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一個都不能落下演員表電影馮建傑

一個都不能落下演員表電影馮建傑

發布時間:2023-08-04 09:26:18

A.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主要內容

《一個都不能少》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drT3E3XnNs0XjZ8EbSLhQ

提取碼: 4cg4

該片根據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講述了鄉村代課老師魏敏芝在得知學生張慧科輟學去城裡打工後,她獨自一人踏上了進城尋人之路的故事

B. 《一個都不能少》22年後,張藝謀捧紅的兩個農村小孩,現在怎樣了

近日,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懸崖之上》登陸各大電影院,短短的21天時間里,該電影就突破10億票房,直到6月1日,票房已經突破11億大關,成為張藝謀繼電影《長城》以後,第二部高票房電影,並且這部電影還將有可能攀過《長城》成為張藝謀最高票房的電影。

在張藝謀的電影里,有這樣一部電影,電影上的演員基本都不是專業演員出身,基本是素人參與卻屢屢在國內外斬獲電影大獎。

有這樣一部電影,男女主角都未滿15歲的孩子,卻引起了大家的轟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這部電影誕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看過的人都被裡面的內容所震撼。最難得的是裡面出演的孩子,他們原來叫什麼名字的,在電影里就叫什麼名字。

這部電影就是1999年張藝謀執導的作品 《一個都不能少》。

在電影中的兩個小主角,魏敏芝和張慧科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了,那麼曾經被張藝謀捧紅的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不是張藝謀的電影,或者魏敏芝和張慧科的命運就不會得到改寫,或許他們如同在大山裡的其他小孩子一樣,窮得讀不起書,早早輟學出來城裡工作,步入婚姻,生兒育女或者在大山的家裡給家人干農活,下地種田養豬,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1998年,張藝謀拍板要將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搬上大屏幕,當年,施祥生在寫《天上有個太陽》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此後會無意中被張藝謀發現,從而將小說變成影視作品。

當時的張藝謀是我國「第五代導演」 代表人物之一,他之前拍攝過許多電影都在國內外造成一片轟動。

但身為導演的他並不喜歡在同一個題材或者同類作品中徘徊,他希望能拍出和從前不一樣的作品,在他的這種觀念下,《天上有個太陽》走進了張藝謀的視野中。

但張藝謀不甘於只做改編小說類型的電影,如果裡面的內容被大家熟知,那麼電影就缺少了新鮮感,張藝謀顯然不喜歡這樣。

他找到了小說的作者施祥生,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塊合作,讓他做電影的編劇,前提是劇本要有和小說不一樣的東西。

然而名導演之所以能成為名導演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對於作品劇本的一絲不苟和較真,讓施祥生在創作上吃了苦頭。

對於一個作家而言,寫劇本不是難的事情,可是前前後後接近4個月的不斷修改劇本讓施祥生崩潰,還好最後呈現出來的劇本讓張藝謀很滿意。

張藝謀為了作品能呈現和以往不一樣的風格,同時也為了凸顯電影的真實性,張藝謀決定不採用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而是特意去農村裡找和角色相符合的素人。


後來魏敏芝和張慧科這兩個從河北的農村裡出來的孩子成功吸引了張藝謀的注意, 從這一刻起, 「幸運」砸到他們的頭上。


鞏俐、章子怡、周冬雨,倪妮凡是張藝謀捧出來的「謀女郎」,後面都能接連不斷地獲得很好的電影拍攝機會,就連唐嫣也是張藝謀選中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出演,後來慢慢在演藝圈中接拍到不少角色。

而魏敏芝也是張藝謀挑選出來的「謀女郎」之一,只是這位謀女郎和其他的謀女郎不一樣,她被稱為「最土的謀女郎」。

其他的謀女郎在拍攝完張藝謀的作品後,都能在演藝圈上有很好的發揮和成就。

幾乎被張藝謀選中的女孩,很快就能成為演藝圈中的驕女。

而魏敏芝在拍完《一個都不能少》後,驚訝地發現原來跟著導演拍戲,四處宣傳不僅有好吃好玩的還有人送花給自己。

這對13歲之前沒出過大山的魏敏芝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她也曾經幻想以後成為一名演員,以拍戲為生。

