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述中國二戰當時遠征緬甸的電視劇,求名稱
滇西1944,看著不錯!
⑵ 真實的緬甸戰爭狀態,,這場電影名叫
嗯,我看過,是講一戰時的戰爭片,他們挖掘隧道到德軍陣地下埋了幾百噸炸葯,最後摧毀了整個陣地,名字不記得了。
⑶ 幫忙給我介紹幾部二戰電影
<辛德勒銘單>~
<鋼琴家>~
⑷ 描述二戰的時候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沒有電影吧,只有電視劇,就叫《中國遠征軍》
⑸ 求一些經典的二戰題材電影
《珍珠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夏天挾雷霆萬鈞之勢上映,勾起了人們對二戰電影的又一次狂熱。不過好萊塢在過去五十年拍過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太多,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也有好幾十部,實非這篇短文所能容納。 因此,筆者將介紹重點鎖定兩軍在戰場上交鋒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題材,如戰俘逃亡片《大逃忙》(The Great Escape)、軍人故事片《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大後方生活片《戰雲鵑血》、壓迫或拯救猶太人片《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戰犯審判片《紐倫堡的審判》(Judgement at Nuremberg)等精采之作,均不得不在此割愛。 以下按影片出品先後介紹十部值得一看的經典二戰電影: 《戰場》 (Battleground)1949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此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來飾演片中要角,編劇刻劃個性鮮明,導演韋爾曼也拍得細膩,因此能生動地重現戰時氣氛。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雲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透過傑出的攝影更加強了戲劇張力。壓軸的戰爭場面處理得十分緊湊刺激,堪稱一流的戰役電影。 《隆美爾傳》(Desert Fox)1951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戴維·里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堪稱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不惜被單獨囚禁暗室亦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生天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全片製作嚴謹,劇力逼人而來,跟一般戰俘逃亡電影不同一個層次。此片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最漫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1962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此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布局和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恍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演員陣容亦屬空前,網羅了多位在六十年代走紅的一線巨星參與盛舉。流行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 《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空軍大戰略》 (Battle Of Britain)1969 導演:Guy Hamilton 這部大型戰爭片由英國影壇精英空群出動拍攝而成,為重現他們祖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段重要歷史而賣力。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空襲英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也激起了英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抗德國,尤其英軍的飛行員更是爭先上陣反攻不甘後人。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在眾多熠熠紅星中,邁克爾.凱恩、肯尼思.莫爾占戲較多,飾演龐瑪妻子的蘇珊娜.玉則表現浪漫。此外,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巴頓將軍》(Patton: Lust for Glory)1970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影片一開場,畫面填滿了一面美國星條旗,身穿戎裝的巴頓步上國旗前的講台,正對鏡頭發表一篇《美國軍人最偉大》的演說,一股名將氣魄不言而喻。片中有一段爭議頗大的場面,描述巴頓進傷兵醫院巡視時掌摑懦弱士兵,其創作靈感應來自寇比力克的反戰名片《光榮之路》(Path of Glory)。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個大獎,但最佳男主角喬治·C·斯科特竟然公開拒絕了這項榮耀。