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歐洲戲劇演員電影

歐洲戲劇演員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09 23:58:26

1. 歐洲先鋒派電影是什麼

第一次電影運動: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 (1917年----1928年)

一、法國印象主義派(1917---1928)第一個先鋒派

中心人物:路易.德呂克 創作了《西班牙的節目》《流浪女》1922 發表《上鏡頭性》

代表人物:
謝爾曼.杜拉克《西班牙的節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馬塞爾.萊皮埃《黃金國》1921
阿貝爾.岡斯《車輪》1923
讓.埃普斯坦《忠誠的心》1923

主要貢獻:

1、開掘題材拓展電影心理敘事的表現,作品題材選擇適合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

2、追求自然物象與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對應,依據自然景象的瞬息變化的客觀事實給藝術家的印象。

3、確立新的攝影技巧以適應人物心理和精神視覺表現

4、強調視覺節奏的表現與節奏剪輯的重要性,內部和外部節奏。

二、超現實傾向的各種流派:

純電影美學試驗:

1、法國立體主義流派:費爾南.萊謝爾《機器的舞蹈》強調圖形形狀的匹配和節奏性剪輯

2、抽象主義流派:亨利.希美特《純電影的5分鍾》

達達主義無理性的電影試驗:

曼.雷伊《回到理性》第一部作品 雷內.克萊爾《幕間休息》充滿幻想,又荒誕的達達主義,共同反理性的藝術主張。失去了現實性而變為了超現實性的。

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絕對現實:

達達主義的超現實性美學追求最終導致了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產生。是許多先鋒派的最終歸宿

謝爾曼.杜拉克《貝殼與僧侶》1927
劉易士.布努艾爾《珍珠項鏈》1929
《一條安達魯狗》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
曼.雷伊《海之星》1929

三、德國表現主義:1919---1924 受到先鋒主義的影響

表現主義受到後印象主義的影響 代表作品 羅伯特.維內《卡里加利博士》表現主義造型風格,布景和背景情調一致,人物造型與布景一致,光線陰影,視覺造型為表現主義特徵

《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三生記》《泥人哥連》

現實主義傾向:

室內劇:卡爾.梅育《最卑賤的人》編劇《卡里加利博士》編劇之一

利用布景,主題和環境發生變化,但還是無情的命運,不用表現主義而用現實主義的方式表現

街頭電影:現實主義創作態度 利用布景 感興趣的是社會環境而不是心理狀態。

四、前蘇聯的蒙太奇學派: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與階級並行,社會與經濟

受到未來主義和構成主義的影響。

1、 庫里肖夫「實驗工作室」普多夫金操作。莫茲尤辛德三個沒有表情的特寫鏡頭

2、 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派」拍記錄片,反對劇本,演員,攝影棚。但用改變運動速度和奇特攝影角度來觀察生活,進行選擇的記錄,非現實主義的態度。蒙太奇的並列和配合。

3、 柯靜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的「奇異演員養成所」

4、 愛森斯坦的理論與創作: 《戰艦波將金號》1925 敖德薩階梯

雜耍蒙太奇 後來創作了理性蒙太奇(誇大蒙太奇作用,被否定) 建立蒙太奇理論

5、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敘事:《母親》 《聖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後代》

強調劇本創作;強調演員的基礎作用;(與庫里肖夫的「電影模特兒」與愛森斯坦的「類型演員區分開來。)蒙太奇作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創立聯想蒙太奇。

普多夫金強調鏡頭的組接,分鏡頭突出細節的重要性。而愛森斯坦則強調蒙太奇的沖突。

五、記錄主義電影的發展

1、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派」機械主義的記錄本性出發。實景拍攝,偷拍,搶拍。後來法國新浪潮運動受其影響創造出記錄片和故事片結合的樣式。

2、德國抽象派華爾特.魯特曼《柏林交響曲》1927 受到維爾托夫的影響。

3、20年代末法國先鋒派幾乎成了記錄主義派。阿爾貝托《只有時間》1929 讓.維果《尼斯現象》 讓.班勒維《章魚》《海蜇》《水甲蟲》將水中的動物用幾何圖形拍出來,如康定斯基和畢加索的畫。

