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基斯坦電影與印度電影
巴基斯坦電影我沒看過,跟你說印度電影吧。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你應該看過了吧
《阿育王》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很不錯的。其中的兩三段插曲也很經典。
《寶萊塢生死戀》 雖然號稱大片,但我覺得很沒意思。
《不可能的任務》 還行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不錯,就是好幾段音樂很沒意思,刪一點的話會好。不過話說回來,這是印度電影的特點。 給你一花絮,男主角在片中背的一包上寫著「為人民服務」五個漢字。
《黑幫大佬再出擊》 印度唯一免稅的電影,宣傳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劫機事件》 怎麼說呢,後半部還行,前半部太羅嗦
《怦然心動》 我很喜歡這個
《愛人》
《婚姻》
《印度往事》 我沒看,不過我朋友對這部影片評價很高。
《勇闖毒窟》 沒來得及看,呵呵
《野蠻女友》 是韓國《野蠻女友》的印度版,不好看
《克里斯》 就是《印度超人》,號稱是拍的很精細的片子。女主角是2000年的世界級選美冠軍,很美。
《時尚》 講述一個印度女孩成長為世界頂級模特的影片。女主角同上。
《車神一家子》 講述一個印度傳奇車手從默默無聞到輝煌,衰落後又重登巔峰的故事,涉及愛情,親情。男女主角你會在我推薦的影片里多次看到。
《幻影車神》 演《克里斯》的那演員阿米爾演的,另外還有艾希瓦婭和她現實生活中的老公巴強。主要講的是一個神偷和一個被迫做卧底的女賊的愛情故事。
《愛沒有明天》 這部電影把我看哭了。沙魯克演的,女演員也面熟,但我不知道名字。她也是《愛無國界》的女主角。男二號是演《車神一家子》那位。
《愛無國界》 男女主角同上,女二號是演《車神一家子》的那位。呵呵,我覺得我可能已經把你繞暈了,不好意思,他們的名字我不清楚,只能這樣跟你說。這部影片講的是印度男孩愛上巴基斯坦女孩的故事,並且為了她的幸福被囚禁多年,後來兩人在女二號(人權律師)的幫助下終於走到了一起。
《愛與謊言》 女主角也曾是多年前的世界級選美冠軍,也是《不可能的任務》中沙魯克愛的人。這部影片一般吧。
《情字路上》 講的是一所管理嚴格的軍校里三個男孩分別愛上了三個女孩,沙魯克幫助他們追求真愛。三個男生里最丑的那個我特別討厭他,因為他第一次見他愛上的那個女孩時色迷迷的眼神,我相信他是要表達一見鍾情的那種感覺,可惜他表現力太差,我只能從中解讀出「色迷迷」來。順便說一句,他曾在《幻影車神》中 飾演警官巴強的手下。
《輪回》沙魯克主演 我還沒看,不敢亂說。不過沙魯克還是相當帥的,我覺得他演技不錯。
《愛在加拿大》 我瞥了一眼,覺得不好看。
《色劫》 男主角就是演《愛在加拿大》那位,演他老婆的是《阿育王》的女主角(P.S.我很喜歡的,呵呵,長的像我朋友),女二號是《時尚》的主角。
《商業巨子》 這個不錯,艾希瓦婭和她老公演的。講述一個極富商業頭腦的印度人的傳奇故事。
《孟買之戀》 還沒看,回頭看了可以給你補上評論。
《燃情邁阿密》 也沒看呢,給你一網址,自己看去 。(下面的網址都是網路上的影片介紹。)http://ke..com/view/2088813.html?wtp=tt
《皇家衛兵》 老頭是艾希瓦婭的公公,當然也就是巴強的爸爸了,老戲骨。男主角更熟。
《藏密巧克力》
《婚禮之前》 網路 http://ke..com/view/1108913.htm
《未知死亡》 男主角主演過《地球上的星星》。這是印度比較新的片子,評價也好。我覺得還不錯。裡面有一首插曲也好聽。 http://ke..com/view/2322482.htm
《花無百日紅》 我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覺得還不錯。http://ke..com/view/538564.htm#5
《季風婚宴》 http://ke..com/view/288498.htm
《追蹤重現》 沙魯克主演 http://ke..com/view/2227783.html?wtp=tt
