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人說這是因果報應 我管它叫公正」出自哪部影片
電鋸驚魂,說恐怖也不是完全恐怖,主要是惡心。暈血的人還是不要看了
❷ 一男一女在床上男的說暈血那個是什麼電影
大魚海棠
6.6
動畫 / 奇幻
年代:2016
地區:大陸
演員: 椿 湫 鯤
導演: 梁旋
❸ 求!一電影名字……(詳情請進來看)
《未來殺手》jason x 第10部~!黑色星期5
導演:詹姆斯·艾薩克james isaac
製片:諾爾·康寧漢noel cunningham
編劇:肖恩·康寧漢sean s cunningham
特德·法瑪爾todd farmer
主演:凱恩·霍德爾kane hodder
梅麗莎·艾德melyssa ade
萊克賽·多伊格lexa doig
喬納森·鮑茨jonathan potts
彼得·曼薩赫peter mensah
發行:新線影業公司new line cinema
類型:恐怖/科幻/動作
級別:r
電影介紹:
在不久的未來,地球,這個曾經美麗的蔚藍色行星已經被人類無度的開采和利用糟蹋得滿目創痍,陸地、海洋、空氣都遭到極其嚴重的污染,人類不得不另覓家園,於是地球便被拋棄在宇宙中自生自滅。
一晃到了2455年,一支人類探險隊在一名考古學教授的帶領下,乘宇宙飛船回到荒蕪的地球進行科學考察,隊員們在一個叫水晶湖研究所的地方發現了兩個被低溫冷凍的人類——一個壯碩的戴著奇怪面罩的男子和一個美麗的女人。由於保存他們的容器已經開始發生泄漏,所以隊員們決定將這兩個不知名的人類先帶回飛船上再說,但是好心的隊員們誰也不知道,一場恐怖絕倫的殺戮即將降臨到他們頭上……
原來,那個戴面罩的男子就是被冰凍了400年的變態殺手傑森·沃赫斯,由於當時地球上無法對他執行死刑,所以只好暫且將他低溫冷凍。
在探險隊的飛船上,被激活的傑森幾乎立刻就找回了他殘忍冷血的殺手本性,而高度先進的未來武器讓他的瘋狂屠戮愈發得心應手,隊員們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一時間飛船中血肉橫飛,儼然成了人間地獄。
這次,在這與世隔絕的太空船上,誰才能阻止傑森?
幕後及簡評: 最長壽最受歡迎的科幻可不電影系列第10部
本片是電影史上最長壽的系列恐怖電影《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又名黑色星期五)的第10部,自1980年它的第一部公映以後,片中的主人公——戴著奇怪面具,習慣以利斧殺人,似乎永遠也殺不死的傑森不知道成了多少人噩夢的主角,而製片商們也從此開始樂此不疲地一部接一部推出續集,在觀眾們的心驚肉跳中賺進大把鈔票。在每部新的影片中,編劇們一定會絞盡腦汁想出一些與眾不同的噱頭來吸引觀眾,這次也不例外,復活的傑森被安排到了400年後的未來太空船上繼續玩他的血腥游戲。盡管恐怖片的上映檔期通常並不會對票房造成影響,但是按照傳統慣例,發行公司會把這個系列的影片盡量放到某個13號星期五首映,不過看來今年他們的運氣不太好,由於種種原因幾次更改日期,差點將它的上映計劃放到明年(明年只有9月份的13號是星期五),眾多早已期盼多時的忠實影迷們少不得要著急上火,好在挪來挪去,最後終於還是定在今年8月一個17號的星期五,到時候傑森迷們就可以好好過癮了。
據看過樣片的內幕人士說,這部《未來殺手》中的死亡場景拍攝得相當真實,血腥味撲面而來,傑森的殺人手法層出不窮,血肉橫飛的場面足以看得人矯舌不下,於是理所當然地,這部片子被限定為r級,除此之外,片中一些特技效果也做的很不錯,有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系列片中,殺手傑森從始至終都戴著面罩,從不露出他的本來面目。本片里傑森的扮演者凱恩·霍德爾是位出色的特技演員,曾在《七宗罪》、《全民公敵》、《公平游戲》、《狂迷》等片中擔任特技表演,他從1988年的《13號星期五》第7集《新血》起開始出演傑森·沃赫斯一角,至今已經是第4部了,但是由於他在片中自始至終都帶著嚴嚴實實的面具,所以凱恩盡管擁有不少影迷,但是人們卻都不知道他究竟長什麼樣子。
如果您自問膽量不算大或者是會暈血,那麼奉勸您還是不要看這部電影為妙,至於那些一向喜歡挑戰自己感官承受能力的觀眾們,那麼就在8月17日,歡迎您再次光臨傑森的恐怖世界
❹ 求2000年以後宏偉的二戰影片科幻影片玄幻影片災難影片動作影片
以下介紹的電影,有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2000以後的,都是災難片,我粘貼來的,你自己看吧
《後天》:在電腦特技出神入化的好萊塢,我們早已數不清地球究竟毀滅了多少次。洪水、颶風、隕石、瘟疫,地球人的命運實在太坎坷。可與此同時,我們也總結出一個道理,要戰勝災難,最簡單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讓災難發生。
如今,人們最關切的問題之一,就是溫室效應。在電影《後天》中,溫室效應的後果被推向了極致。地球在一天之內氣溫驟降,再度進入冰河時期。
濤天的巨浪,猛烈的洪水,攝氏零下30度的低溫,6千5百萬年前的冰河期讓恐龍絕跡,而遠比恐龍脆弱的人類,又該如何度過下一個冰河期?