可張藝謀的一番話,讓她從幻想中清醒過來。


看到有點飄飄然的魏敏芝,閱人無數的張藝謀知道魏敏芝心裡打著怎樣的如意算盤,語重心長地跟她說一番話,並且用手清晰地指明一點: 「一部電影並不能改變你的命運!」

魏敏芝當時能入張藝謀的法眼,全然靠的是她身上不向命運低頭的妥協和勇氣,而不是外貌。但 娛樂 圈裡,外貌卻將女演員分成好幾級,學過畫畫的張藝謀對於人物的輪廓,外表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他一眼就看出魏敏芝並不適合在 娛樂 圈中當演員。

但他並沒有直接地否認魏敏芝,而是心平氣和地勸說叫她好好讀書,對於在大山裡的魏敏芝想要改變未來,讀書成了唯一的出路。

幸虧13歲的魏敏芝聽從了大導演的話,在《一個都不能少》電影上映後,盡管有許多電影商找上了魏敏芝想邀請她拍戲,她都拒絕,而是靜下來來好好讀書。

一個人的機遇其實還與她遇見怎麼樣的伯樂有關,一個好的前輩能夠指引你未來正確的方向,而張藝謀就是魏敏芝的伯樂。

2004年,19歲大的魏敏芝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影視傳媒學院,她想當一個像張藝謀這樣的編導。


當時的魏敏芝還和妹妹除了讀書以外,也一起前去河北日報實習當記者到處采訪,只是魏敏芝的名氣實在太大了,有時候還被采訪的對象「采訪」了。

在校期間的魏敏芝一直用功讀書,在學校讀了2年後,魏敏芝有機會去美國的夏威夷進行留學深造,和其他的留學生不一樣,魏敏芝是拿了全額的獎學金去的。

而在美國,魏敏芝除了完成學業以外,她還在這里遇見了她的愛人並且結婚生子。


2010年,魏敏芝還帶著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國,還上了魯豫的訪談節目。

並且從節目的開始到最後,兩人的手始終沒有放開過,魏敏芝的臉上一直掛著幸福的笑容。

22年過去了,如今的魏敏芝身材比起電影中的自己要微胖一點。雖然人變得更圓了些,但是這並沒有妨礙她積極向上,勤勞讀書的她找到和她一樣棒的男生在美國共度餘生,並且還有可愛的兒子一同伴隨她。

可以說魏敏芝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電影中10歲的張慧科為了還清家中的債務,無奈之下,放棄了自己的學業,跑到城裡打工。而現實中的張慧科和魏敏芝一樣在學校讀起了書。

只是張慧科一開始的時候還沉浸在做明星的滋味,習慣了在聚光燈下生活,一時半會還沒能重新適應學校的生活。幸好老師一直在張慧科的身邊,讓他騷動的心得以平復。


和魏敏芝不一樣的是,回到校園後讀初二的張慧科還讓張藝謀惦記著。

當時有一部抗日戰爭片《掙扎》的製片廠想要找張藝謀推薦小演員,張藝謀就想起了張慧科,並且向他們推薦了他,就這樣張慧科又有了第二次的拍電影機會。


後來他也走進了《西柏坡》的劇組,扮演一個放羊娃。

其實張慧科在電影里的演出讓人看得感動之餘更忍不住落淚。就連大S的前男友藍正龍看了,也表示自己很欣賞張慧科,覺得戲劇就是應該這樣呈現。

只是童年時代的高光並不能確保未來能一帆風順。

長大後的張慧科和魏敏芝一樣參加高考,考入了河北傳媒學院的攝影專業。


遠在美國的魏敏芝回國後,總是「惦記」著這個學生,她去張慧科所在的學校探望他,給他一個驚喜。

在電影里頭,魏敏芝總是低頭俯視張慧科,沒想到多年以後,魏敏芝要仰著頭看張慧科。

22年過去了,如今的張慧科也娶妻生子,並且在河北電視台工作,只是從前在幕前表演的他改成了在幕後工作了。

《一個都不能少》22年後,被張藝謀捧紅的兩個農村小孩如今都重返普通人的生活里,雖然和屏幕上的明星沒有可比性。

但是在和從前的他們對比,無疑他們是幸運的,起碼他們現在的生活是從前在大山長大的他們不敢想像的。

一個出國成為華人太太,一個成為事業有成的丈夫,而他們兩人都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C.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有哪些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電影的種類很多,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看電影,讓孩子可以在平時看一些電影的,勵志的電影具有很好激勵孩子的作用,以下分享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1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一個都不能少》是我國一部主講鄉村教育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大山裡,這里的孩子沒有受到過多的教育,而一名支教的女老師,在得知自己學生輟學橘慎後,不斷勸學生回來讀書。