《被激怒的女人》艾希瓦婭飾演一個受丈夫虐待的女人。
《電話情緣》 這個大概算不上是印度電影。講述一個印度女孩與美國男孩的愛情故事。她的工作就是冒充美國人用純正的英語為老美提供信用卡業務的服務。她與自己的未婚夫沒有共同語言,在工作中與男主角有種soulmate的感覺,她終於不顧一切跑去美國見他。看這部影片你可以感受一下印度英語。印度人已經把它搞成除英音美音之後的英語第三音了,太驚人了。個人覺得男主角很帥,呵呵。http://ke..com/view/2320374.htm
《風度》 沒看
《好運理發師》 沒看,還在電腦里扔著呢
《猛然遇見你》
《喀布爾快遞》
《明星媽媽》
《眼中沙》又名《寡婦之戀》 艾希瓦婭作品
《海誓山盟》 一部老片
《流浪者》 老片
《大篷車》老片
下面我都沒看過,只給你提供片名。大半夜的,再詳細寫我就甭睡了。
《女人旅途》
《印度教父》
《超級英雄朵那》
《發自內心》
《永不說再見》
《與時間賽跑》
《蓮娜的甜美生活》
《印度舞女》
《帕瑞妮塔》
《落雨》
《甘地傳》
《我的父親甘地》
《再生緣》
《被綁架的女兒》
《加油印度》
《戰象俊波》 動畫片
累死我了,寫了一個多小時,還好我對印度電影比較感興趣,要不然我才不會寫到半夜呢。
最後說一句,前一段時間夏雨跑到印度拍片了,我現在特期待這部電影,呵呵。
㈡ 誰來介紹一下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生平
1929.
五月四號,原名艾達.凱瑟琳.凡.荷音斯塔.赫本勒斯頓(Edda Kathleen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的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她的母親艾拉.凡.荷音斯塔(Ellavan Heemstra)是荷蘭人,父親約瑟夫.赫本.勒斯頓(Joseph Hepburn-Ruston)則是英國人。
她有二個同母異父的哥哥:大哥亞歷山大(Alexander)和二哥伊恩(Ian),分別大她八歲和四歲。因為父親的工作性質的關系,赫本幼年時經常在英國和荷蘭二地旅行。
1934.
為了改變赫本過度內向的個性,五歲的時候,經由母親的安排,赫本被送到英國一所可供住宿的學校念書。到了假日,赫本便住在一個礦工的家庭里,以便學好英文和英國的生活習慣等。
1935.
赫本的父親忽然不告而別,拋下他們一家人而自己前往英國了。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靈上創下了很大的傷害。
在這同時,赫本也開始上芭蕾的課程,並隨團到布魯塞爾演出。這些經驗也是後來赫本一度曾經十分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的原因。
1938.
赫本的父母親正式離婚了。雖然約瑟夫(赫本的父親)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視權,約瑟夫實際上並沒有來看她。
1939.
二次大戰繼續。赫本的母親認為赫本回到荷蘭會比留在英國安全。於是讓赫本搬回荷蘭和他們在一起。於是此時已經習慣說英語的赫本又得拚命學荷語。
1940.
五月,德軍進駐荷蘭的Arnhem(赫本和家人住的地方)。凡.荷音斯塔(Van Heemstra)家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1941.
赫本進入Arnhem School of Music,開始真正地正式接受芭蕾舞課程的訓練,一直到1944中。她在這段時間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得意門生。
然而食物短缺卻越來越嚴重了,常常只得煮些野草充飢,赫本和家人經常在飢寒中度過。
1942.
這是悲慘的一年。赫本的五個舅舅因為支持荷蘭的反抗軍而遭納粹黨處決。赫本也親眼目睹城鎮上的青年被納粹軍槍殺的慘狀。赫本的大哥亞歷山大也為了不被德軍抓去而走避。才十三歲的赫本與母親只有投靠她的祖父巴朗.凡.荷音斯塔(Baronvan Heemstra)。
1943.