與其它災難電影不同,《後天》選取了一個確實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而且,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可控的。電影中的溫室效應並非天災,而是人類工業文明的副產物。在這場人類一手策劃的災難中,恐怕很少有人敢說自己是無辜的,因此,那份恐懼才尤為強烈。不過,也正因為這場災難是因人而起,所以它才能夠因人而終。只要更加珍惜環境,那麼電影中的災難也許就永遠不會發生。正如電影的名稱《後天》一樣,防患於未然,從今天做起,否則,明天之後會是什麼樣,可就不好說了。
《獨立日》 :在災難電影中,人一般可以分為兩類,遇難者和倖存者,而後者的優勝之處,往往就在於面對災難時的清醒與理智。
打個比方,假如有一天,你一覺醒來,發現天上突然多了一個直徑20公里的飛碟。你該如何是好?在電影《獨立日》中,天真的UFO愛好者們最先喪失理智,在他們眼中,這正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地球人終於可以告別孤獨。
最終,狂熱的外星粉絲們,帶著他們美好的錯覺,和摩天大樓一起灰飛煙滅。
相比之下,本片的主角,電腦工程師戴維則冷靜得多,理智的頭腦加以出色的職業技能,戴維破解了外星人的進攻訊號,發現他們的弱點,並最終將核彈植入外星人的母艦,讓全人類得以倖免。
盡管在這場戰爭中,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我們終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由此可見,在災難面前,理智不是萬能的,但它至少能將傷害降至最低,只有在理智的支配下,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提高警覺,也只有冷靜的分析判斷,人們才能抓住災難中的一線生機。
《僵屍肖恩》:笑一笑,十年少,我們都知道,無論何時何地,一顆樂觀的心總是有益無害。可假如有一天,病毒襲擊城市,將人類全都變成了僵屍,還有人能笑得出來嗎?
在電影《僵屍肖恩》中,僵屍早已遍布整個倫敦,倖存者也紛紛逃離,可偏偏有人對此一無所知。對本片的主角,整日不思進取的上班族肖恩來說,生活沒
什麼不一樣,每天照常上班、回家、睡覺,唯一不同的,就是街上的人似乎比平時少了點,走路也比平時慢一點。
直到有一天,僵屍闖進了肖恩家,這個平時從來不看電視的人才發現事情有點不對勁。
不過,恐怖的現實絲毫沒能動搖肖恩的樂觀。僵屍來了沒關系,只要打爆他們的頭就萬事OK,於事,肖恩和他的朋友制定了一套作戰計劃。先用平時不愛聽的黑膠唱片削爆僵屍的頭,然後再去偷一輛車,把自己的家人都接上,最後,再到他們最喜歡的曼徹斯特酒吧,聽著音樂,喝著啤酒,等待著外面的僵屍全部餓死,然後他們就得救了。
在這部電影中,生存與樂觀貫穿始終。盡管肖恩的計劃聽起來很傻很天真,但憑借著壓倒一切的樂觀心態,他和他的女朋友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雖然其中遭遇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難,但假如缺少樂觀,那麼結果可能更糟。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有一顆樂觀的心,尤其在災難面前,就更要保持樂觀,因為它不僅能幫我們戰勝恐懼,也許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運氣。
《泰坦尼克號》:對於眼前這幅場景,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觀眾獻給《泰坦尼克號》的眼淚,多得幾乎能將這艘超級巨輪再淹沒一次。
露絲與傑克致死不渝的愛情,隨著冰冷海水而沉沒的生命,以及那演奏到最後一刻的小提琴。無一不是一顆強有力的催淚彈。
這些情景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們發生在一個特殊的環境,正因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這一刻才顯得如此不平凡,也正因為沒有未來,現在才如此珍貴,如此美麗。
也許在今天看來,電影《泰坦尼克號》所塑造出的視覺效果,早已被無數後起之秀超過,但它帶給人們的心靈震撼卻久久不能平息。因為它比一般的災難電影又多了一層悲情色彩,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部科幻片,片中沒有救世主,更沒有奇跡。從電影的一開始,乘客們不幸的命運就早已註定,但當不幸真正發生時,它又讓人感到,原來電影中的人都是幸福的,被彼此深愛著的露絲與傑克,以及黑夜寒風中的小提琴手,他們都緊緊抓住了生命的最後一刻,用即將燃盡的生命之火,照亮絕望中的人性之美。也許我們無法控制未來,但至少我們要懂得珍惜現在,而這許許多多的現在串聯到一起,又將是一個何等精彩的未來呢?