4、尤里斯.伊文思 《雨》

5、英國 約翰.格里爾遜《飄往漁船》

6、羅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納努克》演員與記錄片形式。

7、德國的場面調度,法國的攝影和蘇聯的蒙太奇剪輯,拍了法國影片《聖女貞德的受難》默片的結束。

第二次先鋒運動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代表作品:

羅西利尼 : 新現實主義與戰爭關系《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游擊隊》 《德意志零年》《歐洲51年》 《義大利萬歲》

維斯康蒂: 以《沉淪》獲得新現實主義之父的稱號。 《大地在波動》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結合,但後來《受難的人們》《威尼斯之死》則完全追求唯美主義了。

德.西卡: 與柴伐蒂尼的合作(傑出的劇作家)《偷自行車的人》最具有代表新現實主義作品。 《孩子們注視著我們》《擦鞋童》 使用非正式演員的自由風格。

德.桑迪斯:《羅馬十一時》將新現實主義推向另一個高峰。使用攝影棚和正式演員與非正式演員混用,與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部分相同。

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1、記錄性 2、實景拍攝 3、長鏡頭的運用 4、關於非職業演員的運用 5、結構形式(追求簡單朴實的結構) 6、地方方言的運用

新現實主義的繼承:脫離現實主義

費里尼:追求浪漫主義《道路》《卡比利亞之夜》《八部半》最具個性化的作品。剪輯空間跳躍。

安東尼奧尼:模糊現實,強調主人公的主觀感知。《奇遇》《放大》《紅色沙漠》有非現實超現實的色彩。自然色彩隨心理的變化。

第三次電影運動:法國「新浪潮」與「左岸派」五六十年代

新浪潮---作者電影

1958年誕生,特呂弗《淘氣鬼》夏布洛爾《漂亮的塞爾琪》

1959年幸福年,特呂弗《胡作非為》 1960年高峰 1961年沒落年。除戈達爾《如此生活》

「新浪潮」巴贊推崇為精神之父。一、電影是現實的漸進線。 二、場面調度的理論。

創作特徵:

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有共同的東西,但是新浪潮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而新現實主義則是有重大的社會性。

主題:非政治的電影;否定傳統的道德觀念

攝影方法:側重電影的照相性,側重畫面的新鮮感,拒絕功能主義或學究式的畫面。

音響:大量的自然音響,真實感

剪輯:長度、節奏。快速剪輯,鏡頭之間之間銜接。時空跳接。長鏡頭的使用增加真實感。

從新浪潮後,特呂弗和夏布洛克的長鏡頭,戈達爾的跳接與快速剪輯。

表演:非職業演員,不知名的演員。

總之對傳統的電影語法毫不在意。

左岸派----作家電影

代表作品:

阿倫.雷乃《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 亨利.高爾比《長別離》1961

阿蘭.羅伯-格里葉《橫跨歐洲的特別快車》瑪格麗特.杜爾《音樂》1966《黃太陽》1970

側重內心的描寫。他們是文學和戲劇的革新派。

受到影響:

1、 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和潛意識學說的影響,表現人的真實。

2、 接受了薩特的「存在主義」的影響,表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3、 伯格森「真覺主義」影響,強調非理性感受進入意識深處,強調知覺認識社會。

4、 受到布萊希特的影響,對現實進行曲折的表現,以溝通內心的幻想。

主要的特徵:

主題:偏愛回憶,遺忘,記憶,試圖把人的這種精神過程搬上銀幕;描寫人的責任性和自罪心,記憶總與歷史事件相關。《廣島之戀》中。

導演:從記錄式的現實主義然後再轉向純精神的現實主義中去。

剪輯:最重要的美學革命。《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百分之七十效果來自剪輯。其一,取消傳統電影的間歇法,如化入化除,取消過渡鏡頭,用跳接對時空,事件的人為壓縮;其二,鏡頭位置的顛倒;其三、鏡頭的並列運用,先後不銜接甚至對立;其四、循環剪輯,有意識的重復。

音響:左岸派導演比新浪潮修養更高,所以對音樂和音響的細節考慮比較多。

表演:舞台演員充當,有意識拉開人與人的距離,採用間離效果。

攝影:沒有統一的風格,但不用谷達爾的肩扛式。講究畫面構圖和布光,特別是雷乃得推鏡頭別具特色。

兩者的區別:

