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岡仁波齊好看嗎
《岡仁波齊》很好看,在好萊塢席捲中國院線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導演長臉;在馮小剛說「垃圾電影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觀眾長臉。
下面來說說這部片子好在哪裡。
——————————————
《岡仁波齊》好就好在:片子講的是一件很高級、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沒有絲毫的「自我感動」。
不自我感動成就了《岡仁波齊》。故事講的是:11個藏民組成了一支朝聖隊伍,從西藏芒康出發,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拉薩,在拉薩打短工掙夠路費後,又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神山岡仁波齊。
(磕長頭遇到繞不過的水窪,就從水窪中磕過來)
在這部片子里,戲劇沖突都被最大化地平實處理,很少出現近景和特寫,基本都是遠景和中景,就是保持最大的剋制和理性。這在充滿導演個人表達的藝術片門類里邊,已經難能可貴。
但是,平淡並不代表平庸,將生老病死、春去秋來自然地融入這段朝聖旅途中,使影片具有了深刻的宿命感。
⑵ 《岡仁波齊》是真實的還是演的
《岡仁波齊》是演的。
張楊和藏族作家扎西達娃兩個人以短篇小說《去拉薩的路上》為藍本,一起寫好了一個時空交錯的故事,作為《岡仁波齊》的劇本。該片沒有腳本,在海拔4000多米上的高原進行拍攝,耗時一年。
因為是一路跟拍,所以該片的攝制組被精簡到約三十個人,拍攝條件也相對簡單,主要採用紀錄片式的跟拍方法,反復拍攝磕頭的過程。
《岡仁波齊》的影片看點:
該片電影畫面中,推拉鏡頭、劇烈的手持晃動抑或是升格降格鏡頭都極少被使用到,背景音樂更是被束之高閣。固定鏡頭輔以遠景、全景、中景成為了該片最主要的鏡頭語言——這種冷靜克制一方面能夠盡量不打擾演員使之回歸到自我,最大限度保存藏民原始的面貌。
另一方面削減了導演的個人意圖,不過分聚焦的、擴大的景框使觀眾在觀看時讀取到的信息變得復雜,多義性也就由此產生。
⑶ 電影《岡仁波齊》中哪個角色最有魅力
電影《岡仁波齊》中12個角色都具有魅力,他們所展現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對信仰的執著,令人贊嘆欣賞不已。
在一路上的朝拜,路途中,每個人所表現都非常精彩,在艱辛困苦面前,沒有一個人後退。不管是三跪九磕,還是拉車,或是涉水渡河,沒有一個人顯得膽怯或者後退一步。
男人和女人各自所處的角色和位置不同,但他們的信仰卻是一致,朝著聖地,靠意志前行。電影《岡仁波齊》沒有華麗的風景,也沒有動人的詞語語言,更沒有豪邁的交流,就是那麼樸素無語,一路前行,累了休息也是默默念經,對信仰的虔誠達到無與倫比的地步。
觀看電影感人波及,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品,用心去讀懂,才能感受到擁有信仰,人的一生才活得有意義,沒有遺憾。
⑷ 有哪些藏族電影
1,《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2,《七十七天》
《七十七天》是由浙江紅珊瑚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的冒險劇情片,由趙漢唐執導,趙漢唐、江一燕主演,高正,曹金玲、周侯衡、李逍雪等人編劇。該片於2017年11月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阿拉姜色》
《阿拉姜色》是小金斯古拉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藏語片,由松太加執導,容中爾甲、尼瑪頌宋、賽卻加主演。該片講述了年輕的母親患病,丈夫與兒子陪她踏上了為前夫盡遺願的拉薩之旅的故事。
4,《駐藏大臣》
《駐藏大臣》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拉薩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制;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西藏電視台、盛唐環球(北京)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拉薩市凈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盛唐環球(北京)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製作。