《漢江怪物》:在災難片中,災難本身無疑是致命的,可有時,更多的傷害卻是來自於人類自身。電影《漢江怪物》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某天,漢江邊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怪物,外型就像一隻迷你哥斯拉。它有著蝗蟲般的大褪,長長的尾巴,以及體操運動員一樣靈敏的身手,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厲害之處。人們甚至不必動用飛機大炮,只需幾艇機槍,就能把它輕松搞定。
可事實上,他們又是如何應對的呢?首先,普通民眾被怪物嚇得魂飛魄散,彷彿到了世界末日。然後,軍方介入,為了讓民眾對他們產生依賴感,以及一連串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他們在未經考察的情況下一口咬定,怪物身上攜帶致命的傳染病毒。為了消滅病毒,他們必須投放強力消毒劑,結果,一部分人死於怪物之手,可更多的人卻被滅菌彈奪走了生命。而最終,竟是漢江邊上開雜貨鋪的一家人團結一致,消滅了怪物。
與其它的災難電影相比,本片中的怪物幾乎構不成什麼災難。可它的出現,卻讓人們內心的猜忌與恐懼徹底決堤。人性中可悲與無奈的一面,都以怪物為契機,完全暴露出來。本片名為《漢江怪物》,可真正的怪物卻並非怪物本身,而是人心作祟。軍方的舉動象徵著人類內心的猜忌,而殺死怪物的一家人,則象徵著人們的執著與無畏,至於怪物本身,只是引出這一切的噱頭而已,而整部電影,更讓人不由自主的聯想起那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我是傳奇》:
關於救世主的故事,電影中筆筆皆是,這些被編劇和電腦特技所成就的救世主,往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信。在造就傳奇之前,他們就堅信,自己,註定能成為傳奇。
在電影《我是傳奇》中,由於生物試驗失敗,病毒大面積爆發,所有人幾乎都變成了沒知覺的活死人。人類最後的希望就是唯一的抗體攜帶者,羅伯特•奈維爾。
一個人拯救全世界,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可羅伯特卻很自信。他堅信,世界上一定還有其他倖存者,自己一定能找到他們,拯救他們。
而且,他真的成功了,羅伯特把抗體交到了倖存者手中,僅存的人類終於得救了。在今後的時間里,新的救世主羅伯特,將成為一個永遠的傳奇,被後世傳誦。
電影有一個自信的名字,而電影本身也同樣滲透著自信。從一開始,羅伯特就堅信,自己能拯救一切,自己將成為傳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災難往往最容易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尤其當災難發展到不可收拾,深陷絕望的人會變得束手無策,感嘆自己渺小的同時,自信也就隨之瓦解。可事實上,越是在災難面前,人就越需要自信,因為要想戰勝災難,我們首先要有足夠的勇氣,相信自己能戰勝災難。
《完美風暴》:《完美風暴》,顧名思義,就是無懈可擊的風暴。這場風暴由3股颶風結合而成,威力無比。而更不幸的是,這場風暴,卻偏偏撞上了一艘再普通不過的小漁船。
電影《完美風暴》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6名漁民在風暴中求生的故事。
一方是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孤舟,另一方是百年不遇的完美風暴,從電影的一開始,就註定了主人公們命運的不幸,不過,他們在風暴中拼搏的過程,卻足以震撼心靈。
本片將鏡頭對准了6個普通人,正因如此,他們的經歷才讓人更容易聯想到自己。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成為救世主,也不是每場災難都能被戰勝,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們。
與大自然不可阻擋的能量正面交鋒時,這6個人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在風浪中頑強抵抗,在大海上奮力求生,雖然結局很殘酷,但他們那種超越自我身體和心理極限的勇氣,卻令人敬佩萬分。看著勇敢的人們,在險惡的大海上拼搏求生,在最危機的關頭仍不時發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又有多少人能夠不為之動容呢?有時,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全力以赴,雖然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拼搏本身卻永遠是一種美。