他說他不是為了競爭奧斯卡獎而演出的,真是與巴頓個性如出一轍的一條硬漢。 《虎!虎!虎!》(Tora! Tora! Tora!)1970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日本,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本片由美國與日本電影界合拍,日方原想請大師黑澤明負責掌舵,後來日軍部分的戲由深作欣二執導。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故不像其它大型戰爭片那麼富有戲劇性和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亦拍得逼真可觀,曾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中途島戰役》(Midway)1976 導演:傑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東西方兩大戰場,好萊塢拍了很多以西方戰線為背景的戰爭片,但是發生在東方戰線的影片拍得很少,這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片的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導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斯皮爾伯格其實在此之前拍過好幾部戰爭片,包括:《1941》、《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辛德拉的名單》等,似乎他對二戰歷史始終情有獨鍾。此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賴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只剩小兒子瑞恩仍在歐洲大陸作戰,萬一也死了就會全家絕後。盟軍司令馬歇爾(Marshall)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遣湯姆·漢克斯率領的一支小分隊去法國戰場搜救他。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則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卻給予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⑹ 介紹一些發生在緬甸的二戰電影
終止戰火
To End All Wars
主 演:吉弗·莎瑟蘭 羅伯特·卡萊爾 Sergio
導 演:David·L·Cunning
國 家:美
桂河大橋/桂河橋
The.Bridge.On.The.R
主 演:威廉 霍爾登,傑克 霍金斯,亞歷克 吉尼
導 演:戴維 利恩
國 家:英國
緬甸豎琴/緬甸的豎琴
Biruma no tategoto/
主 演:三國連太郎、安井昌二、西村 晃
導 演:市川昆
國 家:日本
麥瑞爾突擊隊/視死如歸/緬甸浴血戰/麥支隊
Merrill`s Marauders
主 演:傑夫·錢德勒、泰·哈丁、彼得·布朗、
導 演:塞繆爾·富勒
國 家:美國
電視劇
中國遠征軍(10全集)
主 演:孫飛虎 JIN DAN
導 演:秦劍
⑺ 求一部二戰英軍與日軍在緬甸戰爭電影
緬甸的豎琴
◎譯名緬甸的豎琴
◎片名TheBurmeseHarp
◎年代1956
◎國家日本
◎類別劇情/戰爭
◎語言日語
◎IMDB評分8.1/10(376votes)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49012
◎片長116Min
◎導演市川昆KonIchikawa
◎主演TatsuyaMihashi.....DefenseCommander
三國連太郎RentaroMikuni.....CaptainInouye
YnosukeIt.....Villagehead
西村晃KNishimura.....Baba(asAkiraNishimura)
JunHamamura.....Ito
TaketoshiNait.....Kobayashi(asTakeoNaito)
北林谷榮TanieKitabayashi.....Oldwoman
SanpeiMine
ShojiroOgasawara
ShjiYasui.....Mizushima
HiroshiTsuchikata
YoshiakiKato
SojiroAmano
YjiNagahama
EijiNakamura
TomokoTonai
ShunjiKasuga.....Maki
◎簡介
太平洋戰末,日軍在緬甸吃了敗戰。年輕的樂隊隊長井上用音樂緩解大家的痛苦,歌聲無形中鼓舞了大家的士氣。上等兵水島愛好音樂,並且製作了一把緬甸豎琴。一天,士兵們遭到英軍包圍,大家便齊聲唱起了《陋室之歌》。英軍將戰爭已經結束的消息告訴了日軍,但守在三角山地帶的日軍部隊並不相信戰爭已經結束,拒絕投降。在這危急時刻,水島主動要求隻身前往去說服三角山日軍投降。結果日軍沒聽勸說,耽誤了投降時間,並遭到英軍的猛烈炮轟。一天,日軍戰俘們正在戰俘收容所幹活,見到了打扮成僧侶的水島回來了。水島目睹了屍橫遍野,也看到英軍為戰敗的日軍們立了「無名戰士之墓」,還獻上了一束束鮮花。看到這,水島決定留在這里,削發為僧,為死去的戰士們立碑。
《緬甸豎琴》(ビルマの豎琴)帶有較濃郁的宗教色彩,大眾認為此片是一部很好的戰爭反省片。上映後,頗受觀眾一致好評。該片被評為1956年年度日本十佳影片第五位,並被選入日本影片200部。1985年,此片被拍成彩色片,了卻了市川昆導演多年的宿願;該片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
⑻ 求二戰題材的電影
http://tieba..com/f?kz=93923990給你個網站,全都是,一定有你想要的!