雖然國家陷入戰火中,赫本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卻有增無減。這段時間,赫本除了經常在隱密的房間里表演外,她也和當時的許多小朋友一樣,為反抗軍傳遞一些秘函。
1944
赫本的舞藝更精進了。她甚至開始一些私人芭蕾舞教授,以貼補家用。
然而就在同年,她也因為身體虛弱而停止舞蹈的學習。
1945.
此時,十五歲的赫本已有一百六十八公分左右,體重卻只有四十公斤。除了因長期飢餓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外,她還患有氣喘、黃膽及其它的疾病。這樣的童年經歷影響到赫本後來的新陳代謝,使她終生形體消瘦。
這一年,赫本和母親搬到阿姆斯特丹,並且開始和荷蘭知名的舞蹈家桑妮雅蓋斯凱爾(Sonia Gaskell)習舞。雖然後來赫本已經無法支付學費,桑妮雅仍讓她繼續學舞。
1946.
赫本成為桑妮雅的得意門生,後來並曾在阿姆斯特丹的Hortus Theatre有過一場表演。一個評論家寫到赫本的演出時說:「雖說沒有最好的技巧,她的潛力無限。」
這一年,經由朋友的引薦,赫本開始為一些攝影師擔任模特兒的工作。
1948.
赫本和母親來到倫敦並作了短暫的停留。在這里她通過著名的Marie Lambert芭蕾舞學校的甄試並獲得獎學金。然而因為籌不足學費,只好暫緩入學的時間。
回到荷蘭後,奧黛麗赫本通過試鏡,在一部半紀錄片性質的荷蘭片Nederlandsin Zeven Lessen里扮演一個KLM航空公司的一名空職人員的小角色。這部電影被視為赫本的電影生涯的第一個作品。
之後,赫本和母親再度回到倫敦,以便回到芭蕾舞學校。
為了幫助赫本,母親艾拉曾做了許多卑微的工作。學校的Lambert女士也讓赫本乾脆住進她家。總算暫時不必擔心吃住問題的赫本在這段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除了全心全意跳舞外也開始在周末時兼任模特兒的工作。
雖然十分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舞蹈家,十九歲的奧黛麗卻也逐漸地明白自己現在的年紀和過高的身高已經使她很難成為一名頂尖的舞者了。
這一年,赫本和另外三十九個人擊敗其它一千名甄試者,同時成為音樂劇High Button Shoes所需要的四十名合音演唱員。
1949-1950.
由於在HighButton Shoes里的表現受到注意,赫本受邀繼續參加另一個音樂劇Sauce Tartare里演出。這部舞台劇在倫敦的Cambridge Theatre四百三十七場的演出都相當成功,赫本也一面上發聲和編舞的課程,以精進自己的演出。
音樂劇SauceTartare的延續作品Sauce Piquante在1950年的四月推出。雖然賣座不如Sauce Tartare,赫本的表現仍受到報章雜志的注意。一連串成功的演出使得赫本開始有機會在一些電影,如「野燕麥」(One Wild Oat)、「天堂笑語」(Laughterin Paradise)、「少婦故事」(YoungWives'Tale)和「械劫裝甲車」(The Lavender HillMob)里出現,雖然扮演的角色都並不重要。完成電影「械劫裝甲車」之後不久,赫本結識了二十八歲,經營卡車建造事業的英國富商之子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兩人不久開始相戀。
1951.
