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法國電影·那個演過 這個殺手不太冷 主角的
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其父母親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國人,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
十二歲的讓·雷諾隨同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但更磨練出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就對演戲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就讀,但命運的安排並未能如他所願,畢業後演戲無門的他不得不靠做些別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在此期間他曾經打過零工、賣過樂器、做過司機,並曾一度從軍派駐德國。之後在朋友們的推薦下,他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
1980年參加影片《Les Bidasses aux Grandes Manoevres》的演出時,讓·雷諾遇見了當時擔任該片助理導演的呂克·貝松,從此他開始了與呂克·貝松的密切、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執導的《碧海情》(Grand bleu,Le)(1988)、《時空急轉彎》(Visitors, Les)(1993)、《這個殺手不太冷》等五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與默契。尤其呂克·貝松為他專門量身打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一片,更是令他擠身世界級明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
1987年他與羅薩娜.阿爾蓋特在呂克.貝松導演的影片《碧海情》中搭檔:9O年與瓦萊里.勒邁爾歇出演《解放的咸牛肉》;92年出演《12世紀來訪者》;94年與娜塔麗-波特曼搭檔主演呂克.貝松的《殺手雷昂》,引起轟動,而他也因此被好萊塢看中,又出演了一系列的重要角色。94年他與美國最受歡迎的女影星梅格-瑞安主演《法式接吻》;95年與巴特里西亞.維拉斯蓋主演弗朗西斯.韋伯的影片《美洲豹》;同年與法國影星埃瑪紐埃爾.貝阿特利斯出演美國大片《碟中諜》;96年與法國年輕的影、視、歌三棲明星瓦娜薩.帕哈蒂出演《巫婆的愛情》;97年與娜塔沙.邁肯羅出演《浪人》;同年與瑪利亞.比蒂羅出演《戈茲拉》;這一年他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是與女演員米利耶爾.羅賓合作的《12世紀來訪者-2》。2000年他又出演了《來訪者》系列的第三部《時光隧道》,與女影星克利斯蒂娜.阿波蓋特搭檔。同年,他與娜迪婭.法雷斯主演法國大片《暗流》。讓.雷諾是少數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歐洲影星之一。
他與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French Kiss)(1995),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主演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1996),與羅伯特·德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了《浪人》(Ronin)(1998),與這些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更令讓·雷諾身價倍增。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的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演員的天分。在《為了羅茜娜的愛情》(Pour l』amour de Roseanna)(1997)、《時空急轉彎》等片中,讓·雷諾又向觀眾展現出其幽默、風趣的一面,令人感覺到這個殺手果然不太冷。演技不俗的他,雖然也算似乎功成名就,但直到2000年他獲得歐洲電影獎頒贈的終身成就獎之前,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其實早在1994、1995年讓·雷諾就憑借主演《為了羅茜娜的愛情》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連續獲得兩屆法國愷撒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都失之交臂。2000年,他從好萊塢重返故鄉法國,主演了叫好又叫座的《暗流1》(Crimson Rivers, The)。這位溫柔殺手在銀幕上的不懈努力,最終沒有白費,2000年12月5日歐洲電影獎向他頒贈了終身成就獎。在頒獎典禮上,讓·雷諾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之情,他幽默地說:很高興能在法國得獎,不過他們說這是終身成就獎我就不想拿了,因為我覺得我還很年輕。看來天性不願服輸的讓·雷諾是在暗示自己將來還會將有更大的作為。
在電影之外,讓·雷諾的生活頗富戲劇性,早年在巴黎他和一位模特同居多年,這位模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然而最終卻因性格水火不容而分手。1996年已近50歲讓·雷諾和一名叫Nathalie yszkiewicz的默默無聞的女子結婚。1998年Nathalie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如今讓·雷諾在巴黎和洛杉磯分別都購置有房子,並分期和妻女在兩地居住,共享天倫之樂,完全是在扮演一個新好男人的角色。
讓·雷諾在2003年12月15日獲法國總統希拉克頒授國家勛章,法國國家勛章是僅次於榮譽勛章的第二文化獎章。希拉克在頒獎致辭中說:「讓·雷諾是一位偉大的演員。」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讓·雷諾於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原本生活在西班牙的父母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來到了北非。讓·雷諾12歲和父母一起回到巴黎生活。雷諾17歲時到法國系統學習戲劇表演,並漸漸在法國的電視、舞台劇和電影上嶄露頭角。在讓·雷諾12歲回巴黎生活後沒幾年,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的功底扎實,戲路多變,他的演技在好萊塢也十分出名。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我們的故事》《這個殺手不太冷》《碟中諜》《愛情的魔力》《哥斯拉》等等。
《這個殺手不太冷》講述了12歲的紐約小姑娘瑪蒂爾塔的父親私藏毒品。一天他的同夥——一個墮落的職業警察史丹為了報復殺了她全家,當時只有瑪蒂爾塔因外出買東西而倖免遇難。她發現鄰居萊昂竟然是個職業殺手,就求他為死去的家人報仇,於是故事就發生在有愛心的殺手和狠毒的警察之間……該片拍攝於1994年。導演和編劇均由執法國電影之牛耳者呂克·貝松(Luc Besson)擔當。
對於本片,觀眾和評論家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有個在國內英特網頗有名氣的碟評家說看了本片的感受是「眾里尋他千網路」,「衣帶漸寬終不悔」。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場面很多。其中有一個就是一盆綠蘿,每天早上萊昂都會精心的為它澆水,就象一位慈祥的父親為自己心愛的兒女扣好紐扣一般。雷諾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一個平民化的殺手形象。他與其他銀幕殺手有所不同:我們看完了片子會了解到,萊昂每天喝兩盒脫脂牛奶,養綠色植物,坐著睡覺,喜歡金·凱利的歌舞片……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微末節豐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他看上去飽滿而有張力。殺手的平民化大概是這個片子吸引人的一個魅力之所在吧。
另一部有趣的影片《愛情的魔力》(又名《女巫之路》)講述了一位善良的女魔法師為了保護她的孩子,竟讓一位發明家捲入魔法界,並使之墜入情網。整片充滿著魔法與科學、想像與真實之間的激烈沖突。曾在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碟中諜》中魔力四射,生活中隨和、工作中敬業並注意團結的讓雷諾搖身一變,在本片中成為一個壞透了的魔法師,但他在愛情面前總是束手無策,最終不得不承認,愛情才是真正的魔法。
周潤發在銀幕上塑造的極富人情味的職業殺手形象,曾經贏得無數影迷的同情和認可,在他的片子中似乎正與邪、黑與白的界限淡化了、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對他所塑造的殺手命運的關心、同情。在國外,同樣有這樣一位銀幕高手,讓觀眾為他所塑造的職業殺手的生死牽腸掛肚,他就是讓.雷諾(Jean Reno)。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1994)這部影片的觀眾,應該都對讓.雷諾在片中的飾演的男主角殺手裡昂印象深刻。這個每天喝兩盒脫脂牛奶、按時精心給自己養的花草澆水、習慣坐著睡覺的殺手形象,是那樣的豐滿和貼近生活,在呂克.貝松(Luc Besson)執導的這部影片中,讓.雷諾獨到細膩的表演在贏得觀眾認可的同時,更讓其登上了國際影壇的舞台得以進入好萊塢發展。他是少有的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歐洲明星,並一直保持著每年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記錄,這在歐洲明星當中是少有的。
讓.雷諾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父母親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國人,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12歲時他隨同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但更磨練出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就對演戲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就讀,但命運的安排並未能如他所願,畢業後演戲無門的他不得不靠做些別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在此期間他曾經打過零工、賣過樂器、做過司機,並曾一度從軍派駐德國。之後得朋友的推薦他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1980年參加影片《Les Bidasses aux Grandes Manoevres》的演出時,讓.雷諾遇見了當時擔任該片助理導演的呂克.貝松,從此他開始了與呂克.貝松的密切、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執導的《夜海傾情》(Big Blue, The)(1988)、《時空急轉彎》(Visitors, The)(1993)、《這個殺手不太冷》等5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與默契。尤其呂克.貝松為他專門量身打造的《職業殺手裡昂》一片,更是令他擠身世界級明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之後他與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French Kiss)(1995),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主演了《職業特工隊》(Mission: Impossible)(1996),與羅伯特.德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了《浪人》(Ronin)(1998),與這些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更令讓.雷諾身價倍增。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的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演員的天分。在《事先張揚身後事件》(Roseanna""s Grave)(1993)、《時空急轉彎》等片中,讓.雷諾又向觀眾展現出其幽默、風趣的一面,令人感覺到這個殺手果然不太冷。演技不俗的他,雖然也算似乎功成名就,但直到去年他獲得歐洲電影獎頒贈的終身成就獎之前,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其實早在1994、1995年讓.雷諾就憑借主演《事先張揚身後事件》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連續獲得兩屆法國愷撒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都失之交臂。2000年,他從好萊塢重返故鄉法國,主演了叫好又叫座的《赤色追緝令》(Crimson Rivers, The)。這位溫柔殺手在銀幕上的不懈努力,最終沒有白費,2000年12月5日歐洲電影獎向他頒贈了終身成就獎。在頒獎禮上,讓.雷諾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之情,他幽默地說,很高興能在法國得獎,不過他們說這是終身成就獎我就不想拿了,因為我覺得我還很年輕。看來天性不願服輸的讓.雷諾是在暗示自己將來還會將有更大作為。
在電影之外,讓.雷諾的生活頗富戲劇性,早年在巴黎他和一名模同居多年,這名模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然而最終卻因性格水火不容而分手。1996年已近50歲讓.雷諾和一名名叫Nathalie yszkiewicz的默默無聞的女子結婚。1998年Nathalie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如今讓.雷諾在巴黎和洛杉磯分別都購置有房子,並分期和妻女在兩地居住,共享天倫之樂,完全是在扮演一個新好男人的角色。
用世界影視博覽的評述來說:讓雷諾對於法蘭西電影,就如同咖啡對於法蘭西文化。
Ⅱ CCTV6套電影頻道演過的一部國外電影,好像是法國的。
怎麼那麼多人找這部電影呢?