1、 成分看:新浪潮製作者大都是巴贊《電影雜志》的評論員,由自己走上影壇。左岸派則是左翼作家團體的文人。所以修養要比新浪潮高。

2、 時間看:新浪潮始於50年代末期,左岸派要比它的導演早,雷乃1948年就開始。

3、 年齡上:新浪潮小夥子,而左岸派則是中年了,所以經歷與閱歷要比前者高

4、 主題和手法:新浪潮有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則是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多採用第一人稱,而作家電影多採用第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人稱。而且有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有藝術的假定性遠遠超過新浪潮。

5、 拍攝地點:前不反映重大歷史,所以多在巴黎,而後者在全世界拍攝。

6、 美學追求:新浪潮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感興趣的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

7、 製作周期:新浪潮以潦草的,半即興的拍攝,所以周期短,而左岸派則以仔細著摸得方式,周期較長。

8、 影片通過檢查:前者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順利通過(除了戈達爾《小兵士》)

但後者由於背景較為復雜,所以要遇到麻煩。

左岸派採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的情感與選擇,所以左岸派是五六十年代的先鋒派。

2. 《控方證人》是不是懸疑片里最為經典的一部作品

「首先,《控方證人》根據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編,而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號稱英國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這些經典之作都是出自她手,所以,《控方證人》這部影片,妥妥的是一部經典的懸疑片之作。但是「最為經典」的一部作品,這個會有點誇大其詞,一是經典的懸疑片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小編很喜歡的諾蘭大神,他的經典之作非常的多。

《控方證人》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JF4IKLtEmNMNcFyVrfyz9Q

?pwd=w9nq 提取碼:w9nq

3. 有哪些好看的德國電影值得大力推薦

德國電影,說起來還是蠻有歷史背景的。帶大家來簡單回顧一下。

足球人生

主演:JosefBierbichler/JeanetteHain/HerbertKnaup布雷亞·格蘭特約瑟夫·彼博科勒
簡介:上周末,拜仁慕尼黑主席魯梅尼格在安聯球場外為曾經的俱樂部主席蘭道爾的紀念牌揭幕。在全銅制的紀念牌上,刻著蘭道爾的頭像,以及這位猶太主席簡短的生平。在揭幕儀式現場,除了拜仁主席魯梅尼格外,還有多名蘭道爾主席的家人到場,他們都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蘭道爾主席的紀念牌位於安聯球場的蘭道爾路上,這條路也是以這位猶太主席的名字所命名的。如果說赫內斯是拜仁成為豪門的關鍵策劃的話,那猶太主席蘭道爾則是拜仁成功的奠基人,也是他為拜仁注入了頑強的基因。蘭道爾的一生堪稱傳奇,在他的領導下,拜仁在1932年取得了第一個全國冠軍的榮譽,可僅僅9個月後,猶太人的身份使得蘭道爾遭到了納粹的迫害。 堂堂拜仁主席被納粹逮捕,希特勒親自介入,下令將蘭道爾投入達豪集中營。之後忍辱負重的蘭道爾想方設法逃出了集中營,選擇離開德國前往瑞士。

未完待續。。。。

4. 請問一下:法國電影喜劇大師路易德費奈斯的電影,裡面有打檯球的是叫什麼名字啊

一 導演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簡掘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悶讓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攔罩核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提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二、導演 雅克·貝漢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同為喜劇演員的父母似乎賦予了雅克·貝漢天生的電影天賦。1960年加入電影業後,開始了他在電影領域的豐富經歷。1966年,由於主演《男人的一半》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獅獎。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先後擔任了《Z》、《專門通道》、《生命之外》、《喜馬拉雅》等影片的製片。2001年,由他導演、編劇、製片的《遷徙的鳥》宣告了一位紀錄片大師的誕生。 對於雅克·貝漢來說,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另一種不可替代的聲譽(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

