死唐哀帝,建立後梁;李克用打著「復唐興唐」的旗號和當時的其餘割據軍閥聯合,與朱溫對壘;
公元908 年,李克用死於晉陽,是年53歲。
那一肚子壞水兒的朱溫,下場也不怎麼樣。 皇帝剛剛當了5年,就因為荒淫無度,在病重時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公元912 年,其子朱友貞繼位,是為梁末帝。
十一年後,即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 殺朱有貞, 滅梁,立後唐。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歷史有時更像一個玩笑。
在時間的長河裡,那些曾經叱剎風雲的歷史人物,已化作故紙堆里的符號。而張徹鏡頭下那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在多年以後,依然會透過屏幕向我們露出陽光般炫目的笑容。。。
作者:逍遙狂嗑 回復日期:2005-7-24 19:24:43
頂,我喜歡姜大衛
作者:孤風一笑 回復日期:2005-7-24 21:49:03
年代久遠啊,印象還有,不太深了。
樓主要貼一些圖更好!
作者:老昕 回復日期:2005-7-24 22:07:57
只對片名有印象
別的就不記得了!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5 0:18:00
森林好文采!上來再贊一下!!遺憾的是還沒有機會溫故《十三太保》,看了森林的文字,更加期待早一點看到那個 機勇沉著、意氣張揚卻單純如孩子的陽光少年 了呢!
森林把這篇文章也發到壇子吧?!俺忍了很久才沒轉發,嘿嘿
汗~~~剛才還打了個錯別字——心潮澎湃
作者:肥咪 回復日期:2005-7-25 0:19:17
弄點圖來看呀!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作者:pays-bas 回復日期:2005-7-25 0:44:52
有圖嗎
作者:ascing 回復日期:2005-7-25 1:02:49
前十!要看圖!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從花痴的眼光來看,姜大衛的戲份還是少:P
(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
agreed.我覺得年輕時的姜大衛即使做「悍鷲」的姿態,骨子裡也是柔軟脆弱的,所以死得像孩子更適合他。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4:03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唉,在猛翻故紙堆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歷史遠比張徹殘忍許多!
張徹鏡頭里的李存孝之死,是個悲劇,可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之死,簡直就太離譜了,像個黑色幽默, 哎,不說也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46:31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嚴重同意!李克用的確不善於管理手下的人才, 且缺乏政治遠見。
十三太保的自相殘殺他的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因為政治遠見的缺乏,他對和朱溫的矛盾認識不足,才有了被困汴梁那一幕。
其實,歷史上的李克用也差不多。可能比電影里的還要糟糕。。。
存孝之死。。。唉,如果只是書中描寫的少年將軍,遭到如此下場,我大概會覺得很惋惜,可是姜大衛演的李存孝,就像是開的正盛的一朵花, 突然被殘忍地撕碎。。。這種痛,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35:06
看到朋友們說想看圖,那我就貼幾張。。。
不過,靜態的圖片實在是無法表現出影片的韻味。那激烈的戰斗場面就不必說了,根本無法截圖,只有看動景才能感受到那逼人的氣勢;
而十三太保那份張揚的意氣,也是在他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中,才能流露出來。在靜止的圖片中,姜大衛一般是不太起眼的,是他充滿靈氣的表演,讓這個角色如此引人注意。。。
