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死劫男主人公是誰扮演的
張嘉譯
滿喜歡的,生死劫中的男主角
他演的電視劇都很成功,演技很好。面帶笑容,典型的居家好男人
張嘉譯
1970年出生,
1987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1年畢業.
主演電影:
1990年《魔錶》飾演 大康博思、(導演:徐耿)、
1991年《遭遇激情》飾演 唐達獻、(導演:夏剛)、
年《孽情》飾演 水根、(導演:馬光榮)、
1992年《殘酷的夏日》飾演 國榮、(導演:)、
1992年《猴年耍猴人》飾演 振平、(導演:)、
1994年《頭發亂了》飾演 鄭衛東、(導演:管虎)、
1996年《埋伏》飾演 楊高、(導演:黃建新)、
1997年《給太太打工》飾演 陳紹宇、(導演:徐耿)、
1997年《背起爸爸上學》飾演 高老師、(導演:周友朝)、
1997年《睡不著》飾演 李所長、(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導演:)、
1999年《澳門兒女》飾演 李凡丁、(導演:何群 孟衛兵)、
2005年《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飾演 野狼、(導演:馮鞏)、
2001年《平原槍聲》飾演 鄭敬之、(導演:何群)、
2004年《危險關系》(電視電影)飾演 李銳、(導演:顧晶、趙春林)、
2006年9月《馮志遠》飾演 馮志遠、(導演:楊洪濤)、
2006年11月《左右》飾演 肖路、(導演:王小帥)、
等
參演電影劇:
1995年《道北人》飾演 建國、(導演:劉惠寧)、
1997年《老房子》飾演 徐浩、(導演:)、
1997年《好人難當》飾演 劉東海、(導演:)、
1999年《表演系的故事》飾演 、(導演:)、
1999年《畢業生》飾演 楊子江、(導演:張曉春)、
2000年《前世今生》飾演 蘇雲飛、(導演:劉惠寧)、
2001年《帕米爾醫生》飾演 吳天雲、(導演:謝曉嵋)、
2002年《希望之城》飾演 趙國梁、(導演:戚健)、
2002年《不覺流水年長》飾演 孫寶明、(導演:王振傑)、
2002年《陽光代表》(又名《迷霧》)飾演 吳書田、(導演:劉惠寧)、
2002年《照亮陽光的靈魂》飾演 高宇、(導演:劉惠寧)、
2002年《幹部》飾演 柏森林、(導演:何群)、
2003年《天下第一樓》飾演 瑞英、(導演:夏鋼)、
2003年《立案偵察》飾演 、(導演:陳奇英)、
2003年《真相的背後》(又名《決戰法庭》)飾演 張小龍、(導演:)、
2004年《探長歐光慈》飾演 (導演:劉惠寧)、
2004年《國家使命》飾演 宋朝、(導演:舒崇福)、
2004年《二十四小時警事》飾演 陳奕名、(導演:劉惠寧)、
2004年《變臉》飾演 齊明宣、(導演:董志強)、
2004年《使命》(又名《反黑使命》)飾演 林蔭、(導演:何群)、
2004年《萍蹤俠影》飾演 張風府、(導演:何群)、
2005年《天下第一媒婆》飾演 鄭萬均、(導演:)、
2005年《生死劫》飾演 袁牧野、(導演:付小健)、
2005年《半路夫妻》飾演 江建平、(導演:劉惠寧)、
2005年《農民代表》飾演 徐明遠、(導演:李雲亮)、
2005年《溫暖》飾演 、(導演:)、
2006年《好好過日子》飾演 陳思偉、(導演:劉惠寧)、
2006年《雙槍李向陽》飾演 李向陽、(導演:付小健 趙北光)、
2006年《為愛結婚》飾演 祝延風、(導演:成浩)、
2006年《女人心事》飾演 尤偉、(導演:劉惠寧)、
2006年《五號特工組》飾演 、(導演:)、
2006年《採桑子》飾演 金舜祺、(導演:林汝為 葉廣芩)、
等
⑵ 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
郭振清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供大家參閱!