《迷霧》:在電影《迷霧》中,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籠罩了城市,大衛和附近的居民們被困在了超市裡,誰也不知道這場大霧從何而來,霧裡面又隱藏著什麼。
隨後的幾天里,這間超市成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成百上千不知名的醜陋生物從霧中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成了怪物的口中餐。
但還是沒人敢走出超市,因為誰也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超市已成為他們最後的堡壘。只有主人公大衛決定拚死一搏,他帶著孩子和朋友離開超市,尋找生路。
可外界的景象卻令大衛徹底絕望,整個城市居然無人倖免,在這場彷彿沒有盡頭的大霧里,他們只剩下一把槍,幾發子彈,以及一量沒油的汽車。此時,在大衛看來,死亡成了唯一的解脫方式。他准備用僅有的幾發子彈,送孩子和朋友上天堂,然後再任由自己自生自滅。
可就在大衛開槍之後不到1分鍾,讓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濃霧散去,軍方出動,將怪物通通解決,一場危機頓時化為烏有,原來留在超市裡的人也都安然無恙的得救。可此時的大衛卻早已痛不欲生。
在極端的恐懼面前,大衛完全絕望,並用最絕望的方式來終結恐懼,可假如他能戰勝絕望,哪怕多堅持1分鍾,那麼故事可能就是另一種結果了。在災難面前,誰都有絕望的時候,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戰勝絕望。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戰勝眼前的絕望,那麼等待人們的,往往是無限的希望。
《絕世天劫》:隕石雨,對於任何生物而言,它都足以致命。可在電影《絕世天劫》中,隕石雨卻僅僅是前奏而已。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調查,一顆直經有德洲大小的隕石正向地球飛來,18天後,地球將不復存在。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船在隕石上著陸,並讓專業人員在隕石上鑽一個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彈,通過爆炸改變它的軌道。而唯一能擔此重任的,就是最好的石油鑽探工人,哈里。
災難片中的不幸往往接二連三,正當哈里准備炸毀隕石時,引爆核彈的遙控器突然失靈。為了完成任務,哈里跳出艙外,用手按下了引爆裝置。
危機被化解了,隨之一同消失的還有哈里。
和大多數災難片一樣,《絕世天劫》自始至終都滲透著英雄主義情節,可它卻又有別於其它電影。因為本片的主角哈里並非上天選定的救世主,他原本只是個普通人,是因為炸毀隕石必須要有一名出色的鑽探工,這個普通人才有機會肩負起拯救世界的責任。而當責任選擇了哈里時,強烈的責任感,又令哈里不惜犧牲性命,來完成使命。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英雄,不完全取決於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時,更重要的是,當責任真正落到肩上時,我們內心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意志擔當這一切。
《彗星撞地球》:災難電影,終歸是電影,其中充滿了戲劇色彩,它所成就的,往往是極個別人的英雄事跡。可在現實中,災難並不是少數人所能應對的,它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能渡過難關。這點,在電影《彗星撞地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電影中,當人們發現彗星將在1年內撞擊地球後,政府首先派遣飛船登陸慧星,試圖用核彈將其搗毀。與此同時,人們還建造了地下避難所。假如災難始終不可避免,那麼至少要讓少數人活下來,讓人類的火種得以延續。在避難所名額有限的情況下,所有人都卸下了平日的自私,將生存的機會讓給別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最終,核彈計劃失敗,宇航員們只得用飛船撞毀彗星。
