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書都教些神馬
要有歷史的眼光,鑒往知來——讀一點語文教育史的書
語文不只是工具,語文教師更不是操持工具的工匠,為此,對自己從事的語文教育,要有歷史的眼
光,才能鑒往知來。張志公先生雖然限於歷史的原因,主張過「工具說」,但他有一部相當精彩的著作
《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後來又增補改寫成《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
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了這本書至少可以明白:一百年前的教師是怎樣教
書的?使用的是什麼教材?然後才可以思考:這些歷史遺產對我們還有多大用途?怎樣用它們來為我們
的教學服務?
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有了革命性的轉變,主要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包括
白話文運動)起了極其巨大的作用。要了解這一段歷史的演變,可以讀北京師范大學鄭國民教授的專著《
從文言文教學到白話文教學——我國近現代語文教育的變革歷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而對於這一百年語文教育歷史要作一個綜覽,則可以讀一本大書:顧黃初教授主編的《中國現代語文
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了解了過去,還要展望世界,面向未來,華東師大
倪文錦教授等主編的《語文教育展望》(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一部閎中而肆外、鑒往而知來
的大部頭著作。
語文教育大師的經典性專著
「五四」以來,思想、文化和學術的大師們,對於中小學的語文教育是十分關注的。他們有的專門
為此寫過文章,發表過專著。如梁啟超就曾作過《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的演講(見夏曉虹編《梁啟超文
選》下冊,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胡適也先後作過《中學國文的教授》和《再論中學國文教學
》的演講(見《讀書與治學》,三聯書店1999年第一版),他還主持過高中國文課程標準的制訂。
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小學語文教育上的大師,當然是三十年代以後的葉聖陶、夏丏尊、朱自清、朱
光潛、陳望道、黎錦熙、呂叔湘等人。
葉聖陶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往往與夏丏尊連在一起。他們志同道合,又是兒女親家。他們以開明
書店為基地,編教材《開明國語課本》、《國文百八課》;編雜志《中學生》;共同編寫小說體學習語
文的專著《文心》,具有很大的影響。可以說,他們開拓的這條語文教育之道路,是一條正路,一條大
路,我們應該沿著這一條「開明之路」走下去。葉先生關於語文教育的論著,收在《葉聖陶集》(江蘇教
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則是他編選的教材。這么多著作當然難以讀
遍,我以為《文心》一書是值得每位教師認真一讀的。至於在教學實踐方面,葉先生又與朱自清先生在
40年代初合作編寫了《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指導舉隅》。「精讀」是對經典名文的品賞和分析,如
課堂實錄一般;「略讀」則是對一本本名著所作的介紹,指導學生自己去閱讀。我認為他們開啟了一種
很好的教學方法,我們今天也應該參考、學習和繼承。
朱自清先生更多的工夫是在大學教書,但也沒有離開語文教育的大范圍。在《朱自清全集》(江蘇教
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有關語文教育的文字放在第二、三卷之中,其中以《國文教學》和《標准與
尺度》這兩輯與我們的關系最為切近。
朱光潛先生是一位美學大師,但他對語文教育的關注和影響甚大。上個世紀20年代末,他先是在葉
聖陶主持的開明書店出版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然後在30年代初又在《中學生》雜志上寫了「第十
三封信」即《談美》,是最通俗易懂的美學論著。然後又有了《詩論》、《我與文學及其他》;40年代
則有《談修養》和《談文學》。我建議中小學語文教師都可以通讀朱先生這六本書(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4年新印的單行本)。他的文字十分流暢明白,文理清晰,許多深奧晦澀的理論被他一說就清楚了。