赫本終於在電影「雙姝艷」(The Secret People)里首次扮演次要的角色。在這部影片里,赫本得以展現她在舞蹈方面的才華。
「雙姝艷」拍攝期間,赫本繼續接下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里的一個次要角色。
在「蒙地卡羅寶寶」的法國拍攝地點,法國小說家Colette看到了奧黛麗赫本,馬上認定赫本將是她的百老匯舞台劇Gigi里的主角的最佳人選。Colette於是鼓動赫本前往美國紐約參加Gigi的演出。
隨後不久,赫本又順利通過導演威廉韋勒(William Wyler)在倫敦舉行的試鏡,膺選為即將拍攝的美國派拉蒙電影「羅馬假日」一片的女主角。二個合約在身的赫本,首次沒有母親的陪同,獨自的前往紐約。
這一年的十月,舞台劇Gigi的綵排開始。赫本的表現卻不盡理想,被安排更多的聲樂訓練。Gigi正式開演後,赫本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雖然這部舞台劇本身所得到的評價不高,赫本的表現卻得到眾多的肯定。
Gigi首演當天,前來探訪的男友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正式向赫本求婚,二人當場宣布訂婚。
1952.
五月三十一日,因為派拉蒙公司希望盡快開始電影「羅馬假日」的拍攝工作,舞台劇Gigi提前結束了在紐約的表演。當晚,赫本直飛羅馬展開工作。原本打算在電影開拍前結婚的赫本和漢森也因此而暫緩了他們的婚期。
「羅馬假日」的拍攝終於在九月完成,回到美國的赫本又隨即開始了長達八個月的GiGi全美巡迴演出。期間赫本宣布取消她和漢森的婚約。赫本表示:「我想,我太愛我的工作了。」取消婚約後的赫本與漢森仍然維持朋友的關系。
1953.
八月,「羅馬假日」正式在美國上映。除了影片本身所受到的好評外,赫本也因本片從一個影壇新人一夜間大放異彩。她清秀典雅的臉孔瞬間同時出現在各大報章雜志上,著名的「赫本頭」也開始成為坊間少女們的流行發型。
就在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為他自己和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的首映所舉辦的宴會上,赫本認識了她未來的先生-梅爾法利爾(MelFerrer)。
雖然身兼演員/導演/作家三職的梅爾法利爾整整大了赫本十二歲,也離過二次婚,他的才華顯然深深地吸引著赫本。他們倆彼此都為對方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因為「羅馬假日」的成功,派拉蒙公司馬上和赫本再次簽約,並為她量身訂作了下一部電影「龍鳳配」(Sabrina)。並於同年的九月在紐約長島開始了「龍鳳配」的拍攝。
赫本也因這部片子而和當時在服裝界正嶄露頭角的年輕法國設計師Hubertde Givenchy結識,開始了二人日後長達四十年的合作關系。
同時,梅爾法利爾也送給赫本舞台劇Ondine的劇本,看過後十分滿意的赫本便同意與梅爾聯袂演出。
這年的年底,赫本的母親飛到紐約與赫本團聚。
1954.
二月十八日,舞台劇Ondine首演,佳評如潮。這時赫本也獲知她在「羅馬假日」里的演出已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三月二十五日,赫本以「羅馬假日」里的安娜公主(Princess Anne)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三天後,她以舞台劇Ondine里的演出再奪下一座東尼獎(Tony Award)。
隨著Ondine的繼續演出,赫本開始因為抽煙過度而身體不適。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在七月三日結束了演出,並赴瑞士調養身體。
不久,梅爾特地飛到瑞士向赫本正式求婚,赫本欣然同意了。九月二十四日,赫本與梅爾結婚了。瑞士也從此成為赫本的家。
這一年的年底,赫本很開心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1955.
赫本再度以「龍鳳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可惜敗給同時以「鄉下姑娘」(The County Girl)入圍的葛莉斯凱麗(GraceKelly)。
同年三月,赫本不幸流產。渴望有孩子的赫本十分失望和悲傷。
這一年,盡管有許多的工作機會,堅持絕不讓事業影響家庭的赫本推掉了所有必須離開她夫婿的演出邀請,而接下了由她和夫婿梅爾同時演出的派拉蒙電影「戰爭與和平」。
這部電影結果不但在評價上令人失望,在票房方面的表現也不甚理想。
面對一波又一波涌進來的劇本,赫本仍繼續推辭,只接下了與佛列德艾斯塔(Fred Astaire)合演的「甜姐兒」(Funny Face)。
1956.
