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紅色故事的梗概
1、三灣改編中的道路選擇
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途中,在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這時,部隊由原來秋收起義的5000多人減員至1000多人,最後700多人堅定地選擇留下來,在毛澤東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向井岡山前進,最終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最終燎原全國。
2、「排頭兵」的故事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隊到達遂川,遭到當地反動武裝蕭家璧的突然襲擊,部隊被沖散,大部分前往湖南桂東方向,失去了聯絡。毛澤東帶領其餘的人馬突圍。
到達井岡山腳下的黃坳村,部隊只剩下30餘人。這時毛澤東挺身而出,精神抖擻地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當了「排頭兵」,要大家向他看齊,整好隊伍繼續向井岡山前進。
3、毛澤東被「開除黨籍」
1928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文件從上海傳達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於種種原因,將中央對毛澤東「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決定誤傳為「將毛澤東開除黨籍」。
在這段時間,毛澤東雖然成為了「黨外人士」,但毛澤東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並且領導井岡山軍民在井岡山繼續探索著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
4、蓮花一支槍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各地革命運動遭到鎮壓,湘贛邊界的農民自衛軍也同樣被反動軍隊收繳了大部分武器。蓮花縣農民自衛軍原有60支槍,後來只剩下共產黨員賀國慶用一家人的生命保存下來的一支槍。
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後,蓮花的革命形勢迅速恢復,並以這一支槍為基礎,組建了蓮花紅色獨立團,為井岡山的斗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5、碧血丹心劉仁堪
劉仁堪時任中共蓮花縣委書記,1929年因叛徒出賣被捕。5月19日,被敵人處斬。臨刑前劉仁堪還在痛斥敵人,向圍觀的群眾宣傳革命道理。被惱羞成怒的敵人割去舌頭後,血流滿地,劉仁堪便用腳蘸著自己流下的鮮血寫下了「革命成功萬歲」六個大字,最後英勇就義。
Ⅱ 如何評價建軍大業(電視劇版)本劇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建軍大業》頂著本年度卡司最強大的國產電影的光環,從陣容上說,在《建國大業》、《建黨偉業》之後,《建軍大業》又一次請來半個娛樂圈。不過這次請的,是前兩部沒請的那半個娛樂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朱毛井岡山會師的時候,新的希望在這里誕生,讓人熱血沸騰。
艱苦卓絕的阻擊戰打到尾聲,蔡營長在身中數槍的情況下拼盡全力拉響了最後的炸葯。已經轉移的同志們行軍到中途,聽見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眼含熱淚,敬禮。
我想起魯迅先生說過的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又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感謝你們,中國的脊樑。
Ⅲ 三灣改編的介紹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同時,三灣改編的三項重要內容之一——實行民主主義,也對團結廣大士兵群眾、瓦解敵軍起到了巨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三灣改編又豐富了我黨早期的統一戰線思想,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統一戰線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創造性地確立的「黨指揮槍」 、「支部建在連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三灣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
Ⅳ 井岡山電影電影簡介
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向南轉移,途中遭到敵人的襲擊,部隊損失慘重。隨後在決定部隊去向的問題上,領導內部產生了很大分歧。
最後毛澤東的意見得到大多數同志的支持,部隊繼續向南轉移。到達永新縣三灣村後,毛澤東對剩餘部隊進行了及時的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為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擴大革命隊伍,毛澤東提出應爭取袁文才和王佐等地方武裝勢力。在此問題上,余灑度等第一批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又與毛澤東產生了分歧,余灑度等人以去省里匯報為名逃離井岡山。
毛澤東以誠相待,終於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毛澤東的部隊駐進了茅坪,毛澤東由此找到了知音賀子珍。為進一步鞏固革命根據地,毛澤東一方面繼續爭取王佐,一方面派何長工去省委匯報,尋找南昌起義失敗後南下的朱德部隊。
很快王佐接受改編,加入了工人農革命軍,壯大的隊伍初戰告捷一舉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時,省特派員周修明卻責令部隊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動,還錯誤地傳達省委指示,開除了毛澤東的黨籍。
不得已,毛澤東一面去中央申訴,一面出兵湖南。結果,軍隊遭到慘痛的失敗,也丟掉了後方的根據地。毛澤東氣憤不已,再次回到井岡山,經過浴血奮戰,毛澤東與朱德的部隊終於1928年4月28日在井岡山勝利會師。
(4)永新縣三灣改編電影的演員表擴展閱讀:
井岡山紅色文化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Ⅳ 三灣改編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三灣村,對當時人數不足1000的部隊進行了整頓和改編:將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在部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支部建在連上,班排有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開始實行民主制度,在連以上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一致的原則。三灣改編,在人民軍隊建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Ⅵ 拂去歷史的塵埃(一)誰是「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是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毛澤東主持前委會議,及時作出從進攻大城市轉向農村進軍的決定,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1927年中共黨人發動反抗國民黨右派的起義——廣州起義)。中國人民革命史開始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縣和銅鼓縣建立了秋收起義紀念館。1998年在萍鄉市建立了秋收起義廣場。1993年導演周康渝以秋收起義為題材拍攝了同名電影。
Ⅶ 黨史故事的內容我不知道
「三灣改編」的傳奇故事
1927年9月,毛澤東奉命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暴動受挫後,他率領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為創建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三灣改編」留了下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
毛委員真是窮人的大救星
三灣村南距永新縣城39公里,過去是個住著十餘戶窮人的小山村,百分之八十的田地,竹、木山地被土豪霸佔,貧雇農民靠租地種養過日子。該村為蓮花經永新通寧岡的交通要道,雖是偏僻山溝,途經的人卻不少。大路旁有協盛和、泰和祥等雜貨鋪,經過的部隊也不少,每次過兵,村民都要遭受兵匪搶劫行惡之害,飽受苦難。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高溪鄉的高隴時,幾個來趕圩的三灣村民看見了,十萬火急地趕回楓樹坪大喊:「兵來了,兵來了!」村民們怕再遭殃,匆匆收拾幾樣值錢的東西,攜兒女帶老人慌忙往山上躲。山上森林茂密、容易躲藏,居高臨下能清清楚楚觀察山下動靜,聽到山下說話的聲音。奇怪的是,這支飢餓得發慌、衣衫襤褸的部隊紀律嚴明,不打爛家門闖進搶劫,也不殺豬狗捉雞鴨,只坐在楓樹坪下休息,就是傷員也只躺在剛收割的稻草上。部隊中走出一個高大魁梧,頭蓄兩三寸長濃黑頭發,穿著老百姓衣服,帶著湖南口音的人,親切和靄地朝山上喊話:「我們是貧苦大眾的軍隊,為反抗剝削壓迫暴動起義的隊伍,你們不要害怕,天下窮人是一家,都是自己人……」村民們起初半信半疑,怕像國民黨軍隊那樣欺騙老百姓下山,抓去當壯丁或挑夫。但觀察半天,這支部隊的行為不同以前過往的軍隊。有位年過半百的村民要下山看個究竟,並交待留在山上的人:「假如他們是欺騙我們,即使把我吊在樹上打,威逼你們下山也千萬別下來,我這么大年紀了死也不算什麼。」下山後,他看到這支部隊果然與國民黨軍隊截然不同,胸中的疑慮與恐懼一掃而光,主動把村民們喊下了山。很快,村民們爭先恐後讓房子、床鋪給戰士們睡,送糧送菜給戰士們吃,與工農革命軍打成一片,親如一家,整個山溝喧鬧起來了。
那位向山上喊話的人就是毛澤東。他最容易貼近群眾。協盛和雜貨鋪的老闆邀請到他家裡住下。有天半夜,萬籟俱靜,鄰居姓鍾的老貧農劇烈腰痛,呻吟苦叫。毛澤東聽到後立即起床去看望,只見患者不滿十歲的女娃在為父親擦背減痛,他當即叫來衛生員為這位老貧農治療,貼了片膏葯就止了痛。毛澤東並且從自己身上掏出幾個銀毫子囑咐他:明天去請郎中開葯治療。過了一天,毛澤東還惦記老鍾的病,因忙於開會,便叫一位小戰士背一袋米去看望。老鍾見毛委員對他如此關心,感激得熱淚盈眶地說:「毛委員真是窮人的大救星。」當天就到高溪找回做苦工的兒子參加了工農革命軍,兒子當上紅軍後,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犧牲。
三灣村鍾家祠堂前面有口不滿三尺深的水井,部隊到來,人數增加井水變得渾濁。一天中午,毛澤東路過井旁見此狀,便把一個幫老百姓挑水的戰士叫到身邊,吩咐去老表家借來幾把鐵鏟和擔箕。毛澤東捲起衣袖褲腳,帶著幾名戰士挖深水井,鏟寬水源,撿來鵝卵石圍築,不到兩個小時井裡冒出了清澈見底的泉水。在毛澤東的親自帶動下,另一口井也被戰士們修築好了。後來,當地群眾稱這兩口井為「紅雙井」。
賀子珍到三灣村探虛實
1927年7月18日凌晨,天色未亮,袁文才、王佐帶領農民自衛軍鬧起永新大暴動,攻打下縣城。這年,被譽為「永新一枝花」的賀子珍才18歲,也參加了暴動隊,救出了監獄中的哥哥賀敏學。暴動勝利後成立了永新臨時革命委員會,歐陽洛任書記,賀敏學任主席,賀子珍擔任了婦女部長和共青團書記。8月份敵軍進攻永新,賀敏學、賀子珍兄妹隨袁文才撤退到寧岡茅坪,當上「綠林好漢」成為「山寨王」。
當「綠林武裝」在礱市一帶活動時,聽幾位從蓮花路過永新三灣的老鄉說,他們見到一支軍隊駐扎在三灣村。消息傳到袁文才的耳朵里,他懷疑是國民黨軍隊,得早作應對准備,便派兩名農軍趕到三灣偵察。兩位偵察員不敢貿然進村,鑽在山上灌木叢林,遠遠觀望動靜。之後,他們回去報告,士兵有穿國民黨軍裝的,卻在老百姓家裡進進出出幫助挑水、劈柴、干農活,楓樹坪下有練兵的,也有士兵和老表聚在一起的。弄得袁文才摸著頭腦苦苦思索,想不出究境什麼軍隊。
賀子珍在旁見狀,理了理發鬢,請求讓她去探聽虛實。袁文才勸阻說:「路途艱難,一個姑娘家去太危險了。」
「我化裝成回娘家的媳婦,不會引人注意。」她固執地堅持。然後頭戴土藍布頭巾,手提一個裝著雞蛋、米糕的籃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小媳婦。臨行時,她又被袁文才叫住,帶上了他的駁殼槍。就這樣,賀子珍獨自風風火火、腳不停歇走上了崎嶇山路。
賀子珍到達三灣村已是中午時分。她看見村裡的牆上貼著不少「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土豪劣紳,分田地給貧農」、「擁護中國共產黨」等革命標語,落款是「工農革命軍」。小小的山坳里到處呈現熱鬧氣氛,軍民同在一起吃午飯,親如一家人,有的軍人在給村民講敘革命道理……賀子珍用籃子里帶來的雞蛋在泰和祥雜貨鋪換得干糧,回頭趕路准備向袁文才報告。
當走到村頭山上,卻見一男子也從村莊隨後跟出,她急忙藏身路旁林後觀察:來人十分面熟!猛然眼睛一亮,這不就是大革命時期擔任過鄉農會主席的李秋發嗎?互相定睛打量一陣恍然相識後,互問去哪裡,賀子珍引他到隱蔽處,小聲告訴來三灣村的原委。李秋發一聽呵呵笑道:「好啊!真是同路的革命人,毛委員派我去給袁文才送信和商談共同到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哩」。兩人邊說邊笑趕路走向茅坪。
毛澤東率領經過整編煥然一新的部隊,於10月6日來到了茅坪大倉村,等候多時的「綠林好漢」在拱橋前相迎,賀子珍此時胸頭像有隻小鹿撞擊,在一片歡呼中,頭領握手過後,她迎上前去不大自然地握住毛澤東的手,用清脆的聲音說:「毛委員,歡迎您!」臉上飛起兩朵紅暈。
時隔不久,賀子珍成了毛澤東革命艱苦歲月的患難妻子。
黨史小故事-康克清奶奶認錯
抗大剛剛成立的時候,因為有文化的幹部奇缺,所以很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擔任著教員的工作。象我們敬愛的毛主席、朱總司令,都經常走上講台,認認真真的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我黨我軍青年骨幹講課。
主席爺爺最愛說的是哲學,尤其愛講辯證唯物論,那深奧的道理啊,到了主席爺爺他老人家的嘴裡,那可真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廣大學員都激動地說:「原來唯物主義、辯證法也這么簡單啊。我還以為有多難呢。都是主席講得好啊。」