呵呵,說了半天,就是:如果圖圖的效果不好,大家表打我。。。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看影片, 方能感受其中精髓。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此時他奉唐皇之命率兵進駐河中,准備討伐黃巢。因為李克用兵精將猛(據說是三萬騎兵,大家都知道騎兵的戰鬥力遠勝步兵), 不誇張地說,簡直就是岌岌可危的唐室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其他的節度使們對李克用當然是極盡討好之能事。
圖中,李克用正在雅觀樓和各節度使宴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45:02
相冊出了點問題,等恢復後再繼續。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4:30:57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不過我小的時候可沒有看過這些邵氏電影。這些影片的年紀比我還大。呵呵。所以不存在是因為兒時珍貴記憶才特別喜歡這個理由了。多虧了最近天映娛樂修復了邵氏老片,這簡直就像是打開了一扇裝滿寶庫的大門。。。
當然邵氏電影並不都好看(雖然號稱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我也曾試著看了一兩部愛情片,那可真是節奏緩慢,情節老套,表演誇張,簡直看不下去。武俠片也不是都好看, 比如《奪魂鈴》,看起來就很沉悶。 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的電影,要好看,關鍵得言之有物,人物形象立體飽滿,表演富於感染力。。。當然,還得拍得漂亮,養眼。。。汗,是不是要求太高?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
我也很喜歡張徹的影片。張徹導演的電影太多,難免有點良莠不齊。但他的經典之作真的具有超越時代的魅力。 而且他的影片里從來就不缺乏激情。看他的電影如同在三伏天吃一頓熱辣辣的重慶火鍋,痛快之至。。。
現在的武俠片也有不少優秀之作,像徐老怪的《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等等,我都是一看再看。徐克算是個集大成者,雖然聽說師從胡金銓,不過也兼收並蓄了張徹的不少東西。可惜近兩年過於注重新奇的電腦特技,弄的有點本末倒置。聽說這次的新作《七劍》,徐克有返璞歸真,很是期待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22:28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涵了……
也就是說,沒法用一兩句話說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今看來初似淺顯直白但卻如陳釀,依舊餘味悠長,這點老片子可以做到,因為那個時候的觀眾,用很兒科的鏡頭就可以滿足,立足點扎穩了,生命力就長了;現在的觀眾對形式的口味拔高了,從業者便只好把腦細胞都率先貢獻給了畫面,他們現在做的,往往是把表達的過程和形式弄到非常非常復雜,結果兜兜轉轉,觀眾卻發現如是般恢弘巨制其實只講了一個小孩子大概都能弄懂十九的核心內容,甚或根本就空洞無物,如《英雄》,再如《SMMF》。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31:02
圖二:金漢演的大太保。
和其他太保相比,大太保為人謹慎,頭腦精明,頗有政治遠見。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57:02
朱溫和十一太保史敬思在雅觀樓的小沖突。。。
史敬思大概對朱溫 直覺上就沒啥好印象。於是,趁李克用叫他舞槍之機捉弄朱溫,讓他陪自己耍槍。。。
朱溫自是老羞成怒。。。
不知為何,看完電影以後,想起驍勇的史敬思, 首先映入腦海的不是他在汴梁城中的盤腸大戰, 而是他在雅觀樓捉弄朱溫是俏皮的壞笑。。。這哥倆都是少年心性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26:03
黃巢軍中大將孟絕海前來挑戰,朱溫指明讓十三太保應戰。
一幹人來到城頭,看見的卻是這樣的場景。。。