2.天堂回信

導演:王君正

《天堂回信》是我國一部講述祖孫親情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退休的老爺爺,和一名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的孫子,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在母親回國之後,爺爺只能搬回到老家裡。

3.背起爸爸上學

導演:周友朝

《背起爸爸上學》是我國一部非常勵志的教育電影,是十大關於山村貧困學生的微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少年,他家處於山區裡面,想要上學必須要走很長的路,而他的父親也患了病,需要得到照顧,這位少年只能帶著自己的爸爸去上學。

4.走路上學

導演:彭家煌

《走路上學》是我國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居住在一個非常偏僻的山區裡面,想要上學只能跨越大山,但是大山裡面沒有橋梁,只有一條非常危險的繩索。

5.草房子

導演:徐耿

《草房子》是我國一部由曹丹、杜源和吳琴琴等人主演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桑桑的童年故事,他在油麻地小學里讀書,結實了非常多小夥伴,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凱伍賀故事。

6.美麗的大腳

導演: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是我國一部主要講述農村婦女蛻變的教育電影,雖然主人公只是一名農村婦女,並且還經歷了喪夫喪子的悲痛,但她沒有放棄生命的希望,反而是致力於山村孩子們的教育事業。

7.遙望南方的童年

導演:易寒

《遙望南方的童年》也是我國一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而成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在為了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開設學堂的時候,遇到了一系列艱難的問題。

8.媽媽你真棒

導演:閆月

《媽媽你真棒》是一部比較另類的親情教育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失去母親的主人公在遇到一個媽媽型機器人之後,和機器人媽媽一起尋找母愛的故事,在這期間他們經歷了非常多。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2

1、《隱形的翅膀》

《隱形的翅膀》該片講述了一個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的花季少女志華刻苦練習,學會自理,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並刻苦學習游泳。

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的勵志故事。

2、《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根據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講述了鄉村代課老師魏敏芝在得知學生張慧科輟學去城裡打工後,她獨自一人踏上了進城尋人之路的故事。

3、《草房子》

《草房子》改編自曹文軒同名小說《草房子》,把主人公桑桑童年在油麻地小盯派學親歷的幾個平常又動人的小故事有機地聯系起來,展示了富有獨特風情的人生畫卷。

4、《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5、《小小心願》

《小小心願》是一部國產兒童勵志片,這部影片根據河南省開封市的一名9歲女孩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11歲的小學生李小媛與殘疾媽媽相依為命的感人事跡。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3

1、《阿甘正傳》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的話就出自於電影《阿甘正傳》,這部影片不僅僅是青少年,其實也很適合受挫折的.成年人觀看。

影片中,主人公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結果發現自己有跑的優勢,於是把這點唯一的優點堅持下來,於是自己通過堅持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2、《千與千尋》

孩子的確更容易接受動畫片一些,電影《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雖然是部動畫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勵。影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

該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2001年電影在日本最終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製作人 松下武義、氏家齊一郎、成田豊、星野康二、植村伴次郎、相原宏德。

3、《當幸福來敲門》

我還記得當年看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流,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這部影片由威爾·史密斯主演,感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該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4、《天使愛美麗》

也是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很多人雖然沒有看過影片本身,但一定對於主人公艾米麗的形象有很深刻的印象。電影講述艾米麗有著不幸的童年,不過這一切都毫不影響她對生活的豁達樂觀。

黛安娜王妃的去世讓她倍感人生的孤獨脆弱,從此開始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計劃。在她鬥志昂揚的朝著理想邁進時,她遇上了一個「強硬分子」。

