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二次大站,有個俄羅斯狙擊手,那人很厲害的。那電影叫什麼名字啊/還有個德國上校的那個
影片名稱是《兵臨城下》。
改編自威廉·克雷格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由讓·雅克·阿諾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
影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主要劇情: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劇照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然而,坦妮婭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德國上校),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② 德國 蘇聯戰爭片
美國拍攝的……那個主旋律,那個高大全——什麼都可以是,就是別說他們客觀。
你說的那部電影《紅櫻桃》,葉大鷹的片子。我小學時學校也組織看來著,那姑娘裸了以後我們班主任說「就這還獲獎片子吶?學校也不知道挑個好的!」……
③ 俄羅斯電影一門炮三支槍四人阻擊德軍一個聯隊叫啥
電影《敢死連》
1944年,白俄羅斯西部,紅軍已經推進到蘇聯國界線。蘇德雙方生死對決,戰場是白俄羅斯森林中的一個無名高地。蘇軍為打破德軍大規模進攻粉碎德軍戰略集團,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個無名高地實施了一次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陣地戰!
蘇德雙方百萬大軍,動用數以千計的坦克和作戰飛機,上萬門火炮和追擊跑對壘,展開了蘇德間最大的一次會戰!
(3)俄羅斯紅軍和白軍內戰電影擴展閱讀:
該片由俄羅斯政府投四億巨資全力支持!動用了兩個師的軍隊,5000名軍人,300輛坦克,200架飛機參與拍攝,壯烈再現二戰最後的大反擊中最為悲壯慘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戰。同時,本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投資的新型戰爭影片,藉以恢復其戰爭影片生產強國的地位。
影片最大還原了發生在高加索的大戰役」的賣點,在片末的半個小時總算有了那麼點意思,大場面的表現可以拿到個合格分。值得一提的是,《敢死連》在電影配樂方面,倒是秉承了前蘇聯戰爭電影的優秀傳統,一曲《卡秋莎》算是致敬,而原創的電影音樂也具有很濃郁的蘇聯音樂風格。
④ 求幾部俄羅斯戰爭電影...
片名:敢死連2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7年
簡介:
敢死連2 決戰森林
片名:限界戰線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俄開戰,在戰爭的緊要關頭,俄軍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要奪下得軍佔領的一座鐵橋,……
片名:特蘭濟特集中營
類型: 愛情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8年3月4日
簡介:
二次大戰在傷痛中落幕,一群被俄國俘虜的德軍,於戰俘營等待審判,而負責看守他們的,則是在戰時失去丈夫……
片名:殲滅任務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歷史片 犯罪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亞歷山大·羅高斯基 Christopher Delsman Caterina Innocente
上映時間:2006年6月7日俄羅斯...
簡介:
講述了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們從阿拉斯加運送物資到西伯利亞的一個小鎮 協助當地蘇聯紅軍共同戰斗,盟友美……
片名:風暴之門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故事發生在切克尼亞叛亂時期,十八世紀末的俄羅斯被捲入了內戰,在二十世紀初出現興起了新的哈薩克軍隊,國……
片名:最後的裝甲列車
類型: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塞亞·阿哈瓦 埃卡特菲娜·佩克巴
上映時間:2006年5月11日俄羅斯
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俄開戰,在戰爭的緊要關頭,俄軍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要奪下得軍佔領的一座鐵橋,為此……
片名:第九突擊隊
類型: 動作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5年9月29日
簡介:
故事發生在1987-1989年,當時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近15000名蘇聯士……
片名:第九連
類型: 動作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5年9月29
簡介:
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87-1989年,當時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
片名:游牧戰神
類型: 冒險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電影講述的是哈薩克的第一任總統努爾蘇爾丹那扎爾馬耶夫成長的歷程。影片採用旁述的形式,以恢宏的戰爭……
片名: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8年10月9日
簡介:
以俄國著名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為主人公,講述他傳奇的軍旅生涯和愛情生活。高爾察克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