時空訪客(JUST VISITING)
編劇: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讓-馬里·波爾、約翰·休斯
導演:讓-馬里·波爾
主演:讓·雷諾、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法國。以勇氣著稱的瑟伯特家族領軍人物——康特公爵,帶著家人、隨從趕到城堡與美麗的羅薩琳公主訂婚。在接風宴會上,一直垂涎於公主的美貌和財富的渥里克公爵暗地買通巫婆,在康特的酒中下了迷葯。康特酒後神志不清親手殺死了公主,被打入大牢。
康特忠誠的下人安德烈找來了巫師幫助康特回到宴會開始以前,以挽回發生的一切。但粗心的巫師少放了一味葯,當康特和安德烈清醒後,發現自己來到了21世紀的美國芝加哥!
康特遇到了他的後人——朱麗亞,這位和羅薩琳公主長相酷似的女孩更加喚起了康特要挽救心上人的決心。如果康特不盡快趕回到12世紀,羅薩琳公主不能復生,那就意味著朱麗亞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與康特的急切心情完全相反的是安德烈,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安德烈結識了鄰家女孩,盡管在12世紀安德烈只是個一無所有地位卑賤的僕人,但在今天的芝加哥,他身上隨便一件物品都是價值連城。安德烈和女孩一起購物、跳舞,他第一次體會到自由的滋味。
一方面朱麗亞帶著康特尋找回到12世紀的途徑,另一方面巫師也趕到了芝加哥。康特與巫師重逢,大家相約在來到芝加哥的地點回到過去。此刻的安德烈既不願離開主人康特,又放不下心愛的姑娘。左右為難之際,朱麗亞出面向康特提出要安德烈留下。
安德烈獲得了自由,踏上了周遊世界的旅途。康特和巫師回到了宴會上,揭穿了渥里克的陰謀,挽救了公主。這之後康特將會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對於芝加哥這段奇妙的旅行,康特一生都不會忘記。
精彩視點:
本片拍攝於2001年,由曾出演過《這個殺手不太冷》、《達芬奇秘密》等影片的著名影星讓·雷諾領銜主演。與讓·雷諾以往出演的角色不同,在本片中,他一改往日英雄硬漢形象,出演了一個極具喜劇色彩的人物。表情誇張、眼神遊離、穿著古怪、行動笨拙,這一切本身就已讓人捧腹,加上讓·雷諾出彩的表演,令整個影片笑料百出。
公爵再次到訪
《Just Visiting》-剛接觸到這個片名,可能很多人都會感覺這是某部影片的續集。沒錯,《時空訪客》確實是一部續集影片,但更確切地說,它是一部法國賣座片的「美國版本續集」。
早在1993年,法國高蒙電影公司就曾推出了一部非常賣座的科幻喜劇《來訪者》(Les Visiting)。它不僅在法國及全歐洲賺得了豐厚的票房,甚至在當年的亞洲也有不錯的收益,以至於高蒙公司在當時美國翻拍法國片的熱潮中揚言:堅決不把翻拍權賣給美國!1998年,高蒙公司又拍攝了《來訪者》的續集《時間走廊:來訪者2》(The Corridors of Time:The Visitors2),反響依然很好。
但到了1999年,不知是何原因高蒙公司最終還是把翻拍權拱手交給了美國迪斯尼公司。迪斯尼立刻投資4000萬美元,如數請來了當年法國版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原班主創人馬,再加上美國這邊身手不凡的專家,風風火火地拍攝了今天我們要看到的這部美國版《時空訪客》。
重量級的演員陣容
對於影片的第一男主演讓·雷諾,影迷們對他可以說是非常熟悉。讓·雷諾出生於摩洛哥著名城市卡薩布蘭卡,父母都是西班牙裔法國人,為了逃避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12歲時他隨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後母親的去世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更磨練了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對演戲就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讀書,畢業後卻因演戲無門而不得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之後得朋友推薦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1980年,讓·雷諾遇到了導演呂克·貝松,從此開始了親密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指導的《夜海傾情》、《這個殺手不太冷》等5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和默契。尤其是呂克·貝松為他量身打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更是令讓·雷諾躋身世界級影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之後他與梅格·瑞恩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與湯姆·克魯斯合作了影片《職業特工隊》以及和羅伯特·德尼洛主演了《浪人》,這些與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使讓·雷諾身價倍增。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天份,在CCTV-6即將播出的這部《時空訪客》中,觀眾就可以欣賞到他幽默風趣的一面。盡管讓·雷諾演技精湛,也算是功成名就,但卻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多次失之交臂。直到2000年底,才因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赤色追緝令》中出色的表演被歐洲電影獎頒贈了終身成就獎。
另一位男主演-扮演僕人的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對於許多觀眾來說就比較陌生了,因為他是一名百分之百的法國本土演員,此前從未出演過好萊塢的片子。但是對於熱衷於CCTV-6的觀眾來說,克萊威爾可不是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在曾經播出的影片《埃及艷後的任務》中,觀眾就已經欣賞到他精彩的演出了。雖然觀眾對克萊威爾的了解不多,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無名的演員。在法國,他是觀眾公認的最有天賦的喜劇演員兼劇作家之一,知名度並不低於讓·雷諾。用美國人的話來說,克萊威爾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金·凱瑞在美國人心中的位置一樣。此外,克萊威爾還擔任了本片的編劇和製片工作。對於他全方位的才能可見一斑。
除了兩位男主角以往,本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演員,她就是同時扮演康特的情人羅薩琳公主和後代朱麗亞兩個角色的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這位年輕漂亮的女演員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在少女時代就已出演過了不少電視連續劇。成年後演出的電影漸多,但主要還是以電視為主。如她和格溫妮斯·帕爾特洛主演的《空姐夢》(A View From The Top)、和卡梅隆·迪雅茲主演的《最甜蜜的事》(Sweetest Thing)等都是當年相當賣座的電視連續劇。
強大的背後製作班底
《時空訪客》的製作人員可以說都是功力相當深厚的高手。法國導演讓-馬里·波爾是兩集法國版《來訪者》的導演,此外,他還曾與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合作過多部喜劇,在法國有很高的聲譽。美國製片人雷卡杜·密斯特里斯是迪斯尼公司的一員大將,曾製作過《101斑點狗》、《飛天法寶》、和《家有傑克》等賣座片。
因為是美法兩國演員共同合作拍片,拍攝過程中自然牽扯到語言問題。盡管讓·雷諾和克里斯蒂安·克萊威爾的英語都說得不錯,但講起台詞來還是難免心虛。尤其對於從未拍過英語片的克萊威爾來說,用英語念台詞就更沒底了。因此,劇組特別為他請來了當年在《英國病人》中輔導朱麗葉·比諾什發音的語言老師,訓練和糾正他的英語發音,以便在影片上映時不會給美國觀眾造成聽力障礙。不光是法國演員要糾正發音,未了讓克里斯蒂娜·艾伯格特扮演的法國情人更有說服力,劇組也請來了在《莎翁情史》中輔導格溫妮斯的語言老師來專門訓練艾伯格特的英式發音。
參考資料:http://bt.acnow.net/Ent/2006/2/6/560576.shtml
Ⅲ 求一部愛情電影名
不知道你要哪一部,就在裡面了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純潔心靈的永恆陽光/無痛失戀/王牌冤家/暖暖內含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導 演: ( 米歇爾·岡瑞 Michel Gondry )
上 映: 2004年03月19日
評 分:8.4/10( 134103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喬爾(金·凱瑞飾)的性格沒有問題,但他的生活卻出了大問題——相戀多年的女友克萊門蒂娜(凱特·溫斯萊特 詳細介紹
戀戀筆記本/深情日記/寫我情真/忘了·忘不了/手札情緣 The Notebook
導 演: ( 尼克·卡薩維茨 Nick Cassavetes )
上 映: 2004年05月20日
評 分:8.0/10( 30618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那是40年代初期,艾麗•哈米頓(瑞秋•麥克亞當斯 飾)跟著她的家人,來到了北卡羅萊那州的海邊小城 詳細介紹
天使愛美麗/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艾蜜麗/阿梅麗的奇妙命運/天使艾美麗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Le
導 演: (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 )
上 映: 2001年10月03日
評 分:8.5/10( 119270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法國 德國
法國女孩阿梅麗·布蘭從來就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的。八歲時,母親因意 詳細介紹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 Casablanca
導 演: ( 邁克爾·柯蒂斯 Michael Curtiz )
上 映: 1942年11月26日