「那倚槍睡覺就是十三弟」, 這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第一次出場。。。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45:51
城樓上十三太保和朱溫的一場戲很有看頭的。。。
朱溫憤憤地說:像你這樣的人,能生擒孟絕海?
李存孝微微一笑, 輕描淡寫地說: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5:31
呵呵, 下面幾張圖以前貼過,現在重新拿來,算作一個細節說明吧。
朱溫用腰間玉帶,賭他無法生擒孟絕海,李存孝聽到此言,嘴邊揚起一絲譏誚的微笑。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7:39
"就與你賭這顆腦袋!」少年人特有的豪氣從他狠絕的眼神中噴薄而出。。。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0:32
當聽到朱溫問:「你打算帶多少人去」時,他仰著頭輕笑,一股傲氣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2:09
姜大衛的表情,靈動多變。 好多演員是多句台詞伴著一個表情,他則是一句話沒說完,表情已經變換了多次,而且極其自然,讓人不能不感嘆,有人天生就會演戲。
下圖顯示他說同一句話時的神情變化,語氣也由輕蔑轉為嘲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6:45
李存孝輕盈地躍下城樓,迎戰孟絕海。碧藍的天空襯著一身白衣,煞是漂亮。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0:49
和孟絕海對戰。
人高馬大的孟絕海赤膊上陣,打得氣喘吁吁。。。反觀這位。。。笑得如此燦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8:34
李存孝輕松搞定孟絕海,回到雅觀樓。
朱溫卻想賴賬。。。
不過隱忍可不是李存孝的美德。他得意地笑著,一手卻搭上朱溫的肩膀:「拿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2:02
朱溫自是不願交出玉帶。
李存孝哪肯善罷甘休。他一邊嬉笑著,一邊掰斷了一炳劍,用斷劍搶了朱溫的大半根玉帶。。。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8:01
搶過玉帶以後,他得意洋洋地把玉帶放在腰間比劃,微仰起頭,斜睨著朱溫說:雖然拿了一大半, 也差不多了。
然後,他隨手將玉帶扔給哥哥們,大家開心地嬉鬧起來。。。
很喜歡看著一段場景,只有動態才能顯示出李存孝那種帶著稚氣的驕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0:14
憤怒地朱溫要向李克用討個說法。。。
李存孝是滿不在乎。果然,李克用自然是護著他。此時的李存孝真是個備受寵愛的大孩子。。。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4:44
和哥哥們一起痛快地暢飲,嬉鬧,盡顯孩童心性。。。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2:49:32
呵呵,再來發一張《十三太保〉中的外景吧。這是兄弟九人縱馬飛奔准備夜襲長安的情景。
當然,三十年前的老片,外景不能和現在的大片相比,而且我的VCD也不太清楚。 但仍然可以看出,張徹的鏡頭對光和影的運用是很嫻熟的。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36:37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竊以為,流星蝴蝶劍是楚原作品中古龍韻味最足的一部片子了。
可惜演員不夠到位,尤其是孟星魂。。。
但全劇的情節絲絲相扣,氣氛也烘托得很好。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01:18
唐末的那段歷史的確很有意思。那位大人清楚李存孝的故事,說來聽聽?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4:23:09