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 畢業 於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先後為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
電影演員郭振清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於天津。電影表演藝術家。早年曾在私塾念書。後在電車公司任售票員。建國後曾參加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後任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1952年在影片《六號門》中飾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質朴深沉,感情真摯,獲得好評。1955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平原游擊隊》《花好月圓》《獨立大隊》《英雄兒女》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的李向陽,在《獨立大隊》中扮演的馬龍,表演自然,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1981年任天津市廣播局演員。
電影演員郭振清人物 事跡
起源
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智勇雙全的游擊英雄李向陽被人們廣為贊譽和稱頌。李向陽的扮演者郭振清,從此也就成為人們熟悉和喜愛的著名演員。
郭振清生長在天津一個貧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於生計,在他剛滿17歲時,就跨上了電車,當了一名售票員。在那裡,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飽受生活煎熬之苦,也從此開始認識了人生。當解放天津的炮聲響徹在海河上空時,他的生命翻開了新的一頁。1949年底,黨送他到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天津市總工會文工團當演員。他第一次參加演出的話劇是反映紡織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嘗到創作甜頭的演出是話劇《不是蟬》。1981年,郭振清告別工作了20多年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長的故鄉--天津市,擔任了天津廣播電視藝術團的導演。同年與印質明聯合導演了 故事 片《大虎》,以後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獨具特色的風格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郭振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細膩,質朴無華而又真實可信。看過《平原游擊隊》的觀眾,不會忘記那位手執雙槍、縱橫馳騁在敵人心臟里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這個傳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軌跡,一度成了勇敢、機智的代名詞。
1957年,郭沫若曾題詞一首贈郭振清同志。詞曰:“鳳頭鳩見桑葚,獨立枝頭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飛四海頌和平,月桂菊可尋。”郭老詩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幾十年勇攀藝術之路精神的真實寫照!
在新中國17年的紅色銀幕上,長影廠的郭振清和八一廠的高寶成,是兩個最符合“工農兵”形象的銀幕代表人物,他們輪廓突出、稜角分明、濃眉大眼、身材魁梧,既有男子漢的陽剛偉岸之氣,又有符合代表人民大眾鮮明個性的本質特徵,特別是郭振清在1955年拍攝的《平原游擊隊》,飾演的“雙槍李向陽”這一威風凜凜的抗日英雄形象,立刻風靡全國,家喻戶曉。
電車飛向大銀幕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於天津衛的一個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時代靠父親擺小攤維持生活。他小時候十分頑皮,只要熱鬧的街市上有踩高蹺的、玩雜耍的、唱大鼓戲的、演驢皮影的、馬戲表演的,總有他圓圓的大腦袋削尖地朝最前邊擠。小小的年齡,就非常羨慕民間藝人的生活,這大概就是郭振清最早的耳濡目染的藝術啟蒙。
1943年,郭振清16歲那年,為生活所迫,前去電車公司應聘,當上了一名電車售票員。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中國的黑暗時期,初涉社會的郭振清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難。他每天必須在凌晨3點就起床,連續工作12個小時。路上還不能下車吃飯,餓了就啃上幾口隨身攜帶的雜和面窩頭,或是用豆餅、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糧。
電車行駛在繁華的城區街道,為了聚集人氣,招攬生意,街頭的大小商家都在播放著流行的曲藝節目。這聲音就如同磁鐵吸引金屬一般,郭振清人在車中,神思卻伴隨著音樂盡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遊。