「甜姐兒」在好萊塢拍攝三個月後繼續轉到巴黎完成外景部份。她的母親艾拉和夫婿梅爾也經常陪伴在側。
同年,「甜姐兒」完成後的一個月,赫本馬上開始了由她和長她足足二十八歲的男星蓋瑞古伯(Gary Cooper)聯手演出的「黃昏之戀」的(Loveinthe Afternoon)。
此片在巴黎出外景的時期,赫本則經常利用周末飛往法國南方探視正在法國執導The Vintage的梅爾。
1957.
一月,赫本和夫婿合作NBC電視台的電視影片「魂斷梅耶林」(Mayerling)。僅管這部影片當時曾獲得極高的收視率,NBC電視卻因為它的評價不佳而決定以後不再考慮任何由赫本和梅爾合作的拍片計畫,梅爾本人也開始退居幕後,專心於導演和製片的工作了。
為能夠陪伴當時在西班牙和墨西哥拍攝The SunAlso Rises.的梅爾,赫本之後又推掉了許多演出機會,其中還包括著名的「安妮的日記」(Diaryof Ann Frank)。童年時期活在戰火下的恐懼的陰影顯然讓赫本無法再去回憶這些痛苦的經驗。
不過,在夫婿梅爾的鼓勵下,赫本倒是接演了「修女傳」(TheNun's Story)以及之後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
1958.
「修女傳」先在羅馬的Cinecitta Studios開拍,之後移師剛果(Congo)展開外景部分的拍攝工作。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拍攝過程,讓嚴重脫水的赫本一度出現腎結石的現象。
「修女傳」末期的收尾工作便在赫本欠佳的健康情況下,斷斷續續地在在回到羅馬後完成了。這部在1959的7月18日上映的電影結果為華納電影創下新的賣座紀錄,並榮獲八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包括赫本本身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接著赫本又開始了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的拍攝工作。在同年十一月完成的「綠廈」結果比「修女傳」先推出,但卻慘遭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命運。這次,矛頭又再度指向一向不被媒體喜愛的梅爾。
這時,赫本又再度懷孕。
1959.
雖然希望能夠休息,但為了履行之前簽下的片約,赫本仍然開始了她的一部電影-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的拍攝工作。期間赫本一度不慎從馬上跌下,受到嚴重的摔傷並因此住院。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養,赫本終於能夠繼續地將影片完成。
拍攝工作結束後,尚在懷孕當中的赫本回到Burgenstock休息待產,只是不幸地又再度流產,情緒也陷入嚴重的低潮。
同年,一心一意盼望能和梅爾共組家庭的赫本再度懷孕。這次,她推掉了所有的片邀,包括著名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及一部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只同意接下生產後才開拍的「第凡內早餐」。
1960.
一月十七日,赫本在瑞士的Lucerne生下了他和梅爾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取名尚恩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
同年九月,赫本重回工作崗位,開始在紐約拍攝電影「第凡內早餐」。為了能夠親自看顧寶寶,赫本經常將小尚恩帶到片場。
1961.
十一月,「第凡內早餐」在美國上映,票房十分理想。
雖然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的作者原本意屬由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擔綱,然而赫本的表現不但得到許多影評的激賞,她本人也因「第」片而第四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雖然最後並未得獎)。
1965.
第十八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1990.
第四十七屆金球獎西席·地密爾獎
1993.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8-1992.