5、《陽光小美女》

這是一部家庭喜劇電影,劇情簡單明了,沒有通篇大道理,但偏偏讓人看完感慨萬分,也是勵志影片中杯推薦的次數較多的一部。影片於2006年7月26日上映。

電影講述胡弗斯一家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不清的問題,可當7歲的小女兒奧利弗聽到廣播中傳來的.「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那一剎那,他們決定沒有什麼比小女孩的大夢想更為重要。這個六口之家隨即踏上了從小鎮阿爾伯克基長途跋涉到加州參加比賽的路途。

6、《喜劇之王》

名字明明聽著像是一部喜劇,但通篇看下來竟然讓人覺得有幾分苦澀。「人生如果沒有理想,和咸魚有什麼區別?」影片中周星馳一貫演繹了生活在底層中小角色的心酸,雖然有喜劇搞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讓人覺得心疼,的確,只要有理想,人生終究會柳暗花明。

D. 國產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究竟是不是真實故事

是真實故事,國產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魏敏芝給水泉小學代課的故事,因高老師叮囑不能少一個學生,魏敏芝實現學生一個都不能少,進城尋找學生張慧科,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

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最後是在孩子們用彩色粉筆寫寫畫畫的畫面中結束的,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結局。一部影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卻無法改變一個地區貧困落後的教育面貌;一個導演可以給自己影片的結尾塗抹上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但卻無法給嚴峻的社會現實塗抹上同樣的浪漫主義色彩。

本片讓觀眾讀到了一種荒誕。荒誕得居然可以叫僅小學畢業的十三歲女孩來代小學生的課,而那個身無分文的小女孩,居然會為了一個學生進城冒險;荒誕得讓三元錢一瓶可樂的時代,一元錢一盒的粉筆卻如此珍貴;荒誕地看到教室的內間是寢室,老師得和住校生擠睡在一起。種種荒誕讓觀眾看得悲涼到流淚。

E. 《一個都不能少》:13歲的女老師,張藝謀「極端的真實」

在「中國第五代導演」群體之中,張藝謀以其獨特的方式與電影敘事,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影壇上,創造了屬於他個人的神奇故事。 在與其他「第五代導演」了創造「民族志」電影,同時也為自身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

在張藝謀的電影生涯之中,他特別熱衷於「宏大視角下的民族故事」,同時通過深層文化觀念和傳統人格模式的巔峰來概括們民族的文化與 歷史 。在早期所執導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中都有著 張藝謀特有思考的影子,並在他獨有的視聽語言,象徵,隱喻,反諷下,將特有的神話思維民俗儀式化 。這使得張藝謀所執導的民族電影帶上了民族寓言的色彩,在世界電影舞台上留下佳話。

紀實性電影觀念,也在「中國第四代導演」的推動下得以流行與接受,到了80年代,以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又開始了以 「創作個性,反思傳統文化」 迫使紀實性漸隱。如果不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群體,中國電影還停留在「二戰電影」時期,是他們以學院派和本土傳統民俗的結合,使電影變得有趣。90年代, 張藝謀又以《秋菊打官司》,重新扛起了紀實性的大旗, 現實主義與電影美學達成了和解 隨後所推出的 《一個都不能少》更是達到極端真實化 ,也在電影史上更具意義。

張藝謀頗具實驗性的剝離了紀實風格淡橙的形式特徵。 影片中所有的演員都採用非職業演員,且保留這些演員們的真實姓名身份。 這是在中國電影史上史無前例的保留與前衛 探索 ,哪怕在此之前的《秋菊打官司》,張藝謀也僅僅只是選取了部分非職業演員。在拍攝時,張藝謀為達到臨場感,在攝制現場同期錄音,僅有少量的音樂與音響作為電影的情緒敘事。這些完全不暴露攝影痕跡的表現,反而達到了「反樸歸真」的效果。

這種極端的真實化,對《一個都不能少》的攝制有著巨大的考驗,但同時也帶來了電影攝制的一種無技巧的技巧。電影改編自施祥生非虛構性小說《天上有個太陽》的不無假定性的電影,原著中的故事也並未是完全的真實。張藝謀在其創作時,實質上是以第三人稱的自述所主導,他並非是按照原著一筆一劃的還原故事。

