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電影《生吃》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法國電影《生吃》的結局意思是女主角愛生吃肉原來是家族遺傳。
法國電影《生吃》的結局講述了姐姐趁妹妹醉的不省人事用停屍房裡的屍體逗弄妹妹,還拍成視頻傳給全校同學。妹妹發現後跑去找姐姐算賬,上演了一場姐妹互吃的好戲。最後出現了兩姐妹的父母,才發現他們愛生吃肉原來是家族遺傳,並不是電影開頭的素食主義者。
(1)法國三個世界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生吃》是由朱莉婭·杜可諾執導,加朗斯·莫里利爾、艾拉·朗夫、哈巴·奈·烏飛拉、勞倫特·盧卡斯等主演的恐怖片,該片於2016年5月14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成長於獸醫世家的女孩賈斯汀·尤斯蒂娜(加朗斯·莫里利爾 飾),在16歲那年進入獸醫學校就讀,但慢慢她發現這所學校根本就是一個殘酷、頹廢和危險的小世界。
而身為素食主義者的她,也在學校打破了家族禁忌,有了一次吃生肉的經歷,在這之後她發瘋似得愛上了這一口,在其內心深處真正的嗜血野獸也就此被喚醒。
❷ 電影 血色月亮 顫栗 結局是什麼意思看不懂
血色月亮(顫栗)結局:
一切都是那個小姑娘乾的,所謂的殺人犯只是小姑娘的心裡想出來的,小姑娘是人格分裂患者,她喜歡她的同學,處於嫉妒、吃醋心理,開始殺人(同性戀……)。我開始也沒想到,到最後居然女主就是那個殺人狂,是自己精神分裂出來一個殺人的男子形象。
PS:你平時要去多看看一些電影愛好者的點評,結合一下,自然會有收獲的!
❸ 電影《故事中的故事》 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看不懂
《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黑暗童話類型的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講述的是慾望與代價。
第一個故事便是總懷不上孩子的皇後渴望孕育胎兒,國王聽信巫師的話前往捕殺海豹,雖成功獵殺,自己卻葬身海豹之手,後用處女女僕來烹制海豹的心臟,皇後吃下之後當晚便產下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男嬰,與此同時,那名處女也生下與之一模一樣的男嬰,長大後,血緣的相互吸引讓他們成為朋友,皇後難以忍受自己兒子脫離自己的掌控,想將其分開,卻在小山洞中被自己的兒子埃利阿斯所殺。這是母愛的悲劇。
每個故事都荒誕離奇,不能用常理來解釋,本以為三個故事各不相關,但影片的最後看似圓滿的結局將三個國家、不同故事中的人串聯在一起,以一個在宮殿頂上走鋼絲的人保持平衡為終,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其實三個故事並非沒有聯系,它們都在訴說著人性的荒誕與誇張,每個故事的主人公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總會付出代價,代價與慾望這一微妙的關系,最終都會以失衡結束。
❹ 2013電影版悲慘世界結局代表了什麼時代的法國
結尾是在天堂的美好景象了,因為冉阿讓最後去世了,芳汀來接他上天堂的.最後出現的人,都是已經犧牲了的革命者
❺ 結尾出乎意料的懸疑電影不要太血腥
應該是那些你猜不到結局的電影……
《記憶的碎片》獨特的倒敘表現手法,一遍永遠不夠……
《致命ID》,約翰庫薩克,我只想說你真的是劇情片的高產戶!!
《萬能鑰匙》看過以後回味無窮!~真正做到讓人後怕的電影!
《致命魔術》重磅推薦!!!這部片子無論是從製作到編劇都堪稱經典,它給你的驚喜是一直貫穿於整個電影之中,不僅僅是結局!!而且男主角長得很有貴族氣質~
《絕命調查》又叫《命懸一線》凱特溫斯萊特和凱文•斯帕西影帝影後聯手打造,及其非常絕對好看!結局已經不能用意外來形容!不但劇情經典,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的節奏掌握的極好!緊湊而且環環深入……愛死推薦這部電影的朋友了!!
《盜夢空間》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帶著觀眾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網路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
《心慌方》系列又稱《異次元殺陣》,有點老的系列懸疑片,還是一個記者姐姐介紹我看的,不過編劇真的很贊,讓人絕望的編排!!
《生死停留》看一遍不太好懂的電影,關於靈魂的電影!~看懂了就會有想流淚的沖動~
《孤兒怨》讓人心顫的結局,讓心驚嘆的演技!!重磅推薦,看完你一定不後悔!!~
《小島驚魂》很好很經典,個人覺得是妮可基德曼最巔峰的片子了!!