空暇間,他就和一幫志同道合的親朋好友自組樂隊,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廣東音樂,或是踩高蹺、練 武術 ,還學會了單弦、數來寶、相聲和評劇等表演技巧。當時,電車公司成立了一個由穿長衫大褂的職員組成的業余京劇團,郭振清聞之幾次前去報名加入,只是因為自己是卑賤的“穿號坎”的窮售票員,屢次遭到冷嘲熱諷。郭振清不甘心,只要一有空,就自我推薦當場唱上一段“西皮二黃”,他的誠心和執著最終感動了負責人,破例將郭振清吸收進去。但是,“穿大褂”的終歸是瞧不上“穿號坎”的,郭振清走進了業余京劇團後,也只能被指使著幹些雜活,連“龍套”都不讓他跑。
假戲真做獲得愛情
對於郭振清來說,電影《六號門》既是他演藝的幸運之門,也是他個人情感的幸福之門。因為這部根據同名話劇改編拍攝而成的描寫天津碼頭搬運工人在新舊兩個社會不同命運的《六號門》,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贏得了廣大工人的一致認可而名聲遠播。同時,也正是因為這部《六號門》,他在劇中與自己演對手戲的青年女演員李曉功由相識、相知到相愛,假戲真做地牽手同行。這恐怕對於郭振清來說,又是一個絕對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
《六號門》開始拍攝時,劇中的一些主要演員因為是借調而來的,一再更換,換到第三撥,原班人馬早已經是所剩無幾,只有東影廠新招收來扮演胡二妻子的青年演員李曉功留了下來。在《六號門》之前,李曉功已經在1950年參加過電影《光榮之家》的拍攝,接著還加盟到《劉胡蘭》劇組,後來在1959年國慶10周年獻禮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扮演了具有喜劇色彩的胖大嫂。
半年後,《六號門》曲終人散,郭振清吃驚地發現自己愛上了李曉功,而少女的心扉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感覺這個朴實厚道的天津小夥子就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心上人。兩位“弄假成真”的熱戀情侶回到天津,參加了喜氣洋洋的集體婚禮。
新婚燕爾,李曉功憑借著在電影學院蘇聯專家指導的表演班學習過的科班出身,幫著酷愛演戲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業務。也正是由於郭振清在《六號門》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東影廠調去,當上了有別於舞台話劇表演的專業電影演員。1953年9月,郭振清進廠不久,就作為廠里重點培養的對象,榮幸地參加了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中國電影周活動。回國後即刻再次主演了描寫新一代火車司機生活和事業的故事片《英雄司機》,劇中男一號郭大鵬的藝術形象,是郭振清本色表演的又一個新起點。而李曉功為了全力支持郭振清冉冉升起的事業,自覺自願地在事業上跑起了“龍套”,辛苦地在家裡相夫教子。
經典電影造就英雄偶像
1954年,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到郭振清的頭上,郭振清把《平原游擊隊》中游擊隊長孤膽英雄李向陽的精神氣質把握得十分准確到位,生動地塑造出了一個智勇雙全、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擊隊》是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的。為了更像劇情里那個黑不溜秋、膽大如虎的八路軍,郭振清跟隨劇組深入到河北、山東一帶去體驗生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努力讓自己更加貼近那個年代的人物個性。
同行里的“樣樣通”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_運動不斷,但對於出身“紅五類”、又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並成功扮演“工農兵”角色的郭振清來說,他一心一意沉浸在不斷塑造新角色之中,頻繁上戲,年年沒有閑著,就連在1956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 春節 大聯歡》,也特意找來空暇中的郭振清與另一個女演員安琪,聯合擔任電影拍攝的解說報幕員。
在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天津 文化 主管部門曾組織名為“笑的晚會”固定演出。此時,郭振清早已因扮演李向陽而名聲在外,作為天津文藝界的名人,他也經常會接到這方面的邀請信函,因為他的相聲說得頂呱呱。
銀幕和舞台是郭振清縱橫馳騁的疆場,而體育賽場和訓練場則又是他另一個特殊的一方遼闊天地。郭振清還是一個不折不 扣的球迷,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10周年大慶的時候,郭振清作為文化部 足球 隊的代表,前往北京京劇團,與著名的京劇大花臉裘盛戎、老生李宗義等演藝界名家一起踢球。
1963年,郭振清參加由王炎導演的《獨立大隊》的拍攝工作,扮演一個由草莽英雄轉化為革命戰士的男主角馬龍,再次以他那質朴生動的精湛演技征服了“李向陽迷”。