一次,敬愛的總司令朱爺爺給大家來講《黨的建設》這一課。課堂上有同學給朱爺爺遞條子,想聽聽國際形勢以及我黨和國民黨的最新關系。朱爺爺一打開這國際形勢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了,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下課時間快到了,可黨的建設還沒有開講呢。朱爺爺為了節約時間,就念起了講稿。
這時康克清奶奶站起來向朱爺爺開了一炮。康克清奶奶是誰啊?她就是朱爺爺的革命伴侶,就是愛人,又叫老伴。不過那個時候,康克清奶奶可不老,她才二十七歲,年輕漂亮著吶。只見康奶奶氣呼呼地向朱爺爺嚷了起來:「講課不能念講稿。念講稿,誰不會?我也會念。」當時同學們就制止了康奶奶:「讓朱總司令講下去。」
過了幾天,黨支部會上,同學們都嚴厲的批評了康克清奶奶 —— 你和朱老總是夫妻,關起門來咋吵、咋講、咋整都沒事,可是你不能把情緒帶到課堂上來,你不能在課堂上這么說。這樣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上級、不尊重組織,還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
康克清奶奶虛心誠懇地接受了大家批評,表示以後一定注意。
我們都要學習康奶奶這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懷若谷的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和偉大的無產階級品德。
Ⅷ 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廣州起義)。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縣建立了秋收起義紀念館。1993年導演周康渝以秋收起義為題材拍攝了同名電影。
目錄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背景
問題
注釋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 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 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 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 背景
問題
注釋
展開 秋收起義示意圖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秋收起義——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 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發動的農民武裝起義。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前往長沙,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8月18日,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的計劃。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群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以長沙為中心的武裝起義。 為便於領導秋收起義,省委確定秋收起義的領導機關分為兩個,一個是由各軍事負責人組成的黨的前敵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書記,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一個是黨的行動委員會,由起義地區各地方黨委負責人組成,任命易禮容為書記,負責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決定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 這次秋收起義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三個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主力編為第一團,團長鍾文璋;以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編為第二團,團長王新亞;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一個營和瀏陽部分工農武裝編為第三團,團長蘇先駿。參加起義部隊共約5000人。此外,在起義前,還收編了當地的土匪武裝邱國軒的一個團。起義部隊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各團的行動計劃。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按預定計劃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 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9月10日佔領了平江縣龍門廠。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鍾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第三團於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9月12日又佔領東門市。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1] 鑒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以前委書記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瀏陽縣文家市集結。9月19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斗爭,發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9月23日,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5日,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10月3日,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編輯本段起義經過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在共產黨力量較強、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廣東4個省舉行秋收暴動,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決定派毛澤東去湖南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和領導秋收起義。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在湘鄂贛邊區組織秋收起義。