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是什麼什麼時候下水退役時間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不是核動力的。一樓的你搞清楚點再說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與其姊妹艦伐雅各號是繼基輔級之後一項重大的進步,未來將成為特遣艦隊的中心艦只。庫茲涅夫有一傾斜7度的斜形甲板,卻也擁有12度的滑跳甲板,而在右舷有一具舷側升降機。機庫大小為180米×30米×7.5米,可容納18架SU-27戰機,最多可增載至60架。反潛及偵察任務由Ka-27蝸牛式直升機執行。與基輔級相同的,艦上亦攜載大量的反艦、防空武器,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導彈發射器,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則置於甲板的四個角落。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於1983年一月開工,在1985年十月初下水,並在1991年1月完工。伐雅各號則於1985年12月開工。1988年11月下水,在1992年完工。隨著這兩艘新航艦的加入,蘇聯已擁有強大的航艦能力,其中包括極具威力的基洛夫級戰斗巡洋艦,艦載機方面則有仍在測試中的改良型SU-27側衛式、SU-25蛙足式以及MiG-29支點式等固定翼機。
「庫茲涅佐夫」級(Kuznetsov)航空母艦是前蘇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其主要使命是確保蘇聯彈道導彈和潛艇的安全和戰斗效能的發揮,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該艦的特點是,艦上裝有滑橇式飛行甲板,艦上所裝備的武器系統齊全,威力強大。首艦「庫茲涅佐夫」號1983年開工,1985年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該艦曾三易艦名,蘇聯解體後改為現名。該級艦原計劃建造2艘,因前蘇聯解體,俄羅斯無力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該級艦的後續艦「瓦良格」號被中止建造。1998年被澳門一家公司以兩千萬美元買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配屬北方艦隊。
主尺寸:艦長306米(全長)、281米(水線)、艦寬73米、吃水10米
飛行甲板:長304米、寬72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3000噸(標准) 67000噸(滿載)
動 力:4台蒸汽輪機 4軸 200000馬力
航 速:29~31節
續航力:>7000海里/18節
艦 員:1960+626(航空人員)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導炮合一近防系統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 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戰斗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 主動搜索/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艦體聲納
雷達:1座「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索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導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⑵ 俄羅斯海軍航空母艦大全
米爾軍情網資料:
「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
主尺寸:艦長306米(全長)、281米(水線)、艦寬73米、吃水10米
飛行甲板:長304米、寬72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3000噸(標准) 67000噸(滿載)
動 力:4台蒸汽輪機 4軸 200000馬力
航 速:29~31節
續航力:>7000海里/18節
艦 員:1960+626(航空人員)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導炮合一近防系統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 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戰斗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 主動搜索/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艦體聲納