1973年,當國家恢復故事片生產的時候,郭振清在當年就出演了由林農導演的、根據浩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農村電影《艷陽天》。1974年,被安排到嚴恭導演的工業題材的電影《鋼鐵巨人》劇組。1975年,又被北影廠抽調到李文化導演的《決裂》中,擔任男主角龍國正。1976年回廠後,本來讓他准備重新再次主演重拍片《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但是,由於年齡的關系,郭振清實在難以再現當年叱吒風雲的雄姿,而改為在幕後負責“新版李向陽”李鐵軍的表演輔導工作。在電影表演創作實踐中,郭振清不但虛心求教,刻苦鑽研,逐步將自己的戲路擴展到能洞察每一個角色的心理空間之中,從而成為中國影壇獨具風格的著名電影演員。同時,他還能夠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個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角色的實踐 經驗 ,無私地傳授給年輕的下一代。
電影演員郭振清晚年生活
步入垂暮之年的郭振清,雖身陷病榻,老伴李曉功也癱瘓在床,但回想起自己年輕時代領略到的輝煌,郭振清充滿著對人生的知足。郭振清因年事已高,中風癱瘓,雖由此帶來嚴重的後遺症,讓以往能言會道的他發音都成了問題,但“共產黨”這三個字,卻時常掛在嘴邊。是啊!他對共產黨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發自肺腑的真切表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郭振清至今還不是共產黨員,為了早日想入黨,他努力爭取了一輩子,但總是好事多磨,每當差一點要跨進黨的大門,總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事情意外出現。步入風燭殘年的郭振清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他對一輩子演戲已經毫無遺憾,因為有他的李向陽,還有馬龍,但他這一輩子惟一的遺憾,就是想早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早日了卻那難以釋懷的真摯情感。
⑶ 地道戰老電影李向陽是誰飾演的
你好!《地道戰》老電影的主演是高傳寶,由朱廣龍扮演
大宜興毛公元2021.12.10
⑷ 李向陽的扮演者
李洞檔向陽的扮演者是郭振清。
李向陽是電視劇《平原游擊隊》中的人物,游擊隊長「李向陽」扮演者就是郭振清,郭振清一生曾塑造過許多經典的銀幕形象,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莫過於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抗戰英雄李向陽。
《平原游擊隊》簡介
《平原游擊隊》講述了1943年秋,游擊隊長李則凳向陽接到任務,需要牽制住日軍駐守某縣城的松井部隊,任務中,李向陽機智、巧妙地與敵人周旋,最終克敵制勝。影片情節一波三折、懸念叢生,調動起了觀眾緊張的情緒,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原游擊隊》不僅在劇情上取得了成功,片中塑造的角色也深入人心,李向陽與松井一正一邪兩個角色形成強烈的對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李向陽有著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軌跡,他機智勇敢,是富有傳奇色彩的抗日英雄,撼動著敵人的心理防線。手持雙槍的李向陽表情親和,嘴邊時常掛著笑容,一種樂觀的色彩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給人以鼓舞,這樣一個有著獨特性格魅力的英雄形象令人久久難忘。
片中的反派人物松井也耐人尋味。松井並不是極端愚蠢,在他的帶領下,敵軍幾次令游擊隊和村民陷入危機。這種勢均力敵的正邪較量,令整個戰斗納盯亂過程驚險刺激,讓觀眾深深感受到了游擊隊取得勝利的艱難與不易。
⑸ 人人都知道他演過英雄李向陽,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說過相聲
說起黑白老電影里的英雄人物,應該會有不少人提起李向陽。李向陽是1950年代最具影響的銀幕抗戰角色之一,電影《平原游擊隊》也在當年廣受歡迎。在片中扮演李向陽的是誰呢?就是老演員郭振清。
郭振清演過很多著名電影,《平原游擊隊》之前有《六號門》,其後有《英雄兒女》《獨立大隊》《艷陽天》。看過這些電影中郭振清表演的觀眾一定記得,他說台詞的時候聲音是多麼鏗鏘有力,很是耐聽。
人人都知道郭振清演過李向陽,卻很少有人知道,郭振清是學過相聲也說過相聲的。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曾經跟相聲名家常寶華學過相聲,只不過沒有正式拜師,成為知名電影演員之後還不忘相聲,與姜寶林、李潤傑等人一起登台表演過,演起來是有模有樣的,和專業相聲演員區別不算大。
01
郭振清小時候之所以喜歡相聲還學過相聲,與他在天津土生土長有直接關系。天津有著豐厚的曲藝土壤,幾乎所有人對相聲都有天生的親近感,郭振清也不例外。
他1927年出生,小時候沒少在街上和茶館里聽相聲,對相聲有深深的著迷。17歲的時候,郭振清開始在有軌電車上當售票員,就在工作期間,他開始學習相聲表演,跟常寶華討教,就是在這個階段。 業內人都知道常寶華這個人,很願意把身上的能耐教給別人。
不過那時也沒有什麼機會登台, 22歲時郭振清進入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天津市總工會文工團。後來,又調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成為話劇演員。
02