尤其是《談文學》中的幾篇論寫作的文字,對我們從事寫作教學大有幫助。
陳望道先生是修辭學家。他的《修辭學發凡》,應是我們語文教師案頭必備的著作。另外他也是第
一個寫「作文法」的人。他的《作文法講義》(1922年上海民智書局版)中的主要部分收在《陳望道論語
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之中。
一般人只知道郭紹虞先生是文學批評史家,其實他在大學語文的教學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他的《
學文示例》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大學語文教材,尤其是對文章的比較閱讀方面,別開生面。他有關語文
教育的論著收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郭紹虞論語文教育》一書中。
在上一個世紀的語文教育大師中,黎錦熙先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他早在1916年就倡建「國語研究
會」,至1978年3月21日逝世那一天的上午,還在准備「語言學科規劃會議」的講稿。他的論著有具體入
微的特色,讀了之後會發現,我們今天討論的不少問題,這位老先生早就談過了。在他去世後,由他的
女兒和門生編緝了一本《黎錦熙語文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呂叔湘先生當然是語文教育的大師。別的方面姑且不說,就這一本薄薄的《語文常談》,真是寫得
好極了。我認為拿它作教本來教學生,不論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可以一學就通,久久不忘,
是「大家」寫「小書」的典範之作。此書有三聯書店的本子,小巧玲瓏,讀來饒有情味。順便說一句,
語言學家陳原先生的小冊子《語言與社會生活》,也有三聯的小本子,更有情趣,語文教師也可一讀。
健在的大師中我崇敬的是96歲的張中行先生。他的本業是語文教學。他的回憶錄《流年碎影》(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其中有好幾篇,都與他從事語文教育工作有關。張先生的專著中,《文言和
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作文雜談》等都是關於語文教育的(見《張中行作品集》
第一、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另外有一本《談文論語集》(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比較少見,收集了他關於語文的零星文章。我以為,張先生對文言文教學有極為精闢的見解。他編的《
文言讀本續編》(與呂叔湘合編,上海教育出版社),尤其是三本《文言文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最
適合教師的教學。
說到張中行先生,不能不提到新近去世的啟功先生,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啟功先生治學涉及的面很
廣,他的那本《漢語現象論叢》是極有功力極有見解的好書,語文教師最好能通讀一遍。他與張中行先
生以及前幾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說八股》(中華書局1994年版),有興趣的語文老師也應該
讀一讀。有什麼用呢?長學問長見識呀!
當代語文教育專家的論著和教學實錄
現在說,語文教育界「諸子百家」的著作。
有一本書要先說,名叫《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它在「改革開放」之初,集
中了當時還活躍在語文教壇的名師,讓他們作一番自述。名單為:於滿川、於漪、葉聖陶、葉蒼岑、江
山野、呂叔湘、劉國盈、向錦江、何以聰、辛安亭、張畢來、張傳宗、張志公、張壽康、盧元、張孝純
、張隆華、陳哲文、時雁行、沈蘅仲、羅大同、林煒彤、聞國新、徐中玉、黃光碩、錢夢龍、程力夫、
蔣仲仁、曾仲珊、譚惟翰、黎思明、顏振遙。共32位。如今,21年過去了,不少老先生都已歸道山,健
在者中最年輕的大約是錢夢龍先生了。這一個群體在近20年來為語文教育事業的確是起了「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作用的。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請華東師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編成的《優秀語文教師上課實錄》,集中了上
海地區的名師:於漪、高潤華、陸繼椿、錢蓉芬、陳鍾梁、徐振維、朱兆麟、楊墨秋、過傳忠等人的25篇
課文的「上課實錄」。這在當時是首創的,更是許多中學老師競相購買的最新鮮的資料。以後這類書出