⑼ 求一部關於中國遠征軍遠征緬甸的電影(電視劇)名字
《中國遠征軍》電視劇
一場第一次被人們披露的五十年前的惡戰,中、美、英、緬、印聯合抗擊日本的大戰!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舉世矚目,至今為止全世界唯一一部全面反映二戰中東亞戰場的影視作品。現已在歐美及東南亞發行。是二戰中唯一全方位描述美國史迪威將軍,前後四年指揮中美英等國軍隊保住中國唯一的血脈交通線,在中緬公路上與日軍決一死戰的戰爭巨片。
目錄
第一集 中緬風雲
第二集 會戰曼德勒
第三集 兵敗緬北
第四集 大撤退
第五集 野人山
第六集 印度之旅
第七集 屯兵蘭姆加
第八集 松山大血戰
第九集 太陽浴血
第十集 功過千秋
《鐵血遠征軍》電視劇
首次全景式地重現二戰亞洲戰場中國滇西戰場慘烈悲壯抗戰史詩年度最具磅礴氣勢火爆抗戰精品巨獻
抗占時期中、日、英幾方軍事諜報力量齊聚雲南滇西地區為奪取通往內地具有軍事戰略意義「生命之路」路線圖日本高級間諜上官(王家赫飾)、英軍情報官章子雄(周一圍飾)存有路線圖富商林國鋒家展開了明爭暗鬥林國鋒為保路線圖全家慘遭劫難女兒林依人(孫寧飾)我地下黨曹尚飛同志營救下死裡逃生趕到世交章一德(王正軍飾)家避難滇西為找到那條路敵我兩方較量升級日本間諜暗中挑撥滇西章、蔡兩家恩怨土匪楊金海也趁亂打劫章一德以博大胸懷捐棄前嫌聯手抗敵為保遠征軍前線殺敵為阻擋日軍進攻陰謀蔡乃正含淚炸橋自己與惠東橋同歸於盡
遠征軍即將與英國合圍日軍關鍵時刻英軍撤離遠征軍被困前線章了雄冒死前去接應;章一德揭竿而起率領民眾拚死反抗滇西章家譜寫了一曲舉家抗敵壯歌……滇西陷落日軍卻被擋了江對岸章子雄忍受著漢奸罵名帶領遠征軍走回滇西進入日本人伏擊圈父子同心齊演好戲騙得日軍麻痹林依人暗自走通神秘之路一夜間遠征軍余部成功過江強大日軍眼皮底下創造了戰爭奇跡!但背後一直操控日軍滇西情報黑手卻慢慢浮現我方電台被查出楊金海全軍覆沒慘死日本人埋伏下……
反攻滇西子雄隨大軍歸來尋找妻兒兄弟能否重新團聚愛人能否再次相見?
《國際大營救》
第二次世界大戰。擔任護航任務的美軍羅傑斯少校的座機被擊落,少校落入山田一郎大佐之手。日軍決定將掌握大量絕密情報的羅傑斯少校押到仰光總部。美軍和中國遠征軍的營救連連受挫,最後只剩下安德森、貝克和馬丁三人。他們轉而求助於滇西抗日組織。新成立的營救隊隊員施展絕技救出少校,不想因叛徒出賣,全部被擒。刀桿節上,營救隊員逃脫,以沉重代價與日軍拚死決戰,掩護羅傑斯走出危險區。而營救隊員卻毅然與敵人同歸於盡。
《生死千里》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盟軍和中國軍隊決定發動伊洛瓦底戰役,以解救陷入重圍的數千名駐緬英國軍隊。 新加坡華僑黃國維中校接受命令,挑選了一批精壯勇敢的南洋華僑司機和各國抗日誌士,組成南洋汽車運輸隊,並由他率領,向中緬邊境進發。
運輸隊一路上歷盡艱難險阻,不但要克服氣候、環境和道路的各種想像不到的困難還冒著生命危險,甘灑熱血,粉碎了日軍的多次圍追堵截。馬來西亞華僑馬來華、新加坡華僑蔡明權等人以及帶著復仇反戰心理的日本公民中村信一先後英勇地獻身抗日沙場。譜寫了一曲悲壯的各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正義戰歌。
在經歷了千難萬險之後,黃維國的車隊途經千里,終於在指定時間到達中緬邊境,與英軍派出的查爾頓中校相遇接頭。勝利完成了任務。
其他的你看一下網址吧!
最近有《我的團長我的團》-遠征軍血戰緬甸的電視劇
還有款《血戰緬甸》的游戲是描寫此背景的,不錯
http://mil.news.sina.com.cn/sz/kryz/index.shtml
http://..com/question/63181305.html?si=9&wtp=wk
實在找不到就到這里找吧
http://ent.sina.com.cn/f/m/krdy/index.shtml
《晚鍾》
《清涼寺的鍾聲》
⑽ 要一些反映緬甸血戰的電影
樓上的大哥,你說的那個是游戲好不好~~~
《反攻緬甸》
《緬甸的豎琴》 還有第一滴血4 裡面是在緬甸的戰爭~~~~