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尋夢與圓夢
1988年,奧黛麗·赫本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奔赴飽受戰亂、飢荒困擾的衣索比亞,那情景使她想起了二戰中的自己。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座豪華宅邸里。布魯塞爾是一個充滿魅力、講究禮儀、舒適而又優雅的城市,它既不大得令人精疲力竭,也不是小得偏僻閉塞。整個城市色調灰暗,氣氛嚴肅而富有理性。穩健持重、不動聲色是布魯塞爾人的性格特點。如果說出生地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奧黛麗就是這一見解的活見證。
奧黛麗·赫本的母親是荷蘭人,因為有著王室直系貴族的血統,所以一直被尊稱為男爵夫人,父親是個納粹傾向很重的英國商人。一對不太合適的配偶終於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父親拋妻棄女遠走他鄉。與同齡孩子相比,奧黛麗·赫本顯得過於文靜,過於寡言少語,向來有「老太太」的綽號。觀日出而知全天,從小就愛著的芭蕾舞、巧克力、小狗,一生一世形影相隨地跟著她。伴著二戰隆隆的炮聲,奧黛麗·赫本一天天長大,並且舞姿日漸優美。舞蹈給了奧黛麗·赫本一個情緒的出口,一種表達完美的方法,因為對舞蹈執著和熱愛,她在當時殘酷的世界裡找到了美好的事物。人的一生有許多夢想,而兒時的夢想恐怕是最刻骨銘心也是最難實現的。
可惡的戰爭不禁粉碎了她的夢,還將她的城市頃刻間炸成廢墟。她脫下舞鞋,換上能讓她大步流星的布鞋,並且這里成了藏密最保險的地方。戰爭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奧黛麗·赫本的童年讓她堅強而又脆弱,造成了她兩極化的個性,這一點當然使她與同年代的美國人大不相同。有過戰爭經歷的人,不是變得剛強,就是變得溫和。她則是後者。
1959年,在《修女傳》中奧黛麗扮演一個名為路加的修女。從成為修女到護士,經過艱苦的考驗,她都默默忍受,但她對人類的愛心超過了對宗教儀式的膜拜。她不願在她照顧病人、安慰病人、或是病人有話對她傾訴的時候,被修道院的鍾聲打擾。既然不肯違背良心,又不能屢犯院規,她只能告別宗教,再度回到人群中。在白色道袍下,她美麗的臉龐依然動人。
三十年後,她的所作所為與她在《修女傳》里的表現不謀而合,她成為危難中的人們的希望。1988年,奧黛麗·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她也非常適合這項工作。在這之後的五年裡,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衣索比亞、蘇丹、土耳其、中非、南非、越南、索馬里。
「我是個母親,所以我有責任這么做」 奧黛麗·赫本說,「我希望我的名氣可以用來幫助兒童。」那是她老年時的夢想,並且她一天天都在積累圓夢的可能性。
1991年,奧黛麗·赫本榮獲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協會向全世界最資深的藝術大師頒發的榮譽獎。
㈢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還導演過什麼電影
中文名: 雅克·貝漢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同為喜劇演員的父母似乎賦予了雅克·貝漢天生的電影天賦。1960年加入電影業後,開始了他在電影領域的豐富經歷。1966年,由於主演《男人的一半》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獅獎。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先後擔任了《Z》、《專門通道》、《生命之外》、《喜馬拉雅》等影片的製片。2001年,由他導演、編劇、製片的《遷徙的鳥》宣告了一位紀錄片大師的誕生。 對於雅克·貝漢來說,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另一種不可替代的聲譽(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出生於1941年7月13日,於1957年從影,之後成為歐洲著名的男演員。1966年,他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演員。1968年製片著名的《Z》,此片在1969年榮獲OSCAR最佳外語片獎。1975年,他製作的《SECTION SPECIALE》(《特殊地帶》)榮獲法國影院大獎,同年他出品了《LA VICTOIRE EN CHANTANT》(《勝利歡歌》)並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從1988年開始,他的目光轉向了自然界,並出品了《LE PEUPLE SINGE》(《猴族》)。1990年,JACQUES PERRIN出品了《HORSLA VIE》(《生活之外》)這是一部根據一位記者人質的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他以此獲得了1991年戛納評委獎。
在1994年到1995年間,他開始了《微觀世界》的製作, 1998年9月,他開始了《喜馬拉雅》的製作,此片在1999年12月份出品,獲得兩項愷撒獎和眾多的國際獎項,並在2000年獲奧斯卡提名。從1998年7月到2001年9月,JACQUES PERRIN開始導演和製作《遷徙的鳥》,該片公映後獲得巨大成功。
花甲之年的「新銳」導演雅克·貝漢
2001年法國電影凱撒獎頒獎典禮上,雅克·貝漢憑借《遷徙的鳥》獲得了最佳新銳導演獎。可是上台領獎的這位「新銳「導演,居然是個滿頭銀發、年屆花甲的老頭兒!