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於漪老師,德高望重。她有《於漪文集》傳世,那套書相當厚重。我覺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於漪
教育文叢》四種(《站大寫的人字上》、《給語文教學加點鈣》、《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學生交朋友
》,2001年版)讀起來更方便一些。
錢夢龍老師的課上得瀟灑自如,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好像看馬連良的京劇,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他的著作我手邊只有《導讀的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學習他的教學藝術,光讀著作不夠
,還應該看教學實錄的碟片。
小學語文教學,老一輩的,我認為以李吉林老師最好。她把兒童的語文學習放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
進行,如魚在水,如鳥在空,活潑生動,自然成長,這是小學語文教育之坦途。她的著作不少,最近的
這一本《情境教育的詩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是集其大成的,也值得小學以外的老師讀一讀
。
新生代小學語文教師以竇桂梅最為傑出。她的課上得好,有思想、有追求,還健於寫作。她最近的
這本著作《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寫得短小精悍、生動活
潑。我覺得中學、大學的老師也不妨讀一讀。
我還要特別向中小學語文教師推薦一類書,那就是大學教授的「上課實錄」。僅就我所見到的,最
遠的當數上個世紀20年代胡小石教授在南京中央大學所講的《中國文學史講稿》,由學生蘇拯提供的課
堂筆記,見《胡小石論文集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四十年代,則有聞一多、羅庸兩位先
生在昆明西南聯大的課堂筆記《笳吹弦誦傳薪錄》(鄭臨川記錄,徐希平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942年至1947年,顧隨先生在北京輔仁大學講授古代文學,學生葉嘉瑩記了6年的筆記,共十餘冊。
80年代從海外攜帶回國,整理成書,是為《顧隨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從這些筆記
中,可以看到名師授課的精妙和嚴謹,雖然沒有錄音錄像的設備,但也會使人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感染。
當代大學名師的上課實錄,最近整理出版得不少。三聯書店編了一套《三聯講壇》,已出版的有北
京大學洪子誠的《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大學錢理群的《與魯迅相遇——北
大演講錄之二》(「之一」則是《話說周氏兄弟》,已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學陳平原的《從
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大學吳曉東的《從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紀的小說
和小說家》、清華大學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課堂實錄》、華中科技大學王乾坤的《文學的承諾》;廣
西師大出版社也緊緊跟上,編了一套《大學名師講課實錄》,已出版四種:張世英的《新哲學講演錄》
,王一川的《文學理論講課錄》,吳炫的《新時期文學熱點作品講演錄》、鄧曉芒的《康德哲學講演錄
》。最近,北京師大出版社也出版了《啟功講學錄》,讀這本書等於當了一次啟功先生的研究生。
語文教育理論方面的論著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在書店偶然買到一本浙江師范大學的語文教學法教授王尚文先生的《語感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書不厚,花一夜工夫快讀一遍,如聞空谷足音。以後又讀到他贈我的
前於此書的《語文教改的三個浪潮》(此書印書極少,我的一本簽名本也被學生取走,看來是不想歸還了
)。他是較早不滿「工具說」而提出「人文說」的,由此而進一步寫了《語感論》,到了2000年,上海教
育出版社的老編輯韓煥昌君一下子推出了《語文教育新論》叢書,先是三冊:王尚文的《語感論》(修訂
本)、李海林《言語教學論》和李維鼎的《語文言意論》,以後在2001年又出了韓雪屏的《語文教育的心
理原理》。這樣,語文教育的理論界形成了一股嶄新的力量,打開了新的局面。