《禁閉島》經典之極……萊昂納多演技大爆發!
《寂靜嶺》很經典的恐怖片,根據游戲改編~看完之後,那警報聲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消散……
《如月疑雲》很別致的一部懸疑片,整部片子兩個小時完全是由五個男人在一間屋子裡的對話推進的!抽絲剝繭,層層揭秘,個人覺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尾的部分稍顯拖沓~~
《殺人回憶》結局很讓人壓抑……片子整體感覺真的挺不錯的!~
《迷霧》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在於結局,看慣了英雄主義的大團圓,這樣的獨樹一幟的反英雄主義的結局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否則這部電影只會淪為一部二流的科幻片……
《八面埋伏》又名《死亡特訓》,情節緊湊,氣氛營造比較成功,有點「死神來了」的feel,不過跟過程比起來結局不算是亮點~~
《火柴人》大愛尼古拉斯凱奇~~結局確實沒猜到,不過個人感覺前面的鋪陳實在是長了一點~~
《神秘窗》影片再次證明史蒂芬.金是永遠不會讓人失望的!~而德普顯然是錦上添花!
《不請自來》,沒看過簡介你永遠猜不到結局,結局讓人心中一緊!根據韓國電影原著「薔花紅蓮」改編,據說韓國的更加可怕……
《致命游戲》又名《心理游戲》極度感謝推薦這部電影的朋友!!偉大的結局,偉大的史蒂芬金……在看過眾多此類型片之後結局依然把我驚呆了……重磅推薦!!!!
《搏擊俱樂部》偉大的編劇,偉大的電影!
《貓鼠游戲》又叫《逍遙法外》萊昂納多與湯姆漢克斯的鬥智斗勇,大愛漢克斯!!!重磅推薦!~
《完美陌生人》我承認這部電影我確實沒有猜到結局~~!建議大家看第二遍,否則會錯過很多精彩的細節!~!
《水果硬糖》絕對的心理折磨,心理暗示!!~
《終極面試》禁閉密室懸疑片,還不錯哦~
《假面》鏡頭剪輯相當精彩炫目!結局意外之極~~愛死這部電影了!!重磅推薦!!!
《魔術師》雖然猜到了結局,但是還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總的來說懸念設計還是不錯的!~諾頓依然那麼帥!
《老男孩》韓國經典劇情片,看到結束才能領悟深意!~
逃之夭夭》很精彩的一部片子!~~最後才恍然大悟!法國的此類影片確實和美國的風格大不相同,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說這部電影結局意外得「很有氣質」!PS:蘇菲瑪索美呆了……
《十二宮殺手》大衛.芬奇繼《七宗罪》《致命游戲》《搏擊俱樂部》之後的又一犯罪懸疑片,根據真實案件改編,不過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的成就並沒有超過前三部~片子2個小時40分鍾,略嫌拖沓,最後依然有很多的謎題沒有解開,看到結尾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天才雷普利》馬特達蒙的表演令人叫絕!人物的復雜多層次性格把握的恰到好處!還有「驚艷」的裘德洛!希臘雕像般俊美的臉龐簡直迷倒萬千影迷!~~
《黑暗侵襲》個人覺得太過血腥了,但是全女性視角還是比較獨特的~結局也比較意外!~
《天使與魔鬼》《達芬奇密碼》的前傳,漢克斯雖然已有斑斑白發,但依然魅力無窮!!~
《七宗罪》經典是犯罪心理電影!!結尾很完美!~~
《捉迷藏》結局差點讓我窒息!!如此經典的恐怖片~~小范寧是這部片子的全部!
《賽末點》伍迪艾倫的電影總有著他獨特的風格,電影中一如既往的有他的御用演員斯嘉麗約翰遜~
《達芬奇密碼》漢克斯,你為什麼演什麼就像什麼呢?
《1408》,雖然沒有嚇到我,但是史蒂芬.金的電影還是要頂一下哦!~還有牛B的約翰庫薩克!!!
《靈異第六感》一直是恐怖片的代表之作,經典之作!
《七磅》開頭所有人都看不懂,但是請堅持到最後,你會深深地感動!
《人骨拼圖》丹澤爾.華盛頓,朱莉早期作品,常常與《七宗罪》相提並論,但是個人認為和七宗罪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但是演技依然沒話說~~
《黑洞頻率》出人意料的結局,體現父愛的偉大,結尾處讓人緊張的流冷汗……重磅推薦!!
《死亡錄像》最為絕望的恐怖片!~
《風聲》中國電影的驕傲,原來中國的編劇也可以寫出這么出色的懸疑片,中國電影在崛起!