雅克·貝漢1941年7月生於法國,6歲就開始在銀幕上露面,是一名優秀的演員,25歲即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然而他並不想僅僅做一個演員,他開始嘗試擔任製片,參與了《Z》、《黑·白·彩》等多部影片的製作,同樣成績斐然。他與阿蘭·德龍主演的《警官的諾言》曾在我國公映,1989年出演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的影片《天堂電影院》,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這時候,雅克·貝漢做出一個決定:完全轉向製片和導演,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個人生選擇實在重要!如果不是這次改變,我們就不會看到足以影史留名的傑作「天·地·人」三部曲:《小宇宙》、《喜馬拉雅》和《遷徙的鳥》。前兩部影片雅克·貝漢擔任製片人,到了《遷徙的鳥》,他更是集導演、編劇、製片數職於一身。這三部影片把雅克·貝漢獨特的魅力撒向了全世界。
使用顯微技巧拍攝的記錄片《小宇宙》關注的是昆蟲世界裡的芸芸眾生,籌備時間長達20年,1995年一經推出,即引起巨大轟動。在放大的視角下,平日被人忽視甚或厭惡的蟲蟲們或晶瑩剔透,或翠綠如玉,或五彩斑斕,無一不精緻迷人!耐心梳理觸角的甲蟲大概也很愛美,夜幕下螳螂的身影綽約如仙子;當雨點打翻七星瓢蟲棲身的葉片時,令人為它擔心;而一隻新生的蜻蜓露出水面投入這世界的剎那,也會讓人聯想起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的誕生。《小宇宙》啟發我們試著去理解和尊重另一些生命,哪怕它只是一隻蝸牛,或一條毛毛蟲。
1999年的《喜馬拉雅》以尼泊爾高原土著商隊為主角,全部演員都是當地人。雖然是一部故事片,但雅克·貝漢著意表現的,仍然是壯麗的雪山、神秘的大自然。
而在里程碑式的記錄片《遷徙的鳥》里,雅克·貝漢向我們完美地展示了一個自然界的奇跡,細節的奇跡。他把鳥類遷徙的話題拍成了閃耀著人文主義精神的傑作。
《遷徙的鳥》歷時4年,耗資4000多萬美元, 600多人參與拍攝,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動用了一批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大部分鏡頭採用航拍。追隨著遷徙的鳥兒們,雅克·貝漢一行飛越五大洲,掠過太平洋與大西洋,喜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漠都曾是他們駐足之地。影片面世後好評如潮,短短一個月就有約300萬法國人走進影院觀看,並很快贏得全世界的關注。今年2月,《遷徙的鳥》來到中國,同樣大受歡迎。
95分鍾的影片,所有的旁白、字幕不超過40句,完全靠富有沖擊力的精緻畫面和優美配樂,一下子就把觀眾拉到了那千千萬萬候鳥之中,與它們一起穿過湖泊、原野、城市、雪山,在壯闊的天地間共同體驗飛翔的快樂、艱苦和偉大。人與鳥兒如此接近,甚至可以聽到它們翅膀切割空氣的聲音。雖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類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天空中,鳥兒仍然是主角,無論雪鵝、野鴨還是雲雀,都自有其尊嚴。
當天鵝在槍聲響過之後跌落,當一群鳥兒陷在石油泄露造成的泥潭中難以自拔時,每一個觀眾都會油然而生惋惜與不安。這正是電影想引導我們重新找回的情感。「對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惟一重要的東西。」雅克·貝漢說,「我們需要與自然界的和平相處,因為人類不可能孤單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在中央電視台最近的采訪節目里,我們又看到了這位「用攝影機書寫自然史詩」的電影人,雖然已經60多歲,卻毫無老態,非常精神。渴望不斷超越自己的雅克·貝漢正在准備下一部作品,這將是一部有關海洋生物奇觀的影片。他透露,很可能到中國來拍攝一部分鏡頭。
[編輯本段]作品詳解
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
中 文 名:遷徙的鳥
原 片 名:LE PEUPLE MIGRQTEUR
出品年代:2002
國 家:法國
類 別:專題
語 言:法語,中文字幕
獲獎記錄:
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
《微觀世界》原班製作人馬嘔心瀝血超震撼紀錄長片,一個由300多名成員組成的攝制組包括50多名飛行師50多名鳥類專家,跟隨著侯鳥的遷徙路徑整整三年時間,全部拍攝行程近十萬公里。影片於法國連演4周吸引250萬影迷的觀影熱潮,以一部紀錄片打敗同期上映的故事片,榮登票房前列。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92分鍾的影片絕無半點雜質,一氣呵成。它採用了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制,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由南到北,由春至冬。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影片中獨具特色的演員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最為真實的純自然面目。該片獲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內容簡介: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 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BB 的安全,盡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中文名稱: 微觀世界(小宇宙)