返回現實鄉土題材的張藝謀,也許是想在現實中再度創造真實的神話,但是這卻還是他的一廂情願,在以「民族志」為主體的「民族史詩」電影的光影已經悄然褪色。盡管張藝謀在《一個都不能少》極力去用這種技巧性去重構電影,但是 當「真實」成為極端的真實化,紀實性就還會被破壞,這種追求藝術與表現的風格,除了具有真實性外,還會留下「思想與深度」的缺席。

安德烈·巴贊說的:「 在主題面前, 一切技巧趨向於消除自我, 幾近透明。 」文學所構造的文字是直接且直白的,它在電影面前極容易喪失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形式上的美感,這也使得在文學原著改編成電影的時候,原著是質朴透明的材料,而電影則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無形式感的敘述。

在嚴格意義上《一個都不能少》拋離了原著,是對 情感 與思想重新敘述的故事,是張藝謀的主觀意念主導的電影,而張藝謀的矛盾構造,色彩美學,影片敘述也不可避免的融入到影片紀實分風格的敘事。

在《一個都不能少》的故事開始,張藝謀就以「目擊者」的身份開始對准:某地區的邊陲村莊,一間破房,一名老師,28名學生,1到4年級混合上課的混合班,下課的鈴聲是根據房頂上的柱子光影。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如此熱愛著生活,珍惜著每一支粉筆。

當唯一的老師要探望回去病重母親的時候,村長也只能請來一個不過剛滿13歲的還來臨時擔當老師,這「一個都不能少」也成為了她神聖的目的,但11歲的張慧科也使得她不得不走上幾百里的山路,去尋找這位丟書的學生,在粗糙與窺視鏡頭的背後,直指是山區基礎教育的落後,「城市」與「鄉村」巨大反差衍生的局限與憂患。

從「鄉村」的強者再到「城市」的弱者,魏敏芝經歷了許多的困惑,陌生,與強烈的孤獨。這也使得魏敏芝從最初想得到50塊錢的實際目的變成了一種崇高的愛與關懷。 一個自身需要愛與關懷的孩子與對另一個孩子愛與關懷,是偉大的,但與此同時她也是無知的。

魏敏芝在面對電視電台采訪的「山村學生為何失去」的提問,她只能以「他們家缺陷」一句話來回答,這種質朴,真誠的回答,無知者無畏。就魏敏芝這個人物角色在表演以及電影中所承擔的作用,前南斯拉夫著名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察(兩屆金棕櫚大獎得主,56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主席)也評價道: 影片中魏敏芝出現在電視熒屏上的一剎那是電影史上最感人的瞬間之一, 僅此就足令整個電影節為之動容。

在整個電影的故事中,觀眾們伴隨著魏敏芝從「鄉村」走到「城市」,雖然走過了上百里的路,但是這場跨越卻是徒勞無功的。 開放,世俗,冷漠」的城市與「封閉,落後,質朴」的鄉村之間的鴻溝 ,魏敏芝無法改變也無可奈何。它的填平只能靠來自城市主流群體,正如影片的最後,電視台將主流 社會 人群所貢獻的物資送到了水泉小學,傳達出了城市與人大眾的人關懷精神,這也將使得電影更貼近平衡的心態。

雖然《一個都不能少》有著其敘事形態,線索,主觀化的局限性,在廣度與深度上難以展開拳腳,但它依舊是傑出且具有代表性的電影。

張藝謀在致戛納電影節的信中寫道: 《一個都不能少》表達了我們對孩子的愛心和對我們這個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現狀和未來的憂慮 最終張藝謀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斬獲的銀獅子將之後,《一個都不能少》終斬獲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 金獅獎 ,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

張藝謀自己也如此評價道《一個都不能少》:

電影在海內外大獲成後,國家版權局也為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下發了版權保護統治, 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國產影片的版權問題的正式保護 。眾多的電影人與觀眾,也終於認識到美國電影史家理·希克爾所說的「令人振奮的主題,遠比明星和類型本身重要。」

只是可惜的是,在後來越發復雜的消費主義和 娛樂 精神的下,「振奮的主題」又被消解了。好的是,隨著《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戰狼2》的出現,這種「振奮的主題」也好像越來越多了。