有關語文課程理論的著作,我看到的以下列兩種最重要:一是2003年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
文教育方面第一位博士王榮生的博士論文《語文科課程論基礎》,可謂體大思精,對語文教育的整個大
廈,作了認真的清理和評估。還有一本是北京師大鄭國民教授的《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研究》(北京師范
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此書寫得通俗易懂,而且多從實際教學取例,深入淺出,也頗見功力。
200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語文課程改革理論探索書系》,先出三種:王尚文主編的《語文教
學對話論》、李維鼎的《語文課程初論》和《語文教材別論》。我認為:將對話理論引入語文教育是一
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請第一線的老師不要忽視。
北京大學的錢理群教授以其真誠率直的性格和深沉厚實的學養積極投入語文教學的改革之中。2003
年,他把自己的有關論著編成《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其中確實有許多遠見卓識,
這是一本是感時傷世的憂患之作。無獨有偶,福建師范大學的孫紹振教授的《直諫中學語文教學》(南方
日報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參與意識更濃,筆端的感情色彩與其理論的闡述相得益彰。
最後介紹的一本好書是南京師大附中王棟生(吳非)的教育隨筆《不跪著教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4
年版),這本書是最近讀書界爭相閱讀的熱門書,不用我贅言了。
閱讀學、寫作學、訓詁學等相關學科著作
最近這這一兩年,我到處推薦美國學者艾德勒的專著《如何閱讀一本書》(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更簡潔一點的話,可以讀復旦大學郜元寶博士輯錄的海德格爾語錄《人,詩意地安居》(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5年版);接下來是闡釋學大師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讀起來也太艱難,我用簡便的辦法,讀洪
漢鼎先生主編的《理論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有關各家的重要論著都在
這里了。近年來,有些學者開始研究中國古代的解釋學。我讀到的有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周光慶的《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中華書局2002年版),而更切近我們語文教
學的,是浙江大學蔣成瑀教授的《語文課讀解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以此入門,可以;但還
應該進一步探究,不能像我這樣淺嘗輒止。
在閱讀教學方面,還有一方面最被忽視,就是教學生誦讀。當然不是照過去私塾老先生的辦法搖頭
晃腦吟詠,也不必如今日的話劇演員拿腔拿調地朗誦。我建議老師們不妨看一看南京師大陳少松教授的
《古詩詞文吟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一書,肯定能為你打開吟誦之門。
下面講寫作。從歷史的角度研究寫作的,以福建師大潘新和教授用力最勤。他的《中國寫作教育思
想論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國現代寫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讀了之後
可以鑒往知來。再打開眼界,則要了解國外的寫作教育情況,我手邊有一本劉錫慶教授組織編寫的《外
國寫作教學理論輯評》(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寫作學」是每個大學中文系都開的課。講義內容大同小異,搬到中小學來用,方鑿圓枘,有生搬硬
套之弊。而坊間教中小學生做作文的書已泛濫成災。我看有兩本書最好。一是葉聖陶和夏丏尊在30年代
寫的《文章講話》(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二是張中行的《作文雜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雖都是薄薄的小冊子,但都說到根子上,說到點子上,遠勝那些大部頭的專門論著。教學生寫文章,
明白這些基本的道理就行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章是寫出來的,多說沒有用,至少不起關鍵