演員作品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藍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約 Pacte des loups (2001)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電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風暴 Z (1969)
柳媚花嬌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處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個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隊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記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導演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編劇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三、著著國著名喜劇大師雷諾勃拉姆
主要作品《虎口脫險》《大飯店》《在樹上》《浪尖上的美麗》等
他的法語名字是 Louis de Funès, 翻譯成中文是路易·德·費內斯,但不知為什麼習慣上都叫他雷諾勃拉姆。
過去那些老一代喜劇明星們,與其他演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論他們扮演過多少個不同的角色,留在觀眾心中的卻永遠是一個模樣,彷彿他們天生就是如此。像勞埃德永遠是戴著小圓眼睛弱不禁風的樣子,基頓則總是拉長這一張木無表情的臉,還有瘦勞萊與胖哈苔,卓別林就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而喜劇大師路易·德·費內斯,觀眾則會想到那個矮小暴躁、小眼睛大嘴巴的禿頂法國小老頭。就算他在《虎口脫險》中穿起寬大的德國軍裝、戴上蓋到眼睛的鋼盔,也還是那副模樣。《虎口脫險》在我國公映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多年來觀眾通過電視一遍遍重溫這部佳作,其中很多精彩的對白直到現在還會時時在耳邊響起。這既要歸功於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藝術家們,也與片中演員的精彩表演是分不開的。其實在我國共映的由費內斯主演的最早的影片是《瘋狂的貴族》,但遠不如《虎口脫險》那樣深入人心。因為此片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並使費內斯成為公認的法國頭號喜劇演員。
費內斯生於1914年,年輕時干過手工匠、會計之類的工作,這段生活為他後來的表演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舞台劇中擔任喜劇配角,又為他磨練演技創造了機會。雖然從1945年他就已涉足影壇,但一直演配角,直到1957年他43歲時,才成為主角,這時他已經是那個「法國小老頭」的模樣了。在他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許多不同職業、不同時代的人物,但人物性格卻始終如一。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出了法國市民階層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性卻又自私多疑、精明能幹卻又狡猾多變。
除了《瘋狂的貴族》、《虎口脫險》兩部片子外,費內斯還有三部電影曾在我國公映:在《總統失蹤記》中他扮演尋找總統的餐廳老闆,在《歡喜冤家》1中他扮演唯利是圖的工廠主;而在《好漢還是孬種》2中他扮演的美食家,在該片結尾處失去了味覺,僅能靠眼睛來品評一杯酒,表演時費內斯表情嚴肅,目光炯炯地盯住杯中酒,滔滔不絕地說出酒的質量、產地,臉上不時閃過一絲滑稽的自負,絕好的展現了他的表演功力。他的名作還有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拍攝的警察系列片,從第一集《聖·特魯佩斯的警察》到最後的《警察與女兵》公拍了6集。聖·特魯佩斯本來就是法國的旅遊區,被當作片中外景的那個警察局因此成了新的旅遊景點。這套系列片在我國主要是以錄像帶的形式與觀眾見面的。
1983年,他因心臟病發作去世,死前正准備主演影片《鱷魚》,該片的拍攝從此被擱置,因此費內斯是無人可以取代的:他不僅在銀幕上令人捧腹,在拍片現場也總能讓工作人員和圍觀的人大笑不止,這樣的一個人,就算在自己的葬禮上可能也想聽到人們的笑聲
四姓名:讓-保羅-貝爾蒙多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33.04.09 英文名:Jean-Paul Belmondo
星座:白羊座 血型:
嗜好: 身高:180cm
國籍:法國 籍貫:
作品:《精疲力盡》《小丑奇謀》《二者必居其一》

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1933年4月9日,讓·保羅·貝爾蒙多生於巴黎的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畫家。年紀稍長,他對藝術的興趣日趨濃厚,並考入音樂戲劇學校進行專門學習。195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該校畢業後,曾隨地方業余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同年,開始涉足影壇,並成功地主演了現代派導演讓·呂克·戈達爾攝制的「新浪潮」影片《精疲力盡》(又名《喘息》)。在影片中,他維妙維肖地扮演了一個偷汽車、槍殺警察、追逐少女的流氓而在法國影壇一舉成名。

他的戲路很開闊,文戲武戲,悲劇喜劇都同樣在行。是當時歐洲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並走紅了幾十年,是銀幕上的常青樹。他的演藝生涯是法國電影的一個縮影,他塑造的形象代表著法國人的面孔。