片名:敢死連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0年
簡介:
《敢死連》[敢死連DVD國語配音][經典火爆二戰大片] 導 演:瓦切斯拉佛?尼基佛羅夫(Vyach……
片名:伊凡的少年時代
類型: 戰爭片 曲折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1962年
簡介:
◎簡 介 獲1962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伊萬的童年》是塔爾科夫斯基的第一部長片
⑤ 在十月革命中為什麼有白軍和紅軍之分
紅軍是革命軍隊,白軍是反革命。
蘇聯紅軍是由列寧和托洛茨基一手締造的,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府卻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裝,參加武裝起義的多是武裝起來的工人、農民和沙俄舊軍隊中覺醒的革命士兵,他們訓練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門,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標而走到了一起,國內戰爭結束後,工農紅軍於1924~1925年期間進行了一場全面的軍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規化的無產階級軍隊。
白軍,蘇聯建國初期1918年-1920年間的內戰中反對蘇聯共產黨的軍隊,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黨、軍國主義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溫和社會主義者組成,與蘇聯紅軍對立。「白」是相對於以捍衛共產主義和共持蘇維埃主義的革命軍,它們以紅色作為代表。白軍以保皇黨派為基礎,而在沙俄時代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稱。白色則成為皇室的代表顏色。
由於白軍缺乏強有力的領導人,內部保皇黨人和自由民主分子、溫和社會主義者又產生了許多分歧,最後在交戰中敗給了里昂·托洛茨基領導的紅軍,白軍將領許多被逮捕處決,有的逃亡國外,包括巴黎、柏林、中國的哈爾濱和上海。1921年,白軍勢力被瓦解,紅軍統一蘇聯。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917年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故稱「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革命推翻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為1918年—1920年的蘇俄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奠定開端。
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勝利前進的道路。
⑥ 「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這句話是誰說的,是什麼意思
「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這句話源至前蘇聯影片《列寧在1918年》列寧的警衛員瓦西里與妻子互讓一隻麵包,並堅定地告訴妻子"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
意思就是將來只要我們努力!以後就會有好生活。這句話一般就是用在激勵自己或別別人的時候。
(6)俄羅斯紅軍和白軍內戰電影擴展閱讀
《列寧在1918》是前蘇聯黑白故事影片。表現了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國的武裝干涉,內臨各種反抗勢力的騷擾,全國處於普遍飢荒的嚴重關頭,列寧以他的大智大勇領導全國人民頑強奮斗,最終贏得勝利挽救了革命。
十月革命勝利後,新興的蘇維埃政權受到各方敵人的武裝干涉。英、日、土耳其等國利用俄國地主、富農階級扼殺蘇維埃政權的本性,在糧食問題上大做文章。
同時,國內的白俄勢力用能想到的所有手段剌殺列寧,打入敵人內部的馬特維耶夫將敵人刺殺列寧的消息轉告瓦西里,但由於布哈林的阻撓,列寧還是在工廠演講結束後,被女特務卡普蘭槍擊傷害。
此時,嚴重的飢荒籠罩著新生的蘇維埃俄國,而俄國的人民則擔心著自己受傷的領袖。高爾基來到列寧的床前,他為不久前自己與列寧討論是否對敵人要仁慈的問題感到內疚。
克里姆林宮廣場日夜站滿了了解列寧病情的群眾,當列寧的病情通報傳到工人的耳朵里「列寧己經不發燒了」「烏拉」!的喊聲震響天邊。
電影結束時斯大林指揮著蘇聯紅軍擊敗白軍,取得節節勝利。列寧和斯大林擁抱在一起,給前線發電報。
⑦ 《紅軍與白軍》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紅軍與白軍》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jEoogYUV0P521yKHMSygw
⑧ 求「血戰察里津」資料
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蘇維埃紅軍抗擊哥薩克白衛軍、保衛察里津(今伏爾加格勒)的戰役。1918年7月底,頓河地區P.N.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白衛軍(4.5萬人、火炮150餘門)首次進攻察里津,企圖奪取這個重要鐵路樞紐和內河港口,與叛亂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烏拉爾斯克和奧倫堡的哥薩克白衛軍會合,以打開進攻莫斯科的道路。8月初,菲茨赫拉烏羅夫集群奪取察里津以北的葉爾佐夫卡、皮丘任斯卡亞,逼近伏爾加河。18~20日,馬蒙托夫騎兵集群前出到察里津接近地。察里津三面被圍。保衛察里津的紅軍(4.2萬人、火炮120餘門)在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主席J.V.斯大林領導下,運用炮兵尤其是裝甲列車的炮火,依託築壘陣地頑強抗擊,20日突破敵合圍正面,8月26日~9月6日發起全線反擊,迫使白衛軍退至頓河右岸。9月22日,克拉斯諾夫糾集6萬兵力再次進攻,對紅軍南翼實施主要突擊,企圖切斷察里津同阿斯特拉罕和北高加索的聯系。