的作用。
中西文化及其經典的介紹
西方名著浩如煙海,難以贅述,不如刪繁就簡,只介紹一套書《西方名著入門》。這是美國哈佛大
學校長羅伯特·哈欽斯和閱讀學專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編的一套叢書,共九冊。第一、二、三冊是文學
,第四冊評論,第五、六冊是人與社會,第七冊自然科學,第八冊數學,第九冊哲學(商務印書館1995年
第一版),此書精選了自古希臘以來的的名著片斷,並加以解說。原是供西方中學生閱讀的。特別值得介
紹的是第一冊書前有主編撰寫的《致讀者》(16頁)和《導言》(114頁),務請各位讀者認真一讀,真可謂
「金針度人」、「指點迷津」之作。如果要對西方學術思想有一簡略的了解,也不妨讀一本《西方人文
主義傳統》(阿倫·布洛克著,董樂山譯,三聯書店1997年版)。
再說中國傳統文化,最近倡導「國學」的風頭很健,目前除了被按下頭去讀經的兒童之外,真正潛
心研讀者不多。我們語文教師不能隨波逐流,還是應該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運用腦髓,放開眼光,自
己去拿」。對中國文化作系統講述的著作不少,但我卻願意介紹兩本簡而明的讀物:一是1947年曹伯韓
先生的《國學常識》(三聯書店2002年版)。此書原是供中學生讀的,文字淺易而清晰。但你一讀會發現
,該介紹的他全介紹了,而且功力相當深。比讀《章太炎先生國學講演錄》收效大,而曹聚仁的《中國
學術思想史隨筆》(三聯書店1986年版)又枝蔓太多、瑣碎。
還有一本則是台灣學者韋政通的《中國的智慧》(嶽麓書社2003年版),它是與美國艾德勃《西方的
智慧》相配套的普及讀物。他不以時間為線索,而列出一個個問題(哲學、科學、政治、道德、教育、宗
教、社會、經濟、美與藝術、愛情友誼、人的問題)分門別類地講述,最後對中西智慧的異同作一對照表
,讀起來饒有趣味。韋先生另有《中國文化概論》(同上出版社)也值得細讀。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很重要,有朱熹的權威注本《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1983年版),不管怎麼說,它在中國教育史上的作用是沒有一本書可以與之抗衡的,所以我們語文教師還
是應該讀一讀的。另外,楊伯峻先生有《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左傳譯注》,都是中華書局出
版的,讀起來更簡便。最近還看到哲學家李澤厚先生也出了《論語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讀下來也不錯。至於台灣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差錯不少,不敢恭維,比他差的還有,那就不說了。
《說文解字》是中國文字學的開山之作,我們語文教師是需要備一部在手邊查查的,中華書局有影
印本(1963年版)。最近上海教育出版社還出了一種排印大字本,讀起來更清楚。
《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是可以備一部的,如嫌它10本太多,可以精讀王伯祥先生注釋的《史
記選》共20篇(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之一)他的注釋極精,來歷都說清楚的。《漢
書》以下,非研究古代歷史的,不必多花工夫。還有一套編年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
明紀》。也卷帙浩大,難以全讀,可以讀選本。
《老子》只有五千字,卻十分費解。如果揀看得懂的說,方便;通盤了解極難。中華書局有朱謙之
先生注本,我看台灣陳鼓應先生的《老子今譯今注》和《莊子今譯今注》都不錯,有中華書局的印本。
《墨子》的權威注本是清末大儒孫詒讓的《墨子間詁》,其中《非攻》篇選入中學教材。《荀子》中有
《勸學》篇選入中學教材,《韓非子》則有一些寓言選入中小學教材,還有《晏子春秋》中也有一些故
事選入教材。教師都應該窺其全貌,心中有底。
《世說新語》,雖說是一部筆記,可它的確是中國古代語言藝術的精品。往往一兩句話就勾勒出一
個人物的形象,甚至達到它的內心深處。閱讀和寫作,都應該以它為典範。此書有兩種注本,余嘉錫的
《世說新語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詳細些;徐震堮的《世說新語》(中華書局1984年版)簡約
點。都值得一讀。
《昭明文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部文學總集。所選詩文上至漢代(詩則從屈原宋玉開始)
下至南朝,最優秀的作品都搜羅殆盡了。譬如《古詩十九首》就首次出現在《文選》之中。此書有通行
的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是唐代李善所注,共六冊。