我也試試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29:14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
有意思,原來李存孝還是打虎英雄。 但樓上有位大人說他死的慘,看比袁崇煥是怎麼回事?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4:26
李存孝:殘唐五代時第一條好漢,沙陀李克用的第十三太保,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直追得黃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被迫在狼虎谷自刎。李存孝輕松殺敗後來極其囂張的王彥章,在當時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李存孝後被他的兄弟謀害,在李克用醉酒時下假令,五牛掙死李存孝。
即五牛分屍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8:41
殘唐五代演義誇張的說,五牛分屍時,五牛更本拉不動李存孝,結果上天出現一神人,喚李歸位,李一卸勁,遂被分屍。呵呵,,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51:52
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
——————————————————————————
哇賽,簡直太酷了!戰神一樣。
不過五牛分屍偶還是第一次聽說。樓主的文章裡面寫的五馬分屍。到底是牛還是馬?
不過,那李克用看起來真是個白痴阿,那時候的法制一定不規范的說,這么容易下假令啊。。。
那些兄弟也忒很了吧,殺就殺了,還要分屍,這比趙高還狠呢。 趙高也就是矯詔讓扶蘇自盡而已。
作者:七葉忘憂草 回復日期:2005-7-25 15:15:55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
❷ 彈琴脫險為愛彈琴是誰
看完某一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調音師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調音師觀後感 篇1 昨天在舞房跳舞,中間休息的時候一直在前台看隊員在看的微電影。其中一部就是調音師。 平靜而又略有悲傷的音樂,樸素卻帶有感染力的畫面,一點一點將我們帶進男角的生活里。鋼琴大賽失敗的經歷讓他曾對生活失信心,後來他又通過裝成盲人做調音師這種方式「復活」了。然後跟隨他新的經歷我們看到了覺得他不靠譜,擔心他這樣做影響了自己卻又為了更多的生意而默許他的老闆,不情不願的內心骯臟的服務生,還有在對自己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就卸下自己的偽裝和提防的人們…… 個人覺得導演的剪切手法風格鮮明而又獨特,大部分都是靜止不動的鏡頭畫面,和短促卻不突兀的剪切,給人微微震撼而又意猶未盡的感覺,妙不可言。在敘述一個女顧客練舞的時候分了判並旅幾個鏡頭,運用了拉遠景深位置的手法,凸顯了男角「盲人」的眼神和和其明明享受其中卻又不表現出來的面部神情。 電影開始不久後,優美的鋼琴聲隨著鏡頭的切換戛然而止,並且每到重要的鏡頭切換是音樂也隨之停下或響起,自然不做作,像是在控制電影的節奏,帶著我們一點一點深入。一開始我以為開始那聲響是關門聲,看到結尾我深知我錯了,那是導演宣告結束的聲響,他用倒敘讓我們入戲,真是一個大玩笑。 故事就從那個撒謊的婦人開始。男角為了多賺一份生意,執意要進行工作,他的執意也改變了他的命運。發生了意外的狀況,於是暴露了身份。 有人問我覺得男角死了么,我說我希望沒有可是又不可能。調音師算是一個聰明的偷窺狂,但是也許罪不及此。他為什麼不反抗呢,我想也許是怕沒了未來或是絕望了。那婦人的心裡素質不是一般的強,個人認為搞不好還會把鄰居也搞了。 有必要提的是,電影里的很多細節。比如泰姬陵故事的穿插,走在街上時的男角的開心和滿足,還有鄰居開門的眼神質疑,最重要的是他的日程本。另外,作為配樂和主題鋼琴曲選得很到位。 調音師是一部十三分鍾的微電影,可以說是一部很棒的片子,情節敘述得乾脆利落沒有冗餘,人物心理刻畫深刻而又動人。總之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片子,好片總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反省。 