雖然本片的結局和《絕世天劫》十分相似,可它所描繪的重點卻並非一個人,而是所有人。全片將各色人等在災難面前的表現,都做了細致刻畫。在災難面前,人們所表現出的鎮定、有序,以及互相關愛,無疑是人性中最可貴的一面,同時也是人類戰勝災難所必須的品質。而災難電影中所蘊涵的這種人性之美,也正是我們衷情於災難電影的原因所在。
從某種程度上看,災難電影就像人類應對災難時的真實寫照。在災難面前,人顯得十分渺小,可人類的精神卻變得格外偉大。盡管,電影中的災難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但它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卻值得每一個人深深思考。
災難電影,終歸是電影,其中充滿了戲劇色彩,它所成就的,往往是極個別人的英雄事跡。可在現實中,災難並不是少數人所能應對的,它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能渡過難關。這點,在電影《彗星撞地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電影中,當人們發現彗星將在1年內撞擊地球後,政府首先派遣飛船登陸慧星,試圖用核彈將其搗毀。與此同時,人們還建造了地下避難所。假如災難始終不可避免,那麼至少要讓少數人活下來,讓人類的火種得以延續。在避難所名額有限的情況下,所有人都卸下了平日的自私,將生存的機會讓給別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最終,核彈計劃失敗,宇航員們只得用飛船撞毀彗星。
雖然本片的結局和《絕世天劫》十分相似,可它所描繪的重點卻並非一個人,而是所有人。全片將各色人等在災難面前的表現,都做了細致刻畫。在災難面前,人們所表現出的鎮定、有序,以及互相關愛,無疑是人性中最可貴的一面,同時也是人類戰勝災難所必須的品質。而災難電影中所蘊涵的這種人性之美,也正是我們衷情於災難電影的原因所在。
從某種程度上看,災難電影就像人類應對災難時的真實寫照。在災難面前,人顯得十分渺小,可人類的精神卻變得格外偉大。盡管,電影中的災難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但它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卻值得每一個人深深思考。
❺ 恐怖片《死寂》血腥嗎
不是很血腥 只是裡面死的人舌頭都被拔掉了 僅此而已 和電鋸相比實在是正常多了 不過結局確實蠻意外的 樓主可以看看哦 呵呵
http://ke..com/view/829662.htm
❻ 講幾個比較經典好看的喪屍或者僵屍的生化電影
《生化危機1》《生化危機2》《生化危機3》 T病毒感染,同1個女主角,女主角太厲害了,值得一談的是復仇女神,被改造後竟然還有意識不去傷害女主角,最後和美國部隊同歸。 很恐怖,很感人。 《生化危機3D版:惡化》 很好的電影,刺激! 《我是傳奇》病毒擴散,城市被迫遷徙,留下有感染嫌疑的市民,主角隻身一人在整個城市只有他一個活人(女主角後來才出現)和喪屍的圍攻下研究出解葯身死,並由女主角帶走交給軍隊。很刺激,同樣很感人,看了很孤獨的感覺。 《活死人黎明》病毒突然爆發,太BT了,太血腥,很恐怖,很感人。 《寂靜嶺》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死亡小鎮上,女主角為了女兒的老是做奇怪的夢來到這里……同樣是喪屍片,同樣很恐怖,看到後來卻很可悲,母愛真偉大。很恐怖,很感人。 《隔山有眼1》美國核武器最終導致一些人類基因變種,因此成了殺人不眨眼的BT怪物,主角一家被算計來到沙漠,最終生還3人。PS變種人魯比心真善良,不像其他變種人一樣大肆殺戮;父愛真偉大,主角身為父親的鮑勃真厲害。很恐怖,很血腥,很感人。 《隔山有眼2》劇情差不多,這次的主角是美國國民軍,基本上跟1相同。很恐怖、血腥,感人。 《驚變28天》 太恐怖了,狂奔的活死人,感染超快,汗死,同樣很感人。 《28周後》28天的續,超感人。 《活死人之地》2005的片子,值得回味,看起來很輕松。雖然不恐怖,但是很惡心。感人。 《新活死人之夜》爛片,沒意思,就那幾個場景,感情戲又太假,人物對白假! 《活死人之夜》比上面那個經典! 《新喪屍出籠》好萊塢片子,好看。、 《末日毒變》地球表面人類不能生活了,只能轉入地下。僵屍槍戰系列片子,經典! 《死亡日記》以模仿紀錄片拍攝的活死人片,渲染了電影的真實性! 《獵殺活死人》喪屍與外星人結合的科幻片。不好看! 《死了又死》這個呀,怎麼說呢,跟末日毒變差不多,不恐怖! 