評 分:8.8/10( 116782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戰爭 地 區:美國
劇情: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 詳細介紹
日瓦戈醫生/齊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導 演: ( 大衛·里恩 David Lean )
上 映: 1965年12月22日
評 分:7.9/10( 19366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戰爭 地 區:美國
大衛.里恩導演的史詩式戰爭文藝巨片,改編自蘇聯作家鮑利斯彼斯特納克的諾貝文學獎作品,描寫理想主義者的 詳細介紹
我的盛大希臘婚禮/我的巨型希臘婚禮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導 演: ( 喬伊·茲維克 Joel Zwick )
上 映: 2002年02月22日
評 分:6.7/10( 30530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地 區:美國 加拿大
托拉生活在芝加哥一個希臘裔家庭中。她那龐大的家族簡直可以用「巨型」來形容,光堂兄妹就有27個。古板 詳細介紹
巧克力/濃情巧克力 Chocolat
導 演: ( 萊塞·霍爾斯道姆 Lasse Hallström )
上 映: 2000年12月15日
評 分:7.3/10( 30447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英國 美國
故事發生在1959年的冬天,一位身世神秘的外鄉女子維安妮(朱麗葉特-比諾什飾)帶著她的女兒來到一個傳統而平靜 詳細介紹
男人百分百/偷聽女人心/傾聽女人心 What Women Want
導 演: ( 南希·麥爾斯 Nancy Meyers )
上 映: 2000年12月13日
評 分:7.3/10( 29421票 )
類 型: 喜劇 奇幻 愛情 地 區:美國
英雄形象已深入民心的梅爾吉布森,這次竟然一反常態地主演了一部喜劇愛情小品【男人百分百】,觀眾都在質疑 詳細介紹
電子情書/電子情緣/網上情緣 You've Got Mail
導 演: ( 諾拉·依弗朗 Nora Ephron )
上 映: 1998年12月18日
評 分:7.2/10( 29229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地 區:美國
在紐約人文氣息濃厚的上西區,凱薩琳凱莉(梅格萊恩飾)經營一家溫馨的小書店,書店繼承自母親,已有四十年 詳細介紹
日落之前/日落巴黎/愛在日落余暉時/情留相逢時 Before Sunset
導 演: ( 理查德·林克萊特 Richard Linklater )
上 映: 2004年04月03日
評 分:7.9/10( 27988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本片是《情留半天》的延續,事隔九年,男女主角再續未了緣。男的已有家庭,女的在感情上仍然一片失落,影片 詳細介紹
西雅圖夜未眠/緣分的天空/西雅圖不眠夜 Sleepless in Seattle
導 演: ( 諾拉·依弗朗 Nora Ephron )
上 映: 1993年06月25日
評 分:7.6/10( 26310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劇情 地 區:美國
自從妻子瑪吉病逝後, 山姆就一直帶著8歲的兒子喬納默默地生活著。他謝絕了朋友的安慰和再婚的介紹,他相信 詳細介紹
迷失東京/愛情,不用翻譯 Lost in Translation
導 演: ( 索菲婭·科波拉 Sofia Coppola )
上 映: 2003年08月29日
評 分:7.9/10( 74708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日本
東京寂寞的夜空下,兩個失眠的美國人在酒吧里相遇了…… 鮑勃·哈里斯,逐漸過氣的好萊塢影星,悲哀而 詳細介紹
紅磨坊/情陷花都/情陷紅磨坊 Moulin Rouge!
導 演: ( 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
上 映: 2001年05月16日
評 分:7.7/10( 68763票 )
類 型: 劇情 音樂劇 愛情 地 區:澳大利亞 美國
劇情簡介 19世紀末的法國巴黎,是一個令所有醉心於藝術的人所嚮往的夢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萬 詳細介紹
我為瑪麗狂/情迷索瑪莉/哈拉瑪麗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導 演: ( 彼得·法拉利 Peter Farrelly ) ( 保比·法拉利 Bobby Farrelly )
上 映: 1998年07月15日
評 分:7.1/10( 61312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地 區:美國
特德少年時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瑪麗,但是在舞會上由於他突然失態,使他不好意思與瑪麗繼續相戀 詳細介紹
盡善盡美/漸入佳境/貓屎先生/愛在心裡口難開 As Good as It Gets
導 演: ( 詹姆斯·布魯克斯 James L. Brooks )
上 映: 1997年12月19日
評 分:7.7/10( 60474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馬文.尤德爾是個有潔癖的作家,雖然其作品以愛情題材居多,但生活里他對待別人苛刻、愛挑剔,經常讓人下不來 詳細介紹
羅拉快跑/疾走羅拉/勞拉快跑 Lola rennt
導 演: ( 湯姆·提克威 Tom Tykwer )
上 映: 1999年02月11日
評 分:8.0/10( 58013票 )
類 型: 動作 犯罪 劇情 愛情 驚怵 地 區:德國
一個女人如何拚命盡力的搶救她的愛人——一部令人屏息、興奮的影片,愛欲生死將完全改觀……你只有二十 詳細介紹
尋找夢幻島/不老的傳說/尋找新樂園/小飛俠前傳之魔幻童心 Finding Neverland
導 演: ( 馬克·弗斯特 Marc Forster )
上 映: 2004年09月04日
評 分:7.9/10( 57142票 )
類 型: 傳記 劇情 家庭 地 區:英國 美國
英王愛德華時代,劇作家詹姆斯·巴利(約翰尼·德普飾)小有成就,可他的新劇上演後卻反響不佳,他意識到 詳細介紹
情歸新澤西/花園之州/美麗知己/花園故鄉/傷心快樂人 Garden State
導 演: ( 扎克·布拉夫 Zach Braff )
上 映: 2004年01月16日
評 分:8.0/10( 5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音樂 愛情 地 區:美國
作為一個相當成功的電視演員,安德魯·拉治曼(扎克·布拉夫 飾)居住在洛杉磯,過著孤獨抑鬱的單身生活, 詳細介紹
剪刀手愛德華/幻海奇緣 Edward Scissorhands
導 演: (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
上 映: 1990年12月06日
評 分:7.8/10( 47235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奇幻 愛情 地 區:美國
蒂姆·伯頓導演的《剪刀手愛德華》是一部關於機器人的現代童話。它講述一座古堡中住著一位發明家,製造出了 詳細介紹
諾丁山/摘星奇緣/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導 演: ( 羅傑·米歇爾 Roger Michell )
上 映: 1999年05月13日
評 分:6.9/10( 39534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劇情 地 區:英國 美國
安娜斯各特(茱利婭羅伯茨)是世界著名的電影明星,她的照片刊登在每一期的雜志上,她的每一部電影都轟動 詳細介紹
BJ單身日記/布里奇特·瓊斯的單身日記 Bridget Jones's Diary
導 演: ( 莎朗·馬圭爾 Sharon Maguire )
上 映: 2001年04月13日
評 分:7.1/10( 35931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英國 法國
本片根據同名的英國暢銷小說改編,有濃厚的英國情結,是一部「英式電影」。女主角芮妮齊薇格2000年主演《護 詳細介紹
偷心/靠不近的愛/接近/誘心人 Closer
導 演: ( 邁克·尼科爾斯 Mike Nichols )
上 映: 2004年12月03日
評 分:7.4/10( 35704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地 區:
故事發生在英國,在四個人之間: 丹(裘德•勞飾),充滿抱負的小說家,但目前只能靠為人寫訃告謀生 詳細介紹
幸福終點站/愛你無國界/航站奇緣/單程機票/機場奇遇記/機場客運站 The Terminal
導 演: (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
上 映: 2004年06月09日
評 分:7.1/10( 34772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喜劇 地 區:美國
來自東歐的維克多·納沃斯基(湯姆·漢克斯),當初為了要躲避戰火才離開祖國,但誰想到就他在前往美國的空中 詳細介紹
風月俏佳人/漂亮女人/麻雀變鳳凰 Pretty Woman
導 演: ( 加里·馬歇爾 Garry Marshall )
上 映: 1990年03月23日
評 分:7.6/10( 34610票 )
類 型: 喜劇 愛情 地 區:美國
愛德華·劉易斯是個身家百萬的企業巨頭,也是個瀟灑迷人的青年男子。但是麻煩的是他總是搞不好和女人的關系 詳細介紹
英國病人/別問我是誰/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導 演: (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
上 映: 1996年11月06日
評 分:7.1/10( 33690票 )
類 型: 愛情 劇情 戰爭 地 區:美國
在二次世界大戰末,義大利南部的一間僧院中,一個年輕貌美的護士,因為她的愛人遠赴沙場生死未卜,使得她只 詳細介紹
冷山/亂世情天 Cold Mountain
導 演: (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
上 映: 2003年12月25日
評 分:7.3/10( 33533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戰爭 地 區:美國
由祖迪羅、妮歌潔曼和雲妮絲維嘉聯合主演的戰爭愛情電影《亂世情天》,在各大頒獎典禮上盡領風騷,獲得多項 詳細介紹
當哈利遇到莎莉/90男歡女愛 When Harry Met Sally...