1952年,郭振清因出演電影《六號門》嶄露頭角,第二年就被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後來又到長春電影製片廠,這才有了《平原游擊隊》的李向陽,《獨立大隊》的馬龍。
就是在長影工作期間,做電影演員的同時,他和一位叫王寶童的演員搭檔,曾經在吉林省聯歡會上表演過相聲。 1961年,河北人民廣播電台在天津舉辦第四屆「笑的晚會」,捧哏名家朱相臣為郭振清捧哏,表演了一段傳統相聲《賣估衣》,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能在天津觀眾面前表演傳統相聲,這也說明郭振清有這方面的基礎和自信。
03
也是在同一年,郭振清還和李潤傑表演過《賣布頭》,同樣受到認可。直到八十年代,郭振清還和姜寶林合作,再次表演《賣估衣》,很有一番味道。郭振清當時在全國觀眾眼中知名度極高,幾乎就是李向陽的化身,人們看到他不僅能演英雄還能上台說相聲,而且還說得比較專業,也都感到驚喜。
郭振清為數不多的幾次相聲表演,盡管水平沒有辦法和一些相聲大家相比,畢竟他屬於業余相聲演員,但我們僅從目前能夠聽到的演出錄音來判斷,郭振清的聲音、節奏,以及抖包袱兒的狀態,都是比較講究的,能夠聽出小時候的學習積淀。
04
郭振清是2005年8月去世的,享年78歲。
值得一說的是,郭振清雖然沒有真正從事過相聲專業,但他的後人卻有人成為相聲人。誰呢?就是他的孫子郭曉小。
郭曉小在北方曲校學習過,後來拜侯耀文為師。盡管他其實表演相聲並不很多,大部分時間是在演影視劇,但在一些紀念侯耀文的演出中,他是上台說過相聲的。
可惜我沒有看過郭曉小的表演片段,不知道相比他並非相聲科班出身的爺爺,相聲表演水平是高還是低。
⑹ 凌元簡介及詳細資料
凌元,原名張敏,漢族。 最初在長春百川醫院任助產士。 由於從小熱愛電影藝術,當看到偽滿映的招生廣告時,瞞著家人報考了滿映的演員培訓班。1937年考入滿洲映畫協會表演訓練班,和鄭曉君一同參加培訓,同年在影片《壯志燭天》中飾演母親一角。 從1938年到1945年間在偽滿映的二十多部電影中出演。日本投降後,滿映解體。為了告別過去滿映演員經歷,張敏改名為凌元。
對於自己幾十年來在銀幕上一直未老的"善良媽媽"形象,凌元笑著說:在電影里我從來就沒有年輕過。可能是我的形象就適合演媽媽,所以在我20歲第一次拍電影時,導演就讓我演母親。但當時因為太年輕,心裡特別扭。沒有辦法,導演讓人給我的臉塗上了很多黑的顏色,一塊塊的,難看極了。再加上還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兒子"在旁邊,心裡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他剛叫一聲"媽",我立刻就臊得臉上發燒了。記得這時候在一旁的老師就大聲對我說:你演的是人物,不是你自己。不要想當明星,要做名演員。當時我想,那就讓觀眾看我的戲,不要看我這個人了。於是我硬著頭皮,跟那個和我年齡差不多大,不斷喊著我"媽"的"兒子"一起,第一次扮演了母親。
就一直沒有離開"善良母親"。她一直記著老師對她說過的話:"創作人物,不是演自己"。也懂得了讓觀眾"承認戲比承認自己更好"。
自從1951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後,30多歲的凌元就開始以"善良母親"的藝術形象亮相於電影銀幕,一直到89歲。
扮演李向陽的演員郭振清和凌元一直相處得非常好,不管什麼時候都還管凌元叫"媽"。
1955年,38歲的凌元在長影著名影片《平原游擊隊》中扮演了主人公李向陽的母親。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親,但卻是她做了母親之後第一次演母親。當時片中的情節是游擊隊長李向陽半夜從外面歸來,一直掛念兒子的母親沒有諸如"你回來啦,"之類的對話,而是從眼神里表現出真正動情的關切,凌元把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感情,從內心深處用一雙眼睛表達了出來。這個真實感情的投入,讓她幾乎忘了這是在演戲。幾十年後的,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陽母子情深的表演。
回憶自己扮演母親的歷程,凌元覺得自己真正體會到母親疼愛孩子的藝術表演,是在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母親表演,因為那時自己也做了母親。
戲里的默契,離不開戲外的真情,戲外的李向陽和母親也是一對親情無限的母子。扮演李向陽的演員郭振清和凌元一直相處得非常好,不管什麼時候都管凌元叫"媽"。後來過了很多年,戲里的母親、兒子又一次在戲外重逢,"兒子"依然是一聲親熱的"媽"。親切之情,儼然一對親生母子。如今,"兒子"已遠在天國,"母親"卻深深地懷念那一段難忘的母子深情。
所以凌元當時思想上有包袱,特別怕演完了人家罵她老不正經。
1962年,45歲的凌元扛著行李卷,提著洗臉盆和導演謝添,演員趙子岳等來到了一個小站--沙城火車站體驗生活,開始了喜劇電影《錦上添花》的拍攝。電影放映後,凌元扮演的"胖大嫂",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提起當年《錦上添花》中那個和藹的"胖大嫂",凌元卻說她在最初接受這個角色時,心裡有很大負擔。現如今,老年人的"黃昏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4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老年人談戀愛還不大好拿到明面上,似乎不容易讓人接受。