《最後的生存》高仿求生之路,挺好看,結局不好! 《末日病毒》 挺悲的片子,並未描寫喪屍。 《僵屍肖恩》輕松帶點搞笑的黑色幽默電影! 《死亡彼岸》英國懸疑喪屍片,這個恐怖啊,很久沒看這恐怖的了! 《群斗》又是仿求生之路,最後4人。黑人,老頭,小妞,硬漢。狂奔的血腥活死人。- -||| 《死亡地帶》 生化車被打漏氣,周圍的人類變成了喪屍,繼續傳染………… 《分裂》心臟病者勿看,暈血的勿看,超血腥,恐怖。PS:罪犯也有很人性很善良的,往往也有集體恭喜意識,死己活他。這個有點感人哦。 《僵屍之地》遵循規則才能生存。這個還不錯,帶搞笑的。 《死亡之舞》看了前面那部分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是喪屍片,可是就是!一群帥氣靚麗的美國男女青年展開了對喪屍的對抗。 《活死人歸來1》後悔看了! 腦漿,腦漿,我草! 《殺出狂人鎮》一對共患難的夫妻與好友的一段求生之旅。推薦。 《對抗黑暗》09年的電影,追殺與逃亡,有種悲壯的感覺。 《死亡錄像1》第一視角,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絕對刺激,比上面那些喪屍片刺激多了,劇情很緊張,很緊促。 《死亡錄像2》同樣很刺激,但是沒1那種緊促感,多了一絲緊張感。看導演的意思還要出3. 《死亡之屋1》 模仿游戲拍的,劇情:一群朋友在一個號稱死亡島上面開party 結果遭到了喪屍的襲擊,結果生還2人逃離。 《死亡之屋2》 這個片子跟1完全不一樣,也不是按著1的結局後拍的,簡直換了個劇情。看導演的意思 還要出3期待。期待。 《喪屍出籠2:病毒》 我實在是看不懂什麼意思,也許沒看1。 《濕地僵屍》 血腥、暴力、惡心、詭異。 《黑暗侵襲》人性的電影。、 《死人島》好久沒看了,這個不錯,別名死亡日記2,主角就是打劫了死亡日記1主角的一支軍隊。此電影講述了2個家族的2個長老鬥了一輩子的結局。
❼ 請問有哪些非常血腥的電影,一定要到處彪血的,我暈血,想訓練一下
機關槍少女
http://www.mtime.com/movie/79049/
東京殘酷警察
http://www.mtime.com/movie/80345/
❽ 殺死比爾這個電影能看嗎
《殺死比爾》是動作片,基本不能算血腥吧~暴力場面拍的都很漂亮,人家說這是暴力美學,跟《電鋸驚魂》系列的那種惡心感不是一個概念。我是昆汀粉絲,我覺得《殺死比爾》這個系列還是非常好看的。很值得一看。起碼,當做消遣時間的電影是完全可以的。
❾ 二龍湖浩哥暈血是哪部
《二龍湖浩哥》共八部。
《二龍湖浩哥》是由淘夢網出品、張浩執導的系列電影。其內容圍繞「二龍湖浩哥」展開,講述了伊冉博浩和浩哥和一群兄弟熱血逗比的故事。
劇情介紹:
《四平青年》作為一部史詩鄉村電影,講述了一個叫做二龍湖浩哥的四平郊縣青年帶著幾個兄弟在玉米地里騎摩托,本來是去找人尋仇,但是在路上偶遇一個漂亮姑娘,由此忘記了尋仇,開始到四平市區尋找這個路上遇到過的姑娘,進而被捲入一場不太上檔次的「幫派混戰」中。
《二龍湖浩哥之風雲再起》是前作《四平青年》的續集,由淘夢網發行,李平執導,張浩、藍波白雪聯袂出演。影片講述了青年企業家藍百萬因為失誤用錯人,讓手下一鳴內外勾結李老八,結果失去了公司。在最落魄的時候,藍百萬遇到了二龍湖浩哥、坤哥等人。因為不忍見藍百萬自殺,浩哥決定幫其奪回公司,從而一系列血雨腥風、生猛捧腹的故事開始了。
❿ 推薦電影
《環球銀幕年鑒特別版2010完全電影》評選的2010年年度十佳電影
一.十大佳片
1.《盜夢空間》(美國)諾蘭的一小步,大片的一大步。
本片並非諾蘭最出色、最復雜的電影,但絕對值得影迷、影評人和電影製作者為之思考——一個原本可能前衛、晦澀、充滿實驗性的題材,如何被演化成一部雅俗共賞、拍攝成本高達1.6億美元的娛樂大片,創作者的自覺性和電影投資市場的包容性、絕非一日成功。本片的成功,出人意料的創意與明星陣容、重金打造的大場面相輔相成,後二者尤其不可或缺,否則又只能淪為影迷和影評人的一則新談資而已,本片對於習慣故事直來直去的觀眾而言,試一次刺激的考驗,對於唯恐觀眾不明就裡的通俗商業大片,是一次巨大的敘事形式沖擊和拓展。
2.《國王的演講》(英國)傳統戲劇的勝利
從各個方面來看,本片堪稱是今年的《女王》,只不過主人公從伊麗莎白二世本人變成了她的父親喬治六世,而且選取了喬治六世一生中最低谷的時期,宏大格局在現在早已失去人心,以小見大反而是歷史傳記題材電影的常見表現手法。本片劇本充分遵循了英國傳統戲劇:情節步步為營,台詞含蓄狡黠,且帶一點英國人乾巴巴的幽默感,每個人物都被賦予了閃光點,沒錯,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演員的演技。
3.《社交網路》(美國)這就是時代精神