唐代以後,詩人文士輩出,各種別集眾多,尤其是宋代以後能夠刻印成書,更便於流傳。我們由此
可以轉入文學作品的選注本中去了。
古代文學作品的選本和注本
要說正宗地系統地,如同大學中文系那麼沿著先秦兩漢的順序研讀中國古代文學,(這當然要在很大
的工夫和精力)那就要把文學史和文學作品甚至文學批評史與歷代文論選串在一起讀。但這些年來,大學
生立志者不少,真學有所成者不多,「心有旁驁」也。如今亡羊補牢,再潛力來讀,也未嘗不可,但不
必急於求成,日有所獲,數年之後也大有可觀。
我讀到的文學史都是老一代人寫的,新的所知不多,而得益最多的則是劉大傑先生1957年的《中國
文學發展史》三冊,我曾將它抄過一遍,至今抄本還珍藏在櫃子里。這樣做的好處是有一根線貫串在心
中,有「歷史感」。作品呢?我看以50年代北京大學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
資料》、《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中華書局1962年版)比較完備。好處是選得多而精,注得詳細
又有來歷,不同的解釋放在一起供你選擇,還有不少背景材料。可惜唐宋以下就斷掉了。
唐以前的詩,《詩經選》(余冠英選注)、《楚辭選》(馬茂元選注)、《漢魏六朝詩選》(余冠英選注
),都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讀本叢書」本子,到處都能買到。
唐詩選本極多,有名的是《唐詩三百首》,其實遠遠不如馬茂元先生的《唐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馬先生此書的好處是注釋要言不煩,評析短小精要,都能點到要害上。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
絕詩淺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也有同樣的優點。
同樣的,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讀本叢書」本)也是注得好,評析得更好,
而且錢先生的解說語言出神入化,自有一種獨特的趣味。
宋詞的正宗選本是朱祖謀老先生的《宋詞三百首》,唐圭璋先生加以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龍榆生先生是朱祖謀(彊村老人)的嫡傳弟子,他編選的《唐宋名家詞選》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現
代)名家詞選》,都十分精到,可以買來讀讀。
《古文觀止》流行數百年,先秦兩漢收得太多,唐宋八家以後又收得太少,清代以後一篇沒有。為
了教師進修備課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編過一套《古代散文選》三冊(1962——1980年出版)這書選
得精,編得嚴,便於教師備課參考,也可以用來進修。
明清兩代的詩文,有好作品,但缺乏好的選注本。如明末的小品文,實在是好。張岱的《陶庵夢憶
》,篇篇精彩,好在也不古奧,直接讀下去,也能懂。
筆記小說是明清兩代文人最喜歡的東西,老師們沒事隨手翻翻,如《聊齋志異》、《子不語》、《
閱微草堂筆記》等,談狐說鬼,庄諧並出。還有談掌故的,講見聞的,以及讀書札記,都能增長知識,
讀著讀著,古文就過關了,甚至還能下筆寫上一小段。何樂而不為呢?
對我們教師來說,鑒賞比批評重要。這里要向老師們鄭重推薦我的老師劉衍文先生和他的兒子劉永
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學鑒賞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他們好像在組織一場場討論會,對古典
文學中的一連串問題,召集古代的名家,各抒己見,然後再總結出自己的見解。看起來生動靈活,有趣
又有道理。他們的話鋒,穿透二三千年歷史的迷霧,往往能顯現古代詩文的真面目,功力是深透的。
黃山谷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2. 以王伯祥為原型拍攝的電視劇叫什麼
《理想照耀中國》之《破冰》
主角王伯祥(飾演者杜淳)
3. 杜淳晉升新手奶爸,提嬰兒籃去醫院,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據知情人透漏,杜淳的寶寶是個可愛的女兒。
杜淳是在今年元月1號官宣結婚,女方是圈外人名叫王燦,今年2月份杜淳攜妻子登夫妻類真人秀節目,在節目里杜淳宣布妻子已經懷孕,本月14號,杜淳還曬出妻子孕肚照,照片中王燦肚大如籮,已處於是孕後期。
杜淳繼承父親杜志國的衣缽,成為一名演技強勁的演員。出演了不少影視劇,其中以《平方的世界》中的孫少平、《理想照耀中國》中的王伯祥最具代表,卻一直都是不溫不火。而他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追光吧哥哥》,因其出圈的蛋餃肉絲而大火一把。