導 演: ( 羅伯·雷恩 Rob Reiner )
上 映: 1989年07月12日
評 分:7.6/10( 32230票 )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地 區:美國
大學畢業時,哈里在旅途中偶遇了薩莉,二人聊得並不愉快。哈里認為男女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誼,薩莉卻不以 詳細介紹
傲慢與偏見 Pride & Prejudice
導 演: ( 喬·懷特 Joe Wright )
上 映: 2005年11月11日
評 分:7.8/10( 31443票 )
類 型: 劇情 愛情 地 區:法國 英國
小鄉紳班納特有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班納特太太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 新來的鄰居彬格萊
Ⅳ 對於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解讀
與眾不同的音樂劇----解讀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法國經典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將於1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了,這是繼《悲慘世界》之後又一部榮登上海大劇院舞台的音樂劇。 有趣的是,同《悲慘世界》一樣,《巴黎聖母院》也是誕生於法國,而且也是由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
在上海演出之前,《巴黎聖母院》先在北京上演,地點在人民大會堂,能在這個舉行最高規格會議的政治場所演出,足以見北京對《巴黎聖母院》的重視,也體現出了《巴黎聖母院》的高規格。
《巴黎聖母院》的誕生: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又稱《鍾樓怪人》,前幾年迪斯尼就拍攝了《鍾樓怪人》的動畫電影,產生了不小影響,至今還讓許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回味。而法國和英國拍攝的電影《巴黎聖母院》也早已引進中國並配音,記得十幾年前常在電視上看到。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走紅要比小說和電影晚得多了。1993年,法裔加拿大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Plamondon)開始著手創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普拉蒙東屬於大器晚成的詞作家,他從50年代就開始從事歌詞和劇本的創作,但直到70年代末才真正出名。現在他已經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法語詞作家。
在93年,法國詞曲作者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和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Claude-Michel Schonberg)已經創作了《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 這兩部劇目均獲得了輝煌的成功,讓世人看到了法國人創作音樂劇的實力。這一狀況多少對普拉蒙東有相當的促動。他看中了雨果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並被小說的魅力深深折服, 將這樣一部已經銘刻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巨作搬上音樂劇舞台,一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普拉蒙東找到了當時已經聞名歐美的法裔音樂才子理查德.科奇安特(Richard Cocciante), 兩人一拍即合,在1994至1996這三年裡,普拉蒙東為《巴黎聖母院》寫下了600頁的筆記和30多首歌曲的歌詞。在96年底,他們倆合作完成了擁有50段音樂,40餘首歌曲,時間長3個小時的大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同《悲慘世界》一樣,《巴黎聖母院》也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小說,事實證明,雨果的小說也確實具有改編為音樂劇的質素,至今已經有《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和《克倫威爾》三部雨果的小說被改編成了音樂劇,而且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1997年普拉蒙東聘請了加拿大導演吉列爾斯.米舒(Gilles.Msheu)擔任導演,由法國著名的「Charles Talar」 演藝公司投資製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Charles Talar」演藝公司是法國最著名的演出製作公司,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級的演藝明星。同年,《巴黎聖母院》劇團有限公司成立了,開始了正規化的製作。
《巴黎聖母院》的劇團成員共有24位群體演員、7位主角演員、30位舞美、15位技術人員及若干行政人員。劇團經過一年的籌備,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隆重上演,引起了強烈的藝術震撼,在98年剩下的三個月時間里,《巴黎聖母院》連演了126場,50萬張門票全部售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售出兩百萬張門票,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劇,打破了過去由《悲慘世界》保持的記錄。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巴黎聖母院》開始了世界巡迴公演,創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佳績,巡演的國家有: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瑞士的日內瓦、英國的倫敦、義大利的米蘭、俄羅斯的莫斯科、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黎巴嫩的里本等。巡演十分成功,好評如潮,CD更是賣的脫銷。至今,《巴黎聖母院》共售出唱片近700萬張、錄象帶100餘萬張、DVD近20萬張,劇中的單曲「美人(Belle)」更是獲得許多著名世界音樂獎項,被眾多歌手翻唱。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還獲得了法國「最佳演出年度獎」、「最佳曲目年度獎」、「最佳世紀歌曲觀眾獎」。在加拿大魁北克獲得了「最佳唱片獎」、「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聖堂歌曲獎」、「最佳導演年度獎」。在摩納哥獲得了「世界音樂法語唱片最佳銷售獎」。
在2000年元月,英文版的《巴黎聖母院》誕生了,這意味著《巴黎聖母院》真正登上了世界的音樂劇舞台,2000年5月,劇團正式從法國巴黎移到了倫敦西區,以期獲得更大的成功。
小說與劇情: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小說講述了15世紀法國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同時描寫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無奈,是表現雨果人道主義思想的力作。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劇情和小說劇情基本一致,在人物上也沒有很大的更改。相對而言比較大的人物調整是劇中角色葛林果,他除了扮演小說中的游吟詩人和吉普賽女郎艾米斯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之外,還擔任了故事情節的敘述者,起到了講述劇情和過渡段落的作用。
劇中人物:
卡西莫多:
獨眼駝背,相貌醜陋,他是藏身在巴黎聖母院內的敲鍾人,也就是鍾樓怪人,對吉普賽美女愛斯米拉達一見傾心。
弗羅洛:
巴黎聖母院的主教,也是卡西莫多的監護人。外表道貌岸然,實則陰險狡詐,他有強烈佔有愛斯米拉達的慾望。
菲比斯:
皇家侍衛隊隊長,已有未婚妻百合,仍情不自禁地愛上了愛斯米拉達。
愛斯米拉達:
美麗奔放而又善良的吉普賽女郎,卡西莫多,弗羅洛和菲比斯都對她著迷。
葛林果:
游吟詩人,愛斯米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在劇中他也是故事的敘述者
百合:
菲比斯隊長的未婚妻,家境優越,背景深厚,對愛斯米拉達充滿妒忌與恨意。
克洛潘:
遭人歧視的外來移民,與愛斯米拉達同為吉普賽人,後來成為吉普賽人的領袖。
