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實驗驚悚電影。背景是俄羅斯的一個實驗室,在一個雪山上,有幾個登山愛好者誤闖。
該事件被改編為同名電影《迪亞特洛夫事件》,並於2013年上映。
劇情簡介:迪亞特洛夫事件的劇情簡介 · · · · · ·
1959年,九名俄羅斯登山愛好者在烏拉爾山脈附近失蹤,當他們再次被人發現時卻早已死亡,死前彷彿受到巨大的驚嚇以及非人力的強大外力的襲擊,這就是著名的迪亞特洛夫山徑事件,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遠在美國俄勒岡州的女大學生霍莉·金(Holly Goss 飾)對該事件深深著迷,在獲得基金支持後,她聯繫到電影系學生詹森·戴伊(Matt Stokoe 飾)以及其他三名愛好者,決定前往當年的事發地點拍攝一部紀錄片,試圖解開懸而未決的謎題。最初的旅程快樂有如度假一般,但隨著他們逐漸接近目的地,各種匪夷所思的事件接連發生,隊員的心頭蒙上不祥的陰影。
半個世紀前的噩夢即將在他們身上重現……
㈡ 俄羅斯在測試機器人對抗坦克但是機器人突然失控的電影叫什麼
寶 萊 塢 機 器 人 之 戀
上映:2010年
時長:155分鍾
地區:印 度
:S·尚卡爾
主演:拉吉尼坎塔、艾西瓦婭·雷、丹尼·鄧宗帕
類型:動 作
㈢ 求~俄羅斯電影的發展史
俄國文化:俄羅斯的電影發展史概述
電影是最年輕的藝術種類,同時它早已被公認為一種最重要的藝術形式。電影製造並駕馭輿論,所以它不僅吸引觀眾,也會引起當局的密切關注。
拍攝電影所需的各項技術在電影出現以前就已經具備了,但是必須把這些技術變成一種有效的體系,1895年盧米埃爾就做了這項工作。很快在巴黎放映了首場電影。電影的傳播速度非常快: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1896年也舉行了首場放映。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了俄國的電影工業。俄國的首批電影公司是1908年出現的。俄國在電影發展中的傑出作用是,它很快就意識到了電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首批出現的藝術片都是為民歌和俄國經典著作配畫。1911年至1913年,俄國攝制了頭一批篇幅較長的動畫片。導演弗拉基米爾·加爾金拍攝了電影《貴族之家》(1915年)。他還同雅科夫·普羅塔扎諾夫一起執導了影片《娜塔莎·羅斯托娃》(1915年)。普羅塔扎諾夫則執導了由著名演員伊萬·莫茹欣主演的《黑桃皇後》(1916年)和《謝爾蓋神父》(1918年)。由出名的美人薇拉·霍洛德娜婭和薇拉·科拉利主演的《人世戲劇》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蘇聯時期意識到了電影(尤里·熱利亞布日斯基和列夫·庫列紹夫拍攝的電影)的宣傳作用。私人攝影室拍攝了根據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的劇本改編並由其參與製作的電影《小姐和流氓》(1918年)以及由伊萬·莫斯克溫主演的列夫·托爾斯泰的《波利庫什卡》(1919年)。從1922年起電影業由國家電影局主管。國家組建了電影製片廠,為電影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自由,這收到了震撼世界的效果。謝爾蓋·愛森斯泰在《戰艦「波將金」號》、《罷工》和《十月》(1925年,1927年),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在《母親》(1926年根據馬·高爾基的作品拍攝)、《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後裔》(1929年)等影片中塑造了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新的藝術形象。形成了以描繪生活的各個側面而見長的電影藝術學派。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攝制的影片中,突出的有普羅塔扎諾夫的《第四十一》(1927年)、弗里德里希·埃爾姆列爾的《帝國的廢墟》(1929年)、尼古拉·艾克的《生路》(1931年)和鮑里斯·巴爾涅特的《邊區》(1933年)。