5. 經常演歐洲中世界電影的女演員

凱拉奈特莉哦

6. 好萊塢著名影星及名導演簡介

一、影史十大表演藝術家
雖然電影只有短短百餘年歷史,卻涌現出了數不清的傑出表演藝術家,他們憑借傳神的演技讓電影藝術不斷發揚光大。本知識介紹的是美國電影學院評選結果,只是一家之言,相信每個影迷心中也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排行榜。

1羅伯特.德尼羅
羅伯特.德尼羅1948年出生於紐約,處女作為1963年的《婚禮聚會》,10年後在《鼓聲輕擂》中的表演獲得好評,第二年出演《教父2》使他一舉成名,並贏得了「馬龍.白蘭度接班人」的美譽。1981年憑借《憤怒的公牛》一片摘取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殊榮。
迄今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學院終身成就獎,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等多個獎項,是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被公認為美國演員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2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1924年出生於奧馬哈,起初在百老匯表演話劇,1950年的電影處女作《The Man》並未使他引起人們的關注,但隨後憑借《慾望號街車》《柴巴達萬歲》《凱撒大帝》《碼頭風雲》四部影片獲譽無數,一舉奠定了他在美國影壇的地位。他在《野性騎手》中的表演被認為是「喊出了美國青年一代的心聲」,並因在《教父》中的精湛表演再次贏得奧斯卡獎,隨後他出演了《現代啟示錄》《乾燥的白色季節》等影片。
2004年死於肺部疾病。

3保羅.紐曼
保羅.紐曼出生於1925年,1954年出演處女作《聖杯》,成名作為1956年的《回頭是岸》,憑借《朱門巧婦》《江湖浪子》《原野鐵漢》《鐵窗喋血》《並無惡意》等片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1968年執導的《巧婦怨》獲得了次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獎。1985年,保羅被授予榮譽奧斯卡獎,以示對他在影視圈內多年耕耘的認可。1986年,憑借在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金錢本色》中出色的表演,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次年的奧斯卡影帝稱號。
2008年死於肺癌。

4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出生於1940年,原名艾爾弗萊德.帕西諾。起初在百老匯打拚。早期未在好萊塢闖出名頭,但在百老匯已是一名很有價值的戲劇演員。電影處女作是《處女的煩惱》,出演的《教父》和《教父2》,風頭被馬龍.白蘭度和羅伯特.德尼羅搶走,於是他重回百老匯。4年後出演《狄克崔西》獲得好評,隨後的《教父3》成就了他的巨星地位。92年憑借《聞香識女人》奪得奧斯卡影帝殊榮。
越老越吃香的他,已經成為電影界不老的神話。

5傑克.尼克爾森
傑克.尼克爾森出生於1937年,一生獲獎無數,堪稱「奧斯卡之王」。21歲出演處女作《吶喊的小殺手》。69年在《逍遙騎士》中的表演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隨後憑借《五部輕松的戲劇》《最後的細節》《唐人街》三次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76年憑借《飛越瘋人院》獲奧斯卡影帝,隨後他憑《母女情深》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並於98年因《盡善盡美》第二次獲得奧斯卡影帝稱號,99年被金球獎賜予終身成就獎。
他是湖人隊的死忠。

6安東尼.霍普金斯
1937年出生於英國南威爾士,年輕時出演莎士比亞筆下的一系列戲劇,但始終未在好萊塢受到認可,於是他回到英國繼續戲劇表演。1980年,43歲的霍普金斯接演了小成本電影《象人》,使他開始小有名氣。1992年,霍普金斯以其在《沉默的羔羊》一片中的傑出表現獲得了第6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殊榮。之後他主演的《沉默的羔羊》前傳與後傳更是引起了轟動。他在《吸血驚情四百年》《秋日傳奇》《尼克松》《八月》等影片中都有著上佳表現。

7哈維.凱特爾
1939年出生於紐約,父親是羅馬尼亞人,母親是波蘭人。曾為海軍陸戰隊員、法院書記員。他的首部影片就是馬丁.西科塞斯導演的《誰在敲我的門》,在影片《出租汽車司機》和《壞中尉》中,他的表演更是獲得了極高的贊譽。憑借《鋼琴課》和《低俗小說》兩次獲得法國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並憑借《煙》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同時摘取了國際影評人獎的桂冠。作為一名傑出的演員,他不僅在美國倍受推崇,在歐洲諸國也頗為著名。