《巴黎聖母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醜陋駝背卻又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愛上了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斯米拉達,但他知道自己相貌醜陋,只敢把愛藏在心裡。與此同時,巴黎聖母院的主教弗羅洛與皇家侍衛隊隊長菲比斯也傾心於愛斯米拉達。弗羅洛一生侍奉天主,他明知男女之愛是神職人員的禁忌,卻依然難以自拔。而菲比斯已經有嬌美的未婚妻,卻依然想要染指愛斯米拉達。在劇目開場不久,卡西莫多,弗羅洛和菲比斯三人共同唱出了「美人(Belle)」,表達自己對愛斯米拉達的愛慕之情,這首歌曲在法國單曲市場上創下了300萬張的佳績。愛斯米拉達後來愛上了菲比斯,這讓弗羅洛感到無比嫉恨,他趁著愛斯米拉達與菲比斯幽會的時候,暗中刺傷了菲比斯,然後嫁禍給愛斯米拉達,並威脅她以身相許,否則就要將她處死。愛斯米拉達誓死不從,被弗羅洛送上了絞刑台。卡西莫多得知愛斯米拉達即將被判處死刑之後,奮不顧身到法場救回了愛斯米拉達,把她藏在巴黎聖母院中。不久,吉普賽人的領袖克洛潘帶領了一大批人攻打聖母院,想要解救出愛斯米拉達。但是他的烏和之眾被菲比斯率領的皇家衛隊擊潰,克洛潘在戰斗中身亡。
卡西莫多以為菲比斯是為了解救愛斯米拉達,他也知道愛斯米拉達喜歡的人是菲比斯, 於是哀求主教弗羅洛把愛斯米拉達交給了菲比斯。然而菲比斯早已變心,他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不敢得罪和觸怒未婚妻百合,竟然與主教弗羅洛合謀,宣判了愛斯米拉達死刑。
加西莫多後來才看穿了弗羅洛和菲比斯兩人的險惡用心,悲憤之中,加西莫多把弗羅洛從鍾樓頂端推下,然後趕去解救愛斯米拉達,可惜為時已晚。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卡西莫多抱著愛斯米拉達的屍體失聲痛哭,然後以死殉情,倒在了愛斯米拉達的身旁。
音樂劇同小說一樣都是悲劇結尾的,在最後卡西莫多抱著愛斯米拉達的屍體,失聲痛哭地唱著《舞吧,愛斯米拉達》的時候,看了忍不住要掉眼淚。這與好萊塢動畫影片《鍾樓怪人》的大團圓結局相比,小說和音樂劇的悲劇性結尾不知要感人多少倍。
與眾不同的音樂劇:
當今著名的音樂劇大多是由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演藝公司包裝而成的,因此這些劇目也帶有了百老匯和西區特有的風格特徵和運作方式。而《巴黎聖母院》卻是一個例外,它是少數幾部聞名世界卻沒有受到百老匯和西區影響的著名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誕生於法國巴黎,遠離紐約和倫敦,先天就沒有受到百老匯和西區的影響。而作品誕生後,從包裝到製作推銷的整個過程,也全部是由法國公司全權包辦的,而不像《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那樣在法國誕生,卻由倫敦西區的公司來包裝和運作。因而,《巴黎聖母院》中幾乎沒有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印記,觀看過該劇的人也往往會有與眾不同的感受。
舞蹈角色與歌唱角色分離:
《巴黎聖母院》的一大特色是採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離的形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員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員不跳舞。這與當今大多數音樂劇處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在音樂劇中,舞蹈和歌唱演員的角色分配會有側重,但基本上沒有絕對分開的情況,歌唱演員也會和舞蹈演員一起舞蹈,而舞蹈演員也會參與歌唱(更多是合唱),從而體現出歌舞一體的樣式。而《巴黎聖母院》則是將兩者完全的分離,整個劇目的歌曲全部由7位主要演員演唱,他們歌唱的時候不參與任何舞蹈,個個全情投入,就像聚光燈下的超級明星。舞蹈演員則完全不參與歌曲的演唱,在<非法移民(The refugees)>, <愚人慶典(The Feast of Fools)>, <奇跡之殿(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愛之谷(valley of love)>等幾個大場面的段落中,舞蹈幾乎就是演出的全部。
將舞蹈與歌唱完全分離,可以讓兩者更加投入於自己的演出,將各自的表演發揮到極致。而不需要因為歌唱演員的緣故而降低舞蹈的難度,也不需要因為舞蹈演員的緣故而影響聲音的質量。當歌唱演員用聲音表達情感時,一旁的舞者就全情投入地用肢體表達復雜的感情糾葛。以愛斯米拉達一出場為例,當她演唱起<吉普賽女郎(Bohemia girl)>的時候,在她身旁的舞者就跳起狂熱歡快的舞蹈,這樣的舞蹈比演唱更能表現她內心奔放的思想。而當菲比斯演唱<心痛欲裂(Heartbreak)>一曲時,在他身旁的四位男性舞者只露著背影跳舞,讓人感受到他黑暗的內心和痛苦的抉擇。
在《巴黎聖母院》中,歌唱者用具象的歌詞來表達情感,舞者用抽象的動作來表達情感,歌者和舞者在同一舞台上同時表達了內在和外在、具象和抽象。
在舞蹈動作上,編舞還給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有些段落明顯帶有自由發揮的成份。同時舞者在舞蹈時還運用了欄桿、棍棒等道具,體現出了寫實和寫意的雙重效果。
純流行化的演繹:
在演唱方法上,《巴黎聖母院》完全運用了流行唱法,沒有融入一點美聲唱法。而在演奏樂器上,《巴黎聖母院》也全部採用電聲樂器,沒有一件管弦樂器。這兩者都表明了《巴黎聖母院》追求純粹流行風格的姿態。而在其他大多數音樂劇中,多多少少都會融入美聲唱法,在伴奏樂器上,也大多以管弦樂器為主,或者在其中加入一些搖滾電聲樂器,很少見到純流行樂器伴奏的情況。
獨特的演唱安排:
在《巴黎聖母院》中特別偏重獨唱,整場50段音樂中,絕大部分都是獨唱,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首接一首,而較少有重唱。合唱只有結尾等少數幾個地方才出現過,而且採用的是事先錄制好的背景式合唱。由於沒有現場演員的參與,因此即便聽到合唱,也缺少了合唱的真實感。在大多數音樂劇中,為了更好地表現起伏的劇情和豐富的聲音層次,一般會將獨唱,重唱和合唱進行合理的安排,不會過份偏重於獨唱,也不可能過份偏重於重唱或合唱。《巴黎聖母院》對獨唱的偏好,會讓人感到聲音層次不夠豐富,在形式上略顯得單調了。
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舞蹈角色和演唱角色的完全分離。 由於舞蹈角色不參與演唱,因此全劇的歌唱段落就全部落在了7位主要角色身上,這7個人在劇中全部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已經很少了,要一起重唱和合唱就更難了。好在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非常好聽,這也多少彌補了歌唱形式上的簡單。
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手法:
《巴黎聖母院》中的音樂共有50段。作曲者對於每一首歌曲都是獨立成篇的,很少追求歌曲與歌曲之間共同的音樂材料。除了幾首是完全反復之外,幾乎首首都是全新的創作。因而你在音樂上很難找到歌曲與歌曲之間的聯系,在欣賞時會有現場音樂會的感覺。如果在觀賞時沒有歌詞提示,你閉上眼睛很容易感覺這是一張法國流行音樂的精選輯,而不是一部音樂劇。說的專業一點就是,《巴黎聖母院》沒有採用大多數音樂劇採用的主題音樂素材變化發展的手法。
《巴黎聖母院》的這一做法與大多數音樂劇的創作手法不同。如今,絕大多數的音樂劇還是採用主題素材變化的手法:作曲者將幾個主題音樂素材,在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情節中進行變化,使其貫穿在整個劇目中,讓人感覺到有些音樂片段會時時縈繞在耳邊。這一手法在音樂劇《悲慘世界》中就非常明顯,在《悲》劇中真正全新的音樂只佔到了全劇音樂的三分之一,而全劇音樂就是根據這三分之一的音樂素材,將其進行變化和延伸而形成的。當耳邊不時地聽到自己熟悉的音樂主題,既感到親切又加深了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印象。
在音樂劇的創作中,對立統一的原則是極為重要的,也就是既要有音樂的不斷變化,又要有音樂的統一呼應。如果變化太多,會給人捉摸不定的感覺,如果統一太多,不免會讓人有厭煩情緒。 《巴黎聖母院》這樣的創作手法,給人的感覺是變化有餘,而相對缺乏統一。 當然也有這種可能:作曲者對自己的旋律寫作非常有信心,可以保證每一首歌曲都優美動聽,但如果讓他運用主題素材變化的手法,反而影響了他對歌曲的自由創作,寫得不自由也不優美了。
不用伴奏用錄音:
《巴黎聖母院》中沒有使用現場伴奏,這也是很少見的。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音樂劇中,基本上都是樂隊現場伴奏。 《巴黎聖母院》則是播放預先錄制好的配樂。這一做法一開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因為人們感到錄音會顯得死板而沒有生氣,類似於現在明星假唱的感覺。但事實證明,這並不影響實際的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巴黎聖母院》的音樂全部是電聲樂器演奏的,對於電聲樂器而言,錄音與現場演奏的差別並不大。而且在劇中也沒有哪個地方需要音樂節奏上的松動,因此完全可以事先錄制好,用一樣的節奏數以萬次的演奏。當然,最重要恐怕還是省錢,本來需要許多人的現場演奏,現在只要一盤錄音帶就解決了,作為一個長期演出的劇目,這樣的方式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
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是採用了耳掛式麥克風,演員把麥克風掛在嘴邊,暴露在觀眾面前,這種耳掛式麥克風常常用在勁歌狂舞的歌星身上。在絕大多數的音樂劇中,往往把麥克風藏在頭發鬍子等看不見的地方,俗稱隱藏式麥克風,因為這樣可以感覺更象演員,而不是歌星。《巴黎聖母院》的這一做法確實讓許多人很吃驚。當演唱者每人一個耳掛式麥克風站在舞台上高聲歌唱,配合著舞者的舞蹈和燈光,讓人感覺就像是一場歌舞巨星的演唱會,很有視覺上的現場感,但相對而言,就缺少了一些戲劇的感覺。