《沉默的羔羊》心理電影的經典之作!膜拜……
《閃靈》被推薦看的,結局真的很朦朧!~
《亂戰》前80分鍾是普通的貓捉老鼠,後13分鍾懸疑出現了……中間就猜到了結局,感覺就是一部動作版的《非常嫌疑犯》……不過也算得是警匪片中的佼佼者了!
《羅生門》50年代的片子,黑白、粗糙、純朴但是直指人性!黑澤明的表現手法獨特有力,深刻的揭示人性中赤裸裸的懦弱和謊言,如今「羅生門」這個詞已經可以用於直接表達一種社會現象~可見這部年代久遠的片子對後世的影響!
《電鋸驚魂》很牛的結局……
《非常嫌疑犯》這樣的片子誰能不喜歡~
《魔鬼代言人》基努里維斯的經典之作!!~
《肖申克的救贖》無需多言的經典!
《一級恐懼》結尾雖然很出人意料,但是略顯草率~
《傷城》突然間想到這種類型的片子國產的不止《風聲》一部,還有一部更早的,我高中畢業的時候看的這部《傷城》劉偉強的片子一貫很商業,但是卻商業的很有內涵!~ps:金城武帥得很犀利!!
《通緝令》看得出導演在盡力創造一個令人驚嘆的結尾,但是卻讓人感覺到一絲牽強,不過總的來看,還是一部不錯的動作電影!
《死神來了》系列,個人受不大了裡面的各種血腥~~不過不得不承認編劇要想出各種令人咋舌的死法真的挺不容易的……結局真的很絕望……
《精神病患者》天才希區柯克的經典代表作,驚悚文藝類影片的鼻祖,驚悚片的開山之作!!喜歡劇情片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看過之後,你會發現之後美國很多恐怖片和劇情片對結局的處理都是模仿這部片子的!
《我是傳奇》在音像店裡和人偶說話的片段看得讓人心痛,那是多麼深刻的孤獨啊!!唯一不足的是結尾稍顯草率~
《香水》極度的浪漫主義!極度的震撼……
空房間》一部奇特的電影~男女主角沒有一句台詞!展現了極度寂寞的心靈~結局意味深長……沒有台詞的表現顯示出導演的鏡頭語言的敘事功力不淺!
《返老還童》很新奇的構思!~特別是結局,男主角退化成嬰兒死在垂垂老矣的愛人懷中……頓時無言!
《守法公民》~又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電影,看這樣的電影總是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黑天鵝》
為了完美,人們到底要付出多少?這個女主角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的小女孩,那從小就完美的長相,長大後依然無可挑剔。2010最後一個驚悚懸疑片,期待2011有更多的精彩。
《身後事》
又一部讓人瘋掉的劇情,到底女主角死還是沒死?擦亮你的眼睛。
《重生男人》
沒了器官怎麼辦?買。沒錢怎麼辦?貸款。還不上怎麼辦?等死。很像房奴哦。
結局很帥呆,讓人浮想一片……
《克洛伊》
是背叛還是信任?情感懸念片,經典。
《活埋》
能出去?不能出去?能出去……從頭到尾不斷的讓你改變想法,這貨真的只是一個人,整部電影就一個人。絕對小成本,大劇情。大贊!看的我一路憋得慌,好像跟主人公埋一起了是的。
不過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是生活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的狹小世界之中呢?