為加強察里津的防禦,卡梅申方向和察里津方向的紅軍於10月初合編為第10集團軍(約4萬人、火炮152門,K.Y.伏羅希洛夫任司令)。10月2日和8日,白衛軍先後奪取格尼洛阿克賽斯卡亞和京古塔並渡過伏爾加河,對紅軍後方構成威脅,至15日又相繼佔領薩列普塔、別克托夫卡等地。紅軍在環城鐵路沿線組成強大的炮兵群,以密集火力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扭轉了戰局。10~11月,第10集團軍在第8、第9集團軍等友鄰部隊配合下進行反攻,再次將白衛軍趕回頓河右岸。1919年1月初,白衛軍第三次進攻察里津,至16日突破紅軍防禦並先後佔領杜博夫卡、葉爾佐夫卡、薩列普塔,對察里津形成包圍。S.M.布瓊尼指揮紅軍混成騎兵師對敵後方實施深遠突擊,第8、第9集團軍從北部轉入進攻,威脅白衛軍後方,至2月中旬徹底粉碎敵軍進攻,穩定了南方戰線。戰役中,紅軍將大量炮兵集中使用於主要方向,正面固守與側後突擊相結合,並開始運用騎兵兵團,為城市保衛戰積累了經驗。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蘇維埃紅軍抗擊哥薩克白衛軍、保衛察里津(今伏爾加格勒)的戰役。1918年7月底,頓河地區P.N.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白衛軍(4.5萬人、火炮150餘門)首次進攻察里津,企圖奪取這個重要鐵路樞紐和內河港口,與叛亂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烏拉爾斯克和奧倫堡的哥薩克白衛軍會合,以打開進攻莫斯科的道路。8月初,菲茨赫拉烏羅夫集群奪取察里津以北的葉爾佐夫卡、皮丘任斯卡亞,逼近伏爾加河。18~20日,馬蒙托夫騎兵集群前出到察里津接近地。察里津三面被圍。保衛察里津的紅軍(4.2萬人、火炮120餘門)在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主席J.V.斯大林領導下,運用炮兵尤其是裝甲列車的炮火,依託築壘陣地頑強抗擊,20日突破敵合圍正面,8月26日~9月6日發起全線反擊,迫使白衛軍退至頓河右岸。9月22日,克拉斯諾夫糾集6萬兵力再次進攻,對紅軍南翼實施主要突擊,企圖切斷察里津同阿斯特拉罕和北高加索的聯系。為加強察里津的防禦,卡梅申方向和察里津方向的紅軍於10月初合編為第10集團軍(約4萬人、火炮152門,K.Y.伏羅希洛夫任司令)。10月2日和8日,白衛軍先後奪取格尼洛阿克賽斯卡亞和京古塔並渡過伏爾加河,對紅軍後方構成威脅,至15日又相繼佔領薩列普塔、別克托夫卡等地。紅軍在環城鐵路沿線組成強大的炮兵群,以密集火力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扭轉了戰局。10~11月,第10集團軍在第8、第9集團軍等友鄰部隊配合下進行反攻,再次將白衛軍趕回頓河右岸。1919年1月初,白衛軍第三次進攻察里津,至16日突破紅軍防禦並先後佔領杜博夫卡、葉爾佐夫卡、薩列普塔,對察里津形成包圍。S.M.布瓊尼指揮紅軍混成騎兵師對敵後方實施深遠突擊,第8、第9集團軍從北部轉入進攻,威脅白衛軍後方,至2月中旬徹底粉碎敵軍進攻,穩定了南方戰線。戰役中,紅軍將大量炮兵集中使用於主要方向,正面固守與側後突擊相結合,並開始運用騎兵兵團,為城市保衛戰積累了經驗。
⑨ 求一部電影,講的是一些蘇聯納粹俄羅斯解放軍的事,那是戰爭已經結束他們最後好像去的是阿根廷。
二戰中,有部分蘇聯紅軍被俘後,被納粹德國改編為蘇聯解放軍,就相當於中國的「偽軍」一樣
⑩ 有一部電影是拍前蘇聯與德國大戰劇情是:說的是蘇聯有一個狙擊手擊殺了好多德國軍官,然後德國也派了一個
這部電影是:《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故事簡介: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飾)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
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
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
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飾),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影片創作背景
《兵臨城下》
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故事發生在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主要圍繞兩位神槍手:一個是蘇聯牧羊人,還有一位是德國將領之間的決斗展開。
小說與電影創作,均來源於真實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瘋狂進攻蘇聯。
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人輕而易舉摧毀蘇聯人的抵抗,最終在頑強不屈的蘇聯紅軍和惡劣的天氣以及供給線問題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而逆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
評價
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神槍手與神槍手的較量這個核心故事上,並且不必介意那些混亂的南腔北調或者是那段非常不靠譜的愛情故事副線,再或者是任何的個人關系——那麼你會很享受它。
歷史原型
瓦西里·格里高葉維奇·扎伊采夫(Васи́л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За́йцев,1915年3月23日-1991年12月15日)
出生於普里烏拉利耶烏拉爾山脈,經常跟隨父親和哥哥一起進山打獵,12歲時便練就了一手好槍法。
瓦西里的名聲,使其吸引到德軍的注意,德國「措森狙擊學校」的校長,埃爾溫.柯尼格少校被派到斯大林格勒來消滅瓦西里。
經過四天的生死角逐,瓦西里終於成功射殺埃爾溫.柯尼格少校。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他取得了擊斃149名德軍的戰績,至二戰結束時,他總共消滅了400名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