調音師觀後感 篇2 調音師的上司說了一句話:這社會不是偷窺癖就是暴露狂。女主人的對門鄰居就在門眼後面偷窺了調音師,掘凳直接識破了調音師假扮盲人,所以她才會滿臉疑惑的開門。而調音師並沒看到鄰居的滿臉疑惑,女主人卻看到了,女主人以為是自己說丈夫不在家的謊言引起了鄰居的疑惑,所以她才迫不得已讓調音師進去。也正是鄰居這個舉動,間接的將調音師推向了地獄。 影片剛開始調音師就是因為緊張過度在伯恩斯坦鋼琴大賽失敗,說明調音師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這也為後面買下伏筆:調音師看到屍體以後非常緊張,演技也大打折扣,失誤不斷。 女主人的丈夫(死在沙發上的老頭)的死狀過於平靜,他在臨死前也沒發覺有人用釘槍指著他的太陽穴?這是因為他是個真正的盲人。這也同時說明女主人對盲人非常了解,識破調音師假扮盲人更加容易。 為什麼鄰居識破了調音師卻沒有揭穿他,這是因為她發現女主人也在扯謊。女主人的丈夫是盲人,還一把年紀,照理說不會單獨出門的,但是女主人之前說他丈夫不在家,這也引起了鄰居的懷疑,所以鄰居開門時的困惑表情是來自於兩個人的,鄰居發現兩個人都在扯謊,所以她不知道說什麼。 很多人對老頭死在地上還是沙發上有爭論,為什麼我覺得老頭是死在沙發上的而不是死在地上的,因為我想蔽蔽不到一個理由兇手把老頭殺死在地上還扶到沙發上坐好,血跡會弄臟沙發和枕頭,會加大處理屍體和血跡的工作量,個人意見。 寓意什麼的就不揭示了,觀眾也應該是各有各的理解和體會。 調音師觀後感 篇3 反轉發生在演員普拉默德的出現,普拉默德是這家餐館的常客,他看到阿卡什彈琴這么好聽,正好他和妻子3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於是邀請阿卡什去他們家演奏。卻沒想到是悲劇的開始。 有幾幕我至今回想起來,仍然驚魂未定,就是假扮盲人的男主阿卡什受著演員普拉德邀請,去他家為他的妻子彈奏鋼琴。 男主阿卡什如約而至,敲門之後,開門的確是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他進入房間之後,彈琴沒多久,就瞥見有屍體出現在客廳拐角處,伴隨著一攤血。這時他借口上廁所舒緩情緒,進入廁所後,男主阿卡什開始小便,此時鏡頭拉長,角落裡出現一個男人,手上緊握一把槍,屏住呼吸盯著男主,看到這里,我和身邊的觀眾不禁吸了口冷氣。 還有一幕也很驚悚,事後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事後懷疑男主阿卡什不是盲人,他看到了自己的丈夫普拉默德的屍體,也看到了自己的情人將丈夫的屍體塞進行李箱,然後運出房間,因此來到了他家試探,阿卡什給她倒咖啡(仍然假裝是盲人),等阿卡什回過頭來,一個骷髏赫然出現在眼前,在座的不少人都嚇出聲來,緩和過來才發現是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帶著骷髏面積嚇唬阿卡什。 除了這些驚悚的畫面讓人影響深刻,開放式的結局也塑造得很成功。結局時功成名就的阿卡什和蘇菲在歐洲相遇,蘇菲嘲諷阿卡什裝盲人騙人都騙到歐洲了,阿卡什卻回答說來話長,找了家咖啡店,向蘇菲娓娓道來他的遭遇。 說自己後來確實被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被弄瞎了。但是在蘇菲離開之後,阿卡什拄著拐杖,走在街頭,面前有一個易拉罐,砰地一聲,易拉罐被阿卡什用拐杖踢飛出去,電影就此結束,留下一個意味伸長的結局。 調音師觀後感 篇4 (一) 昨晚看完後,做了一個晚上的噩夢,不是因為有多恐怖,而是帶著緊張、復雜、不安、思索進入睡眠,一夜未眠。所以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給你一個平穩的夢,才重要。 (二) 我一直在思索著主人公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說不上是好人,也談不上是壞人。也許可以歸類於灰色人。在我們的評判意識里,存在二元對立:好與壞、對與錯、黑與白、是與非然而確確實實存在二元對立中的灰色地段。所以,好人未必盡好,壞人未必盡惡。你是好人中的壞人,還是壞人中的好人?自知。 (三) 影片沒有一個結果,而是留下一個懸而不得,由觀眾去臆想。這是我們凡事喜歡追求結果的一個大逆轉。這也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結果,又涉及到二元對立:始對末,始並非一定有末。 (四) 以前最愛看西方片,描寫浪漫愛情、英雄情結、科幻未來但是現在獨愛印度片。因為感受到印度電影都有一種表達,它表達人所思考的,社會所存在的 小乘佛教本來還帶有濃濃的印度教基礎,到了大乘佛教,已經徹底否定印度教聯系了,是無本無根(靠篡改道教)的篡改邪教了。 片里結尾如果是阿卡什幻想的,壞人不殺,壞醫生該死,蛇蠍女人不應該虐殺,而是瞬間死亡,那種輪回,在現實中是被天意否定的。 以壞滅惡,是天道輪回的本意,也符合人民的心意。蛇蠍女人被賣掉各種器官,然後慘死,阿卡什也拿到錢換了眼角膜,這才是真正的輪回。 片中演了有錢人的公寓和窮人也能用得起電熱水壺和天然氣做飯,這一點很好。 調音師觀後感 篇5 看了很多對影片字斟句酌的評論後,我突然有了這種想法,也許導演拍的時候編劇寫的時候都沒有我們解讀的時候想得多。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是導演,我為什麼會安排這么拍? 感覺有點像構思一部小說,最初決定提筆寫或許只是因為突發奇想覺得這個構架很新穎,而並非意在表達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回到這部短片,老人為什麼死相如此平靜?因為片子採用倒序,前半段的基調也很平淡,這么做的目的就在於為後面的變故作反襯,讓人覺得意想不到,這便是這部短篇最具創意的地方。所以老人平靜的死相放置在片頭,才不會讓人察覺他已是一具屍體。 為什麼要安排鄰居的出場?其實用意也很簡單,就是為了促成男主進入老女人的家中。至於說鄰居是因為在門眼後面窺探到了男主的喬裝才露面,又說鄰居知道對門老女人撒謊的,我個人覺得有點過度解讀。試想,如果鄰居從對話中聽出老女人在撒謊,她為何要開門露面,知道就知道了,她開門能怎樣,反而不利於她把兩人後面的對話聽完,正是因為她的開門,才使得男主和老女人兩人不得不進屋交談。如果鄰居單純只是喜歡偷窺,那就更沒可能開門走出來了。 鄰居不過是在聽到外面門鈴聲不斷對話不止的情況下才開門一探究竟,而鄰居出場的時間也是為了促成男主被老女人領進家門而刻意為之的,如果鄰居在老女人未開門前就出現,那麼老女人便不會有開門這一出了。 我認為導演全部的安排都是為了促成最後男主進入老人家中目睹老人被殺的這一情景,並沒有那麼深度的詮釋。 至於男主為何不逃跑,我看到的一篇影評講得很好,就是因為性格所致,從男主比賽失敗卻依然選擇扮盲人從事與鋼琴相關的工作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習慣趨於安穩趨於自己熟悉且相對有把握的事情的人,他性格中缺乏冒險的意識,所以即使在面對目睹了老人屍體的情況時,他還是在心情稍微平靜後選擇了更熟悉更能把握的繼續偽裝,誰知道一邊自我安慰說修完琴就走一邊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記事簿,但已經為時已晚。 最後男主反復念叨琴不彈完自己不會被殺也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一種僥幸心理,那時他已經沒得選擇,只剩下繼續演下這一條路可走,所以他必須彈下,與此同時又不能表現出自己的害怕,哪怕他已經意識到老女人可能是拿槍對著自己了,他還是心存僥幸如果自己演得好,也許能逃過一劫,所以他需要自我安慰以鎮定自我,所以才會反復默念那句話。 導演安排這樣一句台詞,也只是為了製造最後的開放式結局,我個人就是這么看的。 調音師觀後感 篇6 丘比特射箭必須蒙上眼睛,正義女神必須瞎。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的,他們的眼睛必須看不見,他們得用心看!正如《調音師》這部電影。 電影裡面說,什麼是生命,取決於肝臟?我想不僅如此吧,應該更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世界是美好的,讓人溫暖,讓人快樂,讓人看到希望;但世界的本質是殘酷的,讓人迷茫,讓人痛苦,讓人走向深淵。然後,我們在深淵中歌唱希望的美好,用痛苦的心去表演生活的快樂。 為了籌錢而假裝眼瞎的阿卡什,在撞見西米和情夫殺人清理屍體的時候,保持了冷靜,沒有當場揭穿假象,而是事後前往報警,這時候的他,內心的良知尚在,道德猶在。但是殺人的人就是警長,你能怎麼辦,而且你報警的舉動,明顯引起了對方的懷疑,你已經被對方盯上了,阿卡什做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做的選擇,面對強權,明哲保身。 