雷達:1座「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索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導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庫茲涅佐夫」級(Kuznetsov)航空母艦是前蘇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其主要使命是確保蘇聯彈道導彈和潛艇的安全和戰斗效能的發揮,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該艦的特點是,艦上裝有滑橇式飛行甲板,艦上所裝備的武器系統齊全,威力強大。首艦「庫茲涅佐夫」號1983年開工,1985年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該艦曾三易艦名,蘇聯解體後改為現名。該級艦原計劃建造2艘,因前蘇聯解體,俄羅斯無力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該級艦的後續艦「瓦良格」號被中止建造。1998年被澳門一家公司以兩千萬美元買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配屬北方艦隊。
⑶ 葉佐夫是哪部電影的人物
你好,你說的這個人應該出自於電影,熱血高校是裡面的一個人物
⑷ 一個八旬老人當狙擊手的俄羅斯電影是什麼
老人他在當狙擊手,他的俄羅斯電影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電影了,比你這個電影還是非常滿意。
⑸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戰鬥力如何
1983年2月22日,前蘇聯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建造第1艘大型航空母艦,該艦又被稱為1143.5級,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該艦在建造中先後有過幾個名字,「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勃列日涅夫」號和「第比利斯」號,由於政治風雲的變幻,該艦最後被定名為「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艦裝載了強大的防空火力。主力為4座SA-N-9垂直發射防空導彈,每座有6個發射單元,每個單元備彈8枚,總共備彈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系統配置為2座30毫米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導彈,火炮射程2500米,導彈射程8000米;此外還有AK-630型6管30毫米炮4座,射程2500米,發射率3000發/分。
作為反潛武器,「庫茲涅佐夫」艦在艦尾兩舷處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聯裝火箭深彈發射器,射程12000千米。其電子設備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1部MR-710「頂板」三坐標對空/對海雷達;2部MR-320M「雙支撐」對海雷達;4部MR-360「十字劍」火控雷達,用於SA-N-9;8部3P37「熱閃」火控雷達,用於SA-N-11;1部「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電子對抗設備為「酒桶」和「鍾」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擾箔條發射器。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前蘇聯向來對航空兵力的發展為重視,早在第一次大戰時,前蘇聯已擁有大量的飛機服役於海軍之中。在30年代,前蘇聯更將海軍航空兵力重建列入艦隊整備計劃中,到了1941年時,其海軍航空兵力已擁有1500架飛機。二次大戰時,蘇聯海軍的飛機皆由陸地起飛,並且早在1941年8月,就曾以少數轟炸機空襲柏林。
前蘇聯自30年代即致力於由美國獲得飛機及航空母艦。寇克斯與吉布斯曾提出一項戰艦/航艦的混合設計,計劃中的混合艦排水量高達7.2萬噸,可搭載30架飛機,飛機經由彈射器起飛,由艦身中段的飛行甲板降落,不過這艘306.3米長的怪物終究沒有建造,而其他由外國所協助的設計也都沒有成功。
二次大戰結束後,前蘇聯海軍航空兵力已有了長足的成長,單是太平洋艦隊就的超過1500架的飛機,不過因為當時蘇聯還沒有航空母艦,因此這些飛機仍以陸上為基地。縱使蘇聯已擁有令人畏懼的航空武力,卻不減其發展母艦的雄心,只是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蘇聯始終無法建造出期待中的航艦。到了1945年,蘇聯虜獲了報廢的德國航艦齊柏林伯爵號,並在草率地整備後被曳航至前蘇聯,不過途中因遭遇暴雨而沉沒。
1960年「莫斯科」級的出現是前蘇聯朝向建造航艦所跨出的重要一步,「莫斯科」級與義大利的「維多利奧·維南多」級以法國的「聖女貞德」級直升機巡洋艦相似,只是搭載了更多的直升機,以執行獵殺敵人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任務。「莫斯科」級為蘇聯提供了在艦上操作飛機的寶貴經驗。其後的「基輔」級除艦體較「莫斯科」級大,還有斜形飛行甲板,除直升機外,亦可操作固定翼機。「基輔」級主要任務雖仍為搜尋並摧毀敵人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不過其作戰范圍可廣及全世界各海域。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與其姊妹艦「伐雅各」號是繼「基輔」級之後一項重大的進步,未來將成為特遣艦隊的中心艦只。「庫茲涅夫」有一傾斜7°的斜形甲板,卻也擁有12度的滑跳甲板,而在右舷有一具舷側升降機。機庫大小為180米×30米×7.5米,可容納18架SU-27戰機,最多可增載至60架。反潛及偵察任務由Ka-27蝸牛式直升機執行。與「基輔」級相同的,艦上亦攜載大量的反艦、防空武器,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導彈發射器,SA-N-9防空導彈6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則置於甲板的4個角落。