其他名稱: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員: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
導演: Claude Nuridsany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區: 法國
片長: 73分鍾
點擊: 17259
發布時間: 2003-12-29
拍了二十年,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
這是一部精彩的描繪昆蟲世界的紀錄片,讓人不由得驚嘆自然界的美妙.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內容簡介:
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
美妙的小宇宙(Microcosmos)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該影碟畫質表現出眾,尤其是它的光澤感和透明度。其中如蜘蛛網上的雨滴、彩色樹葉映襯下的蜜蜂、蝗蟲頭上的觸須,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蟲的瓢蟲等畫面,簡直可以用來測試器材的還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竟會發出如此奇異的音響,個別段落經過人工的修飾(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低頻震撼力。
中文名稱:喜馬拉雅imalayas
導演: 艾瑞克·瓦利
演員: Thilen Lhonp Gurgon Kyap Lhakpa Tsamchoe Karma Wangel Karma Tensing Labrang Tunp
編劇: 艾瑞克·瓦利
攝影/像: Eric Guichard Jean-Paul Meurisse
音樂: 魯諾·庫萊斯
剪輯: Marie-Josèphe Yoyotte
製片人: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 雅克·貝漢
所屬地域: 法國
出品時間: 1999年
彩色/黑白: 彩色
作品原創語言: 藏語
仙境一般的喜馬拉雅人跡罕至、一隊雪山行旅風雪凜冽中緩緩行來,藏密梵聲如仙樂般在耳邊響起……本片是法國、尼泊爾、瑞士和英國四國合拍的劇情與紀錄大片,獲2000年度第25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和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它的拍攝隊伍是《點蟲蟲》的原班人馬,他們歷經長途跋涉1萬3500公里、深入海拔2萬7千米高山、忍受高達65度C的日夜溫差、歷經9個月難以言喻的艱辛拍攝而成,片中的全部演員都是在臨時在當地選出來的藏族同胞。影片內容蘊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啟發。展現了藏族人獨有的崇敬天地、與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觀,以及人與大自然間循環相生的真諦。製作本片音樂的仍是《點蟲蟲》的布魯諾古雷,他憑借本片的音樂再次獲得了法國凱薩獎及影藝學院最佳原聲帶大獎,藏族民歌與藏密梵唄的神秘氣息,再加極具氣勢交響樂,使喜馬拉雅山的風光與人情更顯無窮魅力。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所獲獎項:
[1]1999年比利時佛蘭德斯國際電影節:金靴刺大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公眾獎(獲獎者為本片配樂師布魯諾·古萊)、特別關注獎(布魯諾·古萊因本片優秀卓越的電影音樂而獲頒此獎)。
2000年第二十五屆法國電影「愷撒獎"的最佳攝影和最佳電影配樂獎2項獎。
2000年堪培拉國際電影節大獎 - 觀眾獎。
2000年西班牙Huelva拉丁美洲電影節的Vision Europa獎
[編輯本段]作品列表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藍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約 Pacte des loups (2001)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電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風暴 Z (1969)
柳媚花嬌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處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個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隊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記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導演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編劇作品
鳥的遷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