於是,即便是在死者痛苦的女兒面前,他依舊做了假證詞,事情的真相,他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大義凜然,然後立刻被警長抓起來,後面的事,他想都不敢想了。看似懦弱,卻很現實,這是身為動物的天性使然,但是即便如此,他內心的善念還在,是非對錯還看得清楚,只是少了勇氣。 但最後,他和醫生合力幹掉西米,換錢治眼睛,被西米毒瞎了的眼睛是治療好了,但是他的心卻瞎了,甚至是連勇氣都回來了,只是勇氣,沒有用在道德的一面。第一感覺和許多評論一樣,覺得他好腹黑,不是個好人,但是設身處地的想想,其實他一系列的選擇之中,對於他個人而言,或許,又是最好的選擇。 那些把疑點說出的證人,哪個不是被西米和警長對付,即便是自己不敢站出來,西米都要毒瞎自己的眼睛,若是自己真的想找警長的`上級去報案,只怕自己連這城都出不去。而最後,有報復的機會,有完成自己裝瞎賺錢目標的機會,有讓自己眼睛恢復視力的機會,而且犧牲的不過是自己仇敵罷了,雖然仇敵不是被法律所制裁,但她也確實罪有應得。若是你異地處之,你怎麼選?我想大多人都會和阿卡什相同吧,人性使然,無所謂腹黑之說,我們是人,不是神,這個世界,我們是用眼睛看的,不是心。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在電影中,也對睜著眼睛卻什麼都看不到的冷漠之人進行的藝術的諷刺,靠竊取他人器官謀利的計程車司機,死後家人被勸說捐獻器官,很多人都看到這個諷刺,而我卻以為這不僅僅是諷刺,更是對男主未來命運的暗示。選擇了閉上心眼,只看錶面不看內在的人啊,終究會在人生的黑暗中自食惡果,就如同在黑暗中開槍打死自己的警長。 而整部影片讓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的細節,是電影的最後,阿卡什和單純的蘇菲重逢,當年初遇的時候,蘇菲看不出他是裝瞎嗎,我以為若是有心留意,觀察細節,一定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蘇菲沒有發現,因為善良的蘇菲自己選擇了願意相信他,電影中人性的溫暖,似乎就在蘇菲這個人物身上。但是蘇菲卻在最後對男主說,你應該挖掉西米的眼角膜來治療自己,這份狠勁,還是當年那個傻白甜嗎? 單純的蘇菲甚至想要體驗阿卡什的生活只怕這些年,蘇菲也經歷了許多,也不再是那個站在窗下的單純女孩了。而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無奈的生存之道,看似光鮮的外在背後,都有個人的陰暗。 一部《調音師》,展現了人性的懦弱,貪婪,自私,讓人很壓抑,卻又那麼的真實。想要從這個真實的牢籠中沖出去,想要吶喊,我們不僅僅要用眼睛看世界,我們更要用心看,我們要把我們的勇敢放在正確的位置。但是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吶喊,有些空洞,無力,沒有感召力。因為我自己,只怕和大多數人一樣,以一個睜眼瞎的身份,游盪人間。 從前有人倒了,大家會扶起來,但現在,能打電話呼救求援的人,我都會給他點贊。不是心盲,而是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一個規則:適者生存。 調音師觀後感 篇7 電影顯然值得一看,但個人覺得沒有達到排山倒海的好評那個水準,大致是一個足夠消遣的商業佳片,要說是黑馬神作、年度奇片啥的,就有點言過其實了。 好感和遺憾都很明確。 好的部分是滿足了多年心願。作為在中文網人氣超高的國外短片(豆瓣有超過15萬評分,吊打許多爆米花大片),2010年的《調音師》被公認滿是長片潛質。 雖然長片由印度電影人來完成,氣質上總是跟原版有出入,但作為一個全民心願的光榮達成,非常值得捧場,而且整體來說執行並不弱,沒有給原短片丟臉。 不好的部分,主要來自將近140分鍾的片長。 調音師這個點子,比較適合加一些前因後果、感情沖突和人性諷喻,擴展成一個90來分鍾的短小精乾的驚悚片。但是就像之前寫過的,由於印度觀眾的特殊需求,他們的編劇早就習慣了把故事寫到2小時以上。 這讓影片出現了一種基調分裂的狀態。前半個小時,懸念極淡,驚悚寥寥,你幾乎會覺得這是一部盲人音樂家的勵志愛情片。其實很多印度片都有把前戲狠狠擴充的做法,但好歹情緒是統一的,而這個開頭卻像是男女主角演的平行宇宙外傳。 進入盲人彈琴目擊謀殺的主線,驚悚指數急劇上升,構成全片最精彩的部分。這一段充分擴展了短片的概念,不動聲色中如履薄冰的脫險,千鈞一發的試探和反試探,都十足扣人心弦,雖有小瑕疵,但在導演嫻熟的節奏掌控下,維持了足夠的緊張感。 再往後畫風再次突變,搖身變成蓋里奇式的荒誕犯罪片,已經完全脫離原短片再創作。