[1]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崔君衍譯

[2] 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何力譯

[3]《一個都不能少》:「尋找」結構與放大性格,峻冰

F. 雙喜盈門演員表

潘長江飾方清平、肖光奕飾鄭合適、韓兆飾焦不滿、張大靜飾鄭曉霞、 徐熙顏飾方美蘭、 陳嘉男飾鄭飛揚、岳小優飾方亮、關小平飾曹根旺、溫麗琴飾孫月花、曹隨風飾曹天風、於根藝飾袁大寶。

李靜飾馬玉蓮、郜妍妍飾袁媛、郭金傑飾於得水、 張瑜雪飾馮寶寶、 買紅妹飾何仙姑、張希冉飾姚樂樂、張凱輝飾主管、鄭琪飾策劃、小伯飾猴子、葉小斐飾翠花、徐小燕飾杏花、姚一堯飾淘氣。

方立東飾郭總、劉紀銘飾警察甲、萬逸夫飾警察乙、馮建傑飾警察丙、袁園飾警察丁、張彤飾警察卯、岳穎飾女警察、高順來飾村民甲、張傑飾村民乙、趙鵬飾村民丙、潘陽飾焦不滿前妻。

(6)一個都不能落下演員表電影馮建傑擴展閱讀

角色詳細介紹:

1、方清平(演員潘長江)

方美蘭的父親。因為從小窮怕了,「嫌貧愛富」,他在明知徒弟鄭合適與方美蘭相好的情況下愣是棒打鴛鴦,逼女兒嫁給當地的有錢人,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2、方美蘭(演員徐熙顏)

獨立自強的新女性形象,不為金錢和權勢拜倒。被自己的父親方清平逼婚嫁給曹家。結婚不久,方美蘭的丈夫便因犯事被抓入獄,父親得知後,又帶著女兒相親再嫁一個有錢人,不希望女兒再受窮。

3、鄭合適(演員肖光奕)

方清平的徒弟。鍾情於方美蘭許久,為了俘獲美人芳心也沒少費盡。由於方清平棒打鴛鴦,逼方美蘭嫁給了曹家。鄭合適在一怒之下與方清平斷絕了師徒關系,另立門戶,開辦了「合適居」。

4、於得水(演員郭金傑)

於得水是一個大隊會計,最愛挑撥離間,總喜歡去村長那告狀。喜歡方美蘭,想盡辦法破壞方美蘭與鄭合適的關系,但是最後也未得逞。

G. 攀登者電影演員表(致敬60年前珠峰攀登者)

這是一個塵封了60年、關於捍衛尊嚴與家國的故事。在冷戰最為緊張的年代,剛剛經歷了中蘇問題的中國又面對經濟寒冬,同時,不斷有反動勢力試圖干擾我國內政,宣示獨立主權、表明自力更生的能力刻不容緩。1960年5月25日,由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組成的中國登山隊首次向珠峰發起沖刺,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遺憾的是,這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時隔15年,中國登上隊再次登頂珠峰,索南羅布、貢嘎巴桑、桑珠、潘多、羅則、侯生福、阿布欽、大平措、次仁多吉九人終於在珠峰上插上了中國國旗,留下了中國人征服珠峰「鐵證」。

倒計時4天海報

作為國慶檔重磅獻禮之作,將於9月28日開啟點映、9月30日正式公映的電影《攀登者》正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講述了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故事。電影的陣容強大,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演員組成的超強「攀登者聯盟」把這段歷史重新拉回人們的視線。

方五洲(吳京飾演)重歸登山隊

為國登山:就是去打仗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國境內或邊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猶如天方夜譚。北坳頂部海拔高達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六十度,最大坡度達70度,個別地段近乎垂直,像一座高聳的城牆屹立在珠穆朗瑪峰腰部,積雪深不可測,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

那個時候,尼泊爾還是印度的附屬地,1953年,在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從尼泊爾境內南坡登頂後,印方一再叫囂珠穆朗瑪峰根本不屬於中國,中國人沒有權利攀登,也攀登不上去。和今天的人攀登珠峰的自我挑戰、實現夢想的意義不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登峰行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內涵。

事關國家尊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立馬提出體育工作的三項具體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在1960年登上珠穆朗瑪峰,並成立了中國登山協會。中國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從零開始,組建登山隊出國訓練,並於1957年獨立組隊。