❻ 求法國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的觀後感 2000字左右 需要2篇...謝謝大蝦們...急要...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稱是「專業的悲觀主義者」,他的悲觀在於深刻的懷疑與反思,而他的專業則體現在他懷疑與反思的是人類精神世界永恆的困惑。《三色》探討的是三色所象徵的自由平等與博愛,導演沒有從政治、社會的角度出發,卻是著眼於現代社會個體生命的細微感受,憂傷或歡喜,屈辱或尊嚴,低頭神傷或淚眼朦朧隔窗相望的的姿勢,都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或有可能經歷的細小感觸。
藍色象徵著自由,失去親人的朱莉失去了家庭同時也失去了義務,生活優渥,沒有責任,有著新鮮愛情的無限可能。這樣的朱莉理所當然是完全自由的,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卻向我們展示隨這自由而生的束縛,他探討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缺失:朱莉被往日的情感與記憶所囚困,無法脫身,她所作的所有便是無所作為,她拒絕去墓地,拒絕看舊照片,扔掉亡夫留下的曲譜,拒絕知道有關亡夫的消息,甚至拒絕哭泣。婆婆與她擁抱,那麼用力地哭泣,朱莉問她為什麼這樣哭泣,她說,因為你不哭。
「在某種意義上,朱麗處於靜態的處境,她不停地等,等待一些事情發生變化。她極度脆弱——因為她決定這樣——因此某種意義上,電影只好追隨她,跟隨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舉止。」
白色代表著另一個美好而具有魔力的字眼:平等。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中個體地位不平等的故事,卻是為了質疑平等對純粹情感關系的必要性。正如芝華士的廣告語無比狂妄卻又無比真實地叫囂的那樣,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又是一個令人心驚肉跳不敢正視的事實。卡洛爾因性無能而被妻子拋棄,對妻子的愛令他受盡侮辱,當他偶然發財之時,不僅性能力重新恢復,妻子的愛也隨之而來。愛情彷彿由財富與生理條件的平衡為前提,一旦失去平衡,愛情就變成一場沉重的災難砸將下來。
紅色的主題是博愛。瓦倫丁像傳說中的天使的那樣,美麗而善良,一心想為別人著想。只是,「她一直從自己的角度來為別人著想」。一場車禍讓她結識了一直坐在屋子裡竊聽電話的脾氣古怪的老法官。老法官偏激的行為觀點對於瓦倫丁生命中一直堅持的愛的原則無疑是一場沖擊。哲學家都有點多慮,基耶斯洛夫斯基也一樣,他被一個問題苦苦困擾,「我們自己有些東西可以付出的這個事實中就有美的東西存在,可如果我們的付出是為了給自己更好的評價,那麼這種美就有了瑕疵。這種美純潔嗎?或者是有點被破壞了?」瓦倫丁無疑就是這個充滿矛盾與不確定的美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疑問與希望。最終瓦倫丁逐漸理解了老法官,老法官也受其愛的感召,決然地作出了自我檢舉的決定。
自由平等和博愛是現代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哲學家劉小楓稱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對個體命運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視現代社會中破損的個人道德感覺」,其敘事思想「緊緊盯著不放的個體生命的偶在與道德的關系問題,乃是現代性的基本問題」。然而影片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卻又是從這三者的反面開始的。可以說,他所探討的,都是這三個誘人字眼在現實生活中的缺失及其存在的可能。
光影總如水。朱莉在受傷時總躲進藍色的游泳池,讓水淹沒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無法拋棄記憶。因此無法自由。
因為音樂一直在響,音樂響起,記憶重生,畫面在瞬時變成寂靜無聲的漆黑,時間靜止。只有音樂一直在響,最終終於變成恢宏壯大的合唱,每個人在音符的流轉里各自生活,微笑或若有所失,做愛或靜靜死去,所有人的人生都變成朱莉生命的一部分,朱莉的眼淚終於可以靜靜流下。之前朱莉的任何作為都無法到達自由,順應內心的聲音而生活是不可能的,你所能做的,只是順應生活本身。愛是囚牢還是自由?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電影最後庄嚴而偉大的音樂中向我們提出的問題。
在《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講述了一個關於平等的故事,但平等並非真正的表現主題,這是一個取得平等的故事,是關於報復的故事。他相信我們應該追求平等,但要明白永遠不會完全實現。歌德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又有何決定?一個人從小的生活環境與他有生以來的境遇。這些又豈能是平等如流水線上的產品。每個人大概生來就各有其命運了:生理有所區別,生活的環境也各有差別。有如原本電腦被安裝上不同的操作系統,一個個原本應該沒有差別的肉體被社會倫理安插進不同的靈魂。更諻論在政治經濟因素的作用下,脆弱的情感更有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在《白》中,愛情中個體的尊嚴完全與愛情無關而與愛情之外的東西如性能力與金錢有關。因不平等而生的屈辱感,卻才是愛情的真正面貌。不平等的愛情,或者愛情的不平等,才是永恆平等的東西——對所有人,所有愛情。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說的不是平等的重要性,而是不平等的無法改變。