一群局外人加入游戲,幾路人馬圍繞一筆巨款你來我往互相殺,大爆人性醜陋不堪。 平心而論這一段拍得很是刺激,各種算計利用背叛出賣,動作戲也有亮點,但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嚴肅鬥智氛圍,步步為營的驚心動魄,都一掃而空。只有一群自帶黑色笑點的亡命徒,你追我我殺他玩得熱鬧。 等殺戮終於告一段落,電影的最後部分回歸了一開頭的溫情文藝范兒,彷彿《愛樂之城》的寶萊塢翻拍,最後猛然冒出一個十分《非常嫌疑犯》的驚天大逆轉,劇情戛然而止。 有人吐槽電影的缺點是反轉過多影響了邏輯,其實這倒不算大問題,尤其是結局看似下了定論,細琢磨還是個開放式,那麼前面的許多細節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邏輯問題完全可以見仁見智。 導演還非常聰明地懸置了一些角色的下場,把出bug的幾率進一步降低,無疑也是值得同行借鑒的策略。 但這一切還是無法解決對我而言最大的那個問題,整部電影完全就像是幾部不同電影縫在一起的產物,雖然高潮的某個片段被提到了開頭,竭力製造這是一個完整故事的錯覺,還是無法掩飾拼湊的意味。 所以看的時候不斷在想,這個故事的地域特徵並不強,咱們國家啥時候也翻拍一次,彌補遺憾,超越它? 不過呢,多半是想多了。 調音師觀後感 篇8 影片開頭主人公自己交代自己是個天才,但是不擅長在眾人面前演出,他的不安使得他最初演出失敗,於是只好作為調音師。 但是他卻偽裝成盲人,主人自己說過:人們對於盲人會有更多的同情和可憐,他不僅會有小費。更重要的事,由於他是盲人,認為失會令人更敏感,他的耳朵一定無與倫比,所以其實人們對於他的調音技巧的好壞就不會很在意(同情心理會讓人無意識產生這樣的心理:盲人能當調音師都已經很不錯了,就不要在苛求了),他不必在意得失,他就能放鬆心態沒有壓力的調音,於是能調得能使自我滿意,發揮自己正常水平。而如果是正常的人,人們就會在於他調音的技巧,主人公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於是扮成了盲人,他非常巧妙得逃避了在人面前彈琴的壓力,但這畢竟是逃避,但是問題一直存在,前幾次他很順利,包括過馬路,面對性感的跳舞女人,但是當最後一次生命受到威脅時,加上了日程本拉了,他在意了要偽裝的像,雖然他不斷告訴自己就是盲人調音師,但是潛在內心的久違的不安情緒再次浮現,因為他一直在逃避這種感覺,並沒有真正的面對和試圖克服,當這次不得不面對的時候,雖然他作的很好,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這里還有一個可能的現象,男主人公其實完全可以和女主人大打出手,女主人只不過是個老太婆,男主人公其實不必非要裝盲人,只不過男主人公由於被意外的兇殺案給震到了,此時他的「逃避」性格再次顯露,他寧願放棄和女主人搏鬥但有更大概率不死的選擇,也要選擇偽裝成盲人調音師,「逃避」的性格,讓上天決定,他沒有細想過在這種壓力下他的演技是否真能過關,其實我覺得他能夠想明白自己這種情況下他多半會失敗,明智的選擇是應該和女主搏鬥,但是他沒敢這么細想,沒敢承認自己多半會失敗,把命運交給上天,實屬掩耳盜鈴,「逃避」的性格再次顯露,即便是到了最後一刻,他依然還在逃避。 等到不得不面對的時候才面對,那時可能就已經來不及了吧,克服長時間養成的心理情緒的條件反射的慣性是需要時間的。 另外,主人公應該是掛了,電影開篇一個場景「屏幕一黑,一聲響」,可以感覺男主人公掛了。 調音師觀後感 篇9 這部印度電影調音師是由法國微電影《調音師》改編而來,法國的這部微電影豆瓣評分9分以上,只有短短10多分鍾,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結局的戛然而止,讓人很不過癮。 而這部印度電影結束的那一刻,我慶幸:這2個小時沒有白花。 感謝這部電影的導演,把一個微電影改編得如此成功,不僅做到很好地還原,還讓劇情變得更加跌宕起伏、懸疑和幽默。 男主阿卡什是一個優秀的鋼琴家,為了獲得藝術靈感,嘗試假扮盲人,對比於正常人,盲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一天他在路邊被一個叫蘇菲的女孩騎車撞到,兩人因此結緣。蘇菲得知阿卡什是個鋼琴家,而蘇菲的爸爸剛好開著一家餐館,為了表示歉意,蘇菲邀請阿卡什去餐館彈鋼琴,而阿卡什一彈成名,在餐館很受歡迎,同時他和蘇菲也產生了微妙的感情。電影演到這里,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