8詹姆斯.斯圖爾特
1908年出生,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美國空軍准將。他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及其他多數主要電影組織的終身成就獎得主。多部作品名列美國電影學會所選各類型百年最佳影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3名。
吉米.斯圖爾特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徵,以及一個優雅經典時代的傳奇化身。
1997年在洛杉磯去世。

9丹尼爾.戴.劉易斯
1957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處女作為1971年的《血腥星期天》,後隨老維克劇團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開始舞台表演,1982年才重返影壇。因參演《我的左腳》名聲大噪,並奪得奧斯卡影帝。02年參演《紐約黑幫》,獲得了包括金球獎和奧斯卡在內的多項提名,08年因《血色黑金》再獲奧斯卡影帝。
丹尼爾被英國電影學院授予「當代最佳男演員」稱號。獲得過美國影評人協會、金球獎、奧斯卡獎、英國學院獎等多個大獎和提名。

10達斯汀.霍夫曼
1937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受父母影響喜好電影藝術,因參演話劇《第五匹之行》得到賞識進入影壇。1967年出演《畢業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此後出演的《午夜牛郎》《約翰與瑪麗》《小巨人》《Straw Dogs》、《Straight Time》都受到了好評,憑借在1979年的《克萊默夫婦》和1988年的《雨人》中的出色表演,二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
相貌平平的達斯汀以塑造小人物見長,在好萊塢享有「變色龍」的美稱。

7. 007電影一共有幾位演員扮演過,他們各演了幾部007電影

第一任:肖恩·康納利,7次(其中的《巡弋飛彈》是外傳,非米高梅/聯美出品,未列入007系列正式名單):《諾博士》、《來自俄羅斯的愛》、《金手指》、《霹靂彈》、《雷霆谷》、《金剛鑽》。肖恩·康納利是蘇格蘭人,曾做過許多低下階層的工作,當時是一位新晉演員。康納利絕對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演員,之前雖然演出次數不多,但演技卻十分好,而且有一種粗獷的味道,人們看到他走路便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一隻行走中的獵豹。他扮演的邦德智慧而且十分硬朗。
第二任:喬治·拉贊貝,1次,《女皇密使》。
出演邦德前本是澳洲男模特,因為與當時的邦德女郎DianaRigg認識,在搏鬥戲試鏡中擊敗了其他對手,成為第二任邦德。因為從前沒有演戲經驗,可能觀眾不願見到邦德結婚後變鰥夫,也可能是樣子不夠帥,所以《女皇密使》一片的票房慘不忍睹,全球票房只有6500萬美元,是歷史上票房第二低的邦德影片,比前一部《雷霆谷》的1億1200萬美元少了近一半。拉贊貝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也算中規中舉,但缺乏突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之後他主動辭演007
第三任:羅傑·摩爾,7次,《生死關頭》、《金槍人》、《海底城》、《太空城》、《最高機密》、《八爪女》、《雷霆殺機》。羅傑·摩爾其實是最不像邦德的邦德(很失望嗎?),因為邦德頭發應該是黑色的,而羅傑·摩爾卻一頭金發。羅傑·摩爾演繹的007沒有肖恩·康納利那麼嚴肅和生硬,而且羅傑·摩爾時代的邦德片也有比較多的搞笑對白,有人覺得這樣會把邦德弄得不體面,但他主演的大部分邦德片都很賣座,證明他這種演法很受觀眾歡迎。
第四任:提摩西·達頓,2次,《黎明生機》、《殺人執照》。提摩西·達頓是莎劇演員,威爾斯人,生於1944年3月21日,在接演007角色之前已經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在拍片前必熟讀劇本或小說。他的詹姆斯·邦德帶有一些滄桑感,嘗試表現出邦德人性的一面,演戲十分有深度,而票房成績也算理想。《殺人執照》一片為邦德添加了敢作敢為的英雄性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五任:皮爾斯·布魯斯南,4次,《黃金眼》、《明日帝國》、《黑日危機》、《擇日而亡》 《縱橫天下》。布魯斯南是愛爾蘭人,1953年5月16日出生。他已經去世的妻子曾飾演過《最高機密》(ForYourEyesOnly)中的利素女伯爵。因在80年代有電視台合約在身,所以邦德的角色最終落到了提摩西·達頓手上。他出演007後頗受觀眾歡迎,個人首部007作品《黃金眼》比前一部《殺人執照》的票房高出一倍(可能也有通貨膨脹的因素)。而根據網上調查,他所飾演的詹姆斯·邦德是最受網民歡迎的,他也被稱為「剛強與溫柔並濟」型的詹姆斯·邦德。布魯斯南在《黑日危機》中已經顯出些許老態,因此在拍攝完《擇日而亡》後便辭去了007的職位。
第六任:丹尼爾·克雷格,2次,《皇家賭場》、《大破量子危機》。
他是歷史上第二位金發邦德,是第一位出生在原作作者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去世後的007,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羅傑·摩爾(Roger Moore)、蒂莫西·道爾頓(Timothy Dalton)和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幾位前邦德的扮演者都表示,丹尼爾是007的合適人選。
網路都可以搜到,這是復制粘貼過來的~