「庫」艦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是一個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艦隊型航母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沒有裝備彈射器,卻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戰斗機。這之中的奧妙就在於它將英國首創的「滑躍式」起飛方式與自己氣動性能優異的蘇-27戰斗機相結合,在犧牲飛機作戰性能的情況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艦」,但仍自稱為「載機巡洋艦」。「庫」艦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況下,其載機方案為:20架蘇-33戰斗機,15架卡-27反潛直升機,4架蘇-25UGT教練機和2架卡-29RLD預警直升機。
前蘇聯航母的發展可謂歷盡滄桑,在經過「莫斯科」和「基輔」兩代「准航母」之後,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動用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大約7000多個工廠、製造廠最終建成了「庫茲涅佐夫」號,圓了擁有大型航母的長久夢想。不幸的是,在千辛萬苦地催生出「庫」號之後,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再也沒有經濟能力來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庫」號後續艦「瓦良格」號被中止建造,待價而售;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毀,致使俄羅斯航母發展再遇重大挫折,「庫茲涅佐夫」號也只能成為一個生不逢時的「獨生子」。
基本性能參數:
排水量:滿載6.75萬噸
規格:全長999英尺,飛行甲板長999英尺,吃水34.3英尺
搭載機:12架SU-27B2側衛式戰斗機、12架MiG-29支點式戰斗機或12架SU-25蛙足式攻擊機或12架Yak-38/14鐵匠式戰斗機、15至18架Ka-27蝸牛式反潛直升機
主機:4具蒸氣渦輪機,4軸,航速32節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
在50年代,美國建造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被稱為「超級航空母艦」,但在服役過程中仍發現了一些不足,於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時,美國海軍對其進行了大幅度改進並連續建造了3艘,稱之為「小鷹」級,它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常規動力航母,這3艘航母的具體情況是:
第1艘「小鷹」號,CV-63,紐約造船廠建造,1956年12月27日開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
第2艘「星座」號,CV-64,紐約海軍船廠建造,1957年9月14日開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
第3艘「美國」號,CV-66,紐波特紐斯船廠建造,1961年1月9日開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8年10月30日退役。
2001年8月20日,「星座」號訪問香港。
「小鷹」級全長323.6米,寬39.6米,吃水11.4米,標准排水量61174噸,滿載排水量分別為81780噸、82583噸、83573噸,艦上載航空燃油5882噸。主機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鍋爐,總功率28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其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從底層到艦橋大約有18層樓高。飛行甲板以下分為10層,1~4層為燃料艙、淡水艙、彈葯艙和輪機艙;5、6層為水兵住艙、食品庫、餐廳和行政辦公室;7、8層為艦載機維修間、維修人員和雷達員的住艙;9、10層為機庫、戰斗值班室和飛行員餐廳。甲板以上的島式上層建築分為8層,自下向上依次為:消防、醫務、導彈人員住艙;工具、通信及電氣材料庫;軍官室;艦長及司令部人員、新聞人員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小鷹」級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彈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攔阻索和1道攔阻網;左舷1部升降機,右舷3部升降機。艦上共分為10個作戰部門,即:作戰、航空、航海、武器、輪機、醫務、牙醫、供應、安全和飛機維修,每個部門又下設若干個分隊,全艦編制5480人,其中艦員2930人,空勤2480人,航母戰斗群司令部人員70人。現在其艦載機聯隊為「標准型」配置。
「小鷹」級的防空武器為3座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3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對空雷達為SPS-49和SPS-48C/E,對海雷達為SPS-10F,導航雷達為LN-66和SPS-649,火控為6部MK-95。電子對抗為4座MK-36干擾箔條發射器和1部SLQ-36拖曳式魚雷誘餌。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肯尼迪」號,它是「小鷹」級的第4艘,但由於變化稍大一些,所以國外也將其單列為一級——「肯尼迪」級,其實它與「小鷹」級是相差無幾的。