如果說《華爾街》代表了上個世紀最後二十年人們的所有熱情、理想和成功法則,那麼《社交網路》則屬於新的時代。這部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之父)的傳記電影告訴我們:「網路接通現實,極客繼承世界。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不管你願不願意成承認。
4.《告白》(日本)以復仇的名義
有這樣一種電影,你在溫暖的秋日遇見它,它面向平和,神態自若,像個熟人一樣拉起你的手,繼而,便把你一步步帶入一個你從未涉足,甚至聞所未聞,連想像都未趕到達的世界。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你會沉淪在這里,被一幀幀完全顛覆你人生觀的畫面和一句句跳過骨膜直接刺進腦乾的對白滅頂。等電影放完,你走出門外,耀眼陽光再度直射下來,你一陣眩暈,要扶著牆壁才能行走,看著眼前的車流和行人,你甚至不知道那個世界是真的世界。
5.《127小時》(美國)一個人的斷代史
三分之二的時間里幾乎沒有對白,四分之三的時間里鏡頭都是懸崖峭壁和天空,五分之四的時間都是主角一個人的流浪和掙扎,六分之三的時間畫面里都有他的臉,換做以往,如果有人向你推薦這樣一部電影,你會讓他滾的越遠越好,但《127小時》讓你沒有一分鍾的時間可以離開,除非你是個嚴重暈血症患者。這是一部動作片,只是主角只有一個且無法行動。
6.《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救救孩子
一部好萊塢類型電影大雜燴式的印度電影,在一個強大的故事內核之下,人物的臉譜化根本不成問題。
7.《我是怎樣度過這個夏天》(俄羅斯)極地傳說
作品有油畫般的影像和精彩絕倫的表演,熊大叔和小帥哥在年初一起分享了柏林影帝的桂冠。
8.《大叔》(韓國)別惹開當鋪的
情節通俗到朴實,但是元彬在電影中帥得掉渣,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個人英雄主義在此。「為明天而活的人,會被為今天而活的人殺死」
9.《讓子彈飛》(中國)驕陽落處子彈飛
雖然成不了姜文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本片毫無疑問是今年華語片的翹楚,一部純粹的商業片,足以令我們的審查機關和文化體制汗顏。
10.《玩具總動員3》(美國)漂亮的告別禮
影片結尾,在巨大的焚化爐前,這十五年來所有我們認識的玩具們手拉著手,勇敢的面對即將來臨的毀滅。但凡對這些玩具有愛的人怎麼經得起這些淚點的誘惑?看得出,這是皮克斯精心為那一代小孩子准備的情緒小爆發,這大概是動畫史上最令人難忘的鏡頭之一。
二、年度十佳紀錄片
1.《音樂人生》國別:中國香港 導演:張經緯
電影的主人公黃家正只有17歲。他是公認的音樂神童,11歲就和捷克的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只是他不太快樂,一直思考著生命的意義這樣深奧的命題。問他的理想是什麼,他說是做human being。這部電影讓人想起《莫扎特》和《社交網路》,都是講述孤獨的天才的故事。天才是恩賜也是詛咒。他是同輩中的幸運兒,恃才傲物、狂放不羈,小小年紀已經能彈出直擊人心的樂曲,但也因為早慧比別人經歷了更多的痛苦,過於龐大的光環也遮蔽和傷害了許多人。他不算可愛,但卻可敬。張經緯溫和、寬容地傳遞著他的觀點。這是一部「人性」地表現出真實人性的電影:不管什麼天才,首先都是一個人。
2.《陽光寶貝》國別:法國 導演:托馬斯.巴爾姆斯
這部電影記錄了分別來自四個國家的四名不同種族、膚色和性別的嬰兒從出生到學會走路的成長過程。四個國家分別是非洲的納米比亞、日本、蒙古和美國。影片採用了純觀察的記錄方式,完全取消字幕和解說,卻清楚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非洲寶貝最可愛,生活卻幾近原始:美國寶貝卻跟著媽媽在大超市裡隨意挑選東西。人的命運大概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百分之八十。但導演並未對這些生活環境做出任何價值判斷,而將重心完全放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之上,那些令人莞爾的點滴生活片段串聯起這份關於生命起點的采樣記錄。被生活弄得灰頭土臉的成年人應該看看這部電影:生命原本是多麼美好的奇跡。
3.《海豚灣》國別:美國 導演:路易.西霍尤斯