8月12日,由共產黨員盧德銘任團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到達修水縣城,並與8月下旬抵修城的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在本縣山口統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余賁民任正副師長,下設4個團,1、4團駐修水,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總指揮,總指揮機關設在縣城,修水地方黨組織積極配合,發展武裝,組織群眾支持起義軍。師部參謀長何長工、副官楊立三,根據前敵委員會指示,在修水設計並製作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和臂章。「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起義部隊在修水縣城舉起義旗,向長沙挺進。途經渣津,與收編的邱國軒第4團匯合,並攻克了敵人盤踞的朱陂廠,在進攻長壽金坪受挫後,返回修水台庄,後接毛澤東指示,揮師瀏陽文家市,與2團和3團會合後,跟隨毛澤東踏上前往井岡山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秋收暴動》 陳玉先
八七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長沙市郊沈家大屋召開改組後的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計劃,成立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9月初,毛澤東在江西安源張家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秋收起義具體部署。參加起義的主力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沒有趕上參加南昌起義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是葉挺獨立團的新兵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瀏陽的農軍、鄂南通城和崇陽的部分農民武裝、安源煤礦的工人武裝等,共約5000人,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二、三團。起義前又收編一部分原黔軍武裝為第四團。盧德銘(原警衛團團長、共產黨員)任起義軍總指揮,余灑度(共產黨員,後叛變投敵)任師長。起義的目標是奪取長沙。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工農革命軍分別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向長沙進擊,先後佔領醴陵、瀏陽縣城和平江的龍門廠、瀏陽的白沙、東門市等地。由於當時革命形勢已處於低潮,敵強我弱,加上群眾缺乏作戰經驗,起義軍某些指揮員指揮失當,新收編的第四團在戰斗中又臨陣叛變,致使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9月14日,毛澤東在瀏陽東鄉上坪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攻打長沙的計劃,命令第一、三團與第二團余部迅速到瀏陽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會議,決定起義軍撤離湘東地區,進入江西,沿羅霄山脈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義軍在向南進軍途中,處境十分困難,在江西省萍鄉縣蘆溪又遭到敵人的伏擊,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9日部隊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時進行了改編(即三灣改編):由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將黨的支部建立在連上;成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即井岡山地區,得到當地武裝袁文才和王佐的幫助,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秋收起義與南昌起義比較,最明顯的特點在於: 1、它不僅是軍隊的行動,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參加。 2、它第一次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3、這次起義雖然在開始時也是以攻佔大城市為目標,但在起義遭到嚴重挫折後,及時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起義部隊在農村中從小到大地開展游擊戰爭,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道路,是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起點。 4、三灣改編,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鑄就了人民軍隊的靈魂——永遠聽從黨的指揮。 第一面軍旗 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領導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一、四團在修水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 1927年8月,我黨領導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奉黨中央之命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得知起義軍已退出南昌,便來到湘、鄂、贛三省交界的修水駐扎待命。 與此同時,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黨中央積極准備湘、鄂、贛 秋收起義部分成員合影
、粵四省秋收暴動,8月底9月初,駐修(水)銅(鼓)警衛團、平(江)瀏(陽)工農義勇隊根據中央軍事部「積極准備等待時機參加暴動」的指示,決定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 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會東廂房燈火通明,在師部參謀處一張寬大的八仙桌上,師部參謀何長工、副官楊立三、參謀處長陳樹華三人在製作軍旗,他們反復比較、推敲,修改著,爭論著,最後確定,旗底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五星內的鐮刀斧頭代表工農,旗左邊白色套管上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整體含義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武裝。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 (泛指江西)一帶不停留,便向瀟湘(泛指湖南)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秋收起義爆發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第一、四團在修水吹響了革命的號角,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軍旗在古城修水高高飄揚。第二團、第三團在安源、銅鼓亦打響了暴動的槍聲。從此,武裝斗爭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東贛西的遼闊土地,湘贛邊界掀起了威震敵膽的金秋狂飈。 [2]