⑹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的介紹
庫茲涅佐夫(1904—1974),二戰時期的蘇聯海軍總司令,軍事家,蘇聯海軍元帥。「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在斯大林晚年和赫魯曉夫時期曾兩度解除職務降級,為了紀念他,1991年服役的俄羅斯航母被命名為「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詳見詞條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⑺ 打敗拿破崙的獨眼俄國將軍是誰相關電影叫什麼
是:庫圖佐夫將軍
電影有:俄國拍的庫圖佐夫將軍http://www.dangdang.com/proct/6990/699003.shtml
其他
《滑鐵盧戰役》(Waterloo)
http://lib.verycd.com/2004/10/19/0000023683.html
⑻ 庫茲涅佐夫是誰啊
庫茲涅佐夫——令希特勒氣惱的將軍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1902-1974年),蘇聯海軍元帥。1919年參加紅軍,1932年畢業於海軍學院。1939年至1946年擔任蘇聯海軍人民委員和海軍總司令。蘇德戰爭中指揮海軍對德作戰,是蘇聯傑出將領之一。戰後一度被降職,1951年重返海軍帥位,任海軍部長。1955年晉升為海軍元帥,次年被撤職。
斯大林在用人問題上曾屢有失誤。然而,他對庫茲涅佐夫卻能「慧眼識珠」。
1929年7月26日,斯大林視察黑海艦隊,登上「紅色烏克蘭」號巡洋艦,突然,一個生龍活虎的小夥子--年僅27歲的值班軍官緊緊地抓住了他的視線。這位年輕人就是後來令希特勒氣惱難消的蘇聯海軍統帥庫茲涅佐夫。
當年秋天,庫茲涅佐夫進入海軍學院深造;1933年擔任蘇聯最大的巡洋艦「紅色高加索」號艦長;5年後開始指揮太平洋艦隊;1939年2月在蘇共第18次代表大會上,他就海軍問題的發言再次引起斯大林的特別注意,隨即被任命為海軍副人民委員,一個月後升任人民委員兼海軍總司令,時年不足37歲。
蘇德戰爭爆發不久,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相繼陷落。德軍距離莫斯科只有378公里了。就在這時,庫茲涅佐夫採取的一個大膽行動使納粹元首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
1941年8月初,蘇聯最高統帥部。庫茲涅佐夫將一張特製的波羅的海地圖攤開在斯大林面前。圖上,一條清晰的直線赫然畫在厄塞爾島與柏林之間。面對迷惑不解的斯大林,他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使用海軍航空兵轟炸柏林!
庫茲涅佐夫還沒說完,喜怒不形於色的斯大林一臉驚訝:提出這一建議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膽識!庫茲涅佐夫當然也清楚,執行這樣的任務必須挑選最勇敢的飛行員,帶上足夠多的燃油,採取最有利的飛行高度,充分利用飛機的最大活動半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投彈後都要毫不遲疑地沿直線返航,否則就只能在敵領土降落……但是,一旦轟炸成功,其意義將不可估量。這樣的冒險,值!
在詳細聽取了庫茲涅佐夫的說明和論證之後,斯大林銳利的目光掃視了這位年輕的海軍中將片刻,重重地點了點頭,囑咐說:「你要親自負責完成這個戰役!」
1941年8月7日夜。15架滿載油料和炸彈的飛機從厄塞爾島滑離跑道,直奔西南方向飛去。8日凌晨,第三帝國首都柏林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被戈培爾的宣傳搞得暈頭暈腦的觀察哨值班員們,連做夢都沒有想過他們的頭頂上會出現蘇聯飛機,當他們喋喋不休地發出信號,詢問「你們是哪個部隊的飛機?」「飛到哪裡去?」時15個「不速之客」已飛抵柏林市中心上空,將7500公斤炸彈投向了目標,隨即掉頭便走。返航途中,興奮的飛行員們已完全把敵人漫天搜索的探照燈,四處飛舞的高射炮彈拋在腦後。
首次轟炸柏林成功。接著又是9次行動。正為戰場上的勝利而興奮不已的希特勒遭此打擊,發出了野獸般的嚎叫;必須消滅蘇聯海軍!佔領蘇聯所有海軍基地!
蘇聯海軍沒有被消滅。相反,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它一共消滅了敵人水面艦艇1290艘,潛艇48艘。德軍甚至沒能從海上佔領蘇聯一個海軍基地。
庫茲涅佐夫的勇敢和果斷給他帶來巨大的榮譽。但其剛直不阿的性格又給他惹下不少麻煩。戰後不久,因有人誣告他和其他3名將軍向盟軍非法轉交有關魚雷的資料,庫茲涅佐夫受到了降職處罰。
⑼ 俄羅斯軍力那麼強大 為什麼只有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 號)
俄羅斯擁有的不只是一艘航空母艦這么簡單,其擁有一個完整的航空母艦編隊,除了航空母艦和搭載的各類飛機,還有配套的護衛艦、驅逐艦和補給艦等等,形成了一個可以獨立的作戰單位。而如果僅僅是擁有航空母艦,沒有搭載的作戰、偵察飛行器和配套的艦船,是不能形成完整的戰斗能力的,所以咱們的「遼寧號」航空母艦還只能作為訓練和科研(比如研發合適的搭載飛機)使用,不能投入作戰。再例如印度,雖然擁有不止一艘航空母艦,但都沒有形成完整的作戰編隊,其戰鬥力是無法同俄羅斯的這個航空母艦編隊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