2010年知名度最高的紀錄片非《海豚灣》莫屬。一手帶動海豚表演行業的里克.奧巴瑞花費了35年時間親手摧毀這個行業,他和他的同伴們深入日本太極地,在那裡,每年都有超過20000頭海豚被屠殺。本片導演為了挺身而出支持老友而拍攝了這部電影處女作。這部電影走的是「真理電影」的路子,延續的是邁克爾.摩爾的風格,將電影視作自己吶喊的擴音器。因此,影片挑選的都是利於表達自己觀點的素材,當地漁民和政府官員通通都是臉譜化的可憎嘴臉,高潮部分那鮮血染紅的海水更是讓人悲憤難平。說到底,這只是一個質量上乘的環保紀錄片,你可以感動可以從此拒絕吃海豚肉,但千萬別天真地以為這就是全部真相。
4.《海上傳奇》國別:中國 導演:賈樟柯
這些年,賈樟柯的焦點逐漸從汾陽轉移到更為開闊的世界,這回,他用自己的生命體驗書寫了上海的前世今生。鏡頭里的所有人都自然如日常生活。受訪者有大流氓、政治家、電影明星的後代,也有流落到台灣、香港的上海人。有些人說大事件,有些人說小細節,也許他們講了什麼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活著,他們的舉手投足,連同清晰的口音,都帶有海上餘味。這些來自個人的回憶碎片延續了時間的脈絡,在歷史、心理和地理三重空間之間,自如地切換。然而,時間的脈絡下潛藏著怎樣的精神脈絡?電影的回答正如其英文名字:「I knew I knew.」嘗試去求索追問,已經都是現在的賈樟柯所能做的最好的事。
5.《雷斯特雷波》國別:美國 導演:塞巴斯蒂安.容格爾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一隊美國士兵在阿富汗克倫加爾山谷野戰排整整一年的經歷。攝影機從未離開這個山谷,也沒有任何官方采訪,因而保持了強烈的身臨其境感。這是阿富汗戰場上美軍傷亡最慘重的戰線之一。每個禮拜隊長都要把村子裡所有的長老們都請來「懇談」,希望他們告知塔利班的去處,卻始終無法和當地人順利溝通。閑暇時,士兵們會跟著Ipod內的音樂起舞,在夕陽下彈吉他,對他們來說,戰爭只是一個職業。小隊里一位戰士犧牲,聞訊趕來的佔有抱著裹屍袋失聲痛哭,但就在前一天,空中部隊的轟炸誤傷了當地兒童並且殺死了7名本地平民。這場無因的戰爭沒法讓人感到絲毫寬慰,即便是生死與共的兄弟情義。
6.《從禮物店出門》國別:美國 導演:班克斯
這部電影片頭寫著「Paranoid Films」的電影從頭到尾都像是導演跟觀眾開的一個大玩笑,他講述了一個古怪的法國商店店員尋找班克斯的過程。班克斯是在英國頗有名氣的塗鴉藝術家,藝術圈中神秘的怪人,全片關於他的場景里他都蒙著臉,連聲音都處理過,故事的焦點是那個激情澎湃的法國人,他在畫廊旁邊的禮品店買了紀念品之後,便萌生了當藝術家的熱情,從開始了解班克斯及其街頭藝術到最後投入成為其中一員,最後他的塗鴉作品竟然大賣,連麥當娜都請他設計最新專輯的封套。在電影中,班克斯無情地嘲弄了那些只會抄襲別人來賺錢的偽藝術家,但從觀眾的角度看,這更像是班克斯的一次聰明的自我炒作。
7.《監守自盜》國別:美國 導演:查理斯.福格森
這是一部詳細探討2008年金融危機的紀錄片。在2小時的影片里,匯集了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各類政治人物、金融專家、大學教師和記者的訪談,被訪人物級別都很高,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法國的財政部長都被請出。影片利用了大量法庭對峙的片段作為佐證,分析非常有邏輯性。它講的不僅僅是金融,更多的是金融和政治、學術界的關系,鮮明的觀點隱藏在盡量客觀的表述之後,讓觀眾自己去玩味。盡管闡述的是金融業運作模式,影片依然是表述得清晰自如,同時也沒忘了利用明星效應,讓馬特.達蒙來負責旁白。對抗危機是表象,對抗貪婪才是核心,難以置身世外的我們都應該看看這部電影。
8.《等待超人》國別:美國 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
美國人居安思危,開始反思本國公共能夠教育體制的缺陷:為何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無法受到正常的中學教育。古根海姆的上一部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得了奧斯卡獎,他對美國公眾的口味拿捏頗有心得,擺事實講道理,大量采訪,中間夾雜一點小幽默,絕對不能少的是煽情;再加上數據、圖標、小動畫等趣味性的說明手法,就成了這部大眾喜聞樂見的紀錄片。而稍作探究就會發現,古根海姆的說理是缺乏嚴密邏輯支持的,學生成績下降的標準是什麼?就是老師打的C或D嗎?將美國教育問題籠統地歸咎於師資力量的問題似乎也過於偏激。我們看得見問題,卻看不到解決方法,因此,只能無奈地「等待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