另外,喜劇片對於台詞、動作的要求都很嚴格,不僅要非常准確,而且要節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過程中,凌元一直感覺壓力很大,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凌元說很多得益於謝添導演的啟發及與趙子岳的默契配合。比如一段在小亭子里等老站長的戲,凌元的表演總是放不開,謝導就在旁邊說:"怕什麼呀,瞧,老太太談戀愛有多美呀!"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鬆了許多。而趙子岳的敬業更是深深感染著她,因為擔心自己背台詞慢影響拍片,他總是不惜時間認真背台詞。一次在十三陵拍戲,正趕上天氣非常熱的中午,大家都在休息時忽然發現找不著趙子岳了,找了半天才看見他正坐在池塘邊專心地背台詞。我還記得,為了演好和小貓說話的那段戲,趙子岳因為不斷撫摸小貓,雙手被小貓抓破留下的一道道傷痕。
凌元和謝添、趙子岳還在《甜蜜的事業》、《生財有道》等影片中分別有過愉快、默契的合作,當回憶起來,凌元仍然念念不忘。她說:能夠和多才多藝的導演謝添、藝德高尚的演員趙子岳合作,讓我難忘,也是我的幸運。"影片公映後,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走在北影的大院里,孩子們看見我就恨得要命"
197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反特故事片《黑三角》公映後,片中那個令人悚然的驚險場面成了街頭巷尾離不開的話題。議論最多的,自然就是片中凌元扮演的女特務於黃氏。當提起電影《黑三角》,人們對當年於黃氏從門縫後面偷窺的陰險目光仍然記憶猶新。這個讓凌元塑造得最經典的恐怖鏡頭,曾經讓那個時代的很多觀眾晚上想起來睡不著覺,因為人們始終忘不了凌元那充滿了兇狠的一雙眼睛。
其實,當年凌元被領導告知要扮演《黑三角》中於黃氏的時候,她的腦子里只有三個字:不願意。一方面,她從來沒有演過這樣的角色,心裡沒底;二來,親朋好友都擔心凌元一貫的善良母親形象受到損害。為此,凌元幾次找到領導,不想演這個反面角色。但是領導卻說,這是分配給你的工作,必須演,並鼓勵她克服畏難情緒,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應該演好。沒辦法,凌元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她最不想演的角色。
她還想到了更多的困難。因為拍攝《黑三角》時,正值"文革"剛剛結束,文藝舞台創作的正反面人物都臉譜化,所以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女特務"的形象就比較難。她反復考慮,覺這個人物應該誇張但又不能過分,但是不誇張又怕通不過,很難把握分寸。更困難的是,她對女特務的那種生活不熟悉,不知從何入手。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說、電影,一邊看一邊找感覺。但過後她覺得關鍵還是要分析這個人物的思想邏輯。特務也是人,於黃氏的信念就是當好特務,以後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要演於黃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務那種表面溫和善良,骨子裡兇殘狠毒的雙重性格。經過反復琢磨,凌元通過眼神、點菸、抽菸的細微動作,把一個表面和氣,但瞬間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葯、開槍,從骨子裡充滿了仇恨的女特務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為了在生活中體會女特務的感覺,凌元甚至培養自己看見好人也要仇恨的心理。但由於在拍片的間隙,凌元還要關心、照顧當時只有17歲的女主角劉佳,這戲里戲外的多重身份,可給凌元的表演增加了不少難度。
2006年,已經年近90歲的凌元,應邀在電視劇《春風沐雨》中扮演了一個部長的母親。十幾場的戲,凌元每場都是一氣呵成,台詞也是一個字不差。如此了得的台詞功夫,無不令在場的晚輩們驚嘆、佩服。
談起大家都羨慕的台詞功夫,凌元說:其實在生活中,我這個年齡已是丟東忘西的人。但我的職業習慣是要求自己台詞一個字都不能錯,不背好台詞不能進片場,多年來形成了習慣,進了片場從來都是不差一個字。所以1979年復排話劇《日出》時,雖已時隔20多年,我仍然又一次能輕松出演了"顧八奶奶",86歲時還演了《新甜蜜事業》。
凌元說,其實我從來沒覺得背台詞有多難,因為對一個演員來說,演戲的最大壓力不是背台詞,而是創作人物的過程。
在影片中,凌元需要有很多吸菸的鏡頭,表演出於黃氏的陰險和兇狠。為了演好這些鏡頭,從出外景開始,生活中菸酒不沾的凌元,一連吸菸兩個多月。她從觀察別人吸菸的動作開始,從用手指夾菸卷、點菸、吸菸,她認真琢磨每一個動作,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每個吸菸的動作,直到演出了銀幕中那個兩眼露出凶光,一根接著一根不斷抽菸的女特務於黃氏。影片中凌元吸菸的表演形象逼真,每一個鏡頭都留給了觀眾深刻的印象。但其實每次拍完吸菸的鏡頭,凌元都渾身不舒服,嗓子 *** 辣的難受。
《黑三角》公映後,凌元回憶說,當時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走在北影的大院里,孩子們看見我就恨得要命,他們一邊追著我,一邊喊:大特務,於黃氏,於黃氏,水鴨子,水鴨子!喊得我心裡特煩。同院的小孩看見我就哭,甚至有人告訴我,看見賣冰棍的老太太小孩都哭,我心裡就更難受了。後來過了一陣,心裡也慢慢想開了,因為我愛人對我說,小孩子恨的是電影里的於黃氏,不是你這個人。這說明你把這個壞人的角色演成功了,所以後來再看見孩子們沖我喊時,我沖著他們笑一笑就過去了。
我要求自己台詞一個字都不能錯,不背好台詞不能進片場。
自1984年離休後,凌元就一直沒閑著,除拍了好多戲外,還參加很多活動,尤其喜歡參加老齡委和幫教青少年的公益活動。還時常參加一些藝術界的紀念活動。