著名影視編劇王海平執筆,製片人張蕊、趙寧宇導演,著名演員馬元、李曉龍、朱茵(香港)、陳法蓉(香港)等聯合打造的愛國題材史詩巨制電影。
5,《太陽總在左邊》
《太陽總在左邊》是由松太加編導的文藝電影,影片由益西蘭周、羅後傑、尕藏仁青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名藏族青年自我救贖和懺悔的心路歷程。
⑸ 岡仁波齊電影里的楊培為什麼是漢人名字
演員本人就是漢族
這部電影所有演員在電影里都用的演員的本名。
⑹ 誰看過《岡仁波齊》好看嗎
《岡仁波齊》很好看,在好萊塢席捲中國院線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導演長臉;在馮小剛說「垃圾電影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觀眾長臉。
下面來說說這部片子好在哪裡。
——————————————
《岡仁波齊》好就好在:片子講的是一件很高級、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沒有絲毫的「自我感動」。
不自我感動成就了《岡仁波齊》。故事講的是:11個藏民組成了一支朝聖隊伍,從西藏芒康出發,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拉薩,在拉薩打短工掙夠路費後,又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神山岡仁波齊。
(磕長頭遇到繞不過的水窪,就從水窪中磕過來)
在這部片子里,戲劇沖突都被最大化地平實處理,很少出現近景和特寫,基本都是遠景和中景,就是保持最大的剋制和理性。這在充滿導演個人表達的藝術片門類里邊,已經難能可貴。
但是,平淡並不代表平庸,將生老病死、春去秋來自然地融入這段朝聖旅途中,使影片具有了深刻的宿命感。
⑺ 《岡仁波齊》里頭有哪些角色
《岡仁波齊》角色介紹
尼瑪扎堆 演員尼瑪扎堆
22歲,次仁曲珍的丈夫。芒康加它頂村人,上過三年學,但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在兄弟九個中排行老八,他一直央求媽媽不要讓他做上門女婿,可是三年前,考慮到家裡的情況,最後還是做了次仁曲珍家的上門女婿。
⑻ 如何評價張揚導演的電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看上去像一部紀錄片,這一場「朝聖」也是精心策劃過的一場旅行;然而雖然是演員在表演,表演者卻不是職業演員,他們的確是真正的素人,也想要去一趟岡仁波齊和拉薩朝聖,因此這場電影的拍攝既完成了拍攝,又完成了一群人的朝聖心願,聽上去像是一場行為藝術,這也是為什麼張楊拒絕將之稱為「公路電影」而叫做「真實電影」。(搜狐娛樂評)
《岡仁波齊》中還有一個女人懷孕在身還去朝聖,途中生完孩子繼續上路,影片沒有把真正殘酷的一面扒開給觀眾看,至少在醫學上很難不為這個女人的健康感到擔憂 。(騰訊娛樂評)
⑼ 《岡仁波齊》電影幕後製作是怎樣的
《岡仁波齊》電影幕後製作
「岡仁波齊」是一座神山的名字,它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不僅如此,它還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⑽ 電影《岡仁波齊》告訴我們什麼
張楊導演及整個拍攝團隊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跟隨這支朝聖隊伍,真實記錄下了千百年來,藏人們如何用「磕長頭」的方式去聖地朝聖的全過程。整個影片全部由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本色素人出演,影片中的人物沒有腳本,拍攝環境極其惡劣,張楊將《岡仁波齊》定義為真實電影。從電影里加強性的幾個敘述重點上看,導演已經非常明白「朝聖」背後的真正意義了。他用電影這個媒體,讓更多不明所以的人去搞明白,為什麼千百年來藏人要用這種「特殊」、「奇怪」、「虔誠至極」的方式去「布達拉宮」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意義,看來不是那麼簡單了,導演相當於用點化的方式開啟大家對佛法的了解和普及。我們知道,佛菩薩都發有很多大願,最基本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們和佛菩薩有什麼區別?他們藏民一代代在教育和傳承,要為眾生祈求平安幸福。我們何以為安?我們憑什麼獲得如此福祉?我們天天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