最初登珠峰是中蘇兩國聯合執行的任務,相比中方的一片空白,蘇聯方面像其他方面一樣,擔任著「老大哥」的角色。而到了1959年,中蘇關系破裂,蘇聯不僅逐批撤走了在中國的援助力量,包括進行中的登峰計劃在中方的一再協商催促下也沒了迴音,許諾的裝備和食品供應統統不再兌現。

李國梁(井柏然飾演)雪中遠望

但中國登山隊的訓練沒有停下。這支當時平均年齡僅24歲的214人登山隊每天在拉薩進行越野長跑等體能訓練,還到附近山區訓練運動員對高山惡劣自然條件的適應能力和冰雪作業技能。賀龍給大家鼓勁兒:「他們不幹,我們自己干!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中國人民就是要爭這口氣,你們一定要登上去,為國爭光。」

當時的登山,要克服的遠不止是登山本身的困難。為了登山,提前兩年開始修路,為的是保證物資的供給。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期間,也處於西方經濟封鎖、中國國力孱弱、民生多艱的時代。「舉國之力」登山,是一場真正的「硬仗」。和今天有明確的攀登路線不同,修路隊隊員還要負責偵查勘查環境,一邊修路,一邊尋找適合的攀登路線。一切都在毫無把握的摸索中進行。

楊光(胡歌飾演)練習打登山結

1960年3月開始,登山隊先後三次向珠峰發起挑戰都失敗了,登山隊的年輕人「損兵折將」,但賀龍向大本營傳達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重新組織攀登。剩下幾個人算幾個人,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登上去!」

時值我國正與尼泊爾談判中尼邊境劃界問題,登山隊員們大多由部隊選拔而來,軍人出身,不過是換了另一個戰場為國征戰,一次次失敗後又一次次組織力量向珠穆朗瑪發起沖鋒。

曲松林(張譯飾演)等待突擊隊歸來

中國梯:跨越15年的精神接力

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就在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這批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它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了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這架金屬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而「中國梯」的「前身」,是一枚15年前打在這絕壁上的鋼錐。

在那個物資匱乏、裝備落後的年代,傷亡來得太過於輕易。僅僅是「凍傷」這件事,但凡保暖裝備專業一點就可以輕松避免,但在當時卻成了「在所難免」。1960年5月,原本具備登頂實力和技術的主力隊員、骨幹運輸隊員不少都凍傷了,登頂的任務迫在眉睫,只能重新選拔突擊隊員和運輸隊員。電影中吳京飾演人物的原型王富洲,連同經驗豐富的劉連滿和「輕傷不下火線」的藏族隊員貢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銀華等10人又一次出發了。這次他們的任務是將物資運到海拔8500米高度。

而到達「鳥都飛不過」的「第二台階」,王富洲一行人已經只剩4個。「第二台階」總高20多米,相當於一棟七八層高的樓房,其下部較陡,但還能找到攀附點或支撐點,最困難的要數最上部的4米多,幾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

攀爬到 「第二台階」的中上部。面對4米多高的岩壁,劉連滿用盡全身的力量嘗試攀登了4次都沒能成功。貢布和屈銀華也分別試了2次,結果同樣是跌回原地。海拔8500米以上,氧氣稀薄到讓人無法呼吸。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看著珠峰近在眼前卻登不上去,四人急得不行。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辦法,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先上的屈銀華因為不忍心穿著滿是釘子的高山靴踩在戰友肩上,只穿一雙薄毛襪打鋼錐、攀爬……這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導致之後屈銀華的兩足腳趾和雙足跟就被徹底凍壞只能切除。而蹲下當「人梯」的劉連滿要在極限海拔地帶用消耗殆盡的體力托著100多斤的隊友慢慢站直,同樣需要難以想像的堅強的意志力。

今年已經86歲的貢布在央視《開學第一課》上講述了那段登山往事。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中國人第一次完成了人類北坡登頂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向孩子們回憶,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托舉」完隊友的劉連滿最終沒有和另外三個人一起成為第一批登頂珠峰的人。他寫好遺書,抱著隊友為他留下的氧氣他選擇保存下來給隊友歸來下山使用,愣是沒吸。