高空特技盡顯魅力:
劇中的高空特技也非常令人驚異。比如卡西莫多對著自己心愛的大鍾傾吐內心愛慕之情的時候,三個大鍾頓時從天而降,在每一個鍾裡面都有一個特技演員,他們扮演鍾擺奮力地搖擺,撞擊著大鍾,發出震人心魄的聲音。看著特技演員掛在大鍾裡面,作著各種各樣的動作,配合著巨大的鍾聲,再加上卡西莫多熱烈而近乎嘶吼的聲音,絕對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場面。還有愛斯米拉達被弔死的一幕,以及卡西莫多在臨終前的四位舞者吊在鋼絲上的演出,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這多少歸功於高空特技帶來的震撼。這些動作的表演者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他們中有許多是從運動員或雜技演員轉行過來的,其中就有以舞蹈特技表演而名聲大噪的<高動能(YAMAKASI)>七人團,著名電影導演魯貝松曾經根據他們7人的高超特技表演拍成了電影《企業戰士》,在歐洲青少年中產生了很大反響。
抽象的布景:
《巴黎聖母院》的布景是簡單而有沖擊力的。劇目一開場,呈現在觀眾面前是一堵由幾十塊泡沫拼板拼成的大牆,再加上幾根大柱,就組成了巴黎聖母院,在燈光的映襯下,呈現出神秘幽暗的氣氛。這樣的設計顯然只露出了巴黎聖母院一個很小的部分,讓人不能馬上看明白,卻能給人更多的想像。像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大多數音樂劇,在道具上則更多強調模擬,讓人一看就明白,與他們相比,《巴黎聖母院》在布景的設計上要顯得抽象得多。
在長達3小時的演出里,這堵高大威武的大牆始終屹立在舞台上,由於舞台的高度和寬度完全被大牆占滿,已經不便於在縱向的平面上布置太多的布景和道具,因而在整個劇目中,大牆的前面始終保留了一大片空地,以便演唱者和舞蹈者有充足的舞台來表演。這樣的設計使得舞台上大多數的時候只有演員,而沒有其他的布景和道具,給人以現場音樂會的效果。
與眾不同的好劇目:
像這樣一部與眾不同的劇目,自然比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同絕大多數著名的音樂劇一樣,《巴黎聖母院》在誕生後遭受的指責也不少。比如《倫敦快報》評論說:幾根醜陋的水泥柱子和一堵牆來代表美麗的巴黎聖母院,實在有失水準。《電訊日報》評論說音樂聲音過於喧鬧,而演員只注重嗓音而不注重表演,《泰姆士報》評論說歌曲的安排顯得雜亂而沒有層次等等。當然,贊揚和褒獎的評論要遠遠比批評的多得多。
《巴黎聖母院》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它追新求異的姿態,似乎也在向世人表明,這不是一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音樂劇,而是一部完全由法國人自己製造的音樂劇。
許多劇評家認為, 《巴黎聖母院》將引領當代音樂劇跨越80年代韋伯式音樂劇的影響,進而邁向表演藝術的新紀元。這個口氣似乎太大了,不過,《巴黎聖母院》確實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劇目,這話絕對不假,口氣也一點不大。
Ⅳ 《巴黎聖母院》講了什麼誰能給我介紹一下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詩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也是詩歌的革新者、浪漫派戲劇的創建者,法國人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雨果一生著作甚多,遍及文學的各種體裁,包括詩歌、戲劇、小說、文藝理論、政論等,整個作品充滿人道主義激情。
小說《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加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富洛婁和貴族軍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小說的發表,使雨果的名聲更加遠揚。
1月6日是西文傳統的愚人節。1482年的這一天,整個巴黎城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人們從四面八方向舊城區涌去。聚集在通往司法宮的幾條路上的群眾尤其多,這里正在進行「愚人之王」的選舉,選舉的規則是誰長得最醜陋、誰笑得最怪最難看誰就有望當選。
當大家把幸運的愚人之王帶出來時,驚奇和贊賞到了最高點。只見他長著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子,身體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兩腿從前面看,好象是兩把鐮刀,刀柄同刀柄相連起來。在他的種種畸形里,卻有一種不容懷疑的堅定、嚴肅、勇敢的態度,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加西莫多,人們給他穿戴上用硬紙板做的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繪有花紋的轎子向格雷弗時廣場走去。
在格雷弗廣場上,靠街頭賣藝為生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帶著小羊加里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圍觀的群眾,不時贏得人們的掌聲和叫好聲,愛斯梅拉達正在一張隨便鋪在她腳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輕捷、飄逸、快樂,所有圍觀的人都目不轉睛,大張著嘴,被眼前燦爛的景象迷住了。在密集的人群中,有一個中年人雖不引人注目但與眾不同。他一雙貪婪的眼睛直盯著愛斯梅拉達,嘴裡卻在發出冷漠的幾乎無人能聽得見的咒語,那神情著實令人望而生畏。此人就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格德·富洛婁。
富洛婁向來清心寡慾,迴避一切世俗的享樂。但今晚看到翩翩起舞的愛斯梅拉達,卻立即為她那無雙的姿色所傾倒。他身上潛伏的淫慾像一頭沉睡多年的野獸突然猛醒使他完全失去了自製力。雖然他懂得若不加以收斂必將陷入極其可怕的深淵,但慾望似乎是無法抗拒的。他分明看到眼前擺著兩條路供他選擇:或者不惜一切代價佔有她:或者置她於死地,以求自己靈魂的安寧。此時,第一種選擇佔了上風。
在廣場一角的荷蘭塔內,女修士居第爾因自己的女兒在15年前被吉卜賽人搶走,正用一種虔誠的、憎惡的聲音呵斥愛斯梅拉達快走,愛斯梅拉達深為副主教和女修士的詛咒感到驚駭和不安。
當愚人之友會的會員抬著加西莫多來到廣場時,一下子成了人們注目的新熱點。眾愚人擋住蜂擁過來的群眾奮力保衛自己的愚人王,而當得意洋洋的加西莫多一眼見到富洛婁時卻又溫順得像一頭羔羊。原來在16年前,身為畸形兒的加西莫多被人遺棄在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副主教出於憐憫之心收養了他,並為他取名加西莫多。加西莫多慚慚懂事,對富洛婁大人感恩戴德,惟命是從。
傍晚時分,愚人節聯歡高潮已過,人們漸漸散去。愛斯梅拉達帶著她心愛的小山羊離開了節日廣場,行至廣場旁的小巷,授命於富洛婁的加西莫多准備劫持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奮力反抗,高聲呼救。就在這時,國王的近衛弓箭隊隊長弗比思帶領他的士兵途經附近,聞訊趕到,解救了愛斯梅拉達,擒獲了加西莫多。愛斯梅拉達被弗比思英俊的容貌和解救她的恩德所打動,問過了這位年輕軍官的尊姓大名後,便飛快地跑回了流浪人和乞丐們的聚集地——「奇跡王朝」。
「奇跡王朝」是一個非常大的廣場,居住著下層人民,他們中有法國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德國人,他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這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是一個地獄的詩的境界。愛斯梅拉達在這里具有很大的魔力,她回來時,男女乞丐都溫柔地排列著,他們兇狠的臉色因為見到她而開朗了。此時,該王朝的乞丐王克洛潘正在審判誤入這里的窮詩人甘果瓦。按「王朝」的法律,甘果瓦將被絞死,除非有人願意嫁給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甘果瓦性命難保。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出人意料地站了出來,宣布願意與此人結為夫妻,這樣甘果瓦免除一死。
第二天,格雷弗廣場上搭起了臨時刑台。昨天還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卻跪在轉盤上任人鞭笞。富洛婁路經此地,目睹此景,他當然知道加西莫多因為什麼才落到這種地步,但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他竟無動於衷,聽之任之。加西莫多看見了人叢中的富洛婁,他心中一喜,但是這個當年收養他的義父卻慌忙逃避了他的目光。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加西莫多口渴難忍,他憤怒的吼叫:「給我水喝!」圍觀者不但無人理睬,反倒是一片戲弄與咒罵聲。
Ⅵ 全部積分求100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100部?!