或許,這就是凌元藝術常青的秘密。這是生活中真實的凌元,也是那個雖然"拍片無數,和各種電影獎項無緣",卻依然快樂生活、快樂創作的凌元。
2008年,反映都市年輕人生活的電視電影《大漠赤誠》在北京昌平郊區舉行了開機儀式。91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凌元到場,她說這次出演是被劇情深深打動。
《大漠赤誠》由青年演員岳紅主演,講述的是因工作、愛情陷入困惑的幾個都市年輕人,為了完成一位老紅軍戰士的遺願,奔赴西北大漠尋人。凌元已經很少接戲了,她說《大漠赤誠》這種題材的影片很少,對年輕一代很有教育意義,"應該告訴他們要珍惜如今的生活,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有責任為年輕一代做點什麼。"凌元不擔心自己的體力,"只要我高興拍,就沒問題"。
參演電影
《從心相戀》李丹丹的姥姥 (2002)
《新甜蜜的事業》 New Sweet Cause (2001)
《九九艷陽天》A Beautiful Sunset of Life (1999)
《閑人馬大姐》 An idler name Ma Dajie(1999)
《冬冬的故事》Story of Dong Dong (1998)
《午夜計程車》Taxi at Dead of Night (1992)
《喜劇明星》Xi ju ming xing (1991)
《北京小妞》 Beijing xiao niu (1991)
《螢屏奇遇》 An Adventure in Time (1991)
《英雄無淚》 Hero without Tears (1991)
《紅樓夢(第四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4(1989)
《紅樓夢(第二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2(1988)
《紅樓夢(第一部)》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PART 1(1988)
《沒有爸爸的村莊》ORPHAN VILLAGE:SOS(1988)
《點點滴滴》A BIT(1987)
《人間恩怨》FEELINGS IN THE WORLD(1987)
《黨小組長》 THE HEAD OF PARTY GROUP(1986)
《火龍》 The Last Emperor (1986)
《將軍的抉擇》 GENERAL'S CHOICE(1984)
《生財有道》WAYS TO MAKE FORTUNES(1984)
《啞姑》THE MUTE GIRL(1983)
《歸宿》HOMECOMING(1981)
《歡歡笑笑》HUAN HUAN AND XIAO XIAO(1981)
《鄰居》 NEIGHBOURS(1981)
《甜蜜的事業》A SWEET LIFE(1979)
《崢嶸歲月》MISERABLE YEARS(1978)
《黑三角》THREE BLACK TRIANGLES(1977年)
《山花》 Mountain Flower (1976)
《向陽院的故事》Story of xiang yang yuan (1974)
《汾水長流》 fen shui chang liu (1963)
《小鈴鐺》Xiao Ling Dang(1963)(與上官雲珠客串)
《花兒朵朵》 Hua er o o (1962)
《錦上添花》Jin Shang Tian Hua (1962)
《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飾炊事員大媽(1961)
《紅旗譜》飾朱老忠妻(1960)合作:崔嵬
《春暖花開》Chun nuan hua kai (1960)
《水上春秋》 Shui Shang Chun Qiu (1959)
《江山多嬌》Jiang Shan Duo Jiao (1959年8月)
《金鈴傳》The Story of Jin Ling (1958)
《馬蘭花開》Malan Flowers BLoom (1956)
《神秘的旅伴》 Mysterious Travelling Companion (1955)
《平原游擊隊》Guerilla of the Plane (1955)
《一件提案》A Reslution (1954)
《在前進的道路上》On the Forward March (1950)
《衛國保家》For Motherland (1950)
《內蒙人民的勝利》Victories In Inner Mongolia(1950)
《迎春花》(滿映)(1942)
《娘娘廟》 (滿映) (1942)
《家》 (滿映) (1941)
《萬里尋母》 (滿映) (1938)
《壯志燭天》 (滿映) (1938)
1955年,38歲的凌元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了主人公李向陽的母親。這不是凌元第一次扮演母親,但卻是她做了母親後第一次演母親。
凌元把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感情,從內心深處用一雙眼睛表達了出來。這個真實感情的投入,讓她幾乎忘了這是在演戲。
幾十年後的,凌元仍然忘不了那一段李向陽母子情深的表演。
當時片中的情節是游擊隊長李向陽半夜從外面歸來,一直掛念兒子的母親沒有諸如"你回來啦"之類的對話,而是從眼神里表現出真正動情的關切。
喜劇片對於台詞、動作的要求都很嚴格,不僅要非常准確,而且要節奏快。所以在塑造"胖大嫂"的過程中,凌元一直感覺壓力很大,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凌元說很多得益於謝添導演的啟發及與趙子岳的默契配合。比如一段在小亭子里等老站長的戲,凌元的表演總是放不開,謝導就在旁邊說:"怕什麼呀,瞧,老太太談戀愛有多美呀!"