Ⅸ 秋收起義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
秋收起義的時間: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義的地點: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
秋收起義的人物:毛澤東、盧德銘領導
秋收起義的故事:
1927年8月,共產黨領導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奉黨中央之命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得知起義軍已退出南昌,便來到湘、鄂、贛三省交界的修水駐扎待命。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決定派毛澤東去湖南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和領導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工農革命軍分別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1927年9月10日佔領了平江縣龍門廠。
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鍾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
由於部隊麻痹輕敵,第三團於1927年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
1927年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毛澤東在瀏陽東鄉上坪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攻打長沙的計劃,命令第一、三團與第二團余部迅速到瀏陽文家市集中。
1927年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
1927年9月19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斗爭,發展革命力量。
1927年9月20日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
1927年9月23日,起義部隊在江西萍鄉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
1927年9月25日,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
1927年9月29日部隊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時進行了改編(即三灣改編):由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將黨的支部建立在連上;成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1927年10月3日,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9)永新縣三灣改編電影的演員表擴展閱讀:
起義意義
第一,秋收起義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產黨提出的主張,「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口號,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決策為人民群眾所擁護,所以,秋收起義發動後,各地的農民群眾廣泛響應,願意跟著共產黨,為窮人打天下。
第二,秋收起義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的嶄新認識。在革命遭受嚴重挫折之後,通過八七會議,中國共產黨糾正了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把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提上了工作日程。
在八一南昌起義之後,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在湘鄂粵贛四省舉行農民秋收暴動的決定。最後由中共中央特派員、湖南省委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實施的湘贛兩省農民秋收起義,就是共產黨人對武裝斗爭有了嶄新認識後的重大舉措。
第三,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偉大實踐。在八一南昌起義爆發以後,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在組織和部署秋收起義的過程中,中共中央要求這次暴動要「以農會為中心」,要「奪取一切政權於農民協會」。
第四,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勇於改正錯誤的重大舉措。
當蔣介石反革命勢力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日益膨脹,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內的斗爭愈演愈烈之時,陳獨秀受共產國際代表影響,以致在上海和武漢等地都發生強迫工人糾察隊交出槍支的事件。在農村,也限制農民革命,反對農民建立和掌握政權。
陳獨秀在右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在國民黨反動派叛變之時,共產黨沒有強有力的武裝力量加以制止。但是,中國共產黨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就是典型的例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秋收起義
Ⅹ 三灣改編舊址的介紹
三灣村坐落在江西省永新縣西部的九隴山北麓。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來到這里,進行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三灣改編」。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開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設一支全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