1925 戰艦波將金號 蘇聯
1934 神女 中國
1936 摩登時代 美國
1940 費城故事 美國
1940 蝴蝶夢 美國
1941 公民凱恩 美國
1943 卡薩布蘭卡 美國
1945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義大利
1946 孤星血淚 英國
1947 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國
1948 哈姆雷特 英國
1948 偷自行車的人 義大利
1948 小城之春 中國
1950 羅生門 日本
1952 流浪者 印度
1952 雨中曲 美國
1952 正午 美國
1953 百萬英鎊 英國
1954 道路 英國
1956 巴黎聖母院 法國\義大利
1956 環球旅行80天 美國
1957 野草莓 瑞典
1959 廣島之戀 法國
1959 後窗 美國
1959 精疲力盡 法國
1959 林家鋪子 中國
1959 青春之歌 中國
1959 四百下 法國
1959 西北偏北 美國
1960 多瑙河之波 羅馬尼亞
1960 精神病患者 美國
1960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法國
1961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法國
1961 殺死一隻知更鳥 美國
1961 西區故事 美國
1962 八部半 義大利\法國
1962 秋刀魚的滋味 日本
1963 埃及艷後 美國
1963 早春二月 中國
1964 窈窕淑女 美國
1965 日瓦戈醫生 美國
1965 音樂之聲 美國
1966 放大 英國
1967 邦妮與克萊德 美國
1967 畢業生 美國
1967 猜猜誰來吃晚餐 美國
1968 2001太空漫遊 英國
1969 Z 法國\阿爾及利亞
1969 家在台北 中國台灣
1970 巴頓將軍 美國
1971 發條橙 英國
1972 巴黎最後的探戈 義大利\法國
1972 呼喊與細語 瑞典
1972 教父 美國
1972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蘇聯
1974 華麗的家族 日本
19747 人人為自己 上帝反大家 德國
1974 夜間守門人 義大利
1975 大白鯊 美國
1975 飛越瘋人院 美國
1976 計程車司機 美國
1976 感官王國 法國\日本
1976 洛奇 美國
1976 汪洋中的一條船 中國台灣
1977 第三類接觸 美國
1977 星球大戰 美國
1977 幸福的黃手帕 日本
1978 超人 美國
1979 大篷車 印度
1979 克萊默夫婦 美國
1979 現代啟示錄 美國
1980 最後一班地鐵 法國
1981 法國中尉的女人 英國
1981 火之戰 法國
1982 城南舊事 中國
1982 芳妮和亞歷山大 瑞典
1982 甘地傳 英國\印度
1982 E.T. 美國
1983 醜八怪 蘇聯
1983 卡門 西班牙
1984 德克薩斯州的巴黎 法國\德國
1984 黃土地 中國
1984 莫扎特 美國
1984 天國車站 日本
1984 一個和八個 中國
1984 美國往事 美國
1985 警察故事 中國香港
1985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英國
1985 亂 日本\法國
1985 蜘蛛女之吻 巴西\美國
1985 走出非洲 美國
1986 鱷魚鄧迪 澳大利亞
1986 芙蓉鎮 中國
1986 英雄本色 中國香港
1988 柏林上空 德國\法國
1988 末代皇帝 義大利\英國\中國
1988 小薇娜 蘇聯
1988 天堂電影院 義大利\法國
1988 胭脂扣 中國香港
1988 雨人 美國
1989 悲情城市 中國台灣
1989 本命年 中國
1989 開國大典 中國
1989 死亡詩社 美國
1990 小鬼當家 美國
1990 與狼共舞 美國
1991 沉默的羔羊 美國
1991 高跟鞋 西班牙
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中國台灣
1991 青春校樹 捷克
1991 阮玲玉 中國香港
1992 鋼琴課 澳大利亞
1992 苦月亮 法國\英國
1992 情人 法國\英國
1992 心香 中國
1992 新龍門客棧 中國香港
1993 霸王別姬 中國內地\中國香港
1993 純真年代 美國
1993 藍色 法國\日本\波蘭\瑞士
1993 三毛從軍記 中國
1993 辛德勒名單 美國
1993 侏羅紀公園 美國
1994 阿甘正傳 美國
1994 背靠背臉對臉 中國內地\中國香港
1994 低俗小說 美國
1994 紅色 法國\波蘭\瑞士
1994 獅子王 美國
1994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國內地\中國香港
1994 重慶森林 中國香港
1995 我的秘密之花 西班牙\法國
1995 教師別戀 瑞典
1996 甜蜜蜜 中國香港
1996 英國病人 美國
1997 花火 日本
1997 美麗人生 義大利
1997 泰坦尼克號 美國
1997 香港製造 中國香港
1997 鰻魚 日本
1998 埃及王子 美國
1998 變臉 美國
1998 杜魯門的節目 美國
1998 莎翁情史 英國
1998 中央車站 巴西\法國\西班牙\日本
1999 關於我的母親 西班牙\法國
1999 大開眼界 美國
1999 美國美人 美國
2000 卧虎藏龍 美國
2000 花樣年華 中國香港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電影紀錄,有些我也還沒看,但絕對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Ⅶ 你最喜歡哪部以巴黎為背景的電影為什麼
背景設在巴黎的電影:《亞特蘭大》,讓·維戈著,1934年《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Paradis),馬塞爾·卡恩(Marcel Carne)著,1945年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年):三個朋友在巴黎努力找工作。當他們兩個愛上了同一個女人,事情變得更加復雜。
《琪琪》(1958年):厭倦了巴黎社會的俗套,一個有錢的花花公子和一個年輕的實習交際花享受著一段柏拉圖式的友誼,但這種友誼可能不會長久。
伊爾瑪·拉·杜絲(1963年):在巴黎,一名前警察愛上了一名妓女,並試圖用她所有的時間來換取她的生活。
雨果(2011年):1931年的巴黎,一個住在火車站牆上的孤兒捲入了一場有關他已故父親和一台機器人的神秘事件。
《愛》,m·哈內克著,2012年弗朗西絲·哈(2012年):一名紐約女子(她還沒有真正的公寓)為一家舞蹈公司做學徒(盡管她並不是真正的舞者),她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夢想中,盡管實現夢想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013年,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著私人購物顧問,2016年:巴黎的一名私人購物顧問拒絕離開這座城市,直到她聯繫上之前去世在那裡的孿生兄弟。當一個神秘的人通過簡訊聯系她時,她的生活變得更加復雜。
指控,2019年:1894年,法國船長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被錯誤地判以叛國罪,並在魔鬼島被判處終身監禁。
Ⅷ 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 介紹
巴黎聖母院》的誕生: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又稱《鍾樓怪人》,前幾年迪斯尼就拍攝了《鍾樓怪人》的動畫電影,產生了不小影響,至今還讓許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回味。而法國和英國拍攝的電影《巴黎聖母院》也早已引進中國並配音,記得十幾年前常在電視上看到。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走紅要比小說和電影晚得多了。1993年,法裔加拿大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Plamondon)開始著手創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普拉蒙東屬於大器晚成的詞作家,他從50年代就開始從事歌詞和劇本的創作,但直到70年代末才真正出名。現在他已經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法語詞作家。