8. 推薦歐美經典舞台劇,電影(話劇,歌劇……)

《奧古斯特二世》由克里斯多夫-茨維納編曲,它是第一部反映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1670-1733)生平的音樂劇。奧古斯特愛江山、愛美人、愛藝術。在今天的德累斯頓可以看到他下令建造的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宮殿,也會聽到他令人眼花繚亂的風流韻事。除了奧古斯特二世,德國的「太陽王」本人外,他周圍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有名的人物。本音樂劇不僅描繪了「強力王」數之不盡的情婦,包括其中最著名的科澤爾伯爵夫人(Gr?fin Cosel),並且對他的大臣、秘書、建築師、葯師、宮廷煉金術師的故事也有所反映。音樂劇潑墨渲染了在奧古斯特二世輝煌的統治時期充斥的愛情決斗和絢爛的宮廷舞會,卻也不乏富有煽動力的電子樂舞蹈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場面。觀眾能夠欣賞到一場由舞蹈、音樂和表演構成的盛大演出,強力王時代的堂皇富麗、權利、陰謀、美女、宦臣以及它們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從中可窺見一斑。德累斯頓久負盛名的建築設計以及夢幻般的服裝道具布置更是賦予了整台大戲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力。

《羅密歐與朱麗葉》
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故事講述二人於舞會一見鍾情後方知對方身份,最後二人為了在一起,朱麗葉先服假毒,醒來發現羅密歐自盡,也相繼自盡。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至純至真的愛情在死亡中達到高潮。愛情主題成就了這部古典愛情傳奇的經典之作。
《小婦人》
(Little Women)是美國作家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作品,也是她最著名與最成功的作品,描述南北戰爭期間一個家庭的生活與4位女兒的愛情故事,第一次在1868年出版,曾經被改編成卡通、電影及電視劇。奧爾柯特後來還寫了幾部續集,包括《好妻子》(Good Wives)與《小紳士》(Little Men)還有《喬的男孩們》(Jo's Boys)等

《茶花女》
是法國亞歷山大·小仲馬的代表作,講述在19世紀40年代,一個叫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貧苦鄉下姑娘來到巴黎,走進了名利場,成了上流社會的一個社交明星,開始了賣笑生涯;並改名為瑪麗·杜普萊西。結識了小仲馬,於是兩人開始了一段交往的愛情故事。《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學經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銀幕。

《奧莉安娜》
是美國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導演之一戴維·馬梅特20世紀90年代重要的劇作,對其主題的解讀應該建立在作者構建的語境基礎之上,而不應只著眼於其表層意義。該劇揭示了後現代社會中人們交流的困境:一方面雙方渴望理解,另一方面語言被誤用和濫用,體現出男女爭奪話語權的焦慮。同時,對美國現有的教育制度也進行了無情的抨擊。[

十大經典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2、《百萬金嬰》又名《百萬寶貝》
3、《悲慘世界》1958年版
4、《辛德勒的名單》
5、《阿甘正傳》
6、《勇敢的心》
7、《活著》
8、《天堂影院》
9、《殺手裡昂》又名: 這個殺手不太冷/ 終極追殺令 / 殺手裡昂
10、《完美的世界》

閱讀全文

與歐洲戲劇演員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