基耶斯洛夫斯基說,《紅》的真正主題是,「人們有時候會不會生錯時代?」「我們可能修正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究竟什麼對於他人才是合適的,是讓他遵從自己的意志墮落向死亡的深淵,還是讓他得救卻以放棄自己的選擇屈從於他人的意志為代價?沒有誰可以是那個上帝,可以代別人思考,代別人做出選擇。而站在大眾所認為的正義的立場改變他人,是否又是一種對他人自由權利的褻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觀在這里暫時止步,他給了《紅》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在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與懷疑之外表達了對人性的堅定信仰。
「在不計其數的撥、插、按以及諸如此類的動作中,攝影師按快門的發明尤其富有成效。用手指觸一下快門就能將一個事件永久地固定下來。照相機賦予了瞬間一種追憶性的震驚。這種觸覺經驗同視覺經驗聯合在一起,就像報紙廣告或大城市交通給人的感覺一樣。在其中穿行便會給個體帶來一系列驚恐與碰撞。在危險的十字路口,一系列神經緊張會像電流沖擊一樣急地通過體內。波德萊爾說一個人扎進大眾人流中就像扎進蓄電池中。不久,為了描述驚顫經驗,他稱這種人為「一個裝備著意識的萬花筒(kaleidoskop)」。當坡(愛倫•坡)的「過往行人」還顯得漫無目標地東張西望時,當今的行人卻是為了遵照交通指示而不得不這樣做。因而,技術迫使人的感覺中樞屈從於一種復雜的訓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對新刺激的急切需要使電影得以誕生。在電影里,驚顫式的感知成了一個有效的形式原則。那種在流水作業的傳送帶上決定生產節奏的東西正式電影得以立足的基礎所在。」
本雅明的這段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貌似沉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的美學特質。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里,主要進行敘事的不是故事情節,而是人物內心世界與外界發生碰撞所產生的「驚顫式的感知」。這一點在《藍》中表現得尤為出色。
藍色的光閃耀在朱莉的臉孔上,有一種使人心驚肉跳的憂郁。波德萊爾說憂郁即美。藍色的光閃耀在朱莉的臉孔上,如同小女孩死之前手中飛揚的棒棒糖紙的光芒閃耀在風中,沈從文說殘忍是一種美。這美的殘忍的光變成一道沉重的陰影,使朱莉無法從往事中脫身。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藍色光芒經常是很突然地就閃耀在朱莉的臉上,這突兀的晃動的光芒,正象徵了朱莉內心情感的顫抖。自由。自由何在。自由,自由是沒有東西可失去的代名詞。
此外,在《三色》中玻璃與玻璃的反光成為一個重要的隱喻。無數的玻璃,玻璃與玻璃的反光,這脆弱而堅強的透明而無法逾越的物質正有如影片中每一個人的內心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玻璃那種混合了脆弱與堅硬的特質正很恰當地揭示出了人物敏感而矛盾的內心。人物內心情感的隱喻表達與技術手法的完美結合保證了「驚顫式的感知」的「驚顫」度,給觀眾以一種心靈上的沖擊力。
「三部電影講述的都是一些有某種知覺或感覺的人,一些有魅力的人。」事實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許多電影都是以這種知覺或感覺為基礎的,「驚顫式的感知」可以說是整個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的價值所在。這種奇異的感知既是電影的表現內容,又是電影與它的觀眾之間發生感應與傳遞情緒的基礎。比如那一部《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鏡子、窗戶上、門上和汽車上的玻璃的反光與折射中的「鏡中」維羅尼卡與現實中的維羅尼卡同時存在,電影中的人物被一種奇異的心靈感應主導著命運,而光影班駁,金黃色的溫暖色調里,我們內心最隱秘的部分,也被一種熟悉而奇異的憂傷與溫暖圍繞,那新鮮的柔嫩的顫抖的感覺,如靈魂的存在般神秘敏感。
這種「驚顫式的感知」存在於電影人物心靈之中的同時存在於觀眾與電影人物之間,成為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中最終完成它的表達的最後關鍵。即基耶斯洛夫斯基選取了我們每個人生命和思想中共同存在的最細小最敏感的情感樣本,當我們被電影中的人物所感動,也即產生共鳴式的驚顫感知之時,我們其實是被自己感動了。正因為如此,劉小楓才敘說自己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過世時,感到「思想的在世孤單」。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有如我們思想世界裡一位不可失去的生活同伴,他的電影熨貼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孤單靈魂,光影之間令我們感受到一點細小卻灼熱的溫暖直抵靈魂深處。而無疑,《三色》正是他眾多作品中人文關懷的出色代表。
