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外國喜劇電影
《虎口脫險》
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大鬍子中隊長雷金納德被動物園管理員所救。而另外兩名士兵,也分別在油漆匠奧古斯德(布爾維爾 飾)和樂隊指揮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費內斯 飾)的幫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軍展開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揮和中隊長還是在浴室順利的會面,幾經輾轉,英國士兵終於接上了頭。幾個原本並不認識的人,就這樣結成了生死同盟,與敵人展開了鬥智斗勇的生死游戲。同時,也鬧出了不少溫情的笑話。他們用微薄的力量對抗嚴酷德軍,險相迭生,滑稽搞笑,為了逃出虎口,共同戰斗。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2. 一部二戰的德國喜劇電影
路易·德·菲奈斯的虎口脫險
3. 問央視電影頻道播出過的一部二戰背景喜劇片
英文名: To Be or Not to Be
中文名: 生死大逃亡
1936年,納粹軍隊佔領了萊茵蘭,一炮未發;1938年3月,佔領了奧地利,一炮未發;1939年佔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還是一炮未發。歐洲處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但波蘭的布朗斯基劇院卻忘記了他們的處境,仍然歌舞昇平。在演員們感覺到戰爭的威脅的時候,劇院的老闆兼主演的布朗斯基關心的只是他的戲劇和生意。而老闆娘,也是整個城市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忙著和他的情人飛行員安德烈約會。
但好景不長,在那不久,劇團接到了演出的禁令,因為他們的演出節目有反希特勒的內容。而飛行員安德烈也飛往英國繼續展開對納粹的戰斗,但因為軍人們的疏忽,一份印有他們親人朋友名字的名單落到了間諜薩蘭斯基教授的手裡。這封可能會摧毀波蘭抵抗運動組織的密信事關重大,安德烈受命回國處理此事。但因為安娜的名字在名單上,劇院也被牽扯進來。
於是一群舞台劇演員在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帶領下,同納粹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斗爭,並且通過他們的演出有力地支持著抵抗運動。為了妻子,布朗斯基冒著生命假扮成歐哈德上校,將間諜薩蘭斯基教授誆騙到蓋世太保辦公室(其實是他的劇院),想誘使他交出那份波蘭地下組織名單。教授起初不辨真偽,糊里糊塗將名單獻給了「他的德國朋友」。
然而,不明就裡的教授談起了布朗斯基與那名飛行員的「風流韻事」,布朗斯基妒火中燒,結果露出了馬腳。教授這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演員們處決了這個賣國賊。雖然事情由些許漏洞,但演員們還是十分賣力的扮演各自的角色。甚至假扮希特勒蒙騙過當地的納粹,最終,所有人乘坐飛機逃離了這個人間地獄。
精彩視點:
《生死大逃亡》改編自德國導演大師劉別謙曾經執導的著名黑色喜劇,開場戲乃公認的銀幕經典。本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台演員和納粹鬥智斗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保護了華沙地下抵抗組織,並且從納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脫。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恆聲,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脫險》。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詞,是男主角夢寐以求表演的內容,影片表達了導演對二戰的控訴。
4. 求助請教一部二戰的喜劇電影
是《拜見希特勒》吧?
新浪娛樂訊 據《明鏡》周刊24日報道,隨著第一部關於希特勒的喜劇的上映,德國電影業將在明年1月開辟出一塊新領域。猶太籍導演丹尼·雷維步影片《大獨裁者》導演查理·卓別林的後塵,在《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The Truly Truest Truth about Adolf Hitler)》中態度鮮明而無情地把希特勒描寫成一個尿床的吸毒者。
在這部影片中,希特勒因為在孩子時代遭受過虐,就讓世界遭受苦難。他喜歡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戰艦,總是尿床,性無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儀中。《拜見希特勒》吊足了觀眾胃口,預計在明年1月上映。它的出現符合德國境內新出現的處理納粹歷史的趨勢。奧利弗·西斯貝格推出的2004年影片《帝國的毀滅》是最早近距離揭露希特勒私人生活的影片之一。
就在幾年前,德國人製作的納粹鬧劇還使人感覺不可思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納粹時代德國人的相繼去世,一些人開始用新眼光審視過去的歷史。在瑞士出生的雷維想要模仿卓別林在1940執導的影片《大獨裁者》的風格,把一些半開玩笑的幽默因素加入到故事情節中。在《拜見希特勒》中,希特勒遭到父親毒打,於是燃起報復全世界的怒火。
雷維在2004年執導的喜劇片《尋找扎克》好評如潮,它用一種悲喜劇手法描寫大屠殺,講述了德國統一後的猶太人看到的一切。雷維在一份聲明裡表示:「我不想把一個人的憤世嫉俗以及心理上的怨聲載道表現在影片中。我覺得我們應該尊重現實。」在《拜見希特勒》中,喜劇演員海爾格·施奇內德飾演的希特勒在德國元首府匍匐爬行,像他的寵物狗「阿爾撒蒂安·蒲隆地」一樣咆哮個不停。蒲隆地不僅會向希特勒敬禮,還穿著一件納粹黨衛軍制服走來走去。
這部新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納粹時期的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還不放棄任何希望。戈培爾從一個集中營里叫來希特勒的前猶太籍表演指導阿道夫·格林巴姆,讓他打扮成這位獨裁者的樣子,到一個盛大集會上去鼓舞德國人。當瘦弱的格林巴姆進入元首府時,戈培爾對他說:「不要親自做出決定。」