那一次的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也使得國際社會對當時的登頂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但15年後的1975年,中國登山隊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創下男女混合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數最多的世界新紀錄。這次登山時,隊員們藉助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台階」最難攀登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屬梯。

而這一次的登頂,隊員們在幾乎「無氧」的情況下作業七十多分鍾,採集了冰雪和岩石樣本,並把用於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的金屬覘標架設好,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的紅色覘標屹立在雪山之巔,為珠峰確立了標准身高:1975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國測繪工作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個數字作為國際標准沿用多年。

傑布(拉旺羅布飾演)擦拭冰鎬

《攀登者》:「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去年7月,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決定投拍《攀登者》。這當然是一個太值得拍的題材,但把這樣的一段歷史搬上銀幕,難關也是重重。這首當其沖的就是時間。

完成劇本後,下一個任務就是組建團隊。任仲倫找了不少導演,幾乎找過的每位導演都會問,「什麼時候進入籌備期?」任仲倫說,「我直接告訴你上映日期吧,明年9月30日。」光是這個日期就足矣「嚇退」許多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接下來的天氣根本不可能在真正的雪山上拍攝,大量綠幕合成的場景意味著巨大的特效製作量,而要體現這段歷史的艱辛與偉大,視覺上這些最直觀傳達都不容有失。連「監制」徐克一開始都打過「退堂鼓」,他告訴任仲倫,他可以拍這部電影,但需要至少三年。

最終,《攀登者》的導演任務交給李仁港。這位導演和上影也是老搭檔,作為香港電影工業培養的極為職業化的導演,李仁港在業界以「手快」著稱,且電影美術出身的他對於場景的把控自有其優勢。徐克作為監制,分享了他對於技術多年鑽研的成果和對於用東方美學和情感講述主旋律故事等更高層立意美學的心得經驗。當然,李仁港也是頂著巨大壓力接受這次挑戰,「我接受這個任務之後,所有的周期我是倒數過來的,它在國慶節要上,我就倒數我幾時要剪好這個片子,再倒數我需要多長時間去拍完這個戲,再根據這個時間倒推出開機時間和籌備時間。」

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上影被要求「用最好的團隊」。於是有了眼下令人贊嘆的「國民免檢神仙陣容」。章子怡剛進組的時候對任仲倫表達了她的感慨,居然可以再這么短的時間里把這些「大忙人」集合起來。事實上,每個演員起初都是有猶豫的。武術冠軍出身的吳京「扛造」,但對於感情戲有抵觸,何況大量的對手戲是章子怡、張譯這些文戲備受認可的實力演員,他和任仲倫表達過自己的顧慮。之後又和導演組說了好多次,爬山不要緊,能不能改一改?讓章子怡不要和他談愛情,哪怕變成前妻也好,和誰演感情戲都行,就是不要是自己。

徐纓(章子怡飾演)深情凝望方五洲

吳京在進組之前就面臨嚴重的腿傷問題,大量的動作戲份也意味著對於腿傷的二次加重,但他仍然堅持親自完成所有動作。影片中有部分鏡頭,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他的腿是一條粗一條細的,那是因為一條腿綁了夾板。

而章子怡在接到邀請的時候坦言自己准備生個「豬寶寶」,已經沒有再接新工作的打算。但很快她就下定了決心,「我還是要來,這個作品是我一輩子也沒有爬到過的珠峰,你心中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是你要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帶著一份份敬意,張譯、胡歌、井柏然、王景春等主創演員一個個加入了,甚至為了表現凶險的「中國梯」,成龍大哥帶著他的成家班也加入了演出。拍攝中困難重重,高難度的動作伴著一次次危險和受傷,「台前幕後,所有人都在拼。」李仁港說。

成龍飾演攀登者

就像登山,「山就在那裡」,這部電影也就在那裡,一切都在緊張的進程中緊鑼密鼓的開始。演繹那段關於攀登的歷史,本身也成了一場攀登。「我喜歡強度大的劇組。強度大代表著一種緊張感、協作感,代表著一份昂揚的鬥志。」演員張譯說。胡歌在2005年曾經獨自登上啟孜峰,「那次登頂以後下撤回到大本營,我還問過自己,我以後還會登山嗎?那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才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閱讀全文

與一個都不能落下演員表電影馮建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