❼ 求!!!寂靜嶺電影的深刻分析
寂靜嶺之正解【原創】
首先一點,想要搞清楚寂靜嶺世界就得明白它的「三元」世界觀。。。也就是說,寂靜嶺在某些神秘力量(後面再說)的促使下,已經有了3個平行的世界。分別是:正常世界(就是你天天呆著的世界,影片中那個所謂「黃澄澄」的、都是正常人的世界)、表世界(那個大霧彌漫、都是廢墟的世界)、里世界(那個黑乎乎的、都是鐵絲和血跡、有很多兇猛怪物、電影中警報響後的世界)。這個「三元」世界觀組成的寂靜嶺概念是這個游戲的基礎,但在游戲中表現得比較晦澀、難懂,但在多年的SH游戲玩家的交流和官方的認證下,以初步定性~
記得好萊屋的影評看後都說這片子相當的晦澀、世界觀相當的新穎~其實這只是把游戲中的概念照版過來而已,而且電影中大量的三個世界的穿插、交織,和那個男的在真實世界裡已經能夠感受到他妻子的存在(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懂平行世界的都知道,平行世界間只是時間軸相同,並不會有交點的),我個人覺得這已經褻瀆了寂靜嶺的晦澀風格,但為了照顧大部分連黑客帝國這種「二元」世界觀都不懂的影迷,這還是可以接受的。
應大部分小白白們不懂結尾是什麼意思,想先了解結尾的意思,我就先解釋結尾吧。
首先露絲帶著她的女兒(其實這里也有很多蹊蹺的東西,後面講)飛出懸崖,走上回家的路,有沒有發現這里有很多細節是在暗示你,這里依然是表世界:路上依然都是大霧,來時的那個熱鬧的加油站凄涼無人,另一面丈夫的世界卻還「黃澄澄」的、還下著雨。。。你可能會問了,寂靜嶺表世界不也有人嗎?那些人其實是被神秘力量(也就是艾麗絲與她的黑暗搭檔「簽約」後所得到的力量)拉進表世界的。同理:艾麗絲感受到露絲的到來(與她的女兒一起),所以防出能量把她們拉了進來,因為這種能量是區域性的,所以那個女警也被拉了進來。。。。也就是說表世界來回就這么幾個人(後面還被艾麗絲趕盡殺絕了=。=)而已。。。。。。轉回話題:她們回到了家裡,其實那也只是空無一人的表世界之家罷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局呢?其實這都是艾麗絲的意願罷了。。。。。前面說過,露絲在孤兒院收養的女兒莎仁其實是艾麗絲的善良一面的誕生體,而結尾時露絲讓女兒閉上眼睛,但她還是睜開了,也就這一刻,她與黑暗體對視力的這一刻,善良體(莎仁)與黑暗體結合了,重新成為了艾麗絲。。。這也是為什麼後面黑暗體和艾麗絲都未出現的原因了。。。。而艾麗絲覺得她的母親達琳當年並沒有完全盡了母親的職責、自己也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母愛,而相較之下,露絲的強大的母愛更讓艾麗絲欣賞,所以後來莎仁的表情和行為都有些怪,這才是真正的艾麗絲。。。。她為了獨享母愛就把表世界延伸了出去,直到家中~這一切就是結局形成的原因。。。。。。。。。但仍然有比較激進的人懶得聽這些所謂的「胡扯」,只問一句話:到底死沒死呀???要問這個問題的話,只能說明你層次太低了,但你非要得到個答案的話,我只能說:即沒有死,也不能說是活著的。。。。(1)要說她死了,在真實世界卻沒有她的屍體,而她也確實在表世界活著的。(2)要說她活著,她也永遠回不到真實世界(除非艾麗絲願意這樣做)。(3)她在教堂里被那個可惡的女教主一刀桶穿了左鎖骨處(離心臟比較近,看她的出血情況應該是桶到了大動脈),而因為艾麗絲的力量又活了過來,從這一點說,她的命其實已經是艾麗絲的了~
【1號補充】廁所里的怪物
有人不明白女主角在學校廁所裡面看到的那個所謂的"獻祭者"是什麼意思...其實,他就是那個在後面艾麗絲回憶中被眾多學生追趕到廁所後,廁所中那個把她弓雖女幹了的清潔工(=.=在門口有N多學生的情況下)...所以艾麗絲對他的怨恨由為突出,在她擁有了力量(黑暗搭檔)之後,第一個就把他給殘忍地殺掉了,就在那個回憶中的那個廁所里.....而在表世界中他屍體所擺的姿勢也比較像在XX..里世界裡,他行進(爬行..)中在不停的"吐舌頭",這一點更好理解,因為這是標準的"性暗示"動作(在學術中和各種H中都得到公認的)~至於實在這方面不懂的,只能說明你太純潔了,就不支持你進行深挖了..
還有的人問:女主角怎麼知道他嘴裡面有那塊刻著"酒店"(本人不怎麼會英文,就直接翻譯了哦~)的石頭呢?本人覺得:(1)那個藍衣服的小孩(其實是艾麗絲所釋放的幻影,用來給女主角提供線索的,所以忽隱忽現的,是艾麗絲小時侯的形象)把她指引到這來,肯定有原因,所以女主角要查看一下(2)可能是後面的話有什麼暗示(再次重聲:英語不太好..) (3)游戲中的人物也都喜歡沒事亂翻的,說不定有什麼好東東等我呢~不過要去翻死人嘴裡嘛,那就......=.=
【2號補充】經典台詞
"這是你的選擇..."黑暗體對露絲提出"WHY ME?"(為什麼是我?)的問題時,一句短而經典的回答..."It's your chooes!"(好象拼錯了...=.=~)
對,這確實是露絲的選擇,她在教堂里曾經對那個女警說:"當我第一眼看到莎仁(善良體)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她."...露絲選擇了莎仁,也就等同於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因為莎認總會有這么一天要回到SILENT HILL,這是無法阻止和更改的~是露絲自己選擇的命運.....