納粹軍官擠滿了辦公室,舉起手臂興奮地高呼「萬歲,希特勒!」每隔幾秒就有一次舉手禮。格林巴姆殺死希特勒的計劃連續多次都以失敗告終,於是他辭去這位獨裁者表演指導的職務,最後還變成一個有點像精神病專家的人。他在一個偶然機會竟然發現一個秘密:希特勒從來都沒有博得嚴厲父親的喜歡,這一直都是他內心的一塊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辦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煩惱的童年往事。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幕:「我的父親曾經給我一個彈弓。他抬頭看了看,並對我說『殺死那隻鴿子!』我彈出子彈,死掉的鴿子落到他的腳上。父親說『真倒霉!』然後就憤然離開了。」這時眼淚從希特勒的臉上靜靜滑落。
影片的另一個畫面顯示,愛娃·布勞恩說「我不覺得你是元首」時,躺在她懷里的希特勒顯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結尾中,希特勒的理發師無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鬍子,使這位獨裁者火冒三丈。幾分鍾後,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氣去發表演講。
在所有這些喜劇情節的背後,雷維顯然在向人們傳達一個重要信息。他表示,他拍攝《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真相》的靈感來自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希特勒的不幸童年是他挑起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雷維說:「通過『治療專家』格林巴姆的角度分析希特勒是有事實依據的。長期以來我就納悶為什麼沒有人把他們間的這種微妙關系搬上銀幕或舞台。」
雷維認為喜劇比悲劇更有說服力更有力度。他曾批評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對大屠殺進行了現實描寫,反而更喜歡義大利著名喜劇電影巨子羅伯托·貝尼尼拍攝1997年影片《美麗人生》的手法。這是一部悲喜劇,講述了一名猶太籍男子在集中營里幫兒子逃生的故事。雷維表示:「貝尼尼從來不嘗試聲稱他對年代和悲劇的描寫是現實的,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主題。他把一個充滿詩意的故事放在集中營里,巧妙地說明了孩子的想像是無堅不摧的。」他還說,用幻想和荒誕故事可能更容易解釋納粹時代,「戲劇比悲劇更有說服力,它表達的一些事情是用真實而嚴肅的描寫所表達不出來的。」
最近幾年,對納粹時代的興趣在德國高漲,許多故事片、紀錄片和書籍都在探索這個血腥時代,其中有部分作品備受爭議。雖然德國最著名而有天賦的連環畫畫家和電影劇本作家瓦爾特·莫爾斯推出了一套描寫希特勒的熱門喜劇叢書,但是關於這位獨裁者的喜劇影片卻十分少見,這使許多電影人對這方面充滿了濃厚興趣。
影片《拜見希特勒》在柏林拍攝時引起轟動。在今年3月,雷維用一幅巨大的萬十字旗裝飾了柏林市中心盧斯特公園廣場,同時聘請了數百名臨時演員在影片結尾向它揮手並高呼「萬歲,希特勒!」過
5. 求一部關於二戰的喜劇電影
不屬於喜劇電影,而是驚險電影。是這一部:Night Train to Munich (1940)
6. 二戰期間的喜劇電影
與二戰有關的喜劇電影有《虎口脫險》、《光榮的日子》、《舉起手來》、《老爸上戰場》、《王中王》。
7. 求一部二戰幽默搞笑電影
是不是《義大利式戰爭》啊??
《義大利式戰爭》
導演:Luigi Scattini
編劇:Franco Castellano / Fulvio Lucisano
演員表:
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 Gen. von Kassler
Franco Franchi ...... Frank
Ciccio Ingrassia ... Joe Acampora
Martha Hyer ...... Lt. Inge Schultze
弗雷德·克拉克 Fred Clark ...... Gen. Zacharias
Barbara Loy ...... Inger
Franco Ressel ... Colonel Jaeger
Tommaso Alvieri
國家/地區: 義大利
語言:英語 / 義大利語
顏色:彩色
類型:喜劇
劇情簡介:
「二戰」時期,盟軍要實施安奇奧登陸計劃,迫於對一門叫安奇奧大炮的超級武器的忌憚,要派兩個精銳特工去摧毀這門大炮,結果兩個比較傻傻的人被派去了,最後經過一連串搞笑事件,陰差陽錯的最後完成了任務。
片段一:德國人在北非布置了一個陷阱,准備了一幅假的防禦工事地圖讓這二個士兵帶回去。他們卻陰差陽錯的拿走了真的地圖,最終贏得了戰役。
片段二:他們化裝成管道工潛入德軍在義大利的司令部,給他們衛生間的管道修得亂七八糟,把將軍淋了個落湯雞。將軍去換衣服,拉開抽屜發現一套新的軍服,於是洗頭洗臉准備換上新軍服的時候閉著眼把臉盆里的臟水倒進抽屜里了(櫃子旁邊有一個廢水桶)。那個將軍是最主要的一個配角,很有意思。到影片結束前1分鍾,都沒有一句台詞。最後說了一句「謝謝」。
片段三:德軍有一門超級大炮俯視著聯軍將要登陸的海灘。這二個士兵居然化裝成希特勒和隨從,去視察大炮,把大炮炸掉了。
8. 想找部老電影!描述的是二戰喜劇片!
是美國和義大利士兵,電影名為《異想天開大逃亡》 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Daddy? (1966)
9. 一個關於二戰題材的喜劇電影
虎口脫險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其中主演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是真正的喜劇藝術,天生被賦予濃厚的幽默感的法國人為我們奉獻了永遠的精神大餐。這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我們看完整部電影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死去,即使是被那個斗雞眼的德國機槍手打下來的自家飛行員,最後出現的身影也是飄搖的降落傘。戰爭很殘酷,但是認識戰爭未必需要殘酷的畫面。
本片當年曾創下法國最高票房紀錄,中譯版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
劇中人物
中隊長:雷金納德
中尉:彼得.庫寧漢
士兵:麥金拖什
油漆匠:奧古斯德.布衛
指揮: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劇團姑娘:朱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