大家都笑了,凌元也放鬆了許多。
1962年,45歲的凌元和謝添、趙子岳等來到了一個小站--沙城火車站體驗生活,開始了喜劇電影的拍攝。電影放映後,凌元扮演的"胖大嫂"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1978年,著名反特故事片《黑三角》公映後,觀眾熱議的角色就是61歲的凌元扮演的女特務於黃氏。當提起電影《黑三角》,人們對當年於黃氏從門縫後面偷窺的陰險目光仍然記憶猶新。
一方面,她從來沒有演過這樣的角色,心裡沒底;二來,親朋好友都擔心凌元一貫的善良母親形象受到損害。為此,凌元幾次找到領導,不想演這個反面角色。但是領導卻說,這是分配給你的工作,必須演,並鼓勵她克服畏難情緒,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應該演好。
沒辦法,凌元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她最不想演的角色。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女特務"的形象?凌元反復考慮,覺得這個人物應該誇張但又不能過分,但是不誇張又怕通不過,很難把握分寸。她先是找了很多反特小說、電影,一邊看一邊找感覺。她覺得關鍵還是要分析這個人物的思想邏輯。特務也是人,於黃氏的信念就是當好特務,以後飛黃騰達,成為人上人。要演於黃氏,就得分析出女特務那種表面溫和善良、骨子裡兇殘狠毒的雙重性格。
這個讓凌元塑造得最經典的恐怖鏡頭,曾經讓那個時代的很多觀眾晚上想起來睡不著覺,因為人們始終忘不了凌元那充滿兇狠的一雙眼睛。其實,當年凌元被領導告知要扮演《黑三角》中於黃氏時,她並不願意接演。
經過反復琢磨,凌元通過眼神、點菸、抽菸的細微動作,把一個表面和氣,但瞬間眼珠一瞪就可以下毒葯、開槍,從骨子裡充滿了仇恨的女特務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中國電影誕生百年之時,在當年的"光影沉澱百年"系列報導中,凌元是記者頗為周折才得一見的采訪對象,在幾次電話溝通時,老人一再表示,"你們去看看於藍、秦怡、於洋他們吧,他們塑造的角色多,身上的故事也多,我一輩子都在演配角,只能做一點兒綠葉的陪襯。"《甜蜜的事業》里的田大媽、《錦上添花》中的胖大嫂、《紅旗譜》里的朱老忠之妻……凌元以她較寬的戲路,在眾多影片里扮演了多種身份、不同性格的老年婦女,她對中國電影百年的貢獻絲毫不遜色。在記者再三請求下,凌元終於答應了接受那次采訪。
與許多老演員一樣,凌元的家住在北影大院,房間不大,但充滿了藝術氣息。老人的氣色很好,見到記者的到來,寒暄問候,就像一位普通的鄰家老奶奶。凌元的家中掛滿了她自己的繪畫作品,她表示自己1984年離休後,還經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接演影視劇。1992年進入北京老年大學學習繪畫,主要以山水、花鳥為主。當年還在北京辦了一個藝術家畫展。對於自己的生活,老人介紹說:"我每天早起出外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幹家務,生活非常充實。因為我1984年就離休了,沒有趕上一級演員的評選,自己幾十年都在奉獻,沒必要為這些事情去爭名奪利。"老人知足常樂,淡泊名利的言語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總結自己電影生涯時,老人豁達地表示:"獲獎要看運氣,我一生從未獲獎的確有些遺憾,但我更為看重的是觀眾的認可。當我走在街上,還會有觀眾認出我,喊我胖大嫂、賣冰棍兒的老太太。我覺得金杯銀杯都不如觀眾的口碑。如果讓我總結自己的藝術人生,我覺得自己一生酷愛電影事業,對所演的角色都能全身心投入。如今到了晚年,觀眾還記得我,這便是對我一生工作的最大鼓勵。演員必須認真嚴肅地對待表演事業。一些年輕演員不去體驗生活,成天幾個地方趕場,連台詞都不知道就去演戲,這些影視作品怎麼能談得上藝術呢?我曾於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兩次在天津演出話劇《日出》,而且一演就是幾十場,深受天津觀眾的歡迎。我們在中國大戲院的演出場場爆滿。觀眾見了我就喊'這不是顧八奶奶嗎',讓我非常感動。我希望趁著自己身體還好,親自去天津看看,看看那些當年為我捧場的老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