斯大林時期拍攝的影片急劇減少,國家對電影的監督嚴格化,每拍一部電影都需動員大量資金。新片的上映成了大事。在這種氣氛下,出現了瓦西里耶夫弟兄的《夏伯陽》(1934年)、亞歷山大·扎爾希和約瑟夫·海菲茨的《波羅的海代表》(1937年)和米哈伊爾·羅姆的《列寧在十月》(1937年)等影片。音樂劇成為電影藝術的另一個重要門類,它在當時的社會屬於一種大眾文化。音樂劇代表作品有格里戈里·亞歷山德羅夫導演的《快樂的人們》(1934年)、《大馬戲團》(1936年)和《伏爾加啊,伏爾加》(1938年),伊萬·佩里耶夫導演的《拖拉機手》(1939年)和《養豬女和牧羊郎》(1941年)。當時還拍攝了歷史史詩影片:愛森斯泰導演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20世紀60至80年代,戰爭成了電影藝術的主題,這方面的影片有: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飛》(1957年)、格里戈里·丘赫萊伊的《關於一個士兵的敘事詩》(1959年)、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1962年)和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年)。
20世紀60年代的問題反映在米哈伊爾·什韋采爾的《陌生的親戚》(1956年)、羅姆的《一年中的九天》(1962年)和瓦西里·舒克申的《有這么一個青年》等影片中。格奧爾吉·達涅利亞的《我闊步在莫斯科》(1964年)和埃利達爾·梁贊諾夫的《小心汽車》(1966年)等喜劇片反映的都是生活問題。這一時期,許多文學作品被搬上銀幕,如科津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1964年)和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導演的《戰爭與和平》(1966至1967年)。
20世紀70年代是導演-哲學家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安德烈·魯布廖夫》、《鏡子》和《思鄉》)和格奧爾吉·達涅利亞的創作高峰期。馬克·扎哈羅夫和埃利達爾·梁贊諾夫拍攝的大多數影片也集中在這一時期和隨後的10年。費奧多爾·希特魯克和尤里·諾爾施泰因創作了動畫片的精品。
20世紀80至90年代的經濟動盪摧毀了原有的電影生產和發行體系,但是對電影的需求並沒有下降。列昂尼德·蓋達伊、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埃利達爾·梁贊諾夫、格奧爾吉·達涅利亞和安德烈·孔恰洛夫斯基等導演在困難的條件下繼續進行創作探索。
這期間出現了不少新人。導演·索庫羅夫、巴拉巴諾夫、羅戈日金和托多羅夫斯基等人拍攝的影片在俄羅斯國內外均受到觀眾的好評。
網路找的
㈣ 俄羅斯電影的俄羅斯電影歷程
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㈤ 求一部背景發生俄羅斯(或者蘇聯范圍內)的電影
神鬼至尊
有俠聖之稱的譚西敏(韋基馬飾)是一名獨行獨短,風流倜倘的職業神偷。他的手法干凈利落,從未失手,易容術及爆破術是他的拿手本領。不過他突萌退休念頭,希望退休前能多賺五千萬美元;剛巧俄羅斯工業富商重金禮聘找他幫手,任務就是偷取英國牛津著名女科學家(伊莉莎伯舒爾飾)的一個秘密方程式,以配合富商的驚世大行動……
㈥ 電影 弱點 中黑人男孩做的什麼測試
保護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跟人
㈦ 求俄羅斯電影《測試 Испытание》資源
壓縮文件是病毒
㈧ 俄羅斯電影《奧林匹斯地獄》中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故事是虛構的,背景是俄格沖突。俄羅斯拍這部電影醜化西方,而美國也拍了一部俄格沖突的電影來醜化俄羅斯……
㈨ 求一部電影好像叫什麼test
終極面試 Exam (2009)
導演: 斯圖爾特·哈澤爾丁
編劇: 斯圖爾特·哈澤爾丁
主演: 盧克·梅伯利 / 科林·薩蒙 / 吉米·米斯特雷
類型: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9-06-01(英國)
片長: 101 分鍾
又名: 血聘(港)
IMDb鏈接: tt1258197
終極面試的劇情簡介 · · · · · ·
某實力雄厚、背景神秘的大集團展開公開招聘,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有8名精英男女入圍最終測試。他們被帶入一間近乎全封閉的房間,在測試期間只有三條規則:1)禁止與考官和警衛交談;2)禁止污損考卷;3)禁止離開房間。違反其中一條規則,將喪失考試的資格。應聘者面前的考卷是白紙一張,卻發貿然落筆也是污損考卷的一種。在各種奇怪的規則之下,這幾位精英變得手足無措,個性張揚的白人男子(盧克•梅布利 Luke Mably 飾)率先提議應試者們要共同合作,解決問題。擁有不同背景的男女看似走到一起,卻不知機關暗藏其中。
與其說是一場激烈的就業測試,毋寧說是一場人性與智慧的大考驗…
望採納
㈩ 部俄羅斯為背景的電影,二戰的
2001年俄羅斯和德國、美國等國合拍的《兵臨城下》,又叫「決戰中的較量」。講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故事。
裡面的主人公——神槍手瓦西里,現實中確有其人,而且確實是一個神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