"媽媽是孩子眼中的上帝."在艾麗絲完成了復仇之後,沒有被殺死的達琳默默的提問:"為什麼我沒有被殺死?"露死輕聲地這么回答~.....當年在教會要將僅因為沒有父親就被裁決為惡魔艾麗絲"凈化"(就是一把火燒掉而已)時,達琳親手把艾麗絲交給了他們,這讓艾麗絲後來很是憤慨~盡管在執行"凈化"時達琳也沖出來想要阻止,但她的行動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最後還是上天幫助了艾麗絲,鐵架給塌了)....但最後艾麗絲還是沒有將她生母達琳殺死,也許達琳此時也覺得自己該死,因為她沒有意識到,艾麗絲對自己還是有"愛"的;這也是為什麼達琳在前面從來沒進教堂也不會被裡世界的怪物殺掉的原因,因為艾麗絲不想讓她的母親達琳死,至少不是被自己親手殺死~....
【3號補充】怪物內涵
再次重聲:寂靜嶺是一個很有人文內涵的有血有肉的地方,並非一般歐美的暴力美學....它的每一個設置.每一個細節.都不是憑空而出(大部分其他的血腥恐怖片都是這樣),而是有其道理的.....在此引用一位哲學家的話:"凡是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黑格爾
三角頭:寂靜嶺游戲中被公認的最具代表性怪物.肌肉身材,手拿大刀,三角鐵頭(有槍也沒法打暴頭了..)~這個形象就已經代表了艾麗絲心中最陰暗\冷酷\暴力和極度的怨恨的一面.....而它那最富個性的三角頭卻不能被眾人所理解,所以我來簡單解釋一下:(1)學過心理學的人應該知道,三角形代表著暴力(或暴力傾向),而又把三角形作為它的頭就說明了這個怪物的頭腦中是充滿了暴力\別無他物...(2)三角頭又代表了神秘(如金字塔等),在游戲中也確實這樣.每次它的出現就會暗示些東西或者代表著某段劇情的高潮的到來....所以它的出現總是背負著很多"重大"任務的~
護士怪:艾麗絲燒傷後,"她極度的恐懼漸漸轉變為巨大的怨恨."(引用電影中的一段話)所以她燒傷後對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敵意,而此時可憐的護士是離她最近的人,所以護士的形象也自然而然的出現為可怖的形態(也就是怪物)...具體可以參考電影中LISA(那個紅衣護士)"白眼"成因~
聖甲蟲:這個嘛...不太好說,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艾麗絲燒傷後在不能動彈的情況下,被某種甲蟲所咬傷,所以也被物質化(依附寂靜嶺或者說是黑暗體的力量把某種意念中或潛意識中的東西具體化,成為可見體)了~
【4號補充】(再不補第①面就沒位置啦~)邪教的力量?
有的人提問:為什麼艾麗絲的黑暗力量(里世界)波及不到教堂內呢?
這個問題嘛~我自己也想了一段時間~如果游戲中這么問還好回答些,因為其中的大部分疑問已得到解答(有SH3的功勞)~而在宗教這方面,電影已經把游戲中的原本改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只能從新推理~
(本推理純屬個人推理,如有雷同實屬→抄襲)
(1)屋外就是里世界,而屋內卻一點也不受影響,而且在教主(不是里教主...)的帶領下進行祈禱後就恢復了表世界,可能這種邪教確實有某種力量在保護著(個人覺得這種可能不太大)~(2)根據信仰的力量(並非專指這種邪教)一說,與寂靜嶺心魔論~因為眾信徒虔誠地堅貞地信任著這種邪教的力量能夠保護他們,而且這種信仰的中心點就在教堂內,所以堅定的信仰動搖了里世界的力量,而虔誠的禱告便暫時性的驅逐了里世界~...這種觀點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很符合游戲中的觀點~(3)因為電影中表裡世界都是艾麗絲所創造的~所以教堂這個僻護點艾麗絲也應該是可以控制的(就類似於她可以控制里世界不傷害達琳一樣),而一次性把這些仇人殺掉的話,艾麗絲還覺得有點不爽(BT了=.=...).所以搞出這么個地方來慢慢玩弄這些人,讓他們天天陷入死亡的巨大恐懼中,讓他們身心具疲,心理崩潰(不過因為有信仰,才沒有太快崩潰)...這樣會讓艾麗絲得到更大的"滿足"~
幾次分析中,惟有這次的個人觀點比較濃重,所以錯誤可能存在,若有意見,敬請提出~~有三個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問題上面還未定性,不過定性後也不會超出這個范圍的吧?~呵呵!