在93年,法國詞曲作者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和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Claude-Michel Schonberg)已經創作了《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 這兩部劇目均獲得了輝煌的成功,讓世人看到了法國人創作音樂劇的實力。這一狀況多少對普拉蒙東有相當的促動。他看中了雨果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並被小說的魅力深深折服, 將這樣一部已經銘刻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巨作搬上音樂劇舞台,一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普拉蒙東找到了當時已經聞名歐美的法裔音樂才子理查德.科奇安特(Richard Cocciante), 兩人一拍即合,在1994至1996這三年裡,普拉蒙東為《巴黎聖母院》寫下了600頁的筆記和30多首歌曲的歌詞。在96年底,他們倆合作完成了擁有50段音樂,40餘首歌曲,時間長3個小時的大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同《悲慘世界》一樣,《巴黎聖母院》也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小說,事實證明,雨果的小說也確實具有改編為音樂劇的質素,至今已經有《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和《克倫威爾》三部雨果的小說被改編成了音樂劇,而且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1997年普拉蒙東聘請了加拿大導演吉列爾斯.米舒(Gilles.Msheu)擔任導演,由法國著名的「Charles Talar」 演藝公司投資製作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Charles Talar」演藝公司是法國最著名的演出製作公司,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級的演藝明星。同年,《巴黎聖母院》劇團有限公司成立了,開始了正規化的製作。
《巴黎聖母院》的劇團成員共有24位群體演員、7位主角演員、30位舞美、15位技術人員及若干行政人員。劇團經過一年的籌備,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隆重上演,引起了強烈的藝術震撼,在98年剩下的三個月時間里,《巴黎聖母院》連演了126場,50萬張門票全部售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售出兩百萬張門票,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劇,打破了過去由《悲慘世界》保持的記錄。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巴黎聖母院》開始了世界巡迴公演,創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佳績,巡演的國家有: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瑞士的日內瓦、英國的倫敦、義大利的米蘭、俄羅斯的莫斯科、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黎巴嫩的里本等。巡演十分成功,好評如潮,CD更是賣的脫銷。至今,《巴黎聖母院》共售出唱片近700萬張、錄象帶100餘萬張、DVD近20萬張,劇中的單曲「美人(Belle)」更是獲得許多著名世界音樂獎項,被眾多歌手翻唱。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還獲得了法國「最佳演出年度獎」、「最佳曲目年度獎」、「最佳世紀歌曲觀眾獎」。在加拿大魁北克獲得了「最佳唱片獎」、「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聖堂歌曲獎」、「最佳導演年度獎」。在摩納哥獲得了「世界音樂法語唱片最佳銷售獎」。
在2000年元月,英文版的《巴黎聖母院》誕生了,這意味著《巴黎聖母院》真正登上了世界的音樂劇舞台,2000年5月,劇團正式從法國巴黎移到了倫敦西區,以期獲得更大的成功。
小說與劇情: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小說講述了15世紀法國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同時描寫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無奈,是表現雨果人道主義思想的力作。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劇情和小說劇情基本一致,在人物上也沒有很大的更改。相對而言比較大的人物調整是劇中角色葛林果,他除了扮演小說中的游吟詩人和吉普賽女郎艾米斯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之外,還擔任了故事情節的敘述者,起到了講述劇情和過渡段落的作用。
Ⅸ 巴黎聖母院的簡介
巨著《巴黎聖母院》描述的是一個美麗,浪漫但又悲慘的愛情故事.被父母遺棄的駝背卡西莫多,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收養為義子,長大後又讓其當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伽西莫多雖然長相十分醜陋而且有多種殘疾,卻始終保持著一顆高尚,純潔的心.
長年流浪街頭的吉普賽姑娘艾斯梅拉爾達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且心地淳厚.赤貧的青年詩人比埃爾·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並在一個更偶然的場合成了她名義上的丈夫.
很有名望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本來一向專心於"聖職",但忽然有一天,他欣賞到吉普賽姑娘的歌舞,點燃了他心中埋藏已久的慾望之火.於是,他千方百計想要把艾斯梅拉爾達據為己有,對她進行了種種威脅甚至陷害,同時還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騙和利用他的義子卡西莫多和學生甘果瓦.同時,傳衛隊的隊長菲比斯雖然已有嬌美的未婚妻卻因為生性風流而意圖染指艾斯梅拉爾達.
艾斯梅拉爾達愛上了菲比斯,這使孚羅洛非常嫉恨,他趁著艾斯梅拉爾達與菲比斯幽會時,刺傷了菲比斯然後嫁禍給艾斯梅拉爾達,要挾她以身相許,否則就要將她處死.但是,艾斯梅拉爾達拒絕了.眼看無論如何也實現不了佔有艾斯梅拉爾達的罪惡企圖,孚羅洛最後竟親手把可愛的少女送上了絞刑架.
另一方面,卡西莫多私下也愛慕著美麗的艾斯梅拉爾達,但因為自慚形穢而把這份愛深埋在心裡.眼看姑娘遭到陷害,伽西莫多用巧計救出了她,並讓她在聖母院一間密室里避難.敲鍾人用十分純朴和真誠的感情去安慰她,保護她.不久吉普賽人的領袖克婁潘率眾攻打聖母院,意圖解救艾斯梅拉爾達.菲比斯率領衛隊擊潰了吉普賽人.自知無力對抗軍隊的卡西莫多以為菲比斯是來解救姑娘的,便讓孚羅洛把艾斯梅拉爾達交給了菲比斯.沒想到菲比斯由於不敢再觸怒未婚妻而宣布將艾斯梅拉爾達處死.當悲憤之中的卡西莫多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義父"和"恩人"遠望著高掛在絞刑架上的吉普賽姑娘而發出惡魔般的獰笑時,他明白了一切.卡西莫多對那個偽善者下了最後的判決,並親手將孚羅洛從高聳入雲的鍾塔上推下,使其摔得粉身碎骨.即使如此,卡西莫多也沒能挽救愛人的生命,他乞求劊子手的同意抱走了艾斯梅拉爾達的遺體,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與艾斯梅拉爾達一起化為了生死相依的塵土.
1993年,加拿大頂級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開始著手改編經典名著《巴黎聖母院》,在以後的3年裡,他同著名作曲家理查德·柯強特合作創作了包括12首主打歌曲和3小時場景音樂的大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1998年9月16日,精心雕琢的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在巴黎首次登台,並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水準極高的視聽效果,驚動了整個歐美藝術界.據悉,僅首演第一年,就擁有超過200萬的觀眾在現場觀看演出,在其後的幾年裡創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記錄;同時,他們還在世界許多國家進行巡迴演出.該劇曾在法國獲得"最佳演出年度獎","最佳曲目年度獎","最佳世紀歌曲觀眾獎"等多種獎項.其音樂原聲唱片銷量達700萬張,劇中的單曲"美人"也曾獲得世界音樂獎的殊榮,被其後的眾多著名歌手翻與一般傳統音樂劇強調的美聲或古典的走向不同,作曲者在《巴黎聖母院》的基本音樂架構中納入了大量流行音樂的因子,在強烈的搖滾旋律的包裝之下,其樂曲具有震懾人心的魅力.因此這出音樂劇創造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奇跡,那就是不僅在藝術愛好者中,甚至在廣大普通觀眾(特別是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音樂也被廣為傳唱.
《巴黎聖母院》的舞蹈完全是由專業的舞者所擔當,其中包括體育選手轉任的特技演員.幾個大場面的舞蹈演出段落中,舞蹈就是演出的全部.除了特定的舞碼之外,編舞還給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任其進行淋漓盡致的發揮.舞者的肢體動作加上精心設計的小道具的運用,真正達到了寫實與寫意的境地.
令人嘆為觀止的高空特技是劇中除了音樂,舞蹈之外的又一賣點.這些特技演出看起來真的很危險,觀眾們在致以演員們最深的敬意之餘也常常捏著一把冷汗.
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