總結不過目前為止杜淳還沒有官宣這個喜訊。這次杜淳帶著女兒來醫院也是父愛滿滿,雖然第一次做父親也是相當有模有樣了,看來父愛就是這么奇怪,有了孩子後自然什麼都會了。
4. 杜淳第一次演縣委書記被贊,他是否演出了精華
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正在熱播,其中的單元劇《破冰》中杜淳飾演的縣委書記帶領群眾種大棚的劇情引發網友熱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書記王伯祥邀請來了東北的種植蔬菜的技術員韓師傅,帶領壽光群眾種植大棚蔬菜。關於杜淳第一次演縣委書記被贊,他是否演出了精華?我認為他演得非常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杜淳在這部單元劇中的形象十分接地氣,完全沒有偶像明星的架子,真正做到了深入群眾,一看就是一個為民服務的幹部。其次,杜淳是一個專業的演員,演什麼就像什麼,為了角色可以做出犧牲。最後,從觀眾們的反響來看,就可以看得出來杜淳此次的演技了,可以說這是他演員生涯中一次很重要的突破。
一:杜淳此次出演的角色造型十分貼近生活,杜淳為了貼近角色本身還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的。
杜淳在這部單元劇中的形象十分接地氣,完全沒有偶像明星的架子,真正做到了深入群眾,一看就是一個為民服務的幹部。
關於杜淳第一次演縣委書記被贊,他是否演出了精華?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進行留言。
5. 演繹了青年時代的葉聖陶是怎樣將教育搬到大自然中的呢
《葉聖陶在?直》是何文涼執導的劇情片,由魏永、肖揮、趙寰宇主演。
《葉聖陶在?直》講述了1917年早春,青年葉聖陶應?直鎮縣立第五高等小學校長吳賓若的邀請,來到?直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葉聖陶和吳賓若、吳倩若、王伯祥等有進步傾向的青年一起,對教育進行改革,在學校里自編各種課本、將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創辦生生農場、輔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葉聖陶在?直製片地區中國大陸導演何文涼類型劇情片主演魏永,肖輝
片長
90分鍾上映時間2006年對白語言國語色彩彩色
目錄
1影片介紹2演員表
折疊編輯本段影片介紹
葉聖陶在?直葉聖陶在?直(2006)故事梗概
反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小鎮上掀起了波瀾。"老學究"們堅決反對,並紛紛讓鄉董薛繼業和"老學究"們挑唆唆使下,沒有人家敢把孩子送來上學。面對空無一人的教室,葉聖陶陷入了極度的困境之中。葉聖陶的妻子胡墨林得知消息後也來到了?直鎮。他們星夜走街穿巷,動員家長把孩子們送來上學。葉聖陶在妻子的感召下,認識到自己不能光像一個大俠孤軍奮戰,要團結身邊的人,與頑固的守舊勢力進行不懈地斗爭。葉聖陶最終放棄了去北京大學深造的機遇,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座既古老又神奇的江南古鎮。
6. 王燦比杜淳小幾歲
截止2021年6月4日:王燦比杜淳大7歲6個月
王燦生於1973年11月4日,2021年47歲
杜淳生於1981年5月22日,2021年40歲
杜淳,1981年5月22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內地男演員,200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2005年參演胡玫執導歷史劇《漢武大帝》,開始進入演藝圈。2007年主演古龍劇《大旗英雄傳》;憑《51號兵站》榮獲南方影視盛典「年度最佳男主角獎」。
杜淳的發展:
2020年,出演管虎執導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飾演524團團附謝晉元。出演都市愛情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在劇中飾演正義的警方專案組副組長趙廷輝。同年,在東方衛視綜藝節目《追光吧!哥哥》中擔任常駐選手,並憑藉此獲得搜狐時尚盛典年度綜藝明星榮譽。
2021年,出演都市情感劇《我是真的愛你》,飾演兒科醫生莫銘。出演都市生活輕喜劇《先生們請立正》,飾演歷史老師郭崇。出演諜戰劇《沒有硝煙的戰線》,飾演因戰亂與組織失聯的共產黨員李亨。出演廣電總局策劃組織製作的建黨百年獻禮劇《理想照耀中國》之《破冰》,飾演時任壽光縣縣委書記的王伯祥。在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第二季中擔任常駐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