【5號補充】邪教教主--克雷絲
這個人物嘛~個人覺得沒什麼好說的,因為這是電影改編後新加上的.所以就完全沒有游戲中那個教主達麗娜(艾麗絲的母親)那麼神秘,擁有強大的力量(游戲中表世界是教主製造的,里世界才是艾麗絲創造用來躲避母親)~所以這么說來,電影把宗教這方面就不止是"一筆帶過"了..而是大幅度削弱了~由主動轉變為被動了~
而這個教主本人呢,可以這么說吧~是一點能力也沒有滴,他只能像我們國內滴一位著名邪教教主李某人(簡稱李教主~...=.=?里教主?...)一樣,搞些神神秘秘的東西來迷惑眾人....根據我4號補充"宗教力量的"第(2)種說法,她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聚攏人心罷了~並無真正實力...
正像露絲大聲對克雷絲說的那樣:"你只是把所有你所害怕的人都燒死而已."
❽ 法國電影兩小無猜的最後結局
結局他們死了,混泥土地下深深的埋葬,也算是他們最後的游戲。結局是如果那天男的說愛她了,沒有讓她上那輛公交車而是吻她了,如果那天在婚禮上說NO瞭然後吻她了,如果那天在軌道上吻她了,如果那天在雨中吻她了,那麼他們就會躺在沙灘上接吻,就不會兩個人死在混泥土裡了。
《兩小無猜》是楊·塞謬爾執導的一部法國電影,吉約姆·卡內、瑪麗昂·歌迪亞、吉爾·勒盧什主演。影片於2003年9月17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失去母親的小男孩朱利安遇見了新搬家來的波蘭小女孩蘇菲,從年少到成人,彼此相愛卻不敢說出來的愛情悲劇。
《兩小無猜》是楊·塞謬爾執導的一部法國電影,吉約姆·卡內、瑪麗昂·歌迪亞、吉爾·勒盧什主演。影片於2003年9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失去母親的小男孩朱利安遇見了新搬家來的波蘭小女孩蘇菲,從年少到成人,彼此相愛卻不敢說出來的愛情悲劇。
楊·塞謬爾是廣告界的知名導演,出身自演藝家庭,畢業於電影學院。楊·塞謬爾畫了10年插畫才進軍影壇,2003年便以處女作《兩小無猜》一炮而紅,禪聯歐洲數周票房冠軍。
好萊塢曾多次主動上門合作,他卻婉拒了《納尼亞傳奇:賈斯潘王子》、《本傑明的奇幻旅程》等多部電影,楊·塞謬爾認為,他更認清自己的位子和角色,「當你身在好萊塢,每天都會有劇本和機會,當中有好的、有不好的,但他們是製作人主導的電影。」楊·塞謬爾承認,自己是無可救葯的浪漫主義者。
❾ 法國電影兩小無猜的結局設置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結局是,男主角被足球隊員一拳打死了,其實後來回過氣來只是女主角的幻想。然後女主角抱著已經死去的男主跳到混泥土中一起去死了。不然既然男主被一拳打暈後回過神來又怎麼可能兩人不能在一起呢?
最後的兩個老人只是表明了另一種結局。如果他們兩個互相坦誠一點的話,他們就會像那兩個老人一樣幸福地生活下去了。
❿ 有一個電影,叫做什麼世界,共三個字的
逆世界 (2012)
導演: 朱安·索蘭納
編劇: 朱安·索蘭納 / 聖地亞哥·阿米格瑞納 / Pierre Magny
主演: 克斯汀·鄧斯特 / 吉姆·斯特吉斯 / 蒂莫西·斯波 / 詹姆斯·基德尼 / 布魯·曼庫馬 / Nicholas Rose / 瓦拉斯塔·瓦拉納 / 凱特·特羅特 / Holly O'Brien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3-07(中國大陸) / 2012-08-22(哈薩克) / 2013-05-01(法國)
片長: 114分鍾 / 108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顛倒世界(台) / 逆天奇緣(港) / 翻天尋愛 / 交替